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散热器格栅夹持件、以及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

散热器格栅夹持件、以及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

摘要

本发明提供将散热器格栅安装于车辆的散热器格栅夹持件,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夹持件,其在一端具备组装在设于散热器格栅的安装部上的格栅嵌合部;和第二夹持件,其具备安装在设于车辆的托架上的组装部、以及与第一夹持件卡合的卡合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968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29798.1

  • 发明设计人 堀博文;清水圭介;内村耕二;

    申请日2012-06-15

  • 分类号B60R19/52;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丁文蕴

  •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15: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R19/52 专利号:ZL2012800297981 申请日:20120615 授权公告日:201605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5-04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19/52 申请日:2012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设于车辆的前方的散热器格栅安装于车辆的散热器格 栅夹持件、以及使用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的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前方设有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散热器,通常在散热器的前表面 安装有散热器格栅。散热器格栅配置在前保险杠的正上方的情况较多,使用螺 钉或夹持件等安装于车辆。

另外,公知有如下的前照灯和前保险杠的定位构造的例子,即,具备上部 夹持件和下部夹持件,并在上部夹持件插入下部夹持件来决定前照灯和前保险 杠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公知有在保险杠组装保险杠格栅来提高保险杠和车体的组装性的例 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公知有如下汽车的外装部件安装构造的例子,即,在散热器格栅上 通过以爪嵌合来安装格栅标记,提高作业性,并能够防止格栅标志的不正当的 取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公知有如下格栅的安装构造的例子,即,在散热器格栅上设有爪, 并在安装时通过爪和对应于爪的孔来进行散热器格栅的定位(例如,专利文献 4参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29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71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752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3428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往的夹持件中,安装强度不足,无法预先将散热器格栅可靠地安装 于车辆。并且以往的夹持件构造中,安装时的对位费时费力,无法迅速地解除 夹持件的结合,从而在修理车辆时等,有安装部件的安装、取下费时费力的问 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散热器格栅夹持件、以及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 装构造,其能够将散热器格栅容易地组装于车辆,并在将散热器格栅组装于车 辆后得到较高的保持力,并且能够容易地解除结合的夹持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将散热器格栅组装于车辆的散热器格栅夹持 件如下构成。

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夹持件,其在一端具有组装在设 于散热器格栅的安装部上的格栅嵌合部;和第二夹持件,其具有安装在设于车 辆的托架上的组装部、以及与第一夹持件卡合的卡合部。

另外,使用上述散热器格栅夹持件构成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散热器格栅容易地组装于车辆,在组装后得到较高的 保持力,并且能够容易地解除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的第一夹持件的 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的第二夹持件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使用了上述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一夹持件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第一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利用上述散热器格栅夹持件的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的 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二夹持件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第二夹持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第二夹持件的仰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第二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上述第二夹持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散热器格栅夹持件以及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 装构造进行说明。图1~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6是 表示散热器格栅的车辆安装构造的图。

图1中表示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图6参照)的第一夹持件12,图2中 表示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的第二夹持件14。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具备第一 夹持件12和第二夹持件14,在图3所示的车辆100的散热器格栅104侧安装 有第一夹持件12,在车辆100侧安装有第二夹持件14。以下,基本上以将车 辆100的前进方向作为前方,以该前方为基准地决定左右,并将重力的方向作 为下方,将其相反的方向作为上方来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车辆100的前部,安装有前保险杠102、散热器格栅104。 前保险杠102和散热器格栅104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等一体连结,并在散热器格 栅104的后方设有散热器。

散热器格栅104是配置于散热器的前方的外装用部件,横档106沿横向设 置,并形成为使空气在前后方向上良好地流通。在散热器格栅104上如图5 所示地在后方设有安装部108。安装部108具备支撑部110和突状部112,并 与散热器格栅104一体形成。

支撑部110具有向下方屈曲的纵片111,在纵片111上设有突状部112。 纵片111的下部的横向宽度狭窄。突状部112大致呈圆筒状,在中央形成有螺 钉用孔114,在突状部112的左右侧方设有突条116。在安装部108的突状部 112上安装第一夹持件12。

