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及具备该支持结构的铁道车辆

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及具备该支持结构的铁道车辆

摘要

贯通门支持结构(1)支持可开闭地闭塞形成于车身(2)的正面部(2a)的贯通路用开口(4)的贯通门(5)。贯通门支持结构(1)具备第一开闭连接件(15)和第二开闭连接件(16)。第一开闭连接件(15)及第二开闭连接件(16)形成为可转动地设置于贯通门(5)及贯通路柱(8R)而构成平行连接件机构,且使贯通门(5)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这两个开闭连接件(15、16)比贯通门(5)的窗部(5b)靠近下侧地设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3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75798.0

  • 发明设计人 山下洋;

    申请日2011-12-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曹芳玲

  • 地址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2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1D19/00 专利号:ZL2011800757980 登记生效日:20220615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变更后权利人:川崎车辆株式会社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兵库县神户市 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国兵库县神户市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5-17

    授权

    授权

  • 2014-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1D19/00 申请日:2011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可开关地闭塞形成于车辆正面部的贯通路用开口的贯通门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通过连接多个车辆而构成。各车辆的车端部中形成有贯通路用开口,通过该贯通路用开口连接相邻的车辆的客室。该贯通路用开口不仅形成于中间车辆,也形成于先头车辆的前表面(及最后尾车辆的后表面),这些贯通路用开口作为紧急避难时的逃离口而被利用。在作为该逃离口的贯通路用开口设有贯通门,并通过该贯通门开闭贯通路用开口。

贯通门在关闭贯通路用开口的状态下与车辆的前表面(或后表面)成同一面,例如,车辆的前表面形成为重视设计性的流线形状的情况下,贯通门也同样配合该形状而形成为流线形状。然而,贯通门形成为流线形状的情况下,由于其形状而不能对贯通门采用在开闭动作时贯通门描绘单纯的动作路线的拉门类型、旋转开闭类型等的门,而采用塞拉门。该塞拉门没有门袋,在向车身的前方(或后方)推出门的同时还为了确保根据法规所规定的最小开口宽度而向车辆宽度方向滑动该门。又,塞拉门中,门自身具有100kg左右的重量,并需要对像这样的重量物进行支持同时又可进行开闭动作的贯通门支持结构。作为像这样的贯通门支持结构的有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结构。

专利文献1的正面贯通铰链门中,在车身的地板面及车身的顶棚上设有导轨,沿着该导轨移动铰链门。该正面贯通铰链门中,通过设置于车身的地板面的下导轨支持铰链门。又,作为其他贯通门支持结构,例如具有在铰链门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装有连接件并通过这两个连接件可以实现铰链门的开闭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之上还在铰链门上设有直线导轨的结构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1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正面贯通铰链门中,在铰链门的上下部设置有部件数量较多的导轨。因此,铰链门的安装作业较复杂,且其调整的作业也较困难。又,另外两个构造中,调整各连接件的旋转轴芯的位置的作业很重要,但连接件上下分离,因此其作业也较困难。

因此,本发明以提供部件数量较少,且贯通门的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较容易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为目的。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是一种支持可开闭地闭塞形成于车身的正面部的贯通路用开口的贯通门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具备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贯通门及所述车身而构成连接机构,且使所述贯通门在位于所述车身外方的打开位置和闭塞所述贯通路用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开闭连接件及第二开闭连接件;所述第一开闭连接件及所述第二开闭连接件相对于形成于所述贯通门的窗部靠近上下方向一方侧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一开闭连接件及第二开闭连接件可以使打开状态的贯通门嵌入贯通路用开口并闭塞贯通路用开口,因此与使用导轨的情况相比减少了部件数量。又,第一开闭连接件及第二开闭连接件在贯通门上相对于窗部靠近上下方向一方侧地配置,因此两个开闭连接件可以相靠近地配置。对于连接机构,为使其顺利地运动而需要进行两个开闭连接件的旋转中心的轴芯的平行度及位置的调整作业,但这两个开闭连接件相靠近地配置,因此可以一边观察两个开闭连接件的旋转中心的轴芯一边进行这些轴芯的平行度调整及位置调整,从而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较容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少部件数量,使贯通门的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变得简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可以在参考附图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的优选的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具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的先头车辆取下车顶结构而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2是从车外观察位于图1的先头车辆的正面部的贯通门附近时的正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切割线A-A切割先头车辆的正面部而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4是从车内观察位于先头车辆的正面部的贯通门附近时的后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切割线B-B切割先头车辆的正面部而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的切割线C-C切割先头车辆的正面部而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设置于先头车辆的正面部的贯通路柱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在先头车辆的正面部中将图4的区域D放大示出的放大后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切割线E-E切割先头车辆的正面部而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上述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1A进行说明。各实施形态中的方向的概念以铁道车辆(以下也简称为“车辆”)的行进方向作为前方,与向前方时的方向的概念一致。即,车辆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对应,车辆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对应。以下说明的贯通车支持结构1、1A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即,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追加,删除,变更。

