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电荷输送层的方法中,长期存放后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同时涂布液中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并形成具有高均匀性的电荷输送层。所述方法是包括支承体及形成于其上的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溶液,该溶液包含在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质量%以下的第一液体、在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质量%以上的第二液体、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通过将所述溶液分散于水中来制备乳液;通过使用所述乳液来形成电荷输送层用涂膜;和通过加热所述涂膜来形成电荷输送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1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60894.2

  • 申请日2012-12-11

  • 分类号G03G5/00;C09K11/06;G03G5/047;G03G5/05;H05B33/10;

  • 代理机构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魏启学

  •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55: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03

    授权

    授权

  • 2014-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G5/00 申请日:2012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荷 输送层用乳液。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上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含有机光导电性物 质的有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下,称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已得到迅猛开 发。此外,有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目前已成为电子照相设备的处理盒或电子 照相设备所使用的主流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并已投入大规模生产。在这种有 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之中,常使用的是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层压 型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过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需功能分离于各层而改善 其特征。

作为制造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通常采用包括将功能材料溶 于有机溶剂以制备涂布溶液及将所述溶液涂布于支承体的方法。在层压型电 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各层之中,电荷输送层通常要求具有耐久性。因而,电荷 输送层用涂布液的涂层厚度大于任何其他层,因而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用 量也大。结果,该层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为了减少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时 有机溶剂的用量,期望减少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有机溶剂用量。然而,电 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制备需要使用卤素类溶剂或芳族类有机溶剂,这是因为 电荷输送物质和树脂在任意此类溶剂之中均具有高溶解性。因而,减少有机 溶剂的用量存在困难。

专利文献1记载了,出于减少挥发性物质和二氧化碳的目的,减少形成 电荷输送层所用涂料中的有机溶剂的量的尝试。该文献披露了,通过在水中 形成有机溶液的油滴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所述有机溶液的油滴通过将 待引入电荷输送层的物质溶于有机溶剂而制得。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1-128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作为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在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 包括制备乳液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尽管在所述乳液制得之后 即刻观察到均一的乳液状态,但在所述乳液长时间静置之后观察到该乳液的 液性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通过将待引入电荷输送层的物质溶于有机溶剂 而制得的有机溶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水中聚结,使得难以形成稳定的油滴 状态,并因而聚集和沉降。就兼顾减少有机溶剂用量和确保电荷输送层用涂 布液的稳定性两方面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基于以上论述,本发明旨在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 如下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在形成电荷输送层的方法中,长期存 放后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同时用于所述涂布液的有机溶 剂的用量减少,因而可形成具有高均匀性的电荷输送层。本发明还旨在提供 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长期存放后具有高稳定性的电 荷输送层用涂布液(乳液)。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以下本发明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 承体和形成于其上的电荷输送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溶液,该溶液包含:在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质量% 以下的第一液体、在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质量%以上的第 二液体、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

通过将所述溶液分散于水中制备乳液;

通过使用所述乳液形成所述电荷输送层用涂膜;和

通过加热所述涂膜形成所述电荷输送层。

本发明还提供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电荷输送 层。

本发明还提供电荷输送层用乳液,其包括分散于水中的溶液,其中所述 溶液包含:在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质量%以下的第一液体; 在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质量%以上的第二液体;电荷输送 物质;和粘结剂树脂。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和有机器件 的制造方法,其中,长期存放后所述乳液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并且形成具有高 均匀性的电荷输送层。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长期存放后具有高稳定性的 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参考附图,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以下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 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包括具有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 相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含在25℃ 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质量%以下的第一液体、在25℃和1个气压 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质量%以上的第二液体、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 的溶液,随后将所述溶液分散于水中以制备乳液;在支承体上形成所述乳液 的涂膜,随后加热所述涂膜以形成电荷输送层。

优选的是,第二液体为选自以下之中的至少一种:四氢呋喃、二甲氧基 甲烷、1,2-二噁烷、1,3-二噁烷、1,4-二噁烷、1,3,5-三噁烷、甲醇、2-戊酮、 乙醇、四氢吡喃、二甘醇二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正丁醚、丙二醇单 丙醚、乙二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 二醇单异丁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三丙 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甘醇甲基乙基醚、二 甘醇二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酸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正 丙醇、3-甲氧基丁醇、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和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以下,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和构成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材料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的电荷输送物质为具有空穴输送性能的物质,其实例包括三 芳基胺类化合物、腙类化合物、丁二烯类化合物和烯胺类化合物。其中,就 改善电子照相特性而言,优选使用三芳基胺类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物质。

电荷输送物质的具体实例如下所示,但本发明中的电荷输送物质并不限 于此。

构成电荷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树脂。其中,优选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树脂。更优选具 有以下式(2)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或具有以下式(3)所示重复结 构单元的聚酯树脂。

(在式(2)中:R21至R2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1表示单键、亚甲 基、乙叉基、丙叉基、苯基乙叉基、环己叉基或氧原子。)

(在式(3)中:R31至R3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2表示单键、亚甲 基、乙叉基、丙叉基、环己叉基或氧原子;Y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具 有经由氧原子键合的两个对亚苯基的二价基团。)

以下给出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树脂的具体实例。

在本发明中,粘结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是根据常规方法,具体而言根据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7-79555号公报所述方法测量,以聚苯乙烯换算的重 均分子量。

