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光纤连接用单元、光纤连接方法、以及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

光纤连接用单元、光纤连接方法、以及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用单元、光纤连接方法、以及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光纤连接用单元具备:机械接头,其对光纤彼此进行调心并夹在对半分割的元件间进行连接;接头保持器部,其保持上述机械接头;固定部件引导部,其在所保持的上述机械接头的两侧的每一侧分别引导固定在上述光纤的锚固用固定部件;锚固部,其分别将被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分别引导而前进的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进行锚固;以及能够退避地配置的第1隔离物,其与被一方的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引导而前进的一方的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来限制其前进。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2B 6/24 专利号:ZL2012800434480 申请日:20120907 授权公告日:201701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1-11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B6/24 申请日:2012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用于光纤彼此的连接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使用了该 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光纤连接方法、以及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

本申请基于2011年9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196353号、 2011年10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227447号、2011年10月 1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227448号、以及2011年11月17日在日 本申请的特愿2011-251566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单元,其由将露出光纤线缆(光缆) 终端的光纤彼此连接的机械接头(光纤连接器)、和将使用该机械接头 进行连接的各个光纤线缆组装于机械接头的两端的光纤连接用夹具构 成。

另外,公知每当使用机械接头对露出光纤线缆终端的光纤彼此进行 对接连接的作业时,在光纤彼此抵接时,调整相互对接的各光纤的从光 纤线缆终端突出的突出长度以及相对机械接头的插入长度,以使在光纤 线缆终端与机械接头之间,光纤形成弯曲的技术。该技术根据光纤线缆 终端与机械接头之间的光纤的弯曲形成,来确认光纤彼此的抵接。

另外,提出各种使用机械接头(光纤连接器)来连接露出光纤线缆 (光缆)终端的光纤彼此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这样的光纤的连接方法之一,存在为了更可靠地进行光纤的对 接,分别用手指按压在机械接头的两侧产生的弯曲,以确认成为均衡的 弯曲的大小的连接方法。

并且,以往,使用具备连接露出光纤线缆(光缆)终端的光纤彼此 的机械接头(光纤连接器)、和在机械接头的两端把持通过上述机械接 头连接的光纤线缆的把持部的光纤连接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在对光纤线缆需要较大的把持力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将光纤连接单 元收容于封接件、箱等壳体,并利用设置在其内部的固定夹具将光纤线 缆固定在上述壳体的构造。

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具有板状的插入部件的工具(光纤连接用 工具),该插入部件切入到夹紧部(机械接头)的元件间,以可容易地 进行光纤的插拔的程度将元件间释放。该光纤连接用工具具有使切入到 元件间的状态下的插入部件沿着从元件间拔出的方向移动的环状的插 入部件驱动部。

插入部件穿过形成在插入部件驱动部中的插入部件用窗,被安装在 插入部件驱动部中的与插入部件用窗对置的部分(可动端部)。穿过插 入部件用窗的插入部件的前端部向插入部件驱动部的外侧突出,切入到 夹紧部的元件间。而且,在该光纤连接用工具中,通过从插入部件驱动 部的两侧作用的侧压使插入部件驱动部变形,而使插入部件用窗与可动 端部之间的分离距离增大,从而能够从上述元件间拔出切入到夹紧部的 元件间的状态下的插入部件的前端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1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45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997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使用了机械接头的光纤彼此的连接作业中,能够更可靠地 进行光纤彼此的抵接。

另外,分别用手指按压在机械接头的两侧产生的弯曲来确认成为均 衡的弯曲的大小的以往的光纤的连接方法中,为了获得均衡的弯曲的大 小,需要用手指按压弯曲来进行调整这样的稍微繁琐的作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机械接 头来连接光纤时,通过更简单的作业能够获得均衡的弯曲的大小的光纤 的连接方法以及光纤连接用单元。

并且,在将光纤连接单元收容于封接件、箱等壳体中,并利用设置 在其内部的固定夹具将光纤线缆固定在上述壳体的构造中存在用于收 容上述光纤连接单元的封接件等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这样的问题。另 外,由于上述封接件等的构造复杂,所以也存在导致成本高涨这样的问 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纤线缆 的把持力,并且能够省空间化以及低成本化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 件。

并且,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容易、特别是能够进一步 缩小插入片的拔出方向上的工具的突出尺寸的械接头用工具、带工具的 机械接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构成。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具备机械接头,其对光纤彼此 进行调心并夹在对半分割的元件间进行连接;接头保持器部,其保持上 述机械接头;固定部件引导部,其在所保持的上述机械接头的两侧的每 一侧分别引导固定在上述光纤的锚固用固定部件;锚固部,其将被上述 固定部件引导部分别引导而前进的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分别锚固;以及 能够退避地配置的第1隔离物,其与被一方的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引导 而前进的一方的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来限制其前进。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优选还具备第1接头用 工具,其在夹住上述光纤的一方的一侧具有插入上述对半分割的元件间 的插入片;以及第2接头用工具,其在夹住上述光纤的另一方的一侧具 有插入上述对半分割的元件间的插入片,上述第1接头工具还具备上述 第1隔离物,作为突出设置在上述第1接头工具的突起。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优选上述第1隔离物能 够插入在构成一方的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并收容、引导上述锚固用固定 部件的壁部开口的窗孔,从上述窗孔被插入且向上述壁部内侧突出的上 述第1隔离物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来限制其前进。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优选一方的上述固定部 件引导部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将插入到上述窗孔的上述隔离物朝向上 述窗孔的上述机械接头侧的内壁进行按压。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优选还具备能够退避地 配置的第2隔离物,该第2隔离物与被另一方的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引 导而前进的另一方的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来限制其前进。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优选上述锚固部是杆部 件,该杆部件以能够绕沿着上述单元底座的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的方式 设置,并通过转动能够切换与设置在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的上述锚固用 固定部件从其后侧卡合来限制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的后退的后退限制 位置、和避免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的接触的待机位置,该杆部件具有 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该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在从上述待机位置转动而 成为上述后退限制位置时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后端抵接,伴随着转 动,使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朝向上述机械接头前进。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优选上述锚固部是杆部 件,该杆部件以能够绕沿着上述单元底座的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的方式 设置,并通过转动能够切换与设置在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的上述锚固用 固定部件从其后侧卡合来限制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的后退的后退限制 位置、和避免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的接触的待机位置,在上述单元底 座长边方向一端部的上述杆部件设置有转动限制用抵接部,该转动限制 用抵接部与上述第1接头用工具抵接来将该杆部件保持在上述待机位 置。

对于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光纤连接方法,通过插入片的切入而使对 光纤彼此进行调心并夹在对半分割的元件间进行连接的机械接头的上 述元件间开放,从上述机械接头的一端侧向上述元件间插入第1光纤, 并在使固定在该第1光纤的第1锚固用固定部件与限制其前进的第1隔 离物抵接的状态下,从上述机械接头的一端部的上述元件间拔出插入 片,从而在元件间把持固定上述第1光纤;与上述第1光纤的把持固定 同时或者在其以后,使上述第1隔离物从能够与上述第1锚固用固定部 件抵接的位置退避,之后,使上述第1锚固用固定部件朝向上述机械接 头前进,在上述机械接头与上述第1锚固用固定部件之间的上述第1光 纤形成有弯曲的状态下,使用锚固部来限制上述第1锚固用固定部件相 对于上述机械接头的后退;接下来,从上述机械接头的另一端侧向上述 元件间插入第2光纤来使其前端与上述第1光纤前端对接,并维持该对 接状态不变地,从上述机械接头的另一端部的元件间拔出上述插入片, 从而在元件间把持固定上述第2光纤。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光纤连接方法中,优选在将上述第2光纤插 入上述机械接头的元件间来与上述第1光纤前端对接的工序中,使固定 在上述第2光纤的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与限制其前进的第2隔离物抵接, 来使上述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相对于上述机械接头的前进在实现上述第 2光纤相对于上述第1光纤前端的对接的位置停止,接下来,维持第1、 第2光纤的对接状态不变地,从上述机械接头的另一端部的元件间拔出 上述插入片,在元件间把持固定上述第2光纤,与上述第2光纤的把持 固定同时或者在其以后,使上述第2隔离物从能够与上述第2锚固用固 定部件抵接的位置退避,之后,使上述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朝向上述机 械接头前进,在上述机械接头与上述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之间的上述第 2光纤形成有弯曲的状态下,使用锚固部来限制上述第2锚固用固定部 件相对于上述机械接头的后退。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具备:对使从一对光 纤线缆的终端引出的光纤彼此对接连接的、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 光纤连接单元进行保持的单元保持部;以及在上述单元保持部的长边方 向两端侧,分别与上述单元保持部一体地形成的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 部,上述光纤连接单元具有接头保持器部,其对在使上述光纤彼此对接 连接的状态下夹住的机械接头进行保持;单元侧线缆固定部,其分别固 定在上述一对光纤线缆的终端,上述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具有嵌入有 从上述光纤连接单元延伸的上述光纤线缆的线缆嵌合槽,并将上述光纤 线缆把持在上述线缆嵌合槽内进行固定。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中,优选上述保持 部件侧线缆固定部在上述线缆嵌合槽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分别形成有 按压上述光纤线缆来把持固定上述光纤线缆的1个或者多个把持用突 起。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中,优选上述多个 把持用突起在上述光纤线缆插入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中,优选上述单元 保持部具备细长板状的底板部、和分别竖立设置在上述底板部的两侧边 缘部的侧板部,并在上述侧板部间形成收容上述光纤连接单元的单元收 容空间,在上述侧板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限制上述光纤连接单元的宽度 方向移动的限制凸部。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中,优选上述保持 部件侧线缆固定部具有止动壁部,其限制保持在上述单元保持部中的上 述光纤连接单元的长边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在将连接对象的2根光纤的一方(第1光纤)插入机 械接头的元件间来在元件间把持固定后,将另一方的光纤(第2光纤) 插入机械接头的元件间进行对接连接的连接方法中,使在最初插入的第 1光纤固定的锚固用固定部件与第1隔离物抵接,从而能够预先在与之 后插入的第2光纤对接的位置配置第1光纤的前端。因此,第2光纤仅 通过插入机械接头的元件间,就能够在元件间的所希望位置与第1光纤 前端对接,所以能够使对接连接作业简单。因此,即使是暗处、狭隘的 作业空间中的作业,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光纤彼此的对接连接作业。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将第1光纤把持固定在机械接头的元件间后, 移动第1隔离物使其从与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位置退避,并使上述锚固 用固定部件朝向机械接头前进,能够在锚固用固定部件与机械接头之间 形成光纤的弯曲。本发明通过该弯曲形成,能够防止在机械接头把持固 定完毕的光纤(把持固定在元件间的部分)作用过度的拉伸力,能够稳 定地保持光纤彼此的对接连接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第1隔离物从与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的 位置退避,并使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朝向机械接头前进来在第1光纤形 成弯曲,由于高精度地确保对第1光纤机械接头的插入长度,所以能够 使光纤彼此在机械接头的元件间的所希望位置进行对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1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整体主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两侧的线缆锚固部的一个完 成锚固光纤线缆的作业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图2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从其下面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 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底座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底座的构造、以及其接头 保持器部中的机械接头的收容状态的主视图。

图6A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底座的后视图。

图6B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底座的俯视图。

图6C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底座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底座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接头用工具的图,是表示从扁 平构造的拔出用操作驱动部的插入片突出侧观察到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接头用工具的图,是表示从扁 平构造的拔出用操作驱动部的里面侧观察到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0是说明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接头用工具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杆部件的、从与图11不同的 方向观察到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杆部件的固定部件按压前进 部(固定部件抵接面)与固定在光纤线缆终端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关系 的模型图。

图14是表示图1的光纤连接用单元所使用的机械接头的一个例子 的立体图。

图15是说明图14的机械接头的构造的说明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说明图14的机械接头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7是说明图14的机械接头的对半分割的元件与插入片(在图示 例子中,为接头用工具的插入片)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固定于光纤线缆终端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 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从与图18不同的方向观 察到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连接方法中所使用的光纤线缆 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1是说明杆部件的其它方式的模型图。

图22是表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光 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22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单元主体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图22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图22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第1以及第2接头用工具的 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5的第1接头用工具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26的第2接头用工具的立体图。

图28是说明接头用工具的插入部件(插入片)与机械接头的关系 的图。

图29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工序图,是 表示图22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30是说明继图29所示的工序之后的工序的图,是表示图1的光 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图29所示的工序中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主视图。

图32是说明继图29所示的工序之后的工序的图,是表示图1的光 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33是表示图32所示的工序中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主视图。

图34是说明图32所示的工序中的接头用工具的插入部件(插入片) 与机械接头的关系的图。

图35是说明继图32所示的工序之后的工序的图,是表示图1的光 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图35所示的工序中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主视图。

图37是表示关闭锚固罩的状态下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立体图。

图38是说明固定在光纤线缆终端的状态下,插入图22的光纤连接 用单元的线缆锚固部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9A是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39B是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39C是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39D是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39E是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39F是说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4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以及收容 在该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中的光纤连接单元的立体图。

图41是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42是将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放大的立体图。

图43是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44是将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放大的俯视图。

图45是从背面侧观察的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的立体 图。

图46是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的侧面图。

图47是图40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的前面图。

图48是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49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用工具组装而成的 光连接用单元的构造的整体立体图。

图50是表示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构 造的立体图。

图51是表示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52是表示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单元主体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3是表示从与图4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图52的单元主体的构造的 立体图。

图54是表示从下面侧观察的图52的单元主体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5是说明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线缆锚固部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6是表示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机械接头用工具的立体图。

图57是表示图56的机械接头用工具的、从插入部件突出的插入片 突出侧观察到的构造的图。

图58是表示图56的机械接头用工具的、从与突出设置插入部件的 插入片突出侧相反的里面侧观察到的构造的图。

图59A是表示图56的机械接头用工具的支承板中央倾斜面与操作 片中央倾斜面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59B是表示支承板端部倾斜面与操作片端部倾斜面的关系的剖视 图。

图60是说明图56的机械接头用工具与单元主体的光纤引导台部的 关系的放大图。

图61是说明图56的机械接头用工具的插入部件(插入片)与机械 接头的三个盖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62是说明光纤的弯曲部从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光纤引导壁向 上方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63是表示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接头保持器部的保持器底壁部 的窗孔与机械接头的第2夹紧部的关系的仰视图。

图64是说明图49的光连接用单元的线缆锚固部的构造的剖视图 (模型图)。

图65A是说明固定在光纤线缆终端的状态下,插入图49的光连接 用单元的线缆锚固部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65B是说明固定在光纤线缆终端的状态下,插入图49的光连接 用单元的线缆锚固部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65C是说明固定在光纤线缆终端的状态下,插入图49的光连接 用单元的线缆锚固部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光纤连接用单元>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对于光纤连接用单元10,在图1、图2、图4、图5中将上 侧作为上、将下侧作为下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此处说明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成为具备如下部 分的示意构成,即、机械接头30(以下,也简称为接头)、具有保持该 接头3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细长形状的单元底座20、安装在该单元底 座20的长边方向两端上的杆部件25、组装在上述接头30上的接头用工 具40。

如图1~图3所示,图示例子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能够应用于光纤 线缆彼此的连接(光连接)。

对通过光纤连接用单元10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的一方(第1光 纤线缆)在图中标注符号11,对另一方(第2光纤线缆)在图中标注符 号12。

如图20所示,光纤线缆1(光纤线缆11、12)是以使光纤2和具有 可挠性的线状的抗张力体3相互并行的方式一并被合成树脂制的外皮4 覆盖的构成的光纤线缆。

作为抗张力体3,能够例举例如由芳纶纤维等抗张力纤维构成的抗 张力体、钢丝等。

光纤2是利用被覆层2b覆盖裸光纤2a的外周面(侧面)的构成的 带被覆层的光纤,例如例举光纤芯线、光纤素线等。裸光纤2a例如是 石英系光纤。另外,被覆层2b是大致同心圆状地覆盖1层或者多层例 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聚酰胺树脂等而成的树脂被覆层。

作为光纤线缆1,例举室内线缆、引入线缆等。

此外,图中,对第1光纤线缆11的光纤2标注符号11a,对第2光 纤线缆12的光纤2标注符号12a。

上述光纤连接用单元10是用于将露出(突出)光纤线缆11、12终 端的光纤11a、12a彼此对接连接,而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相互连接。

该光纤连接用单元10在其长边方向(与单元底座20长边方向一致) 两端部具有线缆锚固部23,该线缆锚固部23对固定在光纤线缆1终端 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进行收容锚固。

另外,如图4、图5所示,该光纤连接用单元10在设置于上述单元 底座20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接头保持器部21内收容有接头30。将光纤 线缆11、12的光纤11a、12a彼此对接连接通过上述接头保持器部21 内的接头30而实现。

以下,将光纤线缆1的固定有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终端也称为带 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上述单元底座20在其长边方向两端部具有供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 端1a插入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上述线缆锚固部23由上述固定部件引 导部24、和能够绕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单元底 座20的杆部25构成。

如图4所示,图示例子的单元底座20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是能够 在其内侧收容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剖面コ字形的壁部。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从单元底座20的与长边方向中央部的接头保持器部 21相反的一侧插入到该固定部件引导部24。另外,该固定部件引导部 24具有引导插入到其内侧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上述接头 30的进退动作,即、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相对于单元底座20向长边方 向的移动的功能。

杆部25通过与插入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 1a卡合,而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21 内的接头30的后退(向与接头30分离的方向的移动)。该杆部25通过 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后退,而作为将光纤线缆1相对单元 底座20锚固的锚固装置发挥作用。

上述接头30是将对半分割的元件(后述的底座部件31以及按压盖 32)一并保持在以剖面コ字形或者C形(在图示例子中为剖面コ字形) 延伸的细长形状的夹紧弹簧33的内侧的构造。该接头30整体形成为细 长形状(外观上是细长棒状)。该接头30能够通过上述夹紧弹簧33的 弹性将光纤夹入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

另外,上述光纤连接用单元10具备突出设置有切入到上述接头30 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片41的接头用工具40。以下,将在 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插入片的接头30也称为带插入片的接头 (带插入片的机械接头)。图示例子的带插入片的接头30A是在接头30 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的构成, 所以以下,有时称为带工具的接头(带工具的机械接头)。

如图17所示,对于带插入片的接头30A而言,对半分割的元件31、 32间通过插入片41而克服夹紧弹簧33的弹性被撑开到能够插入光纤 11a、12a的程度(参照图16)。

能够从单元底座20的长边方向两侧向上述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 件31、32间,插入自插入到上述单元底座20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 光纤线缆11、12终端突出的光纤11a、12a。在元件31、32间从两侧插 入的光纤11a、12a能够在元件31、32间对接连接。

接头30在将光纤11a、12a彼此对接后,从元件31、32间拔出插 入片41,从而利用夹紧弹簧33的弹性将光纤11a、12a把持固定在元件 31、32间。其结果,接头30保持光纤11a、12a的对接连接状态。

如图14~图16所示,上述接头30成为将细长板状的底座部件31、 和由沿着该底座部件31的长边方向排列设置的三个盖部件321、322、 323构成的按压盖32一并保持在以剖面コ字形或C形(在图示例子中 为剖面コ字形)延伸的细长形状的夹紧弹簧33的内侧的构成。该接头 30整体形成为以沿着底座部件31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细长 形状。

该接头30具有由底座部件31(底座侧元件)和盖部件321、322、 323(盖侧元件)构成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底座部件31和盖部件 321、322、323因夹紧弹簧33的弹性而被向相互闭合的方向弹性施力。

以下,也将沿着底座部件31的长边方向排列设置的三个盖部件321、 322、323中的、位于中央的符号322的盖部件称为中央盖,将该中央盖 322的两侧的盖部件321、323称为侧盖。另外,以下,将侧盖中的符号 321的盖部件称为第1侧盖,以下,将符号323的盖部件称为第2侧盖。

图14~图16所例示的剖面コ字型的夹紧弹簧33是对一块金属板进 行成形而成的夹紧弹簧。该夹紧弹簧33成为从细长板状的背板部33a 的两侧横跨该背板部33a的长边方向全长与背板部33a垂直地伸出侧板 部33b的构成。

一对侧板部33b的一方抵接于与底座部件31的同盖部件321、322、 323对置的对置面31a相反的背面,另一方的侧板部33b抵接于与盖部 件321、322、323的同底座部件31对置的对置面321a、322a、323a相 反的背面。夹紧弹簧33沿使相互对置的对置面31a、321a、322a、323a 闭合的方向对底座部件30和盖部件321、322、323弹性施力。

