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及蜂箱

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及蜂箱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包括两个巢础板,所述两个巢础板之间设有大小与两个巢础板一致的板状加热件,两个巢础板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板状加热件相互固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蜂箱。本发明通过对蜂巢隔开板进行改进,在两个巢础板之间设置大小一致的板状加热件,使得巢础板的各个部分均匀受热,保证巢础板整体温度的均匀性,保证了蜜蜂的最佳生存温度,提高了蜜蜂生存质量,同时减少了蜂箱内的风流,使得蜂箱内的环境更贴合蜜蜂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环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35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叶达华;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57122.9

  • 发明设计人 叶达华;

    申请日2015-02-04

  • 分类号A01K47/06(20060101);A01K4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燕

  •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472号3-1-601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31: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1-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47/06 专利号:ZL2015100571229 申请日:20150204 授权公告日:201704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5-07-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47/06 申请日: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蜂箱零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及蜂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天然食品特别关注,尤其是无加工、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更受广大消费者推崇。蜂蜜作为纯天然的绿色营养食品,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花季,蜜蜂将采集的花蜜放置在蜜蜂巢础中,然后形成天然蜂蜜。

传统的蜂巢框为一种由木质的上、下梁和两个侧条构成的呈矩形状框架,侧条上有1-4个钢丝线孔。在这种蜂巢框上固定巢础时,需要先将铁丝依次穿过铁丝线孔并拉紧,使在框架内形成几条与上下梁平行的铁丝线,然后将制作好的蜂蜡巢础放置于铁丝线上,再对铁丝稍许加热,使与铁丝接触的蜂蜡融化,蜂蜡凝固后附着固定于铁丝线表面,完成巢础的安装。

公告号为CN 203872810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半深房蜜蜂巢脾,由巢础、巢框组成,所述巢框是由4个条形框梁围成的中空的长方形框形结构,其中上框梁左、右两端设有提耳,所述半深房蜜蜂巢脾为抽插式组合结构;所述巢框的上框梁设有适合巢础从上至下插入的通孔,其左框梁、右框梁、下框梁的内表面设有适合巢础插入的槽,组装时巢础从上框梁的通孔插入,向下推压巢础直至巢础底边嵌入下框梁的槽内,巢础的左、右两边分别嵌入左框梁、右框梁的槽内,使巢础固定在巢框内;所述巢础是由基板和蜂房构成的一体结构,在基板的前、后两面均设有蜂房。

上述结构,大大方便了巢础的安装,但是当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时,无法对蜂箱内的温度进行自动化控制,大大影响蜜蜂的成活率。目前带有加热功能的蜂箱,主要是通过类似空调结构对蜂箱内加热,风流较大,不利 于蜜蜂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该结构通过对蜂巢隔开板进行改进,在两个巢础板之间设置大小一致的板状加热件,使得巢础板的各个部分均匀受热,保证巢础板整体温度的均匀性,保证了蜜蜂的最佳生存温度,同时减少了蜂箱内的风流,使得蜂箱内的环境更贴合蜜蜂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环境。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带有上述蜂巢隔开板的蜂箱,通过该蜂箱可实现对蜂巢隔开板的均匀加热,提高了蜜蜂的生存环境,保证了蜜蜂成活率。

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包括两个巢础板,所述两个巢础板之间设有大小与两个巢础板一致的板状加热件,两个巢础板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板状加热件相互固定。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通过大小与两个巢础板一致的板状加热件,可实现对两侧巢础板的均匀加热,提高了蜜蜂的繁殖速度,保证了蜜蜂的成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板状加热件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电热线,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热线的安置槽。安装时,直接将电热线布置在安置槽内,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安置槽分别布置在板体的两侧。采用该技术方案,保证板体两侧的巢础板得到均匀的加热,保证巢础内温度的均衡性。

作为优选,所述板体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布线口。通过布线口可实现电热线的引入和引出,避免电热线与巢础板直接产生干涉。所述布线口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板体每一侧的安置槽分为两组,两组安置槽垂直交错布置,每组安置槽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且沿板体均匀布置。采用该技术方案,保证电热线均匀布置在整个板体内,进一步增加其对两侧巢础板加热的均衡性,避免局部过热。

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机构为卡合结构。通过卡合结构可方便实现巢 础板与板状加热件的固定和拆卸,当加热丝发生损坏时,仅需要更换电热线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蜂巢隔开板。采用该技术方案,变相的延长了蜂巢隔开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卡合结构为定位凸起和定位槽配合的结构。例如可在巢础板对应的一侧设置定位凸起,在板状加热件两侧设置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结构;或者可在巢础板对应的一侧设置定位槽,在板状加热件的两侧设置与定位槽配合定位凸起等。采用定位凸起和定位槽配合的结构,方便了巢础板与板状加热件的安装和拆卸。作为优选,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巢础板对应侧的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板体上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定位槽的外槽壁之间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上设有所述的安置槽。加强筋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定位槽结构的整体强度,同时安装时,加强筋对上下两块巢础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巢础板塌陷。在加强筋上设置安置槽,对加热线或者加热丝进行定位,避免加热线或者加热丝发生缠绕。

