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畜禽生态养殖方法及畜禽制品

一种畜禽生态养殖方法及畜禽制品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畜禽生态养殖方法及畜禽制品,使用保健发酵饲料和益生菌发酵床结合饲养养殖畜禽;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降低饲料和畜禽制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尤其是重金属含量;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不造成污染;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畜禽的排泄物自然分解代谢,使得养殖零排放。同时可以提高养殖得到的畜禽制品的品质,如重金属含量降低或不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胆固醇含量降低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422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华牧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08751.X

  • 发明设计人 石建华;董虹;王春华;

    申请日2015-03-12

  • 分类号A01K67/02(20060101);A23K1/00(20060101);A23K1/14(20060101);A23K1/18(20060101);A23K1/16(20060101);A23K1/175(20060101);A01K1/015(20060101);A01K3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胡剑辉

  •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一号院5号楼0716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7: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3

    授权

    授权

  • 2017-09-0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7/02 登记生效日:201708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5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畜禽生态养殖方法及用 该方法饲养得到的畜禽制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生产者一直致力于动物生产 性能和数量的提高,但在动物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上并未引起足够的 重视。以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虽已倍受国家重视,但在利 益因素的驱使下,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此,以致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国 家能加强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染污的监控,保证人们能够吃到安全放心健康的 食品,目前国家已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但这都不能起到有效遏制的作用。

目前我国集约化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畜产品残留问题比较严重。主要 是饲料中添补的微量元素大多为无机盐形式,由于动物机体对无机态的矿物 元素消化吸收能力差,利用率低,所以必须超量添加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是其一,其二是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高铜(硫酸铜)、高锌(氧化锌)和 高抗生素日粮,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在造成资料浪费、环境污染的同时, 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人类健康。

Barber等(1995)首次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正常需要量10倍的铜,可明 显改进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人们还发现高剂量的氧化锌能够提高仔猪的 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仔猪腹泻率,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在乳猪 饲料中普遍添加2000-3000mg/kg甚至更高的氧化锌高剂量微量元素(高铜和 高锌)作为有效的促生长添加剂,已成为养猪业较为广泛的营养调控手段。

在养猪生产中,高铜作为促生长添加剂使用相当普遍,由于微量元素间 的拮抗作用,同时也提高了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用量。猪饲料中使用大量的 铜(Cu)、锌(Zn)、铁(Fe)等无机微量元素由于吸收利用率低,微量元素经粪便 大量排出,对环境(土壤、水系等)造成严重污染。鉴于高剂量微量元素添加 造成的危害,欧共体已提出了饲料中铜允许量的卫生标准。规定16周内小猪 175mg/kg,17周以上为35mg/kg,加拿大、美国饲料协会已将日粮中铜和 锌最大限量分别规定为125mg/kg和500mg/kg。我国也对饲料中微量元素使 用量做出调整,小猪200mg/kg,育肥猪为35mg/kg。高铜不但可以引起猪 只铜中毒,还引起猪的某些营养素(如VA、VD、VE、VB2)缺乏,当饲料中 铜含量高达250ppm时,对猪肉品质有不良的影,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荷兰考虑到环境保护,不再允许在日粮中使用高铜和高锌作为促生长剂:日 本也对铜、锌的用量进行严格限制。

在现代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中,铜、锌等微量元素占绝大部分。这 不仅导致动物微量元素营养过剩和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据报道,我国每年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为15~18万吨,但由于其利 用率低,大约有10万吨左右未被动物利用的矿物质随粪尿排出污染环境成为 一大公害。一般饲料中无机微量元素如铜的添加量是机体正常需要量的 20~40倍,饲料中铜代谢后90%经粪便排,铜为不可降解物质,必然会造成 土壤、水源、植被严重污,阻碍环保型农业的发展。锌大部分是来自日粮中 未被吸收的外源锌,研究表明饲喂高剂量锌日粮组猪每日锌排出量是饲喂基 础日粮组的33倍,如此高剂量的锌经粪便排泄入环境中,使土壤锌积累而污 染环境。据日本有关专家推测如果所有猪粪中的锌停留在土壤中,锌含量将 在17年内超标120mg/kg被污染的土地将不再具有可耕性,锌对鱼类和水生 生物的毒性更大渔业水质要求锌在0.1mg/L之内过量的锌经畜体排泄后还会 污染地下水妨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此高剂量的微量元素用量,势必会影响畜产品品质,我国肉类食品中 铜限量卫生标准(GB 15199—94)规定,猪肉中铜含量不超过10ppm。高铜日 粮可导致猪肝铜含量增加10-15倍,人食入含铜高的畜产品后可造成铜在肝、 脑及肾等组织中累积,增加机体内自由基的水平,改变脂类代谢,导致动脉 粥样硬化并加速细胞的老化和死亡。

