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合成相关函数的BOC(15,2.5)调制方式捕获方法

基于合成相关函数的BOC(15,2.5)调制方式捕获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合成相关函数的BOC(15,2.5)调制方式捕获方法。1:选取一段1ms的BOC(15,2.5)中频信号作为接收机接收数据信号,选取多普勒频移范围、搜索频率步进、检测阈值;2: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剥离载波、混频处理,得到I路信号和Q路信号,再将这两个信号分别进行FFT处理;3:本地产生BOC(15,2.5)调制信号,分解为12个子信号,进行FFT变换并取共轭,然后将I、Q支路的信号与之分别相乘并分别进行IFFT变换;4:本地储存所需辅助函数的12个子式子;5:将步骤3和4最后结果对应相加;6:将处理得到的两个支路的结果先进行非相干积分,然后与门限值γ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捕获到。本发明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中B3频段的BOC(15,2.5)调制方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S19/24 专利号:ZL2014101530912 申请日:20140417 授权公告日:201606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4-08-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19/24 申请日:201404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接收机的捕获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将 要应用于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心频率为 1268.52MHz,带宽为24MHz的B3频段,B3频段将要使用BOC(15,2.5)调制方式。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我国于2003年建成了北 斗区域导航系统(北斗1代)。该系统可以实现在中国以及周边区域定位、授时、报文等多项 功能。目前我国正在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建设,现已建成区域导航系统,覆盖整个亚太地区, 可以为整个亚太地区提供导航服务,第三步是计划在2020年形成一个全球导航系统,即北斗 2号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可以实现为全 球用户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呈现出一种多级竞争与优势互补的崭新局面。卫星导航系统也从独立建 设开始走向合作开发利用,为了使多个导航系统之间实现兼容,使卫星导航频段能够频带共 享以及频谱分离,同时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性能要求,所以新一代卫星导航信号均采用二 进制偏移载波(BOC—Binary Offset Carrier)调制方式。与BPSK(双相移位键控)调制方式 相比较,BOC调制使系统在性能上拥有多方面的优势:BOC调制在信道噪声和抗多径方面,可 以获得比BPSK调制更好的性能,该性能的提高主要源于BOC调制可以将信号能量更多的集中 到信号所在带宽的边缘位置,增加信号的有效带宽;可以通过不同的频带占有方式减少与公 共频带上已有导航信号间的干扰;改进的BOC调制方式既可以实现在信号上下边带分别承载 不同信号的功率,又能简化发射端基带发生器和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当然BOC调制方式 也是存在缺点的,那就是自相关函数(ACF—Autocorrelation Function)具有多边峰特性, 并且边峰的个数会随着调制阶数的提高而增加,容易使信号在捕获或跟踪时出现模糊点,从 而造成误捕获或误跟踪现象,给测距带来模糊性。

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来解决BOC调制信号模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bump and jump通过增加两路额外的相关器,即远超前和远滞后相关器,通过比较相邻两峰 的接收功率,确保即时支路所产生的本地码能够与接收信号对齐,保证即时支路捕获到主峰, 降低误锁概率。该方法优势在于一旦锁定主峰,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缺点是由于它是基于 主峰和两侧边峰功率大小比较,所以当信噪比较低时会有很高的漏检和虚警概率,并且一旦 发生误锁情况,所需的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对于实时性的场合不太适合。(2)BPSK-like方 法,该方法主要有两种典型的代表应用,分别被命名为“B&F”法和“M&H”法,其核心思想 是利用BOC调制信号功率谱主瓣与BPSK调制信号功率谱相似的特性,实现BOC自相关函数的 单峰特性,但该方法也是存在着不足和局限的,例如由于采用了滤波器,对于单边带处理情 况会存在3db的衰减,对于双边带来说,会有0.5db的衰减,而且该方法也丧失了BOC调制 信号高精度跟踪性能的优势,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处理。(3)三路并行相关的捕获算 法,该算法是基于时域串行操作的,通过附加两条支路避免BOC调制信号相关零点的影响。 过程是通过本地产生3路BOC信号,并以其中一路的相位为基准,另外两路分别为超前和滞 后支路。三路信号并行处理,最大值超过门限则认为捕获到信号,该方法的缺点是只适用于 BOC(n,n)型信号。(4)自相关边峰消除技术(ASPeCT——auto-correlation side-peak  cancellation technique),通过利用BOC自相关函数平方与BOC/PRN互相关函数平方之间 的特殊特点来实现去除边峰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SinBOC(n,n)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消除边峰,并且能够保持主峰宽度不变的基于合成 相关函数的BOC(15,2.5)调制方式捕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步骤1:选取一段1ms的BOC(15,2.5)中频信号作为接收机接收数据信号,同时对该信号 选取多普勒频移范围(ωDminDmax),以及搜索频率步进ΔωD,同时设定检测阈值γ;

