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

一种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法以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工艺,实施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当核相预乳液加入量为40~85wt%时,开始向核相预乳液储罐中以一定速度滴加入壳相预乳液,保持饥饿态实施乳液聚合。本发明所制备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的核、壳相间有一个过渡层,因此核、壳相结合性好,不易剥离。所获得乳液的乳胶膜不仅硬度高、成膜温度低,而且乳胶膜不会“发雾”,粘连性也大幅降低。本发明得到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不仅具有核壳结构,而且其氟含量呈梯度分布,涂膜拒水性好,可用于涂料、纺织品防水防油剂的聚合物组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875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66778.9

  • 发明设计人 王前进;张存社;习娟;成西涛;

    申请日2014-10-22

  • 分类号C08F220/14(20060101);C08F220/18(20060101);C08F220/06(20060101);C08F220/58(20060101);C08F220/22(20060101);C08F220/28(20060101);C08F222/14(20060101);C08F230/08(20060101);C08F2/26(20060101);C08F2/30(20060101);

  • 代理机构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彭冬英

  •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科技二路7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49: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26

    授权

    授权

  • 2015-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220/14 申请日: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氟量梯度分 布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简称氟丙乳液)是一种新型、高性能丙烯酸酯乳 液,除具有丙烯酸树脂抗老化、保色保光等特性外,含氟单体的加入大大提高了 树脂的耐水性、耐油性、耐候性、耐溶剂性和耐沾污性。氟丙树脂的这些性能与 其含氟量密切相关,含氟量高乳胶膜性能优异,含氟量低乳胶膜性能提升不大。 如何在含氟量一定的情况下,使聚合物外层具有尽可能高的氟元素含量,最大程 度发挥含氟单体的作用是含氟聚丙烯酸酯合成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

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制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将含氟丙烯酸酯单 体用于壳相,可以提高乳胶膜表面层的含氟量。同时,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也便 于通过调节核/壳相组成制备硬度高、成膜温度低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 但由于核/壳乳液的核、壳相组成不同,其核相聚合物与壳相聚合物存在折射率 差异,并可能导致乳液膜的“发雾”,同时低的壳相玻璃化温度虽然能降低聚合 物的最低成膜温度,但却增加了乳胶膜的粘连性。此外,核、壳相组成的差异也 会导致聚合过程中新生乳胶粒子和凝胶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 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单体预乳化液制备

将去离子水加入阴离子和非离子复配的复合乳化剂中,搅拌至乳化剂完全溶 解,得到复合乳化剂水溶液;将核相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中, 1000r/min~5000r/min机械搅拌10~30min,得到含固量为30~50wt%的核相预乳 液;将壳相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功能性单体加入复合乳化剂水 溶液中,用高剪切乳化机于3000r/min~20000r/min搅拌1~10min,得到含固 量为40~55wt%的壳相预乳液;

(2)种子乳液制备

将核相预乳液的10~30wt%与3~10倍于其质量的复合乳化剂水溶液、引发剂 水溶液加入到反应瓶中,引发剂水溶液加入量为引发剂水溶液总量的20~40%, 加热至60~85℃,待体系有蓝色荧光时,开始计时;

(3)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

待反应釜中乳液有蓝色荧光时,计时10~30min后开始滴加入除去第(2) 步中所用的剩余核相预乳液和引发剂水溶液,引发剂水溶液加入量为引发剂水溶 液总量的30~70%;当加入的核相预乳液质量为其总质量的40~85%时,开始向核 相预乳液储液罐中滴加壳相预乳液,并保持“饥饿态”进料,1~6h加完壳相预 乳液,保温0.5~1h,补加引发剂水溶液,引发剂水溶液加入量为引发剂水溶液 总量的10~30%,然后保温反应0.5~2h,降温至30~45℃,调节pH=7~8,过滤, 出料,得到的乳液即为具有核/壳结构,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

复合乳化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物。其中,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 苯醚二磺酸钠、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A50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一 种或几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平平加(O)、脂肪酸聚氧乙烯醚酯、脂肪酸失水山梨 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用量为丙烯酸类单体总质量的1.0wt%~ 5.0wt%,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1:3~3:1。

核相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 酯、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 羟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壳相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 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十二 醇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丙烯酸十八醇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中的一种或 几种;功能性单体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乙烯 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丙 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酰氧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含氟烷基丙 烯酸酯的结构为:

其中,R1=H,CH3;Rf为C1~6烷基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由氟原子替换的多 氟烷基。

梯度含氟层的制备方法为,当核相预乳液加入反应体系的质量为其总质量的 40~85wt%时,开始以一定流速向核相预乳液储液罐中注入壳相预乳液,然后保 持“饥饿态”加料法进行加料,保温反应,直至所有的预乳液全部加完。

所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偶 氮二异咪唑啉盐酸盐(VA-044),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VA-061)中的一种或几 种;所有单体预乳液加完后补加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叔丁基过氧化 氢-焦亚硫酸钠、甲醛合次硫酸钠、过氧化氢-FeSO4、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V-50)中的一种或几种;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2wt%~1.5wt%。

与现有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含氟丙烯酸 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的核、壳相间有一个过渡层,因此核、壳相结合性好,不易剥 离。在聚合时不会由于核、壳相组成差异造成大量新乳胶粒子和凝胶的产生。所 获得乳液的乳胶膜不仅硬度高、成膜温度低,而且乳胶膜不会“发雾”,粘连性 也大幅降低。本发明得到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不仅具有核壳结构,而且其 氟含量呈梯度分布,涂膜拒水性好,可用于涂料、纺织品防水防油剂的聚合物组 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单体预乳化液制备