自本世纪50年代,动物科学家们发现,饲料中低浓度的抗生素可明显地 促进畜禽生长,饲料抗生素就广为使用,世界上各饲料生产国几乎无一不在 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应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饲料抗生素对预防动物疾 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世界上有 二十多种抗生素及十几种合成抗菌类药物被应用到饲料中。60年代至80年 代初是抗生素被饲料行业应用得最多的时期。

众所周知,抗生素作为生产促进剂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 而,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所引起的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 视。多年来,由于我国养殖户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畜禽有益菌群被杀灭, 导致机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耐药性等,畜禽免疫功能与抗病力、生产性 能下降。养殖成本增加。不仅如此,在过去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和美国的专 家就此进行了调查,结论是细菌在动物体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转移给人。 耐药性甚至可通过畜禽产品传递给人体,给人类的健康、治疗带来威胁。据 中国兽医杂志报道(1992),近几年令人惶恐的“疯牛病”也是由于长期给牛 注射抗生素、激素和羊马下水制成的一种三合一针剂导致,又如“伪膜肠,又 称抗生素肠炎”的发生也与滥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

抗生素的使用不仅抑制或杀灭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抑制或杀灭了动物 机体内的有益菌,打破了微生态平衡,导致动物某些维生素缺乏,免疫能力降 低,甚至使非敏感菌群和真菌大量繁殖,引致消化吸收的障碍以至继发性感 染,造成动物发病或死亡。如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畜禽机体产生依赖性,限 制了体内免疫细胞机能的发挥,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疾病能力降低。 抗生素随饲料在动物消化道发挥作用后,进入动物的血液循环,经肾脏的过 滤大多数随尿液排出体外,但仍然有一些残留在动物体内。残留的这些抗生 素积累在动物产品如肉、蛋、奶、毛中,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使用抗生素 有可能使动物产生基因突变、畸形、致癌;抗生素大量排出动物体外,也可 能造成环境污染。据有关报道显示,在饲料中长时间的使用低剂量的抗生素, 会增加耐药性产生的几率。

鉴于抗生素严重的副作用,欧盟委员会立法从1999年7月1日起禁止在 饲料中添加杆菌肽、螺旋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泰乐菌素4种抗生素。并规 定在动物的组织中必须不能检出有药物残留,这就对我国出口畜禽产品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美国FDA已从农业用途中取消了青霉素、四环素、红 霉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和维吉尼亚霉素。

为了解决畜产品安全性隐患等问题,各国学者开展了对绿色饲料添加剂 的研究。现已有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是通过增加消化道内的有 益菌,抑制有害菌,调整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酶制剂中含有多种可分解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酶,帮 助动物消化吸收,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但这些产品并不能完全 达到饲料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中草药是我国传统的防病治病药物,现在人们 将希望寄于中草药上用于动物的保健。多数研究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 有促进畜禽生长和保健作用,且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耐药性等独特优 势,但中药复方量大、吸收差,而提取物价格昂贵、功效单一,在应用上受 到制约。

人用医药领域对中药有效成分与微量元素配位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随 着生物无机化学的迅速发展和对中药生理、药理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大量 的研究成果已将微量元素(无机成分)作为中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和对生命、 健康及疗效的重要意义,予以了充分的认定。对微量元素的研究也由单纯的 测定,逐步深入。根据中药有效成分与微量元素配位理论研究表明,微量元 素与中草药中有机成分配合后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其活性有些比有机化合物 还高。药理效用大多是结合形态,比单用无机盐容易透入组织内。对于植物 提取物与微量元素配合物的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国内尚未见研究报道。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在当前养殖条件下,如何在发挥动物最 大生产性能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动物的健康,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对疾病等 外来因素的抵抗力等越来越成为畜禽生产的核心内容。所以本公司通过研究 应用益生菌配合微量元素和中草药发酵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畜禽微生态制 剂,用以替代抗生素,同时降低微量元素用量。此产品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 物区系,克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不良后果,有促生长、防病治病、保健等 作用,能显著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等。这不仅能加强安全畜 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又能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满足我国对外贸易的需要,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