如图15、图16所示,接头30的底座部件31的对置面31a横跨底 座部件31的长边方向全长地延伸形成。在该底座部件31的上述对置面 31a的长边方向(延伸方向)中央部形成有调心槽31b,该调心槽31b 用于以能够使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11a、12a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 彼此对接连接(光连接)的方式高精度地相互定位、调心。该调心槽31b 是沿着底座部件31的长边方向延伸形成的V槽。但是,作为调心槽31b, 并未限定为V槽,例如也能够采用剖面半圆状的槽、U槽等。

上述调心槽31b形成在底座部件31的上述对置面31a的与中央盖 323对置的部分。

在底座部件31的上述对置面31a的与第1、第2侧盖321、323对 置的部分形成有槽宽度比上述调心槽31b大的被覆部插入槽31c、31d。 被覆部插入槽31c、31d形成在底座部件31长边方向上的上述调心槽31b 的延长位置。

在被覆部插入槽31c、31d与调心槽31b之间沿着从被覆部插入槽 31c、31d至调心槽31b侧形成有槽宽度变小的锥状的锥槽31e、31f。 各被覆部插入槽31c、31d经由上述锥槽31e、31f与调心槽31b连通。

上述被覆部插入槽31c、31d将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11a、12a 的被覆层2b未被除去的带被覆层的部分(被覆部)与通过上述调心槽 31b进行定位时的裸光纤2a定位于同轴上。

在图示例子的接头30中,被覆部插入槽31c、31d是槽宽度比调心 槽31b大的V槽。但是,作为被覆部插入槽31c、31d,并不限定于V 槽,例如也能够采用剖面半圆状的槽、U槽等。

第1、第2侧盖321、323的对置面321a、323a的、与底座部件31 的被覆部插入槽31c、31d对置的部位成为将光纤11a、12a的被覆部压 入被覆部插入槽31c、31d的平坦的光纤按压面。

另外,被覆部插入槽31c、31d被调整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的 形状以及尺寸,以便鉴于光纤2的被覆部外径,只收纳与光纤2的被覆 部的轴线垂直的剖面的一部分,而被覆部的未收纳在被覆部插入槽31c、 31d的部分从底座部件31的对置面31a向侧盖321、323侧突出。由此, 在从带插入片的接头30A的接头30拔出插入片41时,因夹紧弹簧33 的弹性,而能够在侧盖321、323与底座部件31之间牢固地把持固定光 纤11a、12a的被覆部。

中央盖322的对置面322a的、与底座部件31的调心槽31b对置的 部位成为将光纤11a、12a的裸光纤2a压入调心槽31b的平坦的光纤按 压面。

另外,调心槽31b被调整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形状以及尺寸, 以便鉴于光纤2的裸光纤2a外径,只收纳裸光纤2a的与轴线垂直的剖 面的一部分,而裸光纤2a的未被收纳在该调心槽31b的部分从底座部 件31的对置面31a向中央盖322侧突出。由此,在从带插入片的接头 30A的接头30拔出插入片41时,因夹紧弹簧33的弹性,而能够在中 央盖322与底座部件31之间牢固地把持固定裸光纤2a。

此外,接头也能够采用在底座部件31以及第1侧盖321的相互对 置的对置面的一方或者双方、底座部件31以及第2侧盖323的相互对 置的对置面的一方或者双方形成被覆部插入槽的构成。

在底座部件31以及第1侧盖321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面的双方形成 被覆部插入槽的情况下,调整与各被覆部插入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 的形状以及尺寸,以使光纤2的被覆部的未收纳在被覆部插入槽的部分 存在于底座部件31与第1侧盖321之间。这在与在底座部件31以及第 2侧盖323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面的双方形成被覆部插入槽的情况下也是 相同。

对于使用光纤连接用单元10相互连接的光纤11a、12a的裸光纤2a 的直径(外径)相互相同。另外,此处,作为光纤线缆11、12,使用相 互相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但是,作为光纤线缆11、12,也能够使用除裸光纤2a的直径以外 的构成相互不同的光纤线缆。另外,光纤11a、12a的被覆部直径也可 以相互不同。该情况下,也可以使接头的长边方向两侧的被覆部插入槽 与光纤11a、12a的被覆部直径对应,而成为相互不同的构成。

如图15、图16所示,夹紧弹簧33的一对侧板部33b分别分为与接 头30的按压盖32的三个盖部件321、322、323对应的三个部分。与按 压盖32抵接的侧板部33b(在图15、图16中,为上侧的侧板部33b) 因分别形成在同第1侧盖321与中央盖322的边界、以及中央盖322与 第2侧盖323的边界对应的位置的狭缝状的切口部33d,而被分割为与 三个盖部件321、322、323对应的三个部分。与底座部件31抵接的侧 板部33b因形成在同与盖部件321、322、323抵接的侧板部33b的切口 部33d对应的位置的切口部33d,而被分割为与三个盖部件321、322、 323对应的三个部分。

夹紧弹簧33具有保持第1侧盖321和底座部件31的第1夹紧弹簧 部331、保持中央盖322和底座部件31的第2夹紧弹簧部332、以及保 持第2侧盖323和底座部件31的第3夹紧弹簧部333。第1~3夹紧弹 簧部331~333作为相互独立的夹紧弹簧发挥作用。

此外,在图15、图16等中,对第1夹紧弹簧部331的一对侧板部 标注符号331b,对第2夹紧弹簧部332的一对侧板部标注符号332b, 对第3夹紧弹簧部333的一对侧板部标注符号333b。

接头30具有与三个夹紧弹簧部对应的三个夹紧部。

即、该接头30具有:在第1夹紧弹簧部331的内侧保持第1侧盖 321和底座部件31的第1夹紧部、在第2夹紧弹簧部332的内侧保持中 央盖322和底座部件31的第2夹紧部、以及在第3夹紧弹簧部333的 侧保持第2侧盖323和底座部件31的第3夹紧部。

三个夹紧部分别利用与各个夹紧部对应的夹紧弹簧部的弹性,而能 够将光纤把持固定于对半分割的元件(底座部件31(底座侧元件)与盖 部件(盖侧元件))之间。

对于接头30,以下,将夹紧弹簧33的两侧的侧板部33b的间隔方 向,即图4、图15、图16中的上下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夹紧弹簧33的两侧的侧板部33b经由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被配置 在其宽度方向两侧。

如图1~图6C所示,图示例子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单元底座20 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

图示例子的单元底座20具有细长板状的底座板部22。如图4、图5 所示,上述接头保持器部21具有框状部,该框状部由上述底座板部22 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即细长板状的保持器下板部21a、从该保持器下板部 21a的长边方向两端竖立设置的一对保持器端板部21b、和在上述保持 器下板部21a上与该保持器下板部21a平行地延伸形成的保持器上板部 21c构成。上述框状部形成为沿着单元底座20长边方向的细长形状。上 述保持器上板部21c架在一对保持器端板部21b的上端间。

对于光纤连接用单元10,将单元底座20的底座板部22的上表面 22a上的与其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6A~C所示,图示例子的单元底座20的上述接头保持器部21 在其宽度方向一侧具有侧板部21d(以下,保持器侧板部)。该保持器 侧板部21d被设置在接头保持器部21的框状部的宽度方向一端的内侧。 在该保持器侧板部21d的中央部形成有窗孔21e。上述保持器侧板部21d 仅设置在接头保持器部21的宽度方向一侧,接头保持器部21的宽度方 向的另一侧不存在保持器侧板部21d,而成为与框状部内圆周一致的大 小的开口部。接头30能够从接头保持器部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 于接头保持器部21进行插拔。

如图5、图6C所示,插入到接头保持器部21内侧的接头30通过 与突出设置在保持器下板部21a以及保持器上板部21c的框状部内侧的 内面的多个位置的突起部21f抵接,而被定位在接头保持器部21内侧, 由此无松动、稳定地被收容。

上述接头30通过将其长边方向与底座板部22的长边方向(与单元 底座20长边方向一致)对齐,而被收容在框状部内侧。另外,接头30 通过使其宽度方向与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一致,经由对半分割把持 部件34,以与夹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开发侧)为下侧, 即、以与保持器下板部21a对置的朝向而被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21内。

如图7所示,在单元底座2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下板部21a 形成有用于供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通过的插入片插入孔21g。接 头用工具40的上述插入片41通过上述保持器下板部21a的插入片插入 孔21g。

如图8、图9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接头用工具 40具有细长板状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上述插入片41突出设置在该插 入片支承板部43的单面侧。另外,该接头用工具40具有从与上述插入 片支承板部43的长边方向一端一体化的工具基部47延伸的一对弹性操 作片44。一对弹性操作片44从工具基部47至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宽 度方向两侧沿着其长边方向延伸。该接头用工具40成为插入片支承板 部43和一对弹性操作片44从上述工具基部47延伸的构成。

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

但是,作为接头用工具,并不限于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也可以是 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构成。

上述接头用工具40配置成使由上述插入片支承板部43和其宽度方 向两侧的弹性操作片44构成的扁平构造的拔出操作驱动部42与单元底 座2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下板部21a的外面侧(与接头30相 反的一侧)重叠。而且,对于该接头用工具40而言,通过保持器下板 部21a的插入片插入孔21g的上述插入片41的前端因接头30的夹紧弹 簧33的弹性而夹在元件31、32间,从而被安装在接头30。

对于拔出操作驱动部42,以下,将插入片41突出的一侧称为插入 片突出侧,将与该插入片突出侧相反的一侧称为里面侧。

如图8、图10所示,一对弹性操作片44以及工具基部47的插入片 突出侧(其中,不包括后述的隔离物用突起48)形成有位于插入片支承 板部43的插入片突出侧的面即插入片突出设置面43a的假想延长位置 的平坦面。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43a是指避开插入 片41以及后述的位置偏移防止突起42a的部分的面。

接头用工具40以使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43a与 单元底座2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下板部21a抵接的方式设置。

此外,光纤连接用单元10也可以是在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 板部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43a与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下板部 21a之间确保很小的缝隙的构成。其中,该情况下的上述缝隙如后述, 在将接头用工具40从接头30、单元底座20和杆部件25所构成的单元 主体10A取下的作业中,通过使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近的操作, 能够实现插入片支承板部43与上述保持器下板部21a的抵接,并且成 为能够从接头30拔出插入片41的大小。

如图8、图9所示,与弹性操作片44的上述工具基部47连接的基 端部以外的部分从插入片支承板部43经由若干的缝隙沿着插入片支承 板部43的长边方向延伸配置。

接头用工具40通过用单手的手指握住等,能够使一对弹性操作片 44利用该弹性操作片44的弹性变形而与插入片支承板部43接近。而且, 该接头用工具40通过对一对弹性操作片44从其间隔方向即、工具宽度 方向(以下,也简称为宽度方向)两侧作用使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 接近的按压力P(参照图10),从而简单地进行插入到接头30的元件 31、32间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

各弹性操作片44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侧突出设置有通过使弹性操 作片44与插入片支承板部43接近,而与形成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 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倾斜面45抵接的突起部44a、44b。

上述倾斜面45(支承板侧倾斜面)形成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宽 度方向两侧。

此外,图示例的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上述倾斜面 45形成在突出设置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伸出部43b (突起部)。

其中,作为接头用工具40,并不限于采用具有伸出部43b的插入片 支承板部43的构成,也可采用在不具有伸出部43b的细长板状的插入 片支承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支承板侧倾斜面45的构成。

如图8~图10所示,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上述倾斜面45以随着从 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43a至与该插入片突出设置面 43a相反的里面侧,距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分离距离增 大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弹性操作片44的突起部44a、44b形成有随着从插入片 突出侧至里面侧,距弹性操作片44的距离缩小的倾斜面46(操作片侧 倾斜面)。各突起部44a、44b的操作片侧倾斜面46分别经由缝隙与插 入片支承板部43侧的倾斜面45对置。

该接头用工具40通过利用来自工具宽度方向两侧的按压力而以使 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能够使操作片侧倾斜面 46相对于支承板侧倾斜面45滑动。其结果,接头用工具40能够使插入 片支承板部43相对于弹性操作片44向拔出操作驱动部42里面侧位移, 由此,能够从接头30的元件31、32间拔出插入片41。

对插入片支承板部43向拔出操作驱动部42里面侧的位移来说,具 体而言,是以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工具基部47侧的端部为中心的转动 (相对于弹性操作片44的倾动)。

该接头用工具40通过从接头30的元件31、32间拔出插入片41, 而能够从单元主体10A取下。

在接头用工具40中,插入片41突出设置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 长边方向的2个位置。

如图14所示,接头30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具有露出与上述夹 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开放侧)的侧面(开放侧侧面)。 在该开放侧侧面开口有用于插入上述插入片41的插入片插入孔35。如 图15所示,该插入片插入孔35通过形成在与底座部件31以及三个盖 部件321、322、323的对置面31a、321a、322a、323a相互对应的位置 的插入片插入槽31g、321c、322c、323c,而被确保在底座部件31与盖 部件321、322、323之间。

此外,插入片插入孔35以从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开放侧侧面未 达到调心槽31b、被覆部插入槽31c、31d、321b、323b的深度形成。

另外,作为插入片插入孔35,也能够采用通过仅在底座部件31以 及盖部件321、322、323的一方形成的插入片插入槽来确保的构成。

如图14所示,在图示例子的接头30中,上述插入片插入孔35形 成在中央盖322中的经由沿着底座部件31长边方向的方向的中央部与 两侧对应的两处、第1侧盖321以及第2侧盖323的与沿着底座部件31 长边方向的方向的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共计4个位置。

图示例子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采用对接头30安装两个接头用工具 40的构成的带插入片的接头30A。两个接头用工具40的一方在与接头 30的第1侧盖321对应的一处、以及中央盖322中的第1侧盖321侧的 一处共计两处的插入片插入孔35插入插入片41而设置。以下,将该接 头用工具40称为第1接头用工具40A。2个接头用工具40的另一方在 接头30的中央盖322中的第2侧盖323侧的一处、以及与第2侧盖323 对应的一处共计两处的插入片插入孔35插入插入片41而设置。以下, 将该接头用工具40称为第2接头用工具40B。

对于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其板厚是与工具宽度方向一致的 朝向,被突出设置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

如图13所示,该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 使形成为板状的前端部41a(以下,称为前端插入部)切入接头30的底 座部件31与按压盖32之间。

另外,作为接头,也能够采用在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不形成插入 片插入孔35的构成。

如图8所示,接头用工具40的板状的插入片41的前端插入部41a 形成为其前端越来越细的锥状。该插入片41能够在从接头30的对半分 割把持部件34拔出后,通过将其前端插入部41a压入底座部件31与按 压盖32之间使其切入(组装带插入片的接头)。

另外,光纤连接用单元10也可以在从接头30取下插入片的状态下 现场供给,并在现场,使插入片切入接头30的元件31、32间来组装带 插入片的接头。

如图9等所示,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具有向插入片支承板部 43的里面侧突出的按压用突起43d。按压用突起43d与插入片41的突 出设置位置对应,经由插入片支承板部43形成在与插入片41相反的一 侧。

该接头用工具40通过由拔出操作驱动部42按压按压用突起43d, 而容易地进行将插入片41压入接头30的元件31、32间使之切入的作 业。

如图8、图9所示,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前端侧 (与工具基部47侧即基端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相对于单元底座 20的位置偏移防止突起42a。位置偏移防止突起42a分别突出设置在从 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前端部沿宽度方向伸出的前端侧伸出部43e的插 入片突出侧,设置在工具宽度方向相互分离的两处。

如图1~图3所示,接头用工具40通过使一对位置偏移防止突起 42a与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面抵接而安装在单元底座20。 一对位置偏移防止突起42a有效地助于接头用工具40相对于单元底座 20向其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防止。

另外,接头用工具40通过将突出设置在工具基部47的插入片突出 侧的隔离物用突起48插入到在沿单元底座20的底座板部22的接头保 持器部21两侧延伸的部分形成、开口的窗孔22b(以下,隔离物用窗 孔),而安装在单元底座20。

沿底座板部22的接头保持器部21两侧延伸的部分构成单元底座20 的剖面コ字形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底板部24a。固定部件引导部24 成为在上述底板部24a的宽度方向两侧竖立设置有引导侧板部24b的构 成。底板部24a以及引导侧板部24b作为构成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壁 部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底板部24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引导侧板部24b沿 着细长板状的底板部24a的长边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上述隔离物用窗 孔22b形成在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底板部24a的接头保持器部21侧的 端部。

安装在单元底座20的接头用工具40的隔离物用突起48经由上述 隔离物用窗孔22b向底座板部22上面上,即固定部件引导部24内侧突 出。另外,隔离物用突起48以可插拔的方式插入到隔离物用窗孔22b。 隔离物用突起48成为沿隔离物用窗孔22b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插入到 隔离物用窗孔22b的可动片。接头用工具40在从单元主体10A取下时, 将隔离物用突起48从单元底座20的隔离物用窗孔22b拔出。由此,隔 离物用突起48从使用时位置向可避免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抵接的 位置(不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抵接的位置)移动(退避)。

单元底座20能够在固定部件引导部24内侧未突出有隔离物用突起 48的状态下,使插入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相对于接头保持器部21内的接头30前进(接近)到其锚固用固定部件 120前端与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端板部21b(具体而言保持器端板 部21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侧的面21j(以下,也称为固定部件抵接面)) 抵接的位置。对单元主体10A而言,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与接头保 持器部21的保持器端板部21b抵接的位置成为该单元主体10A相对于 接头30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极限位置。

隔离物用突起48向固定部件引导部24内侧突出的部分被配置在从 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端板部21b向与接头30相反的一侧稍分离的 位置。以下,将此时的隔离物用突起48的位置称为使用时位置。能够 使插入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锚固用固定 部件120前端与向固定部件引导部24内侧突出的隔离物用突起48(处 于使用时位置的隔离物用突起)抵接。向固定部件引导部24内侧突出 的隔离物用突起48使插入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 端1a的前进停止在比前进极限位置更远离接头30的位置。

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以包围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周的方式设置,并 固定于该终端而一体化。

图18、图19表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具体例子。

此处,作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使用将光纤线缆1从其两侧把持 终端而固定安装于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皮把持部件。

以下,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指外皮把持部件的情况下,将锚固用 固定部件120也称为外皮把持部件。该外皮把持部件把持光纤线缆终端 的外皮而固定于光纤线缆终端,由此隔着光纤线缆的外皮固定光纤线缆 的光纤。

如图18、图19所示,该外皮把持部件120在细长板状的前板部128 的后侧具有把持固定光纤线缆1的线缆固定部129。

线缆固定部129具有:剖面コ字形的把持底座121,其形成有将光 纤线缆1嵌入的线缆嵌合槽122;和按压盖123,其枢接在上述把持底 座121的线缆嵌合槽122的槽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部125的一方。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使在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相互对置 的面突出设置多个的把持用突起125c陷入嵌入到线缆嵌合槽122的光 纤线缆1的外皮3,从而能够在一对侧壁部125之间把持固定光纤线缆 1。把持底座121是在突出设置于底壁部124的单面侧的一对侧壁部125 之间确保上述线缆嵌合槽122的剖面コ字形的部件。线缆嵌合槽122的 槽宽度方向指隔着该线缆嵌合槽122的两侧的侧壁部125的间隔方向。 此外,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把持用突起125c形成在沿线缆 嵌合槽122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剖面三角形状的凸条。

而且,对于该外皮把持部件120而言,在上述按压盖123与另一方 的侧壁部125分离的开放状态下将把持底座121外嵌到光纤线缆1终端 进行固定后,将按压盖123转动到关闭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 的与底壁部12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间的线缆嵌合槽122的开口部的关闭 位置,并使该按压盖123与另一方的侧壁部125卡止,从而被安装于光 纤线缆1终端。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上述按压盖 123经由作为铰接部发挥作用的薄壁部126与一对侧壁部125的一方(以 下,也称为第1侧壁部。图中标注符号125a)的突端连接。该按压盖 123通过上述薄壁部126,能够绕沿着上述线缆嵌合槽122的延伸方向 的轴线旋转地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枢接。此外,关于把 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另一方,以下,也称为第2侧壁部125b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按压盖123形成为L字板状。该按 压盖123具有经由上述薄壁部126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 枢接的顶板部123a、和从该顶板部123a的与上述薄壁部126相反的一 侧的端部垂直于该顶板部123a地形成的卡止板部123b。该按压盖123 在配置在将上述顶板部123a与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突端 抵接来关闭线缆嵌合槽122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时,能够使上述卡止板 部123b与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的与线缆嵌合槽122相反的 一侧的外面重叠。而且,按压盖123通过使突出设置在把持底座121的 第2侧壁部125b外表面的卡止用爪125d进入形成在上述卡止板部123b 的卡止用窗孔123c而被卡止在把持底座121,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对把 持底座121的关闭状态。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锚固用固定部件)的前板部128的下表面与 线缆固定部129的把持底座部121的底壁部124的下表面(与线缆嵌合 槽122相反的一侧的面)成为同一面。

