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操作液力变扭器的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设备

操作液力变扭器的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描述一种用于操作液力变扭器(3)的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设备(1)。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活塞(7)被加载以变扭器内腔(8)的朝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闭合方向作用的压力(pWD)和由活塞(7)限界出的活塞腔(9)的朝打开方向作用的压力(pWK)。活塞腔(9)至少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打开的运行状态下与变扭器内腔(8)连接。变扭器内腔(8)可通过第一管路(12)加载以液压流体。通过第二管路(13)可将液压流体导出变扭器内腔(8)。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活塞腔(9)可与压力引导区域(16)和基本上无压区域(17)连接。根据本发明设置有装置(15),通过该装置,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传递能力能通过改变活塞腔(9)内的压力(pWK)来调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0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35998.8

  • 发明设计人 于尔根·莱格纳;

    申请日2012-06-14

  • 分类号F16H61/14;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杨靖

  • 地址 德国腓德烈斯哈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5-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H61/14 专利号:ZL2012800359988 申请日:20120614 授权公告日:201603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3-16

    授权

    授权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H61/14 申请日:201206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详细限定的类型 的、用于操作液力变扭器的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驱动液力变扭器和进而变速器装置的相应的变扭器锁止离合 器的设备由DE102006006179A1公知,通过该设备在不影响行驶舒 适性的情况下可驱动结构上简单设计的三管路变扭器。

此外,由DE102006006180A1公知有如下设备,通过该设备可 驱动构造成两管路变扭器或三管路变扭器的起动装置和进而相应的变 扭器锁止离合器,并且该设备至少部分具有不依赖于系统组件的标准 化的结构组件。

配属于三管路变扭器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不仅在变扭器 锁止离合器打开的运行状态下而且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闭合的运行状 态下实施为具有仅一个接口的封闭的压力腔。因此,也被称为封闭式3 管路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相比于开放式3管路变扭 器锁止离合器的特征在于更高的密封费用和进而更高的制造成本,其 中,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打开的运行状 态中总是与总是配属的变扭器的变扭器内腔相连接。

在EP1918082A2中描述有用于操作液力变扭器的摩擦锁合的且 实施为开放式3管路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设备, 其中,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可被加载以变扭器内腔的朝变扭器锁 止离合器的闭合方向作用的压力和由活塞限界出的活塞腔的朝打开方 向作用的压力。活塞腔至少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打开的运行状态下与 变扭器内腔连接,由此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实施为价格低廉的且结构上 简单实施的开放式3管路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变扭器内腔可通过第一 管路加载以液压流体。通过第二管路可将液压流体导出变扭器内腔。 附加地,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可与压力引导区域以及与基本上 无压区域连接。

为此设置有切换阀装置,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可通过该切 换阀装置在第一切换位置中与液压泵的压力侧直接联接。变扭器内腔 被加载以通过布置在液压泵的压力侧下游的压力限制阀调节的压力。 在液力变扭器的返回部的下游,在第二管路中设置有另一压力限制阀, 通过该另一压力限制阀可调节液力变扭器的变扭器内腔中的最小压 力,以便避免变扭器内腔中的气穴现象(Kavitation)。

液力变扭器的第二管路中的压力限制阀在给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 活塞腔供压的阀装置的第一切换状态下相对于的无压区域放气。

在阀装置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通过阀 装置朝无压区域方向放气,由此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中的压力 通过阀装置过渡到第二切换位置而突然下降到无压区域的压力水平 上,该压力通常基本上是零或相当于设备的环境压力。同时,第二管 路的压力限制阀在阀装置的第二切换位置通过阀装置被加载以液压泵 的压力侧的、作为先导压力的压力。

因此,活塞腔中的压力在阀装置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基本上突然下 降到零并且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基于在变扭器内腔内有效的压力而突然 转换到其闭合的运行状态,所述在变扭器内腔内有效的压力相当于液 力变扭器的输入压力和液力变扭器的通过压力限制阀调节出的输出压 力的算术平均值,在该闭合的运行状态中,可通过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引导依赖于变扭器内腔中的有效操作压力的扭矩值。

