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端到端多径网络系统的反馈协议

用于端到端多径网络系统的反馈协议

摘要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径网络上提供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第一设备在该网络的至少两条不同路径上向第二设备发送传输。使用作为接收这些传输的结果收集到的信息,该第二设备将关于这些路径中的每条路径的性能的数据一起聚集成反馈消息。该第二设备然后在该网络的一条路径上向该第一设备发送此反馈消息。该第一设备将该反馈消息中的数据使用在其用于确定每条路径的相对性能的计算中。基于这些计算来恰适地调整沿每条路径发送的话务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8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41459.5

  • 发明设计人 黄晓龙;X·罗;V·R·拉维德兰;

    申请日2012-09-10

  • 分类号H04L12/26;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袁逸

  •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20: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2/26 授权公告日:20170510 终止日期:20190910 申请日:201209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5-10

    授权

    授权

  • 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26 申请日:2012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背景

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性涉及用于具有多径的网络中的反馈协议的系统和过程。

概述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用于在网络上提供反馈的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示例实施例,网络的第一设备向该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传输。这至少两个传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传输各自在该网络的不同路径上发送。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关于该网络的至少两条路径的性能的信息。此信息在该网络的一条路径上发送。在各种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基于收到信息进行关于该网络的至少一条路径的性能的至少一个计算。在另外进一步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该至少一个计算来调整发送到该网络的一条或更多条路径的话务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从往返时间减去沿网络的第一路径的行程时间来计算传输沿网络的第二路径的行程时间。往返时间是该传输沿第二路径的行程时间与沿网络的第一路径的行程时间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藉以发送此信息的那一条路径是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其上不设有任何传递助手的直接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到信息包括与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缓冲器占用率有关的信息,该缓冲器占用率与网络的至少一条路径有关。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与关于至少一条路径的至少一个缓冲器占用率有关的信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缓冲器占用率与关于多条路径的组合缓冲器占用率或关于除该至少一条路径以外的一条或更多条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的比较。

根据一些实施例,收到信息不包括对网络的一条或更多条路径上的传输的人为延迟值或范围。

在其他示例实施例中,网络的第二设备从该网络的第一设备接收至少两个传输。这至少两个传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传输各自从网络的不同路径接收。第二设备在网络的一条路径上向第一设备发送关于该网络的这些路径的性能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藉以发送此信息的这一条路径是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其上不具有任何传递助手的直接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到信息包括与第二设备的至少一个缓冲器占用率有关的信息,该缓冲器占用率与网络的至少一条路径有关。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与关于至少一条路径的至少一个缓冲器占用率有关的信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缓冲器占用率与关于多条路径的组合缓冲器占用率或关于除该至少一条路径以外的一条或更多条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的比较。

根据一些实施例,收到信息不包括对网络的一条或更多条路径上的传输的人为延迟值或范围。

附图简要说明

图1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例性网络环境的高层概览;

图2解说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例性网络环境;

图3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源侧实现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聚集方侧实现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呼叫反馈流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A-6C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面协议栈的图解表示;

图7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利用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的与图2相对应的示例性网络环境;

图8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在有助手的情况下进行RTCP报告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9解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径覆盖网络信令消息的分组报头的图解表示。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描述,而无意代表可实践本公开的仅有方面。本公开中描述的每个方面是仅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或解说而提供的,并且不应被必然地解释成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为了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公开无需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湮没本公开的概念。首字母缩略词和其它描述性术语可仅出于方便和清楚起见而使用,且无意限定本公开的范围。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诸)网络的反馈协议的系统和过程,当向设备发送分组时在该(些)网络中有多条传输路径供从中选取。路径是网络的源节点和该网络的目的地节点之间的端到端路由。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径可穿过源和目的地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中间节点,或无中间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分段从而每个分段连接两个节点。

图1解说根据一实施例的系统1。系统1包括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其均为网络的节点。数据分组在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传达。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设备10是诸如但不限于用于无线通信的路由器之类的通信设备。根据一些实施例,聚集方设备12是诸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

可使用到具有处理器的一个或更多个远程计算机的逻辑连接来在联网环境中实践诸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此类网络计算环境的网络节点(诸如但不限于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和助手设备可涵盖许多类型的计算机、智能电话、数据电话、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手持式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或可编程的消费者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集线器、路由器、基站、等等。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实践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其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起来(由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或由硬连线或无线链路的组合链接起来)的本地和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

