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加工整版票据印张以形成成捆票据的方法和设备

用于加工整版票据印张以形成成捆票据的方法和设备

摘要

一连串H张整版票据印张,进入一号码机。编号是这样进行的,即在整版票据印张的序列中除了印错票据外,所有的合格票据都被连续的编号,H张在同一位置上票据的编号顺序与相邻位置上的编号顺序是连续的。下一顺序的H张整版票据印张的编号与这H张编号的顺序也是连续的。编号后,形成一堆堆具有H张整版票据印张的整版票据印张堆,这些整版票据印张堆被切割成成堆票据,这些成堆票据依次传送到一分选和成捆装置,在该装置中去除了印错的票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6-05-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奥里街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4116712.7

  • 发明设计人 威斯曼·汉斯;

    申请日1994-09-30

  • 分类号B41F33/00;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郑立

  • 地址 瑞士洛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39: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2-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B61/02 授权公告日:19991201 终止日期:20100930 申请日:199409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2-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199409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1999-12-01

    授权

    授权

  • 1996-11-27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6-05-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固定数目N张票据的整板票据印张加工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以如权利要求1和6的前序部分所述那样,将每次都被按顺序完整编号的单张票据成捆和成包。

EP—B—0,167,196中公开了一种该类型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就目前而言,整版票据印张在号码机中一张接一张地被编号是这样实现的,即传送方向上一张接一张的票据印张在整版票据印张的特定行列(或称纵向行列)上被连续地编号,而且这一编号顺序与下一张整版票据印张的相同行列上的编号相连续。这些编号要延续到一整套编号结束,而这样一整套的编号通常要在上百万张特殊系列的票据上进行。根据原有的加工方法,用来进行连续编号的是具有数码轮的一些编号机构,所述的数码轮通过电信号彼此独立地开关动作,因而该编号机构被称为程检编号机构,该机构在编号过程中根据在整版票据印张上的印错的票据的分布情况来予以剔除,取而代之也可加上一种较理想的作废印记。离开号码机的已被编号的整版票据印张切割成单张票据,将印错的票据从一连串单张票据中剔除出来,于是这些剩下的合格的连续编号的票据就被收集并集合成捆,每次都具有一组完整的顺序编号。

根据另一种已知的加工整版票据印张的方法(US—A—3,939,621),编号是这样进行的:由所有在连续的票据印张的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同一行同一列上的票据印张接受到连续的编号,并确切地说无需考虑印错的票据,因为它们同样被编号并为了以后的分选工作而预先打上一标记。在号码机输出处,成堆的印张通常每堆有100张,接着被一堆接一堆地切割成成捆的票据。印错的票据必须从成捆的票据中剔除,并以合格的票据加以替代,这些合格的票据或者带有特殊系列的编号,或者预先通过一票据编号装置来提供被剔除的印错的票据的编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权利要求1和6的前序部分所述那样来加快加工过程的方法,即免除了很费时的单张票据的切割并有利于集中合格的票据以形成成捆的、成堆的具有一连串完整编号的票据。此外,还提供了用于实施方法的设备。

有关本发明方法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和6的限定部分的特征加以说明,而关于设备则通过权利要求7和8所述特征加以说明。

根据这种新的编号方法,本发明能使整版的票据印张在离开号码机时能以传统的方式堆积,接着再将这些成堆的整版票据印张切割成成堆的票据并将印错的票据从中剔除,这样,留下来的合格票据就形成了一连串具有连续编号的票据,而且能简单地集合成捆。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一捆中还是在后续的捆中所有票据都具有一连串连续的编号。因为无需切割单张的整版票据印张,无需将生产出的单张票据收集起来,而且在成堆票据的形成过程中无需将成捆的票据从不同的票据堆中拣选出来,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加工方式整版票据印张的生产流程就加快并且简化了。

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方式包括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和两个典型的实施例来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1a示出了一堆已被编号的整版票据印张中的最后一张,其上表明了已被编号票据的位置;

图2是根据图1中控制设备的一简化方框图;

图3是从一堆整版票据印张中产生的且被编号的成堆票据的示意图;

图4是相应图1中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设备的一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根据图4中设备生产出的一堆已被编号的整版票据印张中的最后一张,其上也表明了已被编号票据的位置;以及,

