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

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健康猪作为供体猪,并分离纯化所述供体猪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步骤二、将待接受腹泻防治的仔猪作为受体仔猪,并将所述功能菌群接种于受体仔猪胃肠道内,建立受体仔猪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受体仔猪腹泻的防治。供体猪可为受体仔猪的健康的亲生母猪、其他健康仔猪或与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本发明能够迅速建立肠道的免疫系统,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可使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控制在2%以内,并能够有效抑制肠道内致病微生物或病毒的生长繁殖,高效、彻底治疗仔猪腹泻的目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887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高骁;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48458.6

  • 发明设计人 徐高骁;段赛星;

    申请日2015-03-31

  • 分类号A61K35/74(20150101);A61P1/1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靳浩

  • 地址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龙亭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7: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9

    授权

    授权

  • 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5/74 申请日:201503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畜疫病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 猪腹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腹泻是广大养殖户经常遇到的养殖管理难题,发病率为20-40%,目 前仔猪腹泻流行发病呈上升趋势。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死亡率 非常高,死亡率高达20%以上,部分较大仔猪发生后,虽然没有死亡,但后 期生长速度明显较慢,给养殖户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

而根据农业部2006年发布的《关于清查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的紧急 通知》的规定,国内已经基本禁止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动物疾病,而通常使 用的抗生素治愈率非常低,成本高,预后差,易造成药物残留,治标不治本。 一些中药成分的药物虽然可避免抗生素的一系列弊端,但是普遍具有起效慢, 治疗效果不佳等缺陷,目前,针对仔猪腹泻的防治,尤其针对重度仔猪腹泻, 亟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 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又称为“粪便移植”、 “粪菌治疗”、“肠菌移植”或“肠微生态移植”。迄今,全世界已有数千 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均是在实验室内借助现代仪器设备人性化地分离 获得高度纯化的菌群,再经内镜或者引流管将量化的菌液输注到患者肠内。 依据文献报道,粪菌移植已经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顽 固性便秘、代谢病、肠道免疫缺陷、肠道过敏等疾病的关键挽救治疗,取得 了良好的疗效。目前,粪菌移植的方法一般仅限于人类的临床应用,还没有 利用粪菌移植进行仔猪腹泻防治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 仔猪腹泻的方法,能够快速建立仔猪的正常肠道功能菌群,有效进行仔猪腹 泻的预防及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粪菌液中肠道功能菌活性的方法, 能够增加粪菌移植的成功率,提高利用粪菌移植预防或治疗仔猪腹泻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以健康猪作为供体猪,并分离纯化所述供体猪粪便中的功能菌 群;

步骤二、将待接受腹泻防治的仔猪作为受体仔猪,并将所述功能菌群接 种于受体仔猪胃肠道内,建立受体仔猪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受 体仔猪腹泻的防治。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一中 所述供体猪可为受体仔猪的健康的亲生母猪、其他健康仔猪或与所述受体仔 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一中, 可利用与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的混合粪便来分离纯化功能菌 群。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将所述功 能菌群制备为粪菌液,并将含有所述功能菌群的粪菌液经上消化道途径移植 到所述受体仔猪的胃肠道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可采用鼻 胃管、鼻空肠管或内窥镜插入上消化道进行粪菌移植。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所述粪菌 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供体猪的粪便,并与1-10倍体积无菌水混合制成粪水,将 粪水静置沉淀或离心并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收集滤过液既得含有功 能菌群的初级粪菌液;

步骤二、将所述初级粪菌液加入液体富集培养基中,在28-35℃条件下富 集培养5-7天,将培养物进行离心收集菌体,将菌体与5-10倍体积的生理盐 水混合均匀,既得所述粪菌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二中, 所述富集培养时,先进行1-3天的静置培养,然后进行2-5天的摇床培养。

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一中, 采用孔径为0.1-3微米的微孔滤膜对上清液进行过滤。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通过利用粪菌移植技术, 提取纯化健康猪粪便中的功能菌移植到仔猪肠道内,能够快速建立仔猪的正 常肠道微生态,一方面对仔猪的肠道起到保护作用,迅速建立肠道的免疫系 统,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实验证明,未接受粪菌移植的仔猪中,1-24 日龄仔猪腹泻发病率为13%以上,24-70日龄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17%以上, 而接受粪菌移植后,1-24日龄仔猪腹泻发病率控制在4%以内,最佳实验组可 达到2%以内,发病率降低至少9%;24-70日龄仔猪腹泻发病率控制在5%以 内,最佳实验组可达到2%以内,发病率降低12%以上。

并且由于肠道正常功能菌群的快速建立,能够增加仔猪的肠胃消化吸收 功能,接受粪菌移植的仔猪日增重情况为:1-23日龄仔猪日增重190g/d左右, 23-60日龄仔猪日增重390g/d左右,分别相比未接受粪菌移植的仔猪的平均 日增重提高至少15%。供体猪可为受体仔猪的健康的亲生母猪、其他健康仔 猪或与所述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

另一方面功能菌在肠道内能够快速生长繁殖为肠道微生态中的优势菌 群,能够有效抑制肠道内致病微生物或病毒的生长繁殖,达到高效、彻底治 疗仔猪腹泻的目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提高仔猪成活率15%以上,同时 能够有效避免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及药物残留的弊端。