第一夹持件12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注射模塑成形品,亦如图1、图4所 示地在前方具备格栅嵌合部20,并设有与格栅嵌合部20连续而向车辆100的 后方延伸的夹持件主体22。其中,对于第一夹持件12而言,也可以将配置于 车辆100的前方的一侧称为基部,将配置于后方的一侧称为前方侧。

在格栅嵌合部20上形成有与设于散热器格栅104的突状部112对应的圆 形的凹部23,在中央设有供螺钉21通过的孔部24。并且,在格栅嵌合部20 上,形成有与安装部108的纵片111的狭窄部位和突条116配合的台阶部,由 此卡定第一夹持件12以突状部112为中心的旋转动作。

夹持件主体22是整体具有规定的横向宽度的细长的扁平的部件,在两侧 具备横壁26,并在前方具有卡合片(引导片)28。横壁26立设于夹持件主体 22的两侧并从格栅嵌合部20延伸至前端,且在前方以前端变细的方式倾斜。

在夹持件主体22的前方且在夹持件主体2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规定的长度 的切槽30。卡合片28由切槽30与具有横壁26的左右的横壁部32区分开, 从而形成为能够相对于夹持件主体22弹性变形。卡合片28比横壁部32的前 端向前方延伸,在与横壁部32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向上方屈曲。

并且,如图1、图4所示,在卡合片28的下表面设有卡合突起(卡合机 构)36。卡合突起36从卡合片28的前端侧向后方高度宽度缓缓变高,在格栅 嵌合部20侧与卡合片28大致垂直地向下,且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截面。

卡合片28具有适当的弹性,若卡合突起36向上移动则卡合片28挠曲, 并利用适当的恢复力而恢复至原先的状态。另外,卡合片28形成为,若使第 一夹持件12与后述的第二夹持件14结合,则卡合片28的前端的一部分从第 二夹持件14的后方突出规定长度。图6中表示在散热器格栅104上安装有第 一夹持件12的状态。

第二夹持件14如图6所示,安装于车辆100的托架120。托架120在上 表面具备安装板124(参照图9。),并安装在设于车辆100的支承部件122上。 安装板124形成为与后述的第二夹持件14的卡合突部42对应的规定的形状, 并具有安装孔126。

第二夹持件14是大致形成为方筒状的凹形的夹持件,具备设于前方的引 导部44和设于后方的卡合部46而构成。引导部44在前表面具备插入口48, 朝向前方宽广地敞开。插入口48如图7所示地形成为方形状,从插入口48 连续形成内壁(引导部件)50。内壁50的相互的间隔随着朝向后方而变窄, 并在后端与卡合部46连续。

卡合部46是方筒体状,卡合部46的内部形成为第一夹持件12的卡合片 28向上下任一个方向均没有晃动且能够顺利地插入的纵横宽度。另外,在卡 合部46的内部设有卡合纵壁54,卡合部46的后端47敞开为卡合片28能够 通过。

对于卡合纵壁54而言,若将第一夹持件12插入第二夹持件14的内部, 则该卡合纵壁54供卡合突起36抵接而使卡合片28向上方弹性变形,而且若 卡合突起36越过卡合纵壁54而卡合片28弹性恢复则卡合突起36卡合在卡合 纵壁54上。

图9、图10中表示第二夹持件14的下表面。在第二夹持件14的下表面 形成有由卡合部46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卡合突部42、纵壁(限制机构)60 等构成的组装部41。

卡合突部42是圆筒状,在卡合突部42的侧壁形成有爪片(卡止机构)62。 爪片62从卡合突部42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形成为以适当的弹力而能够向内侧 变形。

纵壁60与托架120对应地设于卡合部46的下表面的三个部位。各纵壁 60使第二夹持件14正确地组装于托架120,防止第二夹持件14的误组装,而 且若使卡合突部42通过安装孔126而将第二夹持件14的组装部41安装于托 架120,则如图9所示,各纵壁60位于安装板124的周围,将第二夹持件14 保持为不会以卡合突部42为中心地相对于托架120转动。