将117.2g去离子水加入1.6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1.2g十二烷基磺 酸钠(SDS)中,搅拌至乳化剂完全溶解,得到复合乳化剂水溶液。将30g甲基 丙烯酸甲酯和10g丙烯酸丁酯缓慢加入25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中,3000r/min机 械搅拌20min,得到核相预乳液;将15g甲基丙烯酸甲酯、30g丙烯酸丁酯、2g 甲基丙烯酸、3g N-羟甲基丙烯酰胺、10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加入40g复合乳化 剂水溶液中,用高剪切乳化机于20000r/min转速剪切10min,得到壳相预乳液。

(2)种子乳液制备

将13g核相预乳液、25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3g 5wt%过硫酸钾水溶液加入 到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8~80℃,保温反应。待体系有蓝色荧光时,即表示已经 生成种子乳液。此时,开始保温反应。

(3)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

保温反应15min后,开始以0.87ml/min的速度滴加入剩余52g核相预乳液, 并于45min滴加完2g 5wt%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当滴加核相预乳液45分钟后, 核相预乳液质量为其总质量的80%时,开始以0.58ml/min的速度向核相预乳液 罐中滴加壳相预乳液,同时滴加2ml 5wt%的过硫酸钾水溶液,保温反应,约 3h15min滴加完壳相预乳液和引发剂,保温反应1h,再补加1g 5wt%的过硫酸钾 水溶液,保温熟化2h。然后降温至体系温度为45℃,用浓氨水调节乳液pH=7~8, 搅拌降温至室温,200目滤布过滤,出料。得到的具有蓝光的乳液即为氟含量梯 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

所获得乳液的含固量为49±2wt%,离心稳定性:3000r/min×15min离心不 分层漂油。该乳液膜的邵氏硬度为H,成膜温度9℃。

实施例2:

(1)单体预乳化液制备

将120g去离子水加入3.0g A501和2.0g平平加O25中,搅拌至乳化剂完 全溶解,得到复合乳化剂水溶液。将40g甲基丙烯酸甲酯缓慢加入25g复合乳化 剂水溶液中,3000r/min机械搅拌20min,得到核相预乳液;将10g甲基丙烯酸 甲酯、30g丙烯酸丁酯、1.5g甲基丙烯酸、4.0g丙烯酸羟乙酯、10g丙烯酸十 二氟庚酯加入40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中,用高剪切乳化机于20000r/min转速剪 切10min,得到壳相预乳液。

(2)种子乳液制备

将6.5g核相预乳液20.0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2.0g 5wt%过硫酸铵水溶 液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加热至78~80℃。待体系有蓝色荧光时,即表示已经生成 种子乳液。此时,开始保温反应。

(3)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

保温反应30min后,开始以0.65ml/min的速度滴加入剩余58.5g核相预乳 液,并于50min滴加完3g 5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当滴加核相预乳液50min后, 核相预乳液质量为其总质量的60%时,开始以0.59ml/min的速度向核相预乳液 罐中滴加壳相预乳液,同时滴加2ml 5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保温反应,约3h 滴加完壳相预乳液和引发剂,保温反应1h,再补加1g 5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 保温熟化2h。然后降温至体系温度为40℃,用氢氧化钠调节乳液pH=7~8,搅拌 降温至室温,200目滤布过滤,出料。得到的具有蓝光的乳液即为氟含量梯度分 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核/乳液。

所获得乳液的含固量为50±2wt%,离心稳定性:3000r/min×15min离心不 分层漂油。该乳液膜的邵氏硬度为H,成膜温度0℃。

实施例3:

(1)括以下步骤:

(1)单体预乳化液制备

将120.0g去离子水加入2.0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2.0g十二烷基磺 酸钠(SDS)中,搅拌至乳化剂完全溶解,得到复合乳化剂水溶液。将38.0g甲 基丙烯酸甲酯和2.0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缓慢加入30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中, 2500r/min机械搅拌30min,得到核相预乳液;将2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1.0g 丙烯酸丁酯、3.0g丙烯酸羟丙酯、10.0g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乙烯基三(2-甲 氧基乙氧基)硅烷5.0g加入35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中,用高剪切乳化机于 10000r/min转速剪切10min,得到壳相预乳液。

(2)种子乳液制备

将14.0g核相预乳液25g复合乳化剂水溶液、0.15g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 盐(V-50)水溶液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加热至60℃。待体系有蓝色荧光时,即 表示已经生成种子乳液。此时,开始保温反应。

(3)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

保温反应20min后,开始以0.70ml/min的速度滴加入剩余56g核相预乳液, 并于1h滴加完1.0g 10wt%的V-50水溶液。滴加核相预乳液1h后,核相预乳液 质量为其总质量的80%时,以0.33ml/min的速度向核相预乳液罐中滴加壳相预 乳液,同时开始滴加1.0g 10wt%的V-50水溶液,保温反应,约3h滴加完壳相 预乳液和引发剂,保温反应1h,再补加0.05g V-50水溶液,保温熟化1h。然后 降温至体系温度为40℃,用浓氨水调节乳液pH=7~8,搅拌降温至室温,200目 滤布过滤,出料。得到的具有蓝光的乳液即为氟含量梯度分布的含氟聚丙烯酸酯 核/壳乳液。

所获得乳液的含固量为50±2wt%,离心稳定性:3000r/min×15min离心不 分层漂油。该乳液膜的邵氏硬度为3H,成膜温度1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