其次,本发明通过优化粪菌来源,采用受体仔猪的健康的亲生母猪、其 他健康仔猪或与所述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作为供体猪,能够 大幅度提高粪菌移植的效果。因为所选供体猪与受体仔猪具有直接的血缘关 系,或者在同一生活环境内,那么受体仔猪与所选的供体猪的肠道内环境也 最为接近,因此供体猪肠道内的功能菌能够快速、高效地在受体仔猪肠道内 适应,并生长繁殖,建立受体仔猪的自身的正常的肠道微生态,极大地提高 了粪菌移植的效果。

最后,通过将分离纯化的粪菌进行富集培养,并通过收集菌体后用生理 盐水稀释到适当的浓度,能够有效提高粪菌液中功能菌的活性,保障粪菌移 植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 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 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以健康猪作为供体猪,并分离纯化所述供体猪粪便中的功能菌 群;

步骤二、将待接受腹泻防治的仔猪作为受体仔猪,并将所述功能菌群接 种于受体仔猪胃肠道内,建立受体仔猪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受 体仔猪腹泻的防治。

通过利用粪菌移植技术,提取纯化健康猪粪便中的功能菌移植到仔猪肠 道内,能够快速建立仔猪的正常肠道微生态,一方面对仔猪的肠道起到保护 作用,迅速建立肠道的免疫系统,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另一方面促进 功能菌在肠道内能够快速生长繁殖为肠道微生态中的优势菌群,能够有效抑 制肠道内致病微生物或病毒的生长繁殖,达到高效、彻底治疗仔猪腹泻的目 的,避免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及药物残留的弊端。一般采用排泄出来不超 过1h的新鲜粪便进行处理,能够避免粪便内的功能菌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失 活。表1为仔猪经过粪菌移植后的生长情况统计表,本发明中采用杜×长× 大三元杂交猪的仔猪进行实验。

表1

表1中,对照组为未进行粪菌移植的仔猪;粪菌移植组1中供体猪为其 他健康仔猪;粪菌移植组2中供体猪为受体仔猪的健康的亲生母猪;粪菌移 植组3为供体猪为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通过表1可知,接 收粪菌移植的仔猪,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甚至达到2%以内, 显著低于未接受粪菌移植的仔猪的发病率。且以其他健康仔猪为供体猪进行 粪菌移植的效果最佳,能够使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控制在2%以内。接收粪菌移 植的仔猪日增比未接受粪菌移植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均提高至少15%,并且 以其他健康仔猪为供体猪进行粪菌移植的效果最佳,仔猪日增重提高最为显 著。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一中所述供体猪 可为受体仔猪的健康的亲生母猪、其他健康仔猪或与所述受体仔猪的亲生母 猪同栏的其他母猪。因为所选供体猪与受体仔猪具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肠道 内环境也最为接近,故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作为供体猪移植效果较好。而与 受体仔猪同栏的其他健康仔猪,由于生活环境相同,肠道内环境也非常接近, 功能菌的适应性较好,移植效果最佳。同样,与所述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 栏的其他母猪与受体仔猪的肠道内环境也较为接近,也可以作为较为合适的 供体猪。相比其他健康猪,本发明所选供体猪肠道内的功能菌能够快速、高 效地在受体仔猪肠道内适应,并生长繁殖,建立受体仔猪的自身的正常的肠 道微生态,极大地提高了粪菌移植的效果。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一中,可利用与 受体仔猪的亲生母猪同栏的其他母猪的混合粪便来分离纯化功能菌群。采集 同栏的多头供体猪的新鲜粪便后,将其混合后提取功能菌,能够增加功能菌 的种类,避免个体供体猪内的肠道功能菌的单一性,因此更加能够提高对仔 猪腹泻的防治效果。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将所述功能菌群制备 为粪菌液,并将含有所述功能菌群的粪菌液经上消化道途径移植到所述受体 仔猪的胃肠道内。也可将粪菌液包裹于肠溶性胶囊内,内服使含有功能菌的 粪菌液进入肠道后释放。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可采用鼻胃管、鼻空 肠管或内窥镜插入上消化道进行粪菌移植。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所述粪菌液的制备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供体猪的粪便,并与1-10倍体积无菌水混合制成粪水,将 粪水静置沉淀或离心并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收集滤过液既得含有功 能菌群的初级粪菌液;离心的转速不易过高,一般不高于1000rpm,使粪便 中的固体杂质沉淀于底部,而菌体留在上清液中。

步骤二、将所述初级粪菌液加入液体富集培养基中,在28-35℃条件下富 集培养5-7天,使粪菌液中的功能菌得到繁殖富集,提高粪菌液的活性。将 培养物进行离心收集菌体,将菌体与5-1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既得 所述粪菌液。使用生理盐水对菌体进行一定的稀释,也是为了增加功能菌的 活性。此步骤中离心的转速应在3000-5000rpm,以使菌体分离出。也可将分 离出的菌体在不高于-18℃的温度下冷冻保藏备用。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二中,所述富集 培养时,先进行1-3天的静置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其中的厌氧菌得到繁殖和 富集;然后进行2-5天的恒温摇床培养,增加了通氧量,使其中的好氧菌得 到繁殖和富集。通过分步培养,使粪菌液中的各种功能菌均得到全面的富集 培养。所用培养基可为液体LB培养基。摇床的转速可设定为100rpm左右。

所述的利用粪菌移植技术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中,步骤一中,采用孔径 为0.1-3微米的微孔滤膜对上清液进行过滤。细菌一般能够通过0.1微米的孔 径,而寄生虫及虫卵则会被截留,通过微孔滤膜的过滤,去除上清液中的寄 生虫和虫卵,使粪菌液得到进一步纯化,避免将虫卵在粪菌移植过程中带入 受体仔猪肠道,保障粪菌移植的安全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 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 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 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 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