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

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包括棉花出苗期至铃期向叶面喷施甲哌嗡进行基础常规化控、棉花结铃期当株高55-65cm、果枝台数6-8台时,在棉株顶部喷施化学打顶水剂,所述的化学打顶水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20%甲哌嗡可溶性粉剂、5-10%土优塔棉花打顶水剂和70-80%的水,所述的化学打顶水剂用量为40-50ml/亩。本发明通过机械喷施打顶,兼具打顶和调节植物生长两种功效,实现了抑制棉株生长、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提高打顶效率、降低打顶成本、增加产量的效果,可替代人工打顶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3/08 授权公告日:20170215 终止日期:20180425 申请日:201404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2-15

    授权

    授权

  • 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3/08 申请日:2014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

背景技术

新疆北疆片区属早熟棉亚区,棉花生长季节短,劳力短缺,棉花生产风险大,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尤其对机械化水平的要求更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该区棉花生产从耕地到施肥、从播种到收获各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棉花机械化,唯独在棉花打顶环节未能实现机械化。“打顶” 问题一直是制约兵团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兵团植棉全程机械化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解决了打顶问题,不仅能够节本增效,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而且能够解放劳力,缩短打顶时间,将是新疆棉花植棉史上继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机械采棉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革命,对兵团乃至世界棉花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目前棉花打顶技术包括人工打顶和机械免打顶两种方式,人工打顶费工、费时、成本高,而且质量和效果也不好,越来越不能满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节本高效的要求。机械免打顶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打顶和机械喷施化学免打顶剂两项技术。机械打顶在国内研究中尚不成熟,虽然新疆兵团也进行了棉花打顶机的研制和生产,但机械性能结构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由于机械打顶过程中对土地的平整状况、棉花长势高矮的均匀程度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棉株蕾铃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降低了棉花成铃数,从而严重影响棉花产量,该项技术目前仍未实现大面积示范推广。而机械喷施化学免打顶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以生物制剂为主导的化学免打顶技术。该项技术节本增效显著,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可显著提高棉花打顶的时效性,是当前最有前景的棉花机械化学免打顶技术。目前化学免打顶剂在新疆的使用已经超过10万亩,自2010年以来,新疆生物制剂销售市场上先后出现了多种打顶剂产品,其中用的最多的是氟节胺和土优塔,由于氟节胺为水乳剂,需要2次喷施,用量较多,还需配合甲哌嗡可溶性粉剂和棉花长势用药,操作技术较高,实用性受限。

  中国专利CN102823411.A公开了一种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于棉花初花期前后3-5天喷施甲哌嗡进行基础化控,棉花盛花期前后叶面喷施化学打顶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3-15天喷施甲哌嗡稳定株型化控,所述的打顶剂为甲哌嗡水乳剂、水和氟节胺乳剂配制而成。该发明的打顶剂为水乳剂,水乳剂稀释过程中与水的溶解性不如水剂好,喷施到叶面后的吸收效果没有水剂的吸收率高,且该专利技术中打顶工作需要进行二次喷施操作,操作步骤多、工序繁杂,药剂用量大,机械喷施成本加大,氟节胺喷施对操作技术要求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施操作简单、对操作技术要求不高、药剂用量小、吸收效率高、成本低的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棉花出苗期至铃期向叶面喷施甲哌嗡进行基础常规化控; 

(2)棉花结铃期当株高55-65cm、果枝台数6-8台时,在棉株顶部喷施化学打顶水剂,所述的化学打顶水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20%甲哌嗡可溶性粉剂、5-10%土优塔棉花打顶水剂和70-80%的水,所述的化学打顶水剂用量为40-50ml/亩;