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传递能力因此也突然上升,这然而在不期望 的程度上影响行驶舒适性。附加地,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传递能力的 值通过使液压泵的压力侧的压力施加在第二管路中的压力限制阀上而 突然提升又一值,这是因为,液压泵的压力侧的在切换阀装置的第二 切换位置中附加地施加在第二管路中的压力限制阀上的先导压力导致 第二管路中的压力限制阀的上游的变扭器反压力的上升,该上升导致 变扭器内腔中的朝闭合方向施加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上的压力 的上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液力变扭器的摩擦锁合的变 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设备,借助该设备,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可以在保障高的行驶舒适性的程度上操作。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 来解决。

在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液力变扭器的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的设备中,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被加载以变扭器内腔的朝变扭器 锁止离合器的闭合方向作用的压力和由活塞限界出的活塞腔的朝打开 方向作用的压力。活塞腔至少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打开的运行状态 下与变扭器内腔连接,其中变扭器内腔可通过第一管路被加载以液压 流体并且通过第二管路将液压流体导出变扭器内腔。附加地,变扭器 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可与压力引导区域且与基本上无压区域连接。

通过设置如下装置,通过该装置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传递能力可 以由于活塞腔内的压力的改变而得到调制,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 合器的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打开运行状态朝闭合运行状态方向的切换 过程可以与由现有技术公知的解决方案相比较而言改进的行驶舒适度 来执行。

在此,概念:可调制的传递能力,当前理解为从变扭器锁止离合 器的完全打开的运行状态出发,朝完全闭合的运行状态的方向,至少 暂时无级地改变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传递能力,在该打开的运行状态 中,基本上没有扭矩通过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引导;在该闭合的运行状 态中,可通过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引导视设计而定的最大扭矩值。

与由现有技术公知的解决方案相比较(在该解决方案中在变扭器 锁止离合器的闭合过程期间不能影响扭矩建立),利用根据本发明的 设备避免带有高的动态扭矩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硬切换过程,所 述高的动态扭矩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面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扭矩 容量不能在期望的程度上传递。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布置在压 力引导区域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之间和无压区域与活塞腔之 间的切换阀装置、布置在切换阀装置与无压区域之间的节流装置和设 置在切换阀装置与活塞腔之间的压力介质存储器,其中活塞腔在变扭 器锁止离合器闭合时与变扭器内腔分离,并且在切换阀装置的第一切 换位置中与压力引导区域连接,以及在第二切换位置中通过节流装置 与无压区域连接。

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打开的运行状态下,通过 活塞腔的切换阀装置侧的与压力引导区域的连接,活塞腔内的压力可 以调节得比变扭器内腔内的压力更高,并且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因此可 以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保持在打开的运行状态下。在存在将变扭器锁 止离合器转换至其闭合的运行状态的要求时,切换阀装置从第一切换 位置转换至第二切换位置,并且活塞腔通过切换阀装置和节流装置与 无压区域连接,由此,活塞腔内的压力朝无压区域方向放气,该无压 区域的压力水平基本上可以是零,或者可以是预填充压力的水平。同 时,在切换阀装置的第一切换位置中,完全被填充的压力介质存储器 朝无压区域的方向通过切换阀装置和节流装置导出在压力介质存储器 中存储的液压流体而被卸载。通过朝无压区域卸载压力介质存储器, 施加在节流装置和活塞腔的区域中的压力导致对于调制变扭器锁止离 合器的传递能力来说必需的、活塞腔内的压力的缓慢下降。