除了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以外,还可将添加剂引入电荷输送层。 构成电荷输送层的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劣化防止剂,例如抗氧化剂、UV线 吸收剂或光稳定剂;和赋予脱模性的树脂。劣化防止剂的实例包括受阻酚类 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和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 赋予脱模性的树脂的实例包括含氟原子的树脂和含硅氧烷结构的树脂。

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各自可溶于第一液体或第二液体。第一液体 是于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质量%以下的疏水性液体,第二 液体是于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质量%以上的亲水性液体。 第二液体更优选是于25℃和1个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0质量%以上的 亲水性液体。

以下,表1示出了作为第一液体的疏水性液体的代表性实例,表2示出了 作为第二液体的亲水性液体的代表性实例,但本发明中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 体并不限于此。另外,表1和表2中的各术语“水溶解度”是指以质量%为单位 表示的于25℃和1个气压(大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1

第一液体的代表性实例

编号 名称 水溶解度 1 甲苯 0.1质量% 2 氯仿 0.8质量% 3 邻二氯苯 0.0质量% 4 氯苯 0.1质量% 5 邻二甲苯 0.0质量% 6 乙苯 0.0质量% 7 苯乙醚 0.1质量%

在各自作为第一液体的疏水性液体之中,优选各自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溶 剂。在所述溶剂之中,出于乳液的稳定性的考虑,更优选甲苯和二甲苯中的 至少一种。

可以混合物形式使用两种以上的第一液体作为疏水性液体。

表2

第二液体的代表性实例

编号 名称 水溶解度 1 四氢呋喃 100.0质量%以上 2 二甲氧基甲烷 32.3质量% 3 1,2-二噁烷 100.0质量%以上 4 1,3-二噁烷 100.0质量%以上 5 1,4-二噁烷 100.0质量%以上 6 1,3,5-三噁烷 21.1质量% 7 甲醇 100.0质量%以上 8 2-戊酮 5.9质量% 9 乙醇 100.0质量%以上 10 四氢吡喃 100.0质量%以上 11 二甘醇二甲醚 100.0质量%以上 12 乙二醇二甲醚 100.0质量%以上 13 丙二醇正丁醚 6.0质量% 14 丙二醇单丙醚 100.0质量%以上 15 乙二醇单甲醚 100.0质量%以上 16 二甘醇单乙醚 100.0质量%以上 17 乙二醇单异丙醚 100.0质量%以上 18 乙二醇单丁醚 100.0质量%以上 19 乙二醇单异丁醚 100.0质量%以上 20 乙二醇单烯丙基醚 100.0质量%以上 21 丙二醇单甲醚 100.0质量%以上 22 二丙二醇单甲醚 100.0质量%以上 23 三丙二醇单甲醚 100.0质量%以上 24 丙二醇单丁醚 6.4质量% 25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20.5质量% 26 二甘醇甲基乙基醚 100.0质量%以上 27 二甘醇二乙醚 100.0质量%以上 28 二丙二醇二甲醚 37.0质量% 29 丙二醇二乙酸酯 7.4质量% 30 乙酸甲酯 19.6质量% 31 乙酸乙酯 8.3质量% 32 正丙醇 100.0质量%以上 33 3-甲氧基丁醇 100.0质量%以上 34 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 6.5质量% 35 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100.0质量%以上

在各自作为第二液体的亲水性液体之中,优选醚类溶剂。在所述溶剂之 中,出于乳液的稳定性的考虑,更优选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甲烷中的至少一 种。

可以混合物形式使用两种以上的第二液体作为亲水性液体。特别是,在 后述的将乳液的涂膜涂布于支承体的步骤中,通过浸渍涂布将涂膜形成于支 承体上时,出于膜均匀性的考虑,更优选使用具有相对低沸点,特别是沸点 为100℃以下的亲水性液体,这是因为在通过加热成膜的步骤中分散介质快 速去除。

对于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之间的比例,第一液体的质量(a)与第二液体的 质量(b)之比(a/b)优选为1/9至9/1。另外,对于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的比例, 第二液体的百分比更优选较高,这是因为,在后述的制备乳液的步骤中,油 滴在乳化时直径减小,因而乳液进一步稳定。出于制备稳定乳液的考虑,在 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溶液中的电荷输送物质与粘结剂树脂的比例优选落 于使得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溶解以提供溶液并且乳化时使得溶液具 有适宜粘度的范围。更具体地,在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溶液中,电荷输送 物质和粘结剂树脂优选以落于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范围内的比例溶 解。另外,已溶有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溶液的粘度优选落于50mPa·s 以上且500mPa·s以下的范围内。

接着,将对使用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溶液制备乳液的方法进行描述。

可采用现有的乳化方法作为制备乳液的方法。另外,乳液至少包含处于 如下状态的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所述电荷输送物质和所述粘结剂树 脂在乳化颗粒中至少部分地溶解。以下对作为具体的乳化方法的搅拌法和高 压冲击法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限于此。

