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规模中继网络中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方法

大规模中继网络中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中继网络中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方法,首先建立网络模型,然后可用中继节点进行自我标记后进行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当中继节点被成功选择,则源节点使用被选中的中继节点进行传输。本发明同时结合了盲网络、动态网络、大规模网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在不需要中继提供状态信息的前提下,在大量动态中继之中快速选择出符合用户传输需求的中继,并且引入了贪婪中继选择的新兴概念,是一种可用性强,适用面广的中继选择方案。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9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7/14 申请日:20141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大规模无线中继网络中由于缺乏中 继信息的广播和更新时的中继选择方案的设计问题,可用于解决含有设备与设备间的 直接通信的移动蜂窝网,以及传感器网络通信等动态大规模网络环境中,无法获得中 继信息时的中继选择问题。

背景技术

协作通信技术是一种将中继节点运用到无线网络的新兴技术。它能够为原本信道 质量较差难以保证传输质量的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利用 分集技术,在信道质量较差的发射接收端之间安放用于接收转发的中继节点,从而达 到减短单跳距离,改善信道质量,提高总传输距离,降低中断率等作用。在中继服务 网络中,由于可能同时存在有复数性能不同的中继,设计一个能为用户提供合适中继 的中继选择方案非常重要。目前有很多研究中继选择的相关工作。Y.Jing等人在Single  and multiple relay selection schemes and their achievable diversity orders(IEEE Trans. Wireless Commun.,vol.8,no.3,pp.1414-1423,Mar.2009.)一文中总结了目前存在的 数种单中继选择算法,并将中继选择的场景扩展到了多中继的情况。进一步,S.Park 等人在Adaptive threshold based relay selection for minimum feedback and channel usage (IEEE Trans.Wireless Commun.,vol.10,no.11,pp.3620-3625,Nov.2011.)中提出了一 种基于单比特反馈可调节阈值的中继选择算法,它能够很好地降低对信道状态信息 (CSI)更新量的需求。

为了选择最优的中继,以上述两个方案为代表的众多算法都采取了收集中继信息 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选择,然而这种方法网络开销很大且十分复杂。在诸如分布式 动态大规模中继网络这样的实际场景中,通过上面的穷举对比的方式来在大量中继中 选择最优中继就显得非常不现实了。

基于时隙ALOHA的中继选择方案是一种能够随机选取满足特定条件中继的策 略,这类选择方案能够在不进行特别对比的情况下选择出中继,从而降低了对中继的 信息需求。F.Etezadi,等人在Decentralized relay selection schemes in uniformly  distribut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EEE Trans.Wireless Commun.,vol.11,no.3,pp. 938-951,Mar.2012.)一文中阐述了在均匀分布的中继网络中的中继选择问题。重点对 比了最优中继选择,随机中继选择以及基于地理的中继选择方案。然而该方案并未给 出如何在大规模网络中协调随机接入中继的接入概率问题,同时也缺乏具体的帧结构 设计的相关讨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网络规模过小,过度依赖收集中继的信息来完成选择,以及大 多只能应用于静态网络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运用在动态大规模网络中的贪婪中 继选择方案,该方案能够在不需要收集中继的信息情况下,快速选取满足传输速率需 求的中继,并且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中继密度及节点运动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网络模型,包括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和密度为λr的均匀随机分 布的若干中继节点R,其中中继节点分为可以满足用户最低传输需求的可用中继和不 能满足传输需求的其它中继;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到目 的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表示为dSR、dSR和dRD;在每帧内执行步骤2)~4);

2)可用中继的自我标记

2a)源节点在每帧中的第一时隙广播用户最低需求传输速率Rr和源节点坐标给所 有中继节点;

2b)收到源节点广播信息的每个中继节点计算自己的中继传输速度 并与需求传输速率Rr进行对比,其中ε为用户能够承受的 目标传输总中断率,Ps与Pr分别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N0为噪声平均功率;

2c)每个能够满足Ra>Rr的中继节点都将自己标记为可用中继,继续参与步骤3) 中基于时隙ALOHA的中继选择,其余中继自我标记为其它中继,并退出本帧的中继 选择,在下一帧之前保持静默;

3)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

3a)可用中继通过可用中继区域估算每时隙最优接入概率 其中λ=λr|S|,m为本帧中目前已成功接入的中继个数, Psuc(pacc)为一个时隙内的发生成功接入的总概率,

Psuc(pacc)=e-λr|S|Σk=1(λk|S|)kk-m1(1-pacc)k-m-1pacck!