线缆固定部129的一对侧壁部125比前板部128的上表面128a更 靠上方突出。在前板部128的上表面128a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有光 纤槽128b,该光纤槽128b用于以从光纤线缆1终端笔直地延伸的方式 支承从嵌入到线缆嵌合槽122而固定在线缆固定部129的光纤线缆1的 终端突出的光纤2。

此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并不限于图示例子的构成。作为外皮把 持部件,例如,也能够采用将按压盖变更成省略上述卡止板部123b, 变更为在上述顶板部123a设置与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的突 端卡合的卡合部的构造的按压盖的构成等。另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 也能够采用仅由把持底座构成的结构。另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并不 限于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也能够采用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构成。

作为锚固用固定部件,并不限于外皮把持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在光 纤线缆1终端外周利用粘合剂的粘合固定、利用热熔敷等进行固定的部 件等。

<光纤连接方法>

接下来,对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来连 接光纤线缆11、12彼此的作业(光纤连接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此处说明的光纤连接方法首先进行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后,再进 行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该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将相互连接的光 纤线缆11、12的一方的光纤2插入接头30,再将组装到该光纤线缆终 端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固定于单元主体10A,该第2光纤插入 锚固工序中将另一方的光纤线缆的光纤插入接头,在将组装到该光纤线 缆终端组装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固定于单元主体10A。

在该光纤连接方法中,利用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将光纤线缆11(以 下,也称为第1光纤线缆11)的光纤11a的前端部插入、固定于接头 30。图2、图3表示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完成的状态。在第2光纤插 入锚固工序中,将另一个光纤线缆12(以下,也称为第2光纤线缆)的 光纤12a的前端部插入接头30,作为与第1光纤线缆11的光纤11a(以 下,也称为第1光纤)抵靠状态而固定于接头30。

光纤线缆11、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通过在光纤线缆11、 12终端固定锚固用固定部件120而组装。组装了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 1a的光纤线缆11、12使露出其终端的光纤2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 端突出。换句话说,从光纤2的光纤线缆11、12终端露出的露出长度 确保为能够使光纤2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突出的长度。

此处,光纤2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突出的突出长度成为插入 到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单元底座20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 件的线缆终端1a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与使用时位置的隔离物用 突起48抵接时,光纤2前端被配置于接头30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长度。 在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与使用时位置 的隔离物用突起48抵接时,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突出的上述光 纤2插入上述接头30规定长度,光纤2前端被配置于接头30的长边方 向中央部。

以下,将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与使用时位置的隔离物用突起48 抵接时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位置也称为光纤插入完成位置。

另外,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在除去光纤2的上述突出长度部 分的前端部的被覆层来引出裸光纤2a的状态下,插入到固定部件引导 部24。

带工具的接头30A中的底座部件31与各盖部件321、322、323之 间的开放量能够根据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的板状的前端插入部 41a的厚度尺寸设定。

例如,如图17所示,底座部件31与侧盖(在图示例子中,为第2 侧盖323)之间的基于插入片41的插入的开放量成为光纤2不从被覆部 插入槽31d与侧盖323的对置面323a之间的区域(光纤收纳区域。参 照图16的符号FS)脱落,而保持插入到光纤收纳区域内的状态的范围。

光纤收纳区域FS(参照图16)是被覆部插入槽、和垂直于形成有 该被覆部插入槽的元件(在图示例子中,为底座部件31)的对置面的方 向上的、与上述被覆部插入槽对置的元件的同上述被覆部插入槽对置的 部分之间的区域。

此外,在图16中,省略在插入光纤2的被覆部的被覆部插入槽的 槽底附近所确保的间隙(参照图17)的图示。

中央盖322与底座部件31之间的基于插入片41的插入的开放量成 为光纤2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不从调心槽31b与中央盖322的对置面 322a之间的区域(裸光纤收纳区域FS2)脱落的范围。

裸光纤收纳区域FS2(参照图16)是调心槽31b、和与形成有该调 心槽31b的元件(在图示例子中,为底座部件31)的对置面31a垂直 的方向上的、中央盖322的对置面322a的与上述调心槽31b对置的部 分之间的区域。

光纤2通过将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插入固定部件引导部24, 能够经由形成在单元底座2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端板部21b的光纤导 入孔21h插入到接头30的光纤收纳区域FS。

光纤2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根据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 接头30的前进,能够从光纤导入孔21h经由接头30的光纤收纳区域 FS(参照图16)向裸光纤收纳区域插入。

为了顺利地进行光纤2向光纤收纳区域FS的插入,而在接头30的 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中开口有从其长边方向两端面凹下为越来越细的 锥状的锥状凹处34a。如图16所示,锥状凹处34a的内端与上述光纤收 纳区域FS连通。

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2的上述突出长度确保为其合计与各光纤线 缆11、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处于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时的锚固 用固定部件120间的离隔距离同等,或者与上述分离距离相比稍长的长 度(例如,0.01~0.1mm)。在该光纤连接方法中,在光纤2彼此抵接时, 不进行光纤2的弯曲形成的确认。因此,在该光纤连接方法中,无需对 光纤2的上述突出长度确保考虑了抵接确认用的可目视的大小的弯曲形 成的长度。

(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

在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首先,将第1光纤线缆11的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插入到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两侧的线缆锚固部23 的一方(以下,也称为第1线缆锚固部23A)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使 其与第1接头用工具40A的隔离物用突起48(第1隔离物。图7中标 注符号48a)抵接。此时,隔离物用突起48a被夹在接头保持器部21 的保持器端板部21b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第1锚固用固定部件)之 间。

此处,如图1所示,第1线缆锚固部23A是指与光纤连接用单元 10的2个接头用工具40A、40B中的第1接头用工具40A接近的一侧 的线缆锚固部23。

此外,以下,将与第2接头用工具40B接近的一侧的线缆锚固部 23也称为第2线缆锚固部23B。该第2线缆锚固部23B的构成与第1 线缆锚固部23A相同。

接下来,作用使第1接头用工具40的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近 的按压力P(参照图10),将第1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 拔出,从单元主体10A取下接头用工具40。接着,使杆部件25与锚固 用固定部件120卡合,来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接头30 的后退(锚固)。

如已叙述的那样,第1接头用工具40A的插入片41被插入到与接 头30的第1侧盖321对应的一处、以及中央盖322中的第1侧盖321 侧的一处共计两处的插入片插入孔35。换句话说,第1接头用工具40A 的插入片41被插入到接头30的第1侧盖321与底座部件31之间、以 及从沿着底座部件31的细长板状的中央盖322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开始 第1侧盖321侧的部分与底座部件31之间。

若从接头30拔出第1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则第1光纤11a 因接头30的夹紧弹簧33的弹性,而被把持固定在接头30的第1侧盖 321与底座部件31之间、以及中央盖322与底座部件31之间。

如图8、图9所示,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被悬臂支 承在工具基部47。因此,接头用工具40在通过使一对弹性操作片44 相互接近的操作将插入片41从接头30拔出时,插入片支承板部43因 工具基部47侧的基端部的弹性变形而以该基端部中心相对于工具基部 47转动。接头用工具40通过使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近的操作,从 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长边方向的多个位置突出设置的插入片41中 的、距工具基部47的分离距离较大的距离开始按顺序,实现从接头30 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拔出。

如图8、图9所示,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成为与工 具基部47一体化的基端部同该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其它部分相比壁薄 的薄壁部43c。因此,接头用工具40通过使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 近的操作,插入片支承板部43将其基端部作为铰接部而相对于工具基 部47转动。

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在其长边方向上相 互分离的2个位置突出设置有插入片41。该接头用工具40通过使一对 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近的操作,在完成插入片支承板部43前端侧的第 1插入片411从接头30的拔出后,再完成位于比该第1插入片411更靠 工具基部47侧的第2插入片412从接头30的拔出。

如图8所示,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支 承板侧倾斜面45在插入片支承板部43中形成在经由第1插入片411的 工具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以及经由第2插入片412的工具宽度方向两 侧的端部共计4处。以下,将经由第1插入片411的工具宽度方向两侧 的支承板侧倾斜面45也称为支承板侧第1倾斜面45a,以下,将经由第 2插入片412的工具宽度方向两侧的支承板侧倾斜面45,也称为支承板 侧第2倾斜面45b。

弹性操作片44的突起部44a、44b与插入片支承板部43的长边方 向的两处支承板侧倾斜面45对应地突出设置在弹性操作片44的长边方 向的相互分离的两处。在将弹性操作片44朝向插入片支承板部43移动 时,以下,将与支承板侧第1倾斜面45a抵接的突起部44a也称为第1 突起部,以下,将与支承板侧第2倾斜面45b抵接的突起部44b也称为 第2突起部。另外,如图9、图10所示,以下,将形成在第1突起部 44a的操作片侧倾斜面46也称为操作片侧第1倾斜面46a,以下,将形 成在第2突起部44b的操作片侧倾斜面46也称为操作片侧第2倾斜面 46b。

如图10所示,在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中,使支承板侧第1倾 斜面45a相对于插入片突出面43a的倾斜角度θ45a比支承板侧第2倾 斜面45b相对于插入片突出面43a的倾斜角度θ45b小。另一方面,使 操作片侧第1倾斜面46a相对于插入片突出面43a(以及其假想延长) 的倾斜角度θ46a比操作片侧第2倾斜面46b相对于插入片突出面43a (以及其假想延长)的倾斜角度θ46b大。另外,在图示例子的接头用 工具40中,使支承板侧第1倾斜面45a的倾斜角度θ45a与支承板侧第 2倾斜面45b的倾斜角度θ45b之差比操作片侧第1倾斜面46a的插入 片突出面43a的倾斜角度θ46a与操作片侧第2倾斜面46b的倾斜角度 θ46b之差大。

在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中,使从支承板侧第1倾斜面45a的 拔出用操作驱动部42里面侧的边缘部至操作片侧第1倾斜面46a为止 的工具宽度方向的分离距离比从支承板侧第2倾斜面45b的插入片突出 侧的边缘部至操作片侧第2倾斜面46b为止的工具宽度方向的分离距离 小。因此,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通过使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 近的操作而将插入片41从接头30拔出时,与第2插入片412从接头30 的拔出相比先行实现第1插入片411从接头30的拔出。

与第2插入片412从接头30的拔出相比先行实现第1插入片411 从接头30的拔出的构成在第1、第2接头用工具40A、40B中共用。

另外,接头用工具40的隔离物用突起48从隔离物用窗孔22b的拔 出(从使用时位置的退避)通过将接头用工具40从单元主体10A取下 而实现。在接头用工具40的全部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完成之后 实现隔离物用突起48从隔离物用窗孔22b的拔出。

如图3、图7所示,在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底板部24a形成有 在上述隔离物用窗孔22b内突出、将上述隔离物用窗孔22b内的上述隔 离物用突起48向接头30侧弹性施力的弹性按压片22d(按压部)。上 述弹性按压片22d是在底板部24a中,以从经由隔离物用窗孔22b位于 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分别向隔离物用窗孔22b内伸出的方式突出的舌 片状的突片。根据底板部24a的经由隔离物用窗孔22b位于宽度方向两 侧的部分在分别突出的上述弹性按压片22d的突端间确保间隙。

隔离物用突起48从上述隔离物用窗孔22b中的上述弹性按压片22d 被插入(压入)接头保持器部21侧的区域(以下,为隔离物插入区域 22c)。而且,该隔离物用突起48被上述弹性按压片22d向单元底座20 的底座板部22中上述隔离物用窗孔22b的位于接头保持器21侧的部分 (内壁。以下,称为突起承接部22e)弹性施力,而被向上述突起承接 部22e推压。由此,在隔离物用窗孔22b内无松动、高精度定位隔离物 用突起48。

利用弹性按压片22d对隔离物用突起48进行弹性施力而向单元底 座20的底座板部22的突起承接部22e推压,从而高精度地定位隔离物 用突起48的构成有效地有助于插入固定部件引导部24与隔离物用突起 48抵接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定位精度的稳定确保。该构成有利于高 精度且稳定地进行插入到接头30的元件31、32间(具体而言裸光纤收 容区域FS2)的第1光纤11a前端的、接头30长边方向的定位。

如图2、图3、图11、图12所示,杆部件25具有平板状的顶板部 25a、与该顶板部25a的两侧垂直地竖立设置并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杆 侧板部25b、和卡合片部25c。

一对杆侧板部25b是细长板状,长边方向一端侧具有从顶板部25a 延伸的延伸突出部。杆部件25通过将一对杆侧板部25b的上述延伸部 突出设置在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旋转轴26,被支承为能够绕 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的轴线旋转。该杆部件25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 单元底座20以上述旋转轴26为中心转动。

该杆部件25被配置于在将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插入固定部件引导 部24时,避免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接触的待机位置。

该杆部件25通过相对于单元底座20的转动从上述待机位置起,将 设置在一对杆侧板部25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的卡合片部25c配置于收 容在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侧使其与锚固 用固定部件120卡合,从而能够限制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退。 将此时的杆部件25的位置称为后退限制位置。杆部件25处于后退限制 位置时,将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夹在与接头保持器部21的端板部21b 之间而固定于单元底座20。

图示例子的杆部件25处于后退限制位置时,在由顶板部25a、一对 杆侧板部25b、和卡合片部25c围起的内侧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一起 收容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一对引导侧板部24b。另外,杆部件25将在 一对杆侧板部25b的间隔方向即杆宽度方向两侧相互分离的设置的卡 合片部25c配置于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向后侧延伸的光纤线缆1的两 侧。杆部件25以将杆宽度方向与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对齐的方式设 置在单元底座20。

杆部件25的待机位置是指在以杆部件25的旋转轴26为中心的转 动范围中,与后退限制位置分离、且不会妨碍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向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插入(不与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锚固用 固定部件120接触)的位置。

在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将第1接头用工具40A从单元底座20 取下,从隔离物用窗孔22b拔出第1接头用工具40A的隔离物用突起 48a后,使第1光纤线缆11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从光纤插入完 成位置向前进极限位置移动,并且使用锚固部(锚固单元。此处为杆部 件25)从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极限位置限制后退。

使用杆部件25从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极限位置限制后 退是通过使杆部件25从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置移动能够实现的。

此外,从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40的隔离物用突起48的锚固用固 定部件120与保持器端板部21b之间的退避是在接头用工具40的全部 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完成后完成。其中,作为接头用工具40,也 可以是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与保持器端板部21b之间的隔离物用突起 48的退避与接头用工具40的全部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完成同时 完成的构成。

从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光纤插入完成位置向前进极限位置 的移动(前进)是在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与保持器端板部21b之间的 隔离物用突起48的退避完成后,且是在接头用工具40的全部插入片41 从接头30的拔出完成之后。

如图12、图13所示,一对杆侧板部25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与顶 板部25a一体化。杆部件25的卡合片部25c突出设置在一对杆侧板部 25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相互对置的内面侧,形成为沿与顶板部25a 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突壁状。在该卡合片部25c的与顶板部25a相反的一 侧的端部以随着与顶板部25a分离而与杆侧板部25b的长边方向一端部 的距离增大的方式形成有相对于上述顶板部25a倾斜的倾斜面25d。

在使杆部件25从上述待机位置转动而成为上述后退限制位置时, 上述倾斜面25d与处于光纤插入完成位置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端 面上端(在图13中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左侧的后端面的上端)抵接。 锚固用固定部件12在处于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时,其后端部从固定部件 引导部24的两侧的引导侧板部24b向与接头30相反的一侧突出。

上述倾斜面25d作为伴随着杆部件25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后退 限制位置的转动,将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朝向上述接头30按压来 使其前进的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发挥作用。由此,能够使锚固用固定部 件120与保持器端板部21b抵接而固定于前进极限位置,并且,在固定 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线缆固定部129的光纤线缆11终端与接头30 之间在光纤2形成、确保弯曲2c。

弯曲2c的形成能够防止因第1接头用工具40A的取下,在固定在 接头30的第1光纤11a例如因第1光纤线缆11的环绕、温度周期的影 响等作用过度的拉伸力。因此,弯曲2c的形成有利于因过度拉伸力的 作用所引起的第1光纤11a的断线、相对于接头30的固定位置的偏移 等的避免。

如图6B、图13所示,对隔离物用窗孔22b的隔离物插入区域22c 而言,其一部(在图示例子中,为隔离物插入区域22c的大部分)形成 在保持器端板部21b从其固定部件引导部24侧的面21j(固定部件抵接 面21j)凹下形成的凹部21i的延长位置上。保持器端板部21b的上述 凹部21i形成为在保持器端板部21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侧沿上下方 向延伸的槽状。另外,图示例子的凹部21i以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保持器 端板部21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侧、且也贯通底座板部24的方式形成。 位于隔离物用窗孔22b的隔离物插入区域22c的上述凹部21i的延长位 置的部分通过上述凹部21i贯通底座板部22的部分而形成。隔离物用 窗孔22b的隔离物插入区域22c以从固定部件引导部24切入接头保持 器部21的保持器下板部21a的方式形成。

插入到隔离物插入区域22c的隔离物用突起48(隔离物)的与弹 性按压片22d相反的一侧被插入保持器端板部21b的凹部21i,因弹性 按压片22d的弹性作用力而与保持器端板部21b、以及突起承接部22e 抵接。

图示例子的凹部21i,具体而言,是在保持器端板部21b的固定部 件引导部24侧沿与底座板部22垂直的上下方向延伸形成,也贯通设置 在底座板部22的角槽。上述突起承接部22e形成贯通上述凹部21i的底 座板部22的部分的槽底面。图示例子的隔离物用突起48具体而言,如 图7所示,是将沿着角槽即凹部21i的槽底面21k以及其两侧的内侧面 配置的3面、和抵接于与保持器端板部21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侧的 面21j稍分离而设置的弹性按压片22d的1面作为4侧面的剖面矩形的 插入片。

插入到隔离物插入区域22c并因弹性按压片22d的弹性作用力被向 接头30侧弹性施力的隔离物用突起48被向凹部21i的槽底面22k推压, 由此被高精度地定位。

上述弹性按压片22d以从保持器端板部21b向与接头30相反的 一侧经由间隙分离的方式设置。插入到隔离物插入区域22c的隔离物用 突起48(隔离物)具有在单元底座20长边方向上从保持器端板部21b 向固定部件引导部24侧突出的尺寸。与该隔离物用突起48抵接的锚固 用固定部件120的位置(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是与接头30的分离距离 比前进极限位置大上与从隔离物用突起48的保持器端板部21b向固定 部件引导部24侧的突出尺寸相当的距离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1、第2线缆锚固部23A、23B的杆部件25具有 与上述接头用工具抵接来将该杆部件保持在上述待机位置的转动限制 用抵接部25e(转动限制用抵接突起部)。

如图1、图2所示,杆部件25的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是从安装在 杆侧板部25b的旋转轴26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向与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相 反的方向突出的突片。另外,该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从在杆侧板部25b 中与同顶板部25a一体化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下,突端部)突出。

安装在单元主体10A的接头用工具40的拔出用操作驱动部42被 配置于接头保持器部21下表面侧。杆部件25能够从固定部件引导部24 侧使上述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与设置在单元主体10A长边方向的两处 的接头用工具40中的、在设置有该杆部件25的线缆锚固部23的隔离 物用窗孔22b插入有隔离物用突起48的接头用工具40的拔出用操作驱 动部42(具体而言工具基部47)抵接。杆部件25通过使上述转动限制 用抵接部25e与接头用工具40的拔出用操作驱动部42(具体而言工具 基部47)抵接而被支承于待机位置,并限制从该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 置的转动、倾倒。

图1所例示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成为第1、第2线缆锚固部23A、 23B的杆部件25分别使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与接头用工具40的拔出 用操作驱动部42(具体而言工具基部47)抵接而被支承在待机位置的 构成。

使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与接头用工具40的拔出用操作驱动部 42(具体而言工具基部47)抵接而被支承在待机位置的杆部件25只要 使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与接头用工具40的拔出用操作驱动部42不解 除抵接,就稳定地保持被支承在待机位置的状态。