<第一实施形态>

铁道列车通过连接多个车辆而构成,多个车辆中位于先头位置的先头车辆2,如图1所示,在正面部2a侧具有驾驶室3,在其左右两侧部分形成有用于从驾驶室3观看车外的车窗2b、2c(参考图2)。又,在正面部2a上在两扇车窗2b、2c之间形成有将驾驶室3和车外连接的贯通路用开口4。该贯通路用开口4为利用于紧急避难时等的逃离口,并如图2所示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且正面看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该贯通路用开口4中可装卸地嵌入有贯通门5,贯通路用开口4被该贯通门5闭塞。

<贯通门及贯通路柱>

贯通门5如图3至图6所示具有前表面面板5a,且规定贯通门5的前表面。该前表面面板5a配合先头车辆2的正面部2a的形状而形成。先头车辆2的正面部2a形成为随着从上端向下端下降而向前方突出,且在下端附近向后方折返那样的大致流线形状,前表面面板5a也同样地形成为大致流线形。因此,在贯通门5嵌入贯通路用开口4并闭塞该贯通路用开口4的关闭状态中,贯通门5及先头车辆2的正面部2a的前表面形成为同一面。在具有像这样的形状的前表面面板5a的背面部设有左右一对的框构件6L、6R,在先头车辆部2a的正面部2a的背面设有一对的贯通路柱8L、8R。

一对的框构件6L、6R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角柱构件,且分别设置于前表面面板5a的左右两边缘部。一对的贯通路柱8L、8R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柱状的构件,且分别设置于贯通路用开口4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这些一对的框构件6L、6R与一对的贯通路柱8L、8R在贯通门5位于贯通门5嵌入贯通路用开口4并闭塞该贯通路用开口4的关闭位置时以互相对置的形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在像这样配置的各框构件6L、6R上,在上部侧及下部侧上分离地分别设有两个锁闩机构7。即,锁闩机构7设置于贯通门5的背面侧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该锁闩机构7具有杆7a与卡定部7b,且卡定部7b与杆7a一体地设置。卡定部7b卡定于贯通路柱8L、8R上,且通过将所有的卡定部7b卡定在贯通路柱8L、8R上从而使贯通门5可以保持关闭位置。又,转动杆7a时卡定部7b脱离贯通路柱8L、8R,通过从贯通路柱8L、8R脱下所有的卡定部7b从而可以使贯通门5打开。另,在左侧的框构件6L的中间部分设有可把持的把手9,通过把手9进行推拉从而可以开关贯通门5。

此外,在各框构件6L、6R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即与贯通路柱8L、8R对置的侧面设有防风橡胶10,在各贯通路柱8L、8R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即与框构件6L、6R对置的侧面设有门挡橡胶11。防风橡胶10及门挡橡胶11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构件,且在贯通门5位于关闭位置时互相接触并封闭框构件6L、6R与贯通路柱8L、8R间的间隙。

像这样构成的一对的贯通路柱8L、8R的前表面,除了具有下述的安装板8a这一点外基本上形成为同一形状,并配合正面部2a的形状随着从下端向上端上升而向后方后退并向后弯曲,且沿着正面部2a的背面而设置。具有像这样的形状的一对的贯通路柱8L、8R,在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安装槽8c,在该安装槽8c中收容并安装有门挡橡胶垫11。

又,如图7所示,在一方的贯通路柱8R(本实施形态中的右侧的贯通路柱8R)的下端部一体地安装有连接件安装板8a。该连接件安装板8a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构件,且从贯通路柱8R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地设置。连接件安装板8a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当于车辆宽度方向)上贯通的大致矩形状的安装孔8b,在该连接件安装板8a上以从该安装孔8b向贯通门5突出的形式安装有贯通门支持结构1。以下中主要参考图8及图9对贯通门支持结构1进行说明。

