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一种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以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以余姚缩头种自交系09-07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育成春茎瘤芥新品种甬榨5号。所述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为母本与桐农1号杂交获得F1代,再以桐农1号为轮回亲本进行连续回交转育获得的;所述父本余姚缩头种自交系茎瘤芥是综合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余姚缩头种通过自交纯化获得的。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选育的新品种甬榨5号产量高、抗病性强、瘤状茎茎形指数接近1、加工性状优良,适宜春榨菜产区种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4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55196.0

  • 申请日2014-10-17

  • 分类号A01H1/02;

  • 代理机构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卢新

  •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德厚街1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1/02 申请日:2014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甬榨5号的选 育方法。

背景技术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俗称榨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 种,是茎用芥菜的一种,其产品器官不仅可以鲜销,而且可以加工。茎瘤茎的加工品不仅畅 销国内,而且在海外也享有盛誉。榨菜主要是通过加工销售的,可大大提高其附加值,而且 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浙江省是榨菜的传统产区,栽培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由于榨菜产区 生态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不同,我国的榨菜生产主要有两个栽培季节,一个是以浙江北 部的桐乡、海宁和浙江东部的余姚、上虞为代表的春榨菜产区,另一个是以重庆涪陵为代表 的冬榨菜生产区。两个不同的生态区域之间,一般不能进行引种。长期以来,春榨菜生产上 所使用的品种均为常规品种,而且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生产者追求优质、高产榨菜 新品种的愿望非常迫切。由于榨菜只有用作加工原料方能解决其多数产品的销售问题,所以, 如果不解决春榨菜品种的加工适应性问题,那么春榨菜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到限制,其市场空 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就得不到充分发挥。选育适合加工需求的春榨菜一代杂种并应用于春榨菜 生产,将大大促进春榨菜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仅利用现有的榨菜品种资源显然 是不够的。试验已经证实榨菜具有非常明显的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生长势强、瘤状茎产量 高。目前国内的春榨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春榨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是雄 性不育系的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和杂种种子的生产问题。已报道可商业化育种利用的细胞 质雄性不育源有Ogura、Pol、hua、OuxinA等;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春茎瘤芥杂交种选育 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量高、抗病性强、茎形指数接近1、加工性状优 良,适宜春榨菜产区种植的杂交茎瘤芥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一种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以‘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以‘余 姚缩头种’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育成茎瘤芥杂交新品种‘甬榨5号’。

本发明所述的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中所述桐农1号自交系茎瘤芥是综合性状优 良的地方品种桐农1号通过自交纯化获得的。所用父本09-07自交系(余姚缩头种)为综合 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余姚缩头种为宁波地方优良品种,植株中等大小,半碎叶,叶色绿, 中熟。瘤状茎圆球形,具有茎形指数接近1,瘤圆浑,瘤沟浅等优点。缺点是耐抽薹性中等。 将父本自交纯化,有利于提高杂交制种的纯度。

本发明所述的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中所述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的转 育途径为:以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为母本与桐农1号杂交获得F1代,再以桐农1号为轮回亲本 进行连续回交转育获得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所述母本09-05A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榨菜课题组以地方品种桐农1号转育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不易先期 抽薹,较耐寒,低温期间叶片深绿色,不育系花期较长等优点,缺点是瘤茎前期膨大速度较 慢,茎形指数偏大。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与桐农1号杂交后,再以桐农1号为轮回亲本连续回 交,实际上是转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的过程,09-05A与桐农1号的区别在于,两者 经济性状基本一样,但09-05A没有花粉和雄蕊,表现雄性不育。将桐农1号转育成细胞质雄 性不育系09-05A,可以免去杂交制种中的人工去雄、授粉等工作,并且可提高杂交种子的纯 度,为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杂交一代新品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中所述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转育 途径中使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为Ouxin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所述不育源不育性彻底,不 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

本发明所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余姚缩头种自交系09-07为父本;

(2)所述父本于11月上旬露地播种,为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所述母本较所述父本提前 10天播种;

(3)翌年1月上旬定植,父母本按1∶3种植,行株距33cm×33cm;

(4)在父母本行中间开一条浅沟和/或父本行地膜覆盖栽培,抬高父本行25cm;

(5)施足基肥,每亩施氮磷钾15-15-15的俄罗斯复合肥60kg、富力硼1.5 kg;

(6)确保周围2000m内无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在制种田喷施浓度为2%-5%的鱼腥水,7 天一次,直到花期结束,生长期根据叶形、叶色除杂5~6次;