杆部件25通过从单元主体10A取下使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抵接 的接头用工具40,能够解除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与接头用工具40的 抵接。由此,杆部件25能够从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置转动。,只要不 从单元主体10A取下使该杆部件25的转动限制用抵接部25e抵接的接 头用工具40,杆部件25就不解除被支承在待机位置的状态,无法向后 退限制位置侧配置。

如图2等所示,从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置转动的杆部件25通过 使突出设置在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两侧的引导侧板部24b的卡止爪24d 进入分别形成在两侧的杆侧板部25b的中央部的卡止用窗孔25f而能够 卡合。由此,杆部件25能够稳定地保持被配置在后退限制位置的状态。

此外,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卡止爪24d突出设置在与一对引导侧 板部24b的相互对置的内面侧相反的外表面侧。

(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

在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首先,将组装到第2光纤线缆12的 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插入第2线缆锚固部23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 24,从光纤线缆12终端突出的第2光纤12a经由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 持器端板部21b的光纤导入孔21h插入接头30的光纤收容区域FS。另 外,由此,将在第2光纤12a预先引出的裸光纤2a经由接头30的光纤 收容区域FS插入裸光纤收容区域FS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具体而言是 保持器端板部21b)兼任在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之间夹入第1隔离物 的隔离物承接部的构成,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 元,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采用分开设置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和隔离 物承接部的构成。

插入到第2线缆锚固部23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 的线缆终端1a以缩短与接头30的距离的方式前进,从而使锚固用固定 部件120(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前端与第2接头用工具40B的隔离物 用突起48(第2隔离物。图7中,标注符号48b)抵接。若锚固用固定 部件120前端与隔离物用突起48b抵接,则在裸光纤收容区域FS2内, 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向前侧延伸的第2光纤12a前端与在接头30 固定完毕的第1光纤11a前端抵靠(对接)。具体而言,第1、第2光纤 11a、12a的前端彼此的抵靠,是第2光纤12a前端部引出的裸光纤2a 前端与第1光纤11a前端部引出的裸光纤2a前端的对接。此时,第1 光纤11在接头30固定完毕,所以在将第2光纤12与第1光纤11抵靠 (对接)时,第1光纤11不产生相对于接头30向其长边方向的位置偏 移。

此处,对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2的上述突出长度的合计与各光 纤线缆11、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处于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时的 锚固用固定部件120间的分离距离(以下,称为插入完成时固定部件间 距离)相比长0.05mm以上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第2光纤插 入锚固工序中,当固定在第2光纤线缆12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第2 锚固用固定部件)到达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时,在该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 120与接头30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之间的第2光纤12a能够形成可 目视的大小的弯曲。该情况下,通过目视确认在第2光纤12a形成了弯 曲,能够进行抵靠确认。

但是,在该光纤连接方法中,即使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2的上 述突出长度的合计与插入完成时固定部件间距离之差小于0.05mm,也 能够可靠地在第2光纤12a形成弯曲。

在该光纤连接方法中,通过在第2光纤12a形成弯曲,能够利用其 弹力(第2光纤12a想要返回到直线状的恢复力)可靠地将第2光纤12a 与第1光纤11a抵靠。这一点,在该光纤连接方法中,也能够在光纤2 彼此抵靠时,省略光纤2的弯曲形成的确认。

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也能够采用使第2光纤12a的突出长度成为 在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到达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时,不满足在第2光纤12a 实现抵靠确认用的可目视的大小的弯曲形成(形成目视确认较难的微小 尺寸的弯曲)的长度的构成。

接下来,作用使其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接近的按压力P(参照 图10)来从接头30拔出插入片41,从而从单元主体10A取下第2接头 用工具40B。接着,使杆部件25从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置转动,使 杆部件25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卡合,来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 1a相对于接头30的后退(锚固)。

此时,锚固用固定部件120被杆部件25按压而前进,光纤线缆12 终端与接头30之间的第2光纤12a形成的弯曲变大。优选形成的弯曲 的大小与形成在光纤线缆11的第1光纤11a的弯曲等同。优选该弯曲 成为不影响第2光纤12a的光特性的程度的大小。

由此,第2光纤线缆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被锚固在单元 主体10A,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完成。

若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完成,则在单元主体10A锚固光纤线缆 11、12,这些光纤线缆11、12的终端引出的光纤彼此在单元主体10A 的接头30对接连接而成的构成的光纤连接部被组装。

该光纤连接方法可称为组装光纤连接部的光纤连接部组装方法。

保持第2光纤12a与第1光纤11a抵靠的状态不变地进行第2接 头用工具40B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由此,若第2接头用工具 40B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完成,则第2光纤12a保持与第1光 纤11a的抵靠状态不变,并因接头30的夹紧弹簧33的弹性,而被把持 固定在接头30的中盖部件322与底座部件31之间、以及第2侧盖323 与底座部件31之间。其结果,稳定地保持第1光纤11a与第2光纤12a 的对接连接状态。

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方法通过使光纤线缆11、12 的光纤2的上述突出长度的合计比插入完成时固定部件间距离长,并在 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使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前端与第2接头用工具 40B的隔离物用突起48(48b)抵接,从而能够可靠地在第2光纤12a 形成弯曲。根据该光纤连接方法,即使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2的上 述突出长度的合计与插入完成时固定部件间距离之差小,通过在第2光 纤插入锚固工序中使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前端与第2接头用工具40B的 隔离物用突起48(48b)抵接,能够可靠地在第2光纤12a形成弯曲。 因此,该光纤连接方法也能够省略基于目视的抵接确认。其结果,该光 纤连接方法即使是在暗处、狭隘的空间中的作业,也能够可靠地进行光 纤彼此的对接连接作业。

该光纤连接方法不进行用于光纤彼此的抵靠确认的光纤的弯曲形 成也能够将光纤彼此对接连接。

以上,基于最佳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 述的最佳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 持器端板部21b为了通过与使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抵接,来限制锚 固用固定部件120的进一步的前进(与接头的分离距离的缩短),而作 为突出设置在单元底座20的底座板部22上的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发 挥作用。但是,作为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为了通过与锚固用固定部 件120前端抵接,来使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前进停止在与接头的分离 的位置(前进极限位置),只要是突出设置在单元底座20的突起部即可, 并不限定为保持器端板部21b。作为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也可以例 如是突出设置在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内面的突起部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具体而言,是保 持器端板部21b)兼任在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之间夹入第1隔离物的 隔离物承接部的构成,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 作为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采用分开设置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和隔离 物承接部的构成。

作为光纤连接用单元的接头保持器部,只要能够将接头保持在细 长形状的单元底座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即可,其具体的构成并未特别限 定。作为接头保持器部,也能够采用不具有保持器端板部的构成。作为 接头保持器部,也能够采用例如,利用单元底座的底座板部的长边方向 中央部、竖立设置在其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部将接头从3方包围来进行 保持的构成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的接头用工具40的 隔离物用突起48作为隔离物发挥作用,该隔离物与固定在光纤线缆终 端的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而将该锚固用固定部件定位在同与设置在单 元底座20的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抵接的前进极限位置相比与接头的 分离距离较大的位置(光纤插入完成位置)。

但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的隔离物, 并不限定于接头用工具40的隔离物用突起48,也能够采用与接头用工 具40分开的部件。该情况下,作为接头用工具,能够采用不具有隔离 物用突起48的接头用工具。

隔离物能够以在使锚固用固定部件抵接的规定的使用时位置限制 接近接头的方向的移动地配置、且能够从使用时位置向与锚固用固定部 件不抵接的位置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单元底座即可,其具体的形状、针对 单元底座的安装构造等并未特别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方法(光纤连接部组装方法)中,第 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具有使固定在第2光纤线缆12终端的锚固用固定 部件120朝向接头30前进到与隔离物(隔离物用突起48)抵接的位置, 将第2光纤12a插入接头30的工序(光纤插入工序)。但是,本发明所 涉及的光纤连接方法也能够采用在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的光纤插入工 序中不使用隔离物,而通过将在第2光纤线缆12终端引出的光纤12a (第2光纤)与在接头30把持固定完毕的第1光纤11a前端抵靠,来 实现第2光纤12a相对第1光纤11a的定位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光纤线缆终端安装外皮把持部件作 为锚固用固定部件,使用光纤连接用单元来将光纤线缆的光纤彼此连接 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光纤线缆的光纤彼此的连接。本发明也能 够应用于在光纤芯线、光纤素线这样的带被覆层的光纤直接固定锚固用 固定部件(例如,所谓的光纤保持器等),来将带被覆层的光纤彼此连 接。

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包括接头用工具,但作 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也可以是不具备接头用 工具的构成。例如在已叙述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中,单元部 10A本身也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连接用单元发挥作用,也能够将 该单元主体本身作为光纤连接用单元使用。在将单元主体本身作为光纤 连接用单元使用的情况下,已叙述的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能够当 做作为光纤连接用单元发挥作用的单元主体安装接头用工具的装置(带 工具的光纤连接用单元)掌握。

作为接头用工具,并不限定于具备拔出用操作驱动部。

作为接头用工具,也能够采用例如具有手柄部的构成,该手柄部用 于在从切入到接头的元件间的插入片的前端部(前端插入部)至基端侧, 作业者用手指进行把持对接头的元件向与夹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相 反的拔出方向进行拉伸操作。另外,作为该构成的接头用工具,除了在 手柄部突出设置有多个插入片的构成之外,也能够采用仅在手柄部突出 设置一个插入片的构成。

另外,插入片只要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克服夹紧弹簧33的 弹性而撑开能够插入光纤2的程度、且能够从元件31、32间拔出即可, 并不限定为板状的。作为插入片,也能够采用例如柔软的片状的插入片, 棒状的插入片等。

光纤连接单元的锚固部(锚固单元)限制从设置在单元底座的长 边方向两侧的固定部件引导部的锚固用固定部件的接头的后退,只要是 锚固在单元底座的部件即可,并不限定于杆部件,能够采用各种构成的 部件。

另外,作为锚固部,并不限定于安装在单元底座的构成,也可以是 与对单元底座后加安装的单元底座分开的部件。

作为锚固部,也能够采用不具有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在已叙述 的实施方式的杆部件25时,为图13的固定部件前进用倾斜面25d)的 构成。作为不具有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的锚固部,例如也能够采用突出 设置在固定部件引导部,通过与锚固用固定部件卡合而将该锚固用固定 部件固定于与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抵接的前进极限位置,并限制相对 于接头的后退的弹性啮合爪等。

作为锚固部,采用不具有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的构成的情况下, 在光纤连接方法(光纤连接部组装方法)中,例如将与隔离物抵接而配 置在插入设定位置的锚固用固定部件向使隔离物不与锚固用固定部件 抵接的位置移动后,作业者通过用手指按压等使其前进而配置于与前进 限制用止动突起部抵接的前进极限位置,通过锚固部锚固于前进极限位 置。

作为光纤连接单元,也能够采用与单元底座的前进限制用止动突 起部分开具备在从隔离物的使用时位置的退避后限制前进的锚固用固 定部件的前进的前进限制部的构成。

图21例示突出设置通过使在从隔离物的使用时位置的退避后前进 的锚固用固定部件与杆部件25的顶板部25a抵接而限制其前进的突起 25g(前进限制用突起部),作为前进限制部的构成。在该图21的构成 中,在从隔离物的使用时位置的退避后,以在从待机位置转动到后退限 制位置转动的杆部件25的卡合片部25c与上述突起25g之间夹入锚固 用固定部件120的方式进行保持、固定。在杆部件25处于待机位置时, 如果隔离物处于不与一边被固定部件引导部引导一边移动的锚固用固 定部件120抵接的位置,则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可与前进限制用止动突 起部抵接,与该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抵接的位置是前进极限位置。

此外,在图21中例示出使用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端板部21b 作为前进限制用止动突起部的构成,但该图示例子的供保持器端板部 21b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抵接的固定部件抵接面21j与保持、固 定在被杆部件25的卡合片部25c与上述突起25g之间的锚固用固定部 件120的前端相比,处于向接头30侧偏移的位置。保持、固定在杆部 件25的卡合片部25c与上述突起25g之间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不与 保持器端板部21b抵接。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9A~图39F,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概 要进行说明,之后,参照图20以及图22~图38来说明更详细的实施方 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用的构成要素标注同 一符号进行说明。

<光纤连接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的连接方法是使用机械接头30将从第1光纤线 缆11终端引出而露出(突出)的光纤11a、和从第2光纤线缆12终端 引出而露出(突出)的光纤12a对接连接,从而将光纤线缆11、12彼 此相互连接的方法。

光纤11a、12a是利用被覆层2b覆盖裸光纤2a的外周面(侧面) 的构成的带被覆层的光纤,例如是光纤芯线、光纤素线等。120是固定 在光纤线缆11、12的终端的锚固用固定部件。

机械接头30(以下,也简称为接头)能够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 32间夹入光纤。接头30是将元件(底座部件31以及按压盖32)一并 保持在夹紧弹簧33的内侧的构造,能够利用夹紧弹簧33的弹性在元件 31、32间夹住光纤。

在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图39A~F的右端侧),元件31、 32间通过第3接头用工具1041的插入部件(图示略)而克服了夹紧弹 簧33的弹性,被撑开能够插入光纤11a、12a的程度。

在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图39A~F的左端侧),元件31、 32间通过第4接头用工具1042的插入部件(图示略)而被撑开能够插 入光纤11a、12a的程度。

如图39A所示,将第1光纤11a从接头30的一端侧(图39A~F 的右端侧)插入元件31、32间。优选第1光纤11a前进到前端部到达 与接头30的长边方向中央位置相比稍靠另一端侧(图39A~F的左端 侧)。

如图39B所示,将第2光纤12a从接头30的另一端侧(图39A~F 的左端侧)插入元件31、32间来与第1光纤11a对接,因抵靠而在第2 光纤12a形成弯曲部5L。

此时的第2光纤12a的移动量被设定为形成于第2光纤12a的弯曲 部5L比假定的适当的弯曲部5S2(图39F等)大。

符号P是光纤11a、12a的连接点。图示例子的连接点P处于比接 头30的中央稍靠左的位置。

如图39C所示,通过使第1光纤11a后退,而利用弯曲部5L的 弹性使第2光纤12a前进。在第2光纤12a的前进不充分的情况下,作 业者能够用手指按压弯曲部5L来促使第2光纤12a的前进。

因第2光纤12a前进,弯曲部5L成为更小的弯曲部5S2。伴随于 此,光纤11a、12a的连接点P向一端侧(图39A~F的右端侧)移动。 在图示例子中,连接点P向接头30的中央移动。

如图39D所示,通过从元件31、32拔出第4接头用工具1042的插 入部件,而利用夹紧弹簧33的弹性将第2光纤12a夹在元件31、32间, 由此把持固定在接头30的另一端侧(图39A~F的左端侧)。

由此,第2光纤12a在具有适当的弯曲部5S2的状态下被把持固定 在接头30。

如图39E所示,通过使第1光纤11a前进并与第2光纤12a抵靠, 由此在第1光纤11a形成弯曲部5S1。

如图39F所示,通过从元件31、32拔出第2接头用工具1041的插 入部件,而利用夹紧弹簧33的弹性将第1光纤11a夹在元件31、32间, 由此把持固定在接头30的一端侧(图39A~F的右端侧)。

由此,第1光纤11a在具有适当的弯曲部5S1的状态下被把持固定 在接头30。优选弯曲部5S1的大小与第2光纤12a的弯曲部5S2的大 小几乎相等。

通过以上的工序,第1光纤11A和第2光纤12a分别在具有适当的 弯曲部5S1、5S2的状态下被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20以及图22~图38,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22~图24所示的光纤连接用单元1010(以下,称为光连接用单 元1010)能够应用于本发明的光纤的连接方法的光纤线缆彼此的连接 (光连接)。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用单元同样,光纤线缆1(光纤 线缆11、12)是以使光纤2和具有可挠性的线状的抗张力体3相互并行 的方式利用合成树脂制的外皮4一并覆盖的构成。

作为抗张力体3,能够例举例如由芳纶纤维等抗张力纤维构成的抗 张力体、钢丝等。

光纤2是利用被覆层2b覆盖裸光纤2a的外周面(侧面)的构成的 带被覆层的光纤,例如例举光纤芯线、光纤素线等。裸光纤2a例如是 石英系光纤。另外,被覆层2b是大致呈同心圆状地覆盖一层或者多层 例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的树脂被覆层。

作为光纤线缆1,例举室内线缆、引入线缆等。

如图22~图24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光连接用单元1010 是使在光纤线缆11、12终端露出(突出)的光纤11a、12a彼此对接连 接,来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相互连接的装置。

光连接用单元1010具有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夹住光纤的机 械接头30(以下,也简称为接头)、和在长边方向中央部具有保持该接 头30的接头保持器部1021的细长形状的单元主体10B。

单元主体10B具有收容接头30的接头保持器部1021、和设置在 单元主体10B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并对固定在光纤线缆11、12的终端的 锚固用固定部件120进行收容、锚固的线缆锚固部1022。

上述接头30是将对半分割的元件(后述的底座部件31以及按压 盖32)一并保持在以剖面コ字形或C形(在图示例子中,为剖面コ字 形)延伸的细长形状的夹紧弹簧33的内侧的构造。该接头30能够利用 上述夹紧弹簧33的弹性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夹住光纤。

上述光连接用单元1010具备第3以及第4接头用工具1041、1042, 该第3以及第4接头用工具1041、1042具有能够切入上述接头30的对 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片1045、1048(插入部件)(后述。参照 图25~图27)。

以下,将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插入片1045、1048的接 头30也称为带插入部件的接头。图示例子的带插入部件的接头30A是 在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接头用工具1041、1042的 插入片1045、1048的构成的装置。

此外,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彼此的连接原理,由于与 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详细的说明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用单元如图22~图24所示,能够将图示例 子的光连接用单元1010的单元主体10B作为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

该单元主体10B具有细长板状的底壁部23。

该单元主体10B的接头保持器部1021具有竖立设置在上述底壁部 23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保持器侧壁部24。该保持器侧壁部24从上述底 壁部23起被竖立设置其上表面23a中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宽度 方向的一个侧缘,并沿着底壁部23长边方向延伸形成。

在底壁部23的上表面23a沿底壁部23的短边方向形成有嵌合槽部 23b。

该接头保持器部1021在该上述底壁部2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具 有竖立设置在上述底壁部23上的止动壁部251、252。止动壁部251、 252能够抵接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面,并能够相对于单元主体10B 将接头30定位为长边方向。

接头保持器部1021在由底壁部1023、保持器侧壁部1024、止动壁 部251、252构成的空间内对接头30进行定位并收纳。

接头30通过使夹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与保持器侧壁部1024 对置,并使夹紧弹簧33的一对侧板部33b的一个与保持器底壁部1021a 抵接而被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1021内。即、接头30通过经由对半分割 把持部件34使夹紧弹簧33的与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开放侧)朝向 未形成有保持器侧壁部1024的侧方而被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1021内。

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第1接头用工具1041具备大致长方形的 基板部1043、突出形成于基板部1043的一个面1043a的板状的突出板 部1044、和从突出板部1044的前端进一步突出地形成的插入片1045、 1045。图示例子的第1接头用工具1041是塑料制一体成形品。

突出板部1044以沿着基板部1043的长边方向,与基板部1043垂 直地形成。

插入片1045、1045以能够切入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 间的方式形成,并成为沿着突出板部1044延伸的板状。在图示例子中, 2个插入片1045、1045在突出板部1044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

如图25以及图27所示,第4接头用工具1042具备大致长方形的 基板部1046、突出形成于基板部1046的一个面1046d的板状的突出板 部1047、从突出板部1047的前端进一步突出地形成的插入片1048、 1048、和突出形成于基板部1046的一个面1046d的定位用突出片1049。 图示例子的第4接头用工具1042是塑料制一体成形品。

基板部1046具备板状的底座部1046a、和包括底座部1046a的长边 方向的一端部的部分被厚壁化而形成的台部1046b。

在底座部1046a的一个面1046e(基板部1046的一个面1046d)侧, 从底座部1046a突出形成台部1046b,并优选其突出高度(距底座部 1046a的厚度方向的突出尺寸)与第1接头用工具1041的基板部1043 大致相等。

在台部1046b,沿着基板部1046的长边方向,与基板部1046垂直 地形成突出板部1047。

插入片1048、1048以能够切入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 间的方式形成,并成为沿着突出板部1047延伸的板状。在图示例子中, 2个插入片1048、1048在突出板部1047的长边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

