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

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涉及一种停电分析方法。目前停电事件易漏报及误识。本发明包括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收到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有停电告警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及无停电告警和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本技术方案结合数字通讯技术、停电智能分析告警技术,以移动通讯网络为载体,依靠公变终端实时采集的数据、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数据,结合根据现场多年运行经验设计的基于公变、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算法,较为准确的判断台区出现停电可能性,通过召测台区下电表确认是否存在停电事件,最后及时通过短消息等多种手段通知相关人员,达到及时掌握停电信息,快速抢修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目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08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2J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12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3/00 申请日:2014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电分析方法,尤其为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台区是连接高低压电网的中间环节,配电变压器作为低压电力用户电能的来源,一旦配电变压器发生停电将直接导致台区下用户无法用电。因此,加强对配电台区停电事件监测,在配电变压器发生停电后立刻赶赴现场抢修,尽量缩短用户停电时间尤为重要。以往配变停电事件主要靠用户停电后向电力部门投诉,经过抢修人员抵达配电台区现场才能确认,这种被动抢修不但恢复时间长,而且用户满意度差。目前较为先进的是通过公变终端上报停电事件,但随着终端电池老化,台区停电时,终端由于没有足够电池支撑发送告警,导致停电告警丢失严重,起不到及时通知的作用;终端时钟丢失导致上送的停电事件时间错误;终端本身原因导致重复上报停电事件,干扰正常停电分析。因此需要一种算法保证在以上异常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分析台区停电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以达到正确判断停电事件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收到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有停电告警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及无停电告警和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

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收集公变终端停电事件;

12)剔除重复的停电事件告警;

13)剔除已知停电的停电告警;

14)判断终端时钟是否正确,若时钟错误,则修正停电事件的时间;

15)判断是否有报文积压,若存在报文积压,则根据终端最后通讯时间修正因报文积压导致的时间;

16)召测终端电压值,若召测终端的电压值为零或无返回,则判断真的发生停电;

17)召测发生停电的终端所属线路下所有公变终端电压,若终端电压值为0或无返回,则判该终端为同时停电;

收到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21)收集公变终端复电事件;

22)判断终端时钟是否正确,若时钟错误,则修正复电事件的时间;

23)判断是否有对应的停电告警,若存在对应的停电告警则修正停电事件的时间;

24)随机召测终端所属台区下至少一块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25)判断是否有智能电表停复电与终端停复电一致,若智能电表停复电与终端停复电一致,则作为有效停复电事件;

26)对线路下未上送过复电告警的终端选取至少一块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27)如果有终端有停电事件记录,并且召测其下智能表有对应的停电事件,则该终端停电事件也有效;

有停电告警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31)查询数据库中有停电无复电记录并且停电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间的终端;

32)筛选查询符合要求的终端,筛选最近通讯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时间的终端;

33)召测筛选后终端下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34)如果表计停复电与终端停复电一致,则该停电事件有效;

无停电告警和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1)从内存数据库读取终端通讯状况;

42)选择最近通讯时间大于第三设定时间,并且小于第四设定时间的终端;

43)当该终端在数据库中无停电记录则召测终端电压;

44)如果召测无返回或电压值为0,则判断该终端为有效停电。

过短的停电时间不认为是可靠的停电,且小于第一设定时间的临时停电不用过度关心,故需要去除这部分的停电无复电记录,当满足有停电记录并且停电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间(例:第一设定时间为10分钟)则认为停电有效发生,继续计算复电时间。

停电的终端无法通讯,当最近一次通讯时间与系统时间相接近,即小于第二设定时间时,终端认为通讯已经恢复,停电状态已经转为复电状态,再通过召测终端下电表的停复电事件进行确认。

根据终端通讯状况,首先选取第四设定时间与第三时间之间的丢失通讯的终端,怀疑该终端在该时间段内丢失通讯是因为停电引起,进入下一步的电压判断。因为小于第三设定时间的丢失通讯可能因通讯不稳定造成,大于第四设定时间又失去停电分析时效性。

   本技术方案结合数字通讯技术、停电智能分析告警技术,以移动通讯网络为载体,依靠公变终端实时采集的数据、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数据,结合根据现场多年运行经验设计的基于公变、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算法,较为准确的判断台区出现停电可能性,通过召测台区下电表确认是否存在停电事件,最后及时通过短消息等多种手段通知相关人员,达到及时掌握停电信息,快速抢修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目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间为10分钟。

所述的第二设定时间为5分钟。

所述的第三设定时间为10分钟,第四设定时间为40分钟。

在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中,当终端最近一次通讯时间小于10分钟,从内存数据库中取该终端最近一次通讯时间作为停电时间,否则从内存数据库中取终端通讯中断时间作为停电时间。

