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有可横向于针床运动的导纱器的平针针织机

带有可横向于针床运动的导纱器的平针针织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可横向于针床运动的导纱器的平针针织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这样的平针针织机,即其带有至少一个针床和可运动越过该针床的滑架以及一个或多个导纱器(11),该导纱器(11)可沿着至少一个导纱器导轨运动,其中不依赖于滑架驱动该一个或多个导纱器(11),并且该一个或多个导纱器此外可在水平的方向上横向于至少一个针床的纵向方向受限制地运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200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33642.0

  • 申请日2014-08-29

  • 分类号D04B15/54;D04B7/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万欣

  • 地址 德国罗伊特林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49: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4B15/54 专利号:ZL2014104336420 登记生效日:2022072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H. 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卡尔迈耶研发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德国罗伊特林根 变更后权利人:德国奥伯特绍森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4-26

    授权

    授权

  • 2015-04-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4B15/54 申请日:201408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针针织机(Flachstrickmaschine,有时称为横机),其带有至少一个针床和可运动越过该针床的滑架(Schlittenn)以及一个或多个导纱器,该导纱器可沿着至少一个导纱器导轨运动,其中不依赖于滑架驱动该一个或多个导纱器。

背景技术

与通过平针针织机的滑架来携带导纱器相比,导纱器的独立驱动开启用于针织品的更多图案可能性并且节省了滑架动程,在通过滑架驱动导纱器情况时滑架动程常常单独对于导纱器的正确定位是必要的并且提高总针织时间。

导纱器不仅可沿着导纱器导轨运动而且能够通过线性的运动或通过摆动从针空间(Nadelraum)中抬起,也就是说被切换到不起作用的位置中。然而已知的机器的导纱器至今在水平的方向上仅仅能在针床纵向方向上运动并且因此仅仅可在一个功能层中要么输送纱线用于垫纱组织(Legebindung)(纬纱、经纱)要么将纱线输送到起针织作用的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如此进一步改进平针针织机,即利用一个或多个导纱器可使纱线在多个方向中运动并且由此提高机器的图案多样性。

该目标通过这样的平针针织机来实现,即该平针针织机带有至少一个针床和可运动越过该针床的滑架以及一个或多个可沿着至少一个导纱器导轨运动的导纱器,其中不依赖于滑架驱动一个或多个导纱器,该平针针织机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纱器此外可在水平的方向上横向于至少一个针床的纵向方向受限制地运动。

通过一个或多个导纱器的这种更大的运动自由度可在平针针织机上得到新的图案可能性,该图案可能性至今仅仅可利用特殊机器如经编针织机或柯登机制造。

因而可利用至少一个导纱器在一个线圈列中将经纱线、纬纱线、添纱纱线(Plattierfaden,有时称为面子纱)或绒头纱线和其中任意的组合插入到至少一个针床的挺出的针中。此外可以实现,利用至少一个导纱器可将纱线曲折形地越过多个编织列插入到至少一个针床的挺出的针中,也就是说也产生纱线交织。

此外能够利用至少一个导纱器通过导纱器在至少一个针床的纵向方向上并且横向于纵向方向的运动使纱线部分地或完全地缠绕一个或多个挺出的针。

在此当至少一个导纱器可横向于针床纵向方向在两个方向上运动时是有利的。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平针针织机中至少一个导纱器也可在高度方面调节,也就是说离开针空间被引入导纱器的不起作用的位置中。

一个或多个导纱器的侧向运动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在平针针织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导纱器导轨以可围绕水平的轴线摆动的方式被安置。由此所有的在导轨上引导的导纱器可同时摆动。导纱器导轨能够在此可类似于经编针织机的梳栉使联合成组群的导纱器共同运动。

备选地或附加地至少一个导纱器的导纱部件能够可偏心旋转地固定在可沿着导纱器导轨运动的导纱器盒处。由此导纱器或者(更确切地说)其顶端的运动也能利用导纱部件横向于针床纵向方向而实现。如果可同时摆动导纱器导轨,则产生用于使该一个或多个导纱器运动的附加的自由度。