在台部1046b上,沿着基板部1046的长边方向,与基板部1046垂 直地形成定位用突出片1049。定位用突出片1049的宽度尺寸(基板部 1046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与接头保持器部1021的底壁部1023的嵌合槽 部23b的宽度尺寸(底壁部1023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或者 或者比接头保持器部1021的底壁部1023的嵌合槽部23b的宽度尺寸稍 小。因此,在定位用突出片1049被插入到嵌合槽部1023b的状态下, 第4接头用工具1042相对于接头保持器部1021,限制接头保持器部1021 的长边方向的移动。

如图25所示,第3接头用工具1041被配置于第4接头用工具1042 的底座部1046a的一个面1046e(没有台部1046b的部分)上。在该状 态下,2个插入片1045和2个插入片1048沿着第3接头用工具1042 的基板部1046的长边方向呈直线地排列。

如图14所示,在接头30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中的、露出上述 夹紧弹簧33的与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以下,开放侧)的侧面开口 有用于插入上述插入部件81的插入部件插入孔35。如图15所示,该插 入部件插入孔35通过在与底座部件31以及三个盖部件321、322、323 的对置面31a、321a、322a、323a相互对应的位置所形成的插入部件插 入槽31g、321c、322c、323c,而被确保在底座部件31与盖部件321、 322、323之间。

此外,插入部件插入孔35以从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开放侧的 侧面不到达调心槽31b、被覆部插入槽31c、31d,321b,323b的深度 形成。

另外,作为插入部件插入孔35,也能够采用通过仅在底座部件31 以及盖部件321、322、323的一方形成的插入部件插入槽而进行确保的 构成。

如图14所示,在图示例子的接头30中,上述插入部件插入孔35 形成在中央盖322中的与底座部件31长边方向两端部对应的2处、第1 侧盖321以及第2侧盖323的与沿着底座部件31长边方向的方向的中 央部对应的位置共计4处。

接头用工具1041、1042的4个插入片1045、1048的位置与接头30 的4处的插入部件插入孔35对应。

如图28所示,接头用工具1041、1042的插入片1045、1048成为 在接头30的底座部件31与按压盖32之间切入呈板状形成的前端部 1045a、1048a的状态。

由此,在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图28的右端侧),盖部件 322的一端侧(右端侧)以及盖部件323与底座部件31之间通过第1 接头用工具1041的插入片1045、1048而克服夹紧弹簧33的弹性,被 撑开能够插入光纤11a、12a的插入的程度。

另外,在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图28的左端侧),盖部 件322的另一端侧(左端侧)以及盖部件321与底座部件31之间通过 第4接头用工具1042的插入片1048、1048而克服夹紧弹簧33的弹性, 被撑开能够插入光纤11a、12a的插入的程度。

如图22所示,若通过将插入片1045、1048切入元件31、32间而 将接头用工具1041、1042组合在接头30,则第1接头用工具1041成为 被第4接头用工具1042的基板部1046的底座部1046a覆盖的状态。

由于在该状态下,无法拔出第1接头用工具1041,所以能够防止第 3接头用工具1041在第4接头用工具1042之前被拔出这样的误操作。

插入片1045、1048只要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克服夹紧弹 簧33的弹性,撑开能够插入光纤2的程度、且能够从元件31、32间拔 出即可,并不限定于板状的。作为插入片,也能够采用例如柔软的片状 的、棒状的等。

另外,插入片(插入部件)只要从插入到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 件31、32间的状态下,从元件31、32间拔出即可,所以也能够应用于 在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不形成插入部件插入孔35的接头。

如图25所示,接头用工具1041、1042的板状的插入片1045、1048 形成为其前端越来越细的锥状。该插入片1045、1048能够在从接头30 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拔出后,使其前端部1045a、1048a压入、切入 底座部件31与按压盖32之间(组装带插入部件的接头)。

另外,光连接用单元10也可以在从接头30取下插入部件的状态下 现场供给,并在现场,使插入部件切入接头30的元件31、32间来组装 带插入部件的接头。

如图22~图24所示,光连接用单元10的单元主体10B的线缆锚 固部1022具备收容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主体部1027、和限制锚固用 固定部件120远离接头30的方向的位移的锚固罩1028。

锚固罩1028具有顶板1028a、设置在顶板1028a的两侧部的侧板 1028b、和设置在顶板1028a一端部的端板1028c。锚固罩1028在两侧 板1028b的另一端部的轴部1028d中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部1027。

锚固罩1028通过以轴部1028d为支点转动到关闭位置(参照图37) 而覆盖主体部1027,从而能够通过端板1028c限制锚固用固定部件120 远离接头30的方向的位移。在端板1028c形成有使光纤线缆1插入的 切口状的线缆插入部1028f。

锚固罩1028在关闭位置,通过侧板1028b的卡止口部1028e卡止 于主体部1027的卡止突起1022c而维持闭状态。

主体部27具有锚固部底壁部1022a、和竖立设置在该锚固部底壁 部1022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2个锚固部侧壁部1022b。

主体部27在由锚固部底壁部1022a和2个锚固部侧壁部1022b从 三方围起的槽状的空间中收容有固定在光纤线缆1终端的锚固用固定部 件120。

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以包围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周的方式设置, 并固定于该终端而一体化。

图38是表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此处,作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使用将把持光纤线缆1终端从其 两侧固定安装于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皮把持部件。

以下,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指外皮把持部件的情况下,将锚固用 固定部件120也称为外皮把持部件。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具有形成有将光纤线缆1嵌入的线缆嵌合槽 122的剖面コ字形的把持底座121、和与上述把持底座121的线缆嵌合 槽122的槽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部125的一方枢接的按压盖123。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使在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相互 对置的面突出设置多个的把持用突起125c陷入嵌入到线缆嵌合槽122 的光纤线缆1的外皮3,从而能够在一对侧壁部125之间把持固定光纤 线缆1。把持底座121是在突出设置在底壁部124的一面侧的一对侧壁 部125之间确保上述线缆嵌合槽122的剖面コ字形的部件。线缆嵌合槽 122的槽宽度方向是指隔着该线缆嵌合槽122的两侧的侧壁部125的间 隔方向。此外,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把持用突起125c形成 为沿着线缆嵌合槽122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剖面三角形状的凸条。

对于该外皮把持部件120而言,在上述按压盖123远离另一个侧 壁部125的开放状态下将把持底座121外嵌到光纤线缆1终端进行固定 后,将按压盖123转动到关闭位置,该关闭位置是关闭把持底座121的 一对侧壁部125的与底壁部12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间的线缆嵌合槽122 的开口部的位置,并将该按压盖123卡止于另一个侧壁部125,从而被 安装于光纤线缆1终端。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是塑料制一体成形品。上述按压盖 123经由作为铰接部发挥作用的薄壁部126与一对侧壁部125的一方(以 下,也称为第1侧壁部。图中标注符号125a)的突端连接。该按压盖 123通过上述薄壁部126,能够绕沿着上述线缆嵌合槽122的延伸方向 的轴线旋转地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枢接。此外,关于把 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另一方,以下,也称为第2侧壁部125b。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按压盖123形成为L字板状。该 按压盖123具有经由上述薄壁部126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 枢接的顶板部123a、和从该顶板部123a的与上述薄壁部126相反的一 侧的端部垂直于该顶板部123a而形成的卡止板部123b。该按压盖123 配置在将上述顶板部123a与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突端抵 接来关闭线缆嵌合槽122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时,能够使上述卡止板部 123b与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的与线缆嵌合槽122相反的一 侧的外面重叠。而且,按压盖123通过使突出设置在把持底座121的第 2侧壁部125b外表面的卡止用爪125d进入形成在上述卡止板部123b 的卡止用窗孔123c而被卡止在把持底座121,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对把 持底座121的关闭状态。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锚固用固定部件)具有从沿着上 述把持底座121的线缆嵌合槽122的延伸方向的前后方向的一端突出的 一对前侧突壁部127。一对前侧突壁部127形成为以从把持底座121的 两侧的侧壁部125a、125b沿着把持底座121前后方向延长该侧壁部 125a、125b的方式突出的板片状。

以下,有时将固定于第1光纤线缆11的终端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 称为第1锚固用固定部件120a,将固定于第2光纤线缆11的终端的锚 固用固定部件120称为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120b。

此外,外皮把持部件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子的构成。作为外皮把持 部件,也能够采用例如,将按压盖变更为省略上述卡止板部123b,而 在上述顶板部123a设置与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的突端卡合 的卡合部的构造的按压盖的构成等。另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也能够 采用仅由把持底座构成的结构。另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并不限定于 塑料制一体成形品,也能够采用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构成的。

作为锚固用固定部件,并不限定于外皮把持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在 光纤线缆1终端外周利用粘合剂的粘合固定、热熔敷等进行固定的部件 等。

如图23所示,在图示例子的线缆锚固部1022设置有使固定了锚 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光纤线缆1终端(以下,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从其后方向线缆锚固部1022的插入顺利地进行的插入辅助滑块26。该 插入辅助滑块1026成为在以在锚固部底壁部1022a上沿线缆锚固部 1022的前后方向可滑动移动的方式设置的细长板状的滑块主体1026a 上突出设置有按压力承接突起1026b的构造。

该插入辅助滑块1026能够在从上述滑块主体1026a的按压力承接 突起1026b向后侧延伸的部分即、固定部件载置部1026c上载置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

插入辅助滑块1026能够使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沿前后移动。

在接头保持器部1021的止动壁部251、252形成有使露出光纤线 缆终端的光纤2插入的切口状的第1光纤插入部1025a。止动壁部251、 252能够形成为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将限制带固定部 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的位置称为前进极限位置。

接下来,对使用光连接用单元10来将光纤11a、12a彼此利用机 械接头30进行对接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光纤线缆11、12终端固定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来组装带 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并在相对于线缆锚固部1022从前进极限位置 移动到向后侧偏移的位置的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固定部件载置部 1026c上载置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预先在插入到接头30的元件31、32间的光纤线缆的光纤2的前 端引出裸光纤2a。

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11a、12a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突出的突 出长度成为光纤11a、12a彼此在接头30的调心槽31b长边方向中央部 抵靠时,分别形成适当的弯曲部(图39A~F所示的弯曲部5S1、5S2) 的长度。

带插入部件的接头30A中的底座部件31与各盖部件321、322、 323之间的开放量能够根据接头用工具1041、1042的插入片1045、1048 的板状的前端部41a的厚度尺寸设定。

例如,如图17所示,基于底座部件31与侧盖(在图示例子中,为 第2侧盖323)之间的插入片1045、1048的插入的开放量成为光纤2 不从被覆部插入槽31d与侧盖323的对置面323a之间的区域(光纤收 纳区域。参照图16的符号FS)脱落,而保持插入到光纤收纳区域内的 状态的范围。

基于中央盖322与底座部件31之间的插入片1045、1048的插入的 开放量成为在光纤2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不从调心槽31b与中央盖322 的对置面322a之间的区域(裸光纤收纳区域)脱落的范围。

此外,裸光纤收纳区域省略图16等中的图示。

如图29以及图39A所示,使第1光纤线缆11的带固定部件的线 缆终端1a保持载置在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状态不变地朝向接头保持器 部1021前进,插入到线缆锚固部1022的主体部1027。带固定部件的线 缆终端1a一边按压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按压力承接突起1026b一边前 进。因此,伴随着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插入辅助滑块1026 也一体前进。

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能够前进到前进极限位置(例如被止动 壁部251、252限制前进的位置)。前进极限位置也可以是抵接突起1026d 的前端卡止于抵接凹部1027a的前缘的位置。

在第1光纤11a的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从接头30的一端侧(图 39A~F的右端侧)插入元件31、32间,并经由接头30的光纤收纳区 域FS(参照图16)向裸光纤收纳区域插入。

如图16所示,光纤11a(或者光纤12a)能够从形成在对半分割把 持部件34的两端的锥状凹处34a朝向光纤收纳区域FS、裸光纤收纳区 域插入。

优选第1光纤11a前进到前端部到达比接头30的长边方向中央位 置稍靠另一端侧(图39A~F的左端侧)。

如图30、图31以及图2339B所示,使第2光纤线缆12的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保持载置在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状态不变地朝向接 头保持器部1021前进,插入线缆锚固部1022的主体部1027。

在第2光纤122的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从接头30的另一端侧(图 39A~F的左端侧)插入元件31、32间,并经由接头30的光纤收纳区 域FS(参照图16)向裸光纤收纳区域插入。

一般,若在使一方的光纤(第1光纤11a)静止的状态下使之与 另一方的光纤(第2光纤12a)对接,再使该光纤进一步向抵靠方向移 动,则主要在移动的一侧的光纤(第2光纤12a)形成弯曲部。

因此,如图39B所示,若使第2光纤12a与第1光纤11a对接,并 使之进一步向抵靠方向移动,则主要在第2光纤12a形成弯曲部5L。

此时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移动量被设定为形成于第2光 纤122的弯曲部5L比假定的适当的弯曲部5S2(图23F等)大。

图39B的符号P是光纤11a、12a的连接点。图示例子的连接点P 处于比接头30的中央稍靠左的位置。

如图30以及图39C所示,在线缆锚固部1022的主体部1027内, 使第1光纤线缆11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与插入辅助滑块1026 一起后退规定距离(例如0.3mm左右)。

能够在光连接用单元10设置用于确认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 对于单元主体10B的后退位置的位置确认机构1029。

例如,能够采用图23所示的由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侧面的抵接突 起1026d和主体部1027的抵接凹部1027a构成的位置确认机构1029。

位置确认机构1029能够成为如下的构成,即、在带固定部件的线 缆终端1a处于前进极限位置时,图23所示的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侧 面的抵接突起1026d的后端1026e不卡止在主体部1027的抵接凹部 1027a的后缘1027b,而在上述后退位置中,抵接突起1026d的后端1026e 卡止在抵接凹部1027a的后缘1027b。

位置确认机构1029的卡止凹凸构造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主体 部1027形成抵接突起,并在插入辅助滑块1026形成供主体部1027的 抵接突起卡止的抵接凹部。

另外,也能够是如下的构成,即、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和主体部 1027的一方或者双方形成可视觉确认的后退位置用的标识(显示),并 能够根据上述标识的位置(例如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与主体部1027的 标识的前后方向位置的一致)来确认上述后退位置。上述标识能够通过 凹凸、着色来形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容易地确认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后 退位置。

伴随着第1光纤11a后退,第2光纤12a因弯曲部5L的弹性而前 进。在第2光纤12a的前进不充分的情况下,作业者也能够用手指按压 弯曲部5L来促使第2光纤12a的前进。

因第2光纤12a前进,弯曲部5L成为更小的弯曲部5S2。伴随于 此,光纤11a、12a的连接点P也向一端侧(图39A~F的右端侧)移 动。在图示例子中,连接点P向接头30的中央移动。

如图32~图34以及图39D所示,将第4接头用工具42的插入片 45、45从元件31、32拔出。由此,在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图 39A~F的左端侧),利用夹紧弹簧33的弹性,在按压盖32与底座部件 31之间夹住第2光纤122而进行把持固定。具体而言,盖部件322的另 一端侧(左端侧)以及盖部件321、和底座部件31夹住第2光纤122。

由此,第2光纤122在具有弯曲部5S2的状态下被把持固定在接头 30。

如图32以及图39E所示,在线缆锚固部1022的主体部1027内, 使后退的第1光纤线缆11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与插入辅助滑块 1026一起前进规定距离(例如0.3mm左右)。

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进位置通过上述位置确认机构1029 能够确认。

例如,能够构成抵接突起1026d和抵接凹部1027a,以使通过使图 23所示的插入辅助滑块1026的抵接突起1026d的后端1026e处于卡止 在抵接凹部1027a的后缘1027b的位置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前 进到前进极限位置,而进行上述规定距离的前进。

另外,也能够是如下的构成,即、通过使抵接突起1026d的后端 1026e处于卡止在抵接凹部1027a的后缘1027b的位置的带固定部件的 线缆终端1a前进到抵接突起1026d的前端卡止于抵接凹部1027a的前 缘的位置,而进行上述规定距离的前进。

另外,也能够是如下的构成,即、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和主体部 1027的一方或者双方形成可视觉确认的前进位置用的标识,并根据上述 标识的位置(例如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与主体部1027的标识的前后方 向位置的一致)能够确认上述前进位置。上述标识能够通过凹凸、着色 来形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容易地确认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前 进位置。

伴随着第1光纤11a前进,因与第2光纤12a的抵靠而在第1光 纤11a形成弯曲部5S1。优选弯曲部5S1的大小与第2光纤122的弯曲 部5S2的大小大致相等。

如图35、图36以及图39F所示,将第1接头用工具1041的插入 片1045、1045从元件31、32拔出。由此,在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一 端侧(图39A~F的右端侧),利用夹紧弹簧33的弹性,在按压盖32 与底座部件31之间夹住第1光纤11a而进行把持固定。具体而言,盖 部件322的一端侧(右端侧)以及盖部件323、和底座部件31夹住第1 光纤11a。

由此,第1光纤11a在具有弯曲部5S1的状态下被把持固定在接头 30。

根据以上的工序,第1光纤11a和第2光纤12a在分别具有弯曲部 5S1、5S2的状态下被连接。

如图37所示,若以轴部1028d为支点使锚固罩1028转动,而覆 盖主体部1027,则利用端板1028c,能够限制锚固用固定部件120远离 接头30的方向的位移。

在图22~图36中未图示,但也能够在接头保持器部1021安装覆盖 接头30的保护罩1050。保护罩1050具有顶板1051、和从其两侧缘垂 下的侧板1052,在侧板1052具有能够插入接头用工具1041、1042的突 出板部1044、1047的插入口部1053,所以也能够保持安装在接头保持 器部1021的状态不变地,进行上述的光纤连接操作。

根据上述光纤的连接方法,通过第3以及第4接头用工具的依次 拔出,在第2光纤122形成弯曲部后,暂且使第1光纤11a后退而使第 2光纤12a的弯曲部成为适当的大小(弯曲部5S2),来仅把持固定第2 光纤12a,接下来,也在第1光纤11a形成适当的大小的弯曲部5S1来 把持固定第1光纤11a。

因此,能够防止在弯曲部向第1光纤11a以及第2光纤12a的任意 一方偏移的状态下被连接,并在第1光纤11a以及第2光纤12a双方形 成适当的大小的弯曲部。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 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用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符号进行说 明。

如图40所示,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保持能够应用于一对光 纤线缆1彼此的连接(光连接)的光纤连接单元2010。

对利用光纤连接单元2010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的一方在图中标 注符号11,对另一方标注符号12。

如图20所示,光纤线缆1(光纤线缆11、12)是以使光纤2和具 有可挠性的线状的抗张力体3相互并行的方式被合成树脂制的外皮4一 并覆盖的构成的光纤线缆。

作为抗张力体3,能够例举例如由芳纶纤维等抗张力纤维构成的抗 张力体、钢丝等。

光纤2是利用被覆层2b覆盖裸光纤2a的外周面(侧面)的构成的 带被覆层的光纤,例如例举光纤芯线、光纤素线等。裸光纤2a例如是 石英系光纤。另外,被覆层2b是大致呈同心圆状地覆盖一层或者多层 例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的树脂被覆层。

作为光纤线缆1,例举室内线缆、引入线缆等。

此外,图中,对符号11的光纤线缆的光纤2标注符号11a,对符号 12的光纤线缆的光纤2标注符号12a。

如图40~图47所示,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具备保持光纤 连接单元10的单元保持部51、和分别形成在单元保持部51的长边方向 两端侧的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52。

单元保持部51具备细长板状的底板部53、和分别竖立设置在底板 部53的两侧边缘部53a、53a的侧板部54。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宽度 方向是底板部53的短边方向。另外,有时将侧板部54的竖立设置方向 (与底板部53垂直的方向)称为高度方向。

如图41、图43以及图45所示,在底板部53的两侧边缘部53a、 53a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形成凹状部53b、53b,通过凹状部53b、53b, 底板部53的长边方向中央部成为宽度比其他部分狭的宽度窄部55。将 宽度窄部55以外的部分称为宽幅部56。

在底板部53的宽幅部56内面形成有沿着底板部53的宽度方向的 凸条即、抵接凸部53d。光纤连接单元10与抵接凸部53d抵接而被定 位。

侧板部54、54间的空间成为收容光纤连接单元10的单元收容空 间59。侧板部54优选其高度尺寸大于光纤连接单元10的高度尺寸,以 便能够收容光纤连接单元10的整体。