<贯通门支持结构>

贯通门支持结构1具有大致矩形的平板的柱侧安装座12。作为车身侧安装座的柱侧安装座12夹着垫片12a紧固并安装于连接件安装板8a,且位于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本实施形态中为右侧)堵住安装孔8b的位置。该柱侧安装座12上设有两个轴承构件13、14,且两个轴承构件13、14以从柱侧安装座12通过安装孔8b向另一方的贯通路柱8L突出的形式配置。这两个轴承构件13、14为自润滑轴承(Oilless bearing),例如是在烧结金属(多孔质体)中浸渍油的套筒轴承、采用自身润滑性高的树脂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的套筒轴承、或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滑动轴承。这两个轴承构件13、14相分离并位于上下位置,在位于下侧的第一柱侧轴承构件13上设有第一开闭连接件15,在位于上侧的第二柱侧轴承构件14上设有第二开闭连接件16。柱侧轴承构件13、14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因此在俯视时第一开闭连接件15及第二开闭连接件1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偏离地配置。

第一开闭连接件15是在上下方向上较宽的板构件,俯视时成大致L字状。第一开闭连接件15在其两端部分别具有转动轴15a、15b,设置于其一端部的一方的转动轴15a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柱侧轴承构件13。对于像这样安装的第一开闭连接件15,锁闩机构7位于其内侧(即,前方)。因此,在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开孔15c,借助于该开孔15c,在将第一开闭连接件15向前方转动时第一开闭连接件15与锁闩机构7不干涉。又,通过开孔15c能够谋求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轻量化。

又,第二开闭连接件16是与第一开闭连接件相比上下方向的宽度较窄的条状的板构件,俯视时成大致L字状。第二开闭连接件16在其两端部分别设有转动轴16a、16b,设置于其一端部的一方的转动轴16a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柱侧轴承构件14。

像这样构成的两个开闭连接件15、16从各柱侧轴承构件13、14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在设置于它们各自的另一端部的另一方的转动轴15b、16b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门侧轴承构件17、18。两个门侧轴承构件17、18分别形成为与柱侧轴承构件13、14相同的形状,且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具体而言,安装有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第一门侧轴承构件17位于下侧,安装有第二开闭连接件16的第二门侧轴承构件18位于上侧。而且,这两个门侧轴承构件17、18安装于门侧安装座19。该门侧安装座19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的板构件,并安装于贯通门5。以下,关于门侧安装座19安装于贯通门5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贯通门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的窗部5b。该窗部5b位于前表面面板5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且与形成于车辆2的正面部2a的车窗2b、2c排列配置。又,在比该窗部5b靠近下侧的位置上以架设于一对的框构件6L、6R的形式设置有基板20。该基板20从后方看时成大致矩形状,在基板20的后侧的表面,在其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安装构件21。

安装构件21在俯视时成大致U字状,在其两端部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凸缘21a、21b。像这样形成的安装构件21以安装构件21的中间部分向后方突出,且两个凸缘21a、21b与基板20抵接的形式配置于基板20,并通过将两个凸缘21a、21b紧固于基板20从而被固定。像这样固定的安装构件21的背面部从基板20向后方偏移,且该背面部用作安装部21c。在安装部21c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的安装孔21d,且以堵住该安装孔21d的形式在安装部21c上安装有门侧安装座19。

门侧安装座19设置于安装构件21的内侧,即安装部21c的前表面。门侧安装座19以使安装于其上的两个门侧轴承构件17、18从门侧安装座19通过安装孔21d向后方突出的形式配置。在这两个门侧轴承构件17、18上如上述那样分别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另一方的转动轴15b和第二开闭连接件16的另一方的转动轴16b。像这样设置的第一开闭连接件15及第二开闭连接件16相对于窗部5b靠近下侧地设置于贯通门5。

如上所述,第一开闭连接件15架设于贯通门5和贯通路柱8R之间且以其一方的转动轴15a的轴芯L1为中心转动并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贯通门,此时其具有可单独支持贯通门5的重量支持功能。在这里,关闭位置是如上述那样贯通门5嵌入贯通路用开口4以将其堵塞的位置,打开位置是从贯通路用开口4出发配置于比其靠近前方且右方的位置。又,第一开闭连接件15在俯视时成大致L字状,且以在打开位置下以向后方突出的形式配置,因此在打开贯通门5时从贯通路用开口4向偏离至右方的位置移动。因此,在使贯通门5移动至打开位置时,可以充分确保贯通路用开口4的开口幅度。

