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针对蜡质油污泥的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

一种针对蜡质油污泥的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蜡质油污泥的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通过制备种子液、加热分散蜡质油污泥、制备降解体系和生物降解来实现,专门针对采油炼油过程产生的蜡质油污泥,能够有效地降解蜡质油污泥中的物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油污泥中的石油烃类物质,将部分石油烃转化为糖蛋白类物质,最终达到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利用生物处理工艺,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不产生影响;处理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时间短,效率高。油污泥转化产物对油污泥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这是在本发明试验过程中的一个意料之外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7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14077.0

  • 发明设计人 聂麦茜;聂红云;候保卫;

    申请日2014-09-29

  • 分类号C02F1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6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婷

  • 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2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2F11/02 登记生效日:201709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9-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2F11/02 登记生效日:2017082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7-2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2F11/02 登记生效日:201707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5-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1/02 申请日:2014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14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涉及蜡质油污泥的处理,具体涉及 一种针对蜡质油污泥的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危害人类居住环境,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 一,固体废弃物处理成为当今一项难以治理的难题。含油污泥作为固体废 弃物的一类,大量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对周围的 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含油污泥处理是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无害化和 资源化处理技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含油污泥的处理倍受关 注,国内外普遍采用填埋、分散施耕、集中干燥焚烧、化学固化处理、化 学氧化降解、化学溶剂清洗、混凝法固液分离等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易造 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当前研究者对含油污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其中污泥 生物处理是一种发展趋势。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同化含油污泥中的油类物质或 水中的油脂类有机物,使其转化为CO2、H2O及其它无毒害物质的一种油污 泥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对环境影响小,生物处理是自然降解过程的强 化,具有处理效果好、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受到 国内外环保产业界人士普遍关注和重视。目前,已有生物处理技术主要集中 用于采油、炼油或者运输过程中被污染的土壤和水体的处理方法。

蜡质油污泥指清罐油污泥经过高压水蒸气、酸洗、碱洗处理后剩余部 分污泥。蜡质油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 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 中投加的大量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因此,对蜡 质油污泥的处理是目前石油工业迫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现有技术中,针对蜡质油污泥通常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热水洗、 热分解、超声脱油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不足。如溶 剂萃取技术萃取剂用量大、成本高,且溶剂回收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热 水洗技术会产生二次污染;热分解技术能耗高,操作复杂;目前的生物处理 技术耗时长,不能将有用的资源回收再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专门针对采油炼油过 程产生的蜡质油污泥,提供一种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 蜡质油污泥中的石油烃类物质,而不污染环境,最终达到蜡质油污泥无害 化处理的要求,克服现有生物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降解慢、资源不能回收利用 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针对蜡质油污泥的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该方法以铜绿假单胞 菌NY3和施氏假单胞菌N2为菌源对蜡质油污泥进行处理。

所述的蜡质油污泥中添加有木屑。

所述的木屑的粒径为0.3mm~1mm,优选0.3mm。

所述的蜡质油污泥中还加入有促进剂,所述的促进剂为甘油、镁离子或 甘油和镁离子的混合物。

如上具体的生物降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种子液:

从铜绿假单胞菌NY3菌株保存斜面上挑取一环菌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 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

从施氏假单胞菌N2菌株保存斜面上挑取一环菌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 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

步骤二,加热分散蜡质油污泥:

将待降解的蜡质油污泥加热至熔融状态,向蜡质油污泥中加木屑,搅拌 分散均匀,停止加热,使得蜡质油污泥的降温,得到分散体系;

步骤三,制备降解体系:

在摇床上,向步骤二中的分散体系中加入无机盐培养基,得到降解体系;

步骤四,生物降解:

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种子液,所述的种子液 为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和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的混合物,在摇床 上,在恒温好氧培养5d~8d。

优选的生物降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种子液:

从铜绿假单胞菌NY3菌株保存斜面上挑取一环菌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 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OD600nm为1.82±0.08的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

从施氏假单胞菌N2菌株保存斜面上挑取一环菌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 培养基中培养,得到OD600nm为1.82±0.08的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

步骤二,加热分散蜡质油污泥:

将待降解的蜡质油污泥加热至熔融状态,向蜡质油污泥中加木屑,搅拌 分散均匀,停止加热,使得蜡质油污泥的温度降至28~35℃,得到分散体 系;

蜡质油污泥与木屑的质量比为(5~7):1;

步骤三,制备降解体系:

在摇床上,向步骤二中的分散体系中加入无机盐培养基,得到降解体系;

其中:分散体系中每2g蜡质油污泥对应加入5ml~10ml无机盐培养基;

步骤四,生物降解:

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种子液,所述的种子液 为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和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的混合物,在摇床 上,在28~35℃下恒温好氧培养5d~8d;

其中:降解体系中每2g蜡质油污泥对应加入5ml~10ml种子液;

所述的种子液中,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和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 液的体积比为7:3~9:1。

进一步地,步骤三种所述的降解体系中还加入有促进剂,所述的促进剂 为甘油、镁离子或甘油和镁离子的混合物。

步骤三所述的无机盐培养基包括(g/L):5.0g NH4NO3,1mL微量元素 (2.5g FeSO4·7H2O,0.1g ZnSO4·7H2O,0.2g MnCl2·4H2O,0.024g  CoCl2·6H2O,0.024g NiCl2·6H2O,0.017g CuCl2·2H2O,0.109g  Na2MoO4·2H2O,0.062g H3BO3,5mL 12.1M HCl,溶于1000mL蒸馏水), 0.1mL 1M MgSO4·7H2O溶液,0.05mL 1M CaCl2·2H2O溶液,100mL磷酸 盐缓冲液,调pH为7.5,加蒸馏水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121℃高压水 蒸气灭菌3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蜡质油污泥的含油率为24%~3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专门针对采油炼油过程产生的蜡质油污泥,能够有效地降 解蜡质油污泥中的物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油污泥中的石油烃 类物质,将部分石油烃转化为糖蛋白类物质,最终达到油污泥无害化处理 的要求。利用生物处理工艺,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不产生影响;处理工 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时间短,效率高。

油污泥转化产物对油污泥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降解2天时,相比未添 加油污泥转化产物的降解体系,油污泥中各直连烷烃的降解率提高14-20% 之间,菲和芘的降解率分别提高23%和20%,这是在本申请试验过程中的一 个意料之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油污泥生物降解转化产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2是使用不同分散载体对菌体降解蜡质油污泥效率的影响,其中,图 2(a)是未降解蜡质油污泥色谱图;图2(b)是分散载体粒径为0.3mm的 玉米芯,降解6d后的剩余烃类物质的色谱图;图2(c)是分散载体粒径为 1mm的木屑,降解6d后剩余烃类物质的色谱图。

图3是不同木屑粒径对蜡质油污泥中直链正构烷烃降解率的影响。

图4是降解8d后剩余烃类物质的色谱图,图中,图4(a)是未降解蜡 质油污泥色谱图;图4(b)是降解8d后蜡质油污泥剩余烃类物质色谱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 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针对蜡质油污泥的快速无害化生物降解方法,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种子液:

本申请的铜绿假单胞菌NY3为已有的菌种,参见文献:Maiqian Nie, Xihou Yin,Chunyan Ren,Yang Wang,Feng Xu,Qirong Shen.Novel  rhamnolipid biosurfactants produced by a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um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NY3.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10,28:635–643。

本申请的施氏假单胞菌N2为已有的菌种,参见文献:樊瑜,聂麦茜,葛 碧洲,万一,訾静,赵静,沈小娟,陈兴都.耐高浓度苯酚菌株的筛选及其降 解特性研究.环境与安全学报.2012,12(4):113-117。

菌种的活化:将NY3菌种子液,N2菌种子液分别在无菌操作台转接至 牛肉膏固体斜面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d,再放入冰箱冷 藏室中保存,每个月至少转接一次。

牛肉膏固体培养基(g/L)为:1000ml牛肉膏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8g~ 20g琼脂加热搅拌至沸腾用作斜面和平板。

无菌条件下,从铜绿假单胞菌NY3菌株保存斜面上挑取一环菌接入牛 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0℃,160rpm恒温振荡,好氧培养24h,得 到OD600nm为1.82±0.08的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

无菌条件下,从施氏假单胞菌N2菌株保存斜面上挑取一环菌接入牛肉 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0℃,160rpm恒温振荡,好氧培养24h,得到 OD600nm为1.82±0.08的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

牛肉膏液体培养基(g/L)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NaCl) 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牛肉膏完全溶解后至室温时调pH于 7.0~7.5之间,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备用。

步骤二,加热分散蜡质油污泥:

将2g含油率为29.4%的蜡质油污泥加热至熔融状态,含油率即蜡质油 占总蜡质油污泥的重量百分比,向蜡质油污泥中加0.29g粒径为0.3mm的木 屑,蜡质油污泥与木屑的质量比为7:1,搅拌分散均匀,停止加热,使得 蜡质油污泥的温度降至28~35℃,得到分散体系。

