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

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

摘要

一种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它由贮纬筒构成。贮纬筒固定安装在与织机主轴关联的转动轴上。一个固定维持筒通过环形轴承安装在转动轴上,且靠近贮纬筒。固定维持筒在其外圆周表面上有第一环形沟槽,该沟槽与罩住固定维持筒的固定环形盖罩上的第二环形沟槽结合在一起,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细长空间。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环形沟槽,形成通过气流的环形气路。气流从进气口流向排气口,致使在环形气路中旋转约一周,由此使纬纱绕贮纬筒旋转,并卷绕在贮纬筒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4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2-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91110495.X

  • 发明设计人 加藤隆嗣;齐藤克弘;黑田正己;

    申请日1991-09-27

  • 分类号D03D47/36;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王礼华

  •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1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1996-11-13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1995-02-08

    著录项目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19910927

    著录项目变更

  • 1994-06-08

    授权

    授权

  • 1992-05-27

    公开

    公开

  • 1992-05-06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的改进,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其中纬纱在气流的影响下,被卷绕在贮纬筒上,产生的气流绕安装有贮纬筒的转轴轴线转动。

人们已经提出多种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并已进入实用。例如,在日本专利出版物No.59-22133中,公开了下述类型的这种装置:一个贮纬筒固定地安装在一根与织机主轴关联的可转动的从动轴上。在贮纬筒的大直径轴向中段部位构成贮纬部分,而在其小直径顶端部分,则是纬纱接合(固定)部分。一个环形盖罩套装在贮纬筒的顶端部分,并与顶端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留有间隔。环形盖罩的内圆周表面有环形沟槽,用以构成环形气路,气流经该气路绕贮纬筒的轴线旋转。这样布置的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其中引导到环形气路中的纬纱绕贮纬筒的贮纬部分转动,并卷绕在其上。这样卷绕的纬纱,在导纬或引纬期间,将被牵向导纬喷嘴。

在气路中旋转气流的影响下,在纬纱的转动过程中,由进气口进入气路的气流,不可避免地与以贮纬筒转动方向相同方向流动约一周后的从同一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相撞。这就极大的增大了气路内部的压力,因此,气路中的气流速度不可能加大。其结果是,不可能提高无梭织机的运行速度,从而阻碍了无梭织机性能的改善。

鉴于上述原因,已经提出穿过贮纬筒的径向朝外延伸的端壁构成多个排气口,端壁限定了气路。多个排气口相距一定距离的间隔。通过这些排气口,部分气流排出气路,由此防止了气路内部压力的过份升高。这样的构造,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出版物No.59-22133中有所公开。

然而,在这样配置的常规纬纱定长贮纬装置中,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在气路中的相当大部分的气流,不可避免地经排气口跑掉,因此,不必要地浪费了大量气体。所以要求增大鼓风机或类似设备的功率,妨碍了能源的节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它能有效地克服常规装置中遇到的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它能在放弃大功率鼓风机或类似设备的不必要气体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梭织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其中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定位关系。在这种布置中,纬纱在从进气口流向排气口的作圆周转动的气流的影响下转动从而卷绕在贮纬筒上。

本发明的纬纱定长贮纬装置,适合于无梭织机,它包括一根与无梭织机的主轴关联的转动轴。一个贮纬筒固定地安装在该转动轴上。一纬纱卷绕在贮纬筒上。一个固定维持筒,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上,以便相对于转动轴转动。固定维持筒设置在较贮纬筒更靠近导纬喷嘴的位置,并在其外圆周表面形成有第一环形沟槽。有一固定盖罩罩住固定维持筒的外圆周表面。固定盖罩形成有第二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沿第一环形沟槽设置,并面对第一环形沟槽,以构成一环形气路。固定盖罩设置成与固定维持筒的外圆周表面略有间隔,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一间隔,贮纬筒上的纬纱通过此间隔穿到导纬喷嘴。气流产生在环形气路中,并与贮纬筒的转动方向相同。此气流从气体进入环形气路经过的进气口到气体排出环形气路的排气口。进气口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它在环形气路的第一位置是打开的,而排气口设置为在环形气路的第二位置是打开的。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是分开的,其距离为顺环形气路中气流方向大约环形气路的一周。

鉴于排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用以使纬纱3转动的气流,在气流在环形气路中流动约一周之后,在撞击经进气口进入的新气流之前,被立即排放掉。这就降低了气路内的压力,因此,有可能提高环形气路中气流的流速。因此,有可能提高织机的运行速度、改进织机的性能。此外,供给环形气路的气体总量也能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纬纱定长贮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侧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纬纱定长贮纬装置从导纬喷嘴方向看去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沿Ⅲ-Ⅲ箭头方向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沿Ⅳ-Ⅳ箭头方向的视图。

