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控制弯折角度而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控制弯折角度而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有关一种借助弯折电阻器本身角度的变化,进而改变可变电阻电阻值的新颖可变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软性PC板上设置具有可挠性的碳膜及可挠性的导体膜,借助弯折软性PC板的角度,即可改变其电阻值,其变化性则可由碳线的密度而控制,使本发明具有增长寿命,提高精确度、灵敏度等功效。再者,其特点是在选用软性PC板上以印刷方式先后印上可挠性的碳膜及可挠性的导体膜,最后再铆接引脚而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3-11-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2103353.2

  • 发明设计人 刘秋结;

    申请日1992-05-06

  • 分类号H01C10/00;H01C17/00;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沈昭坤

  •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莺歌镇西湖街33号1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23: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1999-06-30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1995-03-08

    授权

    授权

  • 1994-09-28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3-11-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有关一种借助弯折电阻器本身角度的变化,进而改变可变电阻电阻值的新颖可变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可取代各种转动式及滑动式可变电阻器开关。

现有的可变电阻器种类繁多,诸如台湾专利第6120854号的“滚动触点可变电阻器”、第6421710号的“多频道用滑动式可变电阻器”、第61255432号的“杠杆式可变电阻器”、第6322634号的“磨擦驱动式二重轴可变电阻器”、第6424201号的“按钮式可变电阻器”、第6523427号的“电磁驱动式可变电阻装置”、第6920767号的“回转型可变电阻”、第78203881号的“滑动型可变电阻器”、第79203679号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第6320049号的“多连形可变电阻器”、第6620339号的“级进式可变电阻器”、第6811731号的“液式瞬间可变电阻器”、第7123866号的“高压可变电阻器”、第76205777号的“半固定可变电阻”、第79201059号的“可变电阻开关”及同为申请人所申请的第79207984号的“无盖式附发光二极管的可变电阻器”等为主要典型,其不外乎以滑动、转动等方式改变接触片与可变电阻碳膜片的接触位置,借以改变其电阻值,但此种以接触片直接与可变电阻碳膜片接触的可变电阻器,其使用寿命有限、其操作费力且制造成本高,更有因碳膜片的磨损而造成电阻值的不精确,为传统式可变电阻器的最大缺点,实为工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鉴于前述传统式可变电阻器的缺点,推出一种全新的可变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以摒除传统技术的缺点,经不断的研究、改良再创新,经历十数次试制后,终有本发明的研究成功,公诸于世。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弯折角度而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其主要特点是在软性PC板上具有可挠性的碳膜及可挠性的导体膜,借助弯折软性PC板的角度,即可改变其电阻值,其变化性则可由碳线的密度而控制,使本发明具有增长寿命,提高精确度、灵敏度等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弯折角度而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制造方法,其特点是在选用软性PC板上以印刷方式先后印上可挠性的碳膜及可挠性的导体膜,最后再铆接引脚而成,使本发明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为完成本发明前述目的的技术手段,现结合附图详述如下。

图1是本发明制造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电阻变化(JISB)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电阻变化(JISA)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电阻变化(JISW)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可变电阻器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可变电阻器部分剖示图。

附图中的参照号(10)为软性PC板,(20)为碳膜,(30)为导体膜,(40)为引脚,(50)为间隙。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本发明主要是在一软性PC板(10)上以印刷方式先印上一层具有可挠性的碳膜(20),再于该层碳膜(20)上印上一层阶段性呈不连续状的可挠性导体膜(30),该层导体膜(30)两端则再分别铆接引脚(40)而成。其中,该可挠性导体膜(30)印制于碳膜(20)上的阶段性不连续状态,使两两相间的导体膜(30)间具有一间隙(50),使碳膜(20)裸露而出,此间隙(50)越小则电阻的变化性(灵敏度)越高。举例而言,若此间隙(50)为0.2CM则其电阻值介于50KΩ-200KΩ之间,若此间隙为0.1CM则其电阻值则介于25KΩ-200KΩ之间,再者,其间隙(50)的大小也可为非固定距离,如图2为间隙(50)相同时的电阻变化(JISB)曲线图,其纵座标为电阻百分比,横座标为变化曲线百分比弯曲度,图3为间隙(50)越来越小时的电阻变化(JISA)曲线图,图4为间隙(50)中央大两头小时的电阻变化(JISW)曲线图,此间隙(50)的排列方式均由印制时控制。

由上可知,由本发明制造方法制成的可变电阻器主要包括一软性PC板(10)、可挠性碳膜(20)、可挠性导体膜(30)及引脚(40)。请参阅图五所示本发明可变电阻器正视图及图6所示本发明可变电阻器部分剖示图,当将可变电阻器越向内弯折时,由于碳膜原子的越紧密结合,电阻值因而越低,当将可变电阻器越向外弯折时,由于碳膜原子的越松散扩大,使电阻值因而越高,其引脚(40)可在软性PC板(10)上同侧或两侧设置,借助一引脚固定、一引脚活动设置或同侧二引脚固定等方式,当向内或向外弯折电阻器即可达到改变电阻值的目的,如此而实现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可取代传统式的可变电阻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控制弯折角度而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为以前所没有,亦未曾见于国内外公开的刊物上,故具有“新颖性”的专利条件,又其能借助弯折角度的不同而改变电阻值,而取代传统式的可变电阻器,亦已充分符合发明专利“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的专利条件,谨请贵审查员予以审查,并授与本案专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可行实施例而已,凡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或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理应包括于本发明的专利范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