搅拌法描述如下。将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溶于第一液体和第二液 体以制备溶液,然后对溶液进行称重。接着,对作为分散介质的水进行称重, 随后将溶液和水混合。之后,使用搅拌机对混合物进行搅拌。此处,出于电 子照相特性的考虑,用作分散介质的水优选为通过用离子交换树脂等去除金 属离子等所得到的离子交换水。离子交换水的电导率优选为5μs/cm以下。搅 拌机优选为能够进行高速搅拌的搅拌机,这是因为可使溶液在短时间内均匀 分散。搅拌机的实例包括MICROTEC CO.,LTD.制造的均化器 "PHYSCOTRON"和M Technique Co.,Ltd.制造的循环式均化器 "CLEARMIX"。

高压冲击法描述如下。在该方法中,乳液可通过如下制备:将电荷输送 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溶于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以制备溶液;对溶液进行称重; 对作为分散介质的水进行称重;将溶液和水混合;和使混合液体的内含物在 高压下相互冲击。可选地,乳液可通过使作为不同的液体的溶液和水在不混 合液体的情况下相互冲击来制备。该方法中所使用的分散设备为例如美国 Microfluidizer制造的“Microfluidizer M-110EH”和YOSHIDA KIKAI CO.,LTD. 制造的"Nanomizer YSNM-2000AR"。

出于乳液的稳定性的考虑,在乳液中,水的质量(w)与电荷输送物质的 质量(ct)、粘结剂树脂的质量(r)、第一液体的质量(a)和第二液体的质量(b)的 总和(a+b+ct+r)之比(w/(a+b+ct+r))优选为3/7至8/2,更优选为5/5至7/3。另外, 对于水与有机溶剂的比例,出于使乳化时油滴直径减小和乳液稳定的考虑, 优选水的百分比较高。因而,可对比例进行调整,以使油滴的直径减小并能 够使乳液的稳定性额外改善至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溶于有机溶剂的 程度

油滴中电荷输送物质与粘结剂树脂的比例相对于有机溶剂优选为10至 50质量%。电荷输送物质与粘结剂树脂的比例优选落于4:10至20:10(质量比) 的范围内,更优选落于5:10至12:10(质量比)的范围内。对电荷输送物质和粘 结剂树脂的比例进行调整,以达到此比例。另外,当进一步将添加剂添加至 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中时,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电荷输送物质与粘结 剂树脂的固成分比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

另外,为了进一步稳定乳液的乳化的目的,可将表面活性剂引入本发明 的乳液之中。出于抑制电子照相特性劣化的考虑,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为亲水部分为非电解质的表面活性剂, 换言之,为具有不离子化的亲水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其具体实例包括以下 中的一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制造的 NOIGEN系列;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的NAROACTY系列、 EMULMIN系列、SANNONIC系列和NEWPOL系列;Kao Corporation制造的 EMULGEN系列、RHEODOL系列和EMANON系列;ADEKA  CORPORATION制造的ADEKA TOL系列、ADEKA ESTOL系列和ADEKA  NOL系列;NIPPON NYUKAZAI CO.,LTD.制造的NEWCOL系列。可单独使 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者可组合使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中的两种或更 多种。另外,为了乳液的稳定性,优选亲水性-亲油性平衡值(HLB)为8至15 的表面活性剂。

出于不劣化电子照相特性的考虑,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优选尽可能小, 其在乳液中的含量优选落于0质量%至1.5质量%范围内,更优选落于0质量% 至0.5质量%范围内。另外,可预先将表面活性剂添加至作为分散介质的水中, 或者可将表面活性剂添加至已溶有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有机溶剂 中。可选地,可于乳化之前将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水和有机溶剂的每一种或两 者之中。在本发明中,不是仅引入疏水性有机溶剂,而是同时引入疏水性有 机溶剂和亲水性有机溶剂两者,与仅使用疏水性有机溶剂制备乳液的情况相 比,明显改善了乳液的稳定性。稍后将对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描述。另外,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电荷输送层用乳液可以包含诸如消泡剂或粘 弹性调节剂等添加剂。

出于乳液的稳定性的考虑,如上制备的乳化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落于0.1 至20.0μm范围内,更优选落于0.1至5.0μm范围内。

随后,将对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乳液的涂膜涂布于支承体上的方法进行 描述。

对于涉及通过涂布乳液以在支承体上形成乳液的涂膜的方法,诸如浸渍 涂布法、环涂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迈耶棒涂法和刮涂法等现有涂 布方法中的任一种均适用。在这些方法之中,出于生产性的考虑,优选浸渍 涂布法。本发明的乳液可通过此步骤涂布于支承体上。

随后,将对通过上述方法涂布于支承体的涂膜的加热方法进行描述。

通过对涂膜形成步骤形成的涂膜进行加热,在支承体上形成电荷输送 层。

在本发明中,涂布至少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乳液。因而, 出于形成具有高均匀性的涂膜的考虑,优选以下。在通过加热步骤除去分散 介质的同时,通过使乳化颗粒相互紧密接触,使乳液以额外均匀地方式成膜。 因此,由于在除去分散介质之后快速获得具有高均匀性的厚度分布,因而优 选进一步减小乳化颗粒的粒径。加热温度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地,就 改善乳化颗粒之间的粘合性而言,加热温度优选等于或高于构成电荷输送层 的电荷输送物质中具有最低熔点的电荷输送物质的熔点。通过在等于或高于 电荷输送物质熔点的温度下加热,使电荷输送物质熔融,然后使粘结剂树脂 溶于电荷输送物质的熔融物之中。结果,可形成具有高均匀性的涂膜。进一 步地,对于加热温度,优选在相比于构成电荷输送层的电荷输送物质中具有 最低熔点的电荷输送物质的熔点高出5℃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另外,加 热温度优选在200℃以下,这是因为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导致电荷输送物质的 变性等。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荷输送层的厚度优选为3μm以上且 5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上且35μm以下。