(7)抽薹时,母本在现蕾和抽薹时喷3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一个月内喷施三次,10天 一次;如果采用网纱棚制种,父本初花期,应放蜂授粉;在父本开花结束后,对母本进行打 顶摘心处理,并在父本植株基部将其割断,以改善制种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花期每亩用0.2% 的富力硼水溶液和0.3%的KH2PO4,10天喷施一次,均匀喷施3次,使种荚饱满,提高种子产 量;

(8)5月下旬,为防止制种田父、母本种株上的种子发生机械混杂,在父本花期末拔除 父本行;6月上旬种荚八成熟时收割,获得茎瘤芥甬榨5号种子。

本发明所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中步骤(4)具体为以下三种中的一种:

I.在父母本行中间开一条浅沟,所述浅沟的深度为15cm,在两条浅沟之间起高度为25cm 的垄种植父本,抬高父本行25cm;

II.在定植前,在父本的种植行上覆盖地膜,在地膜上设置种植孔,在其中种植父本;

III.在父母本行中间开一条浅沟,所述浅沟的深度为10cm,在两条浅沟之间起高度为15cm 的垄种植父本,抬高父本行25cm;在定植前,在种植父本的垄上覆盖地膜,在地膜上设置种 植孔,在其中种植所述父本。

本发明所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其中所述鱼腥水的制备方法为:取海产品海蜓, 晒干后磨成粉末,取质量比为2-5:100的所述粉末和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2%-5%的鱼腥水。

本发明所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杂交种的栽培与收获, 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收获的春茎瘤芥甬榨5号种子适期播种,在10月5日播种,最迟不超过10月20 日;苗床地选择:根据将来榨菜大田栽培区域,就地育苗,苗床地要求前几年未栽培十字花 科植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两便,通风光照良好;如果采用大棚育苗,则确保正常而整齐 出苗,需在播种前7天左右漫灌3天,然后整地做苗床;苗床地必须整细,播种后用一遍净 喷畦面一次,然后采用22目防虫网严密覆盖,定植前5~7天揭去防虫网,并用一遍净喷2 次,分别在揭去当天喷1次,定植前一天喷1次;

(B)推荐采用穴盘育苗,采用128穴育苗盘育苗,并使用配套播种机播种;将称量的 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凉干,催芽温度控制在28-30℃,在种子总量的60-70% 露白时立即播种;严格按照定植时间制定育苗生产计划,确定播种时间,成苗标准及苗龄, 播种至供苗27天,3叶1心,株高9-11厘米,茎粗0.4-0.6厘米;

出苗前白天保持25-32℃,夜间保持13-20℃,生长期白天保持28-34℃,夜间14-15℃, 炼苗期提前5-7天保持白天25-30℃,夜间12-20℃,从生长期至炼苗期的过渡阶段逐步降温; 掌握多见光为原则,当光照强度超过6万LUX时,遮阳;如秋冬智能化育苗若遇到长期连续 阴雨天气,需要采用电加热人工补光措施;

(C)栽培密度以行距25cm、株距20cm为宜,根据土壤肥力进行调整,肥力高的田块种 植稀些,肥力低的田块种植密些;

(D)需肥水量大,施足底肥,选择土地排灌条件好,土壤肥沃疏松,在前作收获后深翻30 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氮磷钾15-15-15俄罗斯复合肥40公斤,移栽后第一次 施定根肥,亩用过磷酸钙肥25公斤,加碳酸氢铵20公斤加水600公斤进行浇施;第二次在 12月下旬,亩用尿素5公斤、氯化钾5公斤,对水750公斤进行浇施;第三次在1月下旬,亩用 复合肥50公斤;第4次在2月下旬重施瘤茎膨大肥,亩用尿素30公斤进行浇施;注意清沟排水, 保持田间湿润,少雨时防干旱,多雨时防积水,做好三沟配套;

(E)做好蚜虫、菜青虫、小猿叶虫、蜗牛、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病虫的防治;

(F)适时收获,于翌年清明节前后采收。

本发明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选育方法选择了桐 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具有不易先期抽薹,较耐寒,低温期间叶片深绿色, 不育系花期较长等优点;余姚缩头种自交系为父本,具有茎形指数接近1,瘤圆浑,瘤沟浅 等优点;所述母本转育途径中使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为Ouxin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不育 性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所述选育方法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指定了一套杂交效 率高、简单易行的杂交技术;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选育的新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茎形指 数接近1、加工性状优良,适宜春榨菜产区种植。