源设备10包括电子计算设备,该电子计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一台或更多台通用计算机,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单元14或处理器、系统存储器17、以及将包括系统存储器17在内的各种系统组件耦合到处理单元14的系统总线15。系统存储器17包括用于存储电子数据的任何(诸)合适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诸)计算机包括存储介质16,诸如但不限于用于从/往磁硬盘读和写的一个或更多个固态存储设备和/或磁硬盘驱动器(HDD)、用于从/往可移动磁盘读或写的磁盘驱动器、和从/往诸如压缩盘读写(CD-RW)或其他光学介质之类的可移动光盘读或写的光盘驱动器、闪存、等等。这些驱动器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提供对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以及用于计算机的其他数据的非瞬态、非易失性存储。采用软件和/或Web实现的各种实施例是以标准编程技术实现的。(诸)计算机由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配置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

根据各种实施例,聚集方设备12和/或链接起源设备10和该聚集方设备的助手设备还包括它们自己的由连接各自设备的各种系统组件的(诸)系统总线连接的(诸)处理器、存储器、和/或(诸)存储介质。(诸)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

在各种实施例中,(诸)网络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网络提供服务、对服务的接入、中继数据、或类似物。在一示例实施例中,(诸)网络允许聚集方设备12执行与(诸)其他移动设备的语音通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诸)网络可允许聚集方12接入其他服务,诸如但不限于因特网、移动应用、GPS、SMS、以及类似服务。

在各种实施例中,(诸)网络节点可使用任何数目的通信标准(例如,GSM、CDMA、TDNM、WCDMA、OFDM、GPRS、EV-DO、WiFi、WiMAX、S02.xx、UWB、LTE、卫星等)或其任何组合来与(诸)其他节点交换语音和数据信号。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能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即将发布的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GSM、UMTS以及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

图2解说根据关于多径覆盖网络的一实施例的系统2。系统2的源助手设备24是该网络中由源设备10用来帮助转发来自源设备10的数据的节点。类似地,聚集方助手设备26是该网络中由源设备10用来帮助转发数据去往聚集方设备10的节点。

在系统2中,有不止一条可供传输取道从源设备10去往聚集方设备12的路径。存在直接在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的第一路径。存在从源设备10到源助手设备24、到聚集方助手设备26、到聚集方设备12的第二路径。此第二路径是间接的,即,在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有至少一个中间传递助手设备24、26。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源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有两条以上的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有一条以上的直接路径、一条以上的间接路径、或直接和间接路径的任何组合。

参照图3描述由源设备10执行的过程的概括示例。参照图4描述由聚集方12执行的过程的对应概括示例。过程3和4的目的是要确定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的至少两条传输路径的性能。

在图3的步骤S30中,源设备10在其与聚集方设备12之间的这些路径中的至少两条路径上向聚集方设备12发送一个或更多个信令消息。

参照图4,聚集方设备12在步骤S41中接收这些来自不同路径的消息。在从这些不同路径中的至少两条路径收到消息之后,在步骤S43中,聚集方设备12聚集信息。根据各种实施例,该信息至少包括关于那些路径的性能的信息。然后,在步骤S45中,聚集方设备12在一条路径上向源设备10发送经聚集信息(“聚集方反馈”)。即,聚集方设备12不是向源设备10发送分别的消息——每条路径一个消息,而是将聚集方反馈中的一些或所有反馈组合成单个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聚集方反馈可在最直接路径、任何直接路径、最快路径、或任何路径上发送。

根据一些实施例,聚集方设备12包括与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的路径相对应的(诸)缓冲器。用于一路径的缓冲器包含在该路径上发送给聚集方设备12的数据。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对多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有一缓冲器的聚集方设备12可具有比用于第二路径的第二缓冲器更满、同样满、或不如其满的用于第一路径的第一缓冲器。缓冲器的充满度称为“缓冲器占用率”。

