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促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

一种促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本发明针对造成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从促进大树生根入手,在大树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采用缩根技术,对大树的根系进行预处理,并以一种新型基质配方,为大树根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该基质配方既能够使受伤的根系迅速恢复,还可以促进植物新根的生长和发育,最大程度的增加植物的新根量并保留在未来开挖的土球范围内。经过1~2年的前期处理,开挖土球时,在土球内存在大量的侧根和须根,可以有效加快大树与土壤之间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交换,最终解决新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5-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23/04 申请日:2014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促 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展现了其特有的魅力,它不仅构成城市 园林绿化的基本骨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其景观效果,而且在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 大树移植成活率偏低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园林工作者的难题。

影响大树移植的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是:一、大树主根的细胞再 生能力弱。在挖掘和栽植过程中,被损伤的根系恢复慢,新根和新植 的再生能力差。二、主根系吸收能力差。正常生长的大树,大树在长 期生长过程中,根系范围不断扩张,不仅远远超过主枝的伸展范围, 而且扎入土壤深层,使有效的吸收根位于深处和树冠投影附近。但是 在大树栽植时,土球直径一般只有树木胸径的7~10倍,而此范围内多 为主根系,细小的吸收根很少。因此,此时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很差, 极易造成树木移植后失水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树在移植过程中主根的细胞再生能力弱 以及主根系吸收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促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以 解决新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大树移植前至少两年的春季或秋季,以大树主干为中心, 以胸径的7~10倍为边长在大树主干的东西或南北方向开挖宽 30~100cm、深70~150cm的沟,在挖沟过程中,对小于5cm的根系直 接在沟的内壁剪断,对大于5cm的根系采用环状剥皮法进行剥皮(4), 并且在沟的外壁切断根系;

B、后一年继续按照步骤A的方法对大树主干其余侧面的表面开 挖沟,直至所有的沟圈住大树主干;

C、在至少部分沟的外壁竖直设置挡根板,并将土壤改良基质作 为回填土填入沟内,立即浇灌生根剂,之后每隔5~12天浇灌1次生根 剂,至少连续浇灌1次,所述土壤改良基质包括体积比为 5~15:50~65:20~45的木纤维:蚯蚓粪:原土;

D、在沟的表层铺设1~10cm厚的细沙层,并用支架将大树固定, 之后按照常规种植的苗木进行养护。

优选地,所述环状剥皮法剥皮的宽度为2~15cm。

优选地,所述档根板的厚度为0.5~2cm,并且所述档根板的材质 选自塑料、木材、金属。

优选地,所述挡根板上设置有通孔,并且孔间距为5~20cm,孔 径为0.5~2cm。

优选地,在步骤C中浇灌的生根剂至少包括ABT3生根剂,所述 ABT3生根剂的浓度为10~80mg/kg。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针对造成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原因,从促进大树生根入 手,在大树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采用缩根技术,对大树的根 系进行预处理,并以一种新型基质配方,为大树根系提供了一个良好 的生长环境。该基质配方既能够使受伤的根系迅速恢复,还可以促进 植物新根的生长和发育,最大程度的增加植物的新根量并保留在未来 开挖的土球范围内。经过1~2年的前期处理,开挖土球时,在土球内 存在大量的侧根和须根,可以有效加快大树与土壤之间的水分和营养 物质的交换,最终解决新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 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 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促进大树新根生长方法施工示意图;

其中,1~小于5cm的根系;2~沟;3~大于5cm的根系;4~剥皮; 5~挡根板;6~土壤改良基质;7~细沙层;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 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大树新根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过程 如下所述:

传统的大树移植时,土球内主根多而侧根和须根量相对较少,由 于主根吸收能力差,新移栽的大树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最终导致成 活率低。通过缩根技术,在大树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按照大 树直径的规格,以大树主干为中心,以胸径的7~10倍为边长在大树主 干的东西或南北方向开挖宽30~100cm、深70~150cm的沟2。

