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

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包括在定植棚架梨的梨园中搭建棚架,具体为:对嫁接苗截顶,靠近截顶部位的枝干为斜拉枝,斜拉枝上间隔预留侧枝,每个侧枝交替配2-3个副侧枝,斜拉枝主干、侧枝上所有延长头都呈45°角向上生长;在嫁接苗的主干根部配有垂直的固定杆,固定杆的1.5m处设有上棚引导杆;对顶端第1芽和第2芽枝条通过垂直的固定杆直立向上引绑,斜拉枝下部萌发的芽待长到半木质化时全部进行扭梢处理;冬季顶端第2芽枝条从基部剪除,将第1芽剪口芽枝条反方向引绑在上棚引导杆上,形成一边倒的树形结构;本理配置主枝、侧枝、副侧枝,修剪量轻,易于掌控;修剪后树形结构简单,早期产量高,易于生产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3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81446.6

  • 申请日2014-06-23

  • 分类号A01G7/06;A01G17/06;

  • 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孙忠浩

  •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5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20: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13

    授权

    授权

  • 2014-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7/06 申请日:2014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特别是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梨的棚架栽培技术起源于日本,梨树棚架栽培可降低台风袭击所造成的损失,便于果园日常管理,单位面积产量高,梨果品质好,我国传统的梨树栽培方式为立木式,1995 年大连市最早引进日本梨棚架栽培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棚架梨园约10 万hm2,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等东部沿海或近海省市,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省也有少量种植。 

    目前梨树棚架形状主要包括:水平型棚架、拱形或屋脊形棚架模式等,其中水平型棚架是常见的一种梨树棚架栽培模式,也是日本普遍采用的棚架模式,我国水平棚架梨园搭建材料主要采用水泥柱,从建园方法上多数通过大树改造,以及幼树定植建园而来。 

    水平棚架整形修剪树形主要有水平形、漏斗形、折衷形、杯状形[徐义流.日本梨树棚架整形修剪技术[J],中国果树2011(1):56-57]: 

    水平形:定干当年选留角度、生长势较好的4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于翌年冬剪时平绑在架面上,留45cm短截,第3年从每条主枝上萌发的营养枝中选择l条作为主枝延长枝,另选2条作为侧枝,分别位居延长枝左右,并与主枝延长枝成直角,冬剪时分别引绑到架面上;

    漏斗形:定干当年选留角度、生长势均好的营养枝3条于翌年冬剪时中短截,从每条营养枝上萌发的枝中选留2条主枝,第3年继续选留主枝,栽后第4年每株梨树共培养出18条主枝,主枝水平引绑在棚架架面上;

    折衷形:本树形设3个主枝,分别向正北、东南、西南方向延伸,主枝间夹角为120°,在每个主枝上配置2~3个侧枝,每个侧枝上配若干个中、小形结果枝组,侧枝以顺向着生;

    杯状形:定干当年选3~4条角度、生长势好的营养技作为主枝培养,主枝两侧培养出肋骨状排列的侧技,7~8年生树每条主枝上培养出侧枝3~4条;

我国引进日本棚架形主要树形为拆衷形树形为主,从目前引进该树形生产情况来看,该树形修剪复杂,在棚面上经常出现枝条结构混乱问题,一方面,因为梨树棚架栽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另一面,农民还不会综合运用修剪、水、肥等技术来调控树势。因而,造成该树形不同主枝间生长量不同;主枝、侧枝、副侧枝的“身份”不明确;主枝、侧枝伸展方向不明确;永久树与间伐树的先端枝交叉重叠;棚面上发育枝条形成“山”字形;以及主枝和亚主枝先端生长势衰弱,故该树形表现树相混乱,达不到棚架栽培效果,导致树势衰弱,减产,果实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棚架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通过简易整形修剪,合理科学地配置主枝、侧枝、副侧枝,便于梨园日常管理,提高梨产量,保证果实品质,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包括在定植棚架梨的梨园中搭建棚架,其特征在于:在定植成活的嫁接苗主干的1-1.2m部位截顶,靠近截顶部位的枝干为斜拉枝,斜拉枝越过截顶斜拉,斜拉枝上每间隔30-40cm交替预留一个侧枝,每个侧枝交替配2-3个副侧枝,相邻副侧枝间的距离20-30cm;第1、3侧枝与斜拉枝主干的开张角度115°-125°其他侧枝开张角度为40°-50°;斜拉枝主干、侧枝上所有延长头都呈45°角向上生长,形成一边倒的树形结构;斜拉枝的整形的方法是:

在嫁接苗的主干根部配有垂直的固定杆,固定杆的1.5m处设有一个45°的上棚引导杆;上棚引导杆的引导方向越过嫁接苗主干的截顶;

在生长季首先对顶端第1芽和第2芽枝条通过垂直的固定杆直立向上引绑,在1.2-1.8m高度之间为整形带,斜拉枝下部萌发的芽待长到半木质化时全部进行扭梢处理;冬季顶端第2芽枝条从基部剪除,将第1芽剪口芽枝条反方向引绑在上棚引导杆上,形成一边倒的树形结构。

    本发明中,定植棚架梨的株间距为2-4m,行间距4-8m;所述的嫁接苗为苗高不低于1.2m,侧根不少于3条,每条侧根的长度不小于20cm,1.2-1.8m之间的整形带内有饱满芽2~3个,根部嫁接口完全愈,嫁接口以上10cm处的茎粗直径至少1cm。 

    本发明中,斜拉枝的斜拉方向指向相邻行,相邻株定植棚架梨的斜拉方向不同,相邻行中对应定植棚架梨的斜拉方向相反。 

本发明中,所述斜拉枝下部萌发的芽待长到半木质化时全部进行扭梢处理是指:从5月下旬开始,当新梢长到18-22cm时,在其基部4-6cm半木质化处进行扭梢处理,所述扭梢处理是指:左手拿住枝条基部4-6cm半木质化处,右手轻轻地把上部嫩梢向下方扭转90-180°,使枝条转向下垂。  

本发明中,所述棚架的顶部还设有防鸟网。   

    本发明通过简易整形修剪,合理科学地配置主枝、侧枝、副侧枝,

达到既有整齐漂亮的主枝、侧枝等梨树骨架,又有整齐均匀的结果枝和预备枝,树势强的梨树;修剪量轻,易于掌控;修剪后树形结构简单,早期产量高,完全达到标准化棚架梨园所要求,易于生产推广应用;棚架及防鸟网的搭建可以有效的防止鸟害,提高梨树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平棚架搭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边倒的树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斜拉枝侧枝、副侧枝配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斜拉枝整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年树水平棚架树形图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年树水平棚架树形图片。 

其中,1、角柱,2、水泥柱,3、金属镀锌管,4、支柱,5、地锚,6、中层周围线,7、顶层周围线,8、中层干线,9、顶层干线,10、子线,11、 顶网,12、侧网;13、棚架面,14、斜拉枝,15、主干,16、侧枝,17、副侧枝,18、固定杆,19、上棚引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水平棚架搭建 

1、棚架架的结构与材料规格

    如图1所示,整个棚架的构造由柱子和网面部分组成,柱子选用水泥预制材料和金属镀锌材料柱子,按照所处的位置及功能,分为角柱1、侧柱、支柱4和地锚5。

角柱1:于棚架的四角,采用管径Φ70mm、长4m、壁厚4mm以上的镀锌钢管; 

侧柱:竖于棚架的四周,包括水泥柱2和金属镀锌管3,水泥柱2采用10cm×10cm×285cm的水泥杆;金属镀锌管3为管径Φ70mm、长2.2-3.7m、壁厚4mm以上的镀锌钢管。水泥柱2与金属镀锌管3间隔排列;

支柱4:竖于棚架内柱子,采用管径Φ60mm、长2.2-3.7m金属镀锌,壁厚3 mm以上的镀锌钢管;

地锚5:地锚用钢筋水泥浇铸,其规格为长50cm×宽50 cm×高12 cm,其上还配置一根120cm长的钢筋,用于和地上部分连接,拉索要用16平方毫米的钢绞线,地锚埋入土中深度在0.5米以上;

网面包括铁细网面和防鸟网风面:

铁丝网面由棚线编织而成,棚线按用途分为周围线(中层周围线6和顶层周围线7)、干线(中层干线8和顶层干线9)和子线10;