其中,k为该帧内的可用中继数量,k-m1代表在k-m个中选1个的组合符号,|S| 为可用中继区域的面积,

|S|=2x1x2-xSR2+axSR+bdxSR=(2xSR-a2-xSR2+axSR+b+a2+4b4arcsin2xSR-aa2+4b)|x1x2

积分下限与上限分别为

x1=a/2-a2/4+bx2=a/2+a2/4+b

其中a=2dSDPsPs+Pr,b=(ln(1-ϵ)-1(2Rr-1)N0-dSD2Pr)PsPrPs+Pr;

3b)在每帧的中继选择开始之前,设为被选中继传输速率的初始值,W为 连续失败接入的时隙的上限值,w0=0为连续接入失败时隙计数器的初始值,m0=0为 已成功接入中继数量的初始值,L表示一帧中总的时隙数,l0=0为选择过程使用时 隙的初始值;

在从第二个时隙开始的每一个时隙中,每个尚未接入成功的可用中继都以计算得 到的接入概率pacc(λ,m)来接入信道;当且仅当同时只有一个中继接入信道时,则完成 了一次成功的选择,此时成功接入中继数量m加1并且令w归零;否则选择失败,且 当m>0时令w加1;无论选择是哪一种结果,l都加1,代表推进到下一时隙;

每当发生一次成功的选择,将选择成功的中继节点的速度Ra和Rs进行对比;当 Ra>Rs,源节点更新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为新接入成功的中继节点并令Rs=Ra,继续进 行中继选择,否则终止中继选择;在w达到上限W,或者l达到上限L时也终止选择;

4)当步骤3)结束且有中继节点被成功选择,源节点使用被选中的中继节点以速 度Rs进行传输;协作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节 点;第二阶段,中继解码收到的数据,如果能够正确解码,则中继将解码的数据转发 给目的节点,否则中继将不进行转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考虑的是一个大规模协作网络中的中继选择问题, 该方案同时结合了盲网络、动态网络、大规模网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本发明可以在 不需要中继提供状态信息的前提下,在大量动态中继之中快速选择出符合用户传输需 求的中继,并且引入了贪婪中继选择的新兴概念,是一种可用性强,适用面广的中继 选择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适用的网络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算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用中继区域面积计算标示图;

图5是本发明的方案和现有方案性能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发明建立在一个时分的系统上,中继选择将在每一帧中独立完成。具体步骤包 括如下:

1)建立网络模型

本发明建立的系统模型由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和密度为λr的均匀随 机分布的一些中继节点R组成,其中中继节点分为可以满足用户最低传输需求的可用 中继,和不能满足传输需求的其它中继。各个节点都配备单天线以及定位装置(如 GPS),且工作在半双工模式。我们将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源节点到中继、中继到目的 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表示为dSR,dSR和dRD。下面的步骤将在每帧内进行。

2)可用中继的自我标记

2a)源节点将中继选择要求广播给网络中的全部中继。

源节点在每帧中的第一时隙广播用户最低需求传输速率Rr和自己的地理位置(坐 标)给所有中继。

2b)接收到信息的中继计算是否能够达到该要求。

收到源节点广播信息的每个中继计算自己的中继传输速度Ra,并与需求传输速率 Rr进行对比,其中Ra由下式获得。

Ra=log2(1-ln(1-ϵ)(dSR2Ps+dRD2Pr)N0)

其中ε为用户能够承受的目标传输总中断率,Ps与Pr分别为源节点和中继的发射 功率,N0为噪声平均功率。

2c)中继可用状态的标记。

每个在2b)中能够满足中Ra>Rr的中继都将自己标记为“可用中继”,继续参与3) 中基于时隙ALOHA的中继选择,其余中继自我标记为“其它中继”,并退出本帧的中 继选择,在下一帧之前保持静默。

3)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

3a)可用中继通过可用中继区域估算每时隙最优接入概率。

每个中继的最优接入概率pacc(λ,m)的取值可由下式获得

pacc(λ,m)=argmin0pacc1Psuc(pacc)

其中λ=λr|S|,m为本帧中目前已成功接入的中继个数,Psuc(pacc)为一个时隙内的 发生成功选择(接入)的总概率,由下式获得。

Psuc(pacc)=e-λr|S|Σk=1(λk|S|)kk-m1(1-pacc)k-m-1pacck!

其中,k为该帧内的可用中继数量,k-m1代表“在k-m个中选1个”的组合符号, |S|为可用中继区域的面积,由下式获得

|S|=2x1x2-xSR2+axSR+bdxSR=(2xSR-a2-xSR2+axSR+b+a2+4b4arcsin2xSR-aa2+4b)|x1x2

积分下限与上限分别为

x1=a/2-a2/4+bx2=a/2+a2/4+b

其中a=2dSDPsPs+Pr,b=(ln(1-ϵ)-1(2Rr-1)N0-dSD2Pr)PsPrPs+Pr.

