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该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TaMAG1166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本发明提供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编码基因转入小麦中,可以提高小麦的赤霉病抗性。由于该基因是粮食作物小麦本身存在的内源基因,因此,该基因的超量表达不会影响植物的食品安全性,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8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56181.4

  • 发明设计人 马正强;贾海燕;刘世蓉;徐文绮;

    申请日2015-02-03

  • 分类号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C12N1/21;A01H5/00;

  • 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傅婷婷

  •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南京农业大学基地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6:3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10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14/415 申请日:2015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 TaMAG1166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引起的一种世 界范围内的病害。该病害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降低并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虽然 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来控制该病害,但利用生物技术来培育抗赤 霉病品种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Hydroxycinnamoyl CoA  quinatetransferase,HQT),能够控制主要酚类复合物如木质素及绿原酸等的 生物合成和流转(Hoffmann et al.(2003)。绿原酸是在植物苯丙烷类代谢过 程中,咖啡酸和奎尼酸脂化而产生的酚类化合物,其大量积聚能够提高酚化物的 水平,在植物中扮演抗氧化剂的角色。绿原酸对病原真菌,病毒都有毒性,可以 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繁殖。木质素是苯丙氨酸衍生的芳香族亚基聚合体,木质素的 大量合成可以引起细胞木质化程度的提高,阻止大分子物质的入侵,因此,在植 物中,木质素的存在可以作为微生物侵袭的阻障,增强植物细胞壁抗真菌穿透的 能力。本发明的TaMAG1166蛋白是来源于小麦的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关于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小 麦抗赤霉病方面的应用目前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 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 TaMAG1166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编码基因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蛋白包含443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51。

所述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编码基因。

所述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 编码基因,优选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含有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 载体。

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优选出发载体为任何一种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 中超量表达的载体。

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进一步优选将所述的含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 酯类蛋白TaMAG1166编码基因插入PBI121表达载体XbaI酶切位点所得。

含有本发明所述基因的微生物细胞。

本发明所述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在品种改良 中的应用;优选所述的基因在提高小麦抗赤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优选在提高小麦抗赤霉 病中的应用。

利用任何一种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超量表达的载体,将本发明所提 供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基因TaMAG1166导入植物细胞,可获得 改变植物赤霉病抗性的转基因细胞系及转基因植株。为了便于对转基因植物或转 基因植物细胞进行筛选,可以对载体进行加工,如加入抗生素标记基因(如:潮霉 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加入抗生素标记基因之后的载体用于转化,可以在 转化后的植物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抑制非转基因细胞系和植株的生长,有助于 快速和有效的获得转基因植株。为了便于观察外源基因的表达,可以在载体中启 动子和外源基因之间加入报告基因(GUS基因、GFP和荧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构建报告基因和外源基因融合表达的载体,该载体用于遗传转化,可以通过观察 报告基因的表达与否和表达量高低,推测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情况。为了转 基因植物释放的安全性,也可以构建载体时不携带任何筛选标记基因,而在苗期 进行PCR检测。含有本发明的TaMAG1166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基因枪法、农杆菌 介导法、花粉管通道,电击,显微注射,Ti质粒,Ri质粒或植物病毒等常规生物学 方法转化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将转化后的植物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被转化的 植株材料既可以是双子叶植物,也可以是单子叶植物,如:水稻、棉花、小麦、大 豆、烟草、拟南芥、大麦、高粱、玉米、黄瓜、番茄、杨树、草坪草、苜蓿等。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及 其编码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本发明提供的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酯 类蛋白TaMAG1166编码基因转入小麦中,可以提高小麦的赤霉病抗性。由于该基 因是粮食作物小麦本身存在的内源基因,因此,该基因的超量表达不会影响植物 的食品安全性,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转基因小麦的PCR检测。

其中B、C为不同的转基因株系,扬麦158表示进行转基因实验时的受体材料,为 进行小麦遗传转化的常用基因型,阳性对照为携带有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酶A 酯类蛋白TaMAG1166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

图2转基因小麦的赤霉病抗性的离体叶片鉴定

其中A为转基因实验受体材料扬麦158的叶片,B为携带有小麦水解羟基肉桂酰辅 酶A酯类蛋白TaMAG1166基因植株的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 解,实施例所描述的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 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TaMAG1166蛋白的获得。