例如,在非限定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视频数据在从源设备10到聚集方设备12的四条分别的路径上发送。第一路径初始用以发送每个视频帧的左上部分,第二路径初始用以发送每个视频的右上部分,第三路径初始用以发送每个视频帧的左下部分,并且第四路径初始用以发送每个视频帧的右下部分。在第一路径上收到的视频数据由聚集方设备12存储在专用于该第一路径的缓冲器中。在第二路径上收到的数据被存储在专用于该第二路径的不同缓冲器中,以此类推。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聚集方反馈包括关于一条或更多条路径的一个或更多个相对缓冲器占用率的反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与参考缓冲器占用程度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缓冲器占用程度是基于一条或多条路径的状态缓冲器占用率来计算的。

继续以上的非限定示例实施例(关于在四条路径上发送视频数据),聚集方设备12向源设备10发回涉及四个缓冲器中每个缓冲器相对于所有这四个缓冲器的占用率而言的缓冲器占用率的信息。例如,第一缓冲器可能被填充至相对正常的程度(“正常”),第二缓冲器可能相对较满(例如,75%以上被数据占用),第三缓冲器可能是正常的(例如,25%到75%之间被数据占用),并且第四缓冲器可以是相对较空的(例如,不到25%被数据占用)。聚集方设备12基于这四条路径的合计缓冲器占用率来确定每条路径的相对缓冲器占用率。藉由示例,假定聚集方12基于从这四个缓冲器获得的合计数据确定参考缓冲器占用程度是正常。那么,聚集方设备12向源设备提供如下相对缓冲器占用率信息:第一路径和第三路径具有与相对缓冲器占用率相当的缓冲器占用率,第二路径具有比相对缓冲器占用率高的缓冲器占用率,并且第四路径具有比参考缓冲器占用程度低的相对缓冲器占用率。

回到图3,在步骤S36中,源设备10从聚集方设备12接收在一条路径上发送的聚集方反馈。在步骤S38中,源设备10至少部分地基于该聚集方反馈来进行关于这些路径中的至少一条路径的性能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

在各种实施例中,这些(诸)计算被用于话务速率自适应和差错处置。根据各种实施例,然后基于这些计算调整发送到每条路径的网络话务量级别。例如,在一些非限定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比第二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好,那么源设备10就将一些或所有话务引导至第一路径而非第二路径。在以上非限定示例实施例中(关于在四条路径上发送视频数据),源设备10可确定更多的话务应当被发送到第四路径并且较少话务应当被发送到第二路径。那是因为聚集方设备12有相对较空的关于第四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和相对较满的关于第二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

参照图5描述涉及配置消息(“反馈配置”)的过程的概括示例。源设备10发送配置消息以向聚集方设备12通知与配置有关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此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源设备10的存在性、源设备10的标识、和/或测量参数的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配置消息可在不需要助手设备24、26的直接路径上发送,或者它可在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助手设备24、26的间接路径上发送。源设备10在至少两条路径上发送信令信息。根据一些实施例,聚集方设备12然后执行关于至少一条路径的性能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这些计算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将路径的性能对照从配置消息获得的一个或更多个测量参数进行比较来执行的。在另外进一步实施例中,聚集方设备12在聚集方反馈中向源设备10发送来自那些计算的经聚集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设备10至少部分地基于该聚集方反馈来执行一个或更多个进一步计算。

根据各种实施例,如图5所解说,聚集方设备12周期性地向源设备10发送聚集方反馈消息。在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该周期性区间可被动态地修订。在其他实施例中,聚集方反馈消息不是周期性地发送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条或更多条路径的性能被周期性地量取,并且平均值被计算。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该平均值被用于调整路由到一条或更多条路径的话务。这可提供(诸)路径的性能的更有用的快照,因为在任何一次所量取的性能可能是反常地差或反常地好的,并且对于可被合理预期的性能是不具有代表性的。

在各种实施例中,配置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关于缓冲器、分组丢失率(PLR)、和/或接收数据率的信息。

图6A-6C解说根据关于多径覆盖网络的实施例的控制面协议栈。该控制面是网络节点架构中涉及确定要将信息路由至何处的部分。多径覆盖网络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以传输覆盖网络信令消息。如果在图6A-6C中的节点对上预期有数据路径分段,那么在该节点对上使用TCP/网际协议(TCP/IP)传输。具体而言,这些节点对包括源设备10和源助手设备24(在图6A中解说)、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在图6B中解说)、以及聚集方助手设备26和聚集方设备12(在图6C中解说)。媒体接入控制(MAC)数据通信协议子层在IP子层中使用的网络寻址方法和物理层(PHY)的数据链路寻址之间进行转译。

