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为关节内假体产生外轮廓的切割引导件

用于为关节内假体产生外轮廓的切割引导件

摘要

一种带有矢状面的引导板(10)的切割引导件(1)被制成可用于在骨上产生外轮廓,以便施加关节内假体(70)、尤其是膝盖内假体的股骨组件。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1)可相对于骨定向并且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引导骨切割工具的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其中所述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穿过所述矢状面的引导板(10)延伸并且彼此成角度地设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300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沃尔德马连接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41094.6

  • 发明设计人 K·德穆施乌斯基;

    申请日2012-08-24

  • 分类号A61B17/15;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胜利

  • 地址 德国汉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40: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15 专利号:ZL2012800410946 申请日:20120824 授权公告日:201612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12-07

    授权

    授权

  • 2014-08-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5 申请日:2012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引导件,其用于在骨头上形成附接关节内假 体、尤其是附接膝盖假体的股骨部分的外轮廓。

背景技术

对于那些受到疾病影响的人而言,骨关节炎(即关节的过度磨损) 导致了生活品质的显著损害。然而,这种与显著疼痛相关的状况并非 仅发生在老年,而在更年轻患者的情况下也显著增加,例如由过重的 体重和运动损伤所引起。尽管有各种改进的治疗方法,然而在许多情 况下最终仅仅人造关节可以恢复无痛的自由运动。

然而,这些人造关节植入物也受到磨损的影响,所述磨损导致尤 其在年轻患者的情况下人造关节必须置换成新的。这样的置换在特定 环境下甚至必须是多次。然而,每次置换需要具有充分的骨柄(bone  stem)并且当置换关节时重要的是该关节基本上维持现有骨和韧带结 构。

为了实现该目的,被称为表面置换的技术基本上得以开发。表面 置换仅仅置换关节表面并且仅需要相对小的骨切除。在该技术的情况 下,关节周围的韧带系统此外可基本上被维持。这种表面置换可在一 侧或两侧上实施。在此,例如在髋关节的情况下,可在关节的相应侧 上跨越整个关节表面地实施置换;或者也可仅分段地,例如在膝关节 的情况下在外侧的或内侧的股骨髁和胫骨头上实施置换。

如果在被称作半关节置换术的情况下仅在一侧实施关节或表面置 换,那么在实施了植入后,人造关节表面具有作为配合表面的关节软 骨。在主要在两侧上实施置换(全置换)的情况下,相对的关节表面 二者被关节内假体的人造关节表面置换,所述人造关节大体上由金属、 塑料和/或陶瓷制成。这样的表面置换尤其在膝关节中频繁使用。这既 以单髁方式又以双髁方式实施。然而,表面置换也完全可以在诸如像 髋关节、肩关节、或踝关节的其它关节的情况下使用。

为了关节置换物的最佳功能,一个要求是其良好的定位和对准以 便避免在手术之后发生的诸如像膝外翻、弓形腿的缺陷位置或者校正 关节内假体相对于真正关节不同的定位。当然,同样重要的是相应地 正确定位和对准植入物以便确保关节完美的运动学性能。例如,在膝 关节的情况下,对于外科手术而言如果仅仅关节的内侧或外侧由关节 内假体置换是首要的挑战。如果植入物至少在一侧上包括多个互相作 用的关节表面然而所述关节表面彼此分开地植入,那么完美的定位和 对准同样重要。在膝关节的情况下,这些多部件的植入物尤其具有如 下优点:所述植入物一方面保护骨柄并且其次保护膝盖的韧带系统。 与此相反,结合的关节置换大体上导致膝盖中前后十字韧带的缺损。

可使用切割引导件以便确保当植入或附接关节置换物时尽可能准 确且快速的定位。这些引导件在手术操作期间分别在关节内假体建议 被植入的骨末端处定位和排列。随后例如借助于锯、磨或铣进行骨切 除,骨的切割方向由所述引导件限定。通过以接合的或无接合剂的方 式将植入物压入的事实,植入物最终锚固在通过切除所产生的骨外轮 廓上。在最初的压配合之后,随着时间骨最终生长到植入物内。

