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放射治疗装置

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放射治疗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放射治疗装置,由于限光装置的调整作用,使得射线的发散区大大收缩,同时半影区大大减少,半影区可减少到≤±1mm,从而可以准确定位治疗,为少分次、大剂量治疗提供了条件,增设切换装置,在切换装置上预先安置好常用的或需要的限光装置,然后根据需要利用切换装置进行更换限光装置的作业,不需要人工拆卸安装,并可在已安置好的限光装置之间任意切换,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昂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382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17577.0

  • 发明设计人 姚毅;

    申请日2013-07-26

  • 分类号A61N5/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32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彭益波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园A2楼326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7

    授权

    授权

  • 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5/10 申请日:201307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与加速器治疗仪配合使用的 

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放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肿瘤(靶区)进行放射治疗时,需要给肿瘤的精确定位。在3D空间中,医生或物理师首先在CT室扫描病人的CT图像,通过算法将一系列CT图像重建成三维图像,此时,可定位三维图象中肿瘤的三维坐标。然后医生或物理师将病人放置到加速器室进行复位,将肿瘤的三维坐标与加速器的治疗等中心(isocenter)精确重合。最后开始治疗。目前的放射治疗设备为保护健康组织免受损害,一般使用定制的遮光板或使用可调整通孔形状的叶片准直装置IMRT,因为加速器1发射的射线为锥形,如图1所示,其穿过遮光板或叶片准直装置2后形成的半影区3≤±4mm,其半影区3依然较大,危害健康组织,为减少损害,只能采取小剂量多次照射的治疗方案,一般大于七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成本和病人的负担。目前也有使用特定形状(也可以是圆孔)通孔的限光筒进行SRS大剂量治疗,限光筒可以将半影区缩小到≤1mm,性能优异,但是为了减少穿透限光筒材质的射线剂量,需要限光筒具有一定的厚度,目前一般为8cm左右,导致其重量体积较大,更换校准不易,费时费力,由于限光筒的孔径固定,不是连续可调,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病患频繁更换限光筒,导致作业非常低效繁复,机器利用率低下,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启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有效减少半影区,可大剂量少分次治疗,又具有方便操作高效率的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放射治疗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约束射线照射范围以缩小半影区的限光装置,和

用于切换不同规格限光装置的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有用于匹配安装所述限光装置的限光装置安装部,以及驱动所述切换装置按设计要求运动的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光装置安装部为与所述限光装置外形匹配的通孔或卡设装置。 

优选的,所述切换装置设有一沿中轴旋转的托架,所述限光装置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托架上,所述限光装置均固定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托架上。 

优选的,所述限光装置为限光筒,所述限光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一从上到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线段闭合曲线,并且其包络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外壳及镶嵌于所述外壳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铅质层,或灌注于所述外壳内的铅质层。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包络面沿中轴线的纵向剖线向上汇聚于一点。 

优选的,所述限光装置上方还设有叶片准直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光装置的高度为1.5cm-4cm。 

优选的,所述叶片准直装置的高度在4-9c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装置,所述放射治疗装置的加速器的下方设置有上述的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限光装置的调整作用,使得射线的发散区大大收缩,同时半影区大大减少,半影区可减少到≤±1mm,从而可以准确定位治疗,为少分次、大剂量治疗提供了条件,增设切换装置,在切换装置上预先安置好常用的或需要的限光装置,然后根据需要利用切换装置进行更换限光装置的作业,不需要人工拆卸安装,并可在已安置好的限光装置之间任意切换,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昂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另外将限光筒的高度缩减到1.5cm-4cm,大大的减轻了限光筒的体积和重量,可以方便的更换,同时配合叶片准直器一起使用,利用叶片准直器的叶片厚度与限光筒的厚度叠加,使得穿透叶片准直器和限光筒的射线衰减到安全的范围,因此叶片准直器可以一直固定在设备上,因此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产生的半影区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后半影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限光筒的示意图。

