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轨道车辆轴箱后盖结构、轴箱及轴箱安装方法

一种轨道车辆轴箱后盖结构、轴箱及轴箱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轴箱后盖结构、轴箱及轴箱安装方法,包括前盖、箱体、后盖、轴承及定位节点,在所述后盖的中心具有轴孔,在所述后盖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后盖由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相对扣合固定连接形成。本发明后盖采用分体式结构,后盖由两个相对扣合连接的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固定连接形成,有利于检修维护的拆卸和组装,省时省力,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31

    授权

    授权

  • 2016-03-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B61F15/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12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1F15/26 申请日:2014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轴箱,特别涉及了一种轨道车辆轴箱的后盖结构及使 用了该后盖结构的轴箱,同时还涉及该轴箱的安装方法,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安装有前、后两组轮对,在每组轮对中心转轴的两端设置 轴箱,轮对和轴箱安装在构架上,轮对的车轴两端穿过轴承,轴承固定在轴箱内。 轴箱由轴箱体、前盖及后盖组成,前盖和后盖分别通过螺栓与中间的轴箱体固定连 接,后盖的中心孔内圈具有密封结构,与车轮轴之间密封连接。

由于车辆本身要求的限制,轴箱后盖设计空间狭小,如采用传统的一体式的后 盖结构,结构空间需求较大,使得轴箱的安装和拆卸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工作 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提高工作 效率的轨道车辆轴箱后盖结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轴箱及轴 箱安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轴箱后盖结构,包括后盖,在所述后盖的中心具有轴孔,在所述 后盖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后盖由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相对扣合固 定连接形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的对接部位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座和第 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为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的定位凸 起和定位卡槽。

进一步,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板及沿轴孔外周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第一安装座 和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后盖中心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迷宫式密封槽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起吊鼻。

进一步,所述起吊鼻与第一后盖或第二后盖一体制造成型。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箱,包括前盖、箱体、后盖、轴承及定位节点,所述后盖为以上所述的 结构。

本发明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箱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分别套在车轴上,用紧固件将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进 行预紧;

B、将轴承组装在车轴的轴颈上;

C、将箱体套装在轴承上;

D、将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进一步紧固,组装成完整的后盖;

E、推入箱体,使箱体贴紧后盖;

F、通过安装螺栓将后盖与箱体固定连接;

G、将前盖与箱体固定连接。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轴箱后盖结构、轴箱及轴箱安装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后盖采用分体式结构,后盖由两个相对扣合连接的第一后盖和第二 后盖固定连接形成,有利于检修维护时的拆卸和组装,省时省力,可大幅提高工作 效率。

(2)在后盖上一体成型提吊结构,利用后盖实现转向架的整体起吊功能,省去 了现有技术中设置的专用于转向架起吊的起吊座等结构,简化了转向架提吊的结构, 也节省转向架的结构空间。

(3)有效的利用了车轮和一系轴箱弹簧之间狭小空间,避让了一系轴箱弹簧和 车轮的运动范围,使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轴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轴箱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后盖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后盖与轮对提吊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轮对提吊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箱体1,前盖2,后盖3,第一后盖3a,第二后盖3b,轴承4, 定位节点5,一系轴箱弹簧6,轴箱弹簧安装座7,安装部8,橡胶垫9,通孔10,凸台 11,密封圈12,迷宫式密封结构13,车轮轮毂14,轴颈15,后挡圈16,垂向减振器 安装座17,盖体18,安装法兰19,开口20,盖板21,轴孔22,安装孔23,第一安装 座24,第二安装座25,螺栓26,后盖板27,凸缘28,弧面29,定位凸起30,定位卡 槽31,安装螺栓32,防松铁丝33,凸出部34,安装凸起35,安装凹槽36,车轴37, 起吊鼻38,构架39,吊座40,螺栓41,方形口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在轨道车辆上的轴箱,包括箱体1、前 盖2、后盖3、轴承4及定位节点5,其中,箱体1为定位转臂式箱体,转向架的一系轴 箱弹簧6底部固定在箱体1上,一系轴箱弹簧6的顶部与转向架的构架固定,轴承4安 装在箱体1的内部,轴承4套装在车轴37的外周,定位节点5与构架固定,在箱体1上 还设置有垂向减振器安装座17,垂向减振器安装座17与垂向减振器(图中未示出) 连接,垂向减振器的顶部与构架连接。

