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

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其步骤:A.品种选择:生育期120-135天、分蘖力强的品种;B.适时播种:播种日期3月23-26日;C.合理密植:机插密度为1.3-1.8万蔸/亩。D.施肥管理:头季稻控氮增钾,再生季促芽肥、提苗肥分别于头季抽穗后10-15天和头季收割后三天内施用;E.水分管理:头季后期湿润管理,再生季中后期干湿交替;F.稻桩高度:保留倒二叶叶枕,即控制40cm留茬高度;G.促芽化学调控:于头季收割后第二、第七天各喷施一次促芽调控剂;H.病虫综合防治。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利于增加产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农民增收;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稻米品质,实现了灾年减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358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21643.6

  • 发明设计人 聂立孝;彭少兵;黄见良;崔克辉;

    申请日2013-10-29

  • 分类号A01G1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001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敏锋

  •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15

    授权

    授权

  • 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6/00 申请日:2013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一种两收”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一种两收”是指中稻加蓄留再生稻,即在水稻在头季高产的基础上,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采 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 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力、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来种植 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为我国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 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成 为南方稻区水稻种植的一种重要的轻简化耕作制度,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技术不配套。目前在不同地区“一种两收”水稻产量 水平差异悬殊,即便在同一地区不同管理水平下田块间其产量水平也相差较大。因此,本发明研究目的为 探寻一种建立在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上的水稻“一种两收”技术,形成相应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和技术 规程,为实现水稻“一种两收”过吨粮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这一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一种两收水稻现有栽培技术研究滞后,技术不配套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 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利于增加产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 进农民增收;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稻米品质,实现了灾年 减灾。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品种选择:生育期为120-135天的早熟中稻或迟熟晚稻品种,株高110-120厘米左右,分蘖力偏强,既 要耐高温(35-38℃),又要耐低温(10-15℃),头季稻熟相好、茎秆基部脚叶干净的品种,如“两优 6326”、“新两优223”或“国稻7号”。

b、适时播种:“春分”提早播种(3月23-26日左右),争取“立秋”早收(头季稻),确保为再生稻生长 争取季节和时间,集中育秧,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

c、合理密植:推荐机插密度为1.3-1.8万蔸左右/亩。

d、头季稻肥料管理:精确定量施肥,每亩纯氮控制在12公斤以内,按照基肥∶蘖肥=4∶6施用;每亩用 过磷酸钙20-30kg或氯化钾8-12kg作基肥施用。

e、头季稻水分管理:头季浅水(3-5cm水层)分蘖、提早晒田、有水孕穗、花后跑马水养根保叶促灌浆。 头季后期湿润管理,做到“田土硬而不干,机收轮不下陷”,减少碾压毁蔸。

f、再生季肥料管理:再生季施肥主要有两次,一是促芽肥,二是提苗肥。促芽肥于头季收割前10-15天左 右施用,每亩施尿素6-8kg,氯化钾5-7kg;提苗肥于头季收割后2-3天内结合灌水施用,每亩施尿素 7.5-10kg。

g、再生季前期浅水(3-5cm水层)促蘖、中后期干湿交替。

h、留茬高度:留茬高度保留倒二叶叶枕,机收控制40cm留茬高度。

i、再生稻促芽化学调控:于头季收割后第二天和第七天各喷施一次促芽调控剂,所述的促芽调控剂包括 6-苄氨基腺嘌呤(6-BA)、油菜素内酯(BR)、多效唑(PP333)、赤霉素(GA)、6-苄氨基腺嘌呤(6-BA) +油菜素内酯(BR)、或6-苄氨基腺嘌呤(6-BA)+油菜素内酯(BR)+KH2PO4其中的一种。

j、病虫害综合防治:整个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病虫害,分蘖盛期和穗期各喷施1次防治螟虫药剂所述的螟 虫药剂为三唑磷微乳剂、敌百虫、阿维菌素、毒死蜱、稻腾、丙溴磷或三唑磷等其中的一种或任意混 合使用,在抽穗破口期进行稻瘟病药剂预防,所述的稻瘟病药剂为富士一号乳油或新克瘟散药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种两收”水稻栽培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产量与效益“双赢”的稻作好模式,具有省工、省种、 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省季节、米质优、增产增收等特点。通过本发明在“一种两收”水稻栽培上 的应用,亩产可达到1000公斤左右,与一季中稻相比,增产300公斤以上;与双季稻相比,产量相当, 每亩节约种子成本60元、节约用工7个、肥料农药投资节约200元。不论是相对一季中稻,还是相对双 季稻,亩增收均在500元以上。

