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

一种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本发明采用Santoni SM8-TOP2S型号无缝针织机织造,为连体运动服;摔跤服的腰腹部、背部采用第一间隔组织;肩部、前衣身、臀部和大腿部采用第二间隔组织;衣身分割装饰线采用网眼组织;裆部采用紧密组织;领、袖口和裤口的收口采用集圈组织。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是集功能性与舒适性于一体的运动服装;在最易受冲击损伤的部位配伍抗冲击性最好的组织结构,摔跤服的腰腹部、背部的冲击穿透能大于22焦耳,抗冲击性远高于普通运动服,在不易受损的部位配伍吸湿排汗性较好的组织,提高服装的穿着舒适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48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45997.7

  • 发明设计人 阎玉秀;何玲;鲍卫君;金子敏;

    申请日2015-01-29

  • 分类号A41D13/00(20060101);A41D3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佳健

  •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40: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41D13/00 登记生效日:2020061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8-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41D1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6-0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41D13/00 登记生效日:201805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2-22

    授权

    授权

  • 2015-07-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1D13/00 申请日:2015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0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

背景技术

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员,尤其是职业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意外冲击,造成冲击损伤。目前在人体运动过程中抗冲击防护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护具,对于运动服装的抗冲击保护作用则较少涉及。护具的作用是保护人体的局部关键部位,而服装是覆盖人体最大面积的物品,能够更全面的保护人体,因此研究服装的抗冲击防护性是提高运动安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无缝摔跤服因其采用高新无缝加工技术,从纱线到运动服成品,实现了不需裁剪和无侧缝,能提高运动服的穿着舒适性。本发明是通过设计表层材料、里层材料、组织结构和密度这四个纺织参数来提高服装面料这种软性织物的抗冲击防护性,从而研制出集功能性和舒适性于一体的防护摔跤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乏对摔跤服的抗冲击性和弹性、吸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提供一种兼具防护性和舒适性的摔跤服。

本发明采用Santoni SM8-TOP2S型号无缝针织机织造,为单层连体运动服;摔跤服的腰腹部、背部采用第一间隔组织;肩部、前衣身、臀部和大腿部采用第二间隔组织;衣身分割装饰线采用网眼组织;裆部采用紧密组织;领口、袖口和裤口的收口采用集圈组织。

进一步说,该摔跤服的腰腹部、背部的冲击穿透能大于22焦耳。

进一步说,所述的第一间隔织物或第二间隔组织由两个表面层和中间的间隔纱构成。

进一步说,所述的表面层采用70Dcoolmax表层纱线,所述的间隔纱采用30D锦纶/20D氨纶包覆丝,领口、袖口、裤口部分采用30D锦纶/70D氨纶包覆丝;衣身全片编织一次成型,无侧缝,使得人体在侧缝处没有约束感和不适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是集功能性与舒适性于一体的运动服装。在最易受冲击损伤的部位配伍抗冲击性最好的组织结构,摔跤服的腰腹部、背部的冲击穿透能大于22焦耳,抗冲击性远高于普通运动服;在不易受损的部位配伍吸湿排汗性较好的组织,提高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开发出具有抗冲击性的舒适运动产品,为提高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运动安全性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间隔组织1的编织图;

图2为间隔组织2的编织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计排针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无缝摔跤服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无缝摔跤服后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具有抗冲击防护性的无缝摔跤服是通过对材料、组织结构和密度的织造参数的设计调整确定抗冲击性能较佳的织物,并根据摔跤服不同部位的功能需要设计配伍不同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是采用Santoni SM8-TOP2S型号无缝针织机织造的单层连体运动服,衣身部分采用70Dcoolmax为表层纱线,30D锦纶/20D氨纶包覆丝为里层纱线,领口、袖口、裤口的收口采用30D锦纶/70D氨纶包覆丝,衣身全片编织一次成型,无侧缝,使得人体在侧缝处没有约束感和不适感;摔跤服的腰腹部、背部采用间隔组织1(参见图1),该组织抗冲击防护效果最好;肩部、前衣身、臀部和大腿部采用间隔组织2(参见图2),该组织抗冲击防护效果较好,排汗透湿性好;衣身分割装饰线采用网眼组织,该组织具有较小网眼,吸湿、透气、透湿性很好,可改善服装的穿着舒适性;裆部采用紧密组织,强度大、牢度高;领口、袖口和裤口的收口采用集圈组织,双层扎口,紧密且不易变形。

参见图3、图4a和图4b,其为单层连体运动服,包括摔跤服前、后肩部A,前衣身部B,前、后腰部C,大腿侧部D,分割装饰线E,前、后裆部F,后衣身部I,后臀、腿部J,领、袖窿收口G,裤口H。

通过对材料、组织结构和密度的织造参数的设计调整确定抗冲击性能较佳的织物,并根据摔跤服不同部位的功能需要设计配伍不同的组织结构(见表1),设计了无缝摔跤服排针图(如图3)。

采用Santoni SM8-TOP2S型号17寸筒径的无缝针织机,采用规格参数是针数为1536针、落机克重为230克,纱线原料与纱线线圈张力为70Dcoolmax张力4.5克(85转/min)、30D锦纶/40D氨纶包覆丝张力2.0克(85转/min)、210D裸氨张力16克,织造出尺寸为整体衣长80.8cm,1/2胸围31.5cm,肩宽5.8cm,袖窿深18.2cm,横开领9.7cm,直开领8.0cm,1/2腰围31.5cm,1/2臀围31.5cm,大腿围19.7cm无缝摔跤服。

表1 无缝摔跤服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与特点

部位组织结构特点A前、后肩部间隔组织2抗冲击防护性较好,排汗透湿性好B前衣身部间隔组织2抗冲击防护性较好,排汗透湿性好C前、后腰部间隔组织1抗冲击防护性好,综合服用性能性好D大腿侧部间隔组织2抗冲击防护性较好,排汗透湿性好E分割装饰线网眼组织具有较小网眼,吸湿透气性非常好F前、后裆部紧密组织紧密,强度大,牢度高I后衣身部间隔组织1抗冲击防护性好,综合服用性能性好J后臀、腿部间隔组织2抗冲击防护性较好,排汗透湿性好G领、袖口收口集圈组织双层扎口,比较紧密,不易变形H裤口集圈组织双层扎口,比较紧密,不易变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