由于待加工和待产生的外轮廓相对复杂的几何形状,所以在产生 外轮廓期间,多次更换时常是必需的或者经常必需的是使用多个切割 引导件。然而,这尤其具有两个缺点。一方面,除别的以外,所能实 现的有关待产生的外轮廓的精度减弱,这是因为在引导件更换之后产 生的外轮廓与在更换之前产生的那些外轮廓不齐平。其次,切割引导 件的更换和/或改变以及重新的定位和排列在操作期间需要附加的时 间。这进而导致一方面首先因为长期知觉的需要而对患者增加的风险, 以及另一方面因为伤口长期暴露而导致更高的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而是提供一种切割引导件,其能够以尽可能简单 的方式定位和对准从而有可能避免更换(changeover)。同时,该切割 引导件使得可以进行不损伤组织的外科手术。

该目的通过如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指出的切割引导件和方法来实 现。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地限定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其它改进。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被提供用于在骨上形成外 轮廓,可以将关节内假体(70)、尤其是膝盖假体的股骨部件附接至所 述外轮廓。切割引导件具有相对于骨能对正的矢状面的引导板以及至 少两个用于引导骨切割工具的矢状面的引导狭缝,矢状面的引导狭缝 穿过矢状面的引导板并且彼此成角度地设置。在膝关节的情况下,矢 状面的引导板可在骨上以如下方式排列,即使得该矢状面的引导板大 体上位于身体的矢状面中或与其平行。在该情况下,矢状面的引导狭 缝穿透本体的矢状面。

引导狭缝根据骨切割工具设计。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 的情况下,锯、磨刀和/或铣刀被优选用作为骨切割工具。那么引导狭 缝具有如下尺寸,所述尺寸使得能够无间隙地引入和移动相应的骨切 割工具。所述引导狭缝穿过竖直板的材料延伸,优选地,至少引导狭 缝剖面的纵向侧彼此平行。即使引导狭缝的剖面优选是恒定不变的, 也可以的是狭缝在其穿通方向上缩窄或变宽。换言之,在以这样的方 式形成引导狭缝的情况下,引导狭缝的开口在工具进入侧上要比工具 出口侧上更大或者反之亦然。

矢状面的引导板至少在朝向关节或骨的侧上具有大体上在矢状面 上延伸的侧向表面。换言之,在矢状面上延伸的侧向表面位于引导狭 缝的出口侧上,即沿着矢状面的引导板的引导狭缝穿过矢状面的引导 板延伸的方向。在该侧向表面上,矢状面的引导狭缝彼此成角度地设 置。在此应当指出的是,在不止两个矢状面的引导狭缝的情况下,由 相邻引导狭缝的纵向方向夹成的角度不必是相等的,而是也可以取决 于待产生的外轮廓夹成不同的角度。在此,外轮廓反过来由关节内假 体的内轮廓、优选由关节表面置换物的内轮廓限定。

该切割引导件尤其适用于产生大体上类似分段面的轮廓。相应地, 引导狭缝优选以如下方式设置,以使得由所述引导狭缝在骨的端部产 生的外轮廓由以类似分段面的方式设置并彼此邻接的表面构成。如果 考虑笛卡尔坐标系指定相邻分段面或引导狭缝的位置,那么在该系统 的一个平面、即例如Y-Z平面中,第一分段面或第一引导狭缝平躺, 下一个分段面或引导狭缝相对于所述第一个分段面或引导狭缝绕至少 一个轴线、例如绕Z轴线和/或Y轴线旋转。。