作为优选,所述电热丝或电热线呈迂回状布置。采用迂回状布置,进一步保证电热丝或电热线加热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板体上设有贯通板体两侧的导热孔。导热孔的设置,促使板体两侧进行快速的热量传递。同时,当需要较小热量时,可选择性的开通板体一侧的电热丝或电热线,节省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巢础板为一体式结构。采用该技术方案,降低了巢础板的加工难度,巢础板上定位槽或者定位凸起可以一次加工成型,同时降低了安装难度,保证了整个蜂巢隔开板的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巢础板对应侧周缘与板状加热件密封固定,其余部位与板状加热件之间留有传热间隙。传热间隙的设置,保证加热线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到达巢础板的各个区域,提高对巢础板的加热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蜂巢隔开板,所述蜂巢隔开板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蜂巢隔开板。

作为优选,所述蜂箱还包括:设置在蜂箱内用于检测蜂箱内温度的温 度传感器;控制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板状加热件的启动和停止。采用该方案,能够实现对蜂箱内温度的全自动控制,避免人为控制的波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比较器,比较器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T,并与预设温度T0比较:

当T0-T≥10℃时,同时开启板体两侧的电热丝或电热线;

当5℃≤T0-T<10℃时,开启板体其中一侧的电热丝或电热线。

采用该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对蜂巢隔开板进行改进,在两个巢础板之间设置大小一致的板状加热件,使得巢础板的各个部分均匀受热,保证巢础板整体温度的均匀性,保证了蜜蜂的最佳生存温度,提高了蜜蜂生存质量。

本发明采用在板体上设置安置加热线的安置槽,方便了加热线的布置和固定,避免加热线与巢础板直接接触造成的局部过热的发生,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板状加热件对巢础板加热的均匀性。

本发明可通过设置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与上述的蜂巢隔开板连用,实现蜂箱内巢础板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人为控制带来的波动,便于实现大面积的蜜蜂饲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的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板状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板状加热件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板状加热件布置加热丝或者加热线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板状加热件布置加热丝或者加热线的立体图。

上述附图中:

1、巢础板;2、板状加热件;3、定位凸起;4、通气孔;5、提拉耳;6、板体;7、电热丝或电热线;8、布线口;9、安置槽;10、定位槽;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一种带有加热件的蜂巢隔开板,包括两个巢础板1,两个巢础板1之间设有大小与两个巢础板1一致的板状加热件2,两个巢础板1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板状加热件2相互固定。

两个巢础板1结构相同,背向板状加热件2的一侧设置有巢础,巢础结构可采用现有的结构。巢础板1另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定位凸起3,用于与板状加热件2的固定。巢础板1和板状加热件2上,可根据需要设置贯通的通气孔4,通气孔4一般设置四个,靠近巢础板1的四个角处设置。两个巢础板1和板状加热件2一侧均设有提拉耳5,用于蜂巢隔开板的取出和安装。定位凸起3可为圆柱形、或者正六面体柱形。两个巢础板1可采用一体式结构,例如可采用塑料加工的一体式结构,此时巢础板1上的定位槽或者定位凸起可以一次压制成型。

板状加热件2大小尺寸与两个巢础板1尺寸基本一致。板状加热件2可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可采用由两块板体扣合而成的结构。板状加热件2包括板体6、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电热丝或电热线7。板体6上设有与定位凸起3配合的定位槽10,定位槽10为正立面体柱形槽,相邻两个定位槽10的外槽壁之间设有加强筋11,该加强筋11上设有用于安置所述电热丝或电热线7的安置槽9。电热丝或电热线7呈迂回状布置,安置槽9配合的也呈迂回状设置。定位槽10呈纵横垂直交错的多排均匀设置,与定位凸起3对应。定位槽10四周设有四个周向均匀设置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将整个板体6分割成若干矩形的区域。矩形的区域上设有贯通板体6两侧的导热孔12。板状加热件2边缘设有两个布线口8,用于电热丝或电 热线7的进线和出线。

两个巢础板1对应侧周缘与板状加热件2密封固定,其余部位与板状加热件2之间留有传热间隙。传热间隙的设置,保证加热线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到达巢础板的各个区域,提高对巢础板的加热效率。

实际安装时,参见图8和图9所示,先在板状加热件2两侧布置电热丝或电热线7,保证电热丝或电热线7卡紧在相应的安置槽9内,同时保证电热丝或电热线7整体呈迂回状布置。电热丝或电热线7布置完成后,将上下两块巢础板1与板状加热件2对正,相互卡合固定即可。

实施例2

一种蜂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蜂巢隔开板,蜂巢隔开板参见实施例中的蜂巢隔开板。

同时,作为优选的方案,蜂箱还包括:设置在蜂箱内用于检测蜂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板状加热件的启动和停止。采用该方案,能够实现对蜂箱内温度的全自动控制,避免人为控制的波动性。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较器,比较器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T,并与预设温度T0比较:当T0-T≥10℃时,同时开启板体两侧的电热丝或电热线;当5℃≤T0-T<10℃时,开启板体其中一侧的电热丝或电热线。此处设置的温度范围仅仅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控制需要,调整需要控制的温度区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