与存在于变扭器内腔内的且朝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闭合方向作用 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上的压力一起,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 腔内的压力的缓慢下降导致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传递能力的同样缓慢 的上升,由此实现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调制扭矩的切换。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可低成本制造的且可简单驱动的实施方式 中,压力介质存储器构造为活塞缸单元,该压力介质存储器的活塞元 件被加载以抵抗着作用在活塞元件的面上的按压力的、弹簧装置的弹 簧力,其中该按压力等于在活塞腔中存在的压力。

如果压力介质存储器集成到活塞腔中并且压力介质存储器的体积 依赖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的限定的弹性和在活塞腔中存在的压 力而改变,那么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调制扭矩的切换是节省结构空间 的并且可以以少的操作费用来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布置 在压力引导区域与活塞腔之间和无压区域与活塞腔之间的调节阀装 置,其中,活塞腔可通过调节阀装置与压力引导区域以及与无压区域 形成作用连接。

因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在变扭器锁止离 合器的打开的运行状态下通过调节阀装置给活塞腔加载可控地调节的 压力,所述压力使变扭器锁止离合器保持在打开的运行状态下。附加 地也存在如下可能性,即,通过调节阀装置由此可控地调节活塞腔内 的压力,使得活塞腔可通过调节阀装置与无压区域形成作用连接。在 此,活塞腔内的压力可控地缓慢下降,并且可实现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的对于高的行驶舒适性来说必需的调制扭矩的切换。

如果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闭合时活塞腔与变扭器内腔分离,那么 调节阀装置以负重叠实施,以便能够将变扭器锁止离合器从打开的运 行状态调制扭矩地切换到闭合的运行状态,并且在此能够保障高的行 驶舒适性。

如果装置包括活塞腔和连接变扭器内腔的节流装置,那么调节阀 装置可以以正重叠实施,并且可利用更小的泄露体积流执行变扭器锁 止离合器的调制扭矩的切换。

以正重叠实施的调节阀装置当前理解为如下阀装置,在该阀装置 中,通过阀滑块从第一端部位置朝第二端部位置方向上的移动路径来 克服死路径,在此期间关闭阀装置的所有接口。相反地,以负重叠实 施的调节阀装置为如下方式,即,在阀滑块的限定的切换位置中,所 有通道相互连接。因此,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腔内的压力可通过 具有负重叠的调节阀装置在没有设置连接活塞腔和变扭器内腔的节流 装置的情况下在期望的程度上缓慢下降。为此,压力引导区域和无压 区域可通过以负重叠实施的调节阀装置,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切换期 间,在为此需要的程度上同时与活塞腔连接,用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的扭矩调制。

如果压力引导区域的压力依赖于顺序阀或压力限制阀,那么通过 从压力引导区域给活塞腔加载以液压流体,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来避 免顺序阀上游或压力介质源下游的压力影响,该顺序阀或压力限制阀 设置在压力介质源(优选液压泵)的下游。

因此,变速器装置的液压系统的直接与压力介质源连接的初级压 力循环回路的压力介质供给例如不依赖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供给, 切换元件(例如离合器和/或制动器)的操作通过该初级压力循环回路 进行,为了表现出不同的传动比而操作所述切换元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顺序阀或压力 限制阀的下游设置有另一顺序阀或另一压力限制阀,借助所述另一顺 序阀或另一压力限制阀,变速器装置的润滑压力循环回路可以优选在 另一顺序阀上游限定的压力水平之上与压力引导区域连接。因此,压 力引导区域内的压力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限制在预限定的且不影 响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和液力变扭器的功能性的压力水平,并且在超过 该压力水平时在该另一顺序阀的区域中喷出的液压流体体积可用于供 给润滑压力循环回路。

如果在压力引导区域与变扭器内腔之间设置节流装置,那么以简 单的方式和方法保障了,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打开的运行状态下, 在变扭器内腔中作用的压力小于压力引导区域的施加在变扭器锁止离 合器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并且变扭器锁止离合器可以可靠地保持在打 开的运行状态下。