(3)喷施化学打顶水剂后,结合最后一次甲哌嗡常规化控,每亩棉田喷施磷酸二氢钾100~200g。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1)的棉花长势过旺时,在当地常规化调使用量的基础上增加甲哌嗡可溶性粉剂用量2-3g。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2)中土优塔棉花打顶水剂包括以下比例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25%的氟节胺乳剂、0.01%萘硼酸、15-20%乳化剂、8-15%分散剂、5-10%助溶剂和2-5%稳定剂。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2)的喷施时间为两次滴水时间的中间。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2)的喷施时间为滴水后的3-5天。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2)棉花长势旺盛时,化学打顶水剂中甲哌嗡可溶性粉剂的用量增加5g,兑水20-25kg。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2)在离棉株顶部20cm处喷施化学打顶水剂。

上述的一种早熟棉区新型棉花化学打顶方法,其所述的步骤(2)的化学打顶水剂采用二次回水稀释法配制,首先向药箱内加入一半容量的水,将称量的各组分溶解制成母液后倒入药箱搅拌均匀,再将药箱内加满水搅拌均匀,即可。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化学打顶剂是一种接触兼局部内吸性高效植物生长抑制的水剂。喷施该药剂后棉花株型紧凑,株高变矮、主茎和果枝节间都缩短,成铃性好,通透性好,增加了棉花中下部冠层的透光率,有利于中下部棉铃的生长和吐絮,有利于后期脱叶剂喷施均匀和脱叶,易于机采棉的机械采收。通过调节可以改变果枝和叶片顶端的空间排列结构,有利于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发挥肥料和水分效应,提高肥水利用率。

本发明通过机械喷施化学药剂方式打顶,兼具打顶和调节植物生长两种功效,从而实现抑制棉株生长,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提高打顶效率,降低棉花打顶成本,增加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可替代人工打顶实现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包括三个基本的操作步骤:

首先,在棉花出苗期至铃期向叶面喷施甲哌嗡进行基础常规化控,甲哌嗡化控及水肥运筹等栽培措施按照当地棉花品种常规进行。对于生长过旺的棉田,可在化学打顶前5-10天进行化调1次,按当地正常化调使用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甲哌嗡可溶性粉剂2-3g混合使用。

其次,根据不同地的土壤、棉花长势,棉花品种,只要达到品种要求的果台数结合打顶的原则进行喷药。在棉花结铃期当株高55-65cm、果枝台数6-8台时,在棉株顶部喷施化学打顶水剂,所述的化学打顶水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20%甲哌嗡可溶性粉剂、5-10%土优塔棉花打顶水剂和70-80%的水,所述的化学打顶水剂用量为40-50ml/亩。如棉花长势旺盛可适当增加化学打顶水剂中甲哌嗡可溶性粉剂5g,兑水20-25kg。所述的土优塔棉花打顶水剂包括以下比例的组份,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25%的氟节胺乳剂、0.01%萘硼酸、15-20%乳化剂、8-15%分散剂、5-10%助溶剂和2-5%稳定剂。

通常喷药时间应较当地人工打顶的时间向后推迟5-6天进行,通常在 7月5日—15日开始使用。喷药时间与灌溉滴水时间需进行调整,喷药时间应在上下两次滴水的中间,也就是滴水后4~5天后是喷药的最佳时间。

最后,在喷施化学打顶水剂后,结合最后一次甲哌嗡常规化控,每亩棉田喷施磷酸二氢钾100~200g。

用药剂量:

(1)化学打顶水剂每亩用量40~50ml,如棉花长势旺盛可适当增加甲哌嗡可溶性粉剂5g,兑水20-25kg。顶喷的喷头高度控制在离棉株顶部20cm,以利于药液充分喷施到棉株顶端。不可与其他农药混用,只能与甲哌嗡可溶性粉剂混配喷施。

(2)对于生长过旺的棉田,可在化学打顶前5-10天进行化调1次,按当地正常化调使用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甲哌嗡可溶性粉剂2-3g混合使用。对于长势一般或生长较弱的棉田,按当地正常化调使用量进行甲哌嗡化控。