在现有技术中,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 和有机污染物等,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 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另外畜 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随意堆放畜禽粪便和排放污水,污物随雨水和 污水进入水系,严重污染地下水,造成土质和水质不断恶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肉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已成为 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国。但畜牧业在我国仍然是低产产业,为提高动物的生产 性能,多用和滥用饲料添加剂(铜、锌、抗生素和促生产类添加剂)已成为 饲料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限制,但 收效不尽如人意。这些添加剂一部分残留在畜产品当中,被食用直接影响人 们的健康;一部分随动物排泄物直接进入环境,对土壤、空气、水源造成一 定的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同样潜在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如何 解决畜牧业安全生产和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 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农业的推广,饲料行业对环保型 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生态养殖方法及其畜禽类制品。 其降低饲料和畜禽制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尤其是重金属含量;养殖过程中 不使用抗生素,不造成污染;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畜禽的排泄物自然分 解代谢,使得养殖零排放。同时可以提高养殖得到的畜禽制品的品质,如重 金属含量降低或不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胆固醇含量降低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畜禽生态养殖方法,使用保健发酵饲料 和益生菌发酵床结合饲养养殖畜禽;其中所述的保健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 括:

(1)有益菌种发酵,制得厌氧发酵菌液和有氧发酵菌液,其中厌氧发酵 菌种包括植物乳酸菌和粪肠球菌,有氧发酵菌种包括酿酒酵母菌;

(2)将常规畜禽养殖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再加入第二复方中草 药,混合均匀,再将所述厌氧发酵菌液和有氧发酵菌液接种入饲料中,常温 堆积厌氧发酵3-5天,当pH<4.5,停止发酵,得到保健发酵饲料;

其中所述第二复方中草药包括杜仲、蒲公英、鱼腥草、茵陈、秦皮、大青 叶、淫羊藿、青蒿、穿心莲、龙葵、地锦草、山楂、麦芽以及神曲;

所述的益生菌发酵床的制备方法包括:

a.有益菌种发酵,制得厌氧发酵菌液和有氧发酵菌液,其中厌氧发酵菌 种包括植物乳酸菌和粪肠球菌,有氧发酵菌种包括白地霉菌、酿酒酵母菌、 放线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

b.将制备发酵床物料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有机垫料,再将步骤a 中的厌氧发酵菌液和有氧发酵菌液接种至有机垫料中,进行堆积固态发酵, 3-5天后当固体物料温度达到50℃时,将有机垫料均匀铺在畜禽养殖用床上, 所铺厚度不小于60cm,制成所述益生菌发酵床,再将畜禽置于其上进行养 殖;所述有机垫料包括锯末、稻壳、麸皮以及第一复方中草药,所述第一复 方中草药包括蒲公英、鱼腥草、茵陈、秦皮、大青叶、淫羊藿、青蒿、穿心 莲、龙葵、博落回、地锦草、贯众与土荆皮;

所述步骤(1)和步骤a中的厌氧发酵是将厌氧微生物接种到液体培养基 中进行无氧恒温培养,并通过一级扩大培养和二级扩大培养得到厌氧发酵菌 液;所述有氧发酵是将有氧微生物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有氧恒温培养, 并通过一级扩大培养和二级扩大培养得到有氧发酵菌液。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发酵的具体过程是将保存的植物乳酸菌、粪肠球菌接 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无氧条件下37℃恒温培养24h,当发酵液pH<4.5时, 将其移种至50L的发酵罐中进行一级扩大培养,在无氧条件下37℃恒温培 养24h,当发酵罐内的发酵液pH<4.5时,将其移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进 行二级扩大培养,无氧条件下37℃恒温培养30h,当发酵罐内的发酵液pH <4.5时,结束发酵,得到所述的厌氧发酵菌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氧发酵的具体过程是将所述有氧微生物接种到液体培 养基中,有氧条件下30℃恒温培养24h,当发酵液pH<5.5时,将其移种至 50L的发酵罐中进行一级扩大培养,在有氧条件下30℃恒温培养24h,当罐 内发酵液pH<5.5时,将其移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扩大培养,在 有氧条件下30℃恒温培养30h,当发酵罐内发酵液pH<5.5时,结束发酵, 得到所述的有氧发酵菌液。

所述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中所用的液体培养基的成份包括:葡萄糖、硫酸 氨、硫酸锰、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玉米、豆粕以及去离子水。