分散载体木屑均匀分散在熔融的蜡质油污泥中,为油类物质提供附着载 体,冷却过程中,蜡质油可均匀附着于木屑表面,为铜绿假单胞菌NY3和 施氏假单胞菌N2细胞提供接触蜡质油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巨大的表面积, 在搅拌条件下,附着了油类物质的木屑相互碰撞过程中,油类逐渐解析,并 与游离的菌体细胞充分接触,快速被细胞代谢降解和转化,且因充足的烃类 碳源使细胞保持快速生长。

步骤三,制备降解体系:

将步骤二得到的分散体系加入50ml锥形瓶中,在摇床上,向步骤二中 的分散体系中加入10ml无机盐培养基,再加入占整个降解体系体积的12‰ 的质量浓度为60%的促进剂甘油溶液,得到降解体系。

促进剂中镁有利于NY3菌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菌的新陈代谢与繁殖, 同时有利于细胞分泌更多的吩嗪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为电子穿梭体,能加 快细胞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尤其是在细胞数量上升到一定数量时,体系中 氧气量不足时,能作为电子受体,维持细胞进行正常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 促进油泥的降解。甘油是NY3菌细胞产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的碳源之一, 外加少量的甘油,所产的鼠李糖脂能提高NY3菌和N2菌对石油烃的降解 效率。

无机盐培养基包括(g/L):5.0g NH4NO3,1mL微量元素(2.5g  FeSO4·7H2O,0.1g ZnSO4·7H2O,0.2g MnCl2·4H2O,0.024g CoCl2·6H2O, 0.024g NiCl2·6H2O,0.017g CuCl2·2H2O,0.109g Na2MoO4·2H2O,0.062g  H3BO3,5mL 12.1M HCl,溶于1000mL蒸馏水),0.1mL 1M MgSO4·7H2O 溶液,0.05mL 1M CaCl2·2H2O溶液,100mL磷酸盐缓冲液,调pH为7.5, 加蒸馏水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121℃高压水蒸气灭菌30min。

步骤四,生物降解:

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 液9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1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好氧培养 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C14~C18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C19~C30去除率在 76%~86%之间,C31~C38去除率达到60%~76%之间,菲和芘的去除率 可分别达到34.9%和34.1%。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5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为生物大分子,其中 分子粒径分布为0.37~20.7μm的重量百分比占16.4%;22.7~121.8μm的重 量百分比占72.8%;133.7~234.1μm的重量百分比占10.8%。

转化的生物大分子的红外谱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3446cm-1吸收宽带是缔合—NH/—OH伸缩振动吸收峰,其中羟基主要来自于糖环, 氨基主要来自于蛋白质。2920cm-1和2848cm-1的两处弱吸收峰为糖的甲基 或亚甲基的C-H伸缩振动。1652、1541、1398cm-1谱峰来自蛋白质中酰胺 基的Ⅰ谱带(C=O伸缩振动)、酰胺Ⅱ谱带(N—H弯曲与C—N伸缩振动叠 加)和酰胺Ⅲ谱带(C-N伸缩振动)。1230cm-1处的吸收峰可能是S=O对 称伸缩振动,意味着该粘性转化物中含有硫酸根基团,说明糖链中可能是硫 酸化多糖。在图1中1080cm-1吸收峰比较强,可能是吡喃环、吡喃型糖苷 键或糖蛋白链接处C-O-C和C-N-C结构类型价键的不对称伸缩特征吸收峰。 973cm-1处应该是脱氧糖的次甲基的摇摆振动的吸收峰。

从图1中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糖蛋白,通过糖 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转化产物中蛋白含量为400.62μg,总糖含量为 76.00μg。

对比例1:不加入分散载体木屑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将不加分散载体木屑,其它过程与 实施例1相同,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 的降解。最后得到的降解结果为:油泥中各直连烷烃的降解率为12%~34%, 菲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29.44%和23.67%。远远低于实施例1的降解率。

对比例2:更换分散载体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将木屑更换为玉米芯,其它过程与 实施例1相同,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 的降解。降解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采用玉米芯为分散体系 时,6d后,石油烃仅有很少部分被降解。

因此,采用玉米芯分散在蜡质油污泥中,6d后其降解效率明显低于木屑 分散的降解率。

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四中,向降解体 系中加入10ml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直链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73%以上,菲和芘 的降解率分别为19.3%和20.5%。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15g转化产 物,结果见图4,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 物产物中含有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 产物中蛋白含量为400.28μg,总糖含量为66.53μg。

对比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四中,向降解体 系中加入10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直链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69%以上,菲和芘 的降解率分别为12.3%和16.72%。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14g转化产 物,结果见图4,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 物产物中含有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 产物中蛋白含量为421.36μg,总糖含量为70.19μg。