在此导纱部件能够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通过弯曲的(abgekr?pften)导纱器臂固定在导纱器盒处,然而其中导纱器臂现在以可围绕垂直的轴线摆动的方式布置在导纱器盒处。

导纱部件可以是梭子(Nüsschen)或管状件(R?hrchen)。在位置条件狭窄时并且当不同的纱线应该插入到相邻的针中时,管状件是有利的。此外在至少一个导纱器处也可布置纱线制动器或纱线夹持器。

此外当平针针织机具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纱器导轨运动的夹持切割装置时,单个的导纱器能够装备有吹纱装置(Fadenblaseinrichtung)并且利用夹持切割装置一起吹入特别的纱线材料,例如用于在织物中加衬(Auffüttern)有功能袋。

此外本发明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平针针织机的用途,该平针针织机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制造带有经编组织(Kettenwirkbindung)、带有选择性地或完全地添纱的嵌花图案或带有地经纱线(Stehfaden)的织物,即利用至少一个导纱器将经纱线、添纱纱线或地经纱线部分地或完全地缠绕至少一个针床挺出的针。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不同的应用。

其中:

图la,lb在示意性的正视图中显示了带有导纱器导轨的平针针织机的滑架;

图2在示意性的视图中显示了通过可横向于针床纵向方向运动的导纱器给织针缠绕纱线;

图3显示了导纱器的运动的示意图和用于制造稀松的(offen)经平组织(Trikotbindung)的成圈过程;

图4显示了导纱器的运动的示意图和用于制造紧密的(geschlossen)经平组织的成圈过程;

图5a-5e在示意性的图示中显示了纱线插入(Fadeneinlage)的不同的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la,lb显示了带有三角系统2,3的此外没有进一步示出的平针针织机的滑架1,该三角系统2,3可运动越过平针针织机的此处没有示出的前面的和后面的针床。在图la中在滑架1和三角系统2,3之间连续并排地布置有多个导纱器导轨4,所有的导轨4可围绕纵向轴线L在双箭头5的方向上摆动。由此可实现布置在导纱器导轨4处的此处未示出的导纱器的横向于滑架1的运动方向的相应的摆动运动。

除了摆动运动之外附加地也能在双箭头6的方向上侧向地移动导纱器导轨4。这个线性的运动也被传递到可在导纱器导轨4中运动的导纱器上。

在图lb中显示的配置与来自图la的配置在以下方面不同,即此处导纱器导轨4'布置在圆弧上。导纱器导轨4'也可围绕纵向轴线L'在双箭头5'的方向上摆动并且可在双箭头6'的方向上水平地移动。

图2显示了织针10和导纱器11,对于导纱器来说基本上仅仅示出了以导纱器梭子(Fadenführernüsschen)的形式的导纱部件12。导纱部件12已经利用纱线13在针钩10.2和用于封闭针钩10.2的针舌10.3之间缠绕针10的针杆10.1。这仅仅在以下情况下才可实现,即当导纱部件12不仅可在此处未描述的针床(针10以可在双箭头14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置在该针床中)的纵向方向上运动时,其中针床的纵向方向垂直于图平面伸延。导纱部件12还必须可横向于针床的纵向方向在双箭头15的方向上运动。另外导纱器11具有专用的、此处未详细描述的驱动器,从而其运动不依赖于平针针织机的滑架,滑架的针织系统(Stricksystem,有时称为成圈系统)通过三角曲线(Schlosskurve)引起针10在双箭头14方向上的运动。也可实现利用纱线13多次缠绕针10。由此导纱器11尤其适于将附加纱线如添纱纱线、经纱线或纬纱线和类似者插入到针10中。

在图3中图解说明了所谓的稀松的经平组织的形成。这样的组织至今仅仅可在经编针织机上制造。通过经平组织能够赋予针织物或针织品特别的弹性。

图3在左侧上从下向上显示了导纱器FF1(以箭头符号表示)越过平针针织机的前面的针床V的针A-I和越过平针针织机的后面的针床H的针a-i的运动。在序列1中导纱器FF1从左向右将纱线20插入到前面的针床V的针C的钩部中。然后导纱器FF1在针床V的方向上运动直至到针D后面并且在序列2中从右向左将纱线20插入到针D的钩部中。