由于侧板部54沿着底板部53的侧边缘部53a形成,所以在侧板部 54的内面,与凹状部53b对应地形成有向内侧(即与另一个侧板部54 接近的方向)膨出形成的内侧膨出部57。在图示例子中,内侧膨出部 57分别形成在两侧板部54、54。此外,内侧膨出部57也可以仅形成在 侧板部54、54的一方。

图示例子的内侧膨出部57成为具有沿着侧板部54的长边方向延 伸的膨出主体部57a、和分别从膨出主体部57a的两端朝向侧板部54 的端部缓缓地减少膨出高度的膨出倾斜部57b的剖面大致梯形。

内侧膨出部57形成在侧板部54的长边方向的中间位置。图示例子 的内侧膨出部57形成在与保持在单元保持部51的光纤连接单元10的 接头保持器部21相当的位置。内侧膨出部57能够形成在侧板部54的 整个高度范围内。

在内侧膨出部57的膨出主体部57a形成有向内侧(与另一个侧板 部54接近的方向)突出的限制凸部58。

图示例子的限制凸部58成为具有沿着侧板部5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 凸部主体部58a、和分别从凸部主体部58a的两端朝向侧板部54的端部 缓缓减少膨出高度的凸部倾斜部58b的剖面大致梯形。

限制凸部58形成在膨出主体部57a的长边方向的中间位置。图示 例子的限制凸部58形成在与光纤连接单元1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相当 的位置,详细而言与接头保持器部21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相当的位置。 限制凸部58能够形成在侧板部54的整个高度范围内。

在图示例子中,限制凸部58分别形成在两侧板部54。此外,限制 凸部58也可以仅形成放在侧板部54、54的一方。

如图40所示,两侧板部54、54的限制凸部58、58的间隔与光纤 连接单元2010的宽度(具体而言单元底座2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宽 度)大致相同,或者比光纤连接单元2010的宽度大若干。

因此,限制凸部57能够限制收容在单元保持部51内的光纤连接单 元2010的宽度方向移动,并能够稳定地将光纤连接单元2010保持在单 元保持部51内。

此外,仅在侧板部54、54的一方形成限制凸部58的情况下,优选 限制凸部58与另一方的侧板部54的内面的间隔同光纤连接单元10的 宽度大致相同,或者比光纤连接单元10的宽度稍大。

如图40~图44所示,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52与单元保持部51 一体地设置在单元保持部51的长边方向两端侧。

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52具有底板部62、分别竖立设置在底板部 62的两侧边缘部62a、62a的侧板部63、63、形成在侧板部63的内面 侧的内板部64、64、和从内板部64的单元保持部51侧的边缘部64a 朝向侧方形成的侧端板部65(止动壁部)。

底板部62形成为朝向单元保持部51的端部方向宽度缓缓变窄。

底板部62从竖立设置在单元保持部51的底板部53的端部53c的 底端板部66(止动壁部)的上边缘部朝向端部方向,与底板部53平行 地延伸而形成。

底板部62的侧边缘部62a以相对于单元保持部51的长边方向倾斜 的方式形成。在图示例子中,两侧边缘部62a、62a的倾斜角度(相对 于单元保持部51的长边方向的倾斜角度)相互相等。

由于侧板部63沿着侧边缘部62a形成,所以侧板部63、63朝向单 元保持部51的端部缓缓地接近而形成。

内板部64、64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沿着单元保持部51的长 边方向(底板部53的长边方向),相互平行地形成。

内板部64、64的相互对置是内侧面64b、64b间成为嵌入从光纤连 接单元10延伸的光纤线缆1(光纤线缆11、12)的线缆嵌合槽71。

线缆嵌合槽71是用于把持固定光纤线缆1(11、12)的部件,在内 侧面64b、64b分别形成有按压光纤线缆1来把持固定光纤线缆1的1 个或者多个把持用突起72。

如图42以及图44所示,优选把持用突起72具有朝向突出方向宽 度缓缓变窄的剖面形状。

把持用突起72能够沿与被嵌入线缆嵌合槽71的光纤线缆1(11、 12)的插入方向(底板部53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地形成。

把持用突起72也可以与上述插入方向垂直地形成,也可以在以与 上述插入方向成0°以上小于90°的角度倾斜的方向上形成。图示例子 的把持用突起72与光纤线缆1(11、12)的插入方向(底板部53的长 边方向)垂直地形成。

内侧面64b的把持用突起72的形成数量并未特别限定。在内侧面 64b、64b各形成2个图示例子的把持用突起72。形成在共用的内侧面 64b的2个把持用突起72、72在光纤线缆1(11、12)的插入方向上隔 开间隔地形成。把持用突起72可以在内侧面64b、64b分别各形成一个, 也可以分别形成3个以上。

在形成2个以上把持用突起72的情况下,优选把持用突起72在 上述插入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由此,能够进行更稳固的固定。

侧端板部65以从内板部64的边缘部64a向侧方延伸并到达侧板 部54的端部54a的方式形成。侧端板部65与底板部53的长边方向垂 直地形成。

侧端板部65作为限制单元保持部51内的光纤连接单元10的长边 方向移动的止动壁部发挥作用。

优选底端板部66以使底板部53的长边方向的位置与侧端板部65 的长边方向位置一致的方式形成。底端板部66也作为限制光纤连接单 元10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止动壁部发挥作用。

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能够由例如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 烯等树脂材料构成。

图48是表示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能够以覆盖设置在壁面 等的光纤连接单元2010的方式设置。

接下来,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单元10,对光纤 连接单元2010进行说明。此外,光纤连接单元也称为光纤连接用单元。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光纤连接单元并不限定于第1实施方式的光 纤连接单元10。

图1是光纤连接单元10的整体主视图。

光纤连接单元10具备机械接头30(以下,也简称为接头)、具有保 持该接头30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细长形状的单元底座20、安装在该单 元底座20的长边方向两端的杆部件25、和组装在接头30的接头用工具 40。

光纤连接单元10用于使从光纤线缆11、12终端引出而露出(突 出)的光纤11a、12a彼此对接连接,来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相互连 接。

光纤连接单元10在长边方向(与单元底座20长边方向一致)两端 部具有线缆锚固部23,该线缆锚固部23对固定在光纤线缆1终端的锚 固用固定部件120(单元侧线缆固定部)进行收容锚固。

光纤连接单元10将接头30收容在设置于单元底座20的长边方向 中央部的接头保持器部21内。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11a、12a彼此 对接连接是通过接头保持器部21内的接头30而实现的(参照图16等)。

以下,将光纤线缆1的固定有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终端,也称 为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单元底座20在其长边方向两端部具有供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插入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线缆锚固部23由固定部件引导部24、和能 够绕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单元底座20的杆部25 构成。

图示例子的单元底座20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是在其内侧能够收 容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剖面コ字形的壁部。带固定部件的线缆 终端1a从单元底座20的与长边方向中央部的接头保持器部21相反的 一侧插入该固定部件引导部24。另外,该固定部件引导部24具有引导 插入到其内侧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接头30的进退动作, 即、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相对于单元底座20向长边方向的移动的功能。

杆部25通过与插入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 端1a卡合,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 21内的接头30的后退(向远离接头30的方向的移动)。该杆部25通过 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后退,而作为将光纤线缆1相对于单 元底座20锚固的锚固单元发挥作用。

如图14所示,接头30是将对半分割的元件(后述的底座部件31 以及按压盖32)一并保持在以剖面コ字形或者C形(在图示例子中, 为剖面コ字形)延伸的细长形状的夹紧弹簧33的内侧的构造。该接头 30整体形成为细长形状(外观上细长棒状)。该接头30能够利用夹紧弹 簧33的弹性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夹住光纤。

如图1以及图17所示,光纤连接单元10具备突出设置有切入到 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片41的接头用工具40。以 下,将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插入片的接头30也称为带插入 片的接头(带插入片的机械接头)。图示例子的带插入片的接头30A是 在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 的构成,所以以下,有时称为带工具的接头(带工具的机械接头)。

此外,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光纤彼此的连接原理与第1实施方 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详细的说明省略。

如图1~图3、以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单元 10的单元底座20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

单元底座20具有细长板状的底座板部22。

接头保持器部21具有框状部,该框状部由作为底座板部22的长边 方向中央部的细长板状的保持器下板部21a、从保持器下板部21a的长 边方向两端竖立设置的一对保持器端板部21b、和在保持器下板部21a 上与该保持器下板部21a平行地延伸形成的保持器上板部21c构成。框 状部形成为沿着单元底座20长边方向的细长形状。保持器上板部21c 架在一对保持器端板部21b的上端间。

对于光纤连接单元10,以单元底座20的底座板部22的上表面22a 中的与其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进行说明。

单元底座20的接头保持器部21在其宽度方向一侧具有侧板部21d (以下,保持器侧板部)。该保持器侧板部21d设置在接头保持器部21 的框状部的宽度方向一端的内侧。保持器侧板部21d仅设置在接头保持 器部21的宽度方向一侧,接头保持器部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不存在 保持器侧板部21d,而成为与框状部内周一致的大小的开口部。接头30 能够从接头保持器部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相对于接头保持器部21进 行插拔。

单元主体10A由接头30、单元底座20、和杆部件25构成。

接头30通过使其长边方向与底座板部22的长边方向(与单元底 座20长边方向一致)对齐,而被收容在框状部内侧。另外,接头30通 过使其宽度方向与单元底座20的宽度方向一致,并以经由对半分割把 持部件34夹紧弹簧33的与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开放侧)为下侧, 即、以与保持器下板部21a对置的朝向而被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21内。

如图18所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以包围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周 的方式设置,被该终端固定、一体化。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在细长板状的前板部128的后侧具有把持固定 光纤线缆1的线缆固定部129。

线缆固定部129具有剖面コ字形的把持底座121,其形成有嵌入有 光纤线缆1的线缆嵌合槽122、和按压盖123,其枢接在上述把持底座 121的线缆嵌合槽122的槽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部125的一方。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使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相互对 置的面突出设置多个的把持用突起125c陷入被嵌入到线缆嵌合槽122 的光纤线缆1的外皮3,在一对侧壁部125之间能够把持固定光纤线缆 1。把持底座121是在突出设置在底壁部124的一面侧的一对侧壁部125 之间确保上述线缆嵌合槽122的剖面コ字形的部件。线缆嵌合槽122的 槽宽度方向是指隔着该线缆嵌合槽122的两侧的侧壁部125的间隔方 向。此外,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把持用突起125c形成在沿 线缆嵌合槽122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剖面三角形状的凸条。

而且,对于该外皮把持部件120而言,在上述按压盖123远离另 一方的侧壁部125的开放状态下将把持底座121外嵌固定到光纤线缆1 终端后,将按压盖123转动到关闭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与 底壁部124相反一侧的端部间的线缆嵌合槽122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 并将该按压盖123卡止于另一方的侧壁部125,从而被安装于光纤线缆 1终端。

按压盖123经由作为铰接部发挥作用的薄壁部126能够旋转地与 一对侧壁部125的一方(标注符号125a)的突端连接。此外,对于把持 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另一方,以下,也称为第2侧壁部125b。

按压盖123形成为L字板状。该按压盖123具有经由上述薄壁部 126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枢接的顶板部123a、和从该顶 板部123a的与上述薄壁部126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垂直于该顶板部123a 而形成的卡止板部123b。

按压盖123通过使突出设置在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外 面的卡止用爪125d进入形成在上述卡止板部123b的卡止用窗孔123c 而被卡止于把持底座121,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对把持底座121的关闭 状态。

在前板部128的上表面128a,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有从光纤线缆 1的终端突出的支承光纤2的光纤槽128b。

为了使用光纤连接单元10来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连接,进行 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后,再进行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该第1光纤 插入锚固工序中将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1、12的一方的光纤2插入接 头30,并将组装到该光纤线缆终端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固定于 单元主体10A,该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将另一方的光纤线缆的光纤 插入接头,再将组装到该光纤线缆终端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固 定于单元主体10A。

在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将光纤线缆11(以下,也称为第1 光纤线缆11)的光纤11a的前端部插入、固定于接头30。

图2、图3表示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完成的状态。在第2光纤插 入锚固工序中,将其它的光纤线缆12(以下,也称为第2光纤线缆)的 光纤12a的前端部插入接头30,作为与第1光纤线缆11的光纤11a(以 下,称为第1光纤)抵靠状态而固定于接头30。

在第1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首先,将第1光纤线缆11的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插入光纤连接单元10的两侧的线缆锚固部23的一 方(以下,也称为第1线缆锚固部23A)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使之与 第1接头用工具40A的隔离物用突起48抵接。

此外,以下,将与第2接头用工具40B接近的一侧的线缆锚固部 23也称为第2线缆锚固部23B。

将第1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拔出,并将接头用工 具40从单元主体10A取下。接下来,使杆部件25与锚固用固定部件 120卡合,来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接头30的后退(锚 固)。

如图2、图3所示,杆部件25具有平板状的顶板部25a、与该顶 板部25a的两侧垂直地竖立设置且相互平行的设置的一对杆侧板部 25b、和卡合片部25c。

杆部件25能够相对于单元底座20以上述旋转轴26为中心转动地 被安装。

在固定部件引导部24插入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时,该杆部件25 配置于避免与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接触的待机位置。

该杆部件25通过相对于单元底座20的转动从上述待机位置,将设 置在一对杆侧板部25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的卡合片部25c配置于收容 在上述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侧而与锚固用固 定部件120卡合,能够限制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退。

如图13所示,一对杆侧板部25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与顶板部 25a一体化。杆部件25的卡合片部25c突出设置在一对杆侧板部25b 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相互对置的内面侧,并形成为沿着与顶板部25a 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突壁状。在该卡合片部25c的与顶板部25a相反的一 侧的端部以随着远离顶板部25a,距杆侧板部25b的长边方向一端部的 距离增大的方式形成有相对于上述顶板部25a倾斜的倾斜面25d。

在将杆部件25从上述待机位置转动而成为上述后退限制位置时, 倾斜面25d与处于光纤插入完成位置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端面上 端(在图13中,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左侧的后端面的上端)抵接。锚 固用固定部件12在处于光纤插入完成位置时,其后端部从固定部件引 导部24的两侧的引导侧板部24b向与接头30相反的一侧。

上述倾斜面25d作为伴随着杆部件25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后退 限制位置的转动,将上述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朝向上述接头30进行按 压来使其前进的固定部件按压前进部发挥作用。由此,能够使锚固用固 定部件120与保持器端板部21b抵接而固定于前进极限位置,并且,能 够在固定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线缆固定部129的光纤线缆11终端 与接头30之间的光纤2形成、确保弯曲2c。

弯曲2c的形成能够防止因第1接头用工具40A的取下,在固定 于接头30的第1光纤11a例如因第1光纤线缆11的环绕、温度周期的 影响等,作用过度的拉伸力。因此,弯曲2c的形成有利于避免因过度 的拉伸力的作用所引起的第1光纤11a的断线、相对于接头30的固定 位置的偏移等。

从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置转动的杆部件25能够通过使突出设 置在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两侧的引导侧板部24b的卡止爪24d进入分 别形成在两侧的杆侧板部25b的中央部的卡止用窗孔25f,而使其卡合。

在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中,首先,将组装在第2光纤线缆12 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插入第2线缆锚固部23B的固定部件引导 部24,并将从光纤线缆12终端突出的第2光纤12a经由接头保持器部 21的保持器端板部21b的光纤导入孔21h插入接头30的光纤收容区域 FS。另外,由此,将预先在第2光纤12a引出的裸光纤2a经由接头30 的光纤收容区域FS插入裸光纤收容区域FS2。

插入到第2线缆锚固部23B的固定部件引导部24的带固定部件 的线缆终端1a以缩短与接头30的距离的方式前进,从而使锚固用固定 部件120(第2锚固用固定部件)前端与第2接头用工具40B的隔离物 用突起48(第2隔离物)抵接。若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端与隔离物用 突起48抵接,则在裸光纤收容区域FS2内,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前 端向前侧延伸的第2光纤12a前端与在接头30固定完毕的第1光纤11a 前端抵靠(对接)。第1、第2光纤11a、12a的前端彼此的抵靠具体而 言是在第2光纤12a前端部引出的裸光纤2a前端与在第1光纤11a前 端部引出的裸光纤2a前端的对接。

接下来,作用使第2接头用工具40B的一对弹性操作片44相互 接近的按压力来从接头30拔出插入片41,从而从单元主体10A取下第 2接头用工具40B。接着,使杆部件25从待机位置向后退限制位置转动, 使杆部件25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卡合,来限制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 端1a相对于接头30的后退(锚固)。

由此,第2光纤线缆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被锚固于单元 主体10A,第2光纤插入锚固工序完成。

第2接头用工具40B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在保持第2光 纤12a与第1光纤11a抵靠状态不变地进行。

由于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具备保持光纤连接单元10的单 元保持部51、和把持固定光纤线缆1的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52,所 以能够在光纤连接单元10(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单元侧线缆固定部)) 和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52的两处把持固定光纤线缆1。因此,能够提 高光纤线缆1的把持力。

另外,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是单元保持部51与保持部件侧 线缆固定部52一体形成、且保持部件侧线缆固定部52通过将光纤线缆 1嵌入线缆嵌合槽71来把持固定的简单的构造,所以能够减小光纤连接 单元用保持部件50的设置空间,并且实现制造成本减少。

另外,由于光纤连接单元用保持部件50能够覆盖光纤2(特别是弯 曲2c),所以能够防止利用者误接触光纤2而影响活线状态的光纤2的 通信。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用工具进 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用的构成要素标 注同一符号进行说明。

图49~图51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用工具 3040(以下,也简称为接头用工具)进行组装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

此处说明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能够应用于光纤线缆彼此的连接 (光连接)。

对利用光连接用单元3010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的一方在图中标 注符号11,对另一方在图中标注符号12。

如图20所示,光纤线缆1(光纤线缆11、12)是以使光纤2、和 具有可挠性的线状的抗张力体3相互并行的方式被合成树脂制的外皮4 一并覆盖的构成。

作为抗张力体3,能够例举例如由芳纶纤维等抗张力纤维构成的抗 张力体、钢丝等。

光纤2是利用被覆层2b覆盖裸光纤2a的外周面(侧面)的构成的 带被覆层的光纤,例如例举光纤芯线、光纤素线等。裸光纤2a例如是 石英系光纤。另外,被覆层2b是大致呈同心圆状地覆盖一层或多层例 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的树脂被覆层。

作为光纤线缆1,例举室内线缆、引入线缆等。

此外,图中,对符号11的光纤线缆的光纤2标注符号11a,对符号 12的光纤线缆的光纤2标注符号12a。

光连接用单元10将露出(突出)光纤线缆11、12终端的光纤11a、 12a彼此对接连接,来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相互连接。

上述光连接用单元10成为在细长形状的单元主体10C的长边方向 中央部的接头保持器部21保持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夹住光纤的 机械接头30(以下,也简称为接头)的概略结构。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光连接用单元10,将图49、图50的上 侧、图51纸面近前侧作为上,将图49、图50的下侧、图51纸面里侧 作为下进行说明。

该光连接用单元3010的单元主体10C在其长边方向两端部具有 线缆锚固部3022,该线缆锚固部3022对固定在光纤线缆11、12的终端 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进行收容锚固。

另外,该单元主体10C具有设置有光纤引导壁3027以及光纤引导 槽3027a的构成的光纤引导台部3023,该光纤引导壁3027以及光纤引 导槽3027a用于在连结长边方向中央部的接头保持器部3021与长边方 向两端部的线缆锚固部3022之间的连结底座部3023c上引导从线缆锚 固部3022侧插入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的光纤2。光纤引 导台部3023分别设置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与单元主体3020长边方向 两端部的线缆锚固部3022之间。

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具体的构成后述。

上述接头30是将对半分割的元件(后述的底座部件31以及按压 盖32)一并保持在以剖面コ字形或者C形(在图示例子中,为剖面コ 字形)延伸的细长形状的夹紧弹簧33的内侧的构造。该接头30能够利 用上述夹紧弹簧33的弹性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夹住光纤。

另外,上述光连接用单元3010具备突出设置有切入到上述接头30 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片3041(插入部件)的接头用工具 3040。以下,将在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插入片的接头30也称 为带工具的接头(带工具的机械接头)。图示例子的带工具的接头30A 是在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切入接头用工具40的插入片 41的构成的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光纤彼此的连接原理与第1实施方 式~第3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详细的说明省略。

如图49~图5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例子的光连接用单 元3010的单元主体10C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