定植过程中采用开浅沟或地膜覆盖等方式可以使父母本在株高上较为接近,地膜覆盖后 地温提高,可以促进父本的生长,尤其是两种方式合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关于浅沟的深 度,垄的高度都是经过长期严谨的试验研究得到的。在父母本制种过程中喷施浓度为2%-5% 的鱼腥水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生物学混杂,鱼腥水产生的味道能有效驱除蜜蜂授粉,防止生 物学混杂,采用海蜓,经济实用,效果好,采用2-5%的浓度,如果高于这个浓度,浪费海蜓, 如果低于这个浓度,驱除蜜蜂的效果不明显。抽薹时,对母本喷施3次多效唑可以矮化母本 的高度,同开浅沟和父本地膜覆盖等栽培措施联用,更好地保证了父母本株高在相似的高度, 以利于授粉。

现有技术中,苗期容易发生蚜虫的危害,进而引发病毒病。而这种病害在苗期看不出来, 苗定植长大后才能看出,但此时防治已经迟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研究发现,本发 明中对于苗床的处理方式可以降低蚜虫的密度,进而防止榨菜病毒病的发生。

本发明根据甬榨5号在不同的生长期的表现采用了不同的肥料,施肥方法是针对本发明 的甬榨5号在宁波地区土壤上的特殊设计,而不是通用于所有相似的植物中的。现有的榨菜 育苗大部分在露地进行,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利于榨菜秧苗的生长。本发明根据长期 研究发现,在榨菜秧苗的各个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昼夜温度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实现 壮苗和丰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的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 为母本,以‘余姚缩头种’榨菜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育成新品种——榨菜‘甬榨5号’。所 述母本(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榨菜育种课题组以地方 品种桐农1号转育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其转育途径为:以细胞质雄性不 育源为母本与桐农1号杂交获得F1代,再以桐农1号为轮回亲本进行连续回交转育获得胞质 雄性不育系09-05A。所述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转育途径中使用的细胞质雄性

不育源为Ouxin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所述父本(余姚缩头种自交系09-07)是综合性状 优良的地方品种余姚缩头种通过自交纯化获得的。

本发明所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桐农1号胞质雄性不育系09-05A为母本,余姚缩头种自交系09-07为父本;

(2)所述父本于11月上旬露地播种,为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所述母本较所述父本提前 10天播种;

(3)翌年1月上旬定植,父母本按1∶3种植,行株距33cm×33cm;

(4)在父母本行中间开一条浅沟和/或父本行地膜覆盖栽培,抬高父本行25cm;

(5)施足基肥,每亩施氮磷钾15-15-15的俄罗斯复合肥60kg、富力硼1.5kg;

(6)确保周围2000m内无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在制种田喷施浓度为2%-5%的鱼腥水,7 天一次,直到花期结束,生长期根据叶形、叶色除杂5~6次;

(7)抽薹时,母本在现蕾和抽薹时喷3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一个月内喷施三次,10天 一次;如果采用网纱棚制种,父本初花期,应放蜂授粉;在父本开花结束后,对母本进行打 顶摘心处理,并在父本植株基部将其割断,以改善制种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花期每亩用0.2% 的富力硼水溶液和0.3%的KH2PO4,10天喷施一次,均匀喷施3次,使种荚饱满,提高种子产 量;

(8)5月下旬,为防止制种田父、母本种株上的种子发生机械混杂,在父本花期末拔除 父本行;6月上旬种荚八成熟时收割,获得茎瘤芥甬榨5号种子。

步骤(4)具体为以下三种中的一种:

I.在父母本行中间开一条浅沟,所述浅沟的深度为15cm,在两条浅沟之间起高度为25cm 的垄种植父本,抬高父本行25cm;

II.在定植前,在父本的种植行上覆盖地膜,在地膜上设置种植孔,在其中种植父本;

III.在父母本行中间开一条浅沟,所述浅沟的深度为10cm,在两条浅沟之间起高度为15cm 的垄种植父本;在定植前,在种植父本的垄上覆盖地膜,在地膜上设置种植孔,在其中种植 所述父本。

所述鱼腥水的制备方法为:取海产品海蜓,晒干后磨成粉末,取质量比为2-5:100的所述 粉末和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2%-5%的鱼腥水。