随后使导纱器FF1运动返回直至到针C前。然后在接下来的序列中重复序列1和2的步骤。因为导纱器FF1不仅可在针床V,H的纵向方向上运动,而且可横向于针床V,H的纵向方向运动,因此导纱器FF1能够围绕针C和D的杆插入纱线20,从而保证可靠的纱线插入,如在显示了纱线行进路线(Fadenverlauf)的图2的右侧上所图解说明的那样。纱线20是经纱线,该纱线通过其在两个方向中偏移的接结(Einbindung)赋予织物高的弹性。利用两个针床V,H的其它的针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纱线制造具有任意的组织的基底织物。

以相似的方式也可制造紧密的经平组织,如在图4中加以说明的那样。导纱器FF1在此完全地围绕针C和D。

制造经平组织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平针针织机的可实现的应用的一个示例。代替经纱线也可插入纬纱线、绒头纱线或添纱纱线。

在图5a中显示了在一定的针织范围中分别利用导纱器插入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纱线Fl,F2的第一方案。第一序列显示了在将纱线插入到挺出的针33,34中之前两个可在导纱器导轨FS中沿纵向移动并且可横向于此运动的导纱器FF1,FF2的初始位置。在第二个序列中导纱器FF1,FF2在导纱器导轨FS中向右运动并且因此将纱线Fl,F2插入到针33,34中。随后插入的纱线Fl,F2被弯纱(kulieren),如在序列3中显示的那样。

在图5b中示出的第二方案中,利用三个不同的导纱器FF1,FF2,FF3将三个相同的或不同的纱线Fl,F2,F3无间隙地插入到所有的针38中。为此挺出针38。为了可使纱线在两个相邻的针38之间运动穿过,导纱器FF1,FF2,FF3在这种方案中构造为管状导纱器(R?hrchenfadenführer)。在序列2中导纱器FF1,FF2,FF3首先向右并且然后向后运动,以为了能将三个不同的纱线Fl,F2,F3可靠地插入到针38的钩部中。随后利用针织系统织完(abstricken)插入的纱线Fl到F3。

图5c显示了这样的纱线插入,即在其中在第一导纱器导轨FS1中引导两个导纱器FF1,FF2。此外设置有第二导纱器导轨FS2,在其中引导另一导纱器FF3,该另一导纱器FF3将纱线插入到所有的针39中。如在第二个序列中示出的那样,首先导纱器FF1,FF2将纱线Fl,F2插入到几个针中。随后通过导纱器FF3实行纱线插入到所有针39中。最后在序列4中利用共同的针织系统织完全部的纱线。

在图5d中显示了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平针针织机进行的纱线插入的另一方案。在此设置三个不同的导纱器导轨FS1,FS2和FS3。在导轨FS1中可移动地安置有两个导纱器FF1和FF2。在序列2中这两个导纱器在向右的运动中分别将纱线Fl和F2插入到挺出的针45,46中。随后这些针45,46利用第一针织系统弯纱。然后在序列3中挺出其它的针组47,48并且利用在导轨FS2中引导的导纱器FF3将纱线F3插入到这些针47,48中并且利用第二针织系统弯纱。在第四序列中挺出另外的针组49,50并且利用第四个导纱器FF4将另外的纱线F4插入到针组49,50中并且利用另一针织系统使纱线F4弯纱。在序列5中显示了在所有针的弯纱后的最终状态。

在图5e中显示的方案情况下同样地设置三个导纱器导轨FS1,FS2,FS3和四个导纱器FF1,FF2,FF3和FF4。挺出所有的针51。然后在序列2中使导纱器FF1和FF2向右运动,以为了将纱线F1和者F2插入到所有的针51中。随后在第三个序列中利用附加的导纱器FF3和FF4将附加的纱线F3和F4插入到选择的针(嵌花彩色区域)中。随后利用针织系统使全部的针弯纱,由此得到该在序列4中显示的织纹。产生了纯正的(echt)嵌花织物,其在一些区域中添纱。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