根据各种实施例,关于路径的统计通过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来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统计可包括但不限于与延迟、抖动、丢失分组计数、和/或已传八位字节和分组计数有关的统计。

图7解说根据关于多径覆盖网络的实施例的与图2的系统2相对应的系统。RTCP发送方报告(SR)消息是使用覆盖网络路径来从源设备10向聚集方设备12发送的,从而确保它们遵循与其对应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数据相同的路由。因此,关于直接路径(不涉及助手设备24、26)的SR消息遵循该直接路径。类似地,关于间接路径(涉及助手设备24、26)的SR消息遵循需要助手设备24、26的该间接路径。

RTCP接收方报告(RR)消息是在覆盖网络之外从聚集方设备12向源设备10发送的。根据各种实施例,RR消息遵循不需要助手设备24、26的直接路径。

参照图8描述由源设备10执行的过程的概括示例。源设备10和源助手设备24之间、以及聚集方设备12和聚集方助手设备26之间的话务统计信息可提供用于确定具体助手是否有用的重要信息。源设备10和源助手设备24之间、以及聚集方设备12和聚集方助手设备26之间的反馈信息是使用标准RTCP会话来承载的。这两个RTCP会话与从源设备10到聚集方设备12的RTP会话相关联。这些RTCP报告在图8中解说。在各种实施例中,源设备10和/或其源助手设备24基于RTCP反馈信息来决定是否要丢弃该路径并释放源助手设备24。在各种实施例中,聚集方设备12和/或其聚集方助手设备26基于RTCP反馈信息来决定是否要丢弃该路径并释放聚集方助手设备26。

图9解说根据关于多径覆盖网络的实施例的信令消息的非限定的示例性分组报头9。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组报头9中的消息类型字段根据信令消息类型来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信令消息的有效载荷可在分组报头9之后立即开始或以其他方式在分组报头9之后开始。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组报头9的版本字段指示覆盖网络协议的版本。在图9的非限定示例中,该字段是四比特长,并且位于分组报头9的起始处。

根据一些实施例,分组报头9的扩展报头字段(Ext)指示在标准报头之后是否有扩展报头。在图9的非限定示例中,该字段是一比特,并且位于自分组报头9有七比特偏移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组报头9的消息类型字段指示覆盖网络消息类型。在图9的非限定示例中,该字段是八比特长,并且位于自分组报头9有八比特偏移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类型字段的值可指示数据、信令、源设备10发起的会话请求、聚集方助手设备26加入请求、聚集方助手设备26加入响应、源设备10加入请求、源设备10加入响应、源助手设备24加入请求、源助手设备24加入响应、聚集方设备12切换请求、聚集方设备12切换响应、源助手设备24切换请求、源助手设备24切换响应、聚集方设备12释放通知、源设备10释放通知、助手设备24、26释放命令、助手设备24、26释放通知、配置消息、聚集方反馈、或类似物。

根据一些实施例,分组报头9的分组长度字段指示该分组的有效载荷中的字节数。在图9的非限定示例中,该字段是十六比特长,并且位于自分组报头9有十六比特偏移处开始。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消息的字段可包括以下字段(但不限于):源设备10的覆盖网络地址、聚集方设备12的覆盖网络地址、需要反馈的数据话务会话的会话ID、聚集方设备12为同步而进行信令通知所利用的、时间上的多条路径间缓冲器占用率差量窗、用以更新测量的移动平均系数、用于采样测量的时间区间、用于聚集方设备12向源设备10发送性能反馈信息的时间区间、和/或补白。

根据一些实施例,移动平均系数根据式1被应用于分组丢失率以及吞吐量。

Si+1=α*s+(1–α)*Si             (1)

其中α标示移动平均系数,s标示当前测量,并且Si标示第i个移动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平均系数α以1/16为单位。作为非限定示例,如果移动平均系数α是3/16,那么乘数是3。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集方反馈的字段可包括以下字段(但不限于):聚集方设备12的覆盖网络地址、源设备10的覆盖网络地址、需要反馈的数据话务会话的会话ID、在聚集方反馈中报告的路径数、和/或补白。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对于所报告的每条路径,聚集方反馈的字段包括(但不限于):为之采集反馈信息的数据路径的路径索引、缓冲器水位代码、缓冲差量代码、分组丢失率、最显著分组丢失突发(若有)的起始时间戳、最显著分组丢失突发(若有)的停止时间戳、和/或在源设备10处发送的分组的接收数据率。