3b)可用中继使用时隙ALOHA接入,竞争中继。

在每帧的中继选择开始之前,设为被选中继传输速率的初始值。令W为连 续失败接入的时隙的上限值,其中W可根据实际用户对连续失败时隙的容忍程度来确 定。同时我们令w0=0为连续接入失败时隙计数器的初始值。令m0=0为已成功接入中 继数量的初始值。令L表示一帧中总的时隙数,同时我们令l0=0为选择过程使用时隙 的初始值。

在从第二个时隙开始的每一个时隙中,每个尚未接入成功的可用中继都以计算得 到的接入概率pacc(λ,m)来接入信道。当且仅当同时只有一个中继接入信道时,则完成 了一次成功的选择,此时成功接入中继数量m加1并且令w归零。否则选择失败,且 当m>0时令w加1。无论选择是哪一种结果,l都加1,代表推进到下一时隙。

每当发生一次成功的选择,我们将选择成功的中继的速度Ra和Rs进行对比。当 Ra>Rs,源节点更新被选中中继为新接入成功的中继并令Rs=Ra,继续进行中继选择。 否则终止中继选择。另外,在w达到上限W,或者l达到上限L时也终止选择。

4)两阶段半双工的中继传输

当中继选择阶段结束且有中继被成功选择,源节点使用被选中继,以速度Rs进行 传输。协作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节点;第二 阶段,中继解码收到的数据,如果能够正确解码,则中继将解码的数据转发给目的节 点,否则中继将不进行转发。

参照图1~3,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网络模型。

由参照图1,本发明建立的系统模型由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和密度为λr的均匀随机分布的一些中继节点R组成,其中中继节点可分为可以满足用户最低传输 需求的可用中继,和不能满足传输需求的其它中继。各个节点都配备单天线以及定位 装置(如GPS),且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由于网络中没有基站,同时网络规模较大, 设定源节点以及目标节点无法获得有关中继的数量,功率,位置,信道状态等信息。 中继之间也不互相通信来获取信息。所以称以上网络是“盲”的。另一方面我们假设 源节点和中继可以进行运动,以帧为单位改变所处的位置。所以每帧内的选择结果无 法适用在下一帧中。又由于大规模网络的频谱资源比较短缺,我们假设与一个用户有 关的全部网络活动都限制在一个信道中。我们将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源节点到中继、 中继到目的节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表示为dSR,dSR和dRD。假设每条信道都承受瑞利衰落 以及参数为2的路径损耗,信道参数表示为其中χ服从方差为1的指数分布, d为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下面的步骤如参照图2,将在每帧内进行操作。

步骤2:可用中继的自我标记。

2a)源节点将中继选择要求广播给网络中的全部中继。

如参照图3,源节点在每帧中的第一时隙广播用户最低需求传输速率Rr和自己的 地理位置(坐标)给全部中继,无法正常收到广播信息的中继直接将自己标记为“其 它中继”。

2b)接收到信息的中继计算是否能够达到该要求。

收到源节点广播信息的每个中继通过源节点,自己本身,以及目标节点(固定, 坐标可以在一开始给出)的地理位置坐标,计算出dSR以及dRD。我们认定源节点和目 的节点之间的直传链路信道质量无法接受,那么在当一个中继能够达到的传输速度为 Ra时,源节点-中继链路的中断率有

ϵSRout=Pr[log2(1+Γs|βSR|2)Ra]=Pr[χ(2Ra-1)dSR2/Γs]=1-exp(-(2Ra-1)dSR2/Γs)

同理可得中继-目的节点链路的中断率为

ϵRDout=1-exp(-(2Ra-1)dRD2/Γr)

其中分别代表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射信噪比。Ps及Pr分别代 表源节点及中继的发射功率。N0代表信道噪声平均功率。

我们采用选择解码转发协议,则采用中继传输的总中断率为

PSDFout=1-(1-ϵSRout)(1-ϵRDout)=exp(-(2Ra-1)(dSR2Γs+dRD2Γr))

当给定用户能够承受的目标传输总中断率ε时,则一个中继能够达到的最高传输 速度Ra可计算得为

Ra=log2(1-ln(1-ϵ)(dSR2Ps+dRD2Pr)N0)

则最终判断一个中继是否为可用中继的准则为

Ra>Rr

2c)中继可用状态的标记。

每个能够满足2b)中判断准则Ra>Rr的中继都将自己标记为“可用中继”,继续参 与步骤2中基于时隙ALOHA的中继选择,其余中继自我标记为“其它中继”。标记为 其它中继的中继退出本帧余下的选择阶段,在下一帧之前保持静默。由2b)中的中继 传输速度Ra表达公式与可用中继判断准则,我们可以得出,可用中继与源节点目的节 点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满足以下条件

S={(dSR,dRD):dSR2Ps+dRD2Prln(1-ϵ)-1(2Rr-1)N0}.