该单元主体10C的接头保持器部3021具有在单元主体10C的长边 方向中央部沿着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成为细长的保持器底 壁部3021a、和竖立设置在该保持器底壁部3021a上的2个保持器侧壁 部241、242。2个保持器侧壁部241、242竖立设置在上述保持器底壁 部3021a的宽度方向两侧,并沿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延伸形成。

另外,该接头保持器部3021具有竖立设置在其保持器底壁部3021a 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上的止动壁部251、252。

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中,接头30被收容在由保持器底壁部3021a 和2个保持器侧壁部241、242从三方围起的槽状的空间(接头收容空 间3021c)。

另外,接头30通过使其长边方向的两端面与止动壁部251、252抵 靠而相对于单元主体10C被定位在其长边方向。

2个保持器侧壁部241、242竖立设置在与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 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两侧。

上述止动壁部251、252以与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正交的朝向被 竖立设置。而且,接头保持器部3021在由2个保持器侧壁部241、242 和止动壁部251、252构成的俯视四角框状的保持器外周壁的内侧对接 头30进行定位并收纳。

切入到上述接头30的元件31、32间的接头用工具3040的插入片 3041通过形成在2个保持器侧壁部241、242的一方(符号241的保持 器侧壁部)的插入片插入孔3024a(参照图4~图6C)。以下,将2个 保持器侧壁部241、242中的、形成有插入片插入孔3024a的保持器侧 壁部241也称为第1保持器侧壁部,将另一方的保持器侧壁部242也称 为第2保持器侧壁部。

上述插入片插入孔3024a贯通第1保持器侧壁部241的厚度,在 该第1保持器侧壁部241的与第2保持器侧壁部242对置的内面、和与 该内面相反的外表面开口。

接头30通过使夹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与第2保持器侧壁部242 对置,并使夹紧弹簧33的一对侧板部33b的一方与保持器底壁部3021a 抵接而被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内。即、接头30经由对半分割把持 部件34使夹紧弹簧33的与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开放侧)与第1保 持器侧壁部241对置而被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内。

另外,如图52~图54所示,图示例子的单元主体10C的接头保 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底壁部3021a形成为在其中央部形成有窗孔3021b 的四角框状。图示例子的窗孔3021b形成为角孔状。

另外,如图63所示,上述窗孔3021b形成在接头30的第2夹紧弹 簧部332的一对侧板部332b中的、与配置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一对 保持器侧壁部241、242间的槽状的接头收容空间3021c的槽底侧的侧 板部332b对应的位置。

以下,将接头30的第2夹紧弹簧部332的接头收容空间3021c槽 底侧的侧板部332b也称为下部侧板部。另外,对该下部侧板部在图中 标注符号322s。

图示例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在其俯视(或者图19所示的仰视) 时,接头30的第2夹紧弹簧部332的下部一侧板部332s整体位于上述 窗孔3021b的内侧。接头30的第2夹紧弹簧部332的下部侧板部332s 不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底壁部21a接触。

此外,在图示例子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中,接头30的第2夹紧弹 簧部332的下部侧板部332s经由单元主体10C的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 窗孔3021b,其整体能够从单元主体10C的下面3020a侧目视。

另外,如图49、图61等所示,在图示例子的单元主体10C的接 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2的与接头收容空间3021c面对的 内面侧突出设置有使接头30的夹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中的、位于第 1、第3夹紧弹簧部331、333的部分抵接的抵接突起3021e(参照图52 等。第2抵接突起)。抵接突起3021e突出设置在保持器侧壁部242的 内面侧的、在沿着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延伸的接头收容空间3021c 的延伸方向(长边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两处。

上述接头30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具有从夹紧弹簧33的一对侧 板部33b的开放侧端部向与夹紧弹簧33的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伸出 的部分(开放侧伸出部)。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的 与接头收容空间3021c面对的内面侧突出设置有使接头30的第1、第3 夹紧部331、333中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开放侧伸出部抵接的抵接 突起3021d(参照图53等。第1抵接突起)。

抵接突起3021d突出设置在保持器侧壁部241的内面侧的、在接头 收容空间3021c的延伸方向(长边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两处。此外,该 抵接突起3021d形成在保持器侧壁部241中的避开插入片插入孔3024a 的位置。

在上述接头保持器部3021中,接头30通过使其夹紧弹簧33的背 板部33a中的位于第1、第3夹紧弹簧部331、333的部分与保持器侧壁 部242内面侧的抵接突起3021e抵接,并使第1、第3夹紧部331、333 中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开放侧伸出部与保持器侧壁部241内面侧 的抵接突起3021d而被收容。

因此,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接头30的夹紧弹簧33中的、 位于第2夹紧弹簧部332的部分不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 部242接触。

即、在图示例子的光连接用单元10中,接头30的包括第2夹紧 弹簧部332的第2夹紧部不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 242以及保持器底壁部3021a接触。在图示例子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 中,接头30的第2夹紧部在插入片3041拔出时,不会受到与接头保持 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242以及保持器底壁部3021a的接触的 影响而实现光纤线缆1的光纤2的裸光纤2a的把持固定。

因此,光连接用单元10有利于确保接头30的第2夹紧部中的裸光 纤2a的调心精度。该构成有效地有助于裸光纤2a彼此的低损失下的对 接连接。

如图8、图9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的接头用工 具3040成为切入到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片3041 从进行该插入片3041从接头30的拔出操作的拔出用操作部42突出的 构成。

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3040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

其中,作为接头用工具,并不限定于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也可以 是由多个部件组装的构成的接头用工具。

上述接头用工具3040的上述拔出用操作部3042具有在一面侧突 出设置有上述插入片3041的细长板状的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和在该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两侧沿着其长边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对弹性操作 片3044。

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设置在与突出设置有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 插入片3041侧的面(插入片突出设置面3043a)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宽度 方向两侧。另外,对于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而言,其延伸方向(长边 方向)两端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两端连接。弹性操作片 3044在其长边方向两端与上述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两端一 体化地设置。弹性操作片3044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为从插入片支承 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两端向其宽度方向伸出。弹性操作片3044的延伸 方向两端部之间的部分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经由若干缝隙沿着插入 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延伸配置。

该拔出用操作部3042形成为沿着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长边方向 的方向的尺寸比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的间隔方向的尺寸大的细长形状。

另外,该拔出用操作部3042在其长边方向两端部具有:同单元主 体10C的接头保持器部3021与线缆锚固部3022之间的连结底座部 3023c(参照图49~图51等)的上表面3023a抵接的上表面抵接突起部 3042a、和同上述连结底座部3023c的与上述上表面3023a相反的下表 面3023b(参照图54、图60)抵接的下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b。

上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a以及下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b在拔出用 操作部3042的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的间隔方向即、宽度方向(操作部 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

接头用工具3040的拔出用操作部3042能够通过使单元主体10C的 长边方向的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两侧的连结底座部3023c夹在其长边 方向两端部的上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a与下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b之间 而组装于单元主体10C。

此外,上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a与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连结底座 部3023c的上表面3023a的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抵接。因此,上表面抵 接突起部3042a不与在连结底座部3023c的上表面3023a中央部沿单元 主体10C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接触。

拔出用操作部3042整体形成为将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插入 片突出设置面3043a垂直的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扁平形状。插入片3041 从拔出用操作部3042向其厚度方向的一面侧突出。以下,将拔出用操 作部3042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插入片3041突出的一侧也称为插入 片突出侧,将与该插入片突出侧相反的一侧也称为里面侧。

上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a以及下表面抵接突起部3042b突出设置在 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插入片突出侧。

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3040的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一对弹性操 作片3044位于其插入片突出侧的大致整体(除了下表面抵接突起部 3042b)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3043a重叠的同一 假想平面上。接头用工具3040通过使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一对弹性操 作片3044以及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插入片突出侧与接头保持器部 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抵接而被设置在单元主体10C。

以下,将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的插入片突出侧所处的假想平面也 称为假想抵接面3042c(参照图59A、B、图60)。接头用工具3040通 过使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以及插入片支承板部 3043的位于上述假想抵接面3042c的部分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 器侧壁部241抵接而被设置在单元主体10C。

此外,作为接头用工具,并不限定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插入 片突出设置面3043a处于与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的插入片突出侧所处 的假想平面重叠的位置的构成。作为接头用工具,也能够采用插入片支 承板部3043设置在与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的插入片突出侧所处的假想 平面拔出用操作部3042里面侧稍错开的位置的构成。

插入片3041突出设置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的4处。

如图14所示,在接头30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中的、露出上述 夹紧弹簧33的与背板部33a相反的一侧(以下,开放侧)的侧面开口 有用于插入上述插入片3041的插入片插入孔35。如图15所示,该插入 片插入孔35通过形成在与底座部件31以及三个盖部件321、322、323 的对置面31a、321a、322a、323a相互对应的位置的插入片插入槽31g、 321c、322c、323c,被确保在底座部件31与盖部件321、322、323之 间。

此外,插入片插入孔35以从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开放侧的侧 面不到达调心槽31b、被覆部插入槽31c、31d,321b,323b的深度形 成。

另外,作为插入片插入孔35,也能够采用通过仅在底座部件31以 及盖部件321、322、323的一方形成的插入片插入槽来确保的构成。

如图14所示,在图示例子的接头30中,上述插入片插入孔35 形成在中央盖322中的与底座部件31长边方向两端部对应的2处、和 第1侧盖321以及第2侧盖323的与沿着底座部件31长边方向的方向 的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共计4处。

接头用工具3040的4个插入片3041的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中的 突出设置位置与接头30的4处插入片插入孔35对应。另外,单元主体 10C的第1保持器侧壁部241的插入片插入孔3024a也与接头用工具 3040的4个插入片3041、以及接头30的4处插入片插入孔35对应, 而形成在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的4处。

此外,接头用工具3040的插入片3041以其板厚与操作部宽度方向 一致的朝向突出设置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

如图61所示,该光连接用单元3010的接头用工具3040的插入片 3041在接头30的底座部件31与按压盖32之间切入形成为板状的前端 部3041a(以下,也称为前端插入部)。

其中,插入片3041只要在能够对半分割的元件31、32间,克服夹 紧弹簧33的弹性,而撑开能够插入光纤2的程度、且能够从元件31、 32间拔出即可,并不限定于板状的部件。作为插入片,也能够采用例如 柔软的片状的、棒状的部件。

另外,作为接头30,也能够采用在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不形成 插入片插入孔35的构成。

如图56所示,接头用工具3040的板状的插入片3041的前端插入 部3041a形成为其前端越来越细的锥状。该插入片3041在从接头30的 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拔出后,能够使其前端插入部3041a压入切入到 底座部件31与按压盖32之间(组装带工具的接头)。

另外,光纤连接用单元3010也可以在从接头30取下接头用工具 3040的状态下现场供给,并在现场在接头30的元件31、32间切入接头 用工具3040的插入片3041来组装带工具的接头。

如图49~图51所示,光连接用单元3010的单元主体10C的线缆 锚固部3022具有锚固部底壁部3022a、和竖立设置在该锚固部底壁部 3022a的宽度方向两侧的2个锚固部侧壁部3022b。

而且,该线缆锚固部3022在由锚固部底壁部3022a和2个锚固部 侧壁部3022b从三方围起的槽状的空间(以下,也称为固定部件收容空 间3022h),收容固定在光纤线缆1终端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

另外,线缆锚固部3022具有: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其限制 缩短收容在上述空间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距 离的前进;和弹性卡止片3022d,其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端部的 后侧卡合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端部。

上述弹性卡止片3022d分别形成在线缆锚固部3022的2个锚固部 侧壁部3022b。

如图55所示,图示例子的光连接用单元3010的单元主体10C的 上述弹性卡止片3022d在线缆锚固部3022的锚固部侧壁部3022b中, 在位于从其后端(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相反的侧)朝向前侧(接头保 持器部3021侧)延伸的上下一对狭缝3022j间的部分即、弹性片3022e 的后端突出设置有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卡合的啮合爪3022f。上述啮 合爪3022f朝向线缆锚固部3022的2个锚固部侧壁部3022b的相互对 置的对方侧的锚固部侧壁部3022b从弹性片3022e后端突出。

此外,上述狭缝3022j未到达锚固部侧壁部3022b的前端。

上述弹性卡止片3022d作为从后侧使上述啮合爪3022f与同光纤 线缆1终端一起从线缆锚固部3022的后侧插入到线缆锚固部3022的锚 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后端部卡合,来限制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远离上 述接头3040的方向的位移的锚固单元发挥作用。

此外,作为通过从线缆锚固部3022的后侧的插入来限制收容在线 缆锚固部3022的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远离上述接头3040的方向的位 移(从接头3040的后退)的锚固单元,并不限定于上述弹性卡止片 3022d。作为该锚固单元,例如,也可以是与线缆锚固部3022枢接的卡 合片等。

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以围绕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周的方式设置, 并固定于该终端,而被一体化。

图65A~C表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具体例。

此处,作为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作为,使用将光纤线缆1终端从其 两侧把持而固定安装于光纤线缆1终端的外皮把持部件。

以下,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指外皮把持部件的情况下,将锚固用 固定部件120也称为外皮把持部件。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具有:剖面コ字形的把持底座121,其形成有 将光纤线缆1嵌入的线缆嵌合槽12a;和按压盖123,其与上述把持底 座121的线缆嵌合槽12a的槽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部125的一方枢接。

该外皮把持部件120通过使在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 相互对置的面突出设置有多个的把持用突起125c陷入被嵌入到线缆嵌 合槽12a的光纤线缆1的外皮3,能够在一对侧壁部125间把持固定光 纤线缆1。把持底座121是在突出设置于底壁部124的一面侧的一对侧 壁部125之间确保上述线缆嵌合槽12a的剖面コ字形的部件。线缆嵌合 槽12a的槽宽度方向是指隔着该线缆嵌合槽12a的两侧的侧壁部125的 间隔方向。此外,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把持用突起125c形 成为沿线缆嵌合槽12a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剖面三角形状的凸条。

而且,该外皮把持部件120通过在上述按压盖123远离另一方的 侧壁部125的开放状态下将把持底座121外嵌固定到光纤线缆1终端后, 将按压盖123转动至关闭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与底壁部 12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间的线缆嵌合槽12a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将该 按压盖123与另一方的侧壁部125卡止,从而被安装于光纤线缆1终端。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是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上述按压 盖123经由作为铰接部发挥作用的薄壁部126与一对侧壁部125的一方 (以下,也称为第1侧壁部。图中标注符号125a)的突端连接。该按压 盖123通过上述薄壁部126,能够绕沿着上述线缆嵌合槽12a的延伸方 向的轴线旋转地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枢接。此外,对于 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125的另一方,以下,也称为第两侧壁部 125b。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的按压盖123形成为L字板状。该 按压盖123具有经由上述薄壁部126与把持底座121的第1侧壁部125a 枢接的顶板部123a、和从该顶板部123a的与上述薄壁部126相反的一 侧的端部垂直于该顶板部123a而形成的卡止板部123b。对于该按压盖 123而言,在将上述顶板部123a配置在与把持底座121的一对侧壁部 125的突端抵接来关闭线缆嵌合槽12a的开口部的关闭位置时,能够使 上述卡止板部123b与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的与线缆嵌合槽 12a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重叠。而且,按压盖123通过使突出设置在把 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外表面的卡止用爪125d进入形成在上述 卡止板部123b的卡止用窗孔123c而卡止于把持底座121,能够稳定地 维持对把持底座121的关闭状态。

图示例子的外皮把持部件120(锚固用固定部件)具有从沿着上 述把持底座121的线缆嵌合槽12a的延伸方向的前后方向的一端突出的 一对前侧突壁部127。一对前侧突壁部127形成为以从把持底座121的 两侧的侧壁部125a、125b沿着把持底座121前后方向延长该侧壁部 125a、125b的方式突出的板片状。

此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子的构成。作为外 皮把持部件,也能够采用例如将按压盖变更为省略上述卡止板部123b, 而在上述顶板部123a设置与把持底座121的第2侧壁部125b的突端卡 合的卡合部的构造的按压盖的构成等。另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也能 够采用仅由把持底座构成的结构。另外,作为外皮把持部件,并不限定 于塑料制的一体成形品,也能够采用由多个部件组装的构成。

作为锚固用固定部件,并不限定于外皮把持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在 光纤线缆1终端外周利用粘合剂的粘合固定、热熔敷等进行固定的部件 等。

如图52所示,在图示例子的线缆锚固部3022设置有使固定有锚 固用固定部件120的光纤线缆1终端(以下,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 向线缆锚固部3022的从其后方的插入顺利地进行的插入辅助滑块 3026。该插入辅助滑块3026成为在以在锚固部底壁部3022a上沿着线 缆锚固部3022的前后方向可滑动移动的方式设置的细长板状的滑块主 体3026a上突出设置有按压力承接突起3026b的构造。

该插入辅助滑块3026能够在从上述滑块主体3026a的按压力承接 突起3026b向后侧延伸的部分即、固定部件载置部3026c上载置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

如图64所示,上述插入辅助滑块3026通过线缆锚固部3022的锚 固部底壁部3022a上的滑动移动,能够从滑块主体3026a的按压力承接 突起3026b将前侧的部分插入到形成于与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下部 以及与该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一体化的连结底座部3023c的下部的 滑块插入孔3028。

滑块插入孔3028从在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的与固定部件收容 空间3022h面对的后面开口的滑块入口沿着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朝向 接头保持器部3021延伸形成。另外,滑块插入孔3028的滑块入口位于 形成为在线缆锚固部3022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从其上端凹下的 切口状的第2光纤插入部3022g的下方。

此外,如图54所示,图示例子的单元主体10C具有接头保持器 部3021的保持器底壁部3021a的下表面、各线缆锚固部3022的锚固部 底壁部3022a的下表面、和各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连结底座部3023c 的下表面3023b相互在同一面连续而成的下表面3020a。

其中,作为单元主体,并不限定于保持器底壁部3021a的下表面、 2个锚固部底壁部3022a的下表面、和2个连结底座部下表面3023b构 成相互在同一面连续的下表面3020a。作为单元主体,例如,也能够采 用连结底座部下表面3023b与锚固部底壁部3022a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上 侧的构成等。

上述插入辅助滑块3026通过线缆锚固部3022的锚固部底壁部 3022a上的滑动移动,能够从滑块主体3026a的按压力承接突起3026b 将前侧的部分插入上述滑块插入孔3028,将上述按压力承接突起3026 与线缆锚固部3022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抵接。上述按压力承接 突起3026能够与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中的位于滑块插入孔3028的 滑块入口与第2光纤插入部3022g之间的部分即、承接突起抵接部3022k 抵接。对于上述插入辅助滑块3026而言,上述按压力承接突起3026b 与线缆锚固部3022前端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更具体而言承接突 起抵接部3022k)抵接的位置成为相对于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进极限 位置。

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止动壁部251、252形成有使露出光纤线 缆终端的光纤2插入的切口状的第1光纤插入部3025a。另外,在线缆 锚固部3022前端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形成有使露出光纤线缆终 端的光纤2插入的切口状的上述第2光纤插入部3022g。

在单元主体10C的连结底座部3023c上突出设置有一对光纤引导 壁3027,该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引导从光纤线缆1的光纤2的上述线 缆锚固部3022向接头30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 在单元主体10C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突出设置在连结底座部3023c 上,并沿着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延伸形成。单元主体10C能够使用 在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间确保的缝隙,作为引导光纤2的光纤引导槽 3027a。

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之间的光纤引导槽3027a沿着单元主体10C 长边方向延伸。该光纤引导槽3027a的延伸方向一端与在接头保持器部 3021的止动壁部251、252形成为切口状的第1光纤插入部3025a连通。 上述光纤引导槽3027a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与在线缆锚固部3022的上述 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形成为切口状的第2光纤插入部3022g连通。

如图52、图53所示,第1光纤插入部3025a形成为从止动壁部 251、252的上端向下方凹陷、其底部与光纤引导槽3027a的槽底连续的 槽状。

第2光纤插入部3022g成为从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的上端向下 方凹下的切口状。该第2光纤插入部3022g的底部成为从光纤引导槽 3027a的端部遍及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的与固定部件收容空间 3022h面对的后面,随着越往上述后面侧末端变宽地扩张的锥状凹处 3022i。

第2光纤插入部3022g、光纤引导槽3027a、第1光纤插入部3025a 作为实现光纤2从线缆锚固部3022向收容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接头 30的被覆部插入槽的顺利的插入的光纤引导单元发挥作用。

