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一种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增效组合物,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的重量百分比为20:1~1:5。所述的含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5~30%,优选为5~25%。本发明所使用的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属于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类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拮抗,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显著,能够大幅提高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成本,对井冈霉素的产生的纹枯病菌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731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谢绪叶;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12210.9

  • 发明设计人 谢绪叶;

    申请日2014-09-29

  • 分类号A01N43/16;A01P3/00;A01N37/24;

  • 代理机构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韦锦捷

  • 地址 53030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大良村委良村3队3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N43/16 专利号:ZL2014105122109 申请日:20140929 授权公告日:201608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6-07-1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N43/16 登记生效日:2016062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7-1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N43/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2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16 申请日:2014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14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增效组合物,具体是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酰胺,化学名称:3'-异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苯胺,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开发 的新苯甲酰替苯胺类杀菌剂,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新药剂,具有药效好,防治时间长, 能水稻提高结实率的特点。

氨基寡糖素,化学名称为:低聚-D氨基葡萄糖,该药属微生物代谢提取的一种具有抗 病作用的杀菌剂,对某些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如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 变异,菌丝的胞内生化反应发生变化等,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机理主要是激发植物基因表 达,产生具有抗菌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蛋白等;同时具有抑制病菌的基因表 达,使菌丝的生理生化发生变异,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还能刺激生长。目前氨基寡糖素用于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已有报道。如广西北流市植保站、广西区植保总站联合发表的《5%氨基寡 糖素水剂对晚稻纹枯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AS能够促进种子发芽整齐、 秧苗生长、分蘖及秧苗根系生长,减少缓苗期返青时间,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为66.5%, 增产效果达10.6%。

纹枯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在南方稻区危害尤为严重,该病使得水稻不能抽穗,或 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5%~10%,严重可达50%~70%。多年来,水稻纹枯病长 期依靠井冈霉素、甲基硫菌灵等单一药剂进行防治,导致病菌产生较大的抗药性。本发明基 于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特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混配剂用于水稻纹枯 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具有防效更高,亩本更低的优点。

而目前还没有将氟酰胺、氨基寡糖素进行混配增效,用于水稻纹枯病防治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增效作用显著,防效更高、 成本更低且能防止病害产生抗药性或延缓抗性速度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农药增效 组合物,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的重量百分比为20:1~1:5。

所述的含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5~30 %,优选为5~25%。

所述的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 应助剂及溶剂、填料,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优选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湿 性粉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抗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 解剂、乳化剂、稳定剂、粘结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都 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属于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类 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拮抗,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混配增效作用显著,能够大幅提 高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成本,对井冈霉素的产生的纹枯病菌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 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实施应用例一: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 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 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 抑制率。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 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以孙云沛法的共 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 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 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及其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供试药剂 配比 EC50(mg/L) ATI TTI 共毒系数 氟酰胺 / 1.12 100 / / 氨基寡糖素 / 3.02 37.1 / /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20:1 0.87 128.7 97.0 132.7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10:1 0.82 136.6 94.3 144.9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5:1 0.81 138.3 89.5 154.5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1:1 0.92 121.7 68.5 177.6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2:5 0.98 114.3 55.1 207.4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1:5 1.64 68.3 47.6 143.5 氟酰胺:氨基寡糖素 1:7 2.21 50.7 45.0 112.6

由表1的统计分析可知,氟酰胺、氨基寡糖素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分别为1.12mg/L和 3.02mg/L。氨基寡糖素的毒力低于氟酰胺的毒力。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两者在20:1~1:5范围 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当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重量百分比为1:7时,共毒系数为 112.6,表现为相加作用。

实施应用例二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试验时间为2013年10月20日,用氟酰胺和氨基 寡糖素原药在重量百分为20:1~1:5范围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助剂 及溶剂、填料,制成氟酰胺·氨基寡糖素的混配制剂作为试验药剂,以20%氟酰胺可湿性粉 剂(市购)、5%氨基寡糖素水剂(市购)作为对照药剂,各小区采用相同的施药方法,用水量 为45公斤/亩。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隔7天再施药一次,共施 药2次。末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含氟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由表2可以看出,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混配制剂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 对照药剂,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降低了亩本,能有效的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试验用药 范围内对稻苗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