步骤2: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剥离载波处理,将接收数据与本地复制载波的同相支路上 的正弦信号以及正交支路上的余弦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实现去除载波,得到I路(同相支路) 信号和Q路(正交支路)信号,再将这两个信号分别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

步骤3:本地产生BOC(15,2.5)调制信号,将其分解为12个子信号,该12个子信号进 行FFT变换并取共轭,然后将I、Q支路的信号与之分别相乘并分别进行IFFT变换,并存储;

步骤4:本地储存所需辅助函数的12个子式子;

步骤5:确定BOC(15,2.5)信号自相关函数主峰所在位置,将步骤3最后结果与步骤4 最后结果对应相加;

步骤6:将处理得到的两个支路的结果先进行非相干积分,然后与门限值γ进行比较,对 其进行判断,判断信号是否捕获到,如果结果大于门限值则表明捕获成功;否则表明当前的 卫星信号没有捕获成功,继续调节本振和本地BOC码,返回步骤2,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卫 星信号捕获成功。

本发明较传统BOC(15,2.5)调制信号捕获方法所具有的优点:

在现有的技术中,对于BOC(15,2.5)调制信号的去边峰处理通常是采用副载波消除法。 该方法可以去除边峰,只保留一个主峰,使接收机更易捕获主峰,不被边峰干扰,这是接收 机能够捕获到BOC(15,2.5)调制信号的关键所在。但该方法也是存在缺点的,缺点在于经 过该方法处理后的信号主峰附近还是存在小的毛刺,当信噪比较低时,毛刺的幅值容易超出 主峰幅值,使接收机误认为毛刺是主峰,同时该方法扩大了主峰的宽度,使主峰宽度达到与 使用BPSK调制信号的宽度相同,丧失了BOC调制信号高精度跟踪性能的优势。本发明采用合 成相关函数的思想,通过变换BOC(15,2.5)调制信号的波形,使信号可以完全消除边峰, 同时也能保持主峰的宽度,使BOC(15,2.5)调制信号的优点不至于丧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捕获算法流程图。

图2是辅助函数波形图。

图3BOC调制信号自相关函数图。

图4是Ri波形图。

图5a-图5b是捕获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描述的方法是针对于新型卫星调制信号的捕获方法,即BOC(15,2.5)调制信号捕 获方法,该发明运用了合成相关函数的思想,重组了检测变量,与传统的BOC调制信号捕获 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完全去除BOC调制信号边峰,防止信号边峰误导接收机,对其捕获过 程以及后续处理产生干扰。本发明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步骤1:选取一段1ms中频信号的数据作为接收机接收数据信号,同时对该信号选取合 适的多普勒频移范围(ωDminDmax),以及搜索频率步进ΔωD,同时设定检测阈值γ。

步骤2:对该数据信号进行剥离载波处理,将接收数据与本地复制载波的同相支路上的 正弦信号以及正交支路上的余弦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可以实现去除载波,得到I路(同相支 路)信号和Q路(正交支路)信号。再将这两个信号分别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

具体过程:

因为接收卫星信号的输入模型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只分析其中的一颗卫星信号,假设某 一颗卫星信号的接收模型为:

式(1)中:s(k)是该颗卫星在采样时间tk时的接收信号,c(tk-ts)表示初始码相位为ts的BOC (15,2.5)码序列;为初始载波相位;频率ωIF是中频,ωD是载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n(k) 是高斯白噪声;k=0,1,…N-1,为对应的对该颗卫星数据段进行处理的采样点。

将接收信号s(k)与本地复现的载波复正弦信号进行混频处 理。滤除高频分量后得到:

式(2)中:为第i次载波频率搜索点与接收信号载波频率间的频率差值;是第i次估算的本地载波多普勒频移值;为本地复现的载波相位与接收数据的 载波相位之间的相位差值;当频率差值Δωd=0时,即本地复现的载波频率与接收信号的载波 频率相等时,便可实现载波的完全剥离,最终会得到一个包含常数因子的接收BOC(15,2.5) 码序列:之后将其分为两个支路,其中I支路的序列为 Q支路的序列为