第二开闭连接件16形成为与如上述那样工作的第一开闭连接件15联动并以其一方的转动轴16a的轴芯L2为中心转动的结构。又,第二开闭连接件16与第一开闭连接件15相同地在俯视时成大致L字状,且在打开位置下以向后方突出的形式配置。因此第二开闭连接件16也同样可以在打开贯通门5时从贯通路用开口4向偏离至右方的位置移动,可以充分确保贯通路用开口4的开口幅度。

像这样构成的第二开闭连接件16的轴芯L2与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轴芯L1平行,此外,也与另一方的转动轴16b的轴芯L3及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另一方的转动轴15b的轴芯L4平行。又,第二开闭连接件16的轴芯L2相对于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轴芯L1在俯视时位于向左后方偏离的位置,第二开闭连接件16的轴芯L3也同样相对于第一开闭连接件15的轴芯L4在俯视时位于向左后方偏离的位置。像这样,通过将各转动轴设置于在侧视时平行且俯视时分离的位置上,可以使第一开闭连接件15及第二开闭连接件16作为平行连接机构发挥作用,贯通门支持结构1形成为可以按照使贯通门5的姿势维持为与贯通门5嵌入贯通路用开口4时大致相同的关闭姿势的状态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贯通门5的结构。在这里,第二开闭连接件16具有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贯通门5的期间限制贯通门5相对于第一开闭连接件15自由地转动以使贯通门5的姿势维持为关闭姿势的转动限制功能。因此,第二开闭连接件16,在贯通门5回到贯通路用开口4时,使贯通门5的姿势为关闭姿势并嵌入贯通路用开口4而闭塞贯通路用开口4。

<贯通门支持结构的动作>

像这样构成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形成为通过把手9等向前方拉或推关闭状态的贯通门5时第一开闭连接件15及第二开闭连接件16以轴芯L1、L2为中心转动,贯通门5以画圆弧的形式向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移动的结构(参考图6的单点划线)。又,第二开闭连接件16在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时限制贯通门5的姿势并使贯通门5维持为关闭姿势。因此,关于贯通门支持结构1,通过向前方拉或推关闭状态的贯通门5可以使贯通门5保持关闭姿势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反之,通过向左后方拉或推关闭状态的贯通门5可以使贯通门5保持关闭姿势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可以不用调整贯通门5的姿势而原封不动地嵌入贯通路用开口4并将其闭塞。

具有像这样的结构的贯通门支持构造1通过使第一开闭连接件15相对于第二开闭连接件16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宽且较厚的结构以提高支持刚性,从而可以不需要在比贯通门5的窗部5b靠近上侧的位置设置另外的连接件或滑动机构而仅通过第一开闭连接件15以使贯通门5不倾斜的形式稳定地支持贯通门5。像这样可以通过单一构件进行支持,从而可以不用将第二开闭连接件16配置于车辆2的车顶构体附近而是配置于比贯通门5的窗部5b靠近下侧的位置。平行连接机构需要进行轴芯L1~L4的平行度及位置的调整作业,但因为使两个开闭连接件15、16集中并靠近于窗部15b的下侧,所以可以互相观察开闭连接件15、16的轴芯L1~L4的同时进行开闭连接件15、16的平行度的调整及位置的调整,可以方便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

又,贯通门支持结构1可以由例如柱侧安装座12、两个柱侧轴承构件13、14、两个开闭连接件15、16以及门侧轴承构件17、18进行预先组装形成单元。通过单元化,从而在安装于车辆2之前,可以以使门侧轴承构件17、18的安装于贯通门5的安装表面大致平行地移动并使安装于此处的贯通门5维持关闭姿势地移动的形式在柱侧安装座12上高精度地安装柱侧轴承构件13、14。通过这样做,即使在贯通门5和贯通路柱8R之间由于制作误差产生调整作业,也可以通过在将柱侧安装座12安装于贯通路柱8R的连接件安装板8a之后,在柱侧轴承构件17、18与门侧安装座19之间的缝隙设置调整衬垫22而填补缝隙,并在门侧安装座19上与该调整衬垫22一起安装门侧轴承构件17、18的作业来完成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像这样,可以省去柱侧轴承构件13、14对于贯通路柱8R的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因此可以使贯通门支持结构1的安装作业及调整作业变得容易。又,贯通门支持结构1是通过两个开闭连接件15、16支持贯通门5的结构,因此与设置导轨或直线导轨等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在安装贯通门5之前可以仅通过贯通门支持结构1进行动作确认及调整,可以减少在车身2上安装贯通门5时的调整作业。