例如:湖北省农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赤东镇酒铺村再生稻进行了现场实产验收,头季平均亩产651.0 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380.0公斤,合计亩产1031公斤。田间测产和农户实产调查表明,各示范片两季总 产均达到9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超过1000公斤。应用全程机械化“一种两收”技术模式,实现水稻比 单季稻增产25%以上,效益增加20%,亩增收500元以上;比双季稻增产5%左右,效益增加30%以上, 亩增收节支500元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的水稻栽培的方法,其步骤是:

1、地点选择:再生稻大田试验示范选择在黄冈市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该地生态条件好,地势平坦,再 生稻的种植历史悠久。

2、品种选择:选用的品种是“新两优223”。

3、适时播种育秧:实行硬盘大棚集中育秧,统一安排在3月25日播种,4月27-28日机插。

4、适当密植:亩插推荐密度为1.6万蔸左右(4-5×9寸)。

5、肥料管理:头季稻精确定量施肥,每亩纯氮控制在12公斤以内,按照基肥∶蘖肥=4∶6施用);每亩 用过磷酸钙30kg、氯化钾10kg,作基肥施用;促芽肥在头季收割前10天左右施用,亩施尿素7.5公 斤和钾肥5公斤;壮苗肥在头季收后2-3天内早施,亩施尿素9公斤。

6、水分管理:适时晒田、晒好田,头季后期湿润管理,做到“田土硬而不干,机收轮不下陷”,减少碾压 毁蔸;再生季前期浅水促蘖、中后期干湿交替。

7、适当高留稻桩:留茬高度保留倒二叶叶枕,机收控制40cm留茬高度。

8、再生稻促芽化学调控:于头季收割后第二天和第七天各喷施一次促芽调控剂(6-BA30mg/L+BR0.30 mg/L+KH2PO40.1%)。

9、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整个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病虫害,适时喷洒杀虫剂。 螟虫:分蘖盛期喷施三唑磷,每亩用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抽穗期防白穗用1.8%阿维菌素EC75-100 毫升+40%水胺硫磷EC75-10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稻瘟病:水稻叶瘟防治施用40%克瘟散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亩用量100-133毫升;在抽穗破口期 剂预防穗瘟病,施用20%三环唑,浓度为1000倍液,亩用制剂量50-75克。

10、机械化收获:头季和再生季水稻均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试验结果分析:

从生育期进程来看,新两优223在3月25日播种,头季齐穗期在7月8日,头季成熟期在8月4日, 再生季齐穗期在9月9日,再生季成熟期在10月25日,整个生育期212天(表1)。多年试验结果表明, 再生季安全齐穗期为9月10日左右。

表1.新两优223头季与再生季生育进程(蕲春县赤东镇,2012年)

由表2看出,新两优223在机插秧情况下头季稻平均亩产651.0公斤,头季稻机械化收割后再生季平 均亩产380.0公斤,新两优223在全程机械化条件下亩产达到1031.0公斤,实现了实现水稻“一种两收” 过吨粮。与头季稻人工收割后再生季产量相比,机械化收割后再生季的产量增加13.7%,究其原因主要是 目前的收割机太大太重履带太宽,稻茬反复碾压缺失严重,使蔸成穗率降低了44.7%并且经碾压部分生育 期明显延迟,极大影响再生稻的基本苗和产量。鉴于以上问题,传统的水稻收割机的改造升级正在进行之 中。应用全程机械化“一种两收”技术模式,实现水稻比单季稻增产25%以上,效益增加20%,亩增收200 元以上;比双季稻增产5%左右,效益增加30%以上,亩增收节支500元以上。

表2.新两优223头季与再生季产量及构成因子(蕲春县赤东镇,2012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