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调节心血管亚健康的中药保健制剂

用于调节心血管亚健康的中药保健制剂

摘要

本发明的中药保健制剂,是以大枣、绿茶、胡麻仁、银杏、枸杞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奏益气养阴、滋养三焦、清热解毒之功,从而有效平衡心脑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血脂,实现对心脑血管亚健康的状态调理和防治。临床观察资料显示,本发明的中药保健制剂对于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心脑血管亚健康状态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本发明精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严格按祖国医学配方原则,无毒无副作用,长期食用,避免了西药治疗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发挥了我国灿烂的祖国医学文化,防治并举、养疗并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071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63496.6

  • 发明设计人 贾孝荣;王新本;

    申请日2014-09-12

  • 分类号A23L1/29;A61K36/82;A61P9/12;A61P9/10;A61P3/06;

  • 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张英荷

  • 地址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23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4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1/29 申请日:2014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心脑血管亚健康的中药保健制剂。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亚健康状态”,是指一种处于健康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病前健康低质量状态。常表现为紧张、食欲减退、头晕、头痛、疲劳、失眠、心烦、耳鸣、肢体麻木、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而各项检查指标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例如测量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测定血脂处于边缘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在5.18-6.19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37-4.12mmol/L,血清甘油三酯在1.70-2.25mmol/L即为边缘升高。亚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即有向慢性疾病发展的趋势,也能通过合理干预使之重返健康状态,它为人们重视自身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敲响了一记警钟。

目前,我国脑卒中每15秒发病1个,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高血脂患者超过1.6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亚健康状态即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规律休息、保障睡眠、戒烟限酒等综合措施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促进人们重新回复健康。因此,充分认识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对于疾病的预防、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理心脑血管亚健康的中药保健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保健制剂,是以大枣、绿茶、胡麻仁、银杏、枸杞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奏益气养阴、滋养三焦、清热解毒之功,从而有效平衡心脑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血脂,实现对心脑血管亚健康的状态调理和防治。

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属于五果之王。中医中药理论认为,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滋润心肺、调补五脏、疏通九窍、助十二经,作用于全身,尤其作用于气和血(血管、血液与血流),属于原生态长寿养生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枣所含有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消除疲劳、复原血管生理,对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作用。本发明以大枣担当君药,起到营养心脑血管、提高心脑血管免疫力、复原心脑血管原有健康状态作用。

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唐代《本草拾遗》中对绿茶的功效就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绿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不仅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多,长期饮用,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本发明以绿茶担当臣药,起到清除血液内、肠胃内各种毒素,恢复人体健康生态作用。

胡麻仁,味甘;性平,归肺、脾、肝、肾经;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银杏,又名白果;明代李时珍曾曰:“白果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 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现代研究证明,银杏叶、果是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重要的医药原料,银杏叶中提取物可以“捍卫心脏,保护大脑”。本发明将银杏和胡麻仁同作为佐药,将大枣、绿茶的优秀功能引导至血管、血液方面,令其作用发挥至淋漓尽致。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养肝,滋肾,润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枸杞子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本发明将枸杞作为使药,是让其承担延年益寿需“慢养”的角色。研究表明,补益制品大量使用会适得其反,所以本发明只使用了少量的枸杞。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大枣20-40份、绿茶10-20份、胡麻仁8-15份、银杏8-15份、枸杞5-10份。

优选配比:大枣25-35份、绿茶12-16份、胡麻仁10-12份、银杏10-12份、枸杞6-8份。

最佳配比:大枣32份、绿茶16份、胡麻仁12份、银杏12份、枸杞8份。

本发明的中药保健制剂可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的内服制剂,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口服液等。

下面是本发明中药保健制剂用于调理心脑血管亚健康的临床资料。

1、临床观察对象:选择心脑血管亚健康患者20例,男、女各半,年龄在40-75岁。

2、临床症状:头晕、头痛、疲劳、失眠、心烦、耳鸣、肢体麻木、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而各项检查指标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血脂处于边缘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血清甘油三酯为边缘升高。

3、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颗粒剂药物(银杏茶),规格:5g/袋,20袋/盒。用法:每日3次,每次两袋,9盒1周期。最多观察3个疗程。女性则经期不停用。

4、测定结果:临床观察显示,一些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疲劳、失眠、心烦、耳鸣、肢体麻木、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现象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各项检查指标见表1:

                                                 

由表1的检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保健制剂对于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心脑血管亚健康状态具有明确的调节作用,而且停止治疗后3个月内无复发现象。

本发明精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严格按祖国医学配方原则,无毒无副作用,长期食用,避免了西药治疗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发挥了我国灿烂的祖国医学文化,防治并举、养疗并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药物的原料配比、制备及用法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颗粒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大枣32份、绿茶16份、胡麻仁12份、银杏12份、枸杞8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5g/袋;

用法用量:一日3次,一次服2袋。连服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大枣20份、绿茶10份、胡麻仁8份、银杏8份、枸杞5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0.25g;

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服3粒。连服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3、片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大枣35份、绿茶16份、胡麻仁12份、银杏12份、枸杞8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片1.0g;

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服3片。连服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4、丸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大枣40份、绿茶20份、胡麻仁15份、银杏15份、枸杞10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0.05g;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服18粒。连服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原料配方:大枣25份、绿茶12份、胡麻仁10份、银杏10份、枸杞6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瓶10ml;

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服20ml。连服30天为一疗程。

上述各实施例中,各原料配比均以重量份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