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

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可通过关闭下游节制闸,将污染物控制在闸内,通过计算下游各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可判断关闭下游节制闸的具体位置,解决了无法确定关闭下游具体节制闸及何时关闭的问题,具有物理概念清晰、计算量小、结果直观等优点,可为渠道污染事故原位处置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3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50/06 申请日:2014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渠道突发 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引水渠道跨越长度大,干渠交叉建筑物众多,易发生突发水污染事 件。突发水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水污染,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 放途径,是突然发生,瞬时或短时间内大量地排放污染物质,对环境造 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强、危害程 度高、管控难度大、处置时间紧等。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置不当或不及时, 将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危害,甚至发生停水、人员伤亡等。

目前所见关于突发污染事故的专利多为处置方法、模型预测、预警 系统等方面的专利,未见对渠道内污染物限制扩散方面的专利,如一种 基于云技术的突发性水环境风险预测系统及方法(CN104050388A)、基 于物联网的大型水域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系统和方法(CN103236020A)、 基于水动力约束原理的突发水污染生物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03149336A)、一种廊道式水质污染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 (CN103105398A)、突发水污染事件监控预警系统(CN102855526A)等。

实际上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后,为了方便快速处置、减少污染影响 的范围和程度,首先应限制污染物影响的范围,尽量减少受污染水体总 量。对渠道而言,可采用限制扩散的调控技术,即在一定时间内关闭下 游节制闸将污染物限制在闸内,然后再进行集中处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渠道突发 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以使在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可快 速处置、减少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 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污染物泄漏点下游节制闸最晚关闸时间,该最晚关闸时间 即临界关闸时间,在所述临界关闸时间内关闭下游节制闸以将污染物限 制在下游节制闸内,所述临界关闸时间的计算方法为:

1.1)计算污染物泄漏至开始闭闸时间间隔t(min)内污染团峰值 输移距离Dv

Dv=60vst              式1)

式1中,vs为时间间隔t(min)内污染团峰值输移速度;

1.2)开始闭闸至水体静止污染团峰值输移距离DR包扩两部分,即 节制闸完全关闭的时间tclose tclose(min)内水体输移距离DM DM和水流往复 污染团输移距离DF DF

DM=0.5×60×vstclose            式2)

DF=Catclose+Cb                  式3)

DR=DM+DF=0.5×60×vstclose+Catclose+Cb         式4)

式中:vs为关闸前水流速度(m/s);

Ca和Cb分别为拟合参数;

1.3)在T(T=t+tclose)时间内污染团纵向长度W表示为:

v=dσx2/dt                   式5)

W=0Tvdt=Cc60(t+tclose)0.5                   式6)

式中:v为污染团纵向拉伸速度,Cc为纵向拉伸系数;

1.4)计算临界关闸时间:

Dv+DM+DF+0.5W<L                   式7)

式7)中:L为污染物泄漏点至下游节制闸的距离;

将式1)、式2)、式3)、式6)代入式7)即可得到一个关于t的非 线性方程:

60vst+0.5×60×vstclose+Catclose+Cb+0.5Cc60(t+tclose)0.5<L   式8)

利用式8)即可求得污染物泄漏点至开始闭闸的时间间隔t(min), 即为临界关闸时间;

2)利用步骤1)计算污染物泄漏点下游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 间,若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小于实际操作时间,则关闭该节制闸 将无法限制污染物在该节制闸内,需计算下游第二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 间;

3)以下节制闸依次类推,直至临界关闸时间大于实际时间,该节 制闸即为需要关闭的节制闸。

其中:式8)中污染物泄漏点至开始闭闸的时间间隔(t)使用迭 代法进行求解的方法为:

令函数f(t)为:

f(t)=60vst+0.5×60×vstclose+Catclose+Cb+0.5Cc60(t+tclose)0.5-L

则函数的导数f'(t)为:

f(t)=60vs+0.25Cc60(t+tclose)-0.5

tn+1=tn-f(tn)f(tn)

