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

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所述继续骑行方法包括步骤:A、箍拢轮胎和B、绑扎橡胶条,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仍可继续正常骑行;所述继续骑行装置包括带状抱箍和橡胶条,若干所述带状抱箍依次串联在一体,通过每一所述收紧调节件进行均匀调节固定,所述橡胶条内置有一抱箍,所述抱箍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的带体,将带体的伸出端插入收紧调节件形成闭合橡胶圈,再通过所述收紧调节件进行调节收紧。本发明可以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仍可继续正常骑行,而非下车推行,用户体验良好,应用过程犹如更换了新轮胎,用户可驱动车辆继续骑行至目的地或维修点进行轮胎修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4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顾宝根;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28929.7

  • 发明设计人 顾宝根;顾文斌;

    申请日2014-07-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王建国

  •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311号607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C17/00 授权公告日:20160817 终止日期:20170711 申请日:201407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C17/00 申请日:2014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备用辅助骑行装置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电动车和摩托车已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电 动车和摩托车的广泛普及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 由于现有的电动车和摩托车基本都采用充气轮胎,在遭遇爆胎和扎胎时, 轮胎会快速泄气,会导致车辆无法继续骑行,即使用户下车推行,由于 车辆自重也难以持续推行,且勉强推行过程中,还会对轮胎、轮毂造成 进一步损坏。

通过检索,可以发现,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提供各种各样 的电动车爆胎后的辅助装置,如申请号为201110147962.6提出的一种电 动车爆胎应急器,申请号为201210450451.6提出的电动车爆胎推行装置, 申请号为201310496243.4提出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申请号为 201220445814.2提出的电动车爆胎助推器,申请号为201320312465.1 提出的电动车爆胎支撑推行装置等。本申请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现 有的电动车爆胎后的辅助装置基本上提供的均为在车身上增加一个辅助 轮,代替爆胎车轮进行行走,便于用户推行车辆,避免爆胎车轮进一步 损坏。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均无法解决爆胎后车辆继续骑行问题,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轮胎在爆胎 扎胎情况下可以继续骑行,而无需下车推行,且不对轮胎造成进一步损 坏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可以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轮胎在爆 胎扎胎情况下可以继续骑行,而无需下车推行,且不对轮胎造成进一步 损坏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 后继续骑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箍拢轮胎: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的轮胎上,采用长度可调 节的带状抱箍套设在所述轮胎圆周侧面的中部上,并通过收缩所述带状 抱箍收紧所述轮胎,在所述轮胎圆周侧面的中部上箍拢凹陷形成一环形 凹槽。

B、绑扎橡胶条:采用一橡胶条沿所述环形凹槽进行设置,并将所述 橡胶条的两端进行对接固定,使所述橡胶条形成一闭合橡胶圈,固定套 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在步骤A中采用4根所述带状抱 箍进行轮胎箍拢,每一所述带状抱箍均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的 带体,所述收紧调节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体的一端上,所述带体的另一 端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收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4根所述带状抱箍依次 串联在一体,并且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圆圈套设在所述轮胎圆周侧面的中 部上,通过每一所述收紧调节件进行均匀调节固定。

通过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可以有效的提高轮胎各处的均匀箍拢,同 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在步骤B中采用的橡胶条内置有 一抱箍,所述抱箍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的带体,所述收紧调节 件内置于所述橡胶条的一端部中,所述带体沿所述橡胶条的中心轴向穿 设,所述带体的连接端与所述收紧调节件固定连接,所述带体的伸出端 由所述橡胶条的另一端部伸出,所述带体的伸出端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 收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将所述带体的伸出端插入所述收紧调节件即 可形成闭合橡胶圈,再通过所述收紧调节件进行调节收紧。

通过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实现了橡胶条的有效连接,且操作过程十 分简单便捷。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包括: 若干用于箍拢爆胎扎胎后的轮胎形成环形凹槽的带状抱箍和用于固定套 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上的橡胶条。

每一所述带状抱箍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的带体,所述收紧 调节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体的一端上,所述带体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 与所述收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若干所述带状抱箍依次串联在一体, 通过每一所述收紧调节件进行均匀调节固定。