在本发明中,使用包含疏水性溶剂和亲水性溶剂两者的有机溶剂来制备 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溶液,然后通过将溶液分散于水中来制备 乳液。因此,即使在乳液长期存放时,仍使乳液的聚集得以抑制,这是就生 产上而言有利的结果。在包括仅用疏水性有机溶剂制备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 粘结剂树脂的溶液并随后于水中形成乳液的方法中,构成电荷输送层的物质 如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存在于在水中存在的由溶液形成的油滴之中, 但如此形成的油滴包含大量有机溶剂。因此,乳液长期存放后易于发生油滴 的聚集(聚结)。尽管大量表面活性剂的引入可延长溶液保持分散状态的时间, 但却难以保持油滴状态。在本发明中,在包括使用包含疏水性溶剂和亲水性 溶剂两者的有机溶剂溶解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以及随后将溶液分散 于水中来制备乳液的制备乳液的制造方法中,油滴中的亲水性有机溶剂朝向 水相侧快速移动,因而油滴变得额外小,并且油滴中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 树脂各自的浓度提高。结果,乳化颗粒呈现接近固体的微粒的形态,因而与 仅使用疏水性溶剂制备乳液的情况相比,可明显抑制油滴聚集的发生。还可 以想到的是,有机溶剂中的亲水性有机溶剂具有两亲性从而溶于水和油两者 中,因而溶剂在油滴颗粒中发挥类似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以抑制油滴的聚集 (聚结)。结果,乳液即使经长期存放后仍可保持分散状态。

随后,将对通过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子照相 感光构件的构造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支承体及 支承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方法。

通常,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广泛使用通过将感光层形成于圆筒状支 承体上所制成的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但构件还可成形为带状或片状。

支承体优选具有导电性(导电性支承体),可使用由金属或合金例如铝、 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支承体。在支承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情况下,所使 用的支承体可为ED管或EI管,或者通过对管进行切削、电解复合研磨或者湿 式或干式珩磨处理获得的支承体。另外,可使用由金属制成的支承体或由具 有借助真空沉积使铝、铝合金或氧化铟-氧化锡合金成膜所得到的层的树脂 制成的支承体。另外,可使用通过将导电性颗粒例如炭黑、氧化锡颗粒、氧 化钛颗粒或银颗粒浸入树脂等得到的支承体,或具有导电性树脂的塑料。

支承体的表面可进行例如,切削处理、粗糙化处理或耐酸铝处理(alumite  treatment)。

在支承体与稍后的中间层或电荷产生层之间可设置导电层。导电层通过 使用通过将导电性颗粒分散于树脂中制得的导电层用涂布液来形成。导电性 颗粒的实例包括炭黑,乙炔黑,由例如铝、镍、铁、镍铬合金、铜、锌和银 制成的金属或合金粉末,以及由例如导电氧化锡和ITO制成的金属氧化物粉 末。

另外,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 脂和醇酸树脂。

作为用于导电层用涂布液的溶剂,例如给出醚类溶剂、醇类溶剂、酮类 溶剂和芳烃溶剂。

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且4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且35μm 以下,还更优选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

可在支承体或导电层与电荷产生层之间设置中间层。

中间层可通过在支承体或导电层上涂布包含树脂的中间层用涂布液并 干燥或硬化涂布液来形成。

中间层中的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丙烯酸、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酰 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 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和聚烯烃树脂。中间层中的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 具体地,优选热塑性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优选可以溶液状 态涂布的具有低结晶性或非结晶性的共聚尼龙。聚烯烃树脂优选处于所述聚 烯烃树脂可用作颗粒分散液的状态。更优选的是聚烯烃树脂分散于水性介 质。

中间层的厚度优选为0.05μm以上且7μm以下,更优选0.1μm以上且2μm 以下。

中间层可进一步包含半导性颗粒、电子输送物质或电子接受性物质。

在支承体、导电层或中间层上设置电荷产生层。

用于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产生物质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酞 菁颜料、靛蓝颜料和苝颜料。可仅使用这些电荷产生物质中的一种,或者可 以使用其中两种以上。其中,由于其高感光度,特别优选金属酞菁,例如氧 钛酞菁、羟基镓酞菁和氯镓酞菁。

用于电荷产生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丁 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和脲醛树脂。 其中,特别优选丁缩醛树脂。可单独使用这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可以混合 物或共聚物形式使用其两种以上。

电荷产生层可通过涂布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将电荷产生物质与树 脂和溶剂一起分散来制备),然后干燥涂布液来形成。另外,电荷产生层还 可为电荷产生物质的沉积膜。

分散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均化器、超声波、球磨机、砂磨机、超微磨碎 机或辊磨机的方法。

