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光信息装置、串扰降低方法、计算机、播放机以及刻录机

光信息装置、串扰降低方法、计算机、播放机以及刻录机

摘要

从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获得的第1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从通过了第1及第2端部区域(6r、61)的第2及第3光束获得的第2及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1、Xs2不同,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的各频率成分抵消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2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04237.0

  • 发明设计人 佐野晃正;金马庆明;若林宽尔;

    申请日2013-10-09

  • 分类号G11B7/005;G11B7/135;G11B20/10;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薛凯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5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8

    授权

    授权

  • 2016-01-2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11B7/005 登记生效日:201512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0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11B7/005 申请日:201310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信息介质再生或记录信息的光信息装置、降低光信息装置中的串扰的 串扰降低方法、具备光信息装置的计算机、具备光信息装置的播放机以及具备光信息装置 的刻录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光盘的CD、DVD或Blu-ray(注册商标)盘已为公知。而且,近年来期 望进一步提高光盘的记录密度。为了实现高密度地记录或再生信息的光盘信息装置,需要 缩小光盘的轨道间距或提高光盘在线方向的密度。

为了提高光盘信息装置的记录密度,缩小光盘的轨道间距比较有效。

然而,如果轨道间距被缩小,则记录在与汇聚的光束正在扫描的扫描轨道相邻的相邻 轨道的信号会泄漏到再生信号而使串扰增大,出现泄漏的信号会成为再生信号的杂讯这样 的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以往的光盘信息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1光束光 学系统中,利用在轨道垂直方向被3分割的光检测器,通过基于下式运算由中央、右侧及 左侧的各受光部检测出的光量信号C、R、L,来抵消输出信号S的串扰。

S=K*C+R+L

K:常数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只将来自中央的受光部的信号用横向滤波器(transversal  filter)进行波形均衡的结构。在该例子中,进行波形均衡使来自中央的主受光部的输出信 号与来自左右的各辅助受光部的输出信号不相关。

图27是以往的光检测器的结构的示意图。被分割成3个区域的受光部901a、901b、 901c接收光束900,将与照射在各受光部901a、901b、901c的光量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分 别向放大器902a、902b、902c输出。各放大器902a、902b、902c分别放大来自受光部 901a、901b、901c的输出信号。来自放大器902a、902b、902c的输出信号通过各A/D 变换器903a、903b、903c被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被赋予与光束900的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901a及901c的输出信号的各A/D变换 器903a及903c的输出信号被直接输入到加法器905。被赋予与光束900的中央部相对应 的受光部901b的输出信号的A/D变换器903b的输出信号通过横向滤波器904被输入 到加法器905。加法器905将各输入信号相加并输出到放大器906。放大器906的输出信 号被作为信息再生信号而利用。

加法器905的输出信号被供给用于反馈控制的系数控制电路907,系数控制电路907 的输出信号被输出到横向滤波器904。系数控制电路907控制横向滤波器904的积分系数。 据此,横向滤波器904对与光束900的中央部相对应的受光部901b的输出信号进行波形 均衡,使其与光束900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901a及901c的各输出信号不相关,即不被 与光束900的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901a和901c的各输出信号而干涉。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具有在一定程度能降低作为来自相邻轨道的泄漏信号的串 扰的效果。然而,如果轨道间距变窄串扰增加,则只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有时效果 不充分。

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是进行波形均衡使与中央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出信 号和与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出信号不相关的结构。然而,与中央部相对应的受光部 的输出信号和与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出信号以不同的比率分别包含自轨道的信号 成分和相邻轨道的串扰信号成分。因此,使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信号成分为最小的波形均 衡器的条件和使与中央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出信号以及与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 出信号的相关消除的波形均衡器的条件互不相同。因此,利用使与中央部相对应的受光部 的输出信号以及与侧缘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出信号的相关消除的波形均衡器,即使对与 中央部相对应的受光部的输出信号进行波形均衡化,也会出现串扰量不能达到最小的问 题。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5-24251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5-3608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 即使提高在轨道方向的记录密度也能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的光信息装置、串扰降低方法、 计算机、播放机及刻录机。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光信息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射出光束;物镜,将从所 述激光光源射出的所述光束汇聚到具有信息被列状地记录的信息轨道的光信息介质;分割 元件,具备包含光轴的中心的中央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的方向相邻配置 于所述中央部区域的一侧的第1端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的方向相邻配置 于所述中央部区域的另一侧的第2端部区域,将被所述光信息介质反射及衍射的所述光束 分割成通过所述中央部区域的第1光束、通过所述第1端部区域的第2光束、通过所述第 2端部区域的第3光束;光检测器,接收被所述分割元件分割的所述第1光束、所述第2 光束及所述第3光束,输出与接收到的所述第1光束、所述第2光束及所述第3光束的光 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第1波形均衡器,对从所述光检测器输出的 所述第1信号赋予与所述第1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增益;第2波形均衡器,对从所述光 检测器输出的所述第2信号赋予与所述第2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所述第1信号的 增益;第3波形均衡器,对从所述光检测器输出的所述第3信号赋予与所述第3信号的频 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所述第1信号及所述第2信号的增益;加法器,对来自所述第1波形 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波形均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再生信号处理 部,将通过所述加法器相加的信号作为信息再生信号而输出,其中,设由所述物镜汇聚的 所述光束扫描的信息轨道为自轨道,相邻于自轨道的信息轨道为相邻轨道;从所述光检测 器输出的所述第1信号、所述第2信号及所述第3信号既包含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又 包含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从通过了所述中央部区域的所述第1光束获得的所述第 1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 从通过了所述第1端部区域的所述第2光束获得的所述第2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 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1及从通过了所述第2端部区域的所述 第3光束获得的所述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 的信息的比率Xs2不同;所述第1波形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波形均衡 器的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所述第1信号、所述第2信号及所述第3信号的各频率 成分抵消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可以降低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即使提高在轨道方向的记录密度也能 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为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盘信息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光盘的沟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光盘信息装置的分割元件的分割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自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振幅的频率特性的示 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自轨道的每个区域的被标准化后的OTF的振幅的 频率特性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自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相位的频率特性的示 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相邻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振幅的频率特性的 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相邻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相位的频率特性的 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相邻轨道的每个区域运算后的OTF的振幅的频率 特性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波形均衡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表示在第1至第3波形均衡器所使用的增益的频率特性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波形均衡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串扰降低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第1信号、第2信号以及第3信号的串扰比率的示意图。

图15是波形均衡系数的比k1的倒数(中央部系数/端部系数的比)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假定信号达到标准化频率0.25时的PR波形的示意图。

图17是假定信号只达到低于第1实施例的信号S0的频率时的PR波形的示意图。

图18是在第1实施例中计算出的波形均衡系数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中的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第2变形例中的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中的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的结构的例子的 示意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播放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刻录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7是以往的光检测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具体化 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保护范围。

(第1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光盘信息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 第1实施例中的光盘的沟槽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光盘信息装 置的分割元件的分割结构的示意图。

图1所示光盘信息装置具备: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物镜3、激光镜4、分束器5、分 割元件6、光检测器7、增益控制器8、加法器9、再生信号处理部10、控制信号处理部 11、物镜致动器12、追踪切换器13及倾斜检测器14。光检测器7包括第1受光部7c、

第2受光部7r和第3受光部71。增益控制器8包括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 器80r、第3波形均衡器801、第1放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放大器81。