当|tn+1-tn|小于某一微小变量,tn+1即为临界关闸时间。

本发明的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解决了无 法确定关闭下游具体节制闸及何时关闭的问题,具有物理概念清晰、计 算量小、结果直观等优点,可为渠道污染事故原位处置技术提供技术支 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渠道突发水污染事故限制扩散的调控方法在intel fortran 11.1上开发,运行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详细流程 如下,

1、首先输入基本参数,包括节制闸完全关闭时间tclose、纵向拉伸系 数Cc等参数;

2、计算污染物泄漏点下游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计算方法 为:

2.1)计算污染物泄漏至第一个节制闸开始关闭时的时间间隔t (min)内污染团峰值输移距离Dv

Dv=60vst               式1)

式1中,vs为时间间隔t(min)内污染团峰值输移速度,为已知 量;

2.2)第一个节制闸开始关闭至水体静止污染团峰值输移距离DR包 扩两部分,即第一个节制闸完全关闭的时间tclose(min)内水体输移距离 DM和水流往复污染团输移距离DF

DM=0.5×60×vstclose                式2)

DF=Catclose+Cb               式3)

DR=DM+DF=0.5×60×vstclose+Catclose+Cb          式4)

式中:vs为关闸前水流速度(m/s),为已知量;

Ca和Cb分别为拟合参数,可根据水动力模拟结果拟合求出或者类比 相关工程给出;

tclose为第一个节制闸完全关闭时间,可根据节制闸的特性进行设置;

1.3)在T(T=t+tclose)时间内污染团纵向长度W表示为:

v=dσx2/dt                  式5)

W=0Tvdt=Cc60(t+tclose)0.5                   式6)

式中:v为污染团纵向拉伸速度,可参考《南水北调中线明渠段 事故污染特性模拟方法研究》;

Cc为纵向拉伸系数,可根据文献或者类比相关工程给出;

1.4)计算临界关闸时间:

Dv+DM+DF+0.5W<L                式7)

式7)中:L即为污染物泄漏点至第一个节制闸的距离,可实际测 量得出;

将式1)、式2)、式3)、式6)代入式7)即可得到一个关于t的非 线性方程:

60vst+0.5×60×vstclose+Catclose+Cb+0.5Cc60(t+tclose)0.5<L   式8)

利用式8)即可求得污染物泄漏点至第一个节制闸开始关闭的时间 间隔t,该时间间隔t即为污染物泄漏点下游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 间;

3、第一个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小于实际操作时间,则关闭该节制 闸将无法限制污染物在第一个节制闸内,需计算下游第二个节制闸临界 关闸时间;

4、以下节制闸依次类推,直至临界关闸时间大于实际时间,该节 制闸即为关闭的节制闸;

5、最后输出闸址信息及其临界关闸时间。

式8)中污染物泄漏点至开始闭闸的时间间隔(t)可使用迭代法 进行求解,其求解方法为:

令函数f(t)为:

f(t)=60vst+0.5×60×vstclose+Catclose+Cb+0.5Cc60(t+tclose)0.5-L

则函数的导数f'(t)f'(t)为:

f(t)=60vs+0.25Cc60(t+tclose)-0.5

tn+1=tn-f(tn)f(tn)

当|tn+1-tn|小于某一微小变量,tn+1即为临界关闸时间。

临界关闸时间控制方程f(t)为非线性方程,方程含有多解,使用迭 代法进行求解可能会出现不符合物理现象的解,此时初始值的选取尤为 重要。为确保解的合理性,临界关闸时间可表示为污染物泄漏点至下游 节制闸距离L与水体流速vs的比值。

本发明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可通过关闭下游节制闸,将污染物控制在 闸内,通过计算下游各节制闸临界关闸时间,可判断关闭下游节制闸的 具体位置,解决了无法确定关闭下游具体节制闸及何时关闭的问题,具 有物理概念清晰、计算量小、结果直观等优点,可为渠道污染事故原位 处置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