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该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在无X线透视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和螺旋电极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本发明所述的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能够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进行,避免了X线对手术操作者的潜在危害,同时避免了采用开胸手术植入螺旋电极和起搏器对动物的血管和心包的损害,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小手术创口,避免由开胸手术造成的术中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为房颤模型的建立、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238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25172.9

  • 发明设计人 汤宝鹏;李耀东;周贤惠;

    申请日2015-01-19

  • 分类号A61N1/362;

  • 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汤建武

  •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鲤鱼山南路137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1: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N1/362 授权公告日:20171107 终止日期:20190119 申请日:201501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07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1/362 申请日:2015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植入心房电极起搏器快速起搏心房建立房颤动物模型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为外科开胸将起搏电极缝合于心耳,并且将起搏器埋入皮下,该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其属于外科开胸手术,操作难度大,可能误伤血管和心包,引起出血,手术创口较大,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并且术后恢复时间长,另一种方式为在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心房电极,该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必须在导管室X线条件下植入心房电极,然而大部分动物实验室不具备X线条件,同时X线对手术操作者具有潜在危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房颤动物模型存在的需要在X线条件下制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按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为动物建立静脉通道,对动物进行麻醉后,在无X线透视下,从动物的颈外进行静脉穿刺,将可剥脱鞘管植入静脉中;第二步,在无X线透视下,将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螺旋电极在可剥脱鞘管牵引下,将螺旋电极的内端送至右心房内;第三步,在无X线透视下,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电生理刺激仪,通过电生理刺激仪发送刺激,当电生理刺激仪的电压<2毫伏时,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右心房合适的植入位置;第四步,在无X线透视下,旋转螺旋电极的外端,将螺旋电极的内端固定于右心房的心房肌上;第五步,在无X线透视下,在动物颈部位置分离皮下组织造起搏器囊袋,将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囊袋中;第六步,将起搏器和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开启起搏器,同时,撕开可剥脱鞘管,将螺旋电极与起搏器缝合并且固定于动物皮下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二步中,可在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前,将J型钢丝插入螺旋电极内对螺旋电极进行塑性,将塑性后的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

上述第六步中,将螺旋电极中的J型钢丝退出螺旋电极后,再将起搏器和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

上述第三步中,可将动物与起搏心电图连接,当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时,说明螺旋电极的植入点不正确,通过缓慢回抽螺旋电极对螺旋电极的植入点进行校正,当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窄QRS波时,螺旋电极位于右心房内,说明植入点正确。

上述第四步中,可将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起搏器程控仪,当起搏器程控仪中的损失电流改变时,说明螺旋电极良好地固定在右心房的心房肌上。

上述第六步中,在将螺旋电极与起搏器缝合并固定于动物皮下后,起搏器可以频率为600次/分至700次/分对心房起搏3周至4周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

上述动物可为猪或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为动物建立静脉通道,对动物进行麻醉后,在无X线透视下,从动物的颈外进行静脉穿刺,将可剥脱鞘管植入静脉中;第二步,在无X线透视下,将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螺旋电极在可剥脱鞘管牵引下,将螺旋电极的内端送至右心房内;第三步,在无X线透视下,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电生理刺激仪,通过电生理刺激仪发送刺激,当电生理刺激仪的电压<2毫伏时,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右心房合适的植入位置;第四步,在无X线透视下,旋转螺旋电极的外端,将螺旋电极的内端固定于右心房的心房肌上;第五步,在无X线透视下,在动物颈部位置分离皮下组织造起搏器囊袋,将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囊袋中;第六步,将起搏器和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开启起搏器,同时,撕开可剥脱鞘管,将螺旋电极与起搏器缝合并且固定于动物皮下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二步中,可在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前,将J型钢丝插入螺旋电极内对螺旋电极进行塑性,将塑性后的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

上述第六步中,将螺旋电极中的J型钢丝退出螺旋电极后,再将起搏器和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

上述第三步中,可将动物与起搏心电图连接,当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时,说明螺旋电极的植入点不正确,通过缓慢回抽螺旋电极对螺旋电极的植入点进行校正,当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窄QRS波时,螺旋电极位于右心房内,说明植入点正确。

上述第四步中,可将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起搏器程控仪,当起搏器程控仪中的损失电流改变时,说明螺旋电极良好地固定在右心房的心房肌上。

上述第六步中,在将螺旋电极与起搏器缝合并固定于动物皮下后,起搏器可以频率为600次/分至700次/分对心房起搏3周至4周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

上述动物可为猪或犬。

本发明所述的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能够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进行,避免了X线对手术操作者的潜在危害,同时避免了采用开胸手术植入螺旋电极和起搏器对动物的血管和心包的损害,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小手术创口,避免由开胸手术造成的术中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为房颤模型的建立、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按下述制作方法得到:第一步,为动物建立静脉通道,对动物进行麻醉后,在无X线透视下,从动物的颈外进行静脉穿刺,将可剥脱鞘管植入静脉中;第二步,在无X线透视下,将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螺旋电极在可剥脱鞘管牵引下,将螺旋电极的内端送至右心房内;第三步,在无X线透视下,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电生理刺激仪,通过电生理刺激仪发送刺激,当电生理刺激仪的电压<2毫伏时,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右心房合适的植入位置;第四步,在无X线透视下,旋转螺旋电极的外端,将螺旋电极的内端固定于右心房的心房肌上;第五步,在无X线透视下,在动物颈部位置分离皮下组织造起搏器囊袋,将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囊袋中;第六步,将起搏器和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开启起搏器,同时,撕开可剥脱鞘管,将螺旋电极与起搏器缝合并且固定于动物皮下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能够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进行,避免了X线对手术操作者的潜在危害,同时避免了采用开胸手术植入螺旋电极和起搏器对动物的血管和心包的损害,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小手术创口,避免由开胸手术造成的术中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为房颤模型的建立、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基础。

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中,在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前,将J型钢丝插入螺旋电极内对螺旋电极进行塑性,将塑性后的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六步中,将螺旋电极中的J型钢丝退出螺旋电极后,再将起搏器和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

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步中,将动物与起搏心电图连接,当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时,说明螺旋电极的植入点不正确,通过缓慢回抽螺旋电极对螺旋电极的植入点进行校正,当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窄QRS波时,螺旋电极位于右心房内,说明植入点正确。

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步中,将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起搏器程控仪,当起搏器程控仪中的损失电流改变时,说明螺旋电极良好地固定在右心房的心房肌上。

实施例6: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六步中,在将螺旋电极与起搏器缝合并固定于动物皮下后,起搏器以频率为600次/分至700次/分对心房起搏3周至4周后得到无X线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房颤动物模型。

实施例7: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为猪或犬。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