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为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P,其中,R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G61/12 申请日:2013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 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制备成本低、效能高的太阳能电池一直是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目 前已商业化的硅太阳能电池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应用受到限制。为了 降低成本,拓展应用范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为原料价格低廉、质量轻、柔性、生产工艺简单、可用涂 布、印刷等方式大面积制备等优点而具有优越的市场前景。自1992年N.S. Sariciftci等在SCIENCE(N.S Sariciftci,L.Smilowitz,A.J.Heeger,et al.Science, 1992,258,1474)上报道共轭聚合物与C60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现象后,人们 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合成新型的P-型共轭聚合物, 它需要具备以下特点:(a)良好的溶解性,有利于溶剂加工,实现工业化生产; (b)对整个太阳光光谱有宽而强的吸收;(c)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有利于载流子传 输。其中如何拓宽聚合物材料的光吸收范围,使其光吸收范围最大程度地覆盖 整个太阳光光谱将是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 吩共聚物,该共聚物中含有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 类衍生物、硫代噻唑单元和二噻吩并吡咯单元,将4,8-二(1,3-二硫醇-2-醛)苯 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与二噻吩并吡咯给体单元作为聚合物主链,而将 受体单元2-硫代-4-噻唑衍生物作为聚合物侧链,通过主链与侧链给受体中这种 “推-拉电子”的相互作用,加上主侧链间形成的二维共轭体系,同时降低了共 轭聚合物的能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光吸收范围。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 述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 为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共聚物P:

式中,R1为H、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巯基,R2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述R’表示为 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n为5~60之间的整数。

苯并[1,2-b:4,5-b’]二噻吩是一类很有前途的电子给体单元,其在有机电子等 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方面已得到广泛研究。由于苯并 [1,2-b:4,5-b’]二噻吩类单体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和平面性,因此基于它的聚合物具 有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而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 衍生物是在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的4,8位引入1,3-二硫醇-2-醛类衍 生物。1,3-二硫醇-2-醛类衍生物作为一类良好的电子给体材料,它的引入进一步 加强了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的给电子性能。因此,正是由于4,8-二 (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本身具有的电子和几何特 性,它将作为优良的给体单元扩大了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将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与二噻吩并吡 咯给体单元作为聚合物主链,而将受体单元2-硫代-4-噻唑衍生物作为聚合物侧 链,通过主链与侧链给受体中这种“推-拉电子”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主链与 侧链间二维的共轭体系,降低共轭聚合物的能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光吸收范 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的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A和B,

式中,R1为H、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巯基,R2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述R’表示为 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n为5~60之间的整数。

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摩尔比为1:1~1.5:1的化合物A和化合物B加入第一 有机溶剂中溶解,然后往第一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形成混合液,该混合液在 60~120℃进行Stille耦合反应24~72小时,停止反应后,分离纯化得到共聚物P, 该共聚物P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R1为H、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巯基,R2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述R’表示为 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n为5~60之间的整数;

反应式为: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钯或有机钯与有机膦配体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有机钯为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Pd(PPh3)2Cl2)或四(三苯 基膦)钯(Pd(PPh3)4),所述有机钯与有机膦配体的混合物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 钯(Pd2(dba)3)与三(2-甲苯基)膦(P(o-Tol)3)的混合物;所述有机钯与有机膦 配体的混合物中Pd2(dba)3与P(o-Tol)3的摩尔比为1:2~1:20。

优选地,所述有机钯的摩尔用量为化合物B摩尔用量的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或甲苯。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氛中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优选地,所述分离纯化方法为:

在反应结束后,将共聚物P反应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第一有机溶剂, 再滴加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滤,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层析,氯仿淋 洗,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甲醇沉降,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数次, 甲醇沉降,抽滤,真空泵下抽过夜得到产物。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A可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a和化合物b:

R1为H、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巯基。

在惰性气体氛围内,将化合物b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缓慢加 入二异丙基胺基锂的环己烷溶液,在-78℃下搅拌反应2~3h后,再加入化合物 a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Wittig-Horner反应,保温反应0.5~1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12~15h,分离纯化后得到产物,即化合物c;其中,二异丙基胺基锂 (LDA)和b的摩尔比为1:1~1.5:1,a与b的摩尔比为1:2.0~1:2.5,其反应式 如下:

(2)在惰性气体氛围内,将化合物c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正丁基锂(n-BuLi)的正己烷溶液,然后在-78℃下搅拌反应2~3h,再 加入三甲基氯化锡(Me3SnCl)试剂,保温反应0.5~1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 应20~24h,得到产物,即化合物A;其中,n-BuLi与c的摩尔比为2.2:1~2.5:1, Me3SnCl与c的摩尔比为2.0:1~2.5:1,其反应式如下:

R1为H、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巯基。

优选地,制备化合物A步骤(1)进一步包括分离纯化,所述分离纯化方法 为:化合物c的反应液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洗脱剂为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按 体积比为3:1~5:1混合后得到。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氛中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B可以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d和化合物e:

将化合物d和化合物e以摩尔比为1:2~1:2.5加入到第二有机溶剂中,再滴 加少量氨水,然后加热至固体溶解,再加入氯化铵溶液,80℃下搅拌回流反应 2~3h,反应停止后,得到产物B,其中,所述化合物d和氨水的比例为1mol化 合物d需0.05~0.1L氨水,化合物d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0.7:1~0.9:1,反应式 如下:

式中,R2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述R’表 示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优选地,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乙醇。

优选地,制备化合物B步骤进一步包括分离纯化,所述分离纯化方法为:

将化合物B的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 乙醇重结晶,得到产物B。

在实施例中,为方便表述,化合物A分别用化合物A1,A2,A3等表示, 聚合物B分别用聚合物B1,B2,B3等表示,共聚物P分别用共聚物P1,P2, P3等表示,化合物b分别用化合物b1,b2,b3等表示,化合物c分别用化合物 c1,c2,c3等表示,化合物e分别用化合物e1,e2,e3等表示,命名均以各实 施例中的名称为准。

由于苯并[1,2-b:4,5-b’]二噻吩类单体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和平面性,因此基于 它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而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 [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是在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的4,8位引入 1,3-二硫醇-2-醛类衍生物。1,3-二硫醇-2-醛类衍生物作为一类良好的电子给体材 料,它的引入进一步加强了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的给电子性能。因 此,正是由于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本身具 有的电子和几何特性,它将作为优良的给体单元扩大了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 的应用。

将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与二噻吩并吡 咯给体单元作为聚合物主链,而将受体单元2-硫代-4-噻唑衍生物作为聚合物侧 链,通过主链与侧链给受体中这种“推-拉电子”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主链与 侧链间二维的共轭体系,降低共轭聚合物的能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光吸收范 围。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条件温和,产物易于控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的 应用,所述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应用于制备聚合物太阳 能电池活性层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材料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所述 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中含有4,8-二(1,3- 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硫代噻唑单元和二噻吩并吡咯 单元,将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与二噻吩并 吡咯给体单元作为聚合物主链,而将受体单元2-硫代-4-噻唑衍生物作为聚合物 侧链,通过主链与侧链给受体中这种“推-拉电子”的相互作用,加上主侧链间 形成的二维共轭体系,同时降低了共轭聚合物的能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光吸 收范围。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目前没有文献报道和相关专 利申请公开,是一种新的光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 条件温和,产物易于控制,使其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电致发光和有机场 效应晶体管等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8中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9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0中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为具有如下结 构式的化合物P:

式中,R1为H、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C1~C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巯基,R2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述R’表示为 C1~C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n为5~60之间的整数。

实施例1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1(n=10),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4,5-二甲巯基-1,3-二硫醇-2-醛) 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A1;

(1)制备化合物4,8-二(4,5-二甲巯基-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 二噻吩,记为c1:

提供化合物b1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4,5-二甲巯基-1,3-二硫醇和苯并 [1,2-b:4,5-b’]二噻吩-4,8-二酮;

在氮气保护下,将1.22g(4.0mmol)b1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 -78℃,缓慢加入2.7mL1.5M LDA的环己烷溶液(4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3h后,再加入0.44g(2.0mmol)a的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 Wittig-Horner反应,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 旋蒸,除去过量的反应液,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c1; 洗脱剂为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以体积比为3:1混合后得到,产率51%,质谱测试结 果为MS(EI)m/z:577(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1,反应式为:

在氮气保护下,将1.15g(2.0mmol)c1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1.6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4.4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2h后,再加入1.2mL(4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24h,得到产物,即A1,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903(M+);

二、制备聚合物B1,结构式如下:

提供化合物d和e1,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乙基-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4.84g(30.0mmol)e1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1.5 mL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1.0g(19.0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2h。反应停止后,冷却至 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到产物B1,产率为67%,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584(M+);

反应式为:

三、制备共聚物P1,反应式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1.8g(2.0mmol)化合物A1和1.17g(2.0mmol)化合物B1 加入到80mL干燥的甲苯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0.07g (0.1mmol)Pd(PPh3)2Cl2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120℃ 下回流反应30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甲苯,再滴加 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滤,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层析,氯仿 淋洗。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甲醇沉降。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三天。 甲醇沉降,抽滤。真空泵下抽过夜得到产物P1。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1进行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数均分子量 Mn≈10000,聚合物单分散性为2.1。

实施例2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2(n=60),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4,5-二辛巯基-1,3-二硫醇-2-醛) 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A2;

(1)制备化合物4,8-二(4,5-二辛巯基-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 二噻吩,记为c2:

提供化合物b2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4,5-二辛巯基-1,3-二硫醇和苯并 [1,2-b:4,5-b’]二噻吩-4,8-二酮;

在氮气保护下,将2.2g(4.4mmol)b2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4.0mL1.5M LDA的环己烷溶液(6mmol),在-78℃下搅拌反应3 h后,再加入0.44g(2.0mmol)a的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Wittig-Horner 反应,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旋蒸,除去过 量的反应液,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c2;洗脱剂为正 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3:1混合后得到,产率53%,质谱测试结果为MS (EI)m/z:970(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2:

在氮气保护下,将1.15g(2.0mmol)c2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1.76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4.4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2h后,再加入1.3mL(4.4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24h,得到产物A2,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1295(M+);

二、制备聚合物B2,结构式为

提供化合物d和e2,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甲基-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6.05g(37.5mmol)e2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1.0 mL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1.15g(21.4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2.5h。反应停止后,冷却 至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 晶,得到产物B2,产率为66%,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570(M+);

三、制备共聚物P2,反应式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2.85g(2.2mmol)A2和1.14g(2.0mmol)B2加入到80 mL无水四氢呋喃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 46.2mg(0.04mmol)Pd(PPh3)4,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60℃下回流反应72h, 将混合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再滴加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滤, 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层析,氯仿淋洗。蒸馏,除去有机溶剂, 甲醇沉降。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三天。甲醇沉降,抽滤。真空泵下 抽过夜得到产物P2。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2进行GPC测试,数均分子量Mn≈82680,聚合物单分 散性为1.9。

实施例3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3(n=30),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4,5-二(十六巯基)-1,3-二硫 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A3;

(1)制备化合物4,8-二(4,5-二(十六巯基)-1,3-二硫醇-2-醛)苯并 [1,2-b:4,5-b’]二噻吩,记为c3:

提供化合物b3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4,5-二(十六巯基)-1,3-二硫醇 和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

在氩气保护下,将2.18g(3.0mmol)b3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 -78℃,缓慢加入3.0mL1.5M LDA的环己烷溶液(4.5mmol),在-78℃下搅拌 反应2h后,再加入0.264g(1.2mmol)a的15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 Wittig-Horner反应,保温反应1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5h,停止反应。旋 蒸,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c3; 洗脱剂为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1混合后得到,产率53%,MS(EI) m/z:1419(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3,反应式为:

在氮气保护下,将2.84g(2.0mmol)c3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2.0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5.0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3h后,再加入1.5mL(5.0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1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23h,得到产物,即A3,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1744(M+);

二、制备聚合物B3,结构式为

提供化合物d和e3,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十二烷基-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9.06g(30.0mmol)e3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0.9mL 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0.89g(16.67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3h。反应停止后,冷却至 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到产物B3,产率为68%,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725(M+);反应式为:

三、制备共聚物P3,反应式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4.36g(2.5mmol)A3和1.45g(2.0mmol)B3加入到80Ml 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46.2mg (0.04mmol)Pd(PPh3)4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80℃下 回流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N,N-二甲基甲酰 胺,再滴加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滤,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 层析,氯仿淋洗。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甲醇沉降。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 氏提取三天。甲醇沉降,抽滤。真空泵下抽过夜得到产物P3。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3进行GPC测试,数均分子量Mn≈59430,聚合物单分 散性为1.9。