电荷产生物质和树脂之比优选落于1:10至10:1(质量比)范围内,特别优选 落于1:1至3:1(质量比)范围内。

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所用溶剂依赖于所用树脂和电荷产生物质各自的 溶解性和分散稳定性来选择。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例如醇类溶剂、亚 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芳烃溶剂。

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2μm以下。

另外,如有需要,电荷产生层可添加有任意的各种敏化剂、抗氧化剂、 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还可将电子输送物质或电子接受性物质引入电荷 产生层,以防止电荷产生层中的电荷的流动中断。

电荷输送层设置于电荷产生层上。

电荷输送层通过前述制备方法制备。

可将各种添加剂添加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各层之中。添加剂的实例包 括:劣化防止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光稳定剂;和细颗粒,例 如有机细颗粒或无机细颗粒。劣化防止剂的实例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受 阻胺类光稳定剂、含硫原子抗氧化剂和含磷原子抗氧化剂。有机细颗粒的实 例包括高分子树脂颗粒,例如含氟原子的树脂颗粒、聚苯乙烯细颗粒和聚乙 烯树脂颗粒。无机细颗粒的实例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对于相应于上述各层的各涂布液的涂布,可采用任意涂布方法,例如浸 渍涂布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迈耶棒涂法和刮涂法。

另外,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的表面中可形成凹凸形状(凹形状和/或 凸形状)。可采用现有方法作为凹形状的形成方法。形成方法的实例包括:利 用研磨粒子喷射表面来形成凹形状的方法;使具有凹凸形状的模具与表面接 触来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和利用激光照射表面来形成凹形状的方法。这些 中,优选使具有凹凸形状的模具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的表面接触来形 成凹凸形状的方法。

图1示出包括具有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 的示意性构成的实例。

图1中,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绕轴2沿箭头所示方向以预定圆周速 度旋转驱动。

通过充电单元(一次充电单元:充电辊等)3使旋转驱动的电子照相感光构 件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至预定的正或负电位。随后,表面接收从曝光单元(未 示出)如狭缝曝光或激光束扫描曝光输出的曝光光(图像曝光光)4。由此,对应 于目标图像的静电潜像顺次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

利用显影装置5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使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 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提供调色剂图像。随后,形成并承载于电子照相感光 构件1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转印单元(例如转印辊)6的转印偏压顺次 转印于转印材料(例如纸)P上。应当注意,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 将转印材料P从转印材料供给单元(未示出)取出并送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 转印单元6之间的间隙。

将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P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分离,然 后引入到定影单元8。使转印材料P进行图像定影,以作为图像形成物(打印件 或复印件)打印到设备外。

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由清洁单元(例如清 洁刮板)7除去转印后残留的显影剂(调色剂)来清洁。随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1的表面用来自预曝光单元(未示出)的预曝光光(未示出)进行中和处理,然后 重复用于图像形成。应当注意,如图1所示,当充电单元3为使用充电辊等的 接触充电单元时,并不总是需要预曝光。

在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单元3、显影单元5、转印单元6和清洁 单元7的组件中,可将其中的多个容纳于容器中并一体化支承来形成处理盒。 另外,可将处理盒设计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束 打印机的主体。图1中,充电单元3、显影单元5和清洁单元7与电子照相感光 构件1一起一体化支承来提供盒,由此将盒用作利用导向单元10如电子照相设 备主体的轨道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处理盒9。

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绝不 以任何方式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应当注意,实施例中“份”指“质量份”。

(实施例1)

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树脂的乳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作为电荷输送物质的4份式(1-1)所示化合物和1份式(1-5)所示化合物, 及作为粘结剂树脂的5份具有式(2-1)所示重复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重均分子 量Mw=36,000),溶于20份甲苯与10份二甲氧基甲烷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电 荷输送层用有机溶剂液体(疏水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2/1)。随后,经 10分钟将40份前述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有机溶剂液体逐渐添加到60份离子交 换水(电导率为0.2μS/cm)中,与此同时使用均化器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对离 子交换水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材料(100份)。进一步地, 将转数提高至7,000转/分钟,然后对混合物另进行20分钟的搅拌。随后,使 用高压冲击型分散器Nanomizer(YOSHIDA KIKAI CO.,LTD.制造)在150MPa 的压力条件下使混合物乳化。由此,得到电荷输送层用乳液(100份)。

如下对所得乳液的液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在该评价方法中,通过上述方 法制备乳液之后,对乳液进行目视观察,然后评价其乳化颗粒的粒径。进一 步地,将制得的乳液静置2周(在温度为23℃且湿度为50%的环境下)。使用 MICROTEC CO.,LTD.制造的均化器PHYSCOTRON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对 经过静置的乳液进行搅拌3分钟。对搅拌之后的乳液的状态进行目视观察。另 外,在静置之前和静置后使用均化器搅拌之后,通过测量平均粒径对乳化颗 粒的粒径进行测量。应当注意,对于平均粒径的测量,将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用水稀释,然后使用HORIBA,Ltd.制造的超离心式自动粒径分布测量仪 (CAPA700)测量稀释液的平均粒径。

通过目视观察未发现实施例1中获得的乳液的状态在静置前后有明显变 化。另外,在静置前后平均粒径基本没有变化。因而,保持稳定的乳液。表4 示出了评价结果。应当注意,在用两倍的水进行稀释之后将乳液装入 1cm×1cm的池中的此状态下进行静置前后通过目视观察的评价。