所述橡胶条内置有一抱箍,所述抱箍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 的带体,所述收紧调节件内置于所述橡胶条的一端部中,所述带体沿所 述橡胶条的中心轴向穿设,所述带体的连接端与所述收紧调节件固定连 接,所述带体的伸出端由所述橡胶条的另一端部伸出,所述带体的伸出 端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收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将所述带体的伸出端 插入所述收紧调节件即可形成闭合橡胶圈,再通过所述收紧调节件进行 调节收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条的中心轴向贯穿开设有用于 穿设所述抱箍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条的外周侧面覆盖有耐磨橡胶 层,进一步提高橡胶条的耐磨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条的外周侧面上对应所述抱箍 的收紧调节件位置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用于供外部调节工具插入 驱动所述抱箍的收紧调节件进行所述抱箍的带体伸缩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条的底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所 述带状抱箍的收紧调节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设置可以避免装置组装使 用时,所述带状抱箍的收紧调节件使得所述橡胶条局部凸起,影响使用 效果,此外,通过凹槽和收紧调节件的卡合还能进一步提高所述橡胶条 与轮胎的连接可靠性,防止橡胶条与轮胎发生相对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状抱箍数量为四根,所述带状抱 箍依次串联在一起。选用四根所述带状抱箍进行组装使用,有利于轮胎 箍拢均匀调节,使得轮胎各处受力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状抱箍和所述抱箍均为不锈钢带 状抱箍,均具有一不锈钢的带体和收紧调节件,所述收紧调节件包括一 安装座和一内六角螺栓,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带体的一端上,所述内 六角螺栓可旋转的插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带体远离所述收紧调节件 的一端上冲压形成有一条形螺孔段,所述条形螺孔段可穿设在所述安装 座上,与所述内六角螺栓配合,通过旋转内六角螺栓实现所述带体长度 的调节。

本发明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装置的有益效 果如下:

1、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不同于以往 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的辅助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现有 技术中所难以解决的,采用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 行方法可以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仍可继续正常骑行,而非下 车推行,用户体验良好,应用过程犹如更换了新轮胎,用户可驱动车辆 继续骑行至目的地或维修点进行轮胎修复。

2、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构思巧妙,通 过带状抱箍箍拢轮胎形成环形凹槽,橡胶条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基 于环形凹槽的结构特点和橡胶条特性,两者的巧妙配合,除了能实现电 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的发明目的,还能有效防止橡胶条在 骑行过程中脱出,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牢固程度和安全可靠性,且该结 构组装简单、便捷,用户仅需通过简单步骤即可实现再次上路继续骑行。

3、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还能避免有效 避免轮胎进一步损伤,而且由于采用的是橡胶条,能够有效的防止再次 爆胎扎胎。

4、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结构简单, 携带方便,制造成本低,且组装和使用操作十分便捷,是一种与现有技 术中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推行所采用的辅助装置是完全不同的,采用本 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可以实现电动车或摩托 车爆胎扎胎后仍可继续正常骑行,而非下车推行,用户体验良好,应用 过程犹如更换了新轮胎,用户可驱动车辆继续骑行至目的地或维修点进 行轮胎修复。

5、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能够有效防止 轮胎二次损失,还附带有防爆胎、防扎胎性能。

6、本发明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及其方便组装 和拆卸,无需卸下轮胎,只需将抱箍、橡胶条等穿过车辆的挡泥板即可, 十分简单、便捷,用户仅需通过简单步骤即可实现再次上路继续骑行。 平时不用时,也方便卷起放入电动车的置物箱,占用空间小,收放自如。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电动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的应用状态示 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的橡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的带状抱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多根带状抱箍串联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多根带状抱箍首尾相连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8为应用了电动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的电动车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轮胎100,环形凹槽110,带状抱箍200,收紧调节件210,安装座 211,内六角螺栓212,带体220,条形螺孔段221,锁紧孔230,橡胶条 300,抱箍310,连接端311,伸出端312,通孔320,耐磨橡胶层330, 调节孔340,凹槽3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 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 行装置,其包括四根用于箍拢爆胎扎胎后的轮胎100形成环形凹槽110 的带状抱箍200和一用于固定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上的橡胶条300。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一带状抱箍200具有一收紧调节件210 和一长条状的带体220,收紧调节件210固定设置在带体220的一端上, 带体22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收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230,如 图6所示,四根带状抱箍200依次串联在一起,并可置于轮胎100圆周 侧面的中部上进行如图7所示首尾相连围合箍拢,通过每一带状抱箍200 的收紧调节件210进行均匀调节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在轮胎100的 圆周侧面中部上形成一环形凹槽110。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橡胶条300内置有一抱箍310,在本实施例 中,抱箍310的结构与带状抱箍200相同,仅尺寸型号大小不同,故可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抱箍310同样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 的带体,如图4所示,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内置于橡胶条300的一端 部中,抱箍310的带体沿橡胶条300的中心轴向穿设,抱箍310的带体 的连接端311与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固定连接,抱箍310的带体的伸 出端312由橡胶条300的另一端部伸出,抱箍310的带体的伸出端312 上开设有用于与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将抱箍310的带 体的伸出端312插入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即可形成闭合橡胶圈,再通 过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进行调节收紧。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橡胶条优选采用发泡橡 胶条,并在橡胶条300的中心轴向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抱箍310的通孔 320,橡胶条300的外周侧面覆盖有耐磨橡胶层330。如图4所示,橡胶 条300的外周侧面上对应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位置开设有调节孔340, 调节孔340用于供外部调节工具插入驱动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进行抱 箍310的带体伸缩调节,橡胶条300的底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置带状抱箍 200的收紧调节件210的凹槽350。