在图1中,从作为激光光源的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射出波长为400nm至4151nm的 光。在第1实施例中,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射出大致405nm波长的激光。从蓝色半导体 激光器1射出的光束被激光镜4反射并前往物镜3。被物镜3汇聚的蓝色光束被汇聚照射 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的例如沟槽部。

物镜3的数值孔径为0.85。物镜3将大致405nm波长的光束聚光。物镜3将从蓝色 半导体激光器1射出的光束汇聚到光盘2上。

如图2所示,光盘2具有沟槽状的轨道,岸台部和沟槽部都能记录信息。在第1实施 例中,沟槽间隔Gp为0.48μm,即,轨道间距Tp为0.24μm。在此,BD(Blu-ray(注 册商标)光盘)的轨道间距Tp是0.32μm。因此,相对于BD的轨道间距Tp而言,由于 第1实施例的光盘2的轨道间距Tp被缩小到0.24μm,所以,可以预计作为记录密度能达 到约1.8倍的高密度化。

返回到图1继续说明。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被反射及衍射的反射光,与去路相同, 透过物镜3,并透过激光镜4以及分束器5到达分割元件6。分割元件6是通过在玻璃面 上形成细微的沟槽作为光栅而动作的衍射元件。

分割元件6如图3所示,在与光盘2的径向R(与轨道的切线垂直的方向)相对应的 方向被3分割。分割元件6具备中央部区域6c和夹着中央部区域6c的第1端部区域6r 以及第2端部区域61。透过各区域的光束被各区域的光栅分离成朝向不同方向。在第1实 施例中,分割元件6的中央部区域6c在径向R的宽度w为光束直径的约35%。

分割元件6具备包含光轴的中心的中央部区域6c、在垂直于信息轨道的切线的方向相 邻配置于中央部区域6c的一侧的第1端部区域6r、在垂直于信息轨道的切线的方向相邻 配置于中央部区域6c的另一侧的第2端部区域61。即,分割元件6具备包含光轴的中心 的中央部区域6c、在垂直于轨道的切线的方向相邻配置于中央部区域6c的第1端部区域 6r、以通过光轴的中心平行于轨道的切线的直线为轴与第1端部区域6r呈线对称配置的 第2端部区域61。分割元件6将被光盘2反射及衍射的光束分割为通过中央部区域6c的 第1光束、通过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以及通过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

返回到图1继续说明。被分割元件6分割成3束的光束分别射入光检测器7的不同的 受光部。即,透过中央部区域6c的光束射入光检测器7的第1受光部7c,透过第1端部 区域6r的光束射入第2受光部7r,透过第2端部区域61的光束射入第3受光部71。

光检测器7接收被分割元件6分割的第1光束、第2光束及第3光束,并输出与接收 到的第1光束、第2光束以及第3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第2信号以及第3信号。 光检测器7的第1受光部7c、第2受光部7r以及第3受光部71分别输出与接收到的光量 相对应的信号。第1受光部7c、第2受光部7r以及第3受光部71输出的各信号被分别输 入到增益控制器8的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

第1波形均衡器80c对从光检测器7的第1受光部7c输出的第1信号赋予与第1信 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增益。第2波形均衡器80r对从光检测器7的第2受光部7r输出的 第2信号赋予与第2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增益。第3波形均衡器801对从光检测器7的 第3受光部71输出的第3信号赋予与第3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增益。来自第1波形均 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输出信号被分别输入到第1放 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放大器81。

第1放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放大器81对被输入的信号赋予最佳的增益 Kc、Kr、Kl并输出到加法器9。加法器9将来自第1放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 放大器81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从加法器9输出的信息信号成为作为来自相邻轨道的信号 的泄漏的串扰已被抑制的信号。通过将从加法器9输出的信号作为RF信号使用可以降低 错误率。再生信号处理部10将由加法器9相加的信号作为信息再生信号而输出。据此, 能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再生信号。

此外,增益控制器8也可以不具备第1放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放大器81, 加法器9可以将来自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 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

另一方面,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被反射及衍射的反射光的一部分被分束器5反射, 由控制信号处理部11接收。控制信号处理部11基于与接收到的光量相对应的信号,生成 聚焦控制信号(Fo控制信号)及追踪控制信号(Tr控制信号)。聚焦控制信号以及追踪 控制信号被输出到物镜致动器12,通过物镜致动器12进行物镜3的聚焦动作以及追踪动 作。在第1实施例中,轨道间距Tp为0.24μm,虽然低于光束的衍射极限,但沟槽间隔 Gp为0.48μm,能够得到具有充分的振幅的追踪误差信号。

追踪切换器13根据聚光光点所扫描的扫描轨道是光盘2的岸台部还是沟槽部,使追 踪控制信号的极性反转。

此外,增益控制器8通过获取来自追踪切换器13的极性切换时机信息,配合岸台部 和沟槽部的切换来切换在增益控制器8生成的增益的组合。因此,可以解除由于岸台部和 沟槽部反射率不同而导致扫描轨道与相邻轨道的关系根据扫描轨道是岸台部还是沟槽部 而反转从而失去去除串扰的效果的问题。因此,通过抑制来自相邻轨道的信号的泄漏来降 低错误率,可以高精度地记录或再生信息信号。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自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振幅的频率特性的示 意图。图4示出从远视野的各受光部输出的信号的光学传递函数(OTF)的振幅的频率特 性。如上所述,光学系统的参数中,数值孔径NA为0.85,波长λ为405nm。光盘的参 数中,沟槽的间距为0.48μm,岸台部和沟槽部的宽度的比率为1∶1,沟槽的深度为0.03λ, 标记宽度为0.16μm。对将远视野3分割(中央部区域的宽度为整体的35%)后的各区域 计算孤立标记的再生信号,并通过将各再生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计算OTF。图表的横轴表 示标准化频率。在此,假设1T(通道时钟)为55.87nm的标记列,标准化频率表示用相 当于周期55.87nm的频率标准化后的值。标准化频率0.25与相当于周期4T(2T标记和 2T空格的重复)的频率相对应。纵轴表示再生光点扫描的自轨道时的OTF的振幅,为任 意的单位。在此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光学截止的周期,根据λ/2NA的关系,为238.2nm, 若用标准化频率表示则相当于0.2345。

图4示出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1信号PD2、通过了 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 第3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号PD3的标准化频率和OTF之间的关系。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自轨道的每个区域的被标准化后的OTF的振幅的 频率特性的示意图。图5示出用DC级别的OTF值将图4所示的第1信号、第2信号以 及第3信号标准化后的频率特性。图5示出再生光点扫描的自轨道时的OTF值。如图5 所示,在接近光学截止的高频域,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 第2信号PD1以及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号PD3 的OTF值低于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1信号PD2的OTF 值。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自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相位的频率特性的示 意图。图6示出OTF的相位与标准化频率之间的关系。图6示出再生光点扫描的自轨道 时的OTF值。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1信号PD2、通过了 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以及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 的第3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号PD3的OTF的相位都在光学截止频率变化180度。 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1信号PD2的OTF的相位在光学 截止频率附近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 的第2信号PD1以及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号PD3 的OTF的相位自光学截止频率之前便开始逐渐地变化。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相邻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振幅的频率特性的 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相邻轨道的每个区域的OTF的相位的频率特 性的示意图。另外,图7示出从再生相邻轨道(从有标记的轨道偏离轨道0.24μm的位置) 所得的信号计算出的OTF的振幅和标准化频率之间的关系,图8示出从再生相邻轨道(从 有标记的轨道偏离轨道0.24μm的位置)所得的信号计算出的OTF的相位和标准化频率之 间的关系。