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变扭器内腔的 下游,在第二管路中设置有附加的顺序阀,通过该顺序阀可在附加的 顺序阀的上游限定的压力水平之上,优选给冷却装置加载以液压流体。 因此,在变扭器内腔中,通过附加的顺序阀可调节出限定的压力,通 过该调节出的限定的压力可避免变扭器中的气穴现象。

如果在冷却装置的下游布置润滑压力循环回路,并且压力引导区 域可通过另一顺序阀在冷却装置的下游和润滑压力循环回路的上游与 润滑压力循环回路形成作用连接,那么可限制变扭器内腔中的压力, 并且同时可调节出变扭器内腔中的、为了避免变扭器中的气穴现象所 需的最小压力值。

不仅在权利要求中说明的特征还有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如下实 施例中说明的特征总是单独地或任意相互组合地适合于扩展根据本发 明的主题。各特征组合在扩展根据本发明的主题方面不表现为限制, 而是具有基本上仅示例性的性质。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其它优点和有利的实施方式由权利要求和随 后参考附图根据原理描述的实施例得知,其中为了清楚地描述不同实 施例而针对结构相同和功能相同的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示出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打开时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 施方式的简化的线路图,

图2示出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闭合时根据图1的设备,

图3示出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打开时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二实 施方式的相应于图1的图示,

图4示出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闭合时根据图3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操作液力变扭器3的摩擦锁合的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2的设备1。变扭器3以公知的方式和方法构造有涡轮4、泵轮5和导 轮6。此外,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构造有活塞7,该活塞在涡轮4或变 扭器内腔8方面可沿轴向方向移动地实施。依赖于作用在活塞7上的 且朝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打开方向作用的、在由活塞7限界出的活 塞腔9中的压力pWK和存在于变扭器内腔8中的且朝变扭器锁止离合 器2的闭合方向作用在活塞7上的压力pWD,出现活塞7的轴向位置。 在此,从变扭器内腔8出发作用在活塞7上的压力pWD相当于液力变 扭器3的输入压力pWDzu和液力变扭器3的输出压力pWDab的算术 平均值。

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闭合时,活塞7利用其布置在背离涡轮的 侧面上的摩擦衬片10和与泵轮5牢固连接的另一摩擦衬片11贴靠, 由此,与活塞7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涡轮4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 闭合的运行状态中与泵轮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相反地,活塞7在变扭 器锁止离合器2打开时不贴靠在泵轮5的摩擦衬片11上。

摩擦衬片10和11当前实施为无开槽,由此,活塞腔9在变扭器 锁止离合器2打开时在摩擦衬片10与11之间的区域内与变扭器内腔8 连接,并且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闭合时与变扭器内腔8分离。

变扭器内腔8当前可通过第一管路12加载以液压流体和输入压力 pWDzu。附加地,可通过第二管路13将液压流体以输出压力pWDab 导出变扭器内腔8。活塞腔9当前可通过装置15的切换阀装置14与压 力引导区域16连接且与基本上无压区域17或料箱连接。压力引导区 域21的压力当前与顺序阀18或压力限制阀有关,所述顺序阀18或压 力限制阀布置在当前实施为液压泵的压力介质源19的下游。过滤元件 20后置于液压泵19,由液压泵19输送的液压流体在该过滤元件20的 区域内过滤。

在过滤元件20的下游和压力限制阀18的上游分支有一个管路21, 通过该管路,伸缩臂叉车、装载机或类似机器的与表现为起动元件的 变扭器3一起实施的车辆动力总成系统的变速器装置的初级压力循环 回路22的供给由液压泵19提供高压,优选16至20巴。通过该初级 压力循环回路22,可向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的变速器装置的、例如实 施为离合器和/或制动器的、用于表现出不同的传动比或传动比范围的 切换元件加载对于表现出传动比或传动比范围所必要的操作压力,在 所述传动比范围内变速器装置的传动比总是可以无级地调节。

