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P2P缓存的引导方法、装置及P2P缓存系统

P2P缓存的引导方法、装置及P2P缓存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2P缓存的引导方法、装置及P2P缓存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DNS服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并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第一调度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并按照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节点列表中包括缓存服务器;一个或多个缓存服务器,用于响应用户终端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内网。本发明解决了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据,系统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减少出口监听压力,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885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23962.6

  • 发明设计人 洪珂;陈国鹏;邱秀珍;

    申请日2014-03-28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899号光启文化广场甲幢5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15: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2

    授权

    授权

  • 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1403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2P缓存的引导方法、装置及P2P缓存系 统。

背景技术

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软硬件资源,这些共享资 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他对等节点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P2P网 络中,网络资源和服务散布于整个网络中,每个节点逻辑地位相等,都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 双重特性,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这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而且 提供了比C/S更好的服务质量。

然而随着P2P技术的快速发展,P2P的流量需求给运营商的带宽带来了巨大压力,不但影 响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而且随着P2P技术和基础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明显, 这种矛盾可能阻碍P2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础网络运营商为应付飞速上升的网络带宽需求 不得不大规模地扩容,但此时的带宽投入已经无法带来合理的收入,当基础网络运营商无法 通过改变结算方式解决带宽需求和业务收入的矛盾时,就只好转向用各种方式限制P2P技术 在其网络上的应用,从而对P2P技术的继续发展设置了障碍。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大概分为限制和缓存两种方法。所谓限制即通过对p2p协议的识别, 在网络出口对P2P流量进行限速或拦截,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P2P流量,减少带宽压力,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户体验,影响用户的信用忠诚度。所谓缓存是指在网络内部署P2P 缓存服务器,使得内网用户从缓存服务器上获得内容,来减少网络出口的P2P流量。通过部 署P2P缓存系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可以利用有限的投入支撑增长的P2P业务需求,从而解决 当前P2P技术带来的带宽冲击。另外,P2P缓存系统的使用还可以改善P2P应用的用户体验, 从而吸引更多P2P客户,并可能为基础网络运营商带来更多客户。也就是说,P2P缓存系统的 部署不仅可能缓和P2P技术和基础网络运营商的矛盾,而且可能引导二者协同发展,创造出 双赢局面。其中,P2P为对等计算。

然而目前作为P2P缓存系统的引导方式多采用旁路监听的方式进行引导:以旁路的方式 检测网络出(在该系统中可以有n个网络出口,图1中示出了网络出口1和网络出口n,图1 中的引导系统通过引导模块和DPI配合完成引导)上的报文,通过协议分析识别P2P文件下 载数据分组,得到当前流行的下载文件列表,并根据此文件列表把相应的P2P文件下载并缓 存到本地,通过定制的P2P客户端主动向本地的P2P下载用户提供文件下载服务,同时切断 本地P2P客户端到外网的P2P文件下载链接,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11,用户向Tracker服务器发起DNS请求。

步骤S12,本地DNS服务器返回外网Tracker服务器IP。

步骤S13,用户向外网Tracker服务器发起peerlist请求。

步骤S14,外网Tracker服务器返回peerlist结果。

步骤S15,监听网络出口1流量。

步骤S16,过滤有效流量。

步骤S17,返回仅包含P2P缓存服务器IP作为peer列表的peerlist结果。

步骤S18,用户向缓存服务器请求数据。

步骤S19,缓存服务器返回资源给用户。

该种方式缓存服务器的资源达到了一次获取多次使用,减少了出口流量,提高了响应速 度和用户体验,但是使用该种引导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每个出口需要一个引导系统,引导 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据,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2,有些地 区网络存在多个网络出口,则引导系统需要在多个出口部署设备(如图1的网络出口1和网 络出口n),资源消耗大;3,引导方式包含发送给P2P客户端的伪造包,由于路由设置的原因, 可能造成引导失败。

其中,DNS即为域名解析;Tracker服务器为追踪系统服务器;DNS请求为域名解析请求; peerlist请求:节点列表请求;图1中的DPI为深度数据包检测模块。

针对现有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据,系统性能压力大, 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据,系统性能压力大, 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P2P缓存的引导方法、装置及P2P缓存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2P缓存系统,该系统包括: DNS服务单元,与用户终端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并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 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连接,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并按照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 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其中,节点列表中包括缓存服务器;一个或多个缓存服务器,与用户 终端连接,用于响应用户终端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内网。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的策略参数,第一调度服务器包括:第一处理器,用于 获取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策略参数,按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列表,并将节点 列表响应给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器包括:列表处理器,其中,列表处理器用于从策略参数中提取路 径比例参数,并按照路径比例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然后获取第一 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的协议,读取与协议对应的预设的节点列表;还用于将第二集合中的 节点列表请求发送至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 点列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2P缓存的引导方法,该方法 包括: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 果返回给用户终端;第一调度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第一调度服务器按 照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响应用户终端按照节点 列表发出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内网。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的策略参数,第一调度服务器按照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 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包括:获取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策略参数;按 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列表;将节点列表响应给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按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列表包括:从策略参数中提取路径比例 参数;按照路径比例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获取第一集合中的节点 列表请求的协议,读取与协议对应的预设的节点列表;将第二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发送至 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