现在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的纬纱定长贮纬装置的最佳实施例,用参考字母W表示。该纬纱定长贮纬装置W适用于具有导纬喷嘴22的无梭织机。纬纱在流体喷射器,如空气喷射器的作用下,从导纬喷嘴引入经纱梭道(未示出)。纬纱定长贮纬装置用来测定一次引纬所要求的纬纱3的长度,以及在经导纬喷嘴之前,贮备这样测定的纬纱。

纬纱定长贮纬装置W,包括一个贮纬筒1,它通常为圆柱形,并固定安装在转动轴4上,转动轴4与无梭织机的主轴(未示出)关联着转动,以致贮纬筒1能与转动轴4一起转动。无梭织机的主轴由未示出的电动机驱动。贮纬筒1与转动轴4同轴配置。贮纬筒1包括一个通常为圆柱形的部分,这部分有一圆柱形的纬纱定长部分11和一圆柱形的贮纬部分12,这两部分在轴向上彼此相邻。一个压辊10与定长部分11的外圆周表面成压紧接触,从而起到测定纬纱3长度的作用。贮纬部分12具有外圆周表面,从定长部分11喂给的纬纱3被卷绕在该表面上贮备起来。贮纬筒1的顶端部分为截头锥形或渐缩表面T,并向导纬喷嘴22方向渐缩。

一个固定维持筒13放置在靠近贮纬筒1的位置,且在导纬喷嘴22的这边,或者放置在贮纬筒1和导纬喷嘴22之间。该维持筒13通过一环形轴承5,安装在转动轴4的顶端部分,以使其可以相对于转动轴4转动。这样,即使转动轴4转动,维持筒13也能维持不动。维持筒13具有沿径向朝外延伸的端壁25,端壁25与贮纬筒径向朝外延伸的端壁24之间留有间隔,且靠得很近,端壁24、25彼此平行。固定维持筒13,在其外圆周表面有环形沟槽26,该沟槽沿着转动轴4的圆周延伸,并与转动轴4同轴线。固定维持筒13的圆周表面,朝导纬喷嘴22的方向逐渐变小。该逐渐变小的圆周表面,通常与贮纬筒1的渐缩表面T齐平。

一个环形固定盖罩7,罩住固定维持筒13的圆周表面。盖罩7的内圆周表面与固定维持筒13的外圆周表面平行,即朝导纬喷嘴22方向渐缩。盖罩7放置成与转动轴4同轴,且在其内圆周表面有一环形沟槽9,该沟槽与转动轴4同轴线延伸。环形沟槽9的底部或圆周部分,由盖罩7的通常为半圆柱形的内表面所限定。环形沟槽9,面向固定维持筒13的环形沟槽26放置,以便构成一环形气路6。

在固定盖罩7的外圆周表面,有一进气口18A,如图2中所示,它向内延伸,并与环形沟槽9和气路6相连。进气口18A与气流管18B的内部相连,而气流管18B与鼓风机(未示出)相连。因此,来自鼓风机的气体,经进气口18A供入环形气路6。值得注意,如图2中所示,进气口18A通常与环形沟槽9和气路6成正切方向延伸。这样,进气口18A的轴线(未示出)与气流管18B的轴线(未示出)成一线。因此,流入环形气路6中的气体,以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流动。气路6中气流的这个旋转方向与贮纬筒1的旋转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盖罩7是这样放置的,其内圆周表面与固定维持筒13的外圆周表面间略有间隔。因此,第一环形间隙15形成在贮纬筒1这边,且在盖罩7的内圆周表面和固定维持筒13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第二环形间隙16形成在导纬喷嘴22这边,且在盖罩7的内圆周表面和固定维持筒13的外圆周表面之间。

固定盖罩7,通过连接件(未示出)固定地紧固到织机的机架(未示出)上。盖罩7的前端表面处,开有孔道8a。孔道8a沿径向略有倾斜地向内延伸。磁铁8安装并固定在孔道8a中。在这方面,固定维持筒13,在其内圆周表面处,开有孔道14a。孔道14a沿径向略为倾斜地向外延伸。磁铁14安放并固定在孔道14a中。磁铁8、14安放成它们的相反磁极彼此面对,以致在磁铁8和14之间产生吸引力。因此,固定维持筒13相对于固定盖罩7保持静止不动。

一个排气口19穿过固定维持筒13的端壁25。更确切地说,排气口19开设在端壁25的表面上,端壁25朝向贮纬筒1的端壁24,而且排气口19延伸至固定维持筒13的环形沟槽26及气路6。排气口19为细长略有点弓形(椭圆形)的形状,如图2、图3所示。排气口19位于一个对气路6打开的位置,该位置与进气口18A对气路6打开的位置是分开的,距离为沿气路6中环流的方向约气形气路的一周。换言之,排气口19的上述位置与进气口18A的上述位置,分开相距约为气路圆周上360度。因此,排气口19在与转动轴4的轴线(未示出)垂直的平面上在径向上有重叠,如图2中清楚表示的那样。更确切地说,排气口19被如此定位的,以致进气口18A的延伸部分与在垂直于转动轴4轴线的平面上的排气口19稍有相遇,如图2清楚示出的那样。