有利的是在矢状面的引导板中设置不止两个引导狭缝,优选在四 个和十个之间并且尤其优选在六个和八个之间的引导狭缝。为此的原 因在于更高数量的引导狭缝增加了分段面的数量并且使得能够产生更 恒定的外轮廓,该外轮廓更好地接近于解剖学上的关节表面。简言之, 因而由引导狭缝在关节表面下方产生的切线大体上遵循关节表面的外 轮廓。因为引导狭缝的结构布置,所以切线是多边形的。带有多个切 向排列切口的理想弧形切割线因而被逼近。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或具有 的引导狭缝越多,在关节表面下方设置的切线因而越好地遵循关节表 面的外轮廓。优点由此显现在于当产生外轮廓时,骨物质的损失被最 小化。引导狭缝的最大数量由引导件的稳定性决定并且由外科医生处 理的容易性,该稳定性必须不管狭缝而被确保。

进入到矢状面的引导板中的引导狭缝相对于大体上平行于狭缝宽 度定位的轴线以40°至80°的角度、优选50°至70°并且尤其优选55° 至65°的角度倾斜。即使倾斜轴线优选地平行于狭缝宽度延伸,该倾 斜轴线也可以相对于狭缝开口的纵向方向略微地倾斜以便产生以两个 角度彼此转过的分段面。如向外从矢状面的板的关节侧见到的,该倾 斜优选地在弧的内侧方向上延伸。在矢状面的板上相对于彼此排列呈 扇形的狭缝彼此成10°至30°、优选12°至28°、尤其优选15°至25° 的角度。换言之,引导狭缝以其开口纵向方向从待产生的弧形切割线 切向地且径向远离弧形切割线地延伸,而径向线不具有交叉公用点。 各个引导狭缝之间角度的平均值就越小,则为了接近与平行解剖学关 节表面的弧形理想线就使用越多的分段面。尽管如此,各个角度全都 可彼此偏差。

由于引导狭缝在矢状面的引导板中的上述设置,在不更换切割引 导件或使用附加切割引导件的情况下,在待更换的关节上产生期望的 外轮廓。这一方面具有手术时间减少的优点并且另一方面外轮廓的确 度得以可重复地增加。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矢状面的引导狭缝在矢状面的引导板内以 如下方式设置,以使得矢状面的引导狭缝大体上互不交叉。每个引导 狭缝因而形成了独立的开口。如果开口至少在其工具进入侧或其工具 出口侧不与另一引导狭缝的开口交叉,那么就是具有本发明意义内的 独立的开口。因此,为了将骨切割工具从一个引导狭缝引导至下一个, 所述工具必须完全地从引导狭缝移除以便能够随后回引到另一引导狭 缝内。为了不管非交叉引导狭缝地产生连续的分段面式成型的外轮廓, 狭缝必须设计成相应地长从而骨切割工具能通过倾斜的引入而将由矢 状面的引导板覆盖的骨部段分开。

空间上彼此分开的引导狭缝具有如下优点,即骨切割工具不会堵 塞,否则这种情况可能会由于在两个引导狭缝之间的过渡而出现。如 果工具确实堵塞,那么其运动直接作用在切割引导件上从而会不再确 保切割引导件的正确定位和排列。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引导狭缝设置成大体上在弧形线 上分布。在此,引导狭缝优选不沿着所述弧形线排列,而是优选使得 引导狭缝的开口纵向方向与弧形线成一角度并且相对于弧形线径向朝 外呈扇形展开布置。简言之,引导狭缝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彼此偏置 设置从而在连接交叉区域中心的情况下出现弧形线。所述交叉由两个 交叉表面产生。第一表面由引导狭缝开口形成,而第二表面由借助于 相应引导狭缝产生的切口、更精确地由切口的产生一部分分段面式成 型外轮廓的截面形成。这两个交叉表面的交叉量最终产生了上述交叉。

由于引导狭缝这样的设置,骨切割工具在产生连续外轮廓时的自 由运动得以增加。这能借助于如下事实实现,即从弧形线看去,引导 狭缝向外设置最大到矢状面的引导板边缘。这具有如下优点,在非交 叉引导狭缝的情况下,在引导狭缝之间存在的骨组织可优选地通过倾 斜地引入骨切割工具而分开。