在再生相邻轨道时,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2信号 PD1的OTF的相位反转180度,第2信号PD1的OTF的极性不同。此外,在中频域的 频率,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号PD3的OTF的振 幅小于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1信号PD2的OTF的振幅。

由此可知,通过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相比提高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比率, 能够减小来自相邻轨道的信号的振幅(串扰)。从OTF的计算结果可知降低串扰的效果 因频率而不同。因此,在中频域的频率,使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 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以及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 号PD3的增益高于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1信号PD2的 增益。此外,在高频域的频率减小该效果。据此,可以有效地降低串扰。

在此,是根据与OTF的关系将重复的长度作为标准化频率来表示,但实际上是以规定 的线速度或旋转数使光盘旋转,因此在信号的每个频率带域都显示出上述的特性。即,对 于自轨道的信号,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频率特性相比,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 频率特性在高频域较早地减少。此外,对于相邻轨道的信号,两个端部区域的其中之一所 对应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相位成为被反转的信号。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相邻轨道的每个区域的运算后的OTF的振幅的频 率特性的示意图。图9示出运算后的OTF和标准化频率之间的关系。另外,图9示出从 再生相邻轨道所得的信号运算出的OTF的振幅和标准化频率之间的关系。图9所示的特 性表示将第1信号PD2、第2信号PD1以及第3信号PD3用相同比率相加时(PD2+1.0 ×(PD1+PD3)))的OTF的振幅、将第2信号PD1和第3信号PD34倍后与第1 信号PD2相加时(PD2+4.0×(PD1+PD3)))的OTF的振幅。

如图5所示,在再生自轨道时,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 1信号PD2的OTF振幅在光学截止频率之前具有规定的值,而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 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以及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的受 光量所对应的第3信号PD3的OTF振幅在光学截止频率之前显著降低。这表示只有中央 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保持着该周期的成分。

因此,在进行波形均衡时,让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具有增益效率更好。为了抵消 串扰,需要将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乘以大于1的系数后再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相 加。然而,即使让光学截止频率附近的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具有大的增益,也因为与杂 讯相比光学信号还是很小,所以导致杂讯被强调而使整体的S/N恶化。因此,在处理中 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第1波形均衡器(WEQc)80c中,将接近光学截止频率的高频 域的增益设定得较大对信号处理是有效的,但在处理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第2波形均 衡器(WEQr80r)和第3波形均衡器(WEQl)801中,最好不要将接近光学截止频率的 高频域的增益设定得较大。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再生相邻轨道时,通过了两个端部区域的其中之一的第1 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的OTF振幅在光学截止频率的 一半左右的频率处为最大。此外,如图8所示,在光学截止频率的一半左右的频率带域, 第2信号PD1的OTF相位反转180度。其结果可知,第2信号PD1的成分具有与其他 的区域所对应的信号PD2、PD3的成分相反的极性。即,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 光束的受光量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中所包含的的光学截止频率的一半左右的频率带域 的串扰成分与其他的区域所对应的信号PD2、PD3相互抵消。

在以往的串扰去除处理中,没有特别地考虑频率特性,只是以一定的系数放大端部区 域所对应的信号,通过将放大的信号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相加来抵消串扰。而从图 7和图8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光学截止频率的一半左右的中频域附近,两个端部区域的其 中之一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极性与另一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极性不同。

因此,在处理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第2波形均衡器(WEQr)80r以及第3波形 均衡器(WEQl)801中,通过增大中频域的频率的增益,与对频率带域整体乘以系数对端 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赋予增益相比,更能有效地抵消串扰。据此,与增大整个带域的增益 相比,可以抑制杂讯的增加。

这样,在第2波形均衡器80r和第3波形均衡器801,相当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 =λ/(2·NA)的高频域频率的一半的中频域频率的增益大于高频域频率的增益。此外,在 第1波形均衡器80c,高频域频率的增益大于中频域频率的增益。

由于图7以及图8示出的是只在自轨道的其中一侧的邻接轨道的OTF特性,因此, 其中一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第2信号PD1)的特性和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区域所对应的 信号(第3信号PD3)的特性不同。此时,如果相邻的轨道左右替换则OTF特性也被替 换。因此,通过使处理两个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2个波形均衡器的特性为左右相同的 特性,可以同时去除来自自轨道两侧的相邻轨道的串扰。

如果使具有上述假设的1T为55.78nm的标记列的光盘以7.4m/sec的线速度旋转, 则1T的经过时间为7.54nsec。重复2T标记和2T空格的周期为4T的标记列的频率相 当于33MHz。作为波形均衡器的结构,可考虑采用例如图10所示的3抽头的横向滤波器 (three-tap transversal filter)。在此,对图10的横向滤波器进行简单的说明。

图10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波形均衡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在第1至第3 波形均衡器所使用的增益的频率特性的示意图。

从输入端101输入的信号通过两个延迟器102、103被延迟延迟量T。输入端101、 延迟器102以及延迟器103的输出信号被分别输入到放大器104、105、106并被乘以规 定的增益。放大器104、105、106的各输出信号通过加法器107而被相加。被相加的信 号被输入到低通滤波器108。低通滤波器108降低高频域的信号。高频域的信号已被降低 的信号从输出端109输出。

在此,如果假设每个延迟器102、103的延迟量T为15nsec,作为两端抽头的放大器 104、106的增益的倍率k为-0.1,中央抽头的放大器105的增益的倍率为1.0,波形均衡 器可以使低频域在33MHz具有1.22倍的增益。该增益的频率特性可以用图11的实线 WEQc来表示。

另一方面,作为增大处理端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波形均衡器的特性的中频域的增益 的例子,当在作为重复5T标记和5T空格的周期10T的标记列的频率的13MHz具有 增益的波峰时,可以将如图10所示的延迟器102、103的延迟量T设为38nsec。如果将 作为两端抽头的放大器104、106增益的倍率k设为-0.1,将中央抽头的放大器105的增 益倍率设为1.0,则波形均衡器可以使低频域在13MHz具有1.22倍的增益。该增益的频 率特性用图11的虚线WEQr、WEQl来表示。

另外,只用横向滤波器虽然可以在频率26MHz以上能再次增加增益,但通过使横向 滤波器的输出经过适当的低通滤波器(LPF)108可以消除在高频域不必要的增益的增加。

在该例子的情况下,如果使在中频域的13MHz串扰抵消的系数与不分别进行波形均 衡时的系数相同,则在高频域,端部区域的增益为中央部区域的增益的约0.67倍。因此, 在高频域的杂讯的能量为(1+2×0.672)1/2/(1+1+1)1/2倍,即为约0.79倍,可以抑 制杂讯的增加。

这样,在为了抵消串扰而将光学远视野像分成多个区域进行运算时,通过对每个区域 进行不同的波形均衡并用与频率特性对应的增益进行运算,可以获得抑制杂讯的增加降低 串扰的效果。

另外,虽然示出的是具备在13MHz具有增益的波峰的频率特性的波形均衡器的例子, 但并不限于该例子。作为中频域频率,只要在光学截止的周期的30倍至1.3倍左右的周期 具有增益的波峰即可。这位于图7中的标准化频率0.033至0.180的范围,大致是第2信 号PD1的OTF振幅高于第3信号PD3的OTF振幅的范围。只要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的波 峰位于上述范围内,就可以抑制噪声抵消串扰。在该范围,如图9所示,可以使串扰抵消 系数设定为4的相邻轨道的OTF的振幅小于系数设定为1的相邻轨道的OTF的振幅。

