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和装置

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和装置。所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和装置使得用户在出行时仅需要下载出行路径及出行路径周边的电子地图数据,降低了需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8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03473.1

  • 发明设计人 孙浩;

    申请日2014-05-14

  • 分类号G01C21/26;G01C21/34;

  • 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彬

  •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0号百度大厦三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45: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23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C21/26 申请日:2014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 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电子 地图应用来规划出行路线,为自己的出行提供导航。

现有的电子地图应用中,电子地图数据都是按照行政区划存储和管理的。 比如,服务器端会独立地存储北京市的电子地图和天津市的电子地图。用户仅 在北京市的范围内活动时,他仅需要下载北京市的电子地图;同样,用户仅在 天津市活动时,他仅需要下载天津市的电子地图。而当用户需要从北京市出发 到达天津市时,他就需要同时下载北京市和天津市两张电子地图。

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当用户在不同城市之间穿过时,用户需要下载 各个城市的电子地图,但实际上地图中的大部分数据是用户不大可能用到的。 这样,就造成了用户的带宽和存储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和装置,以降低需 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

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装置,所述装 置包括:

出行路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

电子地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 电子地图数据;

电子地图传输模块,用于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客户端 提交的出行路线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再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子地图 数据传输至客户端,使得用户在出行时仅需要下载出行路径及出行路径周边的 电子地图数据,降低了需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 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中电子地图生 成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路径特征关键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周边特征关键点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中电子地图生 成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 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 容。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的流程图。本 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应用于网络侧的服务器上,用于根据 用户的出行路径动态的生成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并将生成的电子地 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参见图1,所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包括:

S110,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

所述客户端可以是用户的手持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个人电脑。而且,客户 端可以通过浏览器提交用户设定的出行路径数据,也可以通过开发的客户端程 序提交用户设定的出行路径数据。

所述出行路径数据是用户预先指定的一次出行所途径的路线。具体的,所 述出行路径数据表现为在电子地图上由起点至终点的一条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路径典型的是穿过不同行政区划而形成的出行路 径。例如,所述出行路径是从北京市出发到达天津市的出行路径。并且,所述 出行路径可以是用户在客户端上预先规划好,提交至服务器的。或者,由服务 器根据客户端提交的起始点、目的点等数据规划获得的路径。

S120,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接收到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后,以所述出行路径数据为依据,生成 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并且,所生成的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能够完整的将 所述出行路径显示出来。

优选的,可以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确定所述出行路径上,以 及出行路径周边的关键点,然后根据所述确定的关键点生成关键点覆盖范围, 最后根据关键点的覆盖范围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S130,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完成对所述电子地图数据的生成后,服务器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 客户端。

如果所述客户端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服务器以有线的方 式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如果所述客户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 至所述服务器,则服务器以无线的方式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根据所述出行路径数据生 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并将所述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使得用户在 出行时不再需要下载出行路径涉及的行政区划的整个电子地图,而能够仅仅下 载出行路径及出行路径周边范围内的电子地图,降低了需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 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

图2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中电子地图生 成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端的电子地图数据完全按照不同的行政区 划进行存储。也就是说,服务器端针对一个行政区划独立的存储有一张电子地 图,而针对另一个行政区划存储有另一张电子地图。并且针对不同的行政区划 存储的电子地图没有交叠。

所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 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包括:

S121,对出行路径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行路径沿线设定范围内的至少一 个关键点。

所述关键点包括路径特征关键点和周边特征关键点。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路径特征关键点的示意图。参见图3,图3 示出了用户在客户端上规划的由河北保定市去到天津市的路径301,并示出了该 路径上的路径特征关键点302。

所述路径特征关键点是所述出行路径上的拐点、或间隔第一设定距离的间 隔点。所述拐点可以是用户沿出行路径行进时,行进方向在该点处发生变化的 点,或者道路变更点等。路径特征关键点还可以是在出行路径上等间隔分布的 一些间隔点,以便分区域提取电子地图数据。

优选的,可以通过对所述出行路径进行曲率分析得到所述拐点。所述出行 路径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它自身对应的曲率半径。该曲率 半径能够表征所述出行路径在该点的弯曲程度。该点的曲率半径越大,所述出 行路径在该点的弯曲程度就越小;相反的,该点的曲率半径越小,所述出行路 径在该点的弯曲程度就越大。可以对所述出行路径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阈值,并 将所有曲率半径小于该曲率半径阈值的点作为所述出行路径的路径特征关键 点。

如果所述出行路径上一段路径内的所有点的曲率半径均小于所述曲率半径 阈值,则将该段路径内曲率半径最小的点作为路径特征关键点。

由于拐点是所述出行路径上曲率半径较小的点,也就是弯曲程度较大的点, 所以一旦确定了一条出行路径的拐点,就能够大致确定所述出行路径的轮廓。

当然,除了所述出行路径的拐点以外,所述出行路径上的其他点也有可能 被选择作为路径特征关键点。比如,当出行路径上的两个拐点之间的间距较大, 仅以这两个拐点的覆盖范围生成地图范围不足以覆盖所述出行路径时,可以将 这两个拐点之间的至少一个点选择为路径特征关键点。