在挖沟过程中,遇到小于5cm的根系1可直接剪断,根切面要 与沟的内壁齐平。遇到大于5cm的根系3不能切断,沿着沟的内壁向 外采用状环状剥皮法处理。所述环状剥皮法剥皮4的宽度为2~15cm, 剥皮时不能伤及粗根的木质部,并且在沟2的外壁切断根系。

因此,经过缩根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均可以运输至 断根切面或环状剥皮4而停止运输,促使断根切口处和剥皮4处产生 侧根和须根。经过环状剥皮处理的粗根由于失去了韧皮部,使得植物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能运输至剥皮4处而停止,但由于这些粗根 的木质部仍然完整,不仅可以继续为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够 防止大树倒伏。

后一年继续按照步骤A的方法对大树主干其余侧面的地表面开 挖沟2,直至所有的沟2圈住大树主干。采用缩根技术的目的在于减 少未来开挖土球的主根量,增加植物新生长的侧根和须根量,加快植 物与土壤之间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进一步,在至少部分沟(2)的外壁竖直设置挡根板5,所述档根 板5的厚度为0.5~2cm,并且板面上设置有通孔,并且孔间距为 5~20cm,孔径为0.5~2cm,所述档根板5的材质选自塑料、木材、金 属。所述档根板5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1)可以将新生长的侧根和 须根挡在档根板5以内;(2)由于挡根板5内的土壤经过改良后,土 质较松散,该板可以为大树箱体移植提供支承桥梁。在箱体移植过程 中挡根板5可以继续留在箱体内,但是大树在新址定植时,需要同时 将箱体和挡根板5去除。

设置档根板5之后,将土壤改良基质6作为回填土填入沟内,所 述土壤改良基质6包括体积比为5~15:50~65:20~45的木纤维:蚯蚓粪: 原土。

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基质6将原土、蚯蚓粪、木纤维按照一定的比 例混合来实现土壤的改良。在前期缩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土壤 的理化性状,来促进植物根系的恢复与新根的生长和发育,最终解决 植物与土壤之间水分和养分平衡问题。

其中,所述蚯蚓粪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细碎类物 质。近几年来,蚯蚓粪作为一种新型复合肥原料,在我国肥料市场上 崭露头角。与其它有机肥料相比,蚯蚓粪干净、卫生、无异味,呈颗 粒状。蚯蚓粪作为基质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①能够增加土壤孔隙度 和团聚体的数量,进而改善土壤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水能力、通气性 和透水性;②蚯蚓粪中不仅富含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腐殖酸 等,还富含植物生长必须的16种营养元素和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植物 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作物的品质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③蚯蚓 粪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成为许多微生物的附着载体,蚯蚓粪中含有 大量的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真菌等大量多种微生物群落,且 繁殖速度成倍增长,成为了土壤中的分解中心,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 分解和转化。因此将蚯蚓粪作为土壤改良基质能够达到显著改善土壤 结构、保水增肥和活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效果。

而木纤维是天然可再生木材经过物理、化学、生物或机械法等手 段加工得到的有机絮状纤维物质,其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放射性。 由于木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分散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吸水能力强等 特点,当木纤维与土壤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可以起到保水、促进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加筋和防止土壤分散的作用。

在回填土壤改良基质6后,立即浇灌生根剂,之后每隔5~12天 浇灌1次生根剂,至少连续浇灌1次,其中生根剂至少包括ABT3生 根剂,所述ABT3生根剂的浓度为10~80mg/kg。

优选地,所述ABT3生根剂母液为:将1克ABT3号生根粉溶于 500ml的纯酒精溶液中,再加入500ml的蒸馏水摇匀,形成1000mg/kg 的ABT3生根剂母液。使用时,将母液稀释,最终稀释为母液的25~100 倍。所述ABT3生根剂通过强化、调控植物根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重 要酶的活性,促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诱导植物不定根的生长,调节 植物代谢功能,达到加快植物根系生长和发育的目的。

最后,在沟2的表层铺设1~10cm厚的细沙层7,既可以起到保 温的效果,还可以抑制地表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完成细沙的铺 设之后,用支架8将大树固定,之后按照常规种植的苗木进行养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 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