又,贯通门5如上述那样形成为靠近下端部的部分向前方突出的那样的流线形状,两个开闭连接件15、16设置于贯通门5的下腹部周围。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并配置由于贯通门5形成为流线形状而产生的死角。

<第二实施形态>

第二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A与第一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类似。以下仅关于第二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A的结构,仅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的区别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贯通门支持结构1A中,第一开闭连接件15A在上下方向中间部上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开口15d。开口15d是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的长尺寸的孔。第二柱侧轴承构件14A及第二门侧轴承构件18A从后方看上去与第一开闭连接件15A重合并分别安装于安装座12、19,其梢端侧通过所述开口15d向后方突出。而且,第二开闭连接件16A的两个转动轴16a、16b可转动地设置于作为第二柱轴承构件14A及第二门侧轴承构件18A的突出部分的梢端侧。通过像这样设置两个开闭连接件15A、16A,可以增加开闭连接件15A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并提高刚性。

此外,第二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A能起到与第一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相同的作用效果。

<关于其他实施形态>

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在安装于车辆2的贯通门5及贯通路柱8R之前组装贯通门支持结构1,在安装于贯通路柱8R之后安装于贯通门5,但也可以是组装之后,先将贯通门支持结构1安装于贯通门5之后再安装于贯通门柱8R。又,也可以是贯通门支持结构1不事先组装,而将各构件分别安装于贯通路柱8R及贯通门5。

又,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1A是将两个开闭连接件15、15A、16、16A安装于贯通门柱,但也可以安装于其他的柱构件,也可以是使驾驶台具有强度并在其上设置两个开闭连接件15、15A、16、16A。又,两个安装座12、19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但其不仅限于上下方向也可以使其倾斜或水平。此外,第一开闭连接件15、15A配置于下侧,第二开闭连接件16、16A配置于上侧,但也可以是第一开闭连接件15、15A配置于上侧,第二开闭连接件16、16A配置于下侧。又,两个开闭连接件15、15A、16、16A形成为使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贯通门5的姿势维持为关闭姿势的结构,但两个开闭连接件15、15A、16、16A只要是至少在关闭位置上使贯通门5的姿势回复至关闭姿势的连接机构就可以,不限定于如上述那样的结构。此外,本实施形态中,两个开闭连接件15、15A、16、16A比窗部5b靠近下侧地设置于贯通门5上,,但也可以是比窗部5b靠近上侧地设置于贯通门5上。就是说,两个开闭连接件15、15A、16、16A只要是相对于窗部5b靠近上下方向一方侧设置就可以。

又,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的贯通门支持结构1、1A,在轴承构件13、14、17、18上使用自润滑轴承,但也可以使用一般的轴构件(如滚珠轴承)。又,贯通路用开口4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但也可以从中央位置向左右任意一方偏离地配置。此外,车辆2的正面部2a为下腹部向前方突出的流线形状,但不限于像这样的形状,也可以是不同的流线形状,又,也可以是平坦的形状。

又,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中关于将贯通门支持结构1设置于先头车辆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通常,先头车辆2与最后尾车辆具有同样的结构,也可以是贯通门支持结构1设置于最后尾车辆。这种情况下,除了前后方向相反这一点之外以形成为同样的结构。又,铁道列车中,也有先头车辆2之间互相连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设置有贯通门支持结构1的车辆为中间车辆。

由上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本发明的较多的改良和其他实施形态等。因此,上述说明仅作为例示解释,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教导实施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形态为目的提供。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实质上变更其结构和/或功能的具体内容。

符号说明:

1、1A          贯通门支持结构;

2            先头车辆;

2a          正面部;

4            贯通路用开口;

5            贯通门;

5b          窗部;

8R         贯通路柱;

12          柱侧安装座;

15、15A             第一开闭连接件;

16、16A             第二开闭连接件;

19          门侧安装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