在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中,若停电时间合法,则视为正确停电,并在数据库打上标记;当告警上报延时超60分钟且停电时间与上一次通讯时间差小于10分钟时,从内存数据库取终端通讯中断时间作为停电时间,记录数据库;

当终端告警有补全记录且终端告警时间与补全的告警时间差值小于5分钟,则修正停电告警时间,否则召测终端A相电压数据,记录召测信息,当召测有返回且电压数据大于零时,则判断为非有效停电,当召测无返回或电压数据为零时,判断为有效停电,当为有效停电时推送抢修,并保存停电记录,同时获取终端所属线路,15分钟内召测线路下终端的A相电压,若3分钟内无上送停电告警终端的A相电压,循环召测过电压数据终端,若召测有返回且电压数据大于零,则判断终端未停电;否则认为终端为有效停电,推送停电告警给抢修平台,保存停电记录。

在步骤26)中,对线路下未上送过复电告警的终端选取一至三块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结合数字通讯技术、停电智能分析告警技术,以移动通讯网络为载体,依靠公变终端实时采集的数据、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数据,结合根据现场多年运行经验设计的基于公变、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算法,较为准确的判断台区出现停电可能性,通过召测台区下电表确认是否存在停电事件,最后及时通过短消息等多种手段通知相关人员,达到及时掌握停电信息,快速抢修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停电告警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复电告警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有停电告警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无停电告警和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包括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收到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有停电告警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及无停电告警和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

如图1所示,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收集公变终端停电事件;

12)剔除重复的停电事件告警;

13)剔除已知停电的停电告警;

14)判断终端时钟是否正确,若时钟错误,则修正停电事件的时间;

15)判断是否有报文积压,若存在报文积压,则根据终端最后通讯时间修正因报文积压导致的时间;

16)召测终端电压值,若召测终端的电压值为零或无返回,则判断真的发生停电;

17)召测发生停电的终端所属线路下所有公变终端电压,若终端电压值为0或无返回,则判该终端为同时停电;

如图2所示,收到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21)收集公变终端复电事件;

22)判断终端时钟是否正确,若时钟错误,则修正复电事件的时间;

23)判断是否有对应的停电告警,若存在对应的停电告警则修正停电事件的时间;

24)随机召测终端所属台区下至少一块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25)判断是否有智能电表停复电与终端停复电一致,若智能电表停复电与终端停复电一致,则作为有效停复电事件;

26)对线路下未上送过复电告警的终端选取至少一块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27)如果有终端有停电事件记录,并且召测其下智能表有对应的停电事件,则该终端停电事件也有效;

如图3所示,有停电告警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31)查询数据库中有停电无复电记录并且停电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间的终端;

32)筛选查询符合要求的终端,筛选最近通讯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时间的终端;

33)召测筛选后终端下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34)如果表计停复电与终端停复电一致,则该停电事件有效;

如图4所示,无停电告警和无复电告警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1)从内存数据库读取终端通讯状况;

42)选择最近通讯时间大于第三设定时间,并且小于第四设定时间的终端;

43)当该终端在数据库中无停电记录则召测终端电压;

44)如果召测无返回或电压值为0,则判断该终端为有效停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设定时间为10分钟。

所述的第二设定时间为5分钟。

所述的第三设定时间为10分钟,第四设定时间为40分钟。

具体地在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中,当终端最近一次通讯时间小于10分钟,从内存数据库中取该终端最近一次通讯时间作为停电时间,否则从内存数据库中取终端通讯中断时间作为停电时间。

为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在收到停电告警的处理方法中,若停电时间合法,则视为正确停电,并在数据库打上标记;当告警上报延时超60分钟且停电时间与上一次通讯时间差小于10分钟时,从内存数据库取终端通讯中断时间作为停电时间,记录数据库;

当终端告警有补全记录且终端告警时间与补全的告警时间差值小于5分钟,则修正停电告警时间,否则召测终端A相电压数据,记录召测信息,当召测有返回且电压数据大于零时,则判断为非有效停电,当召测无返回或电压数据为零时,判断为有效停电,当为有效停电时推送抢修,并保存停电记录,同时获取终端所属线路,15分钟内召测线路下终端的A相电压,若3分钟内无上送停电告警终端的A相电压,循环召测过电压数据终端,若召测有返回且电压数据大于零,则判断终端未停电;否则认为终端为有效停电,推送停电告警给抢修平台,保存停电记录。

为减少工作量,提高判断速度,在步骤26)中,对线路下未上送过复电告警的终端选取一至三块智能电表的最近一次电表停电事件。

以上图1-4所示的一种基于公变和用户采集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停电分析方法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