如此,中频域频率以在相当于光学截止的距离Fc的30倍至1.3倍之间的周期的信号 频率的带域为宜。此外,高频域频率以在相当于比光学截止的距离Fc的1.3倍短的周期的 信号频率的带域为宜。

此外,最好是在光学截止的周期的4倍至1.5倍左右的周期具有增益的波峰。该周期 为标准化频率0.059至0.156的范围,是图7的第1端部区域所对应的第2信号PD1的 OTF振幅的波峰附近的频率。在该范围,如图9所示,可以使串扰抵消系数设定为4的相 邻轨道的OTF的振幅为系数设定为1的相邻轨道的OTF的振幅的大约一半以下。这样, 中频域频率以在相当于光学截止的距离Fc的4倍至1.5倍之间的周期的信号频率的带域 为更好。

另外,波形均衡器和放大器的顺序也可以相反。此外,波形均衡器和放大器是不同的 构成要素,但波形均衡器也可以具备整体的增益调整功能,波形均衡器和放大器也可以用 一个构成要素来实现。

此外,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数不限于为3。为了能进一步与其他的功能相结合,分割 元件也可以被分割成4以上的区域,可以用4个以上的受光部接收透过4以上的区域的各 光束。此时,将4以上的区域分成中央部区域群和端部区域群,使来自中央部区域群的信 号的高频域的增益相对地比中频域的增益大,使来自端部区域群的信号的中频域的增益相 对地比高频域的增益大。据此,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来自区域群的信号可 以按每个区域分别地被进行波形均衡,也可以将来自端部区域群的信号以及来自中央部区 域群的信号分别汇总作成信号后再进行波形均衡。

另外,在第1实施例中,波形均衡器是用利用了延迟器的横向滤波器来构成的,但本 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波形均衡器不仅可以用硬件来构成,而且也可以读取被A/D转换 的数字信号通过软件进行与横向滤波器同样的运算。并且,在第1实施例中,只示出了波 形均衡器的抽头数为3个的例子,但波形均衡器的抽头数也可以是4个以上。此外,波形 均衡器也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图1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波形均衡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波形均衡器也可以用具有N个抽头的横向滤波器来构成。图12所示的波形均衡器具备N-1 个延迟器121-1至121-N-1、N个放大器122-1至122-N、加法器123、低通滤波 器(LPN)124。通过分别独立地调整N个放大器122-1至122-N的增益k1至kN, 可以实现N个系数。图1所示的光盘信息装置是分别具备第1至第3波形均衡器80c、80r、 801和第1至第3放大器8c、8r、81的结构,而如图12所示,通过使N个增益k1至kN 全部变化,可以让第1至第3波形均衡器80c、80r、801兼备第1至第3放大器8c、8r、 81的功能。此外,也可以用数字电路来达到与图12所示的波形均衡器相同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示意的是第2波形均衡器80r的特性和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特性为 相同的例子,但第2波形均衡器80r的特性和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特性并不需要非得一 定相同。尤其是在发生径向倾斜时等,通过分别选择最适合的特性,能更高精度地抑制串 扰。

另外,利用图13对本实施例的串扰降低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 实施例的串扰降低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射出光束(步骤S11)。蓝色半导体激光器1射出的光束 被激光镜4反射,通过物镜3被聚光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被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反 射的光束,透过激光镜4及分束器5射入分割元件6。

其次,分割元件6将被光盘2反射的光束沿与轨道切线垂直的径向方向进行分割(步 骤S12)。即,分割元件6将被光盘2反射及衍射的光束分割成通过中央部区域6c的第1 光束、通过第1端部区域6r的第2光束、通过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被分割的第 1光束、第2光束以及第3光束分别射入光检测器7的第1受光部7c、第2受光部7r以 及第3受光部71。

其次,光检测器7接收被分割元件6分割的第1光束、第2光束以及第3光束,输出 与接收到的第1光束、第2光束以及第3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第2信号以及第 3信号(步骤S13)。即,第1受光部7c接收通过了中央部区域6c的第1光束,输出与 接收到的第1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第2受光部7r接收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6r 的第2光束,输出与接收到的第2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2信号。第3受光部71接收通 过了第2端部区域61的第3光束,输出与接收到的第3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3信号。

其次,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通过频率 特性不同的滤波器分别对各信号进行波形均衡(步骤S14)。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 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使各信号在每个频率具有不同的增益。即,第1 波形均衡器80c对从光检测器7的第1受光部7c输出的第1信号赋予与第1信号的频率 成分相应的增益。第2波形均衡器80r对从光检测器7的第2受光部7r输出的第2信号 赋予与第2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第1信号的增益。第3波形均衡器801对从光检 测器7的第3受光部71输出的第3信号赋予与第3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第1信 号以及第2信号的增益。

通过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而被波形均 衡的第1信号、第2信号以及第3信号分别被第1放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放 大器81放大,并输入到加法器9。

其次,加法器9将从第1放大器8c、第2放大器8r以及第3放大器81输出的第1信 号、第2信号以及第3信号相加(步骤S15)。通过加法器9进行串扰抵消的运算。

其次,再生信号处理部10对通过加法器9而被相加的信号(RF信号)进行信号处理 或错误修正,并作为信息再生信号输出(步骤S16)。

在此,在步骤S13得到的电信号(第1信号、第2信号以及第3信号)既包含自轨道 的信息又包含相邻轨道的信息。中央部区域6c所对应的电信号(第1信号)中包含的相 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端部区域6r、61所对应的电信号(第2 信号和第3信号)中包含的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1、XS2不同。 此外,在步骤S14所使用的多个波形均衡器(第1波形均衡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 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各频率成分,利用比率Xm和比 率XS1、XS2的不同来抵消相邻轨道的信息。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串扰被降低的信息再生信号,能以较小的错误率再生信息。

在第1实施例中,自轨道的OTF和相邻轨道的OTF具有图4及图7所示的频率特性。 由此,如果求出各分割区域的相邻轨道的信号成分相对于自轨道的信号成分的比(串扰比 率),则得到图14所示的特性。

图14是第1信号、第2信号以及第3信号的串扰比率的示意图。从与中央部区域6c 对应的第1受光部7c得到的第1信号PD2中所包含的相邻轨道(一侧)的信息相对于自 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用虚线表示,从与第1端部区域6r对应的第2受光部7r得到的第 2信号PD1中所包含的相邻轨道(一侧)的信息相对于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1用点划 线表示,从与第2端部区域61对应的第3受光部71得到的第3信号PD3中所包含的相邻 轨道(一侧)的信息相对于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2用实线表示。

由于第2信号PD1的极性在自轨道与相邻轨道不同,所以第2信号PD1的比率Xs1 表示包含符号在内的比。根据上述,对用于使串扰最小化的运算方法进行说明。设第1信 号PD2、第2信号PD1以及第3信号PD3各自的自轨道的信号为S1、S2、S3,端部区 域所对应的信号的波形均衡系数相对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信号的波形均衡系数的比为 k1、k3,来自右侧的相邻轨道的串扰用附加字符R表示,来自左侧的相邻轨道的串扰用 附加字符L表示,运算后的来自右侧的相邻轨道的串扰量XR用下式(1)来表示,运算 后的来自左侧的相邻轨道的串扰量XL用下式(2)来表示。

