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

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其枢接在驱动轴套的外部;第二支撑臂,其第一端枢接在变速箱上,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平行设置;传动部,其设置在第一支撑臂内部,与驱动轴连接;耕刀部,其包括转动轴和多个耕刀,多个耕刀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一端与传动部连接;升降部,其包括连接件、操作杆、扇形的卡位盘、伸缩件和控制把,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耕刀部和操作杆上,操作杆枢接在机架上,控制把与伸缩件连接。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能够高效的调节耕刀与地面的距离,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508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宁市南北动力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15480.X

  • 发明设计人 李谨宗;

    申请日2014-11-28

  • 分类号A01B63/104;

  • 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靳浩

  • 地址 53003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一路南五里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08

    授权

    授权

  • 2015-03-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B63/104 申请日:2014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一种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 耕耘机。旋耕机有较强的碎土能力,一次作业即可达到土壤细碎、土肥掺和 均匀和地面平整的效果,同时满足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 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目前常用的手扶式旋耕机采 用不可旋转的支臂,所以犁耙的高度调节非常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臂,其第一端固定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可转动的套设在 手扶旋耕机的驱动轴套外部,所述驱动轴套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手扶旋耕机的 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轴;

传动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内部,且与所述驱动轴连接;

第二支撑臂,其第一端枢接在所述手扶旋耕机的变速箱上,所述第一支 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平行设置;

耕刀部,其包括转动轴和多个耕刀,所述多个耕刀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 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枢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上,且与所述传动部连接, 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以及

升降部,其包括连接件、操作杆、扇形的卡位盘、伸缩件和控制把,所 述卡位盘的大头端开设有多个卡位槽,所述卡位盘的小头端固定在所述手扶 旋耕机的机架上,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耕刀部和所述操作杆上, 且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连接件形成一定角度,所述操作杆枢接在所述机架上, 且所述操作杆向所述手扶旋耕机的驾驶位方向延伸,所述伸缩件设置在所述 操作杆上,所述控制把与所述伸缩件连接,控制所述伸缩件的伸缩;

其中,当所述伸缩件处于延展状态时,所述伸缩件部分卡在卡位槽中, 当所述伸缩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伸缩件全部位于卡位槽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所述传动部包括: 第一驱动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 述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轮带连接,所述第一 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轮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轮带与所述第 二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所述耕刀部还包括 挡泥壳,所述挡泥壳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上,且所述挡 泥壳位于所述多个耕刀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 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泥壳,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 端与所述操作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形成一定角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所述伸缩件包括伸 缩杆和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操作 杆平行设置;

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弹簧,且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位于 所述第一弹簧外部,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把通过金属线连接,所 述伸缩杆的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内径;

当所述控制把控制所述第一弹簧位于伸展状态时,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 插入卡位槽中,当所述控制把控制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伸缩 杆的第一端全部位于所述卡位槽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所述第二支撑臂的 第一端固定有第二轴套,所述变速箱外部固定有突出件,所述第二轴套可转 动的套设在所述凸出件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还包括电动推杆和 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连接在所述电动推杆的运动端,所述电动推杆 的静置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行走轮的外周壁 为锯齿状。

优选的是,所述的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中,还包括缓冲部,所 述缓冲部包括固定套壳、缓冲杆、第二弹簧、一对永磁铁和第二行走轮;

所述固定套壳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且所述固定壳上 开设有通气孔;

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从所述固定套壳的底部插入至所述固定套壳中,所述 缓冲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套壳的外部,且所述缓冲杆的另一端上与所述 第二行走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行走轮的外周壁为锯齿状;

一对永磁铁,其位于所述固定套壳内部,一对永磁铁分别固定在所述固 定套壳的顶部和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且所述一对永磁铁为同极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永磁铁上。

针对目前旋耕机的耕刀部调节不变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 部的升降机构。第一、本发明简化了耕刀与地面之间距离的调节过程,使得 旋耕机满足多种地形的耕种,同时耕刀部可以实现360度旋转;第二、本发 明中设置的电动推杆和第一行走轮,保证了在撑臂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转动, 可以将耕刀部顶起;第三、缓冲部的设置,防止了当卡位盘或是伸缩杆出现 故障,耕刀部突然下落,造成对旋耕机的损害。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能够高 效的调节耕刀与地面的距离,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二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 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扶旋耕机耕作部的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臂3、第二支撑臂4、传动部、耕刀部5、升降部2、电动推杆6、 第一行走轮7和缓冲部。