在箱体1的上方向上凸出一轴箱弹簧安装座7,一系轴箱弹簧6采用双圆钢弹簧, 由套接在一起的内弹簧和外弹簧组成,一系轴箱弹簧6中心底部具有安装部8,安装 部8通过螺钉固定在轴箱弹簧安装座7上,一系轴箱弹簧6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9,橡胶垫9由上下两个金属钢板及中间的橡胶一体硫化而成。橡胶垫9的中心具有通 孔10,轴箱弹簧安装座7从通孔10中穿出,安装部8的底部中心向下凸出一圆环形凸 台11,凸台11的部分卡固定在橡胶垫9的中心通孔10的内壁与轴箱弹簧安装座7的外 壁之间。

如图2所示,前盖2与箱体1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前盖2由盖体18和安装法兰19组 成,安装法兰19与盖体18的一端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前盖2与箱体1之间通过安装 法兰19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盖2的侧部设有开口20,在开口20处安装有一盖板21, 盖板21是橡胶盖,用于在车辆入库时,打开盖板21检查轴端内部情况,检测有无异 常出现。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后盖3与箱体1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后盖3的中心具有 轴孔22,后盖3包括后盖板27,在后盖板27的外侧沿轴孔22外周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 28,在后盖板27的内侧沿轴孔22外周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的凸出部34,后盖板27、 凸缘28和凸出部34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后盖板27的四个角上开设有四个用于固定安装的安装孔23,在每个安装孔23 处通过安装螺栓32使箱体1与后盖3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安 装螺栓32松动,在安装螺栓32上安装有防松铁丝33。

箱体1和后盖3均为相对静止的部件,在连接处设置静密封,后盖板27、凸出部 34与箱体1的边缘卡在一起,在该连接处设置一圈O形密封圈12,实现后盖3与箱体1 之间的密封,确保箱体1内外双向密封,防止水、灰等异物进入。

在车轴37的轴颈15处固定安装一后挡圈16,后挡圈16具有防尘的作用,后挡圈 16与轴颈15过盈配合固定,后挡圈16随车轴37高速旋转,后盖3为静止部件,在后盖 3的轴孔22的内壁上设置有迷宫式密封结构13,后盖3与后挡圈16之间通过迷宫式密 封结构13实现运态密封,防止轴承润滑油泄露,且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实现动态双 向密封功能。后挡圈16的外表面具有向外凸出的断面呈倒L形的环形的安装凸起35, 相应地在后盖板27的轴孔22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凹槽36,安装凸起35插接卡固 在安装凹槽36内,在轴孔22内侧壁及安装凹槽36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和两个 密封槽(图中未标示),在密封槽内安装密封材,五个密封槽及密封材形成迷宫式密 封结构13,密封材与后挡圈16紧密贴合形成后盖3与车轴37之间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后盖3由结构对称的第一后盖3a和第二后盖3b相对扣合固定连接形 成,第一后盖3a和第二后盖3b上分别具有上述的凸缘28、凸出部34和安装凹槽36等 结构。

第一后盖3a和第二后盖3b的对接部位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 座25,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设置在后盖3的上下两个面上,第一安装座24和 第二安装座25相对设置的螺栓孔,上下两个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之间分别 通过螺栓26固定连接,进而实现第一后盖3a和第二后盖3b的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后 盖3。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设置在凸缘28的外侧,后盖板27 的边缘高底低于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的高度,这样可以让出一系轴箱弹簧6 的运动范围,另外,凸缘28的外圈,即与车轮轮毂14连接的一侧具有向内凹的弧面 29,让出了与车轮轮毂14接触的部位,而且后盖3的外侧与车轮轮毂14之间具有一定 的距离。这种结构使后盖3的安装有效的利用了车轮轮毂14和一系轴箱弹簧6之间的 狭小空间,不但使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的安装避开了一系轴箱弹簧6和车轮 轮毂14的运动范围,解除了一系轴箱弹簧6沉浮空间限制,而且更加方便后盖3的安 装和拆卸,在拆卸后盖3时,将后盖3向车轮轮毂14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将后盖3从箱 体1中抽出,即可将第一后盖24和第二后盖25从车轴37的两侧分别拆下,安装后盖3 时则与上述相反。