图5是相应图4中设备,从一堆整版票据印张中产生的且被编号的成堆票据的示意图。

图1中,开始时有一堆整版的票据印张F,它们被安置在号码机4上游的一续纸台1上,并且至少有连续H张整版的票据印张。每张整版的票据印张上印有固定数目N张票据,被安排成矩阵形式,横向行列称作行,纵向行列则称作列。固定数目为H张的整版票据印张依次被一张接一张地加工,H可以如举例中假设的那样取100。

由于每堆为H张的整版票据印张FH一堆接一堆地在号码机输出处形成,而且每堆FH都由切割机构切割以形成成堆的成捆票据,所以如下文所述,整版票据印张的最大允许值H取决于切割机构的切割能力,而且为了加快加工过程相应也能取大于100的值。

堆积在续纸台1上的整版票据印张数目应该远远大于被编号的数目H,这样保证充足的供应以使整版票据的加工连续不断。

在为一连串H张整版票据印张,也就是所举例子中的100张整版票据印张开始编号前,这一连串的整版票据印张中的每一张都必须经过检查,查出来的印错的票据印张的分布情况必须确定下来并存入计算机。计算机用来控制号码机,该号码机上的编号机构能相互独立地加以控制,或者说自由程控。

印错票据的检查可以在电子质量控制装置的帮助下自动地进行,该装置的读取装置将检查到的印错票据的位置存储于计算机中。这种检查也可以通过视觉控制进行,检查到的印错票据上被打上一标记,然后,整版票据印张再通过一读取装置,该装置读取这些标记并在计算机内贮存相关的票据位置。

因而,不管怎样,在开始编号前都必须了解一连串H张整版票据印张,也就是所举例子中的100张整版票据印张中印错票据的分布情况。参见图2的方框示意图,它图示出每张整版票据印张上由一质量控制工位所确定的印错票据的位置都存入计算机3,计算机3贮存起这些位置并在以后用来控制号码4。此外,工位Q控制着一个打标记的装置M,它在每张整版票据印张上提供一种如条码等的识别标记。如果合适的话,还可以在印错票据印张上加上一作废印记作为标记,这些印刷错误的标记同样由工位Q控制也很方便。

加工时,整版的票据印张首先送经一读取装置2,该装置能读取识别标记,以使整版的票据印张与存在计算机3内的错印张信息之间的联系在编号前再检查一遍。随后,整版票据印张便运行经过号码机4。编号机构通过计算机3程控,其控制是这样实现的,即印错的票据被排除在编号外,也就是被剔除。而F纵整版票据印张中的100张的编号则是这样的,即所有的N×H张,也就是所举例子中的N×100张该顺序的票据都接受一连串连续的编号。相连续的整版票据的相同位置上的票据被连续编号,而这样100张被编号的票据的编号顺序与相邻的票据位置,或称相邻的行或列上的票据位置上的票据的编号相连续。以后将解释分析一个编号的例子。

在号码机4的输出处,整版票据印张被传送到一堆式输送器5上,在那里,从整版票据印张堆F中取出的且有顺序的100张整版票据印张被重新一张叠一张地堆成一整版票据印张堆FH。这些整版票据印张堆FH沿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进到一条带切割机构6并被切割成成堆的条带S。这些成堆的条带沿箭头所指方向送入一再切割机构7,并从成堆的条带S切割成成堆的票据W。这些票据堆各具有100张票据并含有连续编号的合格票据,如果适当的话,连同未被编号的印错的票据就被推向传送区域8。

考虑到上述所举的例子,整版票据印张第一顺序的编号将结合图1a和3更进一步的作详细解释。图1a示出了在号码机4输出处形成的整版票据印张堆FH中最上面的一张整版票据印张G,也就是说是在这一堆中最后被编号的一张,确切地说,在这一次整版票据印张堆FH中没有错印品。举例中假定每张整版票据上的票据数目是N=12张;这些票据被排成r1至r4四行,S1到S3三列,所述行的延伸方向相对整版票据印张在号码机中的传送方向是横向的,而所述列的延伸方向则与传送方向一致。

