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1)整地;(2)种植和(3)林地维护和管理步骤;由于在深水海滩没有红树林的天然分布,采取常规的方法也无法成功种植红树林;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以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营造红树林,扩大华南沿海红树林湿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充分发挥红树林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红树林恢复区域水道并存,创造了多样化的环境,能为野生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同时,在深水海滩的红树林造林区域,利用红树林中的水道,可以构建红树林与渔业共存的自然生态养殖系统,有效地促进沿海社区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7

    授权

    授权

  • 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23/00 申请日:2014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进行红树林造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海上森林”之称,能够防风消浪,保护海堤,减少和防止沿海地区台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红树林的营造,又能节约大量用于修筑和维护海岸堤坝的开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 

红树林受到海水周期性淹浸,通常暴露时间较浸淹时间长。并非所有的潮间带区域均能生长红树林,当滩面被海水淹浸时间过长而暴露时间太短时,红树林无法生长。红树林最适于生长在河口或港湾地区,有河流淡水的补充,海水的盐度较低(盐度一般低于15‰),而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海滩上,大部分红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营造红树林有2个技术的瓶颈,首先是海水淹浸过深(低于平均海平面0.7m以上),其次是海水盐度过高(基本无淡水补充,盐度高于30‰),在这种环境下红树林无法自然生长,人工种植的成活率也极低,且无法长久保存。 

我国十几年来在华南沿海地区逐步开展了红树林资源恢复工作,在普通的宜林地滩涂上基本上已实现或正在进行红树林的恢复和发展工作。由于种种人为或客观的原因,现存的尚未实现造林的潮间带滩涂基本上沦为高盐度深水的困难立地。而要实现我国红树林资源恢复和发展的长远目标,必须也只能在这些高盐度深水的极端困难立地上进行。 

多年来,华南沿海各地区在高盐度深水海滩上进行了许多造林尝试,但由于采取传统的在普通宜林地条件下的造林方法和技术,结果均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营造红树林,目前尚无有效技术措施。本专利方法有助 于解决在华南沿海高盐度深水海滩上红树林营造技术问题,对于我国红树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该方法能够成功在高盐度海滩上实现造林,建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在高盐度深水海滩上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起宽度为10~15m的长方形垄带,垄带的高度高于海平面高度的0~0.2m,临海最外沿的一条垄带高于其他垄带0.1~0.3m;相邻两条垄带之间的距离为10~15m,每条垄带每隔90~110m长设置垂直于垄带的水道,水道宽为10~20m; 

(2)种植:起垄完成后,在每年的6~8月份,选择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混合、以营养袋苗种植和/或胚轴苗插植的方式,按行距为0.5~2m、株距为0.5~2m进行种植; 

(3)林地维护和管理:造林完成后利用围网将造林区围住,至少连续两年对林地进行苗木补植和扶持倒伏苗木,同时清理造林区垃圾。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速生树种为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种植于临海的一半垄带上,种植方式为营养袋苗的方式种植;所述慢生树种为红海榄、秋茄、木榄和白骨壤,种植于近岸的另一半垄带上,种植方式为营养袋苗种植和/或胚轴苗插植。 

进一步的,所述慢生树种白骨壤的种植方式为营养袋苗种植。 

进一步的,所述速生树种种植密度为由垄带外岸区域至内岸区域种植密度依次缩小;所述慢生树种种植密度为0.5×0.5m。 

进一步的,所述胚轴苗的种植深度不超过苗长的2/3。 

本发明中,以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外二分之一垄带种植速生树种,内二分之一垄带种植慢生树种,既提高防护效益,又能丰富红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林分的结构配置以平行于海岸线带状混交的方式;不同种类的红树 植物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速生的红树植物树高年生长量可达2m,成林较快,慢生的红树植物树高年生长量仅为0.2~0.5m,需要3~5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成林,利用速生树种尽早形成主体林分,同时利用慢生树种优化和完善林分结构。 

本发明的方法的原理:滩面高度对红树植物的生长量及保存率影响显著。在中等的滩面高度即平均海平面附近时红树植物的生长量和保存率基本上达到最大值,随着滩面高度的增加或降低,生长量和保存率呈下降的趋势。在泥质土壤上,红树林树种在滩面高度为-0.4m时相对于滩面高度为0时的地径生长量和保存率的比值,红海榄为88.6%和47.7%,秋茄为87.1%和58.1%,拉关木为92.1%和50.4%,无瓣海桑为87.4%和49.0%。当滩面高度更低时,红树林是无法成活的。 