在抗赤霉病材料望水白开花期,将赤霉菌孢子液用喷雾器喷洒到穗部,所 用孢子液为江苏省范围内强致病力赤霉菌菌株F4、F15、F17及F34的分生孢子 混合液,接种后立即将穗子套上塑料袋,保持湿度,以保证赤霉菌发病。在接种 后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后分别取麦穗,同时用水接种做为对照,取材后立 即用液氮冷冻。取700mg冻存的麦穗,加入70mg的PVP于液氮中磨成粉末,加 入5mL 10%三氯醋酸/丙酮振荡混匀、-20℃沉淀1小时;4℃15,000g离心15min, 沉淀重新悬浮于5mL冷丙酮中,-20℃放置2小时;4℃15,000g离心15min,沉 淀悬浮于80%的冷丙酮中,-20℃放置1小时,离心去丙酮,将沉淀干燥成粉。按 每mg干粉加入10μL裂解液(7M脲,2M硫脲,4%CHAPS,1%CA,0.3%蛋白酶 抑制剂,50U/mL DNase I)的比例加入裂解液,4℃搅拌抽提15min后加入14mM 的DTT;4℃再搅拌20min,然后35,000g离心10min,上清即为蛋白抽提液。将 蛋白提取液进行等电聚焦后,进行SDS-PAGE电泳。电泳缓冲液用 Tris-Glycine-SDS缓冲液,温度设为17℃;先用2.5W/胶预电泳30min后,再用 5W/胶电泳至溴酚蓝到玻璃板下缘为止。电泳结束后,取下凝胶进行银染。分析 在侵染后各时间点的丰度与对照相比均超过4倍的蛋白点,取一个分子量为 40.27千道尔顿,等电点为6.51的蛋白点即为TaMAG1166蛋白。该序列编码447 个氨基酸,如SEQ ID NO:2所示.

实施例2:编码TaMAG1166蛋白的cDNA序列的获得。

用英俊公司的Trizol试剂盒提取抗病小麦种质望水白穗部的总RNA,采用 Promega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单链cDNA。以cDNA作为模板, P1-F:5'-GAGGAACTATGCTTCAACCCGC-3'(SEQIDNO.3)和P1-R:5'- TTCGCCCATCCAAAGTCTGG-3'(SEQ ID NO.4)为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体系为25 μL,包括5ng模板,P1引物各5pmol,dATP,dTTP,dCTP和dGTP各5nmol,37.3nmol  MgCl2,0.5单位的DNA聚合酶,1x PCR缓冲液。扩增的程序是:94℃变性3分钟;30 个循环,94℃变性20秒,58℃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最后72℃延伸5分钟。通过 PCR扩增,获得了包含开放读码框的1341bp的核苷酸序列,将该核苷酸与T-载体 在16℃连接30min,连接体系为10μL,包括T-载体1μL,PCR产物4μL,连接酶1 μL,连接酶缓冲液1μL,ddH2O 3μL。连接产物通过42℃热击40秒,转化到大 肠杆菌细胞中,送至华大基因公司测序,所得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实施例3:转TaMAG1166基因小麦的赤霉病抗性得到提高

以望水白开花期的穗部cDNA作为模板,利用引物P2进行PCR扩增,P2引物对 如下:P2-F:5'-AGTCTCTAGATTATTTGCCGACATGTCCTTGG-3'(SEQ ID NO.5); P2-R:5'-ATATTCTAGACCCAAACATCAATCTCCTTCTCG-3'(SEQ ID NO.6)。将扩增得到 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进行酶切后,与经过同样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 的PBI12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获得由CaMV35S启动子启动的TaMAG1166超量表达 的质粒载体。构建好的载体通过热击法转化到DH5α大肠杆菌菌株中,通过含有 50μg/mL的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参照1993年Weeks 发表在Plant Physiol第102期1077‐1084页上的文章中的材料与方法,以幼胚 短暂培养产生的可以较高频率再生出可育植株的愈伤组织为受体,采用基因枪法 将Ubiqutin启动子控制下的TaMAG1166基因导入小麦材料扬麦158中,将基因枪 转化后的愈伤放置于含有30mg/L G418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剪取获得的 再生苗叶片,提取DNA进行PCR检测,获得TaMAG1166超量表达的转基因小麦(图 1)。鉴定T3代转基因小麦和非转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结果表明,以未进行转 化的小麦材料扬麦158为对照,转基因植株赤霉病抗性得到提高(表1)。离体鉴 定:利用返青至拔节期的T3代转基因小麦叶片和非转基因叶片接种F. grminearum,接种方法和抗病能力评价方法参照(Chen et al.2009)。在接种点 接种6μl浓度为每毫升1×106个赤霉菌分生孢子的菌液,所用的孢子液为F15, F609,F7136及F.grminearum tri5-GFP菌株的分生孢子混合物。接种5天后观 察赤霉菌菌丝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赤霉菌的抗性增强,叶片上 赤霉菌菌丝生长变慢(图2)。

表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