XR∝k1·Xs1R·S1+XmR·S2+k3·Xs2R·S3   (1)

XL∝k1·Xs1L·S1+XmL·S2+k3·Xs2L·S3   (2)

在上述的两个式(1)及式(2)中,设XR=0和XL=0,通过求解式(1)及式(2) 这2个方程式,可以求出波形均衡系数的比k1、k3。运算后的自轨道的信号S0用下述式 (3)来表示。只要比率Xm和比率XS1、Xs2不是相同的值,运算后的自轨道的信号S0 就不会成为0。

S0=k1·S1+S2+k3·S3   (3)

另一方面,如果比率Xm和比率XS1、Xs2为相同的值,则上述式(3)所示的运算 后的自轨道的信号S0成为0。通过降低串扰的运算自轨道的再生信号也成为0。因此,必 须决定分割元件的分割区域,使比率Xm和比率XS1、Xs2不会成为相同的值。

在此,如果设第2受光部7r和第3受光部71为对称,右侧的相邻轨道的串扰和左侧 的相邻轨道的串扰为对称,则XS1R=XS2L、XS2R=Xs1L、XmR=XmL及S1=S3的 关系成立,波形均衡系数的比k1、k3的解可用下述式(4)简单地求得。

k1=k3=-(XmR·S2)/{(Xs1R+Xs2R)·S1}   (4)

用上述的方法求出的波形均衡系数的比k1的倒数(中央部系数/端部系数的比)的例 子用图15来表示。以此方式可以从串扰量决定系数的比。

在此,示出了受光部和串扰分别为对称的例子,但当发生径向倾斜、透镜移位或偏离 轨道时,受光部和串扰分别变得不再对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由于使串扰量XR、XL 都为0的式(1)及式(2)这2个方程式为2个未知数也为2个,所以能够求出解,从而 可以求出波形均衡系数的比k1、k3。通过用该系数的比k1、k3进行波形均衡,可以使在 式(1)及式(2)假设的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为0。

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的比率随频率而不同。因此,为了在全频率带域去除串扰需要针 对各频率使波形均衡的系数的比率最适合。此外,当再生信号处理部10用PRML法从再 生信号再生信息时,需要调整自轨道的信号的频率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再生频率特性。通 过针对被分割成N个的各信号设置N个波形均衡器,(N-1)的自由度被用来决定比率 以抵消串扰,剩余的1自由度被用来调整整体的频率。

为了再生记录在光盘的信息,自轨道的信号适用PRML法及维特比译码法。为了能适 宜地进行解码,需要修正信号的频率特性以使信号与解码方式所设想的部分响应波形(PR 波形)相一致。波形均衡器中剩余的1自由度被用于该修正。具体而言,只要决定用于对 式(3)中的信号S0进行波形均衡使其成为理想的PR波形的波形均衡系数即可。

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PR波形的两个例子。图16是假定信号为标准化频率0.25 时的PR波形的示意图。在利用第1实施例所示的参数的信号S0,光学截止频率比标准化 频率0.25小。因此,所需的波形均衡系数(PR_exl/S0)如图16中的虚线所示,在高频 域变高,达到截止频率以上时会扩散。

另一方面,图17是假定信号只达到低于第1实施例的信号S0的频率时的PR波形的 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波形均衡系数(PR_ex2/S0)如图17中的虚线所示,在某一定 频率以上时汇聚为0。以此方式,可以从PR波形求得理想的频率特性,能够决定适当的 波形均衡系数的频率特性。

根据图17所示的假定和在图15所得到的波形均衡系数的比,可以求得适用于中央部 区域所对应的第1信号的波形均衡系数的频率特性以及适用于端部区域所对应的第2和第 3信号的波形均衡系数的频率特性。图18是在第1实施例中计算出的波形均衡系数的示意 图。在图18中,点划线表示适用于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第1信号的波形均衡系数的频率 特性,实线表示适用于端部区域所对应的第2及第3信号的波形均衡系数的频率特性。这 样,能够降低串扰量,可以使再生信号的频率特性与PR方式的理想频率特性相一致。

如此,通过利用从光检测器7输出的信号中既包含自轨道的信息又包含相邻轨道的信 息,可以决定分割元件6的各分割区域,使来自中央部区域所对应的第1受光部的第1信 号中所包含的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来自第1和第2端部区域 所对应的第2以及第3受光部的第2以及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自轨 道的信息的比率XS1、Xs2不同。据此,能够决定多个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的比率,使在各 频率成分,利用比率Xm与比率XS1、Xs2之间的不同抵消相邻轨道的信息。

进一步,利用波形均衡器增益的另一个自由度,决定多个波形均衡器(第1波形均衡 器80c、第2波形均衡器80r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系数(增益),以使自轨道的 信息的再生频率特性成为在再生信号处理部10假设的理想频率特性。据此,即使信息轨 道的间隔狭窄,也可以得到串扰足够小且理想的再生信号波形,从而能以较小的错误率再 生信息。

此外,第2波形均衡器80r的增益相对于第1波形均衡器80c的增益的比率在各频率 成分,都和比率Xm与比率Xs1的比的倒数成比例。此外,第3波形均衡器801的增益相 对于第1波形均衡器80c的增益的比率,在各频率成分,都和比率Xm与比率Xs2的比的 倒数成比例。据此,能够抵消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

到此为止的计算是基于数值孔径NA为0.85、波长λ为0.405μm、信息轨道的间隔 Tp为0.24μm的光学条件而进行的。在该光学系统中的光学截止距离Fc,根据Fc=λ/(2 ·NA)得出为0.238μm,与信息轨道的间隔Tp基本相等。考虑到通常的激光波长的偏差, 当波长λ为0.410μm时,光学截止距离Fc为0.241μm,当波长λ为0.415μm时,光学截 止距离Fc为0.244μm。在这样的条件下,如图14所示,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自轨道的 信息的比率的绝对值为0.2到0.8左右。

为了实质性地获得第1实施例所示的串扰降低效果,需要使相邻轨道的信息的比率较 高。如果相邻轨道的信息的比率较小,则降低与修正运算所引起的杂讯等的增加相比本来 就少的串扰量的效果非常小,无法获得实用的效果。因此,为了获得第1实施例所示的效 果,最好是信息轨道的间隔Tp与光学系统的光学截止距离Fc大致相同或小于光学系统的 光学截止距离Fc。

如此,当设光束的波长为λ、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优选信息轨道的间隔Tp小于 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λ/(2·NA)。

在此,对分割元件的其他分割模式进行说明。

图19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中的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的示意图。 光学系统与第1实施例所示的光学系统相同,代替分割元件6而使用分割元件701。

分割元件701通过分割线702及分割线703被分割为第1端部区域701r、中央部区 域701c以及第2端部区域701l。分割线702及分割线703是向外侧凸的曲线。中央部区 域701c在与信息轨道的切线垂直的方向的宽度从分割元件701的中心起朝向信息轨道的 切线方向的分割元件701的端部而变窄。在作为轨道切线方向的切线方向(T轴方向)的 各位置,第1端部区域701r、中央部区域701c和第2端部区域701l的宽度的比率是恒 定的。即,决定分割线702、703的位置,使得在切线方向T的光轴中心的中央部区域701c 的宽度W0与光束的直径D的比W0/D和在切线方向T的任意位置的中央部区域701c 的宽度W2与光束的外形的宽度W1的比W2/W1相等。