在切换阀装置14的图1中示出的第一切换位置中,压力引导区域 16的压力通过切换阀装置14或变扭器离合器切换阀朝变扭器锁止离合 器2的活塞腔9的方向传输。切换阀装置14或数字磁铁23没有通电 并且切换阀装置14被弹簧装置24保持在其第一切换位置。在当前实 施为3/2旁通阀的切换阀装置14与活塞腔9之间布置有装置15的压力 介质存储器25,该压力介质存储器构造成活塞缸单元。压力介质存储 器25的活塞元件26被加载以抵抗着作用在活塞元件26的面28上的 按压力的、弹簧力装置27的弹簧力,其中该按压力总是与在活塞腔9 中的压力相等。在切换阀装置14的第一切换位置中,压力介质存储器 25基于压力引导区域16的、施加在活塞元件26的面28上的压力而被 完全填充。

在压力限制阀18的下游设置有另一顺序阀29或者说另一压力限 制阀,通过该顺序阀限制压力引导区域16的压力。另一压力限制阀29 表现为变扭器安全阀,通过该变扭器安全阀,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避 免在变扭器内腔8内的不允许的高压力值。在另一压力限制阀29的上 游沿变扭器内腔8的方向分支有第一管路12,其中第一管路12与节流 装置30一起实施,在该节流装置30的区域内产生限定的压力下降。 通过节流装置30保障的是,当切换阀装置14位于其图1中示出的第 一切换位置时,在变扭器内腔8内的压力或朝闭合方向作用在活塞7 上的压力pWD小于朝打开方向作用在活塞7上的活塞腔9压力pWK。 因此保障的是,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在切换阀装置14的第一切换位置 中无论如何位于打开的运行状态。

通过活塞腔9且通过第一管路12引导至变扭器内腔8的液压流体 体积流量的总和通过第二管路13朝附加的顺序阀31或附加的压力限 制阀的方向导出变扭器内腔8,顺序阀31表现为所谓的变扭器反压力 阀。通过附加的顺序阀31保障了,变扭器内腔8内的压力不会下降到 限定的压力水平之下,在该压力水平之下,在变扭器内腔8内会出现 损害变扭器3的气穴现象。附加地,通过附加的顺序阀31实现变扭器 内腔内的恒定的压力比,所述恒定的压力比简化了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 的操作。

在附加的压力限制阀31的限定的压力水平之上打开附加的压力 限制阀31,并且流过附加的压力限制阀31的液压流体体积引导通过布 置在下游的冷却装置32。在冷却装置32的下游又设置有变速器装置的 润滑压力循环回路33。如果在压力引导区域16内的压力呈不允许的高 值,那么另一压力限制阀29打开,其中流过另一压力限制阀29的液 压流体体积流在冷却装置32的下游和润滑压力循环回路33的上游被 引导向润滑压力循环回路33的方向。

如果存在用于闭合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相应要求,那么切换阀 装置14的数字磁铁23被相应通电并且切换阀装置14抵抗弹簧装置24 的弹簧力移动至其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切换位置,在该第二切换位置 中,活塞腔9与压力引导区域16之间的连接在切换阀装置14的区域 中被阻断,并且活塞腔9通过切换阀装置14和节流装置34与基本上 无压区域17连接。在设备1的该运行状态下,基于在活塞腔9内下降 的压力pWK,变扭器内腔8仅还通过第一管路12被加载以来自压力引 导区域16的液压流体,并且同时液压流体通过第二管路13导出变扭 器内腔8。

这是因为如下事实而产生,即,基于活塞腔9与无压区域17之间 的连接,活塞腔9内的压力首先短暂地下降,并且活塞7被变扭器内 腔8内的有效压力pWD抵靠着摩擦衬片11按压,并且活塞腔9与变 扭器内腔8分离。活塞腔9于是既没有被压力引导区域16通过切换阀 装置14也没有通过变扭器内腔8加载以液压流体。为了阻止活塞腔9 内的压力pWK的突然下降,并且避免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传递能力 的突然上升,压力介质存储器25的弹簧装置27的弹簧力当前以如下 方式设计,即,压力介质存储器25将存储的压力介质或存储的液压流 体在切换阀装置14与活塞腔9之间的区域中输入管路系统。

