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木香9—18份,当归9—18份,川芎15—30份,葛根9—18份,丹参9—18份,黄芪9—18份,益母草30—60份,山药9—18份,赤芍5—10份,苍术5—10份。本发明能够有效治疗因采集疯草中毒的动物,并解决了现有治疗药物存在着毒性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45 授权公告日:20161012 终止日期:20170625 申请日:201406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10-12

    授权

    授权

  • 2014-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45 申请日:2014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解毒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疯草是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统称,由疯草引起动物中毒称为疯草中毒(Locoism)或疯草病(Locodisease)。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在亲缘关系上极为相近,在外部形态上也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棘豆属植物的龙骨瓣先端具喙,这两个属的有毒植物对动物毒害的作用基本相同,当动物采食后引起以慢性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毒。疯草中毒最早发生是在美国,由于当时疾病诊断条件有限,不清楚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直到 20 世纪初才搞清楚是由于采食了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我国最早在1954 年发现疯草中毒,20 世纪 70 年代后,我国疯草中毒越来越严重,成为我国草原“三大毒草”灾害之一。

当地牲畜一般不会主动采食疯草,只有草场贫瘠退化、青草匮乏的冬春季节、牲畜饥饿难忍的情况下才会采食。在牲畜采食疯草后发生以慢性神经机能障碍为主的中毒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甚至死亡,从而危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畜种改良。疯草由于分布范围广泛,种间竞争优势明显,种子萌发能力较强、返青季节较早,开花后毒性成分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好,几乎所有动物易感,以及动物采食成瘾等因素,给家畜养殖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 还常常造成母畜流产、不孕, 胎儿畸形和公畜不育,影响动物繁殖和畜种改良,进而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目前由于疯草中毒预防剂的预防效果不太理想,而且成本高,致使现有成果的大规模生产及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研制高效、成本低、适合广泛应用的解毒药将势在必行。

目前主要处理疯草的手段有:专利号为200510119714.5公开了一种疯草解毒剂和含有该解毒剂的青贮用饲草原料。其组分和摩尔比是:亚铁的药用盐0.66-0.79、锌的药用盐1.06-1.18、铜的药用盐0.56-0.69,以及含有该解毒剂的青贮用饲草原料,其组分和重量份数是:解毒剂0.8-1.2、疯草800-1200、禾本科植物1200-2700,牲畜食用解毒剂后一定时间内疯草或在食用疯草的同时食用解毒剂不会中毒,将添加解毒剂后的饲草原料进行青贮,能够去除疯草的毒性。

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原料组分配比安全性差:该专利公开的疯草解毒剂,其亚铁盐、锌盐、铜盐的摩尔比理论上具有很大毒性。2.实施操作不方便: 在实际生产中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工序,操作麻烦、周期较长,需要每天服用给药,工作量大,不利于在当地牧民生产中推广。

3. 经济性差:据统计,平均100只牲畜中,疯草中毒严重需要救治的为3-8只,群体性的给药不仅工作量大,还造成了大量财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治疗因采集疯草中毒的动物,并解决了现有治疗药物存在着毒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木香9—18份,当归9—18份,川芎15—30份,葛根9—18份,丹参9—18份,黄芪9—18份,益母草30—60份,山药9—18份,赤芍5—10份,苍术5—10份。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备料,木香9—18份,当归9—18份,川芎15—30份,葛根9—18份, 丹参9—18份,黄芪9—18份,益母草30—60份,山药9—18份,赤芍5—10份,苍术5—10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5—10份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混匀后,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11—14份,当归11—14份,川芎20—26份,葛根11—14份,丹参11—14份,黄芪11—14份,益母草40—50份,山药11—14份,赤芍6—8份,苍术6—8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6—8份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混匀后,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12份,当归13份,川芎22份,葛根12份,丹参13份,黄芪13份,益母草45份,山药12份,赤芍7份,苍术7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7份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混匀后,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

