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

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包括前后对称的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动轮,所述固定轮上侧滑动设有张紧轮,所述固定轮、所述滑动轮以及所述张紧轮之间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外侧端面上固连有打磨带,所述打磨带外端面呈齿形状,所述固定轮内固连有驱动轴,本发明只需要手持并在冰雕表面移动,通过电动机驱动打磨带,进而可自动的对冰雕表面打磨,进而可提高效率,并且在打磨过程中,打磨带能够自动适应冰雕表面,进而可避免对冰雕造成损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08024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威海瑶池工艺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216479.1

  • 发明设计人 王益斌;

    申请日2019-12-0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雍江街1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5:22: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4B23/06 专利号:ZL2019112164791 登记生效日:20221228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萧县木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临沂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口镇商场路32号 变更后权利人: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大道火炬大厦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7-24

    授权

    授权

  • 2020-07-1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4B23/06 登记生效日:202006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912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4B23/06 申请日:2019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0-0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艺术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艺术品是艺术家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艺术品可以分成很多类,例如雕塑、雕刻、陶艺、陶瓷、石雕等等,冰雕艺术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冰雕制品可变性和挥发性较强,而且需要保存在严寒地带,因此冰雕制品表面容易生成结晶,影响冰雕的观赏性,一般会人工的对冰雕进行打磨,但是有些冰雕体型较大,人工打磨的效率低下,并且容易损坏冰雕,本发明阐述的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人工对冰雕表面进行打磨效率低下,并且容易损坏冰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本例的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包括前后对称的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动轮,所述固定轮上侧滑动设有张紧轮,所述固定轮、所述滑动轮以及所述张紧轮之间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外侧端面上固连有打磨带,所述打磨带外端面呈齿形状,所述固定轮内固连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固定板,后侧的所述固定板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驱动轴后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打磨带下端面抵于冰雕表面,启动所述电动机,进而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固定轮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滑动轮以及所述张紧轮带动所述连接带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打磨带在冰雕表面滑动打磨,所述滑动轮内固连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前后两端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连接结构,在所述连接结构作用下,所述滑动轮始终将所述打磨带抵于冰雕表面,两侧的所述固定板之间固连有挡板,所述挡板挡在所述打磨带上侧,避免所述打磨带打磨时冰屑溅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挡板一端固连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内上下贯通的设有通槽,手指穿过所述通槽并握住所述手持杆,所述手持杆内设有手持结构,当双手同时并分别握住两侧的所述手持杆时,才能通过所述手持结构启动所述电动机,并且手动调节所述手持结构来调节所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而调节所述打磨带在冰雕表面的打磨速率。有益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左右对称且开口向下的设于所述固定板内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设有弧形杆,所述滑动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前后两侧的所述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上端与所述弧形槽上侧内壁之间固连有连接弹簧,在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挤压所述滑动轮,并使所述打磨带下端始终抵于冰雕表面。

可优选的,左侧的所述滑动轮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外侧连杆,右侧的所述滑动轮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内侧连杆,所述外侧连杆转动连接于左侧的所述滑动轴,所述内侧连杆转动连接于右侧的所述滑动轴,两个所述内侧连杆位于两个所述外侧连杆之间,所述外侧连杆远离所述固定轮一端固连有外转轴,所述外转轴远离所述外侧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外侧连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固连有外侧扭簧,所述内侧连杆远离所述固定轮一端固连有固连有内转轴,所述固定板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固定轮的扭簧槽,所述内转轴延伸到所述扭簧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内转轴与所述扭簧槽内壁之间固连有内扭簧,所述外侧连杆与所述内侧连杆可分别带动两侧的所述滑动轮绕所述固定轮转动,在所述外侧扭簧以及所述内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外侧连杆转动复位。

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固定轮一侧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张紧轮内固连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上端与所述弹簧槽上侧内壁之间固连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拉伸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拉住所述张紧轮并使所述连接带以及所述打磨带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有益地,所述手持结构包括相连通的设于所述通槽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内壁内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设有扇形轮,所述扇形轮内固连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空腔上下两侧内壁,所述扇形轮的缺口端面上固连有启动杆,所述空腔远离所述通槽一侧内壁上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抵住所述启动杆并限制所述扇形轮的转动角度,所述固定杆前后端面内对称且设有接触开关,当后侧的所述启动杆与后侧的所述接触开关接触时,所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较小,当前侧的所述启动杆与前侧的所述接触开关接触时,所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较大。