本发明所述的春茎瘤芥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杂交种的栽培与收获, 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收获的春茎瘤芥甬榨5号种子适期播种,在10月5日播种,最迟不超过10月20 日;苗床地选择:根据将来榨菜大田栽培区域,就地育苗,苗床地要求前几年未栽培十字花 科植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两便,通风光照良好;如果采用大棚育苗,则确保正常而整齐 出苗,需在播种前7天左右漫灌3天,然后整地做苗床;苗床地必须整细,播种后用一遍净 喷畦面一次,然后采用22目防虫网严密覆盖,定植前5~7天揭去防虫网,并用一遍净喷2 次,分别在揭去当天喷1次,定植前一天喷1次;

(B)推荐采用穴盘育苗,采用128穴育苗盘育苗,并使用配套播种机播种;将称量的 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凉干,催芽温度控制在28-30℃,在种子总量的60-70% 露白时立即播种;严格按照定植时间制定育苗生产计划,确定播种时间,成苗标准及苗龄, 播种至供苗27天,3叶1心,株高9-11厘米,茎粗0.4-0.6厘米;

出苗前白天保持25-32℃,夜间保持13-20℃,生长期白天保持28-34℃,夜间14-15℃, 炼苗期提前5-7天保持白天25-30℃,夜间12-20℃,从生长期至炼苗期的过渡阶段逐步降温; 掌握多见光为原则,当光照强度超过6万LUX时,遮阳;如秋冬智能化育苗若遇到长期连续 阴雨天气,需要采用电加热人工补光措施;

(C)栽培密度以行距25cm、株距20cm为宜,根据土壤肥力进行调整,肥力高的田块种 植稀些,肥力低的田块种植密些;

(D)需肥水量大,施足底肥,选择土地排灌条件好,土壤肥沃疏松,在前作收获后深翻30 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氮磷钾15-15-15俄罗斯复合肥40公斤,移栽后第一次 施定根肥,亩用过磷酸钙肥25公斤,加碳酸氢铵20公斤加水600公斤进行浇施;第二次在 12月下旬,亩用尿素5公斤、氯化钾5公斤,对水750公斤进行浇施;第三次在1月下旬, 亩用复合肥50公斤;第4次在2月下旬重施瘤茎膨大肥,亩用尿素30公斤进行浇施;注意清沟 排水,保持田间湿润,少雨时防干旱,多雨时防积水,做好三沟配套;

本发明根据本发明得到的甬榨5号在不同的生长期的表现采用了不同的肥料,施肥方法是 针对本发明的甬榨5号在宁波地区土壤上的特殊设计,而不是通用于所有相似的植物中的。

(E)做好蚜虫、菜青虫、小猿叶虫、蜗牛、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病虫的防治;

(F)适时收获,于翌年清明节前后采收。

本发明育成的甬榨5号新品种与主栽的综合性状较好的‘缩头种’对照相比,具有以下 优点:

(1)丰产

2010年~2011年在余姚、桐乡、鄞州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见表1),以‘缩头种’作 为对照。‘缩头种’每667m2瘤茎产量为3810kg;‘甬榨5号’每667m2瘤茎产量为4760kg, 较对照增产24.9%。2011~2012年在余姚、桐乡、鄞州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缩头种’ 作为对照,‘甬榨5号’每667m2瘤茎产量为4530kg,‘缩头种’每667m2瘤茎产量为3670kg, ‘甬榨5号’较对照‘缩头种’增产23.3%。2年多点品比试验中,‘甬榨5号’平均亩产量4650 千克,较对照‘缩头种’平均增产24.1%。

(2)抗病

2012年至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榨菜新品种甬榨5号进 行了抗病毒病(TuMV)鉴定与评价,试验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温 室进行。病害的调查方法、记载标准均按国家“八五”公关课题组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对 照品种为‘缩头种’。抗性鉴定结果(见表2)表明,甬榨5号对病毒病(TuMV)表现为抗 病,而对照品种‘缩头种’表现为中抗。

(3)品质

甬榨5号新品种瘤状茎形状和色泽好,大小适中,空心率低,加工性状好,收到种植

基地的欢迎。在加工品质方面,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宁波)

检测

结果(见表3),‘甬榨5号’青菜头总体品质优于对照‘缩头种’,其中蛋白质和粗纤 维含量均高于对照‘缩头种’。经过余姚市乡下妹菜业有限公司2年加工性能测定,‘甬榨 5号’盐脱水成菜率达33.7%,而对照‘缩头种’盐脱水成菜率达33.1%;‘甬榨5号’加工 产品鲜嫩爽口、好吃、口味佳。

表1  甬榨5号与对照产量比较

注:单位kg/667m2

表2甬榨5号抗性鉴定结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 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 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