使用该光连接用单元3010来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连接的作业, 首先,在光纤线缆11、12终端固定锚固用固定部件120来组装带固定 部件的线缆终端1a,在相对于线缆锚固部3022从前进极限位置移动到 向后侧偏移的位置的插入辅助滑块3026的固定部件载置部3026c上载 置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外皮把持部件120将前侧突壁部127突出 的前侧以朝向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的姿势载置于固定部件载置部 3026c上。

而且,使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保持载置在插入辅助滑块3026 的固定部件载置部3026c上的载置状态不变地朝向线缆锚固部3022前 端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前进(以缩短与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 的距离的方式移动)。

此外,预先在载置于插入辅助滑块3026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 1a的光纤线缆终端使光纤2露出为突出状态。

线缆锚固部3022的锚固部底壁部3022a的上表面(插入辅助滑块 3026滑动移动的面)与连结底座部3023c的上表面3023a相比位于下方。

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成为在载置于插入辅助滑块3026的固定 部件载置部3026c上时,从光纤线缆1终端突出的光纤2被配置于光纤 引导槽3027a的槽底部的延长位置的构成。由此,通过带固定部件的线 缆终端1a的前进,能够将光纤2顺利地插入光纤引导槽3027a。

光纤2通过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对于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 进,使之在光纤引导槽3027a的槽底、第1光纤插入部3025a的底部前 进。

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一边按压插入辅助滑块3026的按压力 承接突起3026b一边前进。因此,伴随着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 前进,插入辅助滑块3026也一体前进。使用已叙述的外皮把持部件120 进行组装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通过外皮把持部件120的前侧突 壁部127前端一边按压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一边前进。

对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而言,将到达前进极限位置的插入辅 助滑块3026夹在锚固用固定部件120与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之间 时的位置是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进极限位置。

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前进到针对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进极 限位置。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通过前进到上述前进极限位置,线 缆锚固部3022的弹性卡止片3022d卡合而被保持在前进极限位置。

在插入到接头30的元件31、32间的光纤线缆的光纤2的前端预 先引出裸光纤2a。

另外,从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1、12的光纤2的锚固用固定部件 120突出的突出长度成为光纤2彼此在接头30的调心槽31b长边方向 中央部抵接、且各光纤线缆11、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到达相 对于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进极限位置时,在光纤2形成若干弯曲部(图 62的弯曲部5)的长度。

带工具的接头30A中的底座部件31与各盖部件321、322、323 之间的开放量根据接头用工具3040的插入片3041的板状的前端插入部 3041a的厚度尺寸能够设定。

例如,如图17所示,基于底座部件31与侧盖(在图示例子中,为 第2侧盖323)之间的插入片3041(41)的插入的开放量成为光纤2不 从被覆部插入槽31d与侧盖323的对置面323a之间的区域(光纤收纳 区域。参照图16的符号FS)脱落,而保持插入到光纤收纳区域内的状 态的范围。

光纤收纳区域FS(参照图16)是被覆部插入槽、与同形成有该被 覆部插入槽的元件(在图示例子中,为底座部件31)的对置面垂直的方 向上的、与上述被覆部插入槽对置的元件的与上述被覆部插入槽对置的 部分之间的区域。

此外,在图16中,省略在插入光纤2的被覆部的被覆部插入槽的 槽底附近所确保的间隙(参照图17)的图示。

基于中央盖322与底座部件31之间的插入片3041的插入的开放 量成为在光纤2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不从调心槽31b与中央盖322的 对置面322a之间的区域(裸光纤收纳区域FS2)脱落的范围。

裸光纤收纳区域FS2(参照图16)是调心槽31b、与同形成有该调 心槽31b的元件(在图示例中,为底座部件31)的对置面31a垂直的 方向上的、中央盖322的对置面322a的与上述调心槽31b对置的部分 之间的区域。

在光纤2前端引出的裸光纤2a通过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相 对于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进,能够从光纤引导槽3027a经由接头30的 光纤收纳区域FS(参照图16)向裸光纤收纳区域插入。

在接头30的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开口有从其长边方向两端面凹下 为越来越细的锥状的锥状凹处34a。如图16所示,锥状凹处34a的内端 与上述光纤收纳区域FS连通。

另外,如图49~图51所示,如已叙述的那样,在定位于接头保 持器部3021而被收容的接头30中,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长边方向 两端面抵靠在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止动壁部251、252。另外,在上述 接头30中,对半分割把持部件34的端面中的上述锥状凹处34a的开口 部的中央部被定位在光纤引导槽3027a的底部以及第1光纤插入部 3025a的底部。因此,顺利地进行光纤2从光纤引导槽3027a向接头30 的光纤收纳区域FS的插入。

另外,如图62所示,在上述光连接用单元3010的光纤引导壁3027 形成有切口部3027b。

如图52、图53、图62所示,上述光纤引导壁3027具有:弯曲支 承壁部3027c,其形成为随着从接头保持器部3021至线缆锚固部3022 侧,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尺寸减少的锥状;和下部延 伸壁部3027d,其从该弯曲支承壁部3027c的线缆锚固部302两侧的端 部至线缆锚固部3022以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尺寸恒 定地沿着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延伸。该光纤引导壁3027成为线缆锚 固部3022侧从弯曲支承壁部3027c上端部向下方凹下的切口部3027b。

在使用上述光连接用单元10将光纤线缆11、12彼此连接的作业 中,将从光纤线缆11、12终端露出为突出状态的光纤2分别从单元主 体10C的长边方向两侧的线缆锚固部3022经由光纤引导槽3027a插入 接头30的光纤收纳区域FS(图16),并将光纤2前端的裸光纤2a彼此 在沿着调心槽31b的裸光纤收纳区域FS2的延伸方向(长边方向)中央 部进行对接。

对于上述光连接用单元3010而言,在使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1、 1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到达相对线缆锚固部3022的前进极限位 置时,成为在接头30的元件间,光纤2彼此对接连接状态、且如图62 所示,光纤2的弯曲部5以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浮起的方式形成。 光连接用单元3010在光纤引导壁3027形成有切口部3027,所以通过目 视等能够容易地确认光纤2的弯曲部5。

在弯曲部5形成前,位于光纤2的光纤引导槽3027a内的部分被配 置在光纤引导槽3027a的槽底。位于光纤引导槽3027a的槽底的光纤2 由连结底座部3023c和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从三方围起,所以形成于 光纤2的弯曲部5仅形成于从光纤引导槽3027a的槽底浮起的方向上。

从相互连接的光纤线缆11、12的终端突出的光纤11a、12a的自 光纤线缆终端突出的突出长度(或者从锚固用固定部件120突出的突出 长度)例如成为在接头30的裸光纤收纳区域FS2使光纤2的前端彼此 (具体而言是裸光纤2a的前端彼此)对接时,能够在光纤11a、12a的 一方或者双方形成从下部延伸壁部3027d向上方(切口部27b)突出的 弯曲部5的长度。该情况下,通过目视等能够容易地确认形成在光纤2 的弯曲部5从下部延伸壁部3027d向上方(切口部27b)突出。因此, 简单地进行实现接头30内的光纤2彼此(具体而言裸光纤彼此)的对 接的确认。

另外,对于光连接用单元3010而言,通过例如作业者用手指等将 以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两侧的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一方的下部延伸 壁部3027d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部5朝向光纤引导槽3027a槽底 按压,由此更可靠地进行光纤2彼此的对接确认。即、在例如作业者用 手指等将以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两侧的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一方的 下部延伸壁部3027d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部5朝向光纤引导槽 3027a槽底按压时,另一方的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连结底座部3023c 上的光纤2的弯曲部5的尺寸变大,或者在另一方的光纤引导台部3023 的连结底座部3023c上的未形成弯曲部5的光纤2形成弯曲部5,由此 更可靠地进行光纤2彼此的对接确认。

此外,如图62所示,在光纤引导壁3027的弯曲支承壁部3027c、 与在该弯曲支承壁部3027c经由切口部3027b对置的线缆锚固部3022 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之间确保作业者能够插入手指的离隔距离。

因此,容易地进行作业者用手指向下方按压以向下部延伸壁部 3027d上方浮起的方式形成的光纤2的弯曲部5。

另外,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连结底座部3023c上的一对光纤引导 壁3027以下部延伸壁部3027d的延伸方向中央部位于插入固定到线缆 锚固部3022的带固定部件的线缆终端1a的光纤线缆终端与接头保持器 部3021内的接头3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之间的离隔方向中央部的方式形 成。光纤2的弯曲部5以在插入固定到线缆锚固部3022的带固定部件 的线缆终端1a的光纤线缆终端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内的接头30的长 边方向的端部至间成向上凸的拱门状的方式弯曲形成。

以从光纤引导槽3027a槽底向该光纤引导槽3027a一对光纤引导壁 3027的下部延伸壁部3027d上方浮起的方式形成的光纤2的弯曲部5 的顶部位于下部延伸壁部3027d的延伸方向中央部的上方。因此,容易 地进行作业者用手指向下方按压以向下部延伸壁部3027d上方浮起的 方式形成的光纤2的弯曲部5的顶部。

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的弯曲支承壁部3027c支承弯曲部5的接头 30侧的端部,有效地有助于在弯曲部5确保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 浮起的形状。上述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即使在光纤2的弯曲部5的尺 寸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弯曲支承壁部3027c也能够将弯曲部5支 承为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浮起的状态,而能够防止弯曲部5的塌 下。

此外,弯曲支承壁部3027c并不限定于随着从接头保持器部3021 至线缆锚固部3022侧,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尺寸减 少的锥状,例如,也可以为横跨单元主体10C长边方向的延伸方向整体 从连结底座部3023c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尺寸相同的形状。

另外,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并不限定于具有 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止动壁部向线缆锚固部3022侧伸出的弯曲支承 壁部3027c的构成。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也可以为具有从线缆锚固部 3022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向接头保持器部3021侧伸出的弯曲支 承壁部、和从该弯曲支承壁部延伸至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下部延伸壁 部的构成。

另外,光纤引导台部3023的一对光纤引导壁3027也能够采用在从 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止动壁部向线缆锚固部3022侧伸出的弯曲支承壁 部、和从线缆锚固部3022的固定部件止动壁部3022c向接头保持器部 3021侧伸出的弯曲支承壁部之间具有下部延伸壁部的构成。

如果能够确认光纤2彼此的抵靠,则接下来,从接头30的元件 31、32间拔出接头用工具3040的插入片3041。

由此,光纤11a、12a彼此保持对接连接状态不变地被把持固定于 接头30的元件31、32间,光纤线缆11、12彼此的连接完成。

接头用工具3040通过用单手的手指握住等,只使拔出用操作部 3042的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接近,就简单地进 行插入到接头30的元件31、32间的插入片41从接头30的拔出。

上述接头用工具3040通过使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以缩短相互的分 离距离(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能够使形成 在各弹性操作片3044的操作片侧倾斜面3046向形成在插入片支承板部 304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滑动。

使接头用工具3040的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以缩短相互的分离距 离的方式弹性变形的操作例如图62所示,通过从操作部宽度方向两侧 对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作用缩短相互的分离距离 的方向的按压力P而能够实现。

此外,操作部宽度方向是指图57、图58、图62中的上下方向、图 59A、B中的左右方向。

上述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与弹性操作 片3044面对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随着从其插入片突出侧往与该插入片 突出侧相反的里面侧,在操作部宽度方向上接近远离插入片支承板部 3043的上述弹性操作片3044。该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相对于插入片支 承板部30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3043a、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假想抵 接面3042c倾斜地形成。

如图59A、B所示,操作片侧倾斜面3046在弹性操作片3044的与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面对侧,形成在与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对应的位 置。操作片侧倾斜面3046随着从拔出用操作部3042的插入片突出侧往 里面侧,在操作部宽度方向上远离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操作片侧倾斜 面3046相对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插入片突出设置面3043a、拔出 用操作部3042的假想抵接面3042c倾斜地形成。

如图56~图58所示,在图示例子的接头用工具3040中,支承板 侧倾斜面3045形成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宽度方向两侧,在插入片 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上大体均等的各3处,共计6处。上述支承 板侧倾斜面3045更具体而言,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中央 部以及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形成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宽度方向 两侧。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 (图中标注符号3045a。以下,也称为支承板中央倾斜面)形成于插入 片支承板部3043的突出设置于宽度方向两侧的突起部3043b。插入片 支承板部3043具有细长板状的支承板部主体3043d。上述突起部3043b 突出设置在支承板部主体3043d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宽度方向两侧。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 (图中标注符号3046b。以下,也称为支承板端部倾斜面)构成在支承 板部主体3043d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为切口状的槽状凹处3043c的槽底 面。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支承板端部倾斜面 3045b使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与插入到接头 30的底座部件31和第1侧盖321之间的插入片3041(图56~图58中, 标注符号411)、插入到底座部件31和第3侧盖323之间的插入片30(图 56~图58中,标注符号413)对应。支承板端部倾斜面3045b形成在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上的突出设置有插入片411、413的部 位的宽度方向两侧。

另一方面,支承板中央倾斜面3045a形成在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 长边方向上位于插入到接头30的底座部件31与中央盖322之间的2个 插入片3041(图56~图58中,标注符号412)之间的部位的宽度方向。

操作片侧倾斜面3046分别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支承板中央 倾斜面3045a、以及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支承板端 部倾斜面3045b、3045b对应地,形成在弹性操作片3044的长边方向中 央部和两端部。

弹性操作片3044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操作片侧倾斜面3046(图中 标注符号3046a。以下,也称为操作片中央倾斜面)在操作部宽度方向 上与支承板中央倾斜面3045a对置地形成。另外,操作片中央倾斜面 3046a形成在从弹性操作片3044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向插入片支承板部 3043侧突出的突起部3044a(中央突起部)。

弹性操作片3044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操作片侧倾斜面3046(图中 标注符号3046b。以下,也称为操作片端部倾斜面)在操作部宽度方向 上与支承板端部倾斜面3045b对置地形成。另外,操作片端部倾斜面 3046b形成在从弹性操作片3044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向插入片支承板部 3043侧突出的突起部3044b。

如图59A所示,操作片中央倾斜面3046a相对于拔出用操作部 3042的假想抵接面3042c的倾斜角度θ3046a与支承板中央倾斜面3045a 相对于上述假想抵接面3042c的倾斜角度θ3045a相比小若干。

另外,如图59B所示,操作片端部倾斜面3046b相对于拔出用操作 部3042的假想抵接面3042c的倾斜角度θ3046b与支承板端部倾斜面 3045b相对于上述假想抵接面3042c的倾斜角度θ3045b相比小若干。 另外,支承板中央倾斜面3045a的上述倾斜角度θ3045a比支承板端部 倾斜面3045b的上述倾斜角度θ3045b大,操作片中央倾斜面3046a的 上述倾斜角度θ3046a比操作片端部倾斜面3046b的上述倾斜角度 θ3046b小。

操作片中央倾斜面3046a与支承板中央倾斜面3045a之间的操作部 宽度方向的最小离隔距离t1比操作片端部倾斜面3046b与支承板端部 倾斜面3045b之间的操作部宽度方向的最小离隔距离t2小。

上述接头用工具3040在使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以缩短相互的分 离距离的方式(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接近)弹性变形时,通过操作 片侧倾斜面3046相对于支承板侧倾斜面3045的滑动,能够使插入片支 承板部3043以位于其长边方向两端间的部分相对于一对弹性操作片 3044向拔出用操作部3042里面侧相对地位移的方式弹性变形。而且, 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位于长边方向两端间的部分相对于一对弹性操 作片3044向拔出用操作部3042里面侧相对地位移的结果为,接头用工 具3040能够实现插入到接头30的元件间的插入片3041从接头30的拔 出。

在接头30的元件间插入状态的插入片3041从元件间的拔出通过在 使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的位于假想抵接面3042c的部分与接头保持器 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抵接的状态下,使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的 位于长边方向两端间的部分相对于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向拔出用操作 部3042里面侧位移来实现。

另外,上述接头用工具3040在使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以缩短相 互的分离距离(与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时,操 作片中央倾斜面3046a相对于支承板中央倾斜面3045a的滑动开始后, 开始操作片端部倾斜面3046b相对于支承板端部倾斜面3045b的抵接、 滑动。

其结果,接头用工具3040能够实现在插入片412从接头30的第2 夹紧部拔出完成后,再完成插入片411、413从第1、第3夹紧部的拔出 的错开时间拔出。

接头30根据切入到元件间的插入片411、412、413的错开时间拔 出,首先,在第2夹紧部的对半分割的元件(底座部件31和中央盖322) 间把持固定光纤11a、12a的相互对接的裸光纤2a、2a。然后,接头30 在第2夹紧部中的相互对接的状态的裸光纤2a、2a的把持固定完成后, 再完成第1、第3夹紧部的对半分割的元件间的光纤11a、12a的被覆部 的把持固定。此外,第1夹紧部的对半分割的元件是底座部件31以及 第1侧盖311,第3夹紧部的对半分割的元件是底座部件31以及第2 侧盖313。

此外,完成了插入片3041从接头30的元件31、32间的拔出的接 头用工具3040能够简单地从单元主体10C脱离。

上述接头用工具3040仅使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以缩短相互的分 离距离的方式弹性变形,就简单地进行切入到接头30的对半分割的元 件间的状态的插入片3041从接头30的拔出。

另外,接头用工具3040中的用于将切入到(插入到)接头30的元 件间的状态的插入片3041从元件间拔出的拔出机构即、拔出用操作部 3042为扁平的形状。接头用工具3040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纤连接 用工具相比,能够容易地实现切入到元件间的状态的插入片从元件间拔 出的方向上的从接头30突出的突出尺寸的缩小。因此,接头用工具、 带工具的机械接头的小型化容易。

接头用工具、带工具的机械接头的小型化有利于狭窄的作业空间中 的使用接头的光纤2彼此的连接作业。

以上,基于最佳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 定于上述的最佳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 改变。

例如,在光连接用单元10中,接头用工具3040的拔出用操作部3042 也可以在与单元主体10C的接头保持器部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之间 经由一点点的间隙沿着保持器侧壁部241的状态下,设置在单元主体 10C。其中,拔出用操作部3042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 241之间的间隙成为对与接头保持器部3021的保持器侧壁部241抵接的 一对弹性操作片304能够实现插入片支承板部3043向拔出用操作部 3042里面侧相对地位移的大小。

接头用工具的应用对象并不限定于光连接用单元10的接头保持 器部内的接头。

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接头用工具能够广泛应用于可将其插 入片切入元件间的构成的接头。这一点,作为将接头用工具的插入片切 入接头的元件间来在接头设置接头用工具的带工具的接头,也能够采用 例如,以缩短相互的分离距离的方式弹性变形的一对弹性操作片3044 直接与接头抵接的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11、12...光纤线缆,2、11a、12a...光纤(带被覆层的光纤), 10、1010、2010、3010...光纤连接用单元,10A、10B、10C...光纤连接 用单元(单元主体),20...单元底座,21、1021...接头保持器部,22d... 按压部(弹性按压片),23、1022...线缆锚固部,24...固定部件引导部, 25...锚固部(杆部件),251、252...止动壁部,1029...位置确认机构, 30...机械接头,40...接头用工具,40A...第1接头用工具,40B...第2 接头用工具,48...隔离物(隔离物用突起),48a...第1隔离物(隔离物 用突起),48b...第2隔离物(隔离物用突起),1041...第3接头用工具 (第1插入工具),1042...第4接头用工具(第2插入工具),1045...第 3接头用工具的插入片(第1插入部件),1046...第4接头用工具的基板 部,1048...第4接头用工具的插入片(第2插入部件),52...保持部件 侧线缆固定部,53...底板部,54...侧板部,58...限制凸部,59...单元收 容空间,64b...内侧面,65...侧端板部,66...底端板部,71...线缆嵌合 槽,72...把持用突起,120...外皮把持部件(单元侧线缆固定部),3021... 接头保持器部,3021a...保持器底壁部,3022...线缆锚固部,3022a...锚 固部底壁部,3022b...锚固部一侧壁部,3022c...固定部件止动壁部, 3022d...锚固单元(弹性卡止片),3022g...第2光纤插入部,3022h...由 2个锚固部侧壁部和锚固部底壁部从三方围起的槽状的空间(固定部件 收容空间),3023...光纤引导台部,3023c...连结底座部,241、242...保 持器侧壁部,3025a...第1光纤插入部,3027...光纤引导壁,3027a...光 纤引导槽,30...接头,3040...接头用工具,3041...插入片,3042...拔出 用操作部,3043...插入片支承板部,3044...弹性操作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