本升降机构使用在手扶旋耕机上,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端固定有第一轴 套8,第二支撑臂4的第一端固定有第二轴套9,第一轴套8可转动的套设在 变速箱14的驱动轴套15的外部,第二轴套可转动的套设在变速箱14的凸出 件10的外部,第一轴套8与第一支撑臂3垂直设置,第二轴套9与第二支撑 臂4垂直设置,且第一轴套8与第二轴套9平行,驱动轴套10内部设置有变 速箱14的驱动轴13,驱动轴13与手扶旋耕机的驱动装置连接。

耕刀部5包括转动轴51、多个耕刀52和挡泥壳53,多个耕刀52固定在 转动轴51上,转动轴51的一端枢接在第一支撑臂3的第二端上,且转动轴 51的一端插入到第二驱动轮34中部,转动轴51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轮34 紧配合,转动轴51的另一端枢接在第二支撑臂4的第二端;挡泥壳53固定 在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4上,且挡泥壳53位于多个耕刀52上方。

传动部设置在第一支撑臂3内部,传动部包括:第一驱动轮31、第一传 动轮32、第二传动轮33和第二驱动轮34,驱动轴13插入到第一驱动轮31 中部,并与第一驱动轮31紧配合,第一驱动轮31与第一传动轮32通过轮带 连接,第一传动轮32与第二传动轮33通过轮带连接,第二传动轮33通过轮 带与第二驱动轮34连接,传动过程为: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13转动,驱动 轴13带动第一驱动轮31转动,第一驱动轮31带动第一传动轮32转动,第 一传动轮32带动第二传动轮33转动,第二传动轮33带动第二驱动轮34转 动,第二驱动轮34带动转动轴51转动,转动轴51带动多个耕刀52转动。

升降部2包括连接件、操作杆21、扇形的卡位盘22、伸缩件和控制把 25;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4的一端与 第二连接杆23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泥壳53上, 第二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操作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24与第二 连接杆24形成一定角度,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3形成一个开放的三 角形;伸缩件包括伸缩杆26和第一弹簧29;

卡位盘22的大头端开设有多个卡位槽,卡位盘22的小头端固定在手扶 旋耕机的机架1上,且卡位盘22的大头端方向向上,操作杆21的一端枢接 在机架1上,操作杆21的另一端向手扶旋耕机的驾驶位11方向延伸,控制 把25为三角形,控制把25的第一端253枢接在操作杆21上,控制把25的 第二端252通过金属线211与伸缩杆26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弹簧29的上部 固定在操作杆21上,且第一弹簧29与操作杆21平行,伸缩杆26穿过第一 弹簧29,伸缩杆26的第一端27和第二端28均位于第一弹簧29外部,伸缩 杆26的第一端27的内径大于第一弹簧29的内径。

用户向下压控制把25的第三端251,金属线211拉动伸缩杆26向后, 伸缩杆26第一端27压缩第一弹簧29,同时伸缩杆26的第一端27退出卡位 槽,此时向上或向下调节操作杆21,操作杆21通过连接件实现耕刀部与地 面距离的调整,用户向撤销压在控制把25的第三端251的力,金属线211不 拉动伸缩杆向后,第一弹簧29恢复原状态,将伸缩杆26的第一端27压进卡 位槽中,此时耕刀部与地面距离固定。

第一行走轮7可转动的与电动推杆6的运动端连接,电动推杆6的静置 端焊接在第一支撑臂3的第二端,第一行走轮7的外周壁为锯齿状;当第一 支撑臂或/和第二支撑臂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转动,用户可以开启电动推杆6将 耕刀部顶起。

缓冲部包括固定套壳41、缓冲杆42、第二弹簧46、一对永磁铁44和45 和第二行走轮43;固定套壳41的顶部焊接在第二支撑臂4的第二端,固定 壳41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47,缓冲杆42的一端从固定套壳41的底部插入 至固定套壳21内部,缓冲杆42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套壳41的外部,第二行走 轮43可转动的与缓冲杆42的另一端的连接,第二行走轮43的外周壁为锯齿 状,一对永磁铁44和45位于固定套壳41内部,永磁铁45固定在固定套壳 41的顶部,永磁铁45固定在缓冲杆42的一端,且永磁铁44的N极与永磁 铁45的N极相对,第二弹簧4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永磁铁44和永磁铁45上; 当卡位盘22或是伸缩杆26出现故障,使得耕刀部突然下落,第二行走轮43 先与地面接触,第二行走轮43向缓冲杆42施加一个向上的冲击力,该冲击 力经过第二弹簧46和一对永磁铁44和45的缓冲减小或消散,从而达到对耕 刀部的缓冲。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 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 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 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 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