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

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预设的施工预警方案;根据所述施工预警方案,拆除预登记的回路;获取旁路新保护装置,对所述旁路新保护装置接入的回路进行电缆对芯,并进行绝缘检查;退出220kV线路保护的主二保护装置,将所述主二保护装置的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执行预设的安全措施;接入二次回路并进行试验;本发明接入方法在220kV线路间隔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入其相关二次回路,并保证回路的准确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7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29702.X

  • 发明设计人 徐强超;鲁德锋;黄国;沈石兰;

    申请日2014-03-31

  • 分类号H02G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晓庆

  • 地址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南二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10: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09

    授权

    授权

  • 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G1/00 申请日:201403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220kV旁路保护改造后,在投入运行前,都必须接入其他保护的相关回路,并进行相关回路的试验,以确保回路的准确性。传统的接入及试验方法是220kV旁路保护改造停电接入,即运行人员向调度人员申请将其接入线路间隔一次设备停电,然后才接入相关的二次回路并试验回路的准确性。然而,由于运行方式的需要、用电负荷重等原因,往往很难将其接入间隔一次设备停电,故将导致停电计划难以落实,从而导致保护改造工期的推后,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即使停电计划能如期进行,由于一次设备的停电时间增长,降低了供电可靠性,也增加电网运行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该接入方法在220kV线路间隔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入其相关二次回路。

一种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预设的施工预警方案;

根据所述施工预警方案,拆除预登记的回路;

获取旁路新保护装置,对所述旁路新保护装置需要接入的回路进行电缆对芯,并进行回路绝缘检查;

退出主二保护装置,将所述主二保护装置的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执行安全措施;

接入二次回路并进行试验。

上述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通过预设的施工预警方案,按施工预警方案拆除旧回路,在旁路新保护装置接入线路间隔时,退出接入线路间隔的主二保护,将其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执行安全措施;最后接入二次回路并进行试验。本发明在220kV线路间隔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入其相关二次回路,并保证回路的准确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在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二次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220KV旁路保护屏与线路主二保护屏通信接口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线路主二保护屏通信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种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预设的施工预警方案;

不停电接入对减少设备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停电接入方式相对停电接入方式而言,其安全措施显得尤其重要,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危险点,并且设定好相应的施工预警方案,保证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设定的施工预警方案可如下表所示。

S12、根据所述施工预警方案,拆除预登记的回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施工预警方案,拆除预登记的回路的步骤包括:

核对施工预警方案中记录的图纸与作业现场保护的关系;

标记分开运行设备和停电设备;

标记核对回路编号和端子号,核对电缆备用芯,核对需临时断开的回路和线头。

220kV旁路保护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后,查清回路,明确作业任务和清楚工作范围,核对图纸和各类保护之间的关系,将220kV二次回路中的运行设备和停电设备严格分开,防止误触碰,核对回路编号和端子号,核对电缆备用芯,严格执行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在专人监护下,核对应临时断开的回路和线头,每拆一个都要用绝缘胶布包好一个,并做好已执行的标志。

S13、获取旁路新保护装置,对接入回路进行电缆对芯,并进行回路绝缘检查;

其中,所述旁路新保护装置为已完成单机调试的旁路新保护装置。

220kV旁路保护改造后不停电接入220kV线路间隔,因为需要退出其主二保护,由于运行方式的需要,220kV线路保护单套保护运行不能超过2小时,(220kV线路保护双重化配置,即配置了主一保护、主二保护两套保护,两套保护独立完整)故只有2个小时的接入及试验时间,故要接入其他间隔前,要提前完成旁路新保护装置的单机调试工作。

S14、退出主二保护装置,将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并执行预设的安全措施;

220kV旁路保护每接入一个线路间隔时,将该线路间隔的主二保护装置退出,将主二保护装置的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确保在回路试验时,不会造成对侧误动,之后执行预设的安全措施。

上述的220kV线路保护配置一般是主一保护为光纤差动保护,主二保护为纵联距离保护。纵联距离保护在满足电气量判据的同时还需要满足收发信条件才能动作,而收发信过程则通过通信接口装置完成。由于220kV旁路保护并没有设置独立的通信接口装置,在220kV线路开关运行方式下,220kV旁路保护通过该线路间隔的通信接口装置与线路对侧通信,从而实现纵联保护功能,实现全线速动保护功能。

其中,所述预设的安全措施包括:

检查220kV旁路保护屏,启动失灵保护压板再退出位置,并用绝缘胶布封好所述压板的上端;

在220kV旁路保护屏后,用绝缘胶布封好失灵启动回路端子;

在220kV线路保护屏二,检查以下压板再退出位置:A相跳闸出口压板、B相跳闸出口压板、C相跳闸出口压板、三相跳闸出口压板、永跳出口压板、A相启动失灵出口压板、B相启动失灵出口压板、C相启动失灵出口压板,并用绝缘胶布封好以上压板的上端;

在220kV线路保护屏二,将所述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

在220kV线路保护屏二屏后,用运行胶布封好运行中的CT回路端子及电压回路端子;

在220kV线路保护屏二屏后,用运行胶布封好跳闸出口回路端子及失灵启动回路端子;

在220kV线路保护屏二屏后,用运行胶布封好直流电源回路端子及交流电源回路端子。

S15、接入二次回路进行试验;

其中,所述接入二次回路进行试验的步骤可包括:

试验所述二次回路中的转换开关是否正确切换;

试验所述二次回路中收/发信回路是否正确;

试验所述二次回路中录波回路是否正确;

试验所述二次回路中的保护动作是否正确动作;

二次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可如图2所示,图2中包括本侧保护装置和对侧保护装置,本侧保护装置包括MUX装置、光电转换装置、转换开关、线路主二保护装置和旁路保护装置,对侧保护装置包括MUX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和保护装置;图中,TX为发信、RX为收信、DDF为光纤配线架、SDH为同步数字系列、OPGW为架空光缆、11QK2为转换开关;图3是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220KV旁路保护屏与线路主二保护屏通信接口装置的示意图,图中TWJa为A相跳位、TWJb为B相跳位、TWJc为C相跳位、TJR为保护永跳接点、TJQ为三相跳闸、QDJ为启动发信、TXJ为保护发信、YTJ为保护收信;

图5是线路主二保护屏通信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QK1为转换开关、ZK为电压空开、RTXJ为发信、STXJ为收信、GJ为告警、TDGJ为通道告警、GJJ为直流消失。

上述新接入的二次回路试验完毕后,则恢复二次安全措施。

本发明中与现有的停电接入技术相比,如下表所示,一次设备不需要停电,减少了运行人员的操作任务,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降低了电网运行的风险性;

同时,本发明也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例如,220kV旁路保护改造停电接入一220kV线路,6小时(停电时间)*300MW(供电功率)*0.2(供电可靠性折算系数)*0.4元(上网电价)=约15万元。如果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220kV线路,一个500kV变电站,220kV线路按16条计算,则可带来15*16=240万的社会效益。

本发明220kV旁路保护改造不停电接入方法,通过预设的施工预警方案,按施工预警方案拆除旧回路,在接入旁路新保护装置时退出主二保护,将通信接口装置的光纤通道自环,认真落实安全措施的执行;最后接入二次回路进行试验。本发明在220kV线路间隔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入其相关二次回路,并保证回路的准确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