所述丸剂采用油压机压制,压制时间为15—30s。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对α-甘露糖甙酶的诱导合成作用,提高机体内α-甘露糖甙酶的含量,增加溶酶体α-甘露糖甙酶的活性,充分分解代谢由于中毒导致的甘露糖堆积,保证糖蛋白的顺利合成及机体的正常代谢,实现有效治疗因采集疯草中毒动物的目的。

二、本发明以治疗为目的,主要是在动物中毒后给予服药,一般按照小羊每次1丸,中羊每次1丸,大羊每次2丸给药,连续喂药3—6次,针对性强,只对中毒的动物进行给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治疗成本低,能够避免无效给药。

三、本发明西方中治疗解毒剂各组分成分原料来源充分,价格相对便宜,配比合理,便于生产,极大的降低了用药成本。同时丸剂中各组分经安全性毒理学实际证明,无致畸、致突变、致癌等毒副作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四、本发明中加入了具有独特中空分子结构的倍他环糊精,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可以将其他物质的分子吸纳到分子空腔里面,从而形成像分子胶囊一样的包接复合物,有利于提高丸剂的稳定性和丸剂药效的质保周期。

五、本发明中各原料组份是经过实验应用总结得到的数据,某成分低于所列份数标准可能不会起到解毒作用,高于所列份数标准一方面可能增加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产品的推广增加阻力,不利于推广,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导致动物中毒、死亡的副作用。

六、所述丸剂采用油压机压制,压制时间为15—30s,此方式能够根据丸剂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压制时间,避免丸剂因压制时间过长或压制时间不够而导致药效不易发散或各种原料不能紧密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木香9—18份,当归9—18份,川芎15—30份,葛根9—18份,丹参9—18份,黄芪9—18份,益母草30—60份,山药9—18份,赤芍5—10份,苍术5—10份。

上述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9—18份,当归9—18份,川芎15—30份,葛根9—18份, 丹参9—18份,黄芪9—18份,益母草30—60份,山药9—18份,赤芍5—10份,苍术5—10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5—10份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以增强中药复方剂的稳定性;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充分混匀后,采用油压机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所述丸剂的压制时间为15—30s,压制的丸剂为每丸9—11克。不同规格的丸剂适合用于不同生长期的动物,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量。

本实施例中,将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主要目的是便于原料的混匀、药物的加工成型和药物的药效。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组份和参数制成的丸剂,在治疗动物时,3天内就可以缓解症状,6天内就可以完全解毒。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对α-甘露糖甙酶合成的诱导合成作用,提高机体内α-甘露糖甙酶的含量,增加溶酶体α-甘露糖甙酶的活性,充分分解由于中毒导致的甘露糖堆积,保证糖蛋白的顺利合成及机体的正常代谢。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木香11—14份,当归11—14份,川芎20—26份,葛根11—14份,丹参11—14份,黄芪11—14份,益母草40—50份,山药11—14份,赤芍6—8份,苍术6—8份。

上述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11—14份,当归11—14份,川芎20—26份,葛根11—14份,丹参11—14份,黄芪11—14份,益母草40—50份,山药11—14份,赤芍6—8份,苍术6—8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6—7份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充分混匀后,采用油压机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所述丸剂的压制时间为18—27s,压制的丸剂为每丸9—11克。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组份和参数制成的丸剂,在治疗动物时,3天内就可以缓解症状,6天内就可以完全解毒。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对α-甘露糖甙酶合成的诱导合成作用,提高机体内α-甘露糖甙酶的含量,增加溶酶体α-甘露糖甙酶的活性,充分分解由于中毒导致的甘露糖堆积,保证糖蛋白的顺利合成及机体的正常代谢。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木香12克,当归13克,川芎22克,葛根12克,丹参13克,黄芪13克,益母草45克,山药12克,赤芍7克,苍术7克。