中层周围线6:位于架式中层的四周线,是连接角柱和侧柱的棚面线,可用横截面16平方毫米的钢绞线;

顶层周围线7:位于架式顶层的四周线,全部使用8号镀锌铁丝;

中层干线8:是指连接中层棚二长边和二短边相对应所有的侧柱之间与周围线相连的棚线,与周围线有平行或垂直的关系,是维持棚面强度最重要的棚面线,使用8号镀锌铁丝;

顶层干线9:是指连接顶层侧柱镀锌钢管与棚内支柱相对应之间与周围线相连的棚线,与周围线有平行或垂直的关系,其主要作用是支撑防鸟网,使用8号镀锌铁丝。

子线10:连接周围线两长边或两短边上的棚线,与周围线平行或垂直,一般在周围线上间隔50cm,其主要作用是梨树枝条在棚面上的分布与诱引,子线10使用10号或12号镀锌铁丝; 

防鸟网包括顶网11和侧网12:

顶网11:蓝色单丝PE尼龙网,规格为3cm×3;

侧网12:黑色三丝PE尼龙网,规格为2cm×2cm。

2、棚架的搭建方法 

(1)搭建时间与高度

    棚架搭建的时间,一般在结合挖定植沟或定植穴时进行,必须在苗木定植前架子要搭建完成,梨树的水平棚架高度一般在1.8-2米之间,是根据梨园主要管理人员的身高而定,以头顶向上15-20厘米为宜,棚面高度离防鸟网高度根据品种新梢一年生长量决定,使新梢生长接触不到网面中,一般为1.3-1.7米;

(2)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根据平面定位基准点,测放出棚架的轮廓轴线,并在每条轴线的两端设置控制桩;以棚架轮廓轴线为基准测放出棚架全部轴线,且在每条轴线的两端设置控制桩;确定独立基础的位置,用白灰画出独立基础坑边线,测放轴线用经纬仪进行,确定独立基础位置、画基坑边线用线绳和100米钢尺配合进行;

    基础施工: 分为条形基础施工和独立基础施工。条形基础的施工步骤为:A基槽开挖;B基槽检验;C地基夯实;D砼垫层;E砖砌条形基础;F圈梁钢筋;G圈梁模;H圈梁砼;I初凝后拆除模板,并养护砼达到安装强度,独立基础的施工步骤为:A基坑开挖;B基坑检验;C、基坑夯实;D浇注垫层,待凝固后定位基点,可放入水泥柱,再浇注一层,凝固后直接填埋柱桩;E浇注侧柱40×40×70cm砼和支柱30×30×40cm砼,柱桩露出地面2-5cm,同时在顶面插及4根螺栓,待砼凝固达到安装强度时,直接把钢管用螺丝连结上去。基槽和基坑用人工进行开挖,用水准仪检查其深度和标高;浇注水泥柱底部断面砼和支柱砼的同时将水泥柱和螺栓定位,水泥柱地位用经纬仪和水准仪配合使用;

    铁线网面线架设:首先架设周围线,为了随时调节周围线的松紧度,在四条周围线的中部按装紧线器,周围线架设好后,开始架干线,先架设长面干线,后架设短面干线,短面干线从长面干线上下交替穿过,以便形成一个平面的网。干线架设结束后,开始架设子线,子线间的距离为50厘米左右,架设的方法与干线相同,先架设长面线,后架设短面线,短面线从长面线上下交替穿过,但所有子线都必须在干线上面通过;

    顶端防鸟网面线架设:周围线、干线与中屋铁线网同时架设,其方法也相同。

3.防鸟网架设 

果树大量挂果时可铺防鸟网,先架设顶端防鸟,然后把顶层防鸟网全部固定在中层周围线上,再架后四周边网,边网也全部固定中层周围线上。

实施例2  苗木定植及整形修剪 

1、品种及苗木要求

    品种要求:树势中庸,枝条稍软,枝条成枝达55%以上,一年生枝腋花芽8%以上,3年以上短果枝连续结果能力,本实施例中选用苏翠1号梨1年生座地嫁接苗,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选用有苏翠1号、苏翠2号、丰水、圆黄、新高等砂梨品种;