本发明的生态养殖方法,是在畜禽养殖全阶段饲喂所述保健发酵饲料,并 将所述畜禽置于所述益生菌发酵床上养殖。

本发明的生态养殖方法,优选适用于猪养殖,也可用于鸡鸭等禽类养殖。

当用于猪养殖时,所述步骤(2)中发酵饲料的成份为:

a.教槽保育饲料包括玉米50kg、豆粕35kg和小料15kg,其中小料包括 维生素0.2kg、微量元素0.06kg、矿物质2.91kg、氨基酸1.2kg、其它添加剂 9.13kg以及第二复方中草药1.5kg;

b.仔猪饲料包括玉米55kg、豆粕22kg、花生粕5kg、麸皮10kg以及小 料8kg,其中小料包括维生素0.2kg、微量元素0.05kg、矿物质2.91kg、氨基 酸1kg、其它添加剂2.34kg以及第二复方中草药1.5kg;

c.中大猪饲料包括玉米55kg、豆粕12kg、棉粕4kg、麸皮15kg以及小 料14kg;其中小料包括维生素0.2kg、微量元素0.04kg、矿物质2.44kg、氨 基酸0.8kg、其它添加剂9.02kg以及第二复方中草药1.5kg;

其中所述第二复方中草药中各种成份及其重量份数为杜仲10-75份、蒲公 英1-20份、鱼腥草1-30份、茵陈1-30份、秦皮1-30份、大青叶1-30份、 淫羊藿1-30份、青蒿10-60份、穿心莲1-30份、龙葵10-50份、地锦草1-30 份、山楂10-50份、麦芽10-50份、神曲1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添加剂包括酸化剂等成份。

保健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的饲料成份中除小料外的其它饲料成份投入到卧式搅拌机中,边搅 拌边蒸煮至80℃进行高温灭菌熟化,然后冷却至40℃以下后加入小料,均匀 混合,并将加入了5%糖蜜的厌氧发酵菌液和有氧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再接 种至加入了小料的饲料中,堆积厌氧发酵3-5天,当pH<4.5,停止发酵, 得到发酵饲料。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有机垫料的成份及其重量份数包括40%的锯末、 40%的稻壳、5%的麸皮以及15%的第一复方中草药,所述第一复方中草药中 各种成份的重量份数为:蒲公英1-2份、鱼腥草1-2份、茵陈1-2份、秦皮 1-2份、大青叶1-2份、淫羊藿1-2份、青蒿1-2份、穿心莲1-2份、龙葵1-2 份、博落回2-4份、地锦草1-2份、贯众1-3份与土荆皮1-4份。

步骤b中所述的厌氧发酵菌液和有氧发酵菌液是以1:1的体积比混合均 匀,再按10%的接种量将其接种至有机垫料中。

步骤b中所述的发酵床的大小为不小于20m2,平均每头猪所占面积为 1.0~1.5m2

步骤(2)中所述的教槽保育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成份及其含量分别为: 碱铜6.7克、硫酸亚铁33.4克、硫酸锰9.5克、氧化锌11.7克、碘化钾0.046 克以及亚硒酸钠0.068克;

所述的仔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成份及其含量分别为:碱铜5.17克、硫 酸亚铁26.7克、硫酸锰9.5克、氧化锌9.3克、碘化钾0.046克以及亚硒酸钠 0.068克;

所述的中大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成份及其含量分别为:碱铜3.88克、 硫酸亚铁20克、硫酸锰9.5克、氧化锌7克、碘化钾0.046克以及亚硒酸钠 0.068克。

在上述生态养殖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高品质的猪肉制品,其 采用上述的生态养殖方法养殖猪,并制成所述猪肉制品。所述猪肉制品中不 含砷、农药、抗生素;铅和镉含量低;铜元素小于10mg/kg;富含不饱和脂 肪酸,胆固醇含量低。以猪肉为例:铅、砷,镉和铜均未检出;猪肝中砷、 农药、抗生素和违禁药品均未检出,铅和镉分别低于“绿色食品标准”的48 %和68%,尤其是铜元素小于10mg/kg;猪肉中(尤其是五花肉)富含不饱 和脂肪酸,其具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免疫调节,维护视网膜提高视力, 补脑健脑等功效;猪肝、五花肉、里脊肉和后肘肉与食物营养成分表相对应 部位对比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38%、77.53%、60.36%和45.95%,可适当提 高“三高”人群的日均食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养殖方法,通过将中草药等有机垫料进行发酵,并将 其添加至发酵床中对畜禽进行养殖,而饲料方面,将包括中草药和微量元素 以及其它成份一起进行发酵,使得使用该技术所养殖的畜禽与现有技术相比, 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有益效果。

①中草药与微量元素结合具有抗病和促生长的功效,本发明所述方法完 全可以替代抗生素,同时降低微量元素用量。

②降低微量元素用量,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③无抗生素,无残留,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④净化水质,阻断由水源给猪只带来的健康隐患。

