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

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操作如下:在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水温为7-25℃时,向生长有大量水绵的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上泼洒或投放浓度为2.3mg/L-4.5mg/L的二氧化氯,每隔5分钟投放一次,投放2-3次,使二氧化氯与水面水绵充分接触10-15分钟,且水面水绵的结构被破环,最后自行消解,直至消失,达到抑制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长,从而控制水绵爆发。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适用于抑制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长,控制水绵爆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45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海洋大学;张饮江;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52095.9

  • 申请日2014-04-16

  • 分类号C02F1/50;C02F1/76;

  • 代理机构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瞿承达

  •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5: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20

    授权

    授权

  • 2015-12-1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2F1/5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41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50 申请日: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环境保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何有效控制水绵爆发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水绵(spirogyra)是生活在淡水里的真核多细胞藻类,藻体是由1列圆柱状细胞连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藻体表面有较多的果胶质,用手触摸时颇觉粘滑。在显微镜下,可见每个细胞中有一至多条带状叶缘体,呈螺旋状绕生于紧贴细胞壁内方的细胞质中,在叶绿体上有1列蛋白核,细胞中央有1个大液泡,1个细胞核位于液泡中央的一团细胞质中,核周围的细胞质和四周紧贴细胞壁的细胞质之间,有多条呈放射状的胞质丝相连。一般为淡水产,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和湖泊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极易大量滋生,常漂浮于水体表面,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美观。

目前,除藻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捞藻、絮凝、过滤等物理法,投放硫酸铜、异噻唑啉酮类等化学药剂,加入臭氧、碘伏等化学法,以及物化结合法,投放光合细菌生物处理等方法,虽然都能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工作量大,经济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控制水绵爆发效果较差,并且影响水质,投氯杀藻会导致大量有害副产物卤代烃生成,当以次氯酸钠作为杀藻剂时,投药浓度较高, 反应时间长,同时次氯酸钠会造成水体中其他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与有益微生物的严重损伤,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反而产生次生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同时异味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使用本发明的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不但能够在池塘、沟渠或湖泊的水体中高效抑制水绵生长,而且,也不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甚至无残留。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操作如下:

在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水温为7-25℃时,向生长有大量水绵的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上泼洒或投放浓度为2.3mg/L-4.5mg/L的二氧化氯,每隔5分钟投放一次,投放2-3次,使二氧化氯与水面水绵充分接触10-15分钟,且水面水绵的结构被破环,最后自行消解,直至消失,达到抑制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长,从而控制水绵爆发。

二氧化氯作为强效消毒剂能杀灭多种细菌与病毒,在饮用水的消毒、医院的消毒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如果在生长有水绵的池塘、沟渠或湖泊等自然水体内任意使用,则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与生长,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影响水体生态安全格局,甚至影响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其主要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来抑制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长,控制水绵爆发,并还利用二氧化氯易受光解的特性,避免二氧化氯对其他水生生物的损伤,以及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防治了水体的二次污染,从而改善水体环境。

二氧化氯在水体中对苯环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它可以使苯环发生改变并使它无嗅无味。水绵结构中的主要成分为类苯环结构的物质,且其大量存在于叶绿体中。因此,当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与水绵接触时会发生同样的作用,二氧化氯与水绵叶绿素a中的吡咯环将发生反应,水绵中的叶绿素a的结构也相应着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且破坏叶绿素a的组成结构,最终导致水面水绵的死亡,抑制水体中的水面水绵。

在白天光照为2500lux-5000lux,水温7-25℃时,向生长有大量水绵的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上泼洒与投放浓度为2.3mg/L-4.5mg/L的二氧化氯,每隔5分钟投放一次,投放2-3次,使二氧化氯与水面水绵充分接触10-15分钟,二氧化氯在水体中快速扩散,利用其以单分子的形式进入水绵细胞,导致其蛋白质结构和叶绿素a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最终引起水面水绵细胞的死亡,因为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细胞壁具有很强的穿透与吸附能力,当它们相接触时,二氧化氯会迅速附着在水绵细胞壁上,之后穿过其表面与其酶发生一系列反应,将水绵细胞迅速氧化破坏,最终导致其死亡分解。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扩散速度相当快,当二氧化氯与水面水绵充分接触10-15分钟后,水面水绵将死亡并自行消散,当水温在7-25℃的情况下,水绵的去除率可达90%-94%,具有高效的抑制效果。

二氧化氯不仅具有显著的抑制水面水绵形成的效果,不受水体中水质酸碱度影响,并且水中含氨时不会降低其氧化作用。同时二氧化氯对光较为敏感,见光易分解,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氯,在436nm处的光解量子率为0.20mol/E,在405nm处上升为1.0mol/E。

二氧化氯见光易分解,投放浓度为2.3mg/L-4.5mg/L的二氧化氯在与水面水绵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也会随着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时,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光解,二氧化氯在水中半衰期为2.5-4.5分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不会对其他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与有益微生物的生存造成损伤,避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水深40厘米以下水体中二氧化氯浓度基本为零。

其光降解反应方程如下:

OClO+hv→OClO*>(初级反应),OClO*→ClO+O>

由图1可见:投放浓度为4.2mg/L的二氧化氯,在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的条件下,5-7分钟就基本光解完,二氧化氯在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的条件下的半衰期为3.5分钟,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安全环保。

因此,在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下,向生长有大量水绵的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上泼洒与投放浓度为2.3mg/L-4.5mg/L的二氧化氯,每隔5分钟投放一次,投放2-3次,二氧化氯与水面水绵充分接触10-15分钟,水温7-25℃时,水面水绵去除率就达90%-94%,且不会导致水中有机浓集物的增加。不会对其他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以及有益微生物的生存造成损伤,避免了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防治了二次污染,为水面水绵的控制与防治,改善水体环境,恢复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通过表一中各种消毒产品(设备)特点的比较,也可看出在抑制水面水绵生长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来抑制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成,避免二次污染,将成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亮点。作为环境友好型的一种高效抑制水面水绵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表一各种消毒产品(设备)特点的比较: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适用于抑制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长,控制水绵爆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二氧化氯光降解与时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抑制水面水绵形成与生长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方法的操作如下:

在日光照为2500lux-5000lux,水温为7-25℃时,向生长有大量水绵的池塘、沟渠或湖泊等水体水面上泼洒或投放浓度为2.3mg/L-4.5mg/L的二氧化氯,每隔5分钟投放一次,投放2-3次,使二氧化氯与水面水绵充分接触10-15分钟,且水面水绵的结构被破环,最后自行消解,直至消失,达到抑制水面水绵的形成与生长,从而控制水绵爆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