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类含卤代苯的恶二唑亚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类含卤代苯的恶二唑亚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与血栓性疾病相关的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类含卤代苯的恶二唑亚砜结构的PAR-1拮抗剂、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在制备治疗血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R选自卤素取代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299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赛维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16137.0

  • 发明设计人 蔡子洋;

    申请日2015-01-13

  • 分类号C07D271/113(20060101);A61K31/5377(20060101);A61P7/02(20060101);A61P9/1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惺台公32号首层1636、1637号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40: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2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271/113 登记生效日:201909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6-2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C07D271/113 授权公告日:20160406 登记号:2017990000756 出质人:佛山市赛维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支行 解除日:20190604 申请日:2015011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09-12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71/113 登记号:2017990000756 登记生效日:20170816 出质人:佛山市赛维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支行 发明名称:一类含卤代苯的恶二唑亚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授权公告日:20160406 申请日:2015011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6-04-06

    授权

    授权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71/113 申请日:20150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血栓疾病相关的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对血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的一类含卤代苯的恶二唑亚砜结构的PAR-1拮抗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 Activated Acceptor-1,PAR-1)是最近发现的抗血小板类抗血栓药物的新靶点。蛋白酶激活受体1又叫凝血酶受体,凝血酶被凝血连锁激活后通过PAR-1受体作用于血小板从而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栓和凝血。PAR-1引起的血栓中富含血小板成分,是动脉血栓的主要成因。PAR-1拮抗剂能阻断凝血酶激活血小板,从而阻断动脉血栓形成,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疾病(Acute Coronary Syndrome)。已经有几个PAR-1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Chackalamannil S.,Thrombin Receptor(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1)Antagonists as Potent Antithrombotic Agents with Strong Antiplatelet Effects,J.Med.Chem.,2006,49(18),5389-5403)。

传统的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抗凝血类,分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间接凝血酶抑制剂,该类药物通过作用于凝血连锁的不同环节来抑制血栓形成,具有抑制各种血栓形成的作用,如维生素K拮抗剂和Xa因子抑制剂等;第二类是抗血小板类,如COX-1抑制剂和ADP受体拮抗剂等,该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动脉血栓;第三类是纤维蛋白溶解剂,主要用于溶解血液中形成的纤维蛋白。

抗血小板药物多是传统的动脉血栓防治药物,如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的缺点是出血风险比较大。而作为新发现的抗血小板类抗血栓药物的PAR-1拮抗剂,则具有较小的出血风险,因此这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治疗动脉血栓的很有前景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卤代苯的恶二唑亚砜结构的PAR-1拮抗剂,可以用于制备抗动脉血栓疾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血栓形成活性的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在治疗动脉血栓方面的应用。

现结合本发明的目的对本发明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

其中,R选自卤素取代基;

优选,R选自F、Cl、Br、I取代基。

优选以下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以下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合成:

化合物II和化合物III在碱存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IV;化合物IV氧化得到化合物I,R的定义如前所述。。

本发明所述式I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但是不限于与各种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溴酸等形成的盐,也包括与各种有机酸如乙酸、琥珀酸、马来酸、苹果酸以及各种氨基酸等形成的盐。

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具有PAR-1的拮抗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抗血栓方面的治疗药物。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的活性是通过体外模型验证的。

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在相当宽的剂量范围内是有效的。例如每天服用的剂量约在1mg-500mg/人范围内,分为一次或数次给药。实际服用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的剂量可由医生根据有关的情况来决定。这些情况包括:被治疗者的身体状态、给药途径、年龄、体重、对药物的个体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所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应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A、IV-1的合成

2.57g(10mmol)化合物II-1、3.70g(10mmol)化合物III和4.15g(30mmol)固体碳酸钾在20mL乙醇中搅拌过夜。反应混合物倾倒到200mL冰水中,搅拌,用浓盐酸调节pH=4,50mL×3的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经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IV-1,白色固体,MS,m/z=569([M+Na]+)。

B、I-1的合成

2.73g(5mmol)化合物IV-1溶于25mL二氯甲烷中,-10℃下搅拌,慢慢加入3.13g(20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反应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后,室温下继续搅拌过夜。反应混合物倾倒到200mL冰水中,搅拌,50mL×3的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先后用3%NaHCO3溶液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经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I-1,黄白色固体,MS,m/z=580([M+NH4]+)。

实施例2-1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了具有通式I的下列化合物。

实施例11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在96孔板中,在TRAP(凝血酶受体活化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中进行物质的药理学试验。注射器中预先加入3.13%的柠檬酸钠溶液,然后抽入20mL健康志愿者的血液,在1500g下离心20分钟,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分离出来并以1μL PGE1溶液(500μg/mL的乙醇溶液)/mL PRP的量进行处理。在室温下孵育5分钟后,将其在1200g下离心20分钟以除去白细胞。将不含白细胞的PRP以5mL/份分批转移到15mL的PP管中,并在3600g下离心使血小板沉淀。而后,滗出上层血浆,将得自5mL PRP的血小板沉淀重新混悬于1mL Tyrode(120mM NaCl,2.6mM KCl,12mM NaHCO3,0.39mM NaH2PO4,10mMHEPES,0.35%BSA,5.5mM葡萄糖,pH=7.4)中,并用Tyrode调节至3×105/μL的血小板计数。将13mL这种细胞混悬液用866μL的10mM CaCl2溶液处理,以每孔120μL的量将其吸至96孔板中,在96孔板的孔中已经提前加入了15μL待测试物质。在室温下黑暗中孵育30分钟,加入15μL TRAP溶液(70-100μM)作为激动剂,在SpectraMax中37℃下振荡20分钟,在650nm下纪录动力学,计算阴性对照(tyrode/DMSO)和阳性对照(15μL激动剂/DMSO)的曲线下面积,并将差异定为100%。将待测试化合物以系列稀释物的形式吸移,一式两份地进行测定,同样测定各物质浓度的AUC,计算与对照相比的AUC抑制%。通过该抑制%按照4参数方程借助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IC50值。下表给出了结果。

化合物血小板凝聚的抑制IC50(nM)实施例1化合物4.6实施例2化合物12.9实施例3化合物11.4实施例4化合物8.5实施例5化合物15.1实施例6化合物9.6实施例7化合物7.1实施例8化合物18.3实施例9化合物16.7实施例10化合物13.8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在血小板凝聚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