苗木要求:所述的嫁接苗为苗高不低于1.2m,侧根不少于3条,每条侧根的长度不小于20cm,1.2-1.8m之间的整形带内有饱满芽2~3个,根部嫁接口完全愈,嫁接口以上10cm处的茎粗直径至少1cm;

2、 定植

定植棚架梨的株间距为2-4m,行间距4-8m。

3、整形 

    在定植成活的嫁接苗主干的1-1.2m部位截顶,靠近截顶部位的枝干为斜拉枝,斜拉枝越过截顶斜拉,斜拉枝上每间隔30-40cm交替预留一个侧枝,每个侧枝交替配2-3个副侧枝,相邻副侧枝间的距离20-30cm;第1、3侧枝与斜拉枝主干的开张角度115°-125°其他侧枝开张角度为40°-50°;斜拉枝主干、侧枝上所有延长头都呈45°角向上生长,形成一边倒的树形结构;斜拉枝的整形的方法是:

在嫁接苗的主干根部配有垂直的固定杆,固定杆的1.5m处设有一个45°的上棚引导杆;上棚引导杆的引导方向越过嫁接苗主干的截顶;

在生长季首先对顶端第1芽和第2芽枝条通过垂直的固定杆直立向上引绑,在1.2-1.8m高度之间为整形带,斜拉枝下部萌发的芽待长到半木质化时全部进行扭梢处理;冬季顶端第2芽枝条从基部剪除,将第1芽剪口芽枝条反方向引绑在上棚引导杆上,一边倒的树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斜拉枝的斜拉方向指向相邻行,相邻株定植棚架梨的斜拉方向不同,相邻行中对应定植棚架梨的斜拉方向相反; 

    所述斜拉枝下部萌发的芽待长到半木质化时全部进行扭梢处理是指:从5月下旬开始,当新梢长到18-22cm时,在其基部4-6cm半木质化处进行扭梢处理,所述扭梢处理是指:左手拿住枝条基部4-6cm半木质化处,右手轻轻地把上部嫩梢向下方扭转90-180°,使枝条转向下垂。

实施例3    5种树形对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产量的比较 

 (1)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南京市溧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试验基地示范园。土壤以黄棕壤土为主,较瘠薄,供试品种为 “苏翠1号”,于2009种植1年生座地嫁接苗,苗高1.5m,侧根为3根,苗粗为1.2cm;

实验组采用实施例2所述苗木定植及整形修剪方法获得的一边倒树形,株行距4m×4m;

对照组为分别采用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常规树形,其中对照组1为水平形,对照组2为漏斗形,对照组3为拆衷形,对照组4为杯状形;对照组株行距均为4m×4m;

(2)试验方法

每组分别选5株树进行标记,在梨树落叶后调查干高、干径、枝展面积、新梢生长量、成枝数和统计长中短结果枝类组成比例,

于种植第3年开始进行产量统计;每处理随机抽取30个果实,以手持折光仪测定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结果与分析 

(a)生长结果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树形整形修剪对梨树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对照组1水平形主干最高,其次为实验组一边倒形主干、对照组3拆衷形主干,而对照组4杯状形和对照组2漏斗形主干高最低;干径粗度以实验组一边倒形最粗,对照组1水平形最细,而对照组2漏斗形、对照组3折衷形和对照组4杯状形,三者之间粗度相当;棚面开张成形度,以对照组一边倒形成形面积最大,对照组1水平形最小;说明4年生苏翠1号梨采用实验组一边倒形整形方式比其它4种树形生长量大,早期树冠成形迅速,为早期产量打下基础。

表1 4年生苏翠1号梨不同棚架梨树形生长比较分析 

*小写字母表示纵向显著差异(P<0.05

(b)对果实产量品质比较

2012-2013年对照组与实验组5种棚架树形2年合计产量分别为:实验组19.7kg/株 (1520kg/亩),对照组水平形1 5.2kg/株 (286kg/亩),对照组2漏斗形7.73kg/株 (425kg/亩),对照组3折衷形10.2kg/株 (560kg/亩), 对照组4杯状形9.1kg/株 (498kg/亩);实验组与对照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无显差异,说明苏翠1号梨采用实验组整形方式早期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树形,且果实品质与其它4种树形无显著差异。

表2  3-4生苏翠1号梨不同棚架梨树形产量品质比较分析 

*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年份间纵向显著差异(P<0.0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