在利用这种分割模式时,从透过第1端部区域701r和第2端部区域701l的光束所获 得的信号的频率特性具有较高的频率成分。由此,即使在高的频率成分波形均衡系数也不 容易扩散。因此,波形均衡化后的信号容易接近理想PR波形,并且也容易降低串扰,能 以较小的错误率再生信息。

图20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第2变形例中的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的示意图。 光学系统与第1实施例所示的光学系统相同,代替分割元件6而使用分割元件711。

分割元件711通过分割线712及分割线713被分割成第1端部区域711r、中央部区 域711c以及第2端部区域711l。分割线712及分割线713为向外侧凸的曲线。即使在分 割元件711的在作为轨道切线方向的切线方向(T轴方向)的端部,也存在第1端部区域 711r和第2端部区域711l。并且,在中央部区域711c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第1岛状区域 714及两个第2岛状区域715。

分割元件711包含位于第1端部区域711r附近且岛状地形成在中央部区域711c的第 1岛状区域714和位于第2端部区域711l附近且岛状地形成在中央部区域711c的第2岛 状区域715。而且,从通过第1岛状区域714的光束所获得的信号与从通过第1端部区域 711r的第2光束所获得的第2信号一起被输出。此外,从通过第2岛状区域715的光束 所获得的信号与从通过第2端部区域711l的第3光束所获得的第3信号一起被输出。

第1岛状区域714形成在分割第1端部区域711r和中央部区域711c的分割线713 的附近。第2岛状区域715形成在分割中央部区域711c和第2端部区域711l的分割线 712的附近。第1岛状区域714作为与第1端部区域711r相同的区域而被检测,第2岛 状区域715作为与第2端部区域711l相同的区域而被检测。第1岛状区域714具有与第 1端部区域711r相同的衍射结构,第2岛状区域715具有与第2端部区域711l相同的衍 射结构。

由于第1岛状区域714和第2岛状区域715的存在,即使因透镜移位使得第1端部区 域711r和第2端部区域711l中的一方的区域变小,也可以缓解该变小的程度。此外,即 使发生了径向倾斜等,也能中和该变化,扩大降低串扰效果的范围。据此,能以较小的错 误率再生信息。

图2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中的分割元件的区域分割的例子的示意图。 光学系统与第1实施例所示的光学系统相同,代替分割元件6而使用分割元件721。

分割元件721通过3根分割线722、723、724被分割成第1端部区域721r、第1中 央部区域721c1、第2中央部区域721c2以及第2端部区域721l。分割线722、723、724 是与作为轨道切线方向的切线方向(T轴方向)平行的直线。即,图3所示的中央部区域 6c通过与信息轨道的切线平行的分割线723被进一步分成2个区域(第1中央部区域721c1 和第2中央部区域721c2)。

被分割元件721分割的4束光束由具备4个受光部的光检测器接收。4个受光部将分 别接收到的光束转换成与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从4个受光部输出的4个信号通过作为4 个频率滤波器的4个波形均衡器而被波形均衡。4个波形均衡器对信号进行波形均衡,使 来自相邻的信息轨道的串扰成为最小且使来自自轨道的信号具有规定的PR波形的频率特 性。

通过使用4个波形均衡器,可以赋予使串扰成为最小的条件,其中,串扰不仅来自左 右相邻的轨道而且还来自与其外侧相邻的轨道。并且,即使因透镜移位或径向倾斜,分割 元件721的区域的分割位置在径向成为非对称,也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变4个波形均衡器的 系数来抑制串扰减少能力的降低。据此,可以扩大串扰减少的范围,以较小的错误率再生 信息。另外,第1实施例所示的结构不仅可以用于对圆盘状的光信息介质(光盘2)记录 或再生信息的光盘信息装置,也可以用于对卡状的光信息介质(光卡)记录或再生信息的 光卡信息装置或者对带状的光信息介质(光带)记录或再生信息的光带信息装置。

另外,在第1实施例中,示出了沟槽状的轨道和信息轨道在同一面的例子,但是,如 另外具有追踪层的多层光盘那样,也可以让具有用于追踪控制的沟槽状的轨道的面和具有 记录信息的信息轨道的面在互不相同的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记录信息的信息轨道的 间隔与光学系统的光学截止距离Fc(Fc=λ/(2·NA))大致相同或小于光学系统的光学 截止距离Fc时,虽然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变大,但通过使用第1实施例所示结构的光盘 信息装置也可以减少串扰。

(第2实施例)

第2实施例示出波形均衡器与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为一体结构时的例子。另外,在 第2实施例中,对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201的结构的例子的示意 图。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201具备第1受光部202r、第2受光部202c、第3受光部2021、 第1I-V放大器203、第2I-V放大器204、第3I-V放大器205、第1波形均衡器206、第 2波形均衡器20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08。

第1I-V放大器203、第2I-V放大器204以及第3I-V放大器205将来自第1受光部 202r、第2受光部202c以及第3受光部2021的电流变换成电压。第1波形均衡器206、 第2波形均衡器20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08接收来自第1I-V放大器203、第2I-V放大 器204以及第3I-V放大器205的输出信号,对输出信号按每个频率赋予不同的增益。第 1波形均衡器206、第2波形均衡器20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08的输出从输出端子209、 210、211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根据分割远视野的区域来改变波形均衡的特性,也能够实现第1 实施例所述的特性。通过将第1I-V放大器203、第2I-V放大器204、第3I-V放大器205、 第1波形均衡器206、第2波形均衡器20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08配置在相同的带有放 大器的受光元件201上,可以抑制杂讯的混入。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221的结构的例 子的示意图。在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中,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221不仅具备波形均衡器, 而且还具备可变增益放大器。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221具备:第1受光部222r、第2 受光部222c、第3受光部2221、第1I-V放大器223、第2I-V放大器224、第3I-V放大 器225、第1波形均衡器226、第2波形均衡器227、第3波形均衡器228、第1可变增 益放大电路229、第2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0、第3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1、加法器232、 非反转放大电路233、反转放大电路234、端子235及端子236。

增益控制信号被从外部输入到第1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9、第2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0 以及第3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1,第1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9、第2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0 以及第3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1的增益受到控制。此外,控制信号被从外部输入到第1波 形均衡器226、第2波形均衡器22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28,第1波形均衡器226、第 2波形均衡器22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28的特性也受到控制。

第1I-V放大器223、第2I-V放大器224以及第3I-V放大器225将来自第1受光部 222r、第2受光部222c以及第3受光部2221的电流变换成电压。第1波形均衡器226、 第2波形均衡器22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28接收来自第1I-V放大器223、第2I-V放大 器224以及第3I-V放大器225的输出信号,对输出信号按每个频率赋予不同的增益。第 1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9、第2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0以及第3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1接 收第1波形均衡器226、第2波形均衡器227以及第3波形均衡器228的输出信号,并分 别放大输出信号。第1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9、第2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0以及第3可变 增益放大电路231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加法器232。

加法器232将第1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29、第2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30以及第3可变 增益放大电路231的输出信号相加。来自加法器232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非反转放大电路 233和反转放大电路234。非反转放大电路233生成与输入信号同极性的信号,反转放大 电路234生成与输入信号相反极性的信号。非反转放大电路233的输出信号作为正极性的 信号(RFP)从端子235输出,反转放大电路234的输出信号作为负极性的信号(RFN) 从端子236输出。从端子235及端子236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再生信号处理部10。