将去除载波之后的两个支路分别进行FFT变换,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Y1Y2=FFTy1y2---(3)

步骤3:本地产生BOC(15,2.5)调制信号,将其分解为12个子信号,该12个子信号进 行FFT变换并取共轭,然后将I、Q支路的信号与之分别相乘并分别进行IFFT变换,并存储。

具体过程:

由于I、Q支路的处理过程完全相同,所以只分析其中的I支路,将本地要生成的BOC (15,2.5)调制信号按照公式(4)生成,并分别存储

SBOC(t)=sgn(sin(2πfst))=Σi=011(-1)ipTB1(t-iTB1)=Σi=011SsubBOCi---(4)

其中表示第i个副载波序列,sgn(□)表示正负号函数,fs表示副载 波频率,pTB1(τ)=1|τ|Tc/120otherwise,Tc表示码宽。

然后将此12个副载波序列分别进行FFT变换,并取共轭,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mb1mb2···mb12=FFTSsubBOC0SsubBOC1···SsubBOC11#---(5)

其中mb1…mb12表示对应的副载波序列FFT变换之后并取共轭的值,#表示共轭。

最后将步骤2结果与该12个副载波序列分别相乘并求出IFFT,得到结果:

Rboc0Rboc1···Rboc11=MB1MB2···MB12=IFFTY1*mb1Y1*mb2···Y1*mb12---(6)

步骤4:本地储存所需的辅助函数的12个子式子。

具体过程:

为了消除来自BOC(15,2.5)调制信号自相关函数的边峰威胁性,同时保留主峰的陡峭 程度,在本地预先存储一个辅助函数,现将辅助函数命名为副函数,副函数的波形如图2所 示,其表达式为:

RBOCsub(τ)=Σm=011Σi=011(-1)i*mΛ(τ-(i-m)Tsc)=Σm=011Rsubm(τ)---(7)

其中表示副函数的第m个副相关序列,Tsc=Tc/12,表示 副码片宽度,可以看出副函数是由这12个副相关序列加合而成。

步骤5:确定信号自相关函数主峰所在位置,将步骤3结果与步骤4结果对应相加。

具体过程:

同样,I、Q支路处理过程相同,所以只分析其中一条支路。

根据公式

RBOC(τ)=Σm=011Rbocm---(8)

我们可以得到BOC(15,2.5)调制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值,波形如图3所示,通过观察波 形,是可以估计出的全局最大峰值,以及峰值所对应的码片延迟τ,对应幅度A和 相应相位θ。随后将之前所存储的副函数RBOCsub(τ)的副相关序列以码片延迟τ为中心,与自相 关函数分式子分别对应作和。

R(τ)=RBOC(τ)+RBOCsub(τ)=Σm=011(Rbocm(τ)+Rsubm(τ))---(9)

步骤6:运用提出的方法进行变换,将处理得到的两个支路的结果先进行非相干积分, 然后与门限值γ进行比较,对其进行判断,判断信号是否捕获到。如果结果大于门限值则表 明捕获成功;否则表明当前的卫星信号没有捕获成功,继续调节本振和本地BOC码,返回步 骤2,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卫星信号捕获成功。

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Ri=Rboci(τ)+Rsubi(τ)1=1,2···11---(10)

波形如图4所示,为了消除BOC(15,2.5)调制信号边峰,同时又能够不损失信号所包 含的信息,重组运算规则,确定新的检测变量为:

H=|Πi=05R2i|-|Πm=05R2m+1|---(11)

经过此运算之后,能够有效的消除边峰,保持主峰宽度,达到理想效果。运用合成相关函数 法处理与BOC调制信号直接自相关的效果对比如图5所示,通过观察波形,可以看出,直接 自相关的波形有很多的边峰,这对接收机进行主峰捕获有非常大的威胁,而经过合成相关函 数法处理后,边峰被完全的消除了,只剩下接收机所需要的主峰,使信号能够更好的捕获到。

由于I、Q支路分别得到一个H值,将这两个值进行非相干积分处理,处理后得到的结 果与之前设定好的门限进行比较,即进行非相干包络检测,判定该信号是否被捕获成功,如 果结果大于门限值则表明已经捕获成功,若小于门限值,则表明当前的卫星信号并没有捕获 成功,调节本振和本地BOC调制信号,返回步骤2,重复以上搜索过程,直到卫星信号捕获 成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