在贮纬筒1的端壁24上有多个通孔20,这些通孔在圆周方向上,间隔预定的距离。每个通孔20设定在能够与固定维持筒端壁25上的排气口19相遇的位置上,以致气路6中的气体,经过排气口19和通孔20,排放到贮纬筒1的内部。

如图1所示,在转动轴4的轴线延长线上,放置一个导纱器17,用以引导来自纬纱定长贮纬装置W的纬纱3。一个夹纱器21装在相对于纬纱3移动的导纱器17的出口处,用以夹住或放松来自导纱器17的纬纱3。导纬喷嘴22放置在相对于纬纱3移动的夹纱器21的出口处。

现将纬纱定长贮纬装置W的工作方式详述如下。

自纬纱供给部件或筒子2(如图2所示)牵出的纬纱3,通过导纱器26引导至贮纬筒1的纬纱定长部分11并绕在其上,由压辊10压住,其中纬纱3依贮纬筒1转动的预定速度连续地供给。这样供给的纬纱3,由导纱器23引导并供至贮纬筒1的贮纬部分12上。然后,纬纱3穿过固定维持筒13和固定盖罩7之间的间隙15、16,并引导到导纱器17。接着,纬纱3通过夹纱器21引入导纬喷嘴22,将其引入经纱的梭道。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由压辊10压住的纬纱3,根据被转动轴4驱动的贮纬筒的转速,以预定的速度供向并进入气路6。这样供入的纬纱3,在气路6中流动气流的作用下,以贮纬筒1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被迫旋转。其结果是,纬纱3在贮纬筒1的贮纬部分12上卷绕若干圈。

当达到预定的时间时,导纬或引纬开始,以致卷绕在贮纬筒1贮纬部分12上的纬纱3被牵引。这时,由定长部分11进一步供给的纬纱3,通过导纬喷嘴22,通过固定导纬器23引出,而不卷绕在贮纬部分12上。当完成导纱时,下次导纬的纬纱3,以上述相同的方式卷绕在贮纬筒1的贮纬部分12上。可以明白,贮纬筒1是在其端壁24靠近固定维持筒13的端壁25的状态下转动的。

在气路6中气流的作用下,在纬纱3旋转过程中,经进气口18A供入气路6的气体,流经气路6,以贮纬筒1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绕一圈,然后经排气口19排放掉。气流的这种排放,仅在贮纬筒端壁24上的多个通孔20,绕转动轴4的轴线转动的过程中,与固定维持筒13上的排气口19相遇的时候才进行。

因此,由进气口18A进入气路6的气流,在以贮纬筒1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流经气路6约一圈以后,而在到达进气口18A之前被立即排放掉。这样,防止了气路6内部气体压力的降低,从而可以提高环形气路6中气流的速度。这就有可能提高织机的运转速度,进而改善了织机的性能。就此而论,如果气流在其一圈流动的途中被排放,那么在气流被排放位置的气路下游,气流的速度不可避免地要下降。

根据上述实施例,排气口19和进气口18A之间的特殊定位关系,根据固定的固定维持筒13加以限定。所以,用来旋转纬纱3的气流,在它已沿气路流动约一圈以后,撞击自进气口18A流入的新气流之前,立即被排放掉。以致气流通过要求的排放孔19排放掉。这就不要求过多的气流量,因此不需要增大提供气路6中气流的鼓风机或类似设备的功率,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如图1所示,贮纬筒1包括第一区段A和第二区段B。第一区段A具有与定长部分11和贮纬部分的大部分相邻的锥台或渐缩表面。第二区段B包括在贮纬筒1顶端形成的渐缩表面T。已经证实,第一区段A起着使各相邻的纬纱彼此分开的作用,而第二区段B起着辅助把贮纬部分12上的纬纱牵向导纬喷嘴22的作用。因此,更可取的是,第一区段A相对于纬纱的牵伸阻力是相对低的,而第二区段B相对于纬纱的牵伸阻力是相对高的。可以理解,在第一区段A上的纬纱,其张力相对小,以致即使其表面软也不会产生磨损,而在第二区段B上的纬纱,其张力相对大,以致如果其表面不硬,就有产生磨损的趋向。

因此,在第一和第二区段A、B具有相同表面状况的情况下,它们中的一个将作出牺牲,因此,要获得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困难的。鉴于此,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区段A、B分别设置表面状况、材料、硬度和/或表面处理。这样的设置还要根据用作纬纱的纱线类型。在本实施例中,贮纬筒1由铝制成,其中第一区段A,具有铝氧化膜表面涂层及抛光表面,而第二区段B,用陶瓷涂层涂敷。第二区段B,可以由不锈钢制成,不进行表面处理(或有一硬铬涂层或陶瓷涂层)。这样的表面构成,特别适合于尼龙或类似物制成的纬纱。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