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ROSO模型的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

一种基于ROSO模型的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ROSO模型的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分析现有的异构系统,对异构系统的重用级别进行分类,对较为独立的异构系统进行服务化,并对外提供标准服务形式,进一步对该服务具有的功能进行粒度描述,向服务集成平台进行注册;设置服务代理中心,对注册服务的配置进行权值划分;服务请求方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对服务代理中心中的服务进行定制化的请求,代理中心根据请求条件进行配置,配置选项包括服务请求方式、服务内容监控、服务负载的配置、服务应答返回方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1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65752.9

  • 发明设计人 袁芳;陈瑞;

    申请日2013-05-08

  • 分类号H04L29/06;G06F9/4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14: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08

    授权

    授权

  • 2016-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6 申请日:2013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设计与开发领域,针对大型应用系统的复杂集成,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ROSO模型的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加速信息化建设方面,机 关、企业往往需要开发大型的系统来适应业务需求,而现有的异构系统又能满足某些需求, 往往通过改造现有的异构系统,通过模块化的集成来满足需求,传统的集成模式需要投入大 量的人力和财力,异构系统的耦合度过高,不利于重用;另一种集成方法是通过组件的形式, 对外提供调用接口;面向服务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异构系统对外提供基于web services 标准下的服务形式,极大的解决了异构系统集成问题,但存在服务对外形式的单一,服务利 用不充分,不具备协议转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集成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面向需求、面向服务的异构 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对充分服务化的异构系统,向用户提供不同协议方式的调用接口,对 服务进行负载均衡化,服务的合理编排,服务返回内容的定制化。

一种基于ROSO模型的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分析现有的异构系统,对异构系统的重用级别进行分类,对较为独立的异构系统 进行服务化,并对外提供标准服务形式,进一步对该服务具有的功能进行粒度描述,向服务 集成平台进行注册;

(2)服务代理中心对注册服务的配置进行权值划分;

(3)服务请求方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对服务代理中心中的服务进行定制化的请求, 代理中心根据请求条件进行配置,配置选项包括服务请求方式、服务内容监控、服务负载的 配置、服务应答返回方式;

(4)在权重级别配置生效后,将根据配置的详细信息动态产生地址和请求参数信息, 服务请求方在接到配置生效后,提交授权验证,获取该服务功能的多个地址和及其对应的规 范实例;

(5)按照请求规范,各客户端根据各自的需求,提交请求地址;服务配置中心将根据 请求的数量,按照现有的虚拟节点配置,每个节点处理不同请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需求、面向服务的集成异构系统的方法,在充分考虑现有的面向 服务集成方法的不足上,旨在解决服务的使用上,更贴近需求,更能够动态的扩展使用范围, 使异构系统的服务化水平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面向需求前置条件下的服务配置策略流程图

图2是基于ROSO模型的异构系统的集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现有的异构系统,对异构系统的重用级别进行分类,对较为独立的异构系统进 行服务化,并对外提供标准服务形式,进一步对该服务具有的功能进行粒度描述,向服务集 成平台进行注册。

(2)服务代理中心,对注册服务的配置进行权值划分,配置选项如下:

服务请求方式,如HTTP、TCP、JMS等;

服务内容监控,如数据传输量、消息路由切换等;

服务负载的配置,如服务负载节点的数量等;

服务应答返回方式,如返回JSON、XML等形式。

(3)服务请求方,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对服务代理中心中的服务进行定制化的请求, 代理中心根据请求条件进行配置。这里我们假设现有某个服务请求方R1->S1(S1表示代理 中心的某个服务),提交配置权值为:①请求方式为HTTP、TCP两种;②内容监控选择数据 传输量;③负载配置选择5个节点,根据目前空闲的虚拟化节点进行动态分配;④服务返回 方式选择XML;

(4)根据(3)的模拟环境,建立一种异构信息集成系统模型:

假设[RW]表示服务请求方式,在面向需求时,配置已有N种请求方式,配置的选择可 以用来表示,其中K=1,2…N;

同理得到[CM]表示服务内容监控,同样用其中I=1,2…M,M表示内容监 控配置的选项数;

对服务的请求进行负载配置,假设配置的虚拟节点数为ω,整个节点群接收的请求数 为R,J表示为某个虚拟节点,该节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请求数为UJ,分配到该节点的请求 概率为λJ,则服务负载均衡点条件为:

|Σi=1ωλijUjω|R,i=1,2…ω;

服务应答返回方式表示为[AM],同样用其中X=1,2…Y,Y表示应答方式配 置的选项数;

综上所述,服务配置中心根据请求服务的需求,可初步推断出可能存在配置选项数: K=1,2…N、I=1,2…M、X=1,2…Y;同时请求服务的负载需要 满足负载均衡点条件。

系统的工作过程参照图1所示的服务配置策略流程图,服务请求方客户端对服务代理中 心的服务进行请求,按照自身特点对服务进行定制化配置,服务代理中心根据(4)设定模 型进行动态分配,服务的使用更加符合需求特点,服务运行状态更加健壮。

结合图2的异构系统集成结构图,具体实例描述如下:

现有某异构系统A,在按照服务标准的前提下,对外提供服务接口,并按照服务代理中 心的规范,向服务代理中心描述自身的服务信息;服务代理中心管理者对提交的服务信息进 行抽象提取,生成功能列表。

服务代理中心对服务中的功能方法,配置权重级别;在请求方客户端向某个服务的功能 进行调用的前提条件下,服务代理中心管理者将根据发送的指令,进行权重配置,如配置该 服务中某个功能请求方式为TCP、File两种方式,内容监控配置为失效策略、响应时间策略 两种方式,虚拟节点设置为2个,应答方式配置为File、十六进制、字符串、XML、JSON总 共5中方式;

在权重级别配置生效后,将根据配置的详细信息动态产生地址和请求参数信息,服务请 求方在接到配置生效后,提交授权验证,获取该服务功能的多个地址和及其对应的规范实例;

按照请求规范,各客户端根据各自的需求,提交请求地址;服务配置中心将根据请求的 数量,按照现有的虚拟节点配置,因而每个节点处理不同请求,提高服务的运行效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