号码机4的编号机构是这样编程设计的,即在r1,s1位置上的票据,也就是所有连续的100张整版票据的第一行第一列上的票据接受从0001到0100的编号,在r1,s2位置上的票据连续接受从0101到0200的编号。同样的,紧接着最后被编号的整版票据r1,s3位置上的编号300后就是r2,s1位置上编号为0301到0400的票据。最终票据在r4,s3位置上连续接受1101到1200的编号。就这样,在没有印错票据的情况下,第一个整版票据印张堆FH中所有的12×100=1200张票据被给予从0001到1200的编号,并且在经过切割后形成成堆的票据W,而且按照从1到1200的顺序排列在传送区域8上。上述参照图1a的进行编号的例子涉及的是没有印错票据的情况。

如果有印错票据,那么它将在编号过程中被剔除,于是按照各个票据位置上印错的票据数量,整版票据印张堆FH中最后编号的一张上的编号数值自然也相应降低,整版票据堆中最上面的一张最后一个编号值等于1200减去印错票据的数量。

图3示出了从首先被编号的整版票据印张堆FH而来的一些票据堆W,其中第一票据堆对应于票据位置r1,s1,该票据堆w(r1,s1)中含有一张印错的票据X;第二票据堆对应于票据位置r1,s2,该票据堆w(r1,s2)中含有两张印错的票据X;以及,第三票据堆对应于票据位置r1,s3,该票据堆w(r1,s3)中含有一张印错的票据X。所二票据堆的第一张,也就是最下面一张的编号是0100,其最上面一张的编号是0197,第三票据堆最上面一张的编号则是0296。图3中的印错的票据X由一个表示作废的X来表示。随着票据堆W中编号的改变,还会出现其它印错的票据。

换句话说,这100张连续的整版票据印张是这样编号的,即切割后的票据堆按照编号顺序一堆叠一堆地排列,而被探查出的票据则已经在编号过程中被剔除了。

简而言之,号码机4编号机构是这样设计的,即考虑到成堆条带S和成堆票据W以后的切割和传送顺序,传送区域8上的成堆票据的编号顺序应该与加工中的成堆票据的编号顺序真实地相连续。

离开切割机构7的成堆票据w经过传送区域8进入一分选和成捆装置9,该装置中连续的成堆票据进入一正确的编号顺序。在装置9中,所有的印错的票据X都被分选出来,随后每100张连续的合格票据被集合成一捆新的票据WB。这样一种装置中,成堆的票据各自分开,印错的票据被分选出来,而且之后重复形成票据捆。

成捆的票据WB被送入设有一捆扎机的捆扎工位10,接着沿箭头方向进入一包封工位11。在工位11中,将工位10上连续捆扎成捆的票据WB被包封成票据包P,每包中有1000张编号连续的票据。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有印错的票据,那么装置9中输出的成捆票据WB的票据数目就与装置9上游的成堆票据W的票据数目不一致;而进入装置9的一堆票据W中因为有印错的票据而缺失的编号则由下一堆票据W来填补,以形成有100个连续编号的新的票据捆WB。

如图2所示,装置9中进行的分选工作是由存有印错票据分布情况的计算机3控制的。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需要向计算机3反馈正确实施分选的情况。

如果印错的票据上有一作废标记的话,分选工作也可以在反应该标记的读取装置的帮助下来进行。

一旦整版票据印张堆F已被完整地编号,在将下一轮次的整版票据印张上印错票据的分布情况贮存起来之后,并在进行下一轮次的编号之前,号码机4的编号机构通过计算机3的控制来进行的开/关动作是这样实现的,即在编号顺序上有一相连续的过渡。例如,如果第一个整版票据印张堆FH因为总共有11张印错的票据而在其最后一个票据位置r4,s3上编号为1189的话,那么编号机构在第二个整版票据堆的第一张的第一个票据位置r1,s1上的编号就是1190。考虑到第二轮次的整版票据印张上印错票据的分布情况,于是还相应设置了另外的编号机构。

