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

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调查领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得到速度在每一时间间隔的增加量,然后计算因为时移而产生的速度差,利用动校正公式计算由于速度差的存在而产生的动校正误差,最后将计算出的动校正误差叠加到常规动校正上,以实现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本发明能够提高动校正以及反动校正的精度,从而更有力与地震记录的同相叠加,改善资料处理的成像效果,本发明对于采用大排列方式采集的复杂的地表条件下的低信噪比资料弱反射地层成像效果改善显著,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04

    授权

    授权

  • 2015-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36 申请日: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调 查领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的资料处理中,动校正、反动校正是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是地 震资料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和手段。动校正的精度直接影响剖面的叠加效果,同 时动校正精度也影响剩余静校正的精度从而影响到资料处理的质量。提高动校正 的精度对提高资料处理的精度有着基础而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复杂地表条 件下低信噪比资料采集,往往采用大排列的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大排列的的 野外采集方式能够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为增加剖面的覆盖次数提供了空间。实 践证明,其为提高最终成果剖面的信噪比以及改善深层弱反射地层的成像效果起 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为地震资料处理的各个环节带来了挑战。在动校 正以及反动校正的技术上,远偏移距的接收道的校正量相应的增大,从而增加了 误差。

动校正主要用于消除不同接收道由于偏移距不同所产生的时差,使得不同偏 移距的CMP道集能实现同相叠加,同时还用于多次波的衰减等。动校正与及反动 校正与很多地质信息有关联,其中与速度关系最为密切。在实际的地质模型里, 速度在横向和纵向都是变化的,其中在纵向速度的因为受到压实作用的影响而呈 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动校正以及反动校正的应用中速度的选取应该为校正后的 时间点速度。而实际的生产中采用的速度往往动校正前的时间点的速度。造成的 效果是,按照最常见的地下速度实际模型计算,在进行动校正时候,采用的速度 偏大,校正量不足。在进行去多次波的过程中,采用多次波速度进行动校正和反 动校正时候,会对远道的记录产生人为的时差从而影响最终的叠加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以解决大偏 移距动校正的速度时移误差问题,使得动校正的速度误差更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 法,该误差补偿方法的步骤如下:

1).对整条测线进行速度分析,得到整条测线的叠加速度模型;

2).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在纵向上产生等间距的网格,利用差分法得到速 度在纵向的梯度即速度在每一时间间隔的增加量为:其中t0为 网格点的时间,Δt为时间上的间隔,为t0时的速度;

3).利用动校正公式计算地震记录的每一样点值的动校正量近似的相对时移 δt=x2vt02+t0-t0,x为偏移距;

4).根据由步骤2)中得到的速度在每一时间间隔的增加量,计算得到不同 偏移距地震记录的纵向速度因为时移而产生的速度差

5).根据步骤4)中所求出的因为时移而产生的速度差δv,利用动校正公式 计算由于速度差的存在而产生的动校正误差Δt′, Δt=Δt2x2(Δtvt0+Δvδt)2+t0-x2vt02+t0;

6).将计算得到的动校正误差Δt′叠加到常规的动校正上,以实现动校正速 度时移误差补偿。

所述的步骤1)中的叠加速度模型的速度横向间隔不大于500米,速度的纵向 间隔浅层不超过200毫秒。

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叠加速度模型是经过对速度的叠加效果验证的,以确 保速度的精度。

所述步骤2)中平滑处理的平滑的长度横向上的采样点为3到5个,纵向上以 400毫秒为基准。

所述的误差补偿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偏移距反动校正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得到速度在每一时间 间隔的增加量,然后计算因为时移而产生的速度差,利用动校正公式计算由于速 度差的存在而产生的动校正误差,最后将计算出的动校正误差叠加到常规动校正 上,以实现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本发明能够提高动校正以及反动校正的精 度,从而更有力与地震记录的同相叠加,改善资料处理的成像效果,本发明对于 采用大排列方式采集的复杂的地表条件下的低信噪比资料弱反射地层成像效果 改善显著,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常规动校正方法与采用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 补偿方法叠加剖面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我们以某沙漠地震资料为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 差补偿方法的详细过程,该沙漠地震资料采用的最大偏移距为7990米,速度相对 较低,在叠加剖面上3000ms时间段叠加速度在3000m/s左右,远道的动校正两相 对较大,且在该地区发育有较强的多次波,需要按照多次波的速度进行动校正来 压制多次波,然后在进行反动校正后进行常规处理,对动校正的精度要求较高。

a首先对整条测线进行速度分析,得到整条测线的叠加速度模型,速度的横向间 隔应不大于500米,速度的纵向间隔浅层不超过200毫秒,并对速度的进行叠加 效果验证,确保速度的精度。

b对速度进行平滑处理,平滑的长度横向上以3到5个采样点为宜。纵向上以 400毫秒为基准,平滑的目的是减少奇异值。平滑后在纵向上产生等间距的网格, 采用差分的方法求取速度在纵向上的梯度即速度在每一时间间隔的增加量即: 其中t0为网格点的时间,Δt为时间上的间隔,为t0时的速 度。

c根据常规的动校正公式,进行常规的动校正计算,计算地震记录的每一样点值 的动校正量即近似的相对时移x为偏移距。

d根据平滑后等间距的网格速度在纵向上的梯度即速度在每一时间间隔的增加 量Δv,我们可以求得不同偏移距地震记录的纵向速度因为时移而产生的速度差 δv=δtΔtΔv;

e根据d过程中所求出由于时移而产生的速度差,利用动校正公式求取由于速度 差的存在而产生的动校正误差;

记动校正误差为Δt′,那么Δt=(x2(vt0+δv)2+t0-t0)-(x2vt02+t0-t0)

即:Δt=Δt2x2(Δtvt0+Δvδt)2+t0-x2vt02+t0

f对常规动校正后的道集,进行因速度时移而产生的动校正量进行误差补偿, 即在动校正的基础上再加上补偿校正量Δt′,如果是反动校正,调整校正的时差 方向采用相同的方法即可。

采用常规动校正方法与采用大偏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叠加剖面 比较如图1所示,其中左边为常规动校正后叠加剖面图,右边为采用本发明大偏 移距动校正速度时移误差补偿方法后得到叠加剖面图,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发 明能够提高动校正以及反动校正的精度,从而更有力与地震记录的同相叠加,改 善资料处理的成像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