实施例2:更换木屑粒径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将木屑的粒径有原来的0.3mm,分 别更换为0.56mm和1mm,其它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在摇床上,在30℃ 下恒温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降解结果为:直链正构烷烃降解结果见图3,石油烃中各直链正构烷烃 的降解率较实施例1中木屑粒径为0.3mm时明显降低,菲和芘的降解率也 降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步骤四的生物降解 过程中,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NY3 种子液7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3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好氧 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C14~C18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C19~C30去除率在 70%~83%之间,C31~C38去除率达到53%~66%之间,菲和芘的去除率 可分别达到30.9%和28.1%。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3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386.77μg,总糖含量为80.05μ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二中,向蜡质油 污泥中加0.40g粒径为0.3mm的木屑,蜡质油污泥与木屑的质量比为5:1。

步骤四中,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 NY3种子液8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2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 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C14~C31正构烷烃的去除率在80%~92.5%之间,C32~ C38大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去除率在66~71%之间,菲和芘的去除率可分别达 到32.5%和32.1%。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5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395.62μg,总糖含量为77.56μg。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二中,向蜡质油 污泥中加0.33g粒径为0.3mm的木屑,蜡质油污泥与木屑的质量比为6:1。

步骤三中,制备降解体系时,将步骤二得到的分散体系加入50ml锥形 瓶中,在摇床上,向步骤二中的分散体系中加入5ml无机盐培养基。

步骤四中,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 NY3种子液4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1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 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C14~C31正构烷烃的去除率在80%~92.5%之间,C32~ C38大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去除率在66%~71%之间,菲和芘的去除率可分别 达到32.5%和32.1%。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6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394.51μg,总糖含量为70.77μ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四中,向步骤三 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NY3种子液4ml,施氏 假单胞菌N2种子液1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 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58%以上,菲和芘的降 解率分别为24.9%和26.4%。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1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400.56μg,总糖含量为78.89μg。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三中制备降解体 系过程中,往降解体系中加入300μl体积浓度为5g/l的促进剂硫酸镁溶液, 再加入占整个降解体系体积的12‰的质量浓度为60%的促进剂甘油溶液;

步骤四中,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 NY3种子液4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1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 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88%以上,菲和芘的降 解率分别为32.9%和39.4%。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7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420.31μg,总糖含量为78.62μg。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三中制备降解体 系过程中,往降解体系中仅加入300μl体积浓度为5g/l的促进剂硫酸镁溶液;

结果测试表征:

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75%以上,菲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 28.9%和36.2%。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8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397.58μg,总糖含量为74.63μg。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二中蜡质油污泥 的含油率为24.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三中制备降解体 系过程中,往降解体系中加入300μl体积浓度为5g/l的促进剂硫酸镁溶液, 再加入占整个降解体系体积的12‰的质量浓度为60%的促进剂甘油溶液;

步骤四中,向步骤三中得到的降解体系中加入步骤一制得铜绿假单胞菌 NY3种子液4ml,施氏假单胞菌N2种子液1ml,在摇床上,在30℃下恒温 好氧培养6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直链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83%以上,菲和芘 的降解率分别为27.5%和32.6%。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17g转化产 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物产物中含有 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产物中蛋白含 量为435.68μg,总糖含量为78.82μg。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四中,在摇床上, 在35℃下恒温好氧培养8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直链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89%以上,菲和芘 的降解率分别为30.5%和38.9%。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24g转化产 物,结果见图4,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 物产物中含有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 产物中蛋白含量为362.58μg,总糖含量为66.35μg。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四中,在摇床上, 在28℃下恒温好氧培养5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蜡质油污泥中直链正构烷烃C14~C34的降解率均在78%以上,菲和芘 的降解率分别为25.5%和27.8%。

蜡质油污泥中转化产物产量为每克蜡质油污泥对应产生0.08g转化产 物,结果见图4,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证明转化产 物产物中含有糖蛋白,通过糖和蛋白质含量检测可知,1mg蜡质油污泥转化 产物中蛋白含量为396.28μg,总糖含量为76.34μg。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它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三中,将降解 体系分为两种,分别加入0mg和50mg油污泥转化产物;步骤四中,在摇床 上,在28℃下恒温好氧培养2d,完成对蜡质油污泥的降解。

结果测试表征:

降解2天后,加入0mg油污泥转化产物的降解体系中直链正构烷烃 C14~C34的降解率均在50%-57%,菲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59%和61%;加 入50mg油污泥转化产物的降解体系,油污泥中各直连烷烃的降解率相比未 添加油污泥转化产物的降解体系提高14%-20%之间,菲和芘的降解率分别 提高23%和2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