图4和图6是本发明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限光筒和叶片准直装置叠加使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限光筒及放射治疗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加速器  2.叶片准直装置   3.半影区  4.限光筒  41.本体     42 .通孔    6. 切换装置  61.托盘  611.安装部   62.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一种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约束射线照射范围以缩小半影区的限光装置,和用于切换不同规格限光装置的切换装置6,所述切换装置6设有与所述限光装置数量相同或大于限光装置数量的并用于匹配安装所述限光装置的限光装置安装部611,以及驱动所述切换装置按设计要求运动的传动装置62。

所述限光装置安装部611为与所述限光装置外形匹配的通孔或卡设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光装置安装部611设置在一个沿中轴旋转的托架61上,所述限光装置均固定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托架61上。在托架61上按照需要的数量设置限光装置安装部611,在上述限光装置安装部611中安装若干需要规格的限光装置,在需要的时候将所需规格的限光装置旋转到工作位置,要改变限光装置规格时,只需要旋转托架611即可方便快捷的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光装置为限光筒4,所述限光筒4包括本体41,所述本体41设有一从上到下贯穿的通孔42,所述通孔4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线段闭合曲线,并且其包络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示的限光筒4,包括本体41,所述本体41设有一从上到下贯穿的通孔42,所述通孔42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根据需要为多线段闭合曲线,如正8边形,正24边形等,其线段数量可以任意选定),并且其包络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整体效果为锥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有阶梯的喇叭形等)。所述本体用铅或铅合金或其它能阻隔射线穿透的金属、合金制备。本体的高度为2cm,也可以根据需要,比如配合叶片准直器的厚度选择1.5cm、2.5cm、3cm、3.5cm或4cm,或者1.5cm到4cm之间的任一数值。在叶片准直器为现有参数的情况下,2cm为最佳厚度。将限光筒的高度从现有的8cm缩减到4cm以下,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利于和叶片准直器叠加使用, 

本实施例中,见图5,托架61上等选择半径设置有8个安装部611,每个安装部611上装设有一个限光装置(这里用的是限光筒),驱动装置62可以驱动托盘61旋转,以将指定尺寸的限光筒4切换到加速器1下面的工作位置,本发明可根据需要预装多个常用尺寸或其他设定尺寸的限光筒,并根据需要将需要的限光筒切换到工作位置,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本体41包括外壳及镶嵌于所述外壳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铅质层,或灌注于所述外壳内的铅质层。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加工制备,其它材质的金属制备外壳,加工工艺更简单,外观可以做得更美观,隔离射线的主要还是靠固定于外壳上的铅质层来完成,如果将外壳制成带有中空腔体的双层壳体,则可将铅融化后灌注于上述腔体中,制造工艺及成本更低。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包络面沿中轴线的纵向剖线21向上汇聚于一点,该点的位置在安装到放射治疗设备上时与减速器发射源的位置一致。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所述托架61上方还设有叶片准直装置2,所述叶片准直装置即通常所说的可调整光栅,光栅由两组相对设置的多个叶片组成,通过控制叶片的水平移动位置,使叶片之间形成一个和病灶形状相似的通孔,以提高射线照射的准确性,避免伤害健康组织。将叶片准直装置2与限光筒本体41进行垂直叠加,进一步对产品性能进行优化,一是对照射区域进行优化,使其形状与病灶更吻合,二是大大降低半影区面积。

所述叶片准直装置的高度在4-9cm之间的任意数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装置,所述放射治疗装置的加速器的下方设置有上述的放射治疗装置用半影区调整装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限光装置的调整作用,使得射线的发散区大大收缩,同时半影区大大减少,半影区可减少到≤±1mm,从而可以准确定位治疗,为少分次、大剂量治疗提供了条件,增设切换装置,根据需要利用切换装置进行更换限光装置的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供了昂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另外将限光筒的高度缩减到1.5cm-4cm,大大的减轻了限光筒的体积和重量,可以方便的更换,同时配合叶片准直器一起使用,利用叶片准直器的叶片厚度与限光筒的厚度叠加,使得穿透叶片准直器和限光筒的射线衰减到安全的范围,因此叶片准直器可以一直固定在设备上,因此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负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