配药方法:药剂需进行二次稀释后使用,具体方法:(1)配药前准备好水桶一个,量具一个,以保证配药的准确性。(2)先向药箱内加水一半,用量具称量计算好的药剂剂量倒入水桶配制母液,将母液加入药箱进行回水搅拌;再把水加满搅拌均匀。

喷施要求:

(1)机车与喷雾器连接确保牢固可靠,喷杆的安装要与地面平行,高度适当。施药机械用泵应具有调压、卸荷装置,在额定或最高工作压力范围内应能平稳地调压, 喷雾压力O.3-0.4MPa。施药前应在额定工作压力下,进行装水试喷运转试验,不出现响声、连接件松动、漏油、漏水现象。施药机械必须配有三级过滤和防腐性能。

(2)喷洒时应先给动力,然后打开送液开关喷洒,停车时应先关闭送液开关,后切 断动力。在地头回转过程中,动力输出轴始终应旋转,以保持药箱内液体的搅拌, 但送液开关须为关闭状态。

(3)机车在进入棉田前必须清洗药箱、喷管、喷头,调试好喷头,做到雾化良好,药液均匀,亩下水量20-25kg,喷杆高度离棉株20cm,机车作业速度控制在二档,每小时4-5公里。

(4)将配置好的母液倒入药箱后,要充分搅拌均匀,方可下地作业。

(5)化学打顶剂施药后,结合最后一次甲哌嗡常规化控,每亩棉田喷施磷酸二氢钾100~200g。

注意事项:

(1)化学打顶水剂需与甲哌嗡可溶性粉剂相互协调剂量使用,不可与农药混合使用。

(2)施药时需要根据每个往返的面积确定施药液量,做到定点、定量加药加水,往返核对,每罐和每地块都结清,施药前标记行走路线,做到不漏不重。  

(3)喷洒作业中应注意风速、风向,机械喷雾风速应低于4米每秒。应勤检查喷头有无堵塞现象,如有堵塞应立即停车清洗。

(4)产品中加有强力粘合沾着剂施药6小时以内遇降雨无需再次喷施。

(5)应避开雨天和中午阳光直射时段,以在下午17~18点进行喷施效果最佳。产品不可在0℃以下存放。

应用试验:

(1)2013年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所试验地一轮四条田,面积42亩,品种为新陆早62号,4月16日播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化学免打顶,7月20日左右棉花自封顶,最终棉花株高65-74cm,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分别较人工打顶多O.6个和0.2g,子棉产量243kg较人工打顶对照227kg/亩增产17kg/亩,增产7%。

(2)2013年第七师130团3连西荒12号条田,面积30亩,品种为鲁棉研24号,4月17日播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化学免打顶,8月上旬棉花自封顶,最终棉花株高84-95cm,最终单株结铃12.6个,与人工打顶对照铃数持平,皮棉产量407kg/亩较人工打顶对照410kg/亩减产3kg/亩,减产0.7%。

(3) 2013年第十师184团农技推广站试验地,面积25亩,品种为金垦5-6,4月17日播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化学免打顶,8月上旬棉花自封顶,最终棉花株高65-70cm,果枝台数较对照人工打顶增加1-2台,倒四果枝蕾铃较对照人工打顶增加1倍,单株结铃4.5个较对照人工打顶增加1.9个,子棉产量201kg/亩较人工打顶对照189kg/亩增产12kg/亩,增产6%。

(4)2013年第八师149团91号条田,面积80亩,品种为新陆早45号,4月10日播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化学免打顶,8月上旬棉花自封顶,最终棉花株高75-85cm,果枝台数较对照人工打顶增加1-2台,倒四果枝蕾铃较对照人工打顶增加1倍,单株结铃5个较对照人工打顶增加0.5g,子棉产量320kg/亩,较人工打顶对照300kg/亩增产20kg/亩,增产6%。

    在应用此项发明技术的过程中,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喷施时间和剂量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操作技术方法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