其中,本实施例的调节孔由橡胶条300的圆周侧面外部朝向抱箍310 的收紧调节件倾斜开设,由于橡胶本身收缩性能,开设的调节孔340只 有在外部工具插入时候被挤压露出,在其他未插入外部工具的时候,自 然收缩,不影响正常使用。此外,本实施例凹槽350的设置可以避免装 置组装使用时,带状抱箍200的收紧调节件210使得橡胶条300局部凸 起,影响使用效果,此外,通过凹槽350和收紧调节件210的卡合还能 进一步提高橡胶条300与轮胎100的连接可靠性,防止橡胶条300与轮 胎100发生相对位移,而抱箍310与橡胶条300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 以是各自预制成型后再组装为一体。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带状抱箍200和抱箍310均选 用不锈钢带状抱箍,均具有一不锈钢的带体220和收紧调节件210,收紧 调节件210包括一安装座211和一内六角螺栓212,安装座211固定在带 体220的一端上,内六角螺栓212可旋转的插设在安装座211上,带体 220远离收紧调节件210的一端(对应抱箍310的伸出端312)上冲压形 成有一条形螺孔段221(锁紧孔230即为条形螺孔段221上平行布置的条 形螺孔),条形螺孔段221可如图6所示穿设在安装座211上,与内六角 螺栓212的外螺纹结构配合,通过旋转内六角螺栓212实现所述带体长 度的调节。本实施例采用内六角螺栓便于用户调节松紧度,且避免了重 复调节过程,对螺帽的磨损,抱箍310可以参考带状抱箍200的结构进 行设计和选用,带体的长度根据需要选取,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包括的若干根 带状抱箍200和一可弯曲围合成闭合圆圈的长条状橡胶条300,用户可以 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将带状抱箍进行快速组装,其他时候可以将未相互 连接的多根带状抱箍200与橡胶条300一起放置在车上备用,携带十分 方便,所需容置空间较小,可以直接放入电动车的后车厢或座位底下。

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抱箍和带状抱箍的数量和 具体选用的型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调整,也可以采用1根、 2根、3根、5根或6根等其他数量,也可以选用现有市场上的其他类型 型号的抱箍,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其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箍拢轮胎: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的轮胎100上,采用 长度可调节的带状抱箍200套设在轮胎100圆周侧面的中部上,并通过 收缩带状抱箍200收紧轮胎100,如图3所示,在轮胎100圆周侧面的中 部上箍拢凹陷形成一环形凹槽110。

步骤B、绑扎橡胶条:采用一橡胶条300沿环形凹槽110进行设置, 并将橡胶条300的两端进行对接固定,使橡胶条300形成一闭合橡胶圈,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套设在环形凹槽110上。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4根如图5所示的带状抱 箍200进行轮胎100箍拢,每一带状抱箍200均具有一收紧调节件210 和一长条状的带体220,收紧调节件210固定设置在带体220的一端上, 带体22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与收紧调节件210配合的锁紧孔230,用 户首先将4根带状抱箍200依次串联在一体(参见图6所示),并且首尾 相连形成闭合圆圈(参见图7所示)套设在轮胎100圆周侧面的中部上 (参见图2和图3所示),通过每一带状抱箍200的收紧调节件210进行 均匀调节固定。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步骤B中采用的橡胶条300内 置有一抱箍310,抱箍310具有一收紧调节件和一长条状的带体,抱箍 310的收紧调节件内置于橡胶条300的一端部中,抱箍310的带体沿橡胶 条300的中心轴向穿设,抱箍310的带体的连接端311与抱箍310的收 紧调节件固定连接,抱箍310的带体的伸出端312由橡胶条300的另一 端部伸出,抱箍310的带体的伸出端312上开设有用于与抱箍310的收 紧调节件配合的锁紧孔,将抱箍310的带体的伸出端312插入抱箍310 的收紧调节件即可形成闭合橡胶圈,再通过抱箍310的收紧调节件进行 调节收紧。

具体的,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可直接采用实施例一中所述 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置来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 扎胎后的继续骑行。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用户可将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装 置放置在自己的电动车的车箱中,当遭遇爆胎或扎胎等导致轮胎瘪气无 法继续骑行的情况下,用户只需按照本实施例的教导,拿出带状抱箍200 组装形成图6所示的四根带状抱箍200串联一体的状态,再将四根带状 抱箍200沿轮胎100的圆周侧面中部进行围合,然后将其首尾相连形成 套设在轮胎100上的闭合箍圈(如图7所示),再逐步均匀收紧各个带状 抱箍200的收紧调节件210,在轮胎100的圆周侧面中部即可快速形成环 形凹槽110(如图3所示)。然后再取出如图4所示的橡胶条300,将其 沿环形凹槽110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将橡胶条300的凹槽350对应卡 合在每一带状抱箍200的收紧调节件210上,再将橡胶条300的两端进 行对接收紧固定,如图1和图8所示,使橡胶条300形成一闭合橡胶圈, 固定套设在环形凹槽110上。最后,用户即可启动电动车继续骑行。

当然了,本实施例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爆胎扎胎后继续骑行方法及其 装置也可以直接应用在摩托车等车辆上,继续骑行装置的具体结构设置 可进一步参见实施例一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