本发明综合使用保健发酵饲料和益生菌发酵床进行生态养殖,降低了饲 料中微量元素用量,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无抗生素,无残留, 保证食品安全和食用者人类的健康;其中所含的中草药具有抗病和促生长的 功效,可以替代抗生素。再利用不同的中草药和微生物制成发酵床,能够迅 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粪尿排泄物,不需要每天清扫冲洗养殖场地,从而 没任何废弃物排出,也没有任何冲洗的污水,可节省用水70%以上。真正达 到零排放的目的。使用第一复方中草药粉,对发酵床进行进一步改进,以防 止滋生霉菌、致病菌及寄生虫等,大大降低了猪的发病率,有效解决了当猪 场和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如果不用药则猪生长速度缓慢,成活率和生长 速度低、饲料报酬降低,利益得不偿失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 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1:有益菌种的种类及发酵床制备

本发酵床使用菌种包括植物乳酸菌、粪肠球菌、白地霉菌、酿酒酵母菌、 放线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将植物乳酸菌和粪肠球菌进行厌氧发酵,其它菌 种进行有氧发酵。

厌氧发酵:将保存完好的植物乳酸菌和粪肠球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 (1000mL锥形瓶装量一般为500mL)在厌氧环境下,即在无氧条件下37 ℃恒温培养24h,当发酵液pH<4.5时,将其移种至50L的发酵罐中进行一 级扩大培养,然后在厌氧(即无氧)条件下37℃恒温培养24h,当发酵罐内的 发酵液pH<4.5时,再将其移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扩大培养,再 在无氧条件下,37℃恒温培养30h,当发酵罐内的发酵液pH<4.5时,液体 发酵结束,得到厌氧发酵的菌液。

有氧发酵:将保存的白地霉菌、酿酒酵母菌、放线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 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1000mL锥形瓶装量为500mL),有氧环境下,30 ℃恒温培养24h,当发酵液pH<5.5时,将其移种至50L的发酵罐中进行一 级扩大培养,然后在有氧条件下,30℃恒温培养24h,当发酵罐内的发酵液 pH<5.5时,将其移种至1000L的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扩大培养,有氧条件下, 30℃恒温培养30h,当发酵罐内发酵液pH<5.5时,液体发酵结束,得到有 氧发酵的菌液。

优选地,上述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中所用的液体培养基的成份包括:葡 萄糖、硫酸氨、硫酸锰、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玉米、豆粕以及去离子水等 成份。

发酵床的制备:先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0%的锯末、40%的稻壳、5%的 麸皮、15%的第一复方中草药混合均匀,即为有机垫料,再将厌氧发酵的菌 液和有氧发酵的菌液以体积比1:1混合,按10%的接种量将混合后的菌液接 种至所述的有机垫料中,含水量控制在不超过60%,然后以堆积的方式进行 固态发酵,3-5天后当固体物料温度达到50℃时,将发酵后的有机垫料以厚 度不小于60cm铺在不小于20m2的发酵床上,对猪进行生态养殖,密度为 平均每头猪占1.0m2~1.5m2。该第一复方中草药为80目的粉末。

本发明采用益生菌发酵床的生态养殖方法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问 题。是由于在上述发酵床上所铺的有机垫料里含有具有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即 上述的几种菌种),其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粪尿排泄物,不需要 每天清扫猪栏,冲洗猪舍,从而没任何废弃物排出猪场,也没有任何冲洗圈 舍的污水,可节省用水70%以上。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的目的。同时改善猪 舍环境,因带有发酵床的猪舍设计为大窗,夏季全开放冬季卷帘封闭保温, 猪舍房顶设置电动排气天窗,通风透气好、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猪粪 尿经有益微生物迅速分解,猪舍里没有臭气、不滋生苍蝇,经环境空气检测, 微生态发酵床猪舍内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均低于传统暖 棚猪舍,大大低于国家农业部《畜禽场环境质盘标准》。此外,在微生态的 发酵床中使用第一复方中草药粉,对发酵床进行进一步改进,以防止滋生霉 菌、致病菌及寄生虫等,大大降低了猪的发病率,有效解决了当猪场和猪群 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如果不用药则猪生长速度缓慢,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低、 饲料报酬降低,利益得不偿失的不足。

此外,要注意,在该设有发酵床养猪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 素类药物,如果使用,将杀灭和抑制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使得微生物的 活性降低;这也有利于防止人们使用抗生素等物质来饲养猪。