实施例4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4(n=15),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4,5-二甲基-1,3-二硫醇-2-醛) 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A4;

(1)制备化合物4,8-二(4,5-二甲基-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 噻吩,记为c4:

提供化合物b4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4,5-二甲基-1,3-二硫醇和苯并 [1,2-b:4,5-b’]二噻吩-4,8-二酮;

在氩气保护下,将1.2g(5.0mmol)b4的5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2.0mL3M LDA的环己烷溶液(6.0mmol),在-78℃下搅拌反应3 h后,再加入0.46g(2.1mmol)a的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Wittig-Horner 反应,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旋蒸,除去过 量的四氢呋喃,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c4;洗脱剂为 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1混合后得到,产率53%,质谱测试结果为 MS(EI)m/z:449(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4:

在氮气保护下,将0.90g(2.0mmol)c4的4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2.0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5.0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2.5h后,再加入1.5mL(5.0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0.7h后恢复到室 温,继续反应20h,得到产物,即A4,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774(M+);

二、制备聚合物B4,结构式如下:

提供化合物d和e4,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4-硝基苯)-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9.525g(37.5mmol)e4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 0.75mL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1.0g(18.75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2h。反应停止后,冷却至 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到产物B4,产率为61%,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677(M+);其反应式 如下:

三、制备共聚物P4,反应式如下:

在氩气保护下,将0.93g(1.2mmol)A4和0.54g(0.8mmol)B4加入到80mL 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催化剂 Pd2(dba)3(0.073mg,8×10-5mmol)和P(o-Tol)3(0.00486mg,1.6×10-4mmol)形 成混合液,将混合液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80℃下回流反应30h,反应结 束后,将混合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再滴加到甲醇中进 行沉降。抽滤,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层析,氯仿淋洗。蒸馏, 除去有机溶剂,甲醇沉降。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三天。甲醇沉降, 抽滤。真空泵下抽过夜得到产物P4。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4进行GPC测试,数均分子量Mn≈14460,聚合物单分 散性为1.7。

实施例5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5(n=18),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4,5-二己基-1,3-二硫醇-2-醛) 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A5;

(1)制备化合物4,8-二(4,5-二己基-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 噻吩,记为c5:

提供化合物b5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4,5-二己基-1,3-二硫醇和苯并 [1,2-b:4,5-b’]二噻吩-4,8-二酮;

在氩气保护下,将0.76g(2.0mmol)b5的45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 -78℃,缓慢加入2.0mL1.5M LDA的环己烷溶液(3.0mmol),加毕,在-78℃ 下搅拌反应3h后,再加入0.22g(1.0mmol)a的6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 Wittig-Horner反应,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 旋蒸,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 c5;洗脱剂为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1混合后得到,产率49%,质谱 测试结果MS(EI)m/z:729(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5:

在氮气保护下,将1.6g(2.2mmol)c5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2.0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5.0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2h后,再加入1.5mL(5.0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24h,得到产物,即A5,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1055(M+);

二、制备聚合物B5,结构式为

提供化合物d和e5,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4-氰基苯)-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7.90g(33.75mmol)e5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0.75 mL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1.0g(18.75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2h。反应停止后,冷却至 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到产物B5,产率为53%,质谱测试结果MS(EI)m/z:657(M+);

反应式为:

三、制备共聚物P5,反应式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2.11g(2.0mmol)A5和1.18g(1.8mmol)B5加入到80 mL干燥甲苯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催化剂Pd2(dba)3(16.5mg,0.018mmol,)和P(o-Tol)3(54.8mg,0.18mmol)形成混合液,将 混合液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110℃下回流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将混 合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甲苯,再滴加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滤,甲醇洗涤, 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层析,氯仿淋洗。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甲醇沉降。 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三天。甲醇沉降,抽滤。真空泵下抽过夜得到 产物P5。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5进行GPC测试,数均分子量Mn≈22050,聚合物单分 散性为2.4。

实施例6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6(n=20),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4,5-二(十六烷基)-1,3-二硫 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A6;