土壤条件(沙质和泥质)对不同种类的红树植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速生树种无瓣海桑、慢生树种红海榄和秋茄在沙质地和泥质地上的生长表现较接近;而速生树种拉关木在沙质地上的生长量和保存率显著高于泥质地上的生长情况,其在普通沙质地上2年生地径约6.0cm,树高约2.0m,而在普通泥质地上地径为2.2cm,树高为0.98m。 

在沙地条件下,以胚轴苗与实生苗形式种植的幼树生长和成活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性,以胚轴苗形式种植的幼树生长量和保存率要远高于以实生苗形式种植的情况。其中,在普通沙地条件下以胚轴苗形式种植的红海榄2年生幼树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以实生苗形式种植的2.1和2.2倍,保存率达到以实生苗形式种植的3.7倍。而在泥质地条件下,以胚轴苗和实生苗形式种植的幼树生长和成活的差异性不显著。 

以红海榄胚轴长度的1/3、1/2和2/3三种不同插植深度作对比试验,在种植一年后,胚轴插植深度对幼树成活及生长的影响较小。由于在胚轴插植初期,在苗木尚未生根的情况下,若造林地出现较大的风浪,胚轴易被海水卷起而流失,因此,在种植胚轴苗时,胚轴应尽量深植于泥滩中,种植的深度以不超过胚轴长度的2/3为宜。 

在有海藻分布的试验区域,在种植初期,海藻对红树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迎风区域对幼林的生长和成活危害较重,同时,与对速生树种的影响相比,海藻对慢生树种的危害更严重。海藻会覆盖红树林幼苗分布区 域,直接影响和危害幼苗的成活及生长。在迎风区域海藻多为异地漂移所致,海藻量大且具有流动性,危害更严重,避风区海藻一般为原地生长形成的,移动性小,危害较小。红海榄在迎风面其地径和树高2年的生长量均不足背风面生长量的80%,在迎风面的保存率仅为背风面的40.6%。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在深水海滩没有红树林的天然分布,采取常规的方法也无法成功种植红树林;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以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营造红树林,扩大华南沿海红树林湿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充分发挥红树林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红树林恢复区域水道并存,创造了多样化的环境,能为野生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同时,在深水海滩的红树林造林区域,利用红树林中的水道,可以构建红树林与渔业共存的自然生态养殖系统,有效地促进沿海社区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沿海岸起垄后的垄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在高盐度深水海滩上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起宽度为10m的长方形垄带,垄带的高度等于海平面高度相等,相邻两条垄带之间的距离为10m;临海最外缘的垄带高于其他垄带0.1m;每条垄带每隔90m长设置垂直于垄带的水道,水道宽为10m; 

(2)种植:起垄完成后,在每年的6月份,选择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混合,以胚轴苗直接插植或营养袋苗种植的方式,胚轴苗的种植深度不超过苗长的2/3,按行距为0.5~2m、株距为0.5~2m进行种植,速生树种为无瓣海桑和拉关木,慢生树种为红海榄、秋茄、木榄和白骨壤。 

垄带外岸区域至内岸区域种植密度依次缩小,在垄带的外二分之一上(向海区域)种植速生树种,由海向岸方向,种植规格由1.0×1.0m过渡到2.0×2.0 m,折合为333-83株/亩(包括水道区域),临海最外缘的垄带上的树种密植,种植规格为0.5×0.5m,以抵御外缘风浪侵袭,保护内缘林带。在沙质滩地上,以种植拉关木为主,在泥质滩地上,以无瓣海桑和拉关木两树种为主。 

在垄带的内二分之一上(向岸区域),以种植慢生树种红海榄、秋茄、木榄、白骨壤为主,种植规格为0.5×0.5m,折合为1333株/亩(包括水道区域) 

(3)林地维护和管理:造林完成后利用围网将造林区将围住,至少连续两年对林地进行苗木补植和扶持倒伏苗木,同时清理造林区垃圾。 

实施例2 

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在高盐度深水海滩上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起宽度为15m的长方形垄带,垄带的高度高于海平面高度的0.1m,相邻两条垄带之间的距离为12m;临海最外缘的垄带高于其他垄带0.2m;每条垄带每隔100m长设置垂直于垄带的水道,水道宽为15m(如图1所示); 

