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

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通信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两根漏泄电缆、两个匹配负载和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两个匹配负载分别安装在两根漏泄电缆的一端,两根漏泄电缆另一端分别与信号发生器连接,两个信号发生器信号源以相同的频率和功率输入漏泄电缆,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安装在两个匹配负载交接处外部,用于消除同频干扰现象。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形成复合型抗干扰结构,消除了漏泄电缆的同频干扰,为提供列车通信质量不间断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6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07358.6

  • 申请日2014-08-19

  • 分类号H01Q13/20(20060101);H01P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15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奚胜元

  • 地址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49: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Q13/20 专利号:ZL2014104073586 登记生效日:20220331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1号 变更后权利人: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1号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简水生 变更后权利人: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2-2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1Q13/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819

    著录事项变更

  • 2020-02-2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Q13/20 登记生效日:20200206 变更前: 变更后: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9-0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1Q13/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8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5-03

    授权

    授权

  • 2014-1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Q13/20 申请日:2014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2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通信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辐射型漏泄电缆作为实现封闭空间中通信的重要手段,为改善电磁波传播特性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天线。在地下轨道交通列车安全运行中,如何保障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安全、稳定传输,一直是行业长期关注的重要工作,在以前行业同类产品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同频干扰区段,通信信号强度大幅衰落,尤其是当列车进入或离开该区段时,这种不利状况更为严重,为有效改善信息的传输质量,开发一种可以消除同频干扰现象的装置,消除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已成为一项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形成复合型抗干扰结构,消除了漏泄电缆的同频干扰,为提供列车通信质量不间断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装置,包括两根漏泄电缆、两个匹配负载和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两个匹配负载分别安装在两根漏泄电缆的一端,两根漏泄电缆另一端分别与信号发生器连接,两个信号发生器信号源以相同的频率和功率输入漏泄电缆,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安装在两个匹配负载交接处外部,用于消除同频干扰现象。

所述的抗干扰盒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抗干扰带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采用铜或铝。 

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采用隧道漏泄电缆铺设方式铺设两根相同槽型的辐射型漏泄电缆,在每根漏泄电缆一端连接信号发生器(信号源),该信号发生器输入同频信源,选用相同的频率和功率输入电缆,两辐射型漏泄电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相同的匹配负载,使两个相同的匹配负载相距1cm-50cm,优选1cm-10cm,选取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安装在两个匹配负载交接处外部,可以消除同频干扰现象。 

所述的匹配负载为50欧姆。 

所述的匹配负载采用市售射频匹配负载,例如安捷伦公司生产射频50欧姆终端负载。 

一种采用常见隧道漏泄电缆铺设方式,两根完全相同的漏泄电缆,两端输入同频信源,选用相同的频率和功率输入电缆,漏泄电缆端部连接相同的匹配负载,将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完全绕包交接处,形成一个复合型抗干扰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干扰盒也可以用铝带、铜带或导电性能好的非磁性金属带来替代,对于不同屏蔽要求等级的产品,可以用不同厚度的铝带或铜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地铁施工中便携小巧,对列车的正常运行无遮挡,无妨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可根据不同施工情况适当调整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包裹大小,适应性强,只需将漏泄电缆接头和匹配负载完全包覆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采用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包裹漏泄电缆交接处,形成复合型抗干扰结构,可以很好的消除同频干扰现象,相比其他方法,如加凹凸石墨板阻隔信号效果更明显,同时由于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固定在漏泄电缆上,一般与漏泄电缆大小类似,占用空间小,施工简单,对列车影响低等。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作任何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装置包括两根漏泄电缆3、两个匹配负载2和抗干扰盒1或抗干扰带,两个匹配负载2分别安装在两根漏泄电缆3的一端,两根漏泄电缆3另一端分别与信号发生器(信号源)4连接,两个信号发生器4信号源以相同的频率和功率输入漏泄电缆3,抗干扰盒1或抗干扰带安装在两个匹配负载2交接处外部,用于消除同频干扰现象。 

所述的抗干扰盒1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抗干扰带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采用铜或铝。 

一种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采用隧道漏泄电缆铺设方式铺设两根相同槽型的辐射型漏泄电缆3,在每根漏泄电缆3一端连接信号发生器(信号源)4,该信号发生器4输入同频信源,选用相同的频率和功率输入电缆,两辐射型漏泄电缆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相同的匹配负载2,使两个相同的匹配负载2相距1cm-50cm,优选1cm-10cm,选取抗干扰盒或抗干扰带1,安装在两个匹配负载2交接处外部,可以消除同频干扰现象。 

所述的匹配负载2为50欧姆。 

所述的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中所述的抗干扰盒1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中所述的抗干扰带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匹配负载2采用市售射频匹配负载,例如安捷伦公司生产射频50欧姆终端负载。 

本发明消除辐射型漏泄电缆同频干扰现象的方法及其装置是为了避免同频干扰现象影响辐射型漏泄电缆通信质量,采用非磁性导电金属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复合型抗干扰结构,保证了该电缆具有极高的抗干扰性能,为提供列车安全快捷、正点高密度不间断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强电场和强磁场环境中,保障优异的传输性能,保障列车控制通信及信号信息的可靠、稳定传输。从而提高列车在各种复杂的轨道交通电磁干扰环境中安全运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