(1)制备化合物4,8-二(4,5-二(十六烷基)-1,3-二硫醇-2-醛)苯并 [1,2-b:4,5-b’]二噻吩,记为c6:

提供化合物b6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4,5-二(十六烷基)-1,3-二硫醇 和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

在氩气保护下,将1.32g(2.0mmol)b6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 -78℃,缓慢加入2.0mL1.5M LDA的环己烷溶液(3.0mmol),在-78℃下搅拌 反应2.5h后,再加入0.22g(1.0mmol)a的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 Wittig-Horner反应,保温反应0.7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3h,停止反应。 旋蒸,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 c6;洗脱剂为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1混合后得到,产率47%,MS(EI) m/z:1290(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6:

在氮气保护下,将2.58g(2.0mmol)c6的6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2.0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5.0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2h后,再加入1.5mL(5.0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24h,得到产物,即A6,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1616(M+);

二、制备聚合物B6,结构式为:

提供化合物d和e6,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乙酸甲酯-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6.16g(30.0mmol)e6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0.75 mL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1.0g(18.75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2h。反应停止后,冷却 至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 晶,得到产物B6,产率为63%,质谱测试结果MS(EI)m/z:628(M+);反应式 为:

三、制备共聚物P6,反应式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1.938g(1.2mmol)A6和0.50g(0.8mmol)B6加入到80 mL干燥甲苯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催化剂Pd2(dba)3(0.073 mg,8×10-5mmol)和P(o-Tol)3(0.00486mg,1.6×10-4mmol)形成混合液,将混 合液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110℃下回流反应30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 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甲苯,再滴加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滤,甲醇洗涤, 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层析,氯仿淋洗。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甲醇沉降。 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三天。甲醇沉降,抽滤。真空泵下抽过夜得到 产物P6。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6进行GPC测试,数均分子量Mn≈35140,聚合物单分 散性为2.2。

实施例7

一种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记为共聚物P7(n=5), 结构式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化合物2,6-二(三甲基锡)-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 二噻吩,记为A7;

(1)制备化合物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记为 c7:

提供化合物b7和a,即2-二甲氧基膦酰基-1,3-二硫醇和苯并[1,2-b:4,5-b’] 二噻吩-4,8-二酮;

在氩气保护下,将0.42g(2.0mmol)b7的4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 -78℃,缓慢加入2.0mL1.5M LDA的环己烷溶液(3.0mmol),在-78℃下搅拌 反应3h后,再加入0.22g(1.0mmol)a的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进行 Wittig-Horner反应,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继续反应12h,停止反应。 旋蒸,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得产物 c7;洗脱剂为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按体积比为5:1混合后得到,产率55%,质谱测 试结果MS(EI)m/z:393(M+);其反应式如下:

(2)制备化合物A7,反应式为:

在氮气保护下,将0.79g(2.0mmol)c7的4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冷却至-78 ℃,缓慢加入2.0m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5.0mmol),在-78℃下搅拌反 应2h后,再加入1.5mL(5.0mmol)的Me3SnCl,保温反应0.5h后恢复到室温, 继续反应24h,得到产物,即A7,质谱测试结果MS(EI)m/z:718(M+);

二、制备聚合物B7,结构式为

提供化合物d和e7,即2,6-二溴-4-(4-苯甲醛)-4H-二噻吩并[3,2-b:2’,3’-d] 吡咯和3-乙酸十二烷酯-2-硫代-4-氧代四氢噻唑;

将6.62g(15.0mmol)d和10.8g(30.0mmol)e7加入到乙醇中,再滴加0.75 mL氨水,加热至固体溶解。用2mL热的(80℃)蒸馏水将1.0g(18.75mmol) 氯化铵溶解后加入到反应瓶中,80℃下搅拌回流反应2h。反应停止后,冷却 至室温,反应液过滤后,滤渣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后,再经无水乙醇重结 晶,得到产物B7,产率为61%,质谱测试结果为MS(EI)m/z:783(M+);

反应式为:

三、制备共聚物P7,反应式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1.44g(2.0mmol)A7和1.57g(2.0mmol)B7加入到80mL 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中,鼓泡0.5h除去残留的氧气,再迅速加入催化剂 Pd2(dba)3(7.3mg,0.008mmol)和P(o-Tol)3(48.6mg,0.16mmol)形成混合液, 将混合液鼓泡1h除去残留的氧气,80℃下回流反应30h,反应结束后,将混 合液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再滴加到甲醇中进行沉降。抽 滤,甲醇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氧化铝的柱层析,氯仿淋洗。蒸馏,除去有机 溶剂,甲醇沉降。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索氏提取三天。甲醇沉降,抽滤。真 空泵下抽过夜得到产物P7。

将提纯后的共聚物P7进行GPC测试,数均分子量Mn≈5056,单分散性为 1.92。

实施例8

以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P3 为活性层,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玻璃基底1,阳极2,中 间辅助层3,活性层4和阴极5,该器件结构具体可简要描述为:玻璃基底/阳极 /中间辅助层/活性层/阴极,见图1。其中,阳极2为ITO(氧化铟锡),中间辅 助层3的材质采用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EDOT)和聚苯乙烯磺酸(PSS) 的复合材料,简称PEDOT:PSS;活性层4包括电子给体材料和电子受体材料, 电子给体的材质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 共聚物P3,电子受体的材质为[6,6]苯基-C61-丁酸甲酯(简称PCBM);阴极5 的材质为铝。

其中,玻璃基底1作为底层,制作时选取ITO玻璃(带有阳极ITO层,可 购买),经过超声波清洗后,用氧等离子(氧-Plasma)处理,以提高其功函数; 然后在ITO玻璃上涂覆中间辅助层3PEDOT:PSS,将P3和PCBM以质量比为 1:1混合后,旋涂于PEDOT:PSS膜层上,得到活性层4;在真空条件下蒸镀阴极 金属铝5,得到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由Keithley236电流电压源-测量系统测试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得到器 件的性能数据见表1。

表1以本发明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P3为活性层制备 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性能数据

由表1数据可见,用本发明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 作为活性层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53%。表明本发明的 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含有4,8-二(1,3-二硫醇-2-醛)苯并 [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二噻吩并吡咯单元和硫代噻唑单元,将4,8-二(1,3- 二硫醇-2-醛)苯并[1,2-b:4,5-b’]二噻吩类衍生物与二噻吩并吡咯给体单元作为聚 合物主链,而将硫代噻唑作为受体单元挂接在侧链上,通过主链与侧链给受体 中这种“推-拉电子”的相互作用,加上主侧链间形成的二维共轭体系,同时降 低了共轭聚合物的能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光吸收范围,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实施例9

以实施例1制备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共聚物P1为发光 层,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玻璃基片01、透明阳极02、发光 层03、阴极缓冲层04和阴极05,该器件结构具体可简要描述为:玻璃基底/透 明阳极/发光层/阴极缓冲层/阴极,见图2,但实际器件的结构不限于此。其中, 透明阳极02材质是氧化铟锡(ITO),发光层03材质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 共聚物P1,采用旋涂技术在ITO上制备发光层,阴极缓冲层04的材质为氟化 锂(LiF),阴极05的材质为金属铝,各层的制备方法按现有的旋涂方法进行, 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由Keithley源测量系统(Keithley2400Sourcemeter)测试上述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的电流-亮度-电压特性,用法国JY公司SPEX CCD3000光谱仪测量其电 致发光光谱,所有测量均在室温大气中完成,测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 度效率为2.13cd/A,最大亮度为1090cd/m2

实施例10

以实施例5制备的共聚物P5为有机半导体层,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其 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001、绝缘层002、修饰层003、有机半 导体层004、源电极(S)005及漏电极(D)006。该器件结构具体可简要描述 为:衬底/绝缘层/修饰层/有机半导体层/源电极/漏电极,其中,衬底001的材质 可以是但不限于高掺杂的硅片(Si),绝缘层002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厚度为 450nm的SiO2,修饰层003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 有机半导体层004的材质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共聚物,源电极(S)005和 漏电极(D)006均采用金作为电极。

通过飞行时间法(Time of Flight,TOF),在7.0×105Vcm-1的电场中测试含有 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共聚物P5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平均空穴迁移率为 1.32×10-4m2/Vs,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含硫代噻唑-二噻吩并吡咯-苯并二噻吩聚合 物的空穴传输性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