实施例2:发酵饲料及其制备

①饲料成份:发酵饲料的成份:a.教槽保育饲料包括玉米50kg、豆粕 35kg和小料15kg,其中小料包括维生素0.2kg、微量元素0.06kg、矿物质 2.91kg、氨基酸1.2kg、其它添加剂9.13kg以及第二复方中草药1.5kg;b.仔 猪饲料包括玉米55kg、豆粕22kg、花生粕5kg、麸皮10kg以及小料8kg, 其中小料包括维生素0.2kg、微量元素0.05kg、矿物质2.91kg、氨基酸1kg、 其它添加剂2.34kg以及第二复方中草药1.5kg;c.中大猪饲料包括玉米55 kg、豆粕12kg、棉粕4kg、麸皮15kg以及小料14kg;其中小料包括维生 素0.2kg、微量元素0.04kg、矿物质2.44kg、氨基酸0.8kg、其它添加剂9.02kg 以及第二复方中草药1.5kg。

其中,所述的教槽保育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成份及其含量分别为:碱铜 6.7克、硫酸亚铁33.4克、硫酸锰9.5克、氧化锌11.7克、碘化钾0.046克以 及亚硒酸钠0.068克;所述的仔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成份及其含量分别为: 碱铜5.17克、硫酸亚铁26.7克、硫酸锰9.5克、氧化锌9.3克、碘化钾0.046 克以及亚硒酸钠0.068克;所述的中大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的成份及其含量 分别为:碱铜3.88克、硫酸亚铁20克、硫酸锰9.5克、氧化锌7克、碘化钾 0.046克,亚硒酸钠0.068克。

其中,教槽保育饲料中的所述第二复方中草药中各种成份的量为杜仲 0.1-0.75kg、蒲公英0.01-0.2kg、鱼腥草0.01-0.3kg、茵陈0.01-0.3kg、秦皮 0.01-0.3kg、大青叶0.01-0.3kg、淫羊藿0.01-0.3kg、青蒿0.1-0.6kg、穿心莲 0.01-0.3kg、龙葵0.1-0.5kg、地锦草0.01-0.3kg、山楂0.1-0.5kg、麦芽0.1-0.5 kg、神曲0.1-0.5kg;所述仔猪饲料中所述的第二复方中草药中各种成份的量 为杜仲0.1-0.45kg、蒲公英0.01-0.2kg、鱼腥草0.01-0.3kg、茵陈0.01-0.3kg、 秦皮0.01-0.3kg、大青叶0.01-0.3kg、淫羊藿0.01-0.3kg、青蒿0.1-0.4kg、 穿心莲0.01-0.3kg、龙葵0.1-0.5kg、地锦草0.01-0.3kg、山楂0.1-0.4kg、麦 芽0.1-0.4kg、神曲0.1-0.4kg;所述中大猪饲料中所述的第二复方中草药中各 种成份的量为杜仲0.1-0.6kg、蒲公英0.01-0.2kg、鱼腥草0.01-0.3kg、茵陈 0.01-0.3kg、秦皮0.01-0.3kg、大青叶0.01-0.3kg、淫羊藿0.01-0.3kg、青蒿 0.1-0.6kg、穿心莲0.01-0.3kg、龙葵0.1-0.5kg、地锦草0.01-0.3kg、山楂 0.1-0.4kg、麦芽0.1-0.4kg、神曲0.1-0.4kg。这三个阶段的饲料均不含抗生素; 该第二复方中草药为80目的中草药粉末。小料中与第二复方中草药结合的微 量元素用量与正常用量相比,铜可降低80%以上(现有技术教槽保育阶段到 中猪阶段饲料中的铜元素用量为150-200ppm,本发明中铜元素用量为 22.5-37.5ppm),铁可降低45%以上(现在技术教槽保育阶段至中大猪阶段中 铁元素用量为90-200ppm,本发明中铁元素用量60-100ppm),小猪阶段(即 现有技术中教槽保育饲料中的锌元素用量为2115ppm,本发明中锌元素用量 为87.5ppm)锌用量可降低90%以上,中大猪阶段锌用量可降低50%以上(现 在技术中大猪阶段锌元素用量80-150ppm,本发明中锌元素用量为52.5-70 ppm)等。

②菌种培育:a.按实施例1中厌氧发酵的方法来培育植物乳酸菌和粪肠 球菌,得到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厌氧发酵的菌液。b.按实施例1中有氧发酵 的方法来培育酿酒酵母菌,得到酿酒酵母菌的有氧发酵菌液。