用于控制各波形均衡器的参数的控制信号以及被输入到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控 制信号由图1的追踪切换器13、倾斜检测器14或控制电路(图未示)生成。控制电路可 以通过检测光盘的旋转数、再生半径位置、光盘的种类及再生层位置等,生成反映了检测 出的各信息的控制信号及增益控制信号。

由于通过第2实施例所示的带有放大器的受光元件201、221可以缩短从受光部到波 形均衡器的信号线或从受光部到加法器的信号线的距离,因此可以使各信号的延迟时间成 为相同,从而能够缩小进行运算的时机的偏差。据此,能减少错误的发生率。

(第3实施例)

本发明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息装 置。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4所示的计算机609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息装置607、 用于输入信息的键盘611或鼠标612等输入装置616、基于从输入装置616输入的信息及 从光盘信息装置607读取的信息等进行运算的中央运算装置(CPU)等的运算装置608、 表示通过运算装置608运算的结果等信息的显像管或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输出装置610。

本发明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609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 息装置607,由于即使是轨道间隔狭窄的光盘也不会大幅增加杂讯而能减少串扰,所以能 以低错误率再生被高密度地记录的信息,可用于广泛的用途。

此外,计算机609还可以配备用于读取记录在光盘信息装置607的信息或将由光盘信 息装置607读取的信息输出到外部的有线或无线的输入输出端子。据此,计算机609可与 连接于网络的多个设备,例如计算机、电话或电视调谐器等进行信息的交换,可作为这些 多个设备所共享的信息服务器(光盘服务器)而得到利用。此外,计算机609因为可以对 不同种类的光盘稳定地记录或再生信息,所以可用于广泛的用途。

并且,计算机609通过具备将多个光盘放入取出光盘信息装置607的转换器,可以记 录或储存更多的信息。此外,计算机609也可以是具备多个光盘信息装置607并能同时在 多个光盘记录或再生信息的结构。据此,能提高传输率并且还能减少因光盘的交换引起的 等待时间。

(第4实施例)

本发明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播放机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 息装置。

图25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播放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所示的光盘播放机680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息装置607 和将从光盘信息装置607获得的信息信号转换成图像信号的解码器681。此外,光盘播放 机680也可以作为汽车导航系统而利用。光盘播放机680也可以是附加液晶监视器等显示 装置682的结构。

本发明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播放机680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 盘信息装置607,由于即使是轨道间隔狭窄的光盘也不会大幅增加杂讯而能减少串扰,所 以能以低错误率再生被高密度地记录的信息,可用于广泛的用途。

(第5实施例)

本发明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刻录机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 息装置。

图26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刻录机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6所示的光盘刻录机615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信息装置 607、以及将图像信号通过光盘信息装置607转换成对光盘进行记录的信息信号的编码器 613。

另外,光盘刻录机615最好还具备将从光盘信息装置607获得的信息信号转换成图像 信号的解码器614。根据此结构,还可以再生已被记录的信息。并且,光盘刻录机615也 可以具备显示信息的显像管或液晶显示装置等输出装置610。

本发明第5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盘刻录机615具备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光 盘信息装置607,由于即使是轨道间隔狭窄的光盘也不会大幅增加杂讯而能减少串扰,所 以能以低错误率再生被高密度地记录的信息,可用于广泛的用途。

另外,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光信息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射出光束;物镜,将从所 述激光光源射出的所述光束汇聚到具有信息被列状地记录的信息轨道的光信息介质;分割 元件,具备包含光轴的中心的中央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的方向相邻配置 于所述中央部区域的一侧的第1端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垂直的方向相邻 配置于所述中央部区域的另一侧的第2端部区域,将被所述光信息介质反射及衍射的所述 光束分割成通过所述中央部区域的第1光束、通过所述第1端部区域的第2光束、通过所 述第2端部区域的第3光束;光检测器,接收被所述分割元件分割的所述第1光束、所述 第2光束及所述第3光束,输出与接收到的所述第1光束、所述第2光束及所述第3光束 的光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第1波形均衡器,对从所述光检测器输 出的所述第1信号赋予与所述第1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增益;第2波形均衡器,对从所 述光检测器输出的所述第2信号赋予与所述第2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所述第1信 号的增益;第3波形均衡器,对从所述光检测器输出的所述第3信号赋予与所述第3信号 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所述第1信号及所述第2信号的增益;加法器,对来自所述第1 波形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波形均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再生信号 处理部,将通过所述加法器相加的信号作为信息再生信号而输出,其中,设由所述物镜汇 聚的所述光束扫描的信息轨道为自轨道,相邻于自轨道的信息轨道为相邻轨道;从所述光 检测器输出的所述第1信号、所述第2信号及所述第3信号既包含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 息又包含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从通过了所述中央部区域的所述第1光束获得的所 述第1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 Xm,与从通过了所述第1端部区域的所述第2光束获得的所述第2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 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1及从通过了所述第2端部区 域的所述第3光束获得的所述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所 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2不同;所述第1波形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 波形均衡器的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所述第1信号、所述第2信号及所述第3信号 的各频率成分抵消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

根据此结构,从光检测器输出的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既包含记录在自轨道 的信息又包含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从通过了中央部区域的第1光束获得的第1信号中 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从通过了第1端部 区域的第2光束获得的第2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 的比率Xs1及从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的第3光束获得的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 道的信息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2不同。第1波形均衡器、第2波形均衡器及第 3波形均衡器的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的各频率成 分,利用比率Xm与比率Xs1的不同以及比率Xm与比率Xs2的不同抵消记录在相邻轨 道的信息。

因此,可以降低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即使提高在轨道方向的记录密度也能以低错 误率再生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当设所述光束的波长为λ,所述物镜的数值孔 径为NA时,所述信息轨道的间隔Tp小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λ/(2·NA)。

根据此结构,信息轨道的间隔Tp小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λ/(2·NA)。即, 为了实质性地获得串扰降低效果,有必要提高相邻轨道的信息的比率。如果相邻轨道的信 息的比率小,则降低与通过修正的运算杂讯增加相比本来就少的串扰量的效果较小。因此, 通过使信息轨道的间隔Tp小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λ/(2·NA),能够可靠地降低 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第1波形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 所述第3波形均衡器的增益被以使相对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再生频率特性成为在 所述再生信号处理部被假设的理想频率特性的方式而决定。

根据此结构,第1波形均衡器、第2波形均衡器及第3波形均衡器的增益被以使相对 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再生频率特性成为在再生信号处理部被假设的理想频率特性的 方式而决定。

因此,即使在信息轨道窄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串扰充分小且为理想的再生信号波形, 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相对于所述第1波 形均衡器的增益的比率,在各频率成分,都和所述比率Xm与所述比率Xs1的比的倒数成 比例;所述第3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相对于所述第1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的比率,在各频率成 分,都和所述比率Xm与所述比率Xs2的比的倒数成比例。

根据此结构,通过使第2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相对于第1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的比率,在 各频率成分,都和比率Xm与比率Xs1的比的倒数成比例;第3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相对于 第1波形均衡器的增益的比率,在各频率成分,都和比率Xm与比率Xs2的比的倒数成比 例,可以抵消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中央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 垂直的方向的宽度,从所述分割元件的中心朝向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方向的所述分割元件 的端部而变窄。