对应于弹簧装置27的弹簧特征曲线和表现为调制存储器的液压 介质存储器25的活塞元件26的面28,活塞腔9内的压力pWK通过液 压流体在压力介质存储器侧的输入,与节流装置34相关地缓慢下降。 存储在液压介质存储器25中的液压流体朝无压区域17的方向流过节 流装置34,因此在活塞腔9内,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出现压力pWK的限 定的压力走向,并且可被变扭器锁止离合器传递的扭矩在一定的时间 内缓慢上升。因此在期望的程度上会实现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调制 扭矩的切换。

图3示出图1相应的图示中的设备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根据图 3的设备1基本上仅在装置15的区域中与根据图1和图2的设备1的 第一实施例不同。由于该原因,在随后的描述中详细讨论设备1的两 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并且在根据图3的设备1的其它功能性方面参 考上面的描述。

在根据图3的设备1中,替代切换阀装置14,装置15包括构造 为减压阀的调节阀装置35,其设置在压力引导区域16与活塞腔9之间 并且设置在无压区域17与活塞腔9之间。调节阀装置35与比例磁铁 36和弹簧装置37一起实施,其中在调节阀装置35的图3中示出的第 一端部位置中,活塞腔9完全与压力引导区域16连接,并且变扭器锁 止离合器2处于完全打开的运行状态。

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活塞7当前构造有在活塞腔9中与变扭器 内腔8连接的节流装置38,这是因为调节阀装置35以正重叠实施。如 果调节阀装置构造有负重叠,那么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活塞区域中 的节流装置对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调制扭矩的切换来说不是必需 的。

因为在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打开的情况下,活塞腔9内的压力 pWK大于变扭器内腔8内的压力pWD,所以变扭器内腔8不仅通过第 一管路12还从活塞腔9出发通过摩擦衬片10和11以及通过节流装置 38加载以液压流体。

在存在闭合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相应要求的情况下,调节阀装 置35或比例磁铁36被以如下方式通电,即,活塞腔9通过调节阀装 置35与无压区域17短暂地连接。活塞7由此利用其摩擦衬片10快速 地贴靠在摩擦衬片11上,由此中断来自活塞腔9的、在摩擦衬片10 与11之间的、朝变扭器内腔8的方向的液压流体体积流。

为了避免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传递能力突然上升,活塞腔9通 过调节阀单元35控制地被加载以来自压力引导区域16的压力。穿过 活塞7的节流装置38的油流用于,缓慢降低活塞腔9内的压力pWK 和从变扭器锁止离合器的打开的运行状态出发朝其完全闭合的运行状 态的方向执行变扭器锁止离合器2的调制扭矩的切换,并且可以保障 高的行驶舒适性。

附图标记列表

1  设备

2  变扭器锁止离合器

3  液力变扭器

4  涡轮

5  泵轮

6  导轮

7  活塞

8  变扭器内腔

9  活塞腔

10 摩擦衬片

11 摩擦衬片

12 第一管路

13 第二管路

14 切换阀装置

15 装置

16     压力引导区域

17     无压区域、料箱

18     顺序阀、压力限制阀

19     压力介质源、液压泵

20     过滤元件

21     管路

22     初级压力循环回路

23     数字磁铁

24     弹簧装置

25     压力介质存储器

26     活塞元件

27     弹簧装置

28     面

29     顺序阀、另一压力限制阀

30     节流装置

31     附加的顺序阀、压力限制阀

32     冷却装置

33     润滑压力循环回路

34     节流装置

35     调节阀装置

36     比例磁铁

37     弹簧装置

38     节流装置

pWK    活塞腔内的压力

pWD    变扭器内腔内的有效压力

pWDzu  变扭器的输入压力

pWDab  变扭器的输出压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