③饲料发酵:将猪各阶段所喂饲料进行粉碎后,按配方称取,先将除小 料外的其它饲料投入到500型卧式搅拌机中、边搅拌边蒸煮至温度80℃下进 行高温灭菌熟化,保持20分钟;再用提升机输送到旋转式搅拌机,冷却;待 温度降低至40℃以下后,向其它饲料中均匀加入小料,均匀混合5分钟左右, 再将厌氧发酵的菌液和酿酒酵母菌的有氧发酵菌液以体积比1:1混合,并向 该混合后的菌液中加入5%的糖蜜,再按10%的接种量将其接种至饲料中并 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45%,堆积厌氧发酵3-5天,当pH<4.5时,有酒 香味时就可以用于饲喂猪等畜禽。

本生态养殖全程饲喂上述发酵饲料,发酵饲料是经本发明申请人筛选的微 生物通过其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的饲料中的抗 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生产更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

复方中药的功效不仅与其所含微量元素的数量有关,还与某些微量元素的 含量比有关,关于这些前人已有不少研究。而利用微生物转化中草药来提高 药效,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中草药发酵的目的一方面增强中药的疗效、改变 药物原有性能、扩大用药品种,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所产生的酶、 酸、多糖等保健成分帮助药物、食物消化吸收,进一步促进动物恢复健康, 提高生产力。

实施例3

试验目的:本试验通过采用低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加中草药,不使用 抗生素与高铜、高锌、高抗生素做对比实验,对猪生产性能相关指标进行测 定,检验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地点及时间:选择试验猪场:自由猪 场,试验时间从2011年5月9日至2011年9月26日,实验期141天,分两个阶段。

试验动物及饲料:选择80头同期出生的28日龄断奶、体重(实测)为8.315 kg左右的仔猪实验,按饲养场常规管理,常规免疫,将所有猪只按窝别、性 别随机分组。饲料按生产实际或推荐配方配置,同一阶段各组基础饲料相同。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试验分为两个阶段,乳仔猪阶段和中大猪阶段。 试验为连续性饲养。以下表1~4中的ppm均为元素含量;以下四个表中,处理 1组试验采用水泥地饲养,试验前用百毒杀对栏舍进行彻底消毒,试验期保持 猪自由采食(大料部分原料经过发酵),自由饮水(经过净化),舍内地面 保持干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保持保温工作。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正常 搞好环境卫生,猪只发病时及时常规治疗。处理2组试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发 酵床饲养,试验期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

乳仔阶段: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分养在8栏内,进行饲养试验,乳仔阶段包括断奶后2周与仔猪阶段,见表 1和表2。中大猪阶段(即中猪阶段和大猪阶段):延续乳仔猪阶段试验分组, 试验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养在8栏内, 进行饲养试验,见表3和表4。

表1

表2

表3

表4

下表5~7为上述试验的试验结果。

表5:乳仔猪生产性能指标(5月8日—6月11日)35天

表6:中猪生产性能指标(6月12日—9月23日)102天

表7 皮毛、粪便颜色及不消化颗粒观测结果

项目 处理1 处理2 皮肤颜色 A B 毛色 A B 未消化颗粒 B D 粪便颜色 D B

表5~7的测定指标与方法

①日增重(ADG):于正式试验开始前、结束,分别逐栏统一称重并 记录,计算每栏增重与各组平均增重。②日均采食量(ADFI):每天统计 各组猪耗料量,计算每只日平均采食量。采食量=[投给料量(kg)-剩余料量 (kg)]/试验期(天数)。③腹泻率:每天记录猪只腹泻头数,统计腹泻开 始时间、程度和发生率。腹泻程度按4级评分:粪便半稀、浆糊状、稀粥状 未见不消化颗粒、水样状见不消化颗粒,计算腹泻率。④粪便:观察猪只粪 便颜色(A灰色、B深色、C灰黑色、D黑色)粪便中不消化颗粒数量及颗 粒大小(A可见,较大、B可见,明显、C可见,较小、D细腻、不明显) 并进行对比。⑤猪皮肤及被毛状况:每日观察猪皮肤颜色(A微红、B红润 无红斑、C、苍白),被毛长度、光泽(A一般、B较好)。

试验结果分析

乳仔猪阶段:由表5和表6数据整体来看,各组乳仔猪头日增重、腹泻率 及料肉比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论有两点:①处理2组(无抗生素, 微量元素与中草药发酵组)与处理1组(高铜+高锌+高抗生素)对比观察其 对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处理2组的平均日增重较处 理1组高5.36%、腹泻率、料肉比分别比处理1组低38.4%、5.52%,差异显著, 说明处理2组可完全替代高铜、高锌及高抗生素,且能够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降低腹泻率和料肉比。②从乳仔猪试验设计表和试验数据表中可以很直观的 看出处理2组的微量元素用量明显低于处理1组,且生长性能的各项指标均优 于处理1组,元素用量分别是铜比处理1组降低80%以上、铁比处理1组降低 45%以上、锌比处理1组降低50-95%,充分体现中草药与微量元素结合后,提 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减少排放污染,且大大的节约了矿物资源。