进一步地,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之后,引导方 法还包括:获取预设更新比例参数;获取符合预设更新比例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使用预 设节点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IP数据得到更新后的节点列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2P缓存的引导装置,该装置 包括: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将第一调度服务 器的IP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第一调度 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第一调度服务器按照预设条 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终端按 照节点列表发出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内网。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的策略参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策略参数;列表获取模块,用于按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 节点列表;列表发送模块,用于将节点列表响应给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列表获取模块包括:提取模块,用于从策略参数中提取路径比例参数;集合 获取模块,用于按照路径比例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第一子获取模 块,用于获取第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的协议,读取与协议对应的预设的节点列表;第二 子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二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发送至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 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

采用本发明,用DNS服务单元和第一调度服务器,取代传统P2P缓存系统中的引导系统, 将P2P调度服务域名的DNS请求都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转发至DNS服务单元,DNS服务单元将 第一调度服务器(即tracker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域名解析结果,用户终端的peerlist 请求则会发送至第一调度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将节点列表返回至用户终端,从而用户原 本跟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变成跟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缓存系统不需 要监听网络出口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 可以提高处理速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 据,系统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减少出口监听压力,节省系统资源, 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P2P缓存系统的引导方式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2P缓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2P缓存的引导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P2P缓存的引导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2P缓存的引导方法的数据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 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 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 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 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 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 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 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2P缓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DNS服务单元10,与用户终端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并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 IP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70;第一调度服务器30,与用户终端 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并按照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 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其中,节点列表中包括缓存服务器;一个或多个缓存服务器50, 与用户终端连接,用于响应用户终端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处于同 一内网。

采用本发明,用DNS服务单元和第一调度服务器,取代传统P2P缓存系统中的引导系统, 将P2P调度服务域名的DNS请求都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转发至DNS服务单元,DNS服务单元将 第一调度服务器(即tracker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域名解析结果,用户终端的peerlist 请求则会发送至第一调度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将节点列表返回至用户终端,从而用户原 本跟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变成跟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缓存系统不需 要监听网络出口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 可以提高处理速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 据,系统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减少出口监听压力,节省系统资源, 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的策略参数,第一调度服务器包括:第 一处理器,用于获取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策略参数,按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 列表,并将节点列表响应给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第一处理器包括:列表处理器,其中,列表处理器用于从策 略参数中提取路径比例参数,并按照路径比例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 然后获取第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的协议,读取与协议对应的预设的节点列表;还用于将 第二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发送至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 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

具体地,该系统包括:DNS服务单元10、第一Tracker服务器30、缓存服务器50(可以 为多个,该实施例中只示出一个缓存服务器)、用户终端70、第二Tracker服务器以及本地 DNS服务器。

其中,缓存服务器用于缓存资源;本地DNS服务器用于将P2Ptracker服务域名的DNS请 求都转发(即Forward)给引导系统的DNS服务单元;DNS服务单元,用于根据P2P协议将相 应的第一tracker服务器(即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tracker服务的域名解析 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内网tracker服务器:当接收到来自P2P的用户终端的节点列表请求 (即peerlist请求)时,根据相应的协议(如bt协议等)直接返回给用户节点列表(即 peerlist,该节点列表中的IP为P2P缓存系统中的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向第二Tracker 服务器(即外部tracker服务器)请求peerlist,并根据参数在peerlist结果中加入内网 P2P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peer节点。

具体地,上述的参数即为预设更新比例参数,获取预设更新比例参数,并获取符合预设 更新比例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然后使用预设节点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IP数据 得到更新后的节点列表。例如,更新比例参数为60%,节点列表中的节点个数为10个,则符 合预设更新比例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为六个IP地址,使用这个六个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 中对应的六个IP地址得到更新后的节点列表。上述的预设节点IP地址即为P2P缓存系统中 的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由于节点列表一般按照节点的优劣从前向后排序,在替换节点列表 中的IP地址时,可以按照倒序的顺序替换。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2P缓存的引导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一种可选的P2P缓存的引导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P2P 缓存的引导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引导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31: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

步骤S32: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

步骤S33:第一调度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

步骤S34:第一调度服务器按照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 点列表。

步骤S35:响应用户终端按照节点列表发出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 端处于同一内网。