上述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12克,当归13克,川芎22克,葛根12克,丹参13克,黄芪13克,益母草45克,山药12克,赤芍7克,苍术7克,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15.6克;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7克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混匀后,采用油压机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所述丸剂的压制时间为22s,压制的丸剂为每丸10克,相对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来说,该规格的丸剂适用于中年期的动物,以山羊为例,该丸剂适用于中年期的山羊。

本实施例中,由于中年期山羊自身对毒性的抵抗力较强,因此采用上述组份和参数制成的丸剂,在中年期山羊时,1天内就可以缓解症状,3天内就可以完全解毒。

下面以中年期的山羊和冰川棘豆为例说明中药复方制剂的解毒效果:

疯草是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统称。据统计,西藏共有疯草类有毒植物22种,其中棘豆属植物14种,黄芪属植物8种,构成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茎直黄芪、毛瓣棘豆和冰川棘豆,已成为西藏草地疯草中的优势种群。冰川棘豆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阿里地区,遍布措勤、改则、普兰、革吉、日土等县。近年来迅速孳生蔓延,而且大有由东向西逐年蔓延的趋势,每年造成大批动物中毒或死亡,总体上超过雪灾和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冰川棘豆全草有毒,可引起家畜中毒死亡,影响繁殖,妨碍畜种改良,促使草场退化。主要危害马属动物,其次为山羊和绵羊,牦牛有一定耐受力,对羔羊危害较为突出。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饲喂冰川棘豆实验山羊的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探讨冰川棘豆中毒对山羊脏器的损害,为全面认识冰川棘豆的毒性作用及其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材料准备:a、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采集盛花期地上部分冰川棘豆,风干后待用;b、在拉萨达孜购买40只临床健康的中年期山羊。

2、试验方法:40只试验山羊购回后临床观察1周,以适应新的饲养管理环境;确认临床健康后内服阿维菌素(3mg/kg)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实施人造瘤胃瘘管手术;术后护理1周(每天肌肉注射抗生素1次、碘酊涂擦创口周围),待伤口痊愈后进行编号。

3、染毒方法:将冰川棘豆干草粉碎,每天每只山羊按10g/kg称量,加少量水搅拌,通过瘤胃瘘管投喂,随后自由采食青干草,自由饮水,每天观察试验用山羊采食、饮水和精神状态,直至出现明显的冰川棘豆中毒症状后,停止投喂冰川棘豆。

4、给药方法:将40只羊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和对照组,然后对试验组一、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的山羊以连续喂药6次,每次1丸(每丸10克)的方式进行喂药,对照组不给药,作为自然恢复组。结果表明: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用山羊在试验第13天出现冰川棘豆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呆立不动、头部有轻微的水平震颤,提耳应激反应时表现出转圈运动,驱赶后躯出现轻微僵硬,运动不灵活,第14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天,症状减轻,试验组一中有8只山羊在第6天后明显恢复,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中分别有9只山羊在第6天后明显恢复,而对照组靠自然恢复的仅有2只山羊恢复正常,恢复率仅为20%。下表为试验结果:

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丸剂试验结果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木香9克,当归9克,川芎15克,葛根9克,丹参9克,黄芪9克,益母草30克,山药9克,赤芍5克,苍术5克。

上述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9克,当归9克,川芎15克,葛根9克,丹参9克,黄芪9克,益母草30克,山药9克,赤芍5克,苍术5克,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10.9克;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5克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混匀后,采用油压机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所述丸剂的压制时间为18s,压制的丸剂为每丸8克,相对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来说,该规格的丸剂适用于幼年期的动物,以山羊为例,该丸剂适用于幼年期的小羊。

本实施例中,由于幼年期山羊自身对毒性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采用上述组份和参数制成的丸剂,在幼年期山羊时,3天内就可以缓解症状,6天内就可以完全解毒。

下面以幼年期的小羊和冰川棘豆为例说明中药复方制剂的解毒效果:

1、材料准备:a、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采集盛花期地上部分冰川棘豆,风干后待用;b、在拉萨达孜购买40只临床健康的幼年期小羊。