在另一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还具有横断面的裂板, 所述横断面的裂板从矢状面的引导板向矢状面的引导板的引导狭缝穿 过矢状面的引导板延伸的那侧突出。换言之,横断面的裂板位于矢状 面的引导板的、工具从矢状面的引导板的引导狭缝离开的那侧上。横 断面的裂板因而与矢状面的引导板一起形成了一种角度止动件。在膝 关节的情况下,在将矢状面的引导板在骨上对准之后,横断面的裂板 大体上位于身体的横断面面中或与其平行。

横断面的裂板实施成使得能够在将要产生外轮廓的骨上简单地应 用和定位切割引导件。横断面的裂板在此可实施成使得其能在其中一 个关节切除之前引入到关节的关节空间中。然而,同样落在本发明意 义之内的是,在相对的关节表面已被加工以用于容纳关节内假体之后 首先将横断面的裂板引入到关节空间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裂板的厚 度可选择成更大。

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另外的引导狭缝位于上述横断面的裂 板中,所述另外的引导狭缝穿过横断面的裂板延伸以使得该引导狭缝 对矢状面的引导板的引导狭缝进行补充、即强化引导狭缝的排。在此, 引导狭缝在横断面的裂板中优选设置成使得该引导狭缝优选地朝着外 侧补充矢状面的引导狭缝的排,从而被穿过横向引导狭缝引导的骨切 割工具产生外轮廓的外置端表面的至少其中一个。

引导狭缝在横断面的裂板中的设置首先具有如下优点,即由于该 实施例,切割引导件具有更紧凑的设计。利用该实施例,不增加切割 引导件尺寸地由引导空间对切割引导件补充。为了附接关节内假体, 切割引导件更紧凑潜在的设计有助于至打开关节的出入口尽可能小并 且操作技术侵害性更小。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还具有前引导体和/或至少一个 引导孔,大体上平行于矢状面的引导板的引导狭缝穿过所述前引导体 延伸。在膝关节的情况下,在骨上对正矢状面的引导板后,前引导体 相对于胫骨配合表面位于之前。

以这种方式设置的引导狭缝和/或以这种方式设置的引导孔使得, 不仅能够产生植入所需的外部几何形状以用于附接关节置换物,还能 附加地调节外轮廓的几何形状。例如,关节内假体在其内轮廓上可具 有至少一个销和/或一个腹板,为此在骨期望的外轮廓中设置对应的凹 部、优选设置钻孔或凹槽。

通过将前引导体集成到切割引导件中,对骨和假体之间接触表面 的外部几何形状的进一步要求因而能得到满足。由于切割引导件的所 有引导狭缝和引导孔以相对于彼此固定的方式定位设置并且切割引导 件仅需施加和对准一次的事实,所以切割引导件还能有利地确保在上 述复杂的几何学要求的情况下外部几何形状的各个部分的正确对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具有至少一个对正突起, 所述对正突起优选地在横断面的裂板上设置,并且该对正突起的顶点 用作为用于对准切割引导件的枢转点。为此目的,通向所述顶点的表 面沿至少一个空间方向倾斜。对正突起因而可优选地被使得坐落在相 对的关节侧上,并且确实地或是坐落在原封不动的关节上或是坐落在 已经预备有用于容纳关节内假体的凹部的关节部分上。对正突起可被 实施为突起边缘或点状突起。借助于对正突起搁置的切割引导件因而 通过旋转和/或翻转可相对于待切除的骨对正,即如果需要的话,借助 于对正突起相对于骨末端通过绕至少一个轴线的旋转运动而实现。

以这样的方式排列的对正突起使得植入物的简单且精确的手术中 对准成为可能。换言之,这样的对正突起可足以用于植入物的对准。 当然,然而也可使用补充的或其他对正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导件具有至少两个接触 点,优选地所述接触点的至少一个突起。经由这些接触点,可以将切 割引导件放置在待切除的关节表面上。此外,接触点中的一个优选地 形成为突出的纵向本体,所述纵向本体从矢状面的引导板、横断面的 裂板和/或前引导体的内侧突出。前引导体的内侧位于矢状面的引导板 的工具出口侧也位于的那侧上。