后盖3采用分体式结构,有利于轴箱在检修维护的拆卸和组装,而且后盖3可以 实现单独的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可大幅提高轴箱安装和拆卸时的工作效率。如 在后盖3与车轴37处发现有油迹时,就可以将后盖3单独拆卸下来,观察是否为迷宫 式密封结构或者配合部位出现问题。另外,后盖3采用分体结构,还方便拆卸轴承4。 在每次拆卸轴承4时,都需要先将后盖3单独拿开,因为与后盖3配合的后挡圈16是必 须过盈压在车轴37上的,然后后盖3的迷宫式密封结构与后挡圈16配合形成动态密 封,由于后挡圈16与后盖3的位置关系和结构空间限制,在后挡圈16需要拆卸的时候, 需要有足够的轴向空间,可以将后盖3挪向后方,然后利用工装将后挡圈16退下,但 是轨道车辆的车轴端部布置是绝对肯定不可能允许有这么长的轴向空间实现仅仅一 个退卸的作用。所以,采用分体式后盖3就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拆卸时,先将后盖 3拆离车轴37,留出足够的空间,然后用拉马一端顶住轴端部,另一端把住后挡圈16, 油泵加压,这样就能将后挡圈16和轴承4一同退下,方便快捷。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安装,保证安装精度,在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上 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为对应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4上 的定位凸起30和设置在第二安装座25上的定位卡槽31,定位凸起30沿水平方向向一 侧伸出,螺栓26从侧向穿过螺栓孔固定连接。该定位结构能够阻止第一后盖24与第 二后盖25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螺栓26受剪切力,对螺栓26起到保护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后盖24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起吊鼻38,起吊鼻38与第一后盖 24一体制造成型,起吊鼻38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后盖25上,也可以在第一后盖24和第 二后盖25的两侧各伸出一个。

如图4所示,在转向架的构架39上固定连接一吊座40,吊座40与构架39之间通过 螺栓41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在吊座40上开设有一方形口42,起吊鼻38插入至方形 口42内,在平常车辆正常运行时,起吊鼻38位于方形口42的中心,与吊座40不接触, 而在需要对转向架与轮对整体起吊时,转向架被吊起向上移动时,吊座40跟着向上 移动,使起吊鼻38与吊座40抵靠在一起,进而连带起吊鼻38及后盖3一起向上吊起, 实现转向架与轮对的整体起吊,节省结构空间,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设置在后盖3的上下两个面上,而 且上下两个第一安装座24上的定位凸起30沿水平方向向一侧伸出,除了具有安装定 位功能外,还可以在起吊时起到垂向止挡及辅助起吊的作用,能够阻止第一后盖24 与第二后盖25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螺栓26受剪切力,对螺栓26起到保护的作用。

下面详细描述轴箱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后盖24和第二后盖25分别套在车轴37上,用两个螺栓26将第一后盖24 和第二后盖25进行预紧。

B、将轴承4组装在车轴37的轴颈15上。

C、将箱体1套装在轴承4上。

D、将第一后盖24和第二后盖25的上下两个螺栓26进一步紧固,组装成完整的后 盖3。

E、推入箱体1,使箱体1贴紧后盖3,此时密封圈12被压紧实现箱体1与后盖3之 间的密封,后挡圈16与后盖3之间通过迷宫式密封结构13密封连接,实现后盖3与车 轴37之间的密封。

F、通过安装螺栓32将后盖3与箱体1固定连接,再最后安装上防松铁丝33。

G、将前盖2与箱体1通过安装法兰19固定连接在一起。

下面详细描述轴箱的拆卸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前盖2从箱体1上拆卸下来。

B、将后盖3上的四个安装螺栓32旋出。

C、依次拆卸箱体1和轴承4。

D、再将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上的两个螺栓26拆卸下来,将第一后盖24 和第二后盖25向两侧分别拆开,完成后盖3拆卸。

需要单独拆下后盖3或需要先拆卸后盖3时,先将后盖3上的四个安装螺栓32旋 出,将第一后盖24和第二后盖25向车轮轮毂14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将后盖3的凸出部 34从箱体1中抽出,再将第一后盖24和第二后盖25的上下两个螺栓26旋开,最后将第 一后盖24和第二后盖25从车轴37的两侧分别拆下,即完成了后盖3的单独拆卸。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 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