日常观察结果:处理1组粪便为亮色黑便,明显可见未消化饲料颗粒;处 理2组仔猪粪便为深色便,细腻,未消化颗粒相对少,颗粒小。处理1组皮肤 微红,光泽度一般;处理2组猪皮肤红润(无红斑),光泽度较好。

中大猪阶段:由表7数据整体来看,各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均差异 明显,处理2组的日增重、采食量分别比处理1组高4.3%、9.5%,料肉比比处 理1低4.87%,差异显著,充分体现处理2组的促生长优势。

经日常观察结果,处理1组为黑色粪便,均可见未消化饲料颗粒,皮肤微 红,光泽较差;处理2组呈深色粪便,细腻成形,未消化饲料颗粒小,毛色光 泽度较好组皮肤红润。

全程料肉比:处理1组料肉比均值为2.83,处理2的料肉比为2.70,处理2 全程可降低料肉比0.13。出栏猪按100公斤核算,可提高经济效益(节省饲料: 100公斤*(2.83-2.70)=13公斤饲料,可增加猪重13/2.70=4.81公斤,每公 斤生猪按12元计算,可多收益4.81*12=57.72元)57.72元。对于一个万头猪 场来说,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综上所述:处理2组的无抗生素、低微量的中草药发酵组可完全替代高铜、 高锌、高抗生素的处理1组,在降低微量元素的同时且具有明显的抗病促生长 功效,充分体现其能节约资源,降低排放,减轻水土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 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等优势。

根据上述实验案例,我们以其中的铜元素为例进行计算,我国每年加工的 各类饲料总量约1.5亿吨,折合金属铜源约2万吨。目前市场主要使用硫酸 铜,约占95%以上,有机铜约占不足5%。如果全部使用技术项目,每年可 为国家节约铜源约在1.6万吨以上,降低铜排放量1.6万吨以上,与之相对应 的锌和铁的排放也是以万吨计的。每吨铜源按5万元计算,节约资源成本计 8亿元人民币、减轻水土污染的成本远远不止是这个数字,这只是仅仅铜元 素一项而已。故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重要的市场应用价值和前景。

实施例4

现行农业标准NY/T 843-2008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规定砷≤0.05mg/kg、 铅,≤0.1mg/kg、镉≤0.1mg/kg、铜≤10mg/kg、六六六≤0.05mg/kg、滴滴 涕≤0.05mg/kg、敌敌畏≤0.02mg/kg、喹乙醇,不得检出(<0.05mg/kg)、 金霉素,不得检出(<0.1mg/kg)、氯霉素,不得检出(<0.01mg/kg)、盐 酸克伦特罗,不得检出(<0.002mg/kg)、菌落总数≤500000CFU/g、大肠菌 群≤1000MPN/100g。

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饲养出来的商品猪,肉质经过谱尼测试检测的结果如 下:猪肉中,砷未检出(<0.01mg/kg)、铅未检出(<0.01mg/kg)、镉未检 出(<0.01mg/kg)、铜未检出(<0.1mg/kg)、猪肝中,砷未检出(<0.01mg/kg)、 铅<0.052mg/kg、镉<0.032mg/kg、铜<9.53mg/kg,现在养猪业中肝脏中铜元 素残留一般是肉中的几倍,以致于现在的人们根本不敢吃猪肝,但我们的产 品实际检测结果却比肉中残留还要低,可见降低饲料中铜元素的用量即可达 到减少畜产品的有害残留,人们可以放心的食用。六六六未检出(<0.01 mg/kg)、滴滴涕未检出(<0.01mg/kg)、敌敌畏未检出(<0.01mg/kg)、 喹乙醇未检出(<0.04mg/kg)、金霉素未检出(<0.005mg/kg)、氯霉素未 检出(<0.0001mg/kg)、盐酸克伦特罗未检出(<0.00025mg/kg)、菌落总 数≤9200CFU/g,远低于规定中的500000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 远低于规定中的1000MPN/100,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同时猪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具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免疫调节, 维护视网膜提高视力,补脑健脑等功效;猪肝、五花肉、里脊肉和后肘肉与 食物营养成分表相对应部位对比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38%、77.53%、60.36% 和45.95%,可适当提高“三高”人群的日均食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

具体检测结果详见表8:

表8:猪肉检测指标

所以本养殖方法生产出来的畜产品做到了安全、绿色、健康、环保,是现 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有利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