引导狭缝与接触点之间的距离限定了切割线的深度,即外轮廓在 关节表面以下多深产生。在此,该距离主要取决于待植入的关节内假 体的材料厚度。

以如下的方式实施接触点,即使得能够将切割引导件有目标且迅 速的放置就位到待切除的关节表面上。同时,切割引导件相对于关节 表面的定位或至少预定位已通过该放置就位完成。产生的另一优点在 于接触点可用作如下目的,即确保正确的植入侧是否已被选择为用于 关节或关节部分的置换物。换言之,在将切割引导件放置在关节表面 上期间,当接触点在意在此目的的点处抵靠关节时因而可进行已选择 正确植入物尺寸的检查。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况,那么不管手术计划, 经由相关切割引导件的放置就位也能立刻选择不同的植入物尺寸。接 触点因而不仅有助于切割引导件的优化对准,而且还有助于正确选择 待附接的关节置换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接触点突伸出矢状面的引导板、 横断面的裂板和/或前引导体。在此具有标记作为另外的用于切割引导 件优选在至少一个接触点处的定位辅助。

特别是突起的接触点(诸如例如从切割引导件延伸出的纵向本体、 即设有标记的销)一方面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接触点的优点,而且附加 的标记进一步使得能够沿着矢状面的引导狭缝的方向定位待产生的外 轮廓。如果关节内假体具有在待产生的外轮廓中接合的引导销或引导 鳍片,那么这是尤其重要的。为此目的,必须大体上产生凹部以使得 切割引导件相对于待产生的外轮廓必须被预先定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具有用于紧固切割引导件的至少一 个通孔、优选三个通孔,所述通孔优选地在矢状面的引导板中设置在 弧形线的内侧。切割引导件经由这些通孔被紧固到待切除关节表面的 骨上。在弧形线的内侧设置通孔在此确保了甚至在将关节和骨部分分 离以产生外轮廓之后,切割引导件保持相对于骨牢固地紧固。切割引 导件经由至少一个通孔的紧固优选地经由Kirschner丝/线、夹具、螺 钉和/或钉子完成。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在骨上产生用于附接关节内假体、尤其是附接 膝盖内假体的股骨组件的外轮廓的方法。上述切割引导件在此使用以 产生外轮廓。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切割引导件在待切除关节的外侧和/或内侧上放置就位并定 位,相对于关节表面对准切割引导件,

·利用骨切割工具产生外轮廓,并且

·去除切割引导件。

通过将切割引导件在骨的外侧和/或内侧上放置就位,最初可通过 检查切割引导件相对于关节表面的正确定位而检查关节内假体的正确 选择。如果选择不正确,那么可再次直接去除切割引导件并用另一个 代替。否则,可继续关节表面的切除。如果合适的切割引导件被放置 就位并被适当地定位,那么可开始骨表面的切除。应当被认为尤其有 利的是,由于工具引导在切割引导件上的设置,所以不改变切割引导 件位置地或不更换切割引导件地完成用于产生期望外轮廓的切除。

在所述方法的另一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经由至少两 个接触点在待切除的关节表面上放置就位。在此,接触点的至少其中 一个优选在横断面的裂板上设置,所述横断面的裂板之前已被推入关 节的两侧之间、优选推入至少一个股骨髁和胫骨坪之间。

在打开至关节的进出口后,关节优选地在弯曲或延伸位置中支承, 位于切割引导件上的接触点有助于优化地将关节内假体在待切除的关 节表面上放置就位。接触点进一步有助于检查关于正确的假体尺寸是 否已被选择。这可基于接触点是否可以没有间隙地位于关节表面上而 认识到。优选选择尤其容易识别的解剖学定向点作为接触点。根据本 发明尤其优选的实施例,如果横断面的裂板进一步位于关节的两侧之 间,那么可附加地通过空间上进一步远离的接触点而改善对假体尺寸 的检查。