可优选的,所述通槽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内壁上以及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的端面上固连有手动开关,双手手指分别穿过两侧的所述通槽,双手同时握住两侧的所述手持杆并同时按下四个所述手动开关,此时可启动所述电动机,保证所述电动机启动时,人的双手握紧两侧的所述手持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只需要手持并在冰雕表面移动,通过电动机驱动打磨带,进而可自动的对冰雕表面打磨,进而可提高效率,并且在打磨过程中,打磨带能够自动适应冰雕表面,进而可避免对冰雕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的“E”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的“F-F”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包括前后对称的两块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之间转动设有固定轮22,所述固定轮22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滑动轮25,所述固定轮22上侧滑动设有张紧轮15,所述固定轮22、所述滑动轮25以及所述张紧轮15之间连接有连接带19,所述连接带19外侧端面上固连有打磨带20,所述打磨带20外端面呈齿形状,所述固定轮22内固连有驱动轴21,所述驱动轴21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1,后侧的所述固定板11内固设有电动机27,所述驱动轴21后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电动机27,所述打磨带20下端面抵于冰雕表面,启动所述电动机27,进而通过所述驱动轴21带动所述固定轮22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滑动轮25以及所述张紧轮15带动所述连接带19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打磨带20在冰雕表面滑动打磨,所述滑动轮25内固连有滑动轴24,所述滑动轴24前后两端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1之间连接有连接结构101,在所述连接结构101作用下,所述滑动轮25始终将所述打磨带20抵于冰雕表面,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1之间固连有挡板26,所述挡板26挡在所述打磨带20上侧,避免所述打磨带20打磨时冰屑溅射,所述固定板11远离所述挡板26一端固连有手持杆35,所述手持杆35内上下贯通的设有通槽37,手指穿过所述通槽37并握住所述手持杆35,所述手持杆35内设有手持结构102,当双手同时并分别握住两侧的所述手持杆35时,才能通过所述手持结构102启动所述电动机27,并且手动调节所述手持结构102来调节所述电动机27的输出功率,进而调节所述打磨带20在冰雕表面的打磨速率。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所述连接结构1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连接结构101包括左右对称且开口向下的设于所述固定板11内的弧形槽14,所述弧形槽14内滑动设有弧形杆12,所述滑动轴24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前后两侧的所述弧形杆12,所述弧形杆12上端与所述弧形槽14上侧内壁之间固连有连接弹簧13,在所述连接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挤压所述滑动轮25,并使所述打磨带20下端始终抵于冰雕表面。

有益地,左侧的所述滑动轮25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外侧连杆23,右侧的所述滑动轮25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内侧连杆34,所述外侧连杆23转动连接于左侧的所述滑动轴24,所述内侧连杆34转动连接于右侧的所述滑动轴24,两个所述内侧连杆34位于两个所述外侧连杆23之间,所述外侧连杆23远离所述固定轮22一端固连有外转轴33,所述外转轴33远离所述外侧连杆23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所述外侧连杆23与所述固定板11之间固连有外侧扭簧29,所述内侧连杆34远离所述固定轮22一端固连有固连有内转轴30,所述固定板11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固定轮22的扭簧槽31,所述内转轴30延伸到所述扭簧槽31内并与所述固定板11转动连接,所述内转轴30与所述扭簧槽31内壁之间固连有内扭簧32,所述外侧连杆23与所述内侧连杆34可分别带动两侧的所述滑动轮25绕所述固定轮22转动,在所述外侧扭簧29以及所述内扭簧32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外侧连杆23转动复位。

有益地,所述固定板11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固定轮22一侧的弹簧槽17,所述弹簧槽17内滑动设有滑块28,所述张紧轮15内固连有固定轴16,所述固定轴16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所述滑块28,所述滑块28上端与所述弹簧槽17上侧内壁之间固连有拉伸弹簧18,所述拉伸弹簧18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拉伸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通过拉住所述张紧轮15并使所述连接带19以及所述打磨带20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所述手持结构1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手持结构102包括相连通的设于所述通槽37远离所述固定板11一侧内壁内的空腔43,所述空腔43内转动设有扇形轮38,所述扇形轮38内固连有连接轴39,所述连接轴39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空腔43上下两侧内壁,所述扇形轮38的缺口端面上固连有启动杆40,所述空腔43远离所述通槽37一侧内壁上固设有固定杆42,所述固定杆42抵住所述启动杆40并限制所述扇形轮38的转动角度,所述固定杆42前后端面内对称且设有接触开关41,当后侧的所述启动杆40与后侧的所述接触开关41接触时,所述电动机27的输出功率较小,当前侧的所述启动杆40与前侧的所述接触开关41接触时,所述电动机27的输出功率较大。

有益地,所述通槽37远离所述固定板11一侧内壁上以及所述手持杆35远离所述固定板11一侧的端面上固连有手动开关36,双手手指分别穿过两侧的所述通槽37,双手同时握住两侧的所述手持杆35并同时按下四个所述手动开关36,此时可启动所述电动机27,保证所述电动机27启动时,人的双手握紧两侧的所述手持杆35。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文中的一种冰雕艺术品打磨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时,打磨带20下端面保持水平,此时后侧的启动杆40与后侧的接触开关41相接触。

使用时,将打磨带20下端面抵于冰雕表面,此时双手同时握住两侧的手持杆35并同时按下四个手动开关36,此时可启动电动机27并输出较低的功率,进而通过驱动轴21带动固定轮22转动,进而通过滑动轮25以及张紧轮15带动连接带19转动,进而带动打磨带20在冰雕表面滑动并进行打磨,挡板26可避免冰屑溅射。

只需要手动带动固定板11在冰雕表面移动,即可通过打磨带20在冰雕表面进行自动打磨,当打磨带20下端碰到冰雕表面的凹凸处时,滑动轮25沿冰雕表面滚动,左侧的滑动轮25通过外侧连杆23绕驱动轴21转动,右侧的滑动轮25通过内侧连杆34绕驱动轴21转动,两侧的滑动轮25可分别绕驱动轴21转动来自适应冰雕表面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外侧连杆23转动并扭转外侧扭簧29,内侧连杆34转动并通过内转轴30扭转内扭簧32,同时滑动轮25通过滑动轴24带动弧形杆12滑动,进而挤压连接弹簧13,同时在拉伸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滑块28滑动,进而通过固定轴16带动张紧轮15上下滑动,进而使连接带19以及打磨带20始终保持张紧状态,进而使打磨带20能够打磨到冰雕表面的凹凸位置。

可手动转动扇形轮38,进而使前侧的启动杆40与前侧的接触开关41接触,此时电动机27以较大功率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只需要手持并在冰雕表面移动,通过电动机驱动打磨带,进而可自动的对冰雕表面打磨,进而可提高效率,并且在打磨过程中,打磨带能够自动适应冰雕表面,进而可避免对冰雕造成损坏。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