根据一些实施例,缓冲器水位代码可指示上溢、持续上溢、正常、和/或达到初始缓冲。在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在为诸路径之一达到初始缓冲之前,缓冲器水位代码字段被设置成指示正常状态。一旦为至少一条路径第一次达到初始缓冲,缓冲器水位代码便被设成指示初始缓冲已达到。一旦收到初始缓冲已达到的指示,源设备10就采取后续校准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差量代码可指示状态关于时间上的平均缓冲器占用率而言是在窗口以上、窗口以下、还是正常。在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聚集方设备12根据式2–4计算时间上的参考缓冲大小,其中该时间上的参考缓冲大小由Bref标示,第i条路径的缓冲器占用率由B(i)标示,并且时间上的缓冲器占用率差量界限由W标示。如果式2的表达为真,那么缓冲差量代码指示“正常”:

|B(i)-Bref|≤W/2                 (2)

如果式3的表达为真,那么缓冲差量代码指示“窗口以下”:

Bref-B(i)>W/2                  (3)

如果式4的表达为真,那么缓冲差量代码指示“窗口以上”:

B(i)-Bref>W/2                  (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缓冲大小如下计算。用于回放的初始缓冲大小由BI标示,正常缓冲大小范围的下界由BL标示,并且正常缓冲大小范围的上界由BU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否有具有接近于初始缓冲大小的缓冲大小的数据路径是使用式5来确定的:

|B(i)–BI|≤W/2          (5)

如果有此类路径,那么那些路径应当被包括以用于计算参考缓冲水位。参考缓冲水位被设置成那些路径的平均缓冲大小。如果没有此类路径,那么使用式6来确定是否有具有在正常大小范围内的缓冲大小的数据路径:

BL≤B(i)≤BU            (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有此类路径,那么那些路径被包括以用于计算参考缓冲水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参考缓冲水位被设置成那些路径的平均缓冲大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为诸路径之一达到初始缓冲之前,缓冲差量代码应当在所有路径上均被设置成指示‘正常’。在各种实施例中,一旦为至少一条路径第一次达到初始缓冲,那么即使用以上式2–4来生成缓冲差量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源10在图3的步骤S38中进行的(诸)计算至少部分地基于消息的“往返”时间。RTCP反馈提供路径的往返时间信息。在任何路径上从源到聚集方的延迟是基于该往返时间信息来计算的。往返时间是信令消息从源设备10发送到聚集方设备12所花费的时间和聚集方反馈从聚集方设备12发送到源设备10所花费的时间。

例如,参照图2,考虑其中一个信令消息在直接路径(直接在源设备10和聚集方设备12之间)上发送并且另一信令消息在间接路径(通过源助手24和聚集方助手26的路径)上发送、然后聚集方反馈通过该直接路径发送的非限定示例。在此示例中,根据一些实施例,通过该直接路径的时间被估计为往返时间的一半。这由式7解说,其中直接路径上的往返时间(双向)由RTT(0)标示并且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该直接路径的时间延迟由D(0)标示:

D(0)=RTT(0)/2              (7)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直接路径的往返时间被估计为直接路径信令消息一旦被发送起到其抵达的时间,加上直接路径聚集方反馈一旦发送起到其抵达的时间。

此示例性计算是基于从源10到聚集方设备12的直接路径行程时间粗略地与从聚集方设备12到源设备10的直接路径行程时间相同这一假设。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它们不是粗略相同的,那么这些计算被调整成考虑那些差量。

继续该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估计出通过直接路径的时间,该时间便被用以估计通过间接路径的时间。关于间接路径的往返时间被估计为间接路径信令消息一旦被发送起到其抵达的时间,加上从直接路径聚集方反馈一旦被发送其到其抵达的时间。通过间接路径的时间被估计为关于间接路径的往返时间减去通过直接路径的时间。这由式8解说,其中包括间接路径和直接路径的延迟的往返时间由RTT(i)标示,并且在一个方向上通过间接路径的时间延迟由D(i)标示:

D(i)=RTT(i)–D(0)                 (8)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固件、或那些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软件、和固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软件、还是固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强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和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诸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另外,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站点、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的,那么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前面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实施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广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