如果在切割引导件上尤其具有三个接触点,那么植入物尺寸的正 确选择大体上可立即检测,这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所有的接 触点达到位于关节表面上。在此,接触点的至少其中一个优选地位于 解剖学上易于识别和检查的位置并且因而用作为一种参考接触点。

在用于切除膝关节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切割引导件的接 触点位于待切除关节表面的以下区域的至少一个上:相对的关节表面、 优选股骨髁和胫骨坪以近似85°弯曲达成接触的接触区域;相对的关 节表面、优选股骨髁和胫骨坪以近似0°延伸达成接触的接触区域;和 /或待植入的关节内假体的一端、优选前端抵靠骨的区域。

尤其地,在此所述的解剖学定向点可在手术中易于识别。如果选 择之后邻接关节内假体的其中一个端部的位置作为其中一个接触点, 那么可进一步确保假体覆盖整个滑动区域以及因而覆盖关节的整个运 动范围。

在所述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将切割引导件放置就位之前, 凹部、优选台阶形凹部被引入到关节的相对侧中。

将优选台阶形的凹部引入关节的相对侧中附加地有助于将切割引 导件在待切除的关节表面上或特别地在关节两侧之间的横断面的裂板 上放置就位。

在所述方法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经由至少一个作为用于切割引 导件的枢转点的对正突起,切割装置在产生外轮廓之前被对正。

在将切割引导件在关节中放置就位和定位之后,在切割引导件上 存在的所述至少一个对正突起被支承在关节相对侧的外轮廓上。因而 可以简单的方式确保关节内假体的正确对正。对正突起进一步能够校 正非正确的内翻/外翻位置以及在功能性相关联但分开的关节延伸表 面(例如膝关节、手关节或肘关节)的情况下协调相互作用。

以上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对正突起和凹部的组合改善了沿至少一个 空间方向的对正,然而尤其还改善了可能在两个对正突起的情况下沿 两个空间方向的对正。

在所述方法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被放置就位、经由通 孔定位和对准之后,切割引导件被紧固到待切除的关节的骨上。

切割引导件在放置就位、定位和对准之后的紧固确保了在骨上产 生外轮廓期间,切割引导件相对于骨保持其位置。这自然还适用于在 外部几何体上产生潜在存在的引导孔或附加的凹槽,所述引导孔或凹 槽已经产生或仍旧通过切除关节表面而产生。切割引导件的紧固在此 例如通过Kirschner丝、夹具、螺钉和/或能够特别快速且高效地紧固 切割引导件的钉子来完成。

在所述方法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骨切割工具分别引入到引导狭 缝中以便切除关节,并且经由在该情况下完成的切口同时产生用于附 接关节内假体所期望的外轮廓。

由于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产生了尤其有利的优点在 于:切除关节表面和产生期望的外轮廓利用一个且相同的切割完成。 除了切割引导件的仅一次放置就位以外,这还减少了切除关节表面所 需的操作时间。

在所述方法的另一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产生外轮廓以用于插 入所述假体之前和/或之后,用于容纳位于内假体上的突起的孔经由至 少一个前引导孔(即经由在前引导体中设置的引导孔)被引入到骨中, 和/或用于容纳位于内假体上的鳍片的凹槽经由前引导狭缝(即经由在 前引导体中设置的引导狭缝)被引入到骨中。

使用补充的切割引导件能够尤其作为所述方法的该实施例的结 果,这是因为除了外轮廓外,以上以描述的凹部可附加地在外部几何 体中产生。这使得能够容纳在植入后与外轮廓相接触的内假体内轮廓 上潜在存在的销或鳍片。

附图说明

以下将基于所附附图中代表的示例性实施例解释本发明。在这些 附图中:

图1示出了切割引导件的前侧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切割引导件的前侧的又一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的前侧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的俯视图,带有用于沿一个 空间方向对准植入物的枢转点,

