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兼顾南方秋季香椿菜品质和产量的方法

兼顾南方秋季香椿菜品质和产量的方法

摘要

一种兼顾南方秋季香椿菜品质和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适宜土壤、合理密植、及时截杆、施足追肥、摘除复叶、适时采收及防冻养树。进一步,所述的香椿菜选用绿香椿品种或红芽香椿品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一般香椿菜只采收春季一季相比,本发明既采收前期的优质春香椿菜,又通过措施增加采收健壮绿色的秋香椿菜,控制亚硝酸盐盐含量,提高了单株产量、品质和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01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余姚市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17083.4

  • 发明设计人 沈立铭;孙志栋;黄益军;

    申请日2015-04-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一平

  • 地址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西北街道阳明西路2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7: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71124 终止日期:20190430 申请日:201504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24

    授权

    授权

  • 2017-11-0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00 登记生效日:201710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1-0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3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15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椿菜种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Tooan sinensis Roem)属楝科香椿属树种,落叶乔木,原产我国。香椿在我国栽培面积大,分布应用范围广,其嫩叶营养丰富,清香宜人,风味独特,拌熟炒腌制皆可,是传统的名特森林木本蔬菜。嫩芽营养丰富,香椿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Vc)含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香椿芽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的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延缓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香椿芽中含有抑制多种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帮助抗肿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当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成分。因此,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药用价值很高的高档时令蔬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香椿芽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香椿芽菜的市场价格近年来逐年走高,香椿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极为广阔。

香椿一般以春季采收为主,露地栽培3月底开始采摘,设施大棚栽培3月初开始采摘,至5月下旬~6月初结束,可采收7~10批。秋季顶芽和侧芽一般情况下发生较少,即使采收其产品品质比春季的明显下降。

目前香椿菜的生产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香椿的春芽比较发达,秋芽相对不发达,产量低;二是香椿芽存在比较高的单宁和亚硝酸盐含量,而秋香椿的含量相对更高些,单宁含量高涩味重,亚硝酸盐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毒性物质,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缺氧、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伤害,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呼吸衰竭乃至死亡。因此,如何控制香椿芽单宁和亚硝酸盐含量,提高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郭兴利发明了适于北方的香椿秋芽的培植方法,见专利号为ZL200610070318.2的中国发明专利《香椿秋芽的培植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1185407B),但该专利采用喷脱叶剂来脱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该专利内容过于简单,具体如何获得高产、优质及安全的问题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兼顾南方秋季香椿菜品质和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增加经济效益的兼顾南方秋季香椿菜品质和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顾南方秋季香椿菜品质和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适宜土壤:选择中性或弱碱性的石灰质土壤;

②合理密植:采用矮化密植型,每亩栽植1000~3500株,植株高度控制在1.2米~2米;

③及时截杆:春季嫩芽采收后,在五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早晨截掉离地面15~45cm的主杆部分;

④施足追肥:截杆后第0~5d,待截杆创伤口愈合后,每亩深施复合肥0~15kg和腐熟畜禽肥500~2500kg,在摘除复叶前的5~25d,根外追肥0~3次,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喷洒枝叶;

⑤摘除复叶:8月下旬至9月上旬摘除新主杆上复叶;

⑥适时采收:复叶去掉5~10d,开始采收顶芽,直至11月中旬结束,芽长5~20cm;

⑦防冻养树:进入冬季,搭设大棚做好保暖工作;施足越冬基肥,每亩增施复合肥0~20kg和腐熟畜禽肥1000~2500kg。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