除了路径特征关键点,所述关键点还包括周边特征关键点。所述周边特征 关键点是与所述出行路径相距第二设定距离、且具有设定特征的信息点。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周边特征关键点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用 户在客户端上规划的由河北保定市去到天津市的路径401,并示出了该路径的周 边特征关键点402。所述周边特征关键点402是处于所述出行路径周围的关键点, 并且,所述周边特征关键点包括所述出行路径周围具有设定特征的点。

所述设定特征主要是指该点的名称的语义特征。电子地图上包括有很多具 有名称的地点,比如“八一学校”。对这些地点的名称进行分析,并将名称中包 含特定语义特征的地点选择为周边特征关键点。优选的,可以将名称中包含“服 务区”、“宾馆”的点作为周边特征关键点。

S122,计算关键点的覆盖范围。

地图上的每一个关键点有它对应的覆盖范围。优选的,可以将以该关键点 为圆心,以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覆盖的范围作为该关键点的覆盖范围。

S123,将所述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合并,生成待传输的地图范围。

生成每个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后,将所有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合并。对所述关 键点的覆盖范围合并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对所有关键点的覆盖范围求并集的过 程。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内的点都是待传输的地图范围的 点。

S124,以待传输的地图范围内的电子地图数据作为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生成了待传输的地图范围,该待传输的地图范围内的电子地图数据就是待 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将关键点覆盖范围合并了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使得 服务器能够依照按照行政区划存储的电子地图确定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从 而实现了对需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降低。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中电子地图生 成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端的电子地图数据不仅按照行政区划进行 存储,还对于同一个行政区划内的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分块存储。也就是说,对 于同一个行政区划内的电子地图数据划分不同的分块,并按照划分好的分块进 行存储。

所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 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包括:

S125,对出行路径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行路径沿线设定范围内的至少一 个关键点。

S126,计算关键点的覆盖范围。

S127,将关键点的覆盖范围涉及的电子地图分块作为待传输的电子地图分 块。

计算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后,将所述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对应到不同的电子地 图分块上。如果一个电子地图分块内包含有关键点覆盖范围内的数据,也就是 关键点的覆盖范围涉及该电子地图分块,则将该电子地图分块作为待传输的电 子地图分块;如果一个电子地图分块内不包含有关键点覆盖范围内的数据,也 就是关键点的覆盖范围不涉及该电子地图分块,则不将该电子地图分块作为待 传输的电子地图分块。

S128,以待传输的电子地图分块的集合作为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确定待传输的电子地图分块后,将所有待传输的电子地图分块的集合内的 电子地图数据作为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将关键点覆盖范围涉及的电子地图分块作为待传输的电子地 图数据,使得服务器能够依照按块存储的电子地图确定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从而实现了对需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降低。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的流程图。所 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在根据 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之后,还包括:将所 述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压缩。

参见图6,所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方法包括:

S610,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

S620,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S630,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压缩。

生成了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之后,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压 缩。

S640,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本实施例通过在生成了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之后,对所述待传输的电子 地图数据进行压缩,进一步降低了需要向客户端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量。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装置的结构图。所 述电子地图离线数据组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行路径接收模块710、电 子地图生成模块720以及电子地图传输模块740。

所述出行路径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

所述电子地图生成模块720用于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 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所述电子地图传输模块740用于将生成的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优选的,所述电子地图生成模块720包括:第一关键点提取单元721、第一 覆盖范围计算单元722、覆盖范围合并单元723以及第一电子地图生成单元724。

所述第一关键点提取单元721用于对出行路径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行路 径沿线设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关键点。

所述第一覆盖范围计算单元722用于计算关键点的覆盖范围。

所述覆盖范围合并单元723用于将所述关键点的覆盖范围合并,生成待传 输的地图范围。

所述第一电子地图生成单元724用于以待传输的地图范围内的电子地图数 据作为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优选的,所述电子地图生成模块包括:第二关键点提取单元725、第二覆盖 范围计算单元726、分块确定单元727以及第二电子地图生成单元728。

所述第二关键点提取单元725用于对出行路径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行路 径沿线设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关键点。

所述第二覆盖范围计算单元726用于计算关键点的覆盖范围。

所述分块确定单元727用于将关键点的覆盖范围涉及的电子地图分块作为 待传输的电子地图分块。

所述第二电子地图生成单元728用于以待传输的电子地图分块的集合作为 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

优选的,所述关键点包括路径特征关键点以及周边特征关键点。

优选的,所述路径特征关键点是处于所述出行路径上的关键点,并且,所 述路径特征关键点包括所述出行路径上的拐点,其中,所述拐点是用户沿出行 路径行进时,行进方向发生变化的点。

优选的,所述周边特征关键点是处于所述出行路径周围的关键点,并且, 所述周边特征关键点包括所述出行路径周围具有设定特征的点。

优选的,所述电子地图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数据压缩模块730。

所述数据压缩模块730用于在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出行路径数据,生成待传 输的电子地图数据之后,将所述待传输的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压缩。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 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 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他们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 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 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 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 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 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属于仅 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 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