根据此结构,由于从透过第1端部区域及第2端部区域的光束得到的信号的频率特性 具有高的频率成分,所以,波形均衡系数即使在高的频率成分也不容易发散。因此,波形 均衡后的信号容易接近理想PR波形,并且,也容易降低串扰,能够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分割元件还包含:位于所述第1端部区域 的附近并且被岛状地形成在所述中央部区域上的第1岛状区域、和位于所述第2端部区域 的附近并且被岛状地形成在所述中央部区域上的第2岛状区域;从通过了所述第1岛状区 域的光束获得的信号与从通过了所述第1端部区域的所述第2光束获得的所述第2信号一 起被输出;从通过了所述第2岛状区域的光束获得的信号与从通过了所述第2端部区域的 所述第3光束获得的所述第3信号一起被输出。

根据此结构,分割元件还包含:位于第1端部区域的附近并且被岛状地形成在中央部 区域上的第1岛状区域、和位于第2端部区域的附近并且被岛状地形成在中央部区域上的 第2岛状区域。从通过了第1岛状区域的光束获得的信号与从通过了第1端部区域的第2 光束获得的第2信号一起被输出。从通过了第2岛状区域的光束获得的信号与从通过了第 2端部区域的第3光束获得的所述第3信号一起被输出。

因此,由于第1岛状区域和第2岛状区域的存在,即使因透镜移位而使第1端部区域 和第2端部区域的其中之一的区域变小,也可以缓解该变化的程度。此外,即使存在径向 倾斜,也可以中和该变化,扩大串扰降低效果的范围。据此,能够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中央部区域被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线平行 的分割线进一步分成两个区域。

根据此结构,由于中央部区域被与信息轨道的切线平行的分割线进一步分成两个区域, 因此被分割元件分割的4束光束由具有4个受光部的光检测器所接收。然后,从4个受光 部输出的4个信号通过4个波形均衡器而被波形均衡。

因此,通过使用4个波形均衡器,可以赋予使串扰为最小的条件,其中,串扰不仅来 自左右相邻的轨道而且还来自与外侧相邻的轨道。并且,通过透镜移位或径向倾斜,即使 分割元件的区域的分割位置在与信息轨道的切线垂直的方向为非对称,也可以通过适当地 改变4个波形均衡器的系数来抑制串扰降低能力的降低。据此,可以扩大减少串扰的范围, 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当设所述光束的波长为λ,所述物镜的数值孔 径为NA时,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波形均衡器,相当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 Fc=λ/(2·NA)的高频域频率的一半的中频域频率的增益大于所述高频域频率的增益; 在所述第1波形均衡器,所述高频域频率的增益大于所述中频域频率的增益。

根据此结构,在第2波形均衡器及第3波形均衡器,相当于光学截止距离Fc=λ/(2· NA)的高频域频率的一半的中频域频率的增益大于高频域频率的增益。另外,在第1波 形均衡器,高频域频率的增益大于中频域频率的增益。

因此,对于以光束的衍射极限以下或衍射极限附近的轨道间隔高密度地记录信息的光 盘而言,不会出现杂讯急剧增加信号的S/N恶化,能够降低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即使 提高轨道方向的记录密度也能以低错误率再生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中频域频率在相当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 的30倍至1.3倍的周期的信号频率的带域;所述高频域频率在相当于比作为光学截止的距 离Fc的1.3倍短的周期的信号频率的带域。

根据此结构,由于中频域频率在相当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的30倍至1.3倍的周 期的信号频率的带域;高频域频率在相当于比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的1.3倍短的周期的 信号频率的带域,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可以抑制杂讯消除串扰。

另外,在上述的光信息装置中,优选,所述中频域频率在相当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 Fc的4倍至1.5倍的周期的信号频率的带域。

根据此结构,由于中频域频率在相当于作为光学截止的距离Fc的4倍至1.5倍的周期 的信号频率的带域,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可以抑制杂讯消除串扰。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串扰降低方法,包括:从激光光源射出光束的步骤;通 过物镜将从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所述光束汇聚到具有信息被列状地记录的信息轨道的光 信息介质上的步骤;通过具备包含光轴的中心的中央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 线的方向相邻配置于所述中央部区域的一侧的第1端部区域、在垂直于所述信息轨道的切 线的方向相邻配置于所述中央部区域的另一侧的第2端部区域的分割元件,将被所述光信 息介质反射及衍射的所述光束分割成通过所述中央部区域的第1光束、通过所述第1端部 区域的第2光束、通过所述第2端部区域的第3光束的步骤;通过光检测器接收被分割的 所述第1光束、所述第2光束及所述第3光束,并输出与接收到的所述第1光束、所述第 2光束及所述第3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的步骤;通过第1 波形均衡器,对输出的所述第1信号赋予与所述第1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增益的步骤; 通过第2波形均衡器,对输出的所述第2信号赋予与所述第2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 于所述第1信号的增益的步骤;通过第3波形均衡器,对输出的所述第3信号赋予与所述 第3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应的不同于所述第1信号及所述第2信号的增益的步骤;将来自所 述第1波形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波形均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的步 骤;将所述被相加的信号作为信息再生信号输出的步骤,其中,设由所述物镜汇聚的所述 光束扫描的信息轨道为自轨道,与自轨道相邻的信息轨道为相邻轨道;从所述光检测器输 出的所述第1信号、所述第2信号及所述第3信号既包含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又包含 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从通过了所述中央部区域的所述第1光束获得的所述第1信 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 从通过了所述第1端部区域的所述第2光束获得的所述第2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 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记录在所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1及从通过了所述第2端部区域的 所述第3光束获得的所述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记录在所 述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2不同;所述第1波形均衡器、所述第2波形均衡器及所述第3 波形均衡器的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所述第1信号、所述第2信号及所述第3信号 的各频率成分抵消记录在所述相邻轨道的信息。

根据此结构,从光检测器输出的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号既包含记录在自轨道 的信息又包含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从通过了中央部区域的第1光束获得的第1信号中 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m,与从通过了第1 端部区域的第2光束获得的第2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记录在自轨 道的信息的比率Xs1及从通过了第2端部区域的第3光束获得的第3信号中所包含的记录 在相邻轨道的信息相对于记录在自轨道的信息的比率Xs2不同。第1波形均衡器、第2波 形均衡器及第3波形均衡器的各增益的比率被决定,以便在第1信号、第2信号及第3信 号的各频率成分,可利用比率Xm与比率Xs1的不同以及比率Xm与比率Xs2的不同来 抵消记录在相邻轨道的信息。

因此,可以降低来自相邻轨道的串扰量,即使提高在轨道方向的记录密度也能以低错 误率再生信息。

本发明又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计算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装置;输入信息的 输入部;基于通过所述输入部而被输入的信息及/或由所述光信息装置再生的信息,进行运 算的运算部;输出通过所述输入部而被输入的信息、由所述光信息装置再生的信息及/或由 所述运算部运算的结果的输出部。根据此结构,可以将所述的光信息装置应用于计算机。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播放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装置;将从所述 光信息装置获得的信息信号转换成图像信息的解码器。根据此结构,可以将所述的光信息 装置应用于播放机。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刻录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装置;将图像信 息转换成用于通过所述光信息装置进行记录的信息信号的编码器。根据此结构,可以将所 述的光信息装置应用于刻录机。

另外,用于实施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不过是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并不用于限定成具体的实施例或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实质特征和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 进行多种变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信息装置及串扰降低方法,可以从轨道间距缩小而被高密度化的光 盘稳定地再生信息,可应用于对光信息介质再生或记录信息的光信息装置及用于降低在光 信息装置中产生的串扰的串扰降低方法。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光信息装置可被利用在大容量的计算机用存储装置、服务器、 计算机、播放机及刻录机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