采用本发明,用DNS服务单元和第一调度服务器,取代传统P2P缓存系统中的引导系统, 将P2P调度服务域名的DNS请求都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转发至DNS服务单元,DNS服务单元将 第一调度服务器(即tracker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域名解析结果,用户终端的peerlist 请求则会发送至第一调度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将节点列表返回至用户终端,从而用户原 本跟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变成跟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缓存系统不需 要监听网络出口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 可以提高处理速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 据,系统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减少出口监听压力,节省系统资源, 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的策略参数,第一调度服务器按照预设 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包括:获取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 的策略参数;按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列表;将节点列表响应给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按照与策略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列表包括:从策略参数 中提取路径比例参数;按照路径比例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获取第 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的协议,读取与协议对应的预设的节点列表;将第二集合中的节点 列表请求发送至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 表。

具体地,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之后,引导方法 还包括:获取预设更新比例参数;获取符合预设更新比例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使用预设 节点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IP数据得到更新后的节点列表。

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41:用户终端发起Tracker服务器的DNS请求至本地DNS服务器。

步骤S42:本地DNS服务器将DNS请求转发至DNS服务单元。

具体地,本地DNS服务器将P2P tracker服务域名的DNS请求都转发(即Forward)给引 导系统的DNS服务单元。

步骤S43:DNS服务单元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域名解析结果发送至本地DNS 服务器。

在该实施例中,引导系统的DNS服务单元根据P2P协议将相应的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 IP地址作为tracker服务的域名解析结果,这样用户原本跟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 变成跟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

步骤S44:本地DNS服务器将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地址返回至用户终端。

步骤S45:用户终端向第一调度服务器发起节点列表请求。

步骤S46:第一调度服务器向第二调度服务器发起节点列表请求。

步骤S47:第二调度服务器返回初始节点列表至第一调度服务器。

步骤S48:第一调度服务器结合初始节点列表和缓存服务器节点生成节点列表响应用户终 端。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内网tracker服务器(即第一调度服务器)可以采取两种策略生 成节点列表:a、根据相应的P2P协议(如BT协议)返回给用户对应的peerlist(节点列表 中的IP为缓存服务器的IP),引导用户终端到P2P的缓存服务器上获取数据。b、内网tracker 服务器代理用户向外网tracker服务器(即第二调度服务器)发起节点列表请求,并将第二 调度服务器返回的peerlist响应给用户终端,这样用户终端可以向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源 站调度的peerlist请求资源。更具体地,第一调度服务器采用何种策略获取节点列表,可以 通过预先设置的策略权重来确定,例如,可以对全部的节点列表请求设置权重,设置其中的 80%采用a中策略,20%采用b策略,即根据策略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 合,第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采用第一路径的策略(即a策略),第二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 求采用第二路径的策略(即b策略),具体地,第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响应的是P2P缓存 服务器IP,第二集合的peerlist是外网调度的outer peer IP,两者相互配合,对于P2P缓 存服务器已缓存的资源,返回P2P服务器IP的peer list可以占较大比例,对于P2P缓存服 务器未缓存或正在缓存的资源,可以适当调高外网peer list的占比,以保证用户的上网体 验;以上比例调整控制均可以由软件自动完成。

具体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获取预设更新比例参数,并获取符合预设更新比例 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然后使用预设节点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IP数据得到更新 后的节点列表。例如,更新比例参数为60%,节点列表中的节点个数为10个,则符合预设更 新比例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为六个IP地址,使用这个六个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 六个IP地址得到更新后的节点列表。上述的预设节点IP地址即为P2P缓存系统中的缓存服 务器的IP地址。由于节点列表一般按照节点的优劣从前向后排序,在替换节点列表中的IP 地址时,可以按照倒序的顺序替换。

步骤S49:用户向缓存服务器请求数据。

步骤S410:缓存服务器返回资源给用户。

在该系统中可以有n个网络出口,图4中示出了网络出口1和网络出口n。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用户终端的域名解析请求通过本地DNS服务器 转发至DNS服务单元,然后DNS服务单元将域名解析响应(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域名解析结果, 也即与该域名解析请求的协议对应的第一调度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本地DNS服务器反馈至 用户终端;然后用户终端向第一调度服务器(即内网tracker服务器)发起节点列表请求, 第一调度服务器将节点列表响应(即节点列表)反馈至用户终端,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调度 服务器代理用户终端将一部分的节点列表请求向第二调度服务器(即外网tracker服务器) 发起,以获取节点列表;用户终端根据节点列表向缓存服务器发起数据请求,缓存服务器将 数据响应返回至用户终端。采用本发明的P2P缓存的引导方法,可以几乎获取全部的peerlist 请求,可以将全量的P2P流量引导到缓存平台中。