(实施例2至39)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各自制备乳液:如表3所示, 改变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如表4所示,改变疏水 性有机溶剂与亲水性有机溶剂的比例和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水与有机溶剂的 比例。表4示出了所得乳液的液体稳定性的评价结果。

应当注意,实施例中所用电荷输送物质的熔点如下所示。

式(1-1):145℃

式(1-2):114至118℃

式(1-3):83至87℃

式(1-4):118至122℃

式(1-5):169℃

(实施例40至44)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各自制备乳液:使用具有式 (2-2)和式(2-3)所示重复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2-2)/(2-3)=5/5(质量比), Mw=60,000)作为粘结剂树脂;如表3所示,改变电荷输送物质的种类和比例; 以及,如表4所示,改变溶剂的种类和比例。表4示出了所得乳液的液体稳定 性评价结果。

(实施例45至49)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各自制备乳液:使用具有式 (3-1)和式(3-2)所示重复结构的聚酯树脂((3-1)/(3-2)=5/5(质量比),Mw=90,000) 作为粘结剂树脂;如表3所示,改变电荷输送物质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如表 4所示,改变溶剂的种类和比例。表4示出了所得乳液的液体稳定性评价结果。

(实施例50至54)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各自制备乳液:使用具有式 (3-6)所示重复结构的聚酯树脂(Mw=100,000)作为粘结剂树脂;如表3所示, 改变电荷输送物质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如表4所示,改变溶剂的种类和比例。 表4示出了所得乳液的液体稳定性评价结果。

(实施例55至78、159至212及240至242)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各自制备乳液:如表3所示, 改变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种类和比例;如表4所示,改变疏水性有机 溶剂与亲水性有机溶剂的比例和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水与有机溶剂的比例; 以及将表面活性剂以表4所示的量添加至水中。表4示出了所得乳液的液体稳 定性的评价结果。此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以相对于乳液总量的比例(以质 量%为单位)来表示。

应当注意,实施例中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如下所示。

在实施例55至58、67至70、186至212和240至242中为NOIGEN EA-167 (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HLB=14.8)

在实施例59至62和71至74中为NAROACTY CL-8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HLB=12.6)

在实施例63至66和75至78中为EMULGEN MS-110(Kao Corporation制 造,HLB=12.7)

(比较例1)

通过以下基于专利文献1方法的方法,制备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 树脂的涂布液。

将5份式(1-5)所示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物质和5份具有式(2-1)所示重复 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Mw=36.000)作为粘结剂树脂溶于40份甲苯,来制备电 荷输送层用溶液(50份)。随后,将NAROACTY CL-85(1.5份)作为表面活性剂 添加至48.5质量份的水中,然后将电荷输送层用溶液(50质量份)添加至混合物 中,与此同时使用均化器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对混合物进行搅拌,之后再 搅拌10分钟。进一步地,将转数提高至7,000转/分钟并对混合物进行20分钟 的搅拌。此后,使用高压冲击型分散器Nanomizer(YOSHIDA KIKAI CO.,LTD. 制造)在150MPa的压力条件下对混合物进行乳化。由此,得到电荷输送层用 乳液(100份)。

对所得电荷输送层用乳化涂布液的液体稳定性进行评价。

在评价方法中,将通过前述方法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乳液静置2周(在温 度为23℃且湿度为50%的环境下)。使用均化器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对经过 静置的电荷输送层用乳液进行搅拌3分钟。对使用均化器搅拌之后的分散液 (乳液)的状态进行目视观察。在静置之前和静置后使用均化器搅拌之后的乳 液的平均粒径,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表6示出结果。应当注 意,在将乳液用两倍的水稀释之后装入1cm×1cm的池中的状态下进行静置前 后通过目视的评价。

在经过静置之后的比较例1中所得电荷输送层用乳化涂布液处于如下状 态:观察到油滴组分的沉降,并由于部分油滴组分的聚结而在底面观察到聚 集物。不像乳液制得之后即刻的乳液,在搅拌之后的电荷输送层用乳液不能 够形成具有高均匀性的涂布液的状态,这是因为观察到油滴组分的聚集。

(比较例2)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使 用式(1-3)所示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物质;及使用邻二甲苯作为有机溶剂。按 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评价所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稳定性。表6示出结果。

(比较例3)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将 作为有机溶剂的甲苯的量变为30份;及使用58.5份的水。使用与比较例1相同 的方法对所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表6示出结果。

(比较例4)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将 作为有机溶剂的邻二甲苯的量变为30份;及使用58.5份的水。按照与比较例1 相同的方法评价所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稳定性。表6示出结果。

(比较例5)

除了以下之外,尝试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将作为有机溶剂的甲苯的量变为20份;及使用68.5份的水。所得混合物在使 用均化器进行搅拌之后即刻形成乳化状态。然而,观察到油滴的聚集,并在 长时间存放之后,即使再次使用均化器进行搅拌,混合物仍容易地分离为油 相和水相。因而,不能够制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比较例6)