图5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在关节的一侧上放置就 位,

图6以俯视图和前侧视角示出了切割引导件在膝关节上放置就 位,

图7采用膝盖的示例示出了即关节表面更换的情况下被植入的关 节内假体的侧视图,以及

图8从待切除关节的透视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的 侧视图。

图9为在矢状面的引导板上设置引导狭缝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相关附图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除非另作陈述,否 则相同的附图标号大体上表明本发明的具有相同效果的相同特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导件1的实施例。此处既显示了 矢状面的引导板10又显示了横断面的裂板20的前端和前引导体30。 如图2和图8中所示,矢状面的引导板具有在矢状面上延伸的侧向表 面18。自侧向表面18产生的引导狭缝12在图8所示的弧形线14上 成排设置。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既相对于彼此转过地又彼此偏置地设 置,并且实际上使得它们从弧形线观察向外呈扇形地展开布置。图1 中所示的引导狭缝12、22和32形成为适于锯、尤其是摆动锯的引导 狭缝。这在图9中借助于示例示出。附图标号90表示图示性显示的被 引入到引导狭缝12中的摆动锯片。为了图示出各个引导狭缝彼此以角 度倾斜的设置,锯片90位于每个引导狭缝12中。这些锯片的每一个 关于大体上平行于狭缝宽度延伸的轴线倾斜。引导狭缝在矢状面的引 导板上相对于假想弧形线切向地延伸并且从彼此以角度突出。如上所 述,然而可以同样地为诸如铣刀的骨切割工具设置引导狭缝。

在下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的情况下,引导狭缝可被实施为如图1 中所示的独立的狭缝。然而,例如在图1和图2的上部区域中的矢状 面的引导狭缝的情况下,如所示的,也同样可以将其实施成朝着矢状 面的板的外侧打开。此外,引导狭缝绝非必须具有相同的长度,而是 完全可以具有不同长度地实施。

图1和图2进一步示出了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实际上关于彼此成 角度地设置,但不总是以关于彼此转过相同的角度地设置。此外,用 于骨切割工具的引入表面16分别在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的外端设置, 所述引入表面有助于将工具引入到引导狭缝中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在一 侧上增加可用的引导表面。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将工具引 入到引导狭缝中时,引入表面16的端部用作定向的目的。引导表面 16的端部因而可优选地配置成使得在工具、例如摆动锯引入到引导狭 缝中期间,工具的、例如摆动锯的纵向轴线与引入表面16的端部边缘 优选成直角。当在骨上产生外轮廓时,这也确保了短的操作时间和可 重塑性的高品质。

在图1中弧形线14的内侧设置三个通孔50,经由所述通孔,切 割引导件1在待切除的关节80上紧固(见图6)。通孔50优选地全部 设置在如下区域中,该区域在紧固切割引导件1期间未落在切除的骨 区域中。即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紧固孔50沿与矢状面的引导狭 缝12相同的空间方向延伸,同样可以沿不同的空间方向将紧固孔对准 或者也可在切割引导件1的不同部分上设置紧固孔。

如图1至图6所示,横断面的裂板20垂直于矢状面的引导板10 设置。当然,也可以不同的角度设置横断面的裂板20。决定性因素最 重要的是引导元件彼此的对准和定位、即引导狭缝12、22、32和引导 孔34的对准和定位。如图1中所示,前引导狭缝22相对于矢状面的 引导狭缝12设置成使得该前引导狭缝在具有另一引导狭缝的下部区 域中就技术效果而言补充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的排。在所示的示例性 实施例中,引导狭缝22形成了用于产生外轮廓的、位于外轮廓外端的 磨光平面的工具引导件。

横断面的裂板20优选如图1、2、4、5和6中所示地实施,以使 得其突出超过矢状面的引导板10和前引导体30。因而确保了该横断 面的裂板能尽可能深远地引入到关节80、82相对侧之间的空间中。横 断面的裂板20还具有接触点/接触部位44,以图5为例,所述接触点/ 接触部位与在解剖学上根据其位置易于识别的定向点/定向部位84邻 接。