2、试验方法:40只试验小羊购回后临床观察1周,以适应新的饲养管理环境;确认临床健康后内服阿维菌素(3mg/kg)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实施人造瘤胃瘘管手术;术后护理1周(每天肌肉注射抗生素1次、碘酊涂擦创口周围),待伤口痊愈后进行编号。

3、染毒方法:将冰川棘豆干草粉碎,每天每只小羊按8g/kg称量,加少量水搅拌,通过瘤胃瘘管投喂,随后自由采食青干草,自由饮水,每天观察试验用小羊采食、饮水和精神状态,直至出现明显的冰川棘豆中毒症状后,停止投喂冰川棘豆。

4、给药方法:将40只小羊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和对照组,然后对试验组一、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的小羊以连续喂药6次,每次1丸(每丸8克)的方式进行喂药,对照组不给药,作为自然恢复组。结果表明: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用小羊在试验第10天出现冰川棘豆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呆立不动、头部有轻微的水平震颤,提耳应激反应时表现出转圈运动,驱赶后躯出现轻微僵硬,运动不灵活,第11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天,症状减轻,试验组一和试验组二中分别有9只小羊在第5天后明显恢复,试验组三中有8只小羊在第5天后明显恢复,而对照组靠自然恢复的仅有3只小羊恢复正常,恢复率仅为30%。下表为试验结果:

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丸剂试验结果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木香18克,当归18克,川芎30克,葛根18克,丹参18克,黄芪18克,益母草60克,山药18克,赤芍10克,苍术10克。

上述用于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①、备料,木香18克,当归18克,川芎30克,葛根18克,丹参18克,黄芪18克,益母草60克,山药18克,赤芍10克,苍术10克,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再分别过40—80目筛;

②、将过筛后的中药粉末混匀;

③、按复方剂10%的比例,加入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21.8克;

④、向经步骤③得到的复方剂中加入10克的倍他环糊精,然后混匀;

⑤、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混匀后,采用油压机在30t的压力下压制成丸剂,所述丸剂的压制时间为27s,压制的丸剂为每丸12克, 相对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来说,该规格的丸剂适用于成年期的动物,以山羊为例,该丸剂适用于成年期的成羊。

本实施例中,由于成年期山羊自身对毒性的抵抗力较强,因此采用上述组份和参数制成的丸剂,在成年期山羊时,2天内就可以缓解症状,5天内就可以完全解毒。

下面以成年期的成羊和冰川棘豆为例说明中药复方制剂的解毒效果:

1、材料准备:a、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采集盛花期地上部分冰川棘豆,风干后待用;b、在拉萨达孜购买40只临床健康的成年期成羊。

2、试验方法:40只试验成羊购回后临床观察1周,以适应新的饲养管理环境;确认临床健康后内服阿维菌素(3mg/kg)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实施人造瘤胃瘘管手术;术后护理1周(每天肌肉注射抗生素1次、碘酊涂擦创口周围),待伤口痊愈后进行编号。

3、染毒方法:将冰川棘豆干草粉碎,每天每只成羊按12g/kg称量,加少量水搅拌,通过瘤胃瘘管投喂,随后自由采食青干草,自由饮水,每天观察试验用成羊采食、饮水和精神状态,直至出现明显的冰川棘豆中毒症状后,停止投喂冰川棘豆。

4、给药方法:将40只成羊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和对照组,然后对试验组一、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的成羊以连续喂药6次,每次2丸(每丸12克)的方式进行喂药,对照组不给药,作为自然恢复组。结果表明: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用成羊在试验第15天出现冰川棘豆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呆立不动、头部有轻微的水平震颤,提耳应激反应时表现出转圈运动,驱赶后躯出现轻微僵硬,运动不灵活,第16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天,症状减轻,试验组一、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中分别有9只成羊在第7天后明显恢复,而对照组靠自然恢复的仅有1只成羊恢复正常,恢复率仅为10%。下表为试验结果:

动物疯草中毒的中药复方丸剂试验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