为了最终替代分选出来的印错的票据,该设备可以采用这样编程设计,即在一系列编号的结尾部分另外增加许多已经编号的整版票据印张,以使这一系列编号完整。

如果单个分选和成捆装置的分拣率不足,也就是远低于号码机和捆扎装置的生产率的话,就需要多设置几台分选和成捆装置以同时进行操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张整版票据印张被分成多个小区域,而所选择的分选和成捆装置的数目等于小区域的个数。于是,号码机就必须这样编程计计了,即在所有整版票据的相同的小区域内进行连续地编号,而不同的小区域内的编号也不同,例如用不同系列的字母来表示。这样的一个例子通过图4,4a和5表示出来。按照这个例子,每张整版票据印张被分成三个小区域,分别由A,B和C表示,在第一个典型实施例的情况下,安排在r1到r4三行和s1至s2四列上的12张票据分别由A、B和C表示其中三列之一。

从开始加工成堆的整版票据印张FH一直到切割机构7生产出成堆的票据W,该过程中的情况与第一个典型实施例中的情况一致,而不同的是每个小区域只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编号。考虑到所举的例子,每个小区域的编号都从第1个编号,也就是0001号开始。第一张整版票据的小区域A的票据位置r1,s1上的编号是A0001,小区域B的票据位置r1,s2上的编号是B0001,而小区域C的票据位置r1,s3上的编号是C0001。随后接着在每个小区域内的r2至r4行上按顺序编号。图4a示出了这种情况下整版票据印张堆FH中一张G的最后编号,该整版票据印张堆中没有印错的票据。这样,整版票据印张G的位置r1,s1上的编号就是A0100,r1,s2位置上的编号是B0100,其余类推,最终到r4,s3上的编号是C0400。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假定它也处于第一个典型实施例的情况下,成堆的整版票据印张FH在r1,s1位置上有一张印错的票据X,在r1,s2位置上有二张印错的票据X,而r1,s3位置上有一张印错的票据X,因而最后被编号的那张整版票据印张在r1行上的编号分别为A0099,B0098和C0099。

根据图4,切割机构7下游且位于传送区域8上的连续的票据堆变成分属于小区域A,B和C。在将传送方向转过90°后,所述三个区域上的票据堆在一传送区域12上被送往其后三个平行的分选和成捆装置9A,9B和9C,随后在这些装置上进行同步地操作,也就是说,所有的印错的票据都被剔除,分选工作还是由计算机控制,每100张具有完整编号的合格票据集合成捆WB,该项工作由捆扎工位10上的捆扎机完成的。每个捆扎工位的下游是一收集工位13,每10捆票据在这里形成一个有10捆票据的票据堆。成捆票据的票据堆BS就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出来,其中包括前面的A,B,C三区域之一内的连续1000个编号。所用成捆票据BS的票据堆经过一通常设置的传送区域14后进入一包封工位11,在那里成捆票据的票据被包封成具有1000张连续编号的票据的票据包P。

如果只有合格的整版票据印张需要处理,也就是说已经将送入号码机的H张整版票据印张中有印错的票据剔除了,则上述的编号方法当然更可以有效地利用。参见图1,在将这些整版票据印张加工成票据包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了和上述方法完全一样的具有能自由程控和相应控制的编号机构的号码机,所不同的是省略了分选和成捆装置9。这样,所有成堆票据W中的票据依次离开切割机构7并在每一堆中被连续编号,而相连续的票据堆W中的票据编号也相连续。这些成堆票据W接着就可以直接由一捆扎机10捆扎成成捆的票据,这时一堆票据W和一捆票据WB是一样的。所述这种设备可以相应图1中的设备,只是省去了分选和成捆装置9。

通常,每次加工的整版票据印张数目是100张,因而H就等于100。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印错的票据,成堆票据W和已经捆扎成捆的票据WB当然也就都有100张票据。

但是,只要提供能切割这样张数的成堆整版票据印张和条带的切割装置6和7,原则上也可以加工不同张数的整版票据印张。这样就既能适应有印错的票据要分选的情况,也能适应整版票据印张没有印错票据的情况。如果被加工的整版票据印张的编号系列除了100外还有其它情况,例如每次有200或250张整版票据印张,则被捆扎的成捆票据当然也具有相同数目的票据。

无印错票据的情况下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将分别在方法权项6和设备权项8中加以概括的说明。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类型实施例,特别是不受传送区域和切割机构安排的限制。它允许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尤其是可能涉及小区域的安排和数量以便将整版票据印张再细分而适用于编号。还可能涉及有印错票据时相应的分选和成捆装置的数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