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

一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紫茎泽兰生长的地方,以每10m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5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62821.2

  • 申请日2014-06-13

  • 分类号A01M99/00;

  • 代理机构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汝兰

  • 地址 650214 云南省昆明市浦新路2号昆明学院农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01: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M99/00 授权公告日:20150909 终止日期:20170613 申请日:201406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9-09

    授权

    授权

  • 2014-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M99/00 申请日:2014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茎泽兰的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其植株能通过释放化感物质,过度吸收养分等方式抑制生物环境中其他植物生长,甚至形成单优群落。由于其危害严重,危害范围广泛,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遗憾的是还没有探索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理论上可行的防除方法有机械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等措施,但前两种措施要么会受地域限制,要么会引起次生环境问题,共同的缺点是运作成本高而使推广受限;相比之下,生物防除方法不但成本低、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小,且能够持续发挥控制效应。

目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经验主要有投放专性天敌、研发生物除草剂、实施植物替代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一是所用生物控制因子的控制效率较低,二是紫茎泽兰生物控制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高效天敌防治紫茎泽兰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易操作、防治效果好的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紫茎泽兰生长的地方,以每10 m2放置0.5~1.5 kg对东方行军蚁有吸引作用的食物残渣,所述食物残渣多处分散设置在紫茎泽兰生长地的外围20㎝以内,8~12 天,东方行军蚁便会被引至紫茎泽兰生长区域并对其进行啃食;35~45天后紫茎泽兰生长停滞或死亡。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食物残渣的堆放方法为:在紫茎泽兰生长地的外围10㎝以内挖5~12㎝深的沟或坑,将食物残渣放置在沟或坑内,再覆盖2~3cm土,以防食物残渣变干。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拔除紫茎泽兰周围的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及其他东方行军蚁常规采食的植物。

东方行军蚁(Dorylus orientalis)俗称黄蚂蚁、黄白蚁、黄丝蚁,是一种杂食性蚂蚁,是紫茎泽兰的一种高效致死性天敌,其能环剥性啃食紫茎泽兰根茎处的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组织,导致紫茎泽兰地上部与地下部因养分和水分交流中断而死亡。东方行军蚁是常见的农业害虫,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分布广泛,与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东方行军蚁危害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研究表明,在紫茎泽兰与其他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等食源性作物共存的情况下,东方行军蚁有优先取食紫茎泽兰的特点。东方行军蚂蚁为地下害虫,无复眼或复眼不发达,主要通过气味寻找食物,东方行军蚁喜欢吃具有腥味、鲜味或香味的食物;另一方面,东方行军蚁具有种群整体迁移特性和较强的繁殖能力,其种群会在短期内扩大;本发明选择具有东方行军蚁喜好气味的食物残渣,堆放在紫茎泽兰附近作为诱饵,将东方行军蚁吸引过来。一旦东方行军蚁与紫茎泽兰建立联系,便会持续对紫茎泽兰进行啃食,最终导致紫茎泽兰生长停滞或死亡。本发明利用这些特点引诱东方行军蚁取食紫茎泽兰达到控制紫茎泽兰种群的目的,既遏制了紫茎泽兰的生长态势,又可避免东方行军蚁对周围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破坏,生物防治,一举两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东方行军蚁取食紫茎泽兰是入侵生态学中的一个新现象,本发明采用东方行军蚁防治紫茎泽兰,是杂草生物控制领域的一个新方法,所述方法在削弱紫茎泽兰的入侵性的同时,能够降低东方行军蚁对农作物的危害,一举两得;本发明所述方法运作成本低,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且效果持久,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紫茎泽兰生长的地方,以每10 m2放置0.5~1.5 kg对东方行军蚁有吸引作用的食物残渣,所述食物残渣多处分散设置在紫茎泽兰生长地的外围20㎝以内,8~12 天,东方行军蚁便会被引至紫茎泽兰生长区域并对其进行啃食;35~45天后紫茎泽兰生长停滞或死亡。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食物残渣的堆放方法为:在紫茎泽兰生长地的外围10㎝以内挖5~12㎝深的沟或坑,将食物残渣放置在沟或坑内,再覆盖2~3cm土,以防食物残渣变干。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拔除紫茎泽兰周围的小飞蓬、三叶鬼针草及其他东方行军蚁常规采食的植物。

实施例一: 

在昆明市经开区某学校操场外围,有一片面积约60 m2的空地、长有30多株紫茎泽兰,在紫茎泽兰生长地的外围约10㎝的地方挖10㎝深的沟;收集家里的剩饭剩菜,包括米饭、吃剩的鱼骨、鸡骨和汤水共6kg,分散倾倒在沟内,再覆盖一层约3㎝厚的土,同时拔除了紫茎泽兰周围的小飞蓬、三叶鬼针草等东方行军蚁常规采食的植物。第14天,发现紫茎泽兰植株周围有新鲜的土壤,扒开土壤,发现有东方行军蚁取食紫茎泽兰根茎处的表皮,第45天的时候,有3株紫茎泽兰死亡,67天的时候,有14株紫茎泽兰死亡,这些死亡的紫茎泽兰根茎处均有被东方行军蚁啃食的痕迹,有的伤及形成层,有的伤及木质部,甚至有的被咬断,最终导致紫茎泽兰地上部与地下部因养分和水分交流中断而死亡;存活的紫茎泽兰长势明显比未被东方行军蚁啃食的差。

实施例二:

在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力行村委会棠棣村,有一片常年种植马铃薯的农地,年产500 kg左右,该地长期被东方行军蚁危害,破坏率达40 %,严重的年份有70 %的马铃薯有被东方行军蚁啃食。2012年该地照常用来种植马铃薯,与马铃薯地相距约一公里的地方生长有约30 m2的紫茎泽兰约20株,在紫茎泽兰生长地的外围约6㎝的地方,相距3~4 m挖12㎝深的几个坑,收集餐馆里的剩饭剩菜,包括米饭、吃剩的肉类、蔬菜及油汤水共3 kg,将食物残渣倾倒在坑内,再覆盖一层2~3㎝的土,以防食物残变干,同时拔除了紫茎泽兰周围的小飞蓬、三叶鬼针草等东方行军蚁常规采食的植物;17天后,发现紫茎泽兰茎秆周围有东方行军蚁活动产生的新鲜土壤,扒开土壤发现东方行军蚁取食紫茎泽兰茎秆,50天后,有5株紫茎泽兰死亡,死亡的紫茎泽兰根茎处有被东方行军蚁啃食的痕迹,有的伤及形成层,有的伤及木质部,存活的紫茎泽兰大多生长停滞,有的虽未停滞但明显比未被东方行军蚁啃食的长势差。收获马铃薯时,发现遭东方行军蚁啃咬过的约有100公斤,即受东方行军蚁的破坏率降低到25%左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所述食物残渣不一定要埋在坑里或沟里,直接堆放在紫茎泽兰的旁边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食物残渣变干,也可以盖一层塑料布。诱使东方行军蚁取食紫茎泽兰不但能够削弱甚至消除紫茎泽兰危害,还能够减少东方行军蚁对本地农作物的危害,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控制紫茎泽兰种群蔓延具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只要使用了以上所述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