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三基色的无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三基色的无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基色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其中所述的A组份包括活性氢提供组分和填料,所述B组份为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B组份中的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1.8~2.5):1。本发明提供的三基色聚氨酯胶粘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配色问题,使聚氨酯胶黏剂可用于有色板材、异型材、薄膜等的粘接,扩大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范围;且本发明的胶黏剂配色简便、适用范围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0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21398.X

  • 发明设计人 杨桂生;邓悦欢;

    申请日2013-04-09

  • 分类号C09J175/04;C09J175/08;C09J175/14;C09J11/04;C08G18/75;C08G18/48;C08G18/67;

  • 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林松

  • 地址 201109 上海市闵行区北松路8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2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24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J175/04 登记号:Y2019980000815 登记生效日:20191202 出质人: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三基色的无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80921 申请日:2013040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8-09-21

    授权

    授权

  • 2016-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J175/04 申请日:2013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基色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组成包括A组份和B组份,A组份主要为多元醇、填料、催化剂有时还可能会有扩链剂组份,B组份主要是多异氰酸酯组份,使用时将A、B组份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然后涂覆在被粘物表面就可以进行粘接操作,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就能形成粘接强度较高的接头,满足粘接要求。因此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常用的胶粘剂,具备价格便宜、性能可控、运储便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因而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建材、包装、制鞋等行业。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聚氨酯胶黏剂单一的色调以无法满足人们对色彩的要求,这就需要一种颜色多样化、色彩艳丽聚氨酯胶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三基色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剂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配色问题,从而使聚氨酯胶黏剂可用于有色板材、异型材、薄膜等的粘接问题,扩大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基色聚氨酯胶粘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其中所述的A组份包括活性氢提供组分和填料,所述B组份为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为氢化MDI),所述A组份与所述B组份的质量之比为(4.5~17):1。所述B组份中的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1.6~2.5):1。

所述的活性氢提供组分选自多元醇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多元醇选自聚丙二醇(简称为PPG),所述聚丙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4000。

所述的蓖麻油选自羟值在150~160之间的工业级蓖麻油。

所述的填料选自目数在500~3000目的轻质或重质碳酸钙,所述填料的质量为活性氢提供组分的质量的1.2~2.0倍。

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有机锡催化剂,所述有机锡催化剂选自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催化剂的质量为A组份质量的0.01%~0.02%。

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颜料,所述颜料为红、黄或蓝三基色颜料,添加量为A组份质量的0.01%~2%。

所述的氢化MDI为市售工业级氢化MDI,优选杜邦产和烟台万华产氢化MDI的一种或几种。

其颜色可调配的范围可根据客户要求在整个色域的范围内。

一种上述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将活性氢提供组分、填料加入到容器中,在常温下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混合,得到A组份;

(2)、将B组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加入到A组份中,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混合,即得到三基色聚氨酯胶粘剂。

所述的步骤(1)中还加入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为A组份质量的0.01%~0.02%。

所述的步骤(1)中还加入颜料,颜料的添加量为A组份质量的0.01%~2%。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三基色的无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利用该胶粘剂,配色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调配多姿多彩的不同种颜色胶黏剂,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三基色聚氨酯胶粘剂,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配色问题,使聚氨酯胶黏剂可用于有色板材、异型材、薄膜等的粘接,扩大聚氨酯胶黏剂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红、黄、蓝三基色的胶黏剂,在实际过程中,配色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色,从而满足不同的颜色要求,因而本发明的胶黏剂具有配色简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100克PPG1000、150克目数为500目的重碳酸钙(为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1.5倍)和0.025克(为A组份质量的0.01%)蓝基色颜料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浅蓝色A组份;

(2)然后加入42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1.6:1),充分搅拌后制得浅蓝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实施例2

(1)将200克PPG2000、300克(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1.5倍)目数为800目的轻质碳酸钙和10克(A组份质量的2%)红基色颜料,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深红色A组份;

(2)然后加入50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1.9:1),充分搅拌后制得深红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实施例3

(1)将200克PPG4000、300克(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1.5倍)目数为1250目的轻质碳酸钙和5克(A组份质量的1%)黄基色颜料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黄色A组份;

(2)然后加入29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2.2:1),充分搅拌后制得黄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实施例4

(1)将200克PPG2000、50克工业级蓖麻油、300克(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1.2倍)目数为1250目的轻质碳酸钙和2.75克(A组份质量的0.5%)蓝基色颜料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蓝色A组份;

(2)然后加入113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2.5:1),充分搅拌后制得蓝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实施例5

(1)将200克PPG2000、100克工业级蓖麻油、500克(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1.6倍)目数为1250目的轻质碳酸钙和0.8克(A组份质量的0.1%)红基色颜料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红色A组份;

(2)然后加入129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2:1),充分搅拌后制得红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实施例6

(1)将100克工业级蓖麻油、0.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锡(A组份质量的0.01%)、200克(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2倍)目数为1250目的轻质碳酸钙及0.03(A组份质量的0.01%)克黄基色颜料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A浅黄色组份;

(2)然后加入65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1.7:1),充分搅拌后制得浅黄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实施例7

(1)将100克工业级蓖麻油、0.06克(A组份质量的0.02%)辛酸亚锡、200克(活性氢组分的质量的2倍)目数为3000目的轻质碳酸钙和6克(A组份质量的0.2%)蓝基色颜料混合,常温下充分搅拌后,得到无明显颗粒感的具有一定粘度的深蓝色A组份;

(2),然后加入68克氢化MDI(异氰酸根与所述A组份中的活性氢组分的摩尔量之比为1.8:1),充分搅拌后制得深蓝色聚氨酯胶黏剂,可直接或者可经过配色人员二次调配后用于粘接同样颜色的板材、片材、异型材、薄膜等。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