图2和图4示出了枢转点/枢转部位62,所述枢转点在根据本发明 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施为突出边缘。翻转点/翻转部位64位于横断 面的裂板20的与接触点44相反的侧上,所述翻转点在图3所示的示 例性实施例中并不形成为边缘,而是形成为突出横断面的裂板20的点 状突起。

对正突起的操作模式、即枢转点62和翻转点64二者的操作模式 基于图6变得清楚。枢转点62和/或翻转点64的对正突起可形成为突 起的边缘或形成为突起的点承载。在对准切割引导件1期间,例如必 要时翻转点64也能够通过在产生骨的外轮廓之前对应地翻转切割引 导件1而校正不正确的内翻-外翻位置。除了在关节软骨上承载以外并 且如图6中所示,还可以在切割引导件1位于在关节的相对侧中已操 作性产生的凹部上时经由翻转点64实施对准。这同样适用于枢转点 62,所述枢转点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额外允许切割引导件1关于第二 旋转轴线的对准。当使用切割引导件1以为了切除股骨髁时,这使得 能够在绕股骨纵向轴线的旋转方向上对准切割引导件及因而对准待附 接的关节内假体。

此外,在图1至图6中,前引导体30形成为根据本发明的切割引 导件1的另一部分。前引导体30在此实施为具有一个接触点40、两 个引导孔34和一个引导狭缝32。在此应当指出的是前引导体30大体 上具有这些特征的至少其中一个,但是全部这些特征都设置绝非绝对 重要。引导狭缝32和引导孔34都相对于矢状面的引导狭缝12彼此垂 直地布置。然而,无论如何可以选择与此有所偏差的角度,例如优选 60°与120°之间的角度,如果这样的角度对于骨的外轮廓相对于关节 内假体的内轮廓的调节而言是必要的话。被实施为突起的接触点40 位于引导孔34的或引导狭缝32的工具出口侧上。接触点40在此被实 施为邻接边缘。然而,所述接触点同样可实施为表面,诸如像横断面 的裂板20的接触点44的情况下,或者也可实施为(未示出的)承载 点。

被实施为横断面的裂板20的表面的接触点44相对于待切除的关 节80的关节表面位于定向点84处,所述定向点在解剖学上易于标识。 以类似的方式,前引导体30的接触点40邻接解剖学定向点85。在所 示示例中,解剖学定向点84是膝关节的关节表面之间有85°弯曲的接 触区域并且定向点85是股骨与胫骨坪之间有0°延伸的接触区域。

利用引导孔34,优选地在待产生的外轮廓中利用钻头制出孔,从 而在关节内假体上存在的销71可由待切除关节的所产生的骨外轮廓 容纳。如图7中所示,引导孔34在前引导体30中布置成使得利用引 导孔,可在待产生的外轮廓中形成孔,所述孔优选以与膝关节的股骨 的纵向轴线成近似20°地布置。

引导狭缝32实现与引导孔34类似的功能,其中,被引入到该引 导狭缝中的骨切割工具、诸如像锯或铣刀将附加的凹槽加入到待产生 的骨的外轮廓中。可以经由对应形成的凹槽植入带有鳍片的关节内假 体。

在图2至图6中进一步示出的是至少一个接触点也可实施为纵向 突起本体。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接触点42的柱形设置的销因而大体上 垂直于矢状面的引导板10设置。图2至图4还有图6中所示的接触点 42还具有标记46,所述标记沿着接触点的纵向贴附。

接触点42可类似地邻接待切除关节的解剖学定向点,但同样可以 如图5中所示,在植入之后关节内假体的端部之一处,一个区域中的 邻接点42与关节邻接。

如图5和图6中所示,标记46用于以距关节80固定的距离定位 切割引导件1。切割引导件l向关节80聚集直至标记46与待切除关节 的外轮廓处于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为止。作为附图所表示实施例的替代 或补充,标记也可在切割引导件1的任意期望的其它点处设置或者可 通过边缘、例如前引导体30的边缘形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