其中,我们称S为“可用中继区域”。

步骤3:基于时隙ALOHA的贪婪中继选择

3a)可用中继计算本时隙接入概率。

由于我们认为所有中继都是相同配置的,则令所有中继在一个时隙接入信道的概 率为相同的pacc(λ,m),其中λ代表中继数量分布的方差,m=0,1,2...为本帧中已成功接 入的中继个数。根据泊松极限定理,中继位置成均匀随机分布的网络中,可用中继的 数量服从方差为λ=λr|S|的泊松分布,其中|S|代表可用中继区域的面积。则网络中有k 个可用中继的概率为

由于网络中继密度λr已知,为了计算|S|,我们如图4设立所示坐标轴。其中令源 节点S为坐标原点,并使目标节点D在x轴正半轴上。则我们可以将dSR与dRD关于坐 标轴分解为dSR2=sSR2+ySR2dRD2=(dSD-xSR)2+ySR2.其中xSR与ySR分别为dSR在x轴与y 轴上的映射。|S|可由下式积分获得

|S|=2x1x2|ySR|dxSR=2x1x2-xSR2+axSR+bdxSR=(2xSR-a2-xSR2+axSR+b+a2+4b4arcsin2xSR-aa2+4b)|x1x2

x1和x2分别为面积积分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

x1=a/2-a2/4+bx2=a/2+a2/4+b

其中a=2dSDPsPs+Pr,b=(ln(1-ϵ)-1(2Rr-1)N0-dSD2Pr)PsPrPs+Pr.

在任意一个选择时隙中,可以得到在k-m个中继中有且只有一个中继成功接入概 率psuc(k-m)为

psuc(k-m)=k-m1(1-pacc)k-m-1pacc

其中k-m1代表“在k-m个中选1个”的组合符号。考虑到前面求得的可用中继数 量k的分布,则一个时隙中的接入成功概率Psuc

则本时隙最优接入概率pacc(λ,m)的取值可由下式获得

pacc(λ,m)=argmin0pacc1Psuc(pacc)

3b)可用中继通过时隙ALOHA接入,竞争中继。

初始化:在每帧的中继选择开始之前,设为被选中继传输速率的初始值。 为了避免多次失败接入而导致的无意义等待开销,令W为连续失败接入的时隙的上限 值,其中W可根据实际用户对连续失败时隙的容忍程度来确定。同时我们令w0=0为 接入失败时隙计数器的初始值。令m0=0为已成功接入中继数量的初始值。令L为一帧 中总的时隙数,同时我们令l0=0为选择过程使用时隙的初始值。

接入方式:在每一个时隙中,每个尚未接入成功的可用中继都以计算得到的接入 概率pacc(λ,m)来接入信道。当且仅当同时只有一个中继接入信道时,我们称完成了一 次成功的选择,此时m加1并且令w=0。否则我们称该时隙发生了冲突(复数可用中 继同时接入)或者空闲(没有中继接入)。并且当m>0时令w加1。无论接入是哪一种 结果,l都加1代表推进到下一时隙。

选择准则:每当发生一次成功选择,我们将接入的中继的传输速度Ra,和被选中 中继传输速度Rs进行对比。有两种对比结果:

(1)Ra>Rs。这种情况下,源节点更新被选中中继为新接入成功的中继并令 Rs=Ra。同时,源节点“贪婪地”认为有性能更好的中继可以获取,继续进行中继选 择。

(2)Ra≤Rs。这种情况下,源节点认为目前被选中的中继为最优中继,终止中 继选择。

选择结束准则:当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时,中继选择阶段结束:

(1)发生了选择准则中的情况(2);

(2)接入失败时隙计数器w达到上限W;

(3)时隙计数器l达到上限L,一帧中的全部时隙都消耗完毕。

其中,情况(1)和情况(2)的出现代表中继选择成功,可以进入步骤4进行传 输,情况(3)中所有时隙都浪费在选择中,导致选择失败。

步骤4:两阶段半双工的中继传输。

当完成了中继选择,源节点使用被选中继,以速度Rs进行传输。协作传输过程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节点;第二阶段,中继解码收到的 数据,如果能够正确解码,则中继将解码的数据转发给目的节点,否则中继将不进行 转发。传输阶段可用时隙为总时隙数L减去广播时隙(1时隙)与选择时隙(l时隙)。 等效传输速度为

R=L-l-12LRs

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的仿真进一步说明:

1、仿真参数设定:

设定Ps=10mW,Pr=10mW,N0=0.1mW,ε=0.1,dSD=100m,L=100,W=3。 仿真结果为1000次独立网络分布试验的平均结果。

2、仿真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的基于时隙ALOHA的随机最优中继选择方案,随机第一中继选择 方案进行仿真,并比较在不同中继密度下的归一化传输速度,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相比现有的两种基于时隙ALOHA的中继选择方案, 在传输速率上有着性能的提升,且提升的效果随着中继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