接下来,对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就第一夹持 件12而言,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散热器格栅104的安装部108上嵌合格栅 嵌合部20,并用螺钉21对其进行固定。格栅嵌合部20相对于安装部108以 由突条116等止转的状态来进行安装。

如图6所示,在车辆100的支承部件122上,固定有托架120。第二夹持 件14通过将卡合突部42插入托架120的安装板124的安装孔126中,从而固 定于托架120。第二夹持件14由于卡合突部42的爪片62卡合在安装孔126 的周围,而不会被向上方拔出,并且,由于设于第二夹持件14的下表面的各 纵壁60配置在安装板124的周围,而该第二夹持件14相对于托架120不会转 动地被安装。

散热器格栅104以固定于前保险杠102的状态,通过将第一夹持件12压 入第二夹持件14来安装于车辆100。散热器格栅104和前保险杠102可以通 过螺纹固定、夹持件固定、或者也可以通过熔敷、或一体成形。

由于第二夹持件14的插入口48形成得宽广,所以即使第一夹持件12的 中心位于从第二夹持件14的中心稍微错开的位置,若第一夹持件12的前端的 卡合片28位于插入口48的范围内,则能够将第一夹持件12容易地插入第二 夹持件14内。而且由于与插入口48连续的各内壁50的间隔缓缓变窄,所以 第一夹持件12被内壁50引导而到达卡合部46。

若将第一夹持件12的卡合片28插入第二夹持件14的内部,则卡合突起 36与卡合纵壁54卡合。由此,将散热器格栅104固定于车辆100的支承部件 122。图11中表示使第一夹持件12与第二夹持件14卡合的状态。

如图11所示,若使第一夹持件12与第二夹持件14卡合,则卡合突起36 与卡合纵壁54卡合,并且成为第一夹持件12的横壁26被第二夹持件14的卡 合部46的内壁50围起的状态,再有,卡合片28的一部分从第二夹持件14 的后端47突出。

因此,根据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散热器格栅104通过卡合突起36和卡 合纵壁54的卡合从而相对于车辆100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可靠地限制,并 且由于内壁50位于横壁26的周围,所以也防止向上下方向以及横向的晃动。 并且,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由于第二夹持件14具有较宽广的插入口48,所 以能够将散热器格栅104容易地安装于车辆100。

并且,由于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的第一夹持件12保持在第二夹持件14 的内部,所以能够给安装后的散热器格栅104带来较高的刚性。由于散热器格 栅夹持件10通过使卡合突起36越过卡合纵壁54来卡合,所以能够以较小的 插入力来将散热器格栅104安装于车辆100。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的第一夹 持件12以及第二夹持件14在向散热器格栅104、车辆100安装时,能够可靠 且容易地进行定位、止转。

再有,对于散热器格栅夹持件10而言,若向上推从第二夹持件14的后端 47突出的第一夹持件12的卡合片28的前端,则能够解除卡合突起36和卡合 纵壁54的卡合。这样,在解除了卡合突起36和卡合纵壁54的卡合的状态下, 若使第一夹持件12向跟前移动,则能够从第二夹持件14抽出第一夹持件12, 从而能够从车辆100容易地取下散热器格栅104。

此外,上述例子中,虽然是使散热器格栅104和前保险杠102一体固定的 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散热器格栅104和前保险杠102分体 形成且分别安装于车辆100的构造。

另外,虽然是使卡合突起36与卡合纵壁54卡合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 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凸状部件和凹状部件、或凸状部件和孔等的组合。另外, 插入口48并不局限于四边形,也可以是椭圆形等其它的形状。并且,本发明 并不限于用于散热器格栅,也可以用于其它的部件的安装。另外,第一夹持件 12和第二夹持件14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构成为与上述例子前后相反,而将第一 夹持件12安装于车辆100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将散热器格栅容易地组装于车辆的散热器格栅夹 持件。

此外,在此引用于2011年6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35334 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 的公开内容而收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