采用上述实施例,相比现有的P2P缓存系统的引导方式,本发明的引导方法不需要监听 网络出口(图4示出了网络出口1至网络出口n)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 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提高处理速度;有些地区网络存在多个网络出口,本发 明不需要在多个网络出口部署设备,只需在内网原有的DNS服务器上做配置,将关于Tracker 服务器的DNS请求forward给缓存系统的DNS服务单元即可;3,本发明的引导方式都是在规 范协议下的引导,不存在伪造包,不会因为路由问题而导致引导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 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 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P2P缓存的引导装置,该装 置可以包括: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DNS请求;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将第一调 度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与DNS请求对应的解析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第 一调度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节点列表请求;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第一调度服务器按照 预设条件获取并向用户终端响应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 终端按照节点列表发出的数据请求,其中,第一调度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内网。

采用本发明,用DNS服务单元第一调度服务器,取代传统P2P缓存系统中的引导系统, 将P2P调度服务域名的DNS请求都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转发至DNS服务单元,DNS服务单元将 第一调度服务器(即tracker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域名解析结果,用户终端的peerlist 请求则会发送至第一调度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将节点列表返回至用户终端,从而用户原 本跟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变成跟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缓存系统不需 要监听网络出口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 可以提高处理速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 据,系统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减少出口监听压力,节省系统资源, 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预设的策略参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策略参数;列表获取模块,用于按照与策略 参数对应的路径获取节点列表;列表发送模块,用于将节点列表响应给用户终端。

具体地,列表获取模块包括:提取模块,用于从策略参数中提取路径比例参数;集合获 取模块,用于按照路径比例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第一子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第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的协议,读取与协议对应的预设的节点列表;第二子获 取模块,用于将第二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发送至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调度服务器返 回的与节点列表请求对应的节点列表。

在该实施例中内网tracker服务器(即第一调度服务器)可以采取两种策略生成节点列 表:a、根据相应的P2P协议(如BT协议)返回给用户对应的peerlist(节点列表中的IP为 缓存服务器的IP),引导用户终端到P2P的缓存服务器上获取数据。b、内网tracker服务器 代理用户向外网tracker服务器(即第二调度服务器)发起节点列表请求,并将第二调度服 务器返回的peerlist响应给用户终端,这样用户终端可以向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源站调度 的peerlist请求资源。更具体地,第一调度服务器采用何种策略获取节点列表,可以通过预 先设置的策略权重来确定,例如,可以对全部的节点列表请求设置权重,设置其中的80%采用 a中策略,20%采用b策略,即根据策略参数将节点列表请求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第一 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采用第一路径的策略(即a策略),第二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采用第 二路径的策略(即b策略),具体地,第一集合中的节点列表请求响应的是P2P缓存服务器IP, 第二集合的peerlist是外网调度的outer peer IP,两者相互配合,对于P2P缓存服务器已 缓存的资源,返回P2P服务器IP的peer list可以占较大比例,对于P2P缓存服务器未缓存 或正在缓存的资源,可以适当调高外网peer list的占比,以保证用户的上网体验;以上比 例调整控制均可以由软件自动完成。

具体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获取预设更新比例参数,并获取符合预设更新比例 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然后使用预设节点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IP数据得到更新 后的节点列表。例如,更新比例参数为60%,节点列表中的节点个数为10个,则符合预设更 新比例参数的预设节点IP地址为六个IP地址,使用这个六个IP地址替换节点列表中对应的 六个IP地址得到更新后的节点列表。上述的预设节点IP地址即为P2P缓存系统中的缓存服 务器的IP地址。由于节点列表一般按照节点的优劣从前向后排序,在替换节点列表中的IP 地址时,可以按照倒序的顺序替换。

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

采用上述实施例,相比现有的P2P缓存系统的引导方式,本发明的引导方法不需要监听 网络出口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提 高处理速度;2,有些地区网络存在多个网络出口,本发明不需要在多个网络出口部署设备, 只需在内网原有的DNS服务器上做配置,将关于Tracker服务器的DNS请求forward给缓存 系统的DNS服务单元即可;3,本发明的引导方式都是在规范协议下的引导,不存在伪造包, 不会因为路由问题而导致引导失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发明,用DNS服务单元和第一调度服务器,取代传统P2P缓存系统中的引导系统, 将P2P调度服务域名的DNS请求都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转发至DNS服务单元,DNS服务单元将 第一调度服务器(即tracker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域名解析结果,用户终端的peerlist 请求则会发送至第一调度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将节点列表返回至用户终端,从而用户原 本跟外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变成跟内网tracker服务器的交互过程,缓存系统不需 要监听网络出口的大量数据,节省了监听设备,而且引导系统不需要过滤和分析大量数据, 可以提高处理速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导系统要监听网络出口数据并过滤大量无用数 据,系统性能压力大,设备配置要求高的问题,实现了减少出口监听压力,节省系统资源, 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处理速度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 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 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 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