(2)种植:起垄完成后,在每年的7月份,选择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混合,以胚轴苗直接插植或营养袋苗种植的方式,胚轴苗的种植深度不超过苗长的2/3,按行距为0.5~2m、株距为0.5~2m进行种植,速生树种为无瓣海桑和拉关木,慢生树种为红海榄、秋茄、木榄和白骨壤。 

垄带外岸区域至内岸区域种植密度依次缩小,在垄带的外二分之一上(向海区域)种植速生树种,由海向岸方向,种植规格由1.0×1.0m过渡到2.0×2.0m,折合为333-83株/亩(包括水道区域),临海最外缘的垄带上的树种密植,种植规格为0.5×0.5m,以抵御外缘风浪侵袭,保护内缘林带。在沙质滩地上,以种植拉关木为主,在泥质滩地上,以无瓣海桑和拉关木两树种为主。 

在垄带的内二分之一上(向岸区域),以种植慢生树种红海榄、秋茄、木榄、白骨壤为主,种植规格为0.5×0.5m,折合为1333株/亩(包括水道区域) 

(3)林地维护和管理:造林完成后利用围网将造林区将围住,至少连续两年对林地进行苗木补植和扶持倒伏苗木,同时清理造林区垃圾。 

实施例3 

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 

通过挖填的工程措施,以条带状方式起垄垫高滩面,形成垄带和水道间隔的格局,垫高后的垄带宽15m,水道宽均为15m,每隔110m在垄带上保留20m宽的水流出口,形成与海岸带方向垂直的水道,以便于施工区域潮汐水流畅通,垫高后的垄面高度控制在0.2m(相对于平均海平面,下同),临海最外缘的垄面高度要高于其他垄面0.3m,以缓解风浪冲击,在工程实施区域内,要种植红树林的区域和水面各占50%。利用水上抓泥机由垄带两侧挖泥,填至需要垫高的垄带上(如图1所示)。 

(2)种植 

通过填挖措施达到红树林生长所需的水深条件后,在垫高后的垄面上种植红树植物。红树林种植时间为8月份。以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外缘以速生树种,内缘以慢生树种,既提高防护效益,又能丰富红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林分的结构配置以平行于海岸线带状混交的方式。不同种类的红树植物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速生的红树植物树高年生长量可达2m,成林较快,慢生的红树植物树高年生长量仅为0.2~0.5m,需要3~5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成林。利用速生树种尽早形成主体林分,同时利用慢生树种优化和完善林分结构。 

在垄带的外二分之一上(向海区域)种植速生树种,由海向岸向内堤方向,种植规格由1.0×1.0m过渡到2.0×2.0m,折合为333-83株/亩(包括水道区域),临海最外缘的垄带上的树种密植,种植规格为0.5×0.5m,以抵御外缘风浪侵袭,保护内缘林带。在沙质滩地上,以种植拉关木为主,在泥质滩地上,以无瓣海桑和拉关木两树种为主。 

在垄带的内二分之一上(向岸区域),以种植慢生乡土树种红海榄、秋茄、木榄、白骨壤为主,种植规格为0.5×0.5m,折合为1333株/亩(包括水道区域),在沙地上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以胚轴苗直接插植海滩的形式种植,即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成活率。非胚轴成熟季节造林时可适当以营养袋苗种植。在泥质滩地上,红海榄、秋茄、木榄既可以胚轴苗的形式又可以实生苗的形式种植。 

以胚轴直接插植方式造林时,胚轴尽量深植于泥滩中(种植的深度不超过胚轴长度的2/3),以避免初植期胚轴被风浪卷走流失。以营养袋苗种植时,在 土壤粘实区域土袋以上覆土3~5cm,在土壤松散地且易被海水冲刷区域土袋以上覆土5~10cm,防止苗木被海水冲走。 

(3)林地维护和管理 

由于红树林生长在潮间带恶劣环境,受海水冲刷、垃圾缠绕及人为采海活动的影响,幼苗保存率低,宜在造林后连续2年以上对恢复地进行苗木补植和扶持倒伏苗木以提高苗木保存率。 

在恢复后加强对造林地维护和管理,定期清理垃圾杂物,管护期至少为2年。 

对胚轴和慢生树种实生苗的造林区四周用木桩等标示,尽量设立围网以保护新造林区。 

在海藻多发地区,在造林区域外缘设立围网以抵御海藻的侵害。在造林区域围网以减少海藻漂移,大量投入人力和物力及时清理滞留在造林地的海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