除了以下之外,尝试按照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将作为有机溶剂的邻二甲苯的量变为20份;使用68.5份的水;及如表5所示改 变电荷输送物质。混合物在使用均化器进行搅拌之后即刻形成乳化状态。然 而,观察到油滴的聚集,并在长时间存放之后,即使再次使用均化器进行搅 拌,混合物仍容易地分离为油相和水相。因而,不能够制得电荷输送层用乳 液。

(比较例7)

除了以下之外,尝试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将作为有机溶剂的乙苯的量变为30份;使用60份的水;及不添加表面活性剂。 然而,即使在使用均化器进行搅拌之后即刻,所得混合物仍容易地分离为油 相和水相。因而,不能够制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比较例8)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使 用20份甲苯和10份二丙二醇单丁醚(在25℃和1个气压(大气压)下在水中的溶 解度为3.0质量%)作为有机溶剂;及使用58.5份的水。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 方法评价所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稳定性。表6示出结果。

(比较例9)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比较例8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使 用二甘醇单苯基醚(在25℃和1个气压(大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4质量%) 代替比较例8中所用的二丙二醇单丁醚。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对所得电 荷输送层用乳液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表6示出结果。

(比较例10)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比较例8相同的方法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使 用1,4-丁二醇二乙酸酯(在25℃和1个气压(大气压)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2质 量%)代替比较例8中所用的二丙二醇单丁醚。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对所 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表6示出结果。

表3

表3(续)

表3(续)

表5

如由实施例与比较例之间的比较可看出,在包括使用包含为疏水性的第 一液体和为亲水性的第二液体两者的液体溶解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并 使溶液与水混合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即使在长 期存放的状态下仍稳定保持乳化状态,因而获得与初始阶段类似的乳液。在 专利文献1记载的常规的由疏水性有机溶剂和水形成的常规电荷输送层用乳 液中,作为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结果,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的油滴 在乳液制得即刻相对稳定。然而,经过长期存放,油滴聚结而造成聚集。为 了能够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需一次溶于在其 中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具有高溶解度的有机溶剂(卤素类溶剂或芳族 类溶剂)。为了能够抑制乳化状态时油滴的聚结,优选减少对水的亲合性低的 有机溶剂的含量。然而,在尝试减少有机溶剂含量的情况下,有机溶液中电 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各自的浓度高,以致于造成乳液难以形成的状态。 还能够想到包括提高表面活性剂含量来抑制聚结的方法。然而,并不优选该 方法,因为表面活性剂通常易于造成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特性劣化。

在包括使用疏水性有机溶剂和亲水性有机溶剂溶解电荷输送物质和粘 结剂树脂并使溶液与水混合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乳液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中,在制备乳液时,作为油滴中的亲水液体的第二液体向水相侧快速迁移, 因而油滴变得额外小,并且油滴中的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各自的浓度 升高。结果,乳化颗粒呈接近固体的细颗粒的形式,因而与仅使用第一液体 作为疏水性溶剂制备乳液的情况相比,可明显抑制油滴聚集的发生。根据该 方法,可减少电荷输送层用乳液中的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在其中具有 高溶解度的有机溶剂(卤素类溶剂或芳族类溶剂)的含量,乳液的长期液体稳 定性优良。因而,乳液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涂布液是有用的。

(实施例79)

使用直径为30mm且长度为260.5mm的铝圆筒作为支承体。接着,10份 SnO2涂布的硫酸钡(导电性颗粒)、2份氧化钛(电阻控制用颜料)、6份酚醛树脂 和0.001份硅油(流平剂)与4份甲醇和16份甲氧基丙醇的混合溶剂一同使用,从 而制得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导电层用涂布液涂布于铝圆筒上并 于140℃硬化(热硬化)30分钟,由此形成厚度为15μm的导电层。

随后,将3份N-甲氧基甲基化尼龙和3份共聚尼龙溶于65份甲醇和30份正 丁醇的混合溶剂,由此制得中间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中间层用涂布 液涂布于导电层上并于100℃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厚度为0.7μm的中间层。

接着,准备10份具有在CuKα特性X射线衍射中在7.5°、9.9°、16.3°、18.6°、 25.1°和28.3°的布拉格角(2θ±0.2°)处显示强峰的晶体结构的羟基镓酞菁(电荷 产生物质)。向羟基镓酞菁添加250份环己酮和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产品 名称:S-LEC BX-1,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通过使用各自具有直径为 1mm的玻璃珠的砂磨设备在23±3℃氛围下分散所得混合物1小时。分散后, 添加250份乙酸乙酯以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电荷产生层 用涂布液涂布于中间层上并于100℃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厚度为0.26μm的 电荷产生层。

接着,通过浸渍涂布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乳液作为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涂 布于电荷产生层上并于130℃加热1小时,由此形成厚度为10μm的电荷输送 层。从而,制得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7示出了所用乳液和通过涂布乳液所得 涂膜的加热条件。

应当注意,乳液静置2周(在温度为23℃且湿度为50%下)并然后在用于浸 渍涂布之前使用均化器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分钟。

接着,对评价进行描述。

<涂膜表面的均匀性的评价>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Kosaka Laboratory Ltd.d制SURFCORDER  SE-3400),对距离感光构件端部130mm的位置的表面进行测定,并进行按照 JIS B0601:2001中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度(Rzjis)评价的评价。表7示出结果。