⑧适采春菜,翌年春季香椿大棚栽培3月1日采收,或露地栽培3月底可以采收,采收至5月上中旬结束。

作为优选,步骤②中的所述合理密植为每亩栽植1500~2500株,植株高度控制在1.5米~1.8米。

作为优选,步骤③中所述的及时截杆,选择晴天早晨截掉离地面25~30cm的主杆部分。

作为优选,步骤④中熟畜禽肥为鸡粪肥,用量为500~1000kg/亩。

作为优选,步骤⑥中所述的芽长为7~10cm。

作为优选,所述的香椿菜选用绿香椿品种或红芽香椿品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一般香椿菜只采收春季一季相比,本发明既采收前期的优质春香椿菜,又通过措施增加采收健壮绿色的秋香椿菜,控制亚硝酸盐盐含量,提高了单株产量、品质和安全。由于秋季香椿菜市场缺乏,又是蔬菜淡季,平均售价比春季高出1倍,比单纯采收春香椿菜的亩产值增加效益2倍以上。对增强淡季市场供应能力,促进林特蔬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本发明技术的秋香椿菜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总抗坏血酸(Vc)含量与春香椿菜接近,突破了秋香椿菜质量不如春香椿菜的生产瓶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选择品种为当地系统选育的具有秋季很强发芽能力的绿香椿品种,进行南方秋香椿菜的生产,采取如下措施:

(1)土壤选择:选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土壤,这利于控制植株亚硝酸盐含量。

(2)合理密植:每亩栽植密度2000株,使香椿树的群体和个体得到最佳发挥,植株高度控制在1.6米左右,使群体和个体光合作用最大化,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3)及时截杆:春季嫩芽采收后,在五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早晨截掉离地面30cm以上的主杆部分,促进植株形成更多的分枝干和孕育饱满的秋芽。

(4)施足追肥:截杆后第0~2d,待截杆创伤口愈合后,立即每亩深施复合肥10kg+腐熟鸡粪肥800kg,以促进新的健壮主杆形成,增施有机肥鸡粪利于控制采收期香椿菜亚硝酸盐含量。在摘除复叶前2周,每隔一周0.1%磷酸二氢钾喷洒枝叶,促进花芽形成。

(5)摘除复叶:8月底摘除新主杆上复叶,以促进健壮顶芽和新的侧芽形成。

(6)适时采收:当芽长7~15cm时,及时采收,这时的香椿菜单宁量相对较少,亚硝酸盐含量也较低,采收5~6批。

(7)防冻养树:进入冬季,搭设大棚做好保暖工作,同时施足越冬基肥,每亩增施复合肥20kg+腐熟畜禽肥1200kg,为翌年高产优质安全春季和秋季菜的培育奠定基础。

(8)适采春芽。一般翌年春季香椿芽大棚栽培3月1日可以采收,采收至5月上旬结束,采收5批。

实施例2,选择品种为南方外地引进的秋季发芽能力较强的红芽香椿品种,进行南方秋香椿菜的生产,采取如下措施:

(1)土壤选择:选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土壤,这利于控制植株亚硝酸盐含量。

(2)合理密植:每亩栽植密度1800株,使香椿树的群体和个体得到最佳发挥,植株高度控制在1.8米左右,使群体和个体光合作用最大化,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3)及时截杆:春季嫩芽采收后,在五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早晨截掉离地面40cm以上的主杆部分,促进植株形成更多的分枝干和孕育饱满的秋芽。

(4)施足追肥:截杆后第0~2d,待截杆创伤口愈合后,立即每亩深施复合肥5kg+腐熟鸡粪肥1000kg,以促进新的健壮主杆形成,增施有机肥鸡粪利于控制采收期香椿菜亚硝酸盐含量。在摘除复叶前10d,0.2%磷酸二氢钾喷洒枝叶,促进花芽形成。

(5)摘除复叶:9月上旬摘除新主杆上复叶,以促进健壮顶芽和新的侧芽形成。

(6)适时采收:当芽长7~15cm时,及时采收,这时的香椿菜单宁量相对较少,亚硝酸盐含量也较低,采收5~6批。

(7)防冻养树:进入冬季,搭设大棚做好保暖工作,同时施足越冬基肥,每亩增施复合肥25kg+腐熟畜禽肥1000kg,为翌年高产优质安全春季和秋季菜的培育奠定基础。

(8)适采春芽。一般翌年春季香椿芽大棚栽培3月1日可以采收,采收至5月上旬结束,采收5批。

实施例3,选择品种为当地系统选育的具有秋季很强发芽能力的绿香椿品种,进行南方秋香椿菜的生产,采取如下措施:

(1)土壤选择:选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土壤,这利于控制植株亚硝酸盐含量。

(2)合理密植:每亩栽植密度2000株,使香椿树的群体和个体得到最佳发挥,植株高度控制在1.6米左右,使群体和个体光合作用最大化,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3)及时截杆:春季嫩芽采收后,在五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早晨截掉离地面30cm以上的主杆部分,促进植株形成更多的分枝干和孕育饱满的秋芽。

(4)施足追肥:截杆后第0~2d,待截杆创伤口愈合后,立即每亩深施腐熟鸡粪肥1500kg,以促进新的健壮主杆形成,增施有机肥鸡粪利于控制采收期香椿菜亚硝酸盐含量。在摘除复叶前10d,0.2%磷酸二氢钾喷洒枝叶,促进花芽形成。

(5)摘除复叶:8月底摘除新主杆上复叶,以促进健壮顶芽和新的侧芽形成。

(6)适时采收:当芽长7~15cm时,及时采收,这时的香椿菜单宁量相对较少,亚硝酸盐含量也较低,采收5~6批。

(7)防冻养树:进入冬季,搭设大棚做好保暖工作,同时施足越冬基肥,每亩增施复合肥25kg+腐熟畜禽肥1000kg,为翌年高产优质安全春季和秋季菜的培育奠定基础。

(8)适采春芽。一般翌年春季香椿芽大棚栽培3月1日可以采收,采收至5月上旬结束,采收5批。

实施例4,选择品种为南方外地引进的秋季发芽能力较强的红芽香椿品种,进行南方秋香椿菜的生产,采取如下措施:

(1)土壤选择:选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土壤,这利于控制植株亚硝酸盐含量。

(2)合理密植:每亩栽植密度1800株,使香椿树的群体和个体得到最佳发挥,植株高度控制在1.8米左右,使群体和个体光合作用最大化,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3)及时截杆:春季嫩芽采收后,在五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早晨截掉离地面40cm以上的主杆部分,促进植株形成更多的分枝干和孕育饱满的秋芽。

(4)施足追肥:截杆后第0~2d,待截杆创伤口愈合后,立即每亩深施复合肥15kg+腐熟鸡粪肥500kg,以促进新的健壮主杆形成,增施有机肥鸡粪利于控制采收期香椿菜亚硝酸盐含量。在摘除复叶前2周,每隔1周0.1%磷酸二氢钾喷洒枝叶,促进花芽形成。

(5)摘除复叶:9月上旬摘除新主杆上复叶,以促进健壮顶芽和新的侧芽形成。

(6)适时采收:当芽长7~15cm时,及时采收,这时的香椿菜单宁量相对较少,亚硝酸盐含量也较低,采收5~6批。

(7)防冻养树:进入冬季,搭设大棚做好保暖工作,同时施足越冬基肥,每亩增施复合肥15kg+腐熟畜禽肥1000kg,为翌年高产优质安全春季和秋季菜的培育奠定基础。

(8)适采春芽。一般翌年春季香椿芽大棚栽培3月1日可以采收,采收至5月上旬结束,采收5批。

春芽和秋芽(实施例1中的秋芽)的营养成分分析及经济效益比较(2010~2011年两年平均)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虽然秋芽的营养价值没春芽来的丰富,但已经比较接近,而因产量提高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优于春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1)采用的秋香椿菜品种是由原地方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成,或南方外地引入的驯化红芽香椿,秋季的顶芽和侧芽萌发力强(一般品种不易萌发),产量和品质优于原地方品种。(2)与一般香椿菜只采收春季一季相比,本发明既采收前期的优质春香椿菜,又通过措施增加采收健壮绿色的秋香椿菜,控制亚硝酸盐盐含量,提高了单株产量、品质和安全。(3)由于秋季香椿菜市场缺乏,又是蔬菜淡季,平均售价70元/kg,最高达80元/kg,价格比春季高出1倍,春季和秋季两项合计经济效益达到1万元/亩,比单纯采收春香椿菜的亩产值3000多元增加效益2倍以上(见上表)。(4)采取本发明技术的秋香椿菜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总抗坏血酸(Vc)含量与春香椿菜接近,突破了秋香椿菜质量不如春香椿菜的生产瓶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