<图像评价>

在使用之前,改造Canon Inc.制造的激光束打印机LBP-2510,使得相对 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带电电位(暗部电位)和波长为780nm的激光源的曝光 值(图像曝光值),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上的光量为0.3μJ/cm2。另外,在温 度为23℃且相对湿度为15%的环境下进行评价。

在图像评价中,通过使用A4尺寸的普通纸输出单色半色调图像,并基于 以下标准通过目视观察对输出图像进行评价。表7示出结果。

等级A:观察到全部均匀的图像。

等级B:观察到极轻微的图像不均匀。

等级C:观察到图像不均匀。

等级D:观察到显著的图像不均匀。

(实施例80至156、213至239和243至245)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7 所示的乳液用于电荷输送层;及如表7所示改变通过涂布乳液所得的涂膜的加 热条件。同样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进行感光构件的评价。表7示出结果。

(实施例157)

如下所述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溅射法在作为支承体的玻璃基板上将ITO形成为厚100nm的膜。顺次 使用丙酮和异丙醇(IPA)对所得物进行超声清洗。随后,使用IPA对所得物进 行煮沸清洗并随后干燥。进一步地,对基板的表面进行紫外/臭氧清洗。由此, 得到阳极层。

将2份作为电荷输送物质的化合物(1-5)溶于9份甲苯和9份四氢呋喃之 中,来制备20份溶液。接着,将0.4份NAROACTY CL-85(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HLB=12.6)添加至79.6份的离子交换水(电导率为0.2μS/cm)中, 随后将内含物混合。在使用MICROTEC CO.,LTD.制造的均化器 PHYSCOTRON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的同时,经10分钟将 20份所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溶液逐渐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之中。在添加完成之 后,将均化器的转数提高至5,000转/分钟,然后再对混合物搅拌10分钟。此 后,使用高压冲击型分散器Nanomizer(YOSHIDA KIKAI CO.,LTD.制造)在 150MPa的压力条件下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分散。由此,获得电荷输送层用乳液 (100份)。

通过旋涂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经30秒将所述电荷输送层用乳液涂布于 阳极层上,从而获得厚度为50nm的膜。由此,形成电荷输送层。

接着,由气相沉积三(8-羟基喹啉)铝(Alq3)以形成厚度为25nm的发光层。

接着,通过由气相共沉积4,7-二苯基-1,10-邻二氮杂菲和碳酸铈形成厚度 为15nm的电子注入层,使得所述层中铈的浓度为8.3质量%。随后,通过热沉 积法在所述层上将银(Ag)形成为膜,由此,形成厚度为12nm的阴极层。

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施加6V的电压。结果,证实器件以8,000Cd/cm2发光。

(实施例158)

除了以下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57相同的方法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 用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NPB)作为电荷输送物质来代替实施例 157中的化合物(1-5)。

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施加6V的电压。由此,证实器件以9,000Cd/cm2发光。

(比较例11至18)

除了以下之外,各自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将表8所示乳液用于电荷输送层;及如表8所示,改变通过涂布乳液得到的涂 膜的加热条件。同样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进行感光构件的评价。结果 如表8所示。各所得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形成轻微的凹凸,并其作为图像检测 到对应于凹凸的图像不均匀。

(比较例19和20)

除了以下之外,各自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制得的电荷输送层用乳液即刻用于浸渍涂布而未静置2周;使用表8所示的乳 液;及如表8所示,改变通过涂布乳液得到的涂膜的加热条件。同样按照与实 施例79相同的方法进行感光构件的评价。表8示出结果。各所得电子照相感光 构件中形成轻微的凹凸,并且作为图像检测到对应于凹凸的图像不均匀。

(比较例21至23)

除了以下之外,各自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将表8所示的乳液用于电荷输送层;及如表8所示,改变通过涂布乳液得到的 涂膜的加热条件。同样按照与实施例79相同的方法对感光构件进行评价。表8 示出结果。各所得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形成轻微的凹凸,并且作为图像检测 到对应于凹凸的图像不均匀。

表7

表7(续)

表8

如由实施例与比较例11至18和21至23的比较可看出,与包含第一液体和 第二液体两者的本发明的乳液相比,仅由具专利文献1所述构成的第一液体形 成的乳液,在用经过长期静置的该乳液来形成涂膜时,涂膜的均匀性差。这 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乳液经长期存放后由于油滴的聚结而发生油滴的聚集, 从损害乳液中油滴的均匀性,结果涂膜形成之后涂膜表面的均匀性劣化。另 外,将涂膜的加热温度升高至高于电荷输送物质熔点的温度,未致使达到足 够的涂膜均匀性,尽管该升高显示涂膜均匀性的改善。

另外,如由实施例与比较例19和20的比较可看出,即使乳液未经长期存 放时,与包含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两者的本发明的乳液相比,仅由第一液体 形成的乳液仍可能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涂膜均匀性。这表明,在仅使用疏水性 液体作为第一液体的情况下,乳化颗粒的粒径在一定的条件下未得到充分地 减小,因而即使在涂膜形成之后仍难以达到足够的涂膜均匀性。

另外,由实施例157和158证实,使用本发明的乳液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作为有机器件表现出良好的电荷输送性能。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 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解释